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法洛四联症并粗大动脉导管致重度肺动脉高压超声表现1例

    作者:王翠华;黄云洲;邵洋

    患儿女,9岁.发现心脏杂音6年.入院查体:P 113次/min Bp 93/70 mm Hg(1 mm Hg=0.133kPa),心前区隆起,心尖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上、下肢血氧饱和度88%.入院后进行超声、胸片及CT等各项检查.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大处18.0 mm,位于嵴下),室水平见双向低速分流信号;主动脉根部增宽、前移,骑跨于室间隔之上,骑跨率约60%~70%.

  • 胎儿肺动脉瓣缺如超声表现1例

    作者:高进吉;姚立周;贺新建

    孕妇,26岁,孕33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室大,大动脉短轴切面肺动脉瓣环区未见明显瓣叶结构,此处内径变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明显扩张(图1).彩色多普勒:收缩期主肺动脉瓣环处呈五彩镶嵌状血流信号(图2),舒张期右室流出道内可见源于肺动脉瓣环处的大量反流血流信号(图3).频谱多普勒:收缩期及舒张期均可探及高速血流频谱,分别达2.8 m/s、2.6 m/s.此外,四腔心切面及五腔心切面均可显示室间隔膜周部回声脱失,大小约7 mm,多切面探查未探及动脉导管.超声提示:胎儿先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缺如,室间隔缺损,可疑动脉导管缺如)出生后患儿行超声复查并于6个月时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缺如,室间隔缺损.

  • 晚孕期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及狭窄的超声影像特点分析

    作者:王春丽;赵红敏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探究超声心动图对晚孕期胎儿动脉导管(DA)早闭及狭窄的诊断及影像特征.方法 选取经产后确诊的8例DA早闭及狭窄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未显示DA及血流信号,1例DA狭窄,同时均表现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三尖瓣均有轻中度以上反流.患儿在出生后24 h内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7例患儿未探及DA及血流信号,1例仍残留DA,所有患儿右心室压力均有好转.3个月后再次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残留DA消失,所有患儿心脏结构及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结合三尖瓣反流及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对及早发现胎儿DA早闭及狭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婴幼儿粗大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泮思林;邢泉生;孙慧文;侯可峰;王葵亮;任悦义;张蓓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在介入治疗婴幼儿粗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5月,应用对称膜部VSD封堵器对5例婴幼儿粗大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男1例,女4例,年龄5个月~3岁,体重5.1~15.0 kg,体表面积(BSA)0.37~0.58 m2.动脉导管呈类似管型,内径5.7~8.5 mm,肺血管阻力4.8~5.7 Wood单位,体循环血量比(Qp/Qs)为3.4~4.6.术后3例患儿接受波生坦治疗.结果 5例患儿全部封堵成功,术后4~5天出院.其中1例患儿选用膜部VSD封堵器,其余4例选用肌部VSD封堵器.5例患儿多汗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增加明显.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无残余分流,无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根据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访6个月以上的患儿肺动脉压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对于合并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粗大PDA,由于导管粗大及弓降部内径限制,应用VSD封堵器封闭动脉导管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但需更大样本量的病例和长期随访积累.

  • 经皮股动脉导管介入治疗Broca失语1例报告

    作者:朱珠;向月应;王甘棠;刘荣;谭孝华;莫雪红;苏燕;张爱清

    我们在超早期应用动脉内溶栓的方法治疗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Broca失语患者,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卧床体位和时间新进展

    作者:单玉香;张颖;郜玉珍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入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1].

  • 对《超声医学》主动脉弓离断分型的商榷

    作者:叶红;王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1998年<超声医学>第3版第13章"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将主动脉弓离断归类于非紫钳型先天性心脏病.书中阐述其病理生理改变为"由于主动脉离断,中断以远的弓、降主动脉通过未闭导管提供的右心血供应体循环."既然有右心室的低血氧饱和度的血液通过未闭的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参与体循环就必然会出现紫绀,将其归类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似有不妥.在此书第14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又将主动脉弓离断归类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对其血流动力学的阐述则是"左心室与发育不全的升主动脉相连,右室发生的肺动脉,通过未闭的动脉导管与降主动脉相连.由于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血流来自两个不同的心室,故患者可出现差异性紫绀.同时合并室间隔缺损时,必然产生左右心室血流的混合,使输入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及至全身各部的血流质量基本相同. 因此临床上并无差异性发绀."

  • 胎儿动脉导管异常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分析

    作者:孙雪;张颖;王彧;张东雨;雷文嘉;胡古月

    目的 胎儿动脉导管(DA)异常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DA异常的70胎资料.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扫查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等横断面,扫查腔静脉长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等矢状面.观察DA的走行及与其他大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 胎儿DA异常主要由DA缺如、DA功能异常及DA形态异常3类.70胎DA异常中,9胎DA缺如,8胎DA早闭,11胎DA即将闭合,9胎DA逆行灌注血流,33胎DA走行纡曲伴扩张.结论 产前诊断胎儿DA缺如及DA功能性改变意义重大.三血管—气管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结合CDFI扫查可明确诊断.

  • 动脉导管瘤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

    作者:曹睿;于明华;虢艳;刘特长

    1 病例简介女,出生后1个月,因干咳5d,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5d后出现连声咳伴喘息并面部发绀住院治疗.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卵圆孔未闭;主动脉峡部左后方见一瘤样异常回声,边界清晰,大小约2.3 cm×3.0 cm.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瘤体内见低速血流信号(图1A).CT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峡部左后方见一瘤样扩张影,轴位大层面大小约2.3 cm×3.1 cm(图1B).开胸探查,体循环下深低温停循环,发现该瘤体位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正常位置,为中央膨胀型,瘤体大小2.0 cm×3.0 cm,切除动脉导管瘤与动脉导管未闭发出部分近1 cm,切断肺动脉侧动脉导管,行端侧吻合.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省利;郭新红;张茹英;蔚虎文;惠昭岚;周小燕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入性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1]目前国内外常规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入径,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术后除对穿刺点加压包扎外,一般以0.5~1kg砂袋压迫6~8h,静卧24h,同时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h.[1-4]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此卧位常导致患者腰酸背痛,周身不适,排尿困难,烦躁不安,难以入睡而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术后康复.为了增进CAG术后患者的舒适,作者对患者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进行文献综述.

  •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石家冲;郑欣

    患者女,18岁,主因发热半月、颜面及双下肢水肿3d于2013年1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伴有间断咳嗽,活动后心慌、气促,体温高升至40℃,在当地乡镇卫生院给予抗感染、利尿等治疗,病情加重,3d前开始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13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10/60 mm Hg,营养一般,贫血貌,颜面部水肿,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率130次/min,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双下肢中度水肿.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争议

    作者:陈树宝

    1938年Gross首次成功实施动脉导管结扎手术开创了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历史.随着临床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对不同年龄、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可手术治疗,效果也有长足的进步.然而,经过长期随访结果分析,对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合适时间及方法仍存在不少争议.可以预见,随着对分歧观点的梳理及辨明必将进一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水平.

  • 主动脉弓离断矫治术的处理策略

    作者:胡志伟

    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早于1778年由Steidele所记载并定义为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间缺乏交通性连接.出生后随着动脉导管的自然闭合,若未进行手术矫治,其早期生存时间为4~10 d.1976年Elliott等提出了前列腺素E1的应用,为IAA患儿创造了良好的术前状态;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技术提供了快速早期明确诊断,从而为IAA的早期手术矫治创造了条件[1].

  •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瑞

    先天性心脏病占我国出生婴儿的6‰~8‰,是新生儿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虽然产前诊断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仍然是儿科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复杂危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如完全型大动脉转位、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肺动脉瓣狭窄或闭锁、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梗阻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早期快速诊断和处理是这些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生存关键。不幸的是这些危及生命的心脏疾患在生后早期可能没有明确的特征,大多数临床表现和体征不是特异的,从而导致及时的早期诊断困难。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早期考虑这些疾患,对决策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但生后数小时至数天,由于动脉导管的收缩,这些婴儿会出现严重酸中毒、休克、发绀甚至死亡。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分为导管依赖型体循环和导管依赖型肺循环,从病理生理上两种疾患大不相同,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和心脏畸形制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毫无疑问,早期的发现常常被视为医学急诊,但是应当与生后异常代谢紊乱、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其他肺疾患鉴别。掌握新生儿时期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降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和恶性事件的发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分述几种在新生儿期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

  •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的价值

    作者:李硕;董晓秋;蔡怀秋;郝豪皓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超声科就诊并于孕晚期诊断为胎儿心脏动脉导管瘤的6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2DE)及STIC技术观察动脉导管瘤的走行.对于40例动脉导管狭窄所致的动脉导管瘤,采用STIC技术测量动脉导管瘤大径线值、小径线值、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流速,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动脉导管瘤大径线值与其他各参数的相关性.应用2DE及STIC技术测量67例动脉导管瘤的大径线值并与一周后分别重复上述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DE与STIC技术测量的动脉导管瘤大径线值的一致性,以及观察者分别采用2DE、STIC技术重复测得动脉导管瘤大径线值的一致性.结果 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动脉导管瘤大径线值与小径线值呈显著负相关(r=-0.755,P<0.001)、与收缩期峰值流速呈显著正相关(r=0.779,P<0.001).STIC技术内部重复测量的一致性较高(ICC=0.930,95% CI:0.889~0.956);STIC技术和2DE之间的测量一致性较低于前者(ICC=0.839,95% CI:0.751~0.898);2DE内部重复测量的一致性低(ICC=0.749,95% CI:0.622~0.838.结论 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动脉导管瘤方面为有利于尽早发现动脉导管狭窄,观测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指导临床及时干预.

  • 超声心动图诊断成年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一例

    作者:张楠;孙品;王志斌

    患者女,23岁,因心前区异常波动感20余年,伴劳累后胸闷、憋气入院。查体:血压136/5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1次/min,律齐,无发绀及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Ⅲ/6收缩期杂音,有震颤。心电图检查:左心室肥大伴复极异常。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主动脉瓣上2.8 cm处见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以管道相交通,内径约1.5 cm,内可见造影剂充填,肺动脉主干显著增宽,大径约5.0 cm,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广泛性扩张,以右侧为著,肺静脉分支多发性扩张;双侧肺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伴索条影。造影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可能性大。双侧肺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伴索条影,炎症或炎症后遗性纤维灶可能性大(图1,2)。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主肺动脉明显扩张,内径约5.4 cm,右心室壁心肌肥厚,约1.4 cm。于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上3.0 cm处见主动脉与肺动脉相交通,血流显示由主动脉至主肺动脉的连续性分流,分流束宽约1.7 cm,大分流速度350 cm/s,大分流压差为50 mmHg。另似可见由降主动脉经未闭的动脉导管(内径约0.4 cm)与左肺动脉近端相交通,由降主动脉至左肺动脉的血液分流,大分流压差为40 mmHg。肺动脉瓣叶增厚,舒张期见中度反流,估测肺动脉大收缩压67 mmHg。主动脉瓣叶增厚,舒张期见轻度反流。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1.7 cm,提示永存左上腔静脉存在。超声诊断: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中度肺动脉瓣反流,轻度主动脉瓣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冠状静脉窦扩张(图3)。心导管造影:局麻下穿刺右股动脉,送猪尾导管(6F)至主动脉根部造影,通过JR4.0送26.0 cm直头软导丝至肺动脉,建立股动脉→升主动脉→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肺动脉→股静脉轨道。主动脉根部造影:主动脉瓣上3.0 cm处见升主动脉至肺动脉异常分流,管型(长0.6 cm,宽1.7 cm)。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未见无异常分流。造影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选择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2.2 cm的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置于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处,造影显示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无明显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大小恢复正常,左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内径为5.5 cm,主肺动脉轻度扩张,内径为3.8 cm,大肺动脉收缩压降为54 mmHg。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处可见封堵器回声,位置固定,未见残余分流(图4)。

  • 胎儿动脉导管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作者:许燕;接连利;刘清华;赵霞;董发进

    目的 总结胎儿动脉导管异常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8例经引产后尸体解剖及产后超声随访证实为动脉导管异常的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动脉导管异常胎儿中3例产前超声多切面扫查均不能显示动脉导管的管腔结构和血流,2例伴发法洛四联症,1例伴发永存动脉干,提示动脉导管缺如;2例胎儿动脉导管和主动脉弓血流方向相反,主动脉血流经动脉导管逆行灌注于肺动脉主干或左、右肺动脉,其中1例伴发于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另1例伴发于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合并右心室发育不良,提示动脉导管逆行灌注;5例伴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引产后经尸体解剖证实.2例胎儿动脉导管管腔细窄,血流速度增快,提示动脉导管狭窄;1例胎儿动脉导管管腔内充填实性低回声,内无血流信号,提示动脉导管早闭;2例动脉导管狭窄和1例动脉导管早闭的胎儿均表现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伴有三尖瓣重度反流,并经产后超声心动图随访证实.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能显示胎儿动脉导管缺如、逆行灌注、狭窄及早闭的异常声像图特征,在胎儿动脉导管异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秋丽;贾云英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救中的疗效和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7例,下消化道出血5例,所有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或/及内镜下止血治疗无效,出现休克症状.急诊行动脉栓塞治疗.以聚乙烯醇微球(PVA)、明胶海绵为栓塞材料.结果:12例中11例栓塞成功,即时止血成功率91.7%(11/12).随访未出现严重栓塞并发症.1例经留置导管小剂量泵入善宁止血成功.结论:应用PVA或明胶海绵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栓塞是急诊抢救中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即时不能发现的出血灶予留置动脉导管药物注入可以作为补充治疗措施,靶血管的选择及栓塞剂的用量是栓塞成功及避免严重栓塞并发症的关键.

  • 皮下埋植式动脉化疗在胃癌切除术后应用45例

    作者:柳佰富;王珍铭;战秀芬;张著杰

    目的观察埋植式动脉化疗对胃癌术后预防复发及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胃癌术后动脉区域化疗45例,其中男35例,女7例,年龄29岁~76岁.术中见胃癌肝转移3例,胃癌淋巴结转移15例,无明显转移27例.病变部位在贲门胃体20例,胃窦部18例,全胃7例.病理检查均为腺癌45例胃癌均行胃癌切除置动脉化疗泵,在胃左动脉插管7例为贲门癌经胸近端胃大部切除并插管埋入腹腔干.胃网膜右动脉插管35例为胃窦癌行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进入肝总动脉腹腔干处.胃右动脉插管3例进入肝固有动脉治疗肝转移癌.化疗药物均用5-Fu 1g、顺铂40 mg用药时间为治疗肝癌15 d给药一次.预防癌复发及转移每月一次,1 a后2 mo一次.结果 45例均接受治疗,其中有40例按时治疗,2 a无复发及转移,5例中有1例1 a后无发展,未来治疗.4例8 mo后出现黄疸腹水等.结论皮下埋植式药泵对胃癌术后预防复发和转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胎儿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提示严重右心畸形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烨;何怡华;孙琳;赵映;陈倬;谷孝艳;韩建成;刘晓伟;郭勇

    目的:通过探讨胎儿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与重症右心畸形关系,为胎儿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我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胎儿4 006例,检出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47例,总结其合并心脏畸形特征及预后分析.结果:47例胎儿均合并心脏畸形,主要病变均在右心系统:肺动脉瓣真性闭锁5例;三尖瓣严重病变并重度反流6例;肺动脉中重度狭窄合并各种心脏畸形29例,单纯肺动脉重度狭窄6例.结论: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的观察,能够提示其合并重症右心畸形,并且预后较差.

325 条记录 2/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