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국보통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6947
  • 国内刊号: 43-121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121
  • 曾用名: 普通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吕新生 王志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门静脉插管灌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36例报告

    作者:曹登科;徐元灯;周东海

    总结了门静脉插管灌注抗生素治疗位于第二肝门、肝实质深部或病灶呈"蜂窝"状的肝脓肿36例的临床资料,36例中单发脓肿6例,均位于右叶;多发脓肿30例,其中局限于右叶者24例,弥漫左右肝呈粟粒样脓肿者6例.位于肝表面的弥漫性脓肿6例,位于肝实质深部者21例,位于第二肝门者9例,脓腔直径为7~12cm.灌注液中均联合应用抗生素,一般为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及灭滴灵三联用药,或头孢类和灭滴灵二联用药.36例均痊愈出院,脓肿消失时间短的7d,长的36d,平均14d.该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有效抗生素直接进入门静脉而达肝内,病变部位的抗生素浓度增高,有利于控制肝胆系统的炎症,促进脓肿的吸收是一种可取的手术方法.

  • 门奇静脉断流加XF折叠缝合胃底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8例

    作者:刘宏方;刘沅丰;黄毅为

    笔者回顾性分析采用门奇静脉断流加XF折叠缝合胃底术治疗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效果.28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8.6%),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全组无手术死亡.27例(96.4%)经 4~49个月随访,结果示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为81.5%,术后再出血率14.3%,肝功能明显改善,远期并发症少.提示门奇断流加XF折叠缝合胃底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满意.

  • 重度肝外伤18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雷树米;李朝龙;周杰;阚和平

    回顾性分析18例重度肝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18例重度肝外伤中,7例采用单纯肝缝合术, 6例采用大网膜填塞加缝合术,全部治愈;3例采用清创性肝部分切除术,2例治愈,1例死亡;2例采用纱布填塞术,1例治愈,1例死亡.提示采用合理、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重度肝外伤的救治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 破伤风21例治疗体会

    作者:张明金;吴建斌

    回顾性分析21例破伤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示21例均有外伤史,伤后未行TAT预防注射.采用非特异性的综合疗法,治愈18例,死亡3例.笔者认为:早期清创清除毒素来源、预防性使用TAT尤为重要;控制抽搐和解除痉挛、适当把握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指征是降低病死的关键;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等是提高中、重型患者疗效的重要环节.

  • 下肢深静脉瓣膜包窄术89例分析

    作者:尹乐平;冯超;顾毅;刘彤

    选择经静脉造影确诊为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89条患肢行股浅静脉包窄术.85条患肢随访2~4年,疗效良好者77条肢体,轻度肿胀8条肢体;1例溃疡复发,1例皮肤营养性病变加重.经彩色多普勒检查,3例存在轻度反流.提示深静脉瓣膜包窄术手术简便、安全,不必阻断、切开深静脉,只要操作正确,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持久、满意,有推广应用价值.

  • 胃癌根治术后胃乏力症的临床诊治

    作者:董谦;费哲为;陈大伟;沈军

    笔者回顾分析11例胃癌根治术后胃乏力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示胃乏力症占胃癌根治术后的5.2%.11例胃乏力症均发生于术后4~8d,症状持续11~26d,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上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检查方法;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 腹部手术后早期急性阑尾炎6例报告

    作者:张建民;刘冬冬

    笔者回顾性分析1982~2002年间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示6例患者中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4例,腹膜炎2例,均于原发病术后6~14d行常规阑尾切除术,痊愈出院.提示腹部手术后早期急性阑尾炎术前不易确诊,应引起重视;积极手术治疗是可取的.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

    作者:王文龙;刘初平

    分析近10年间施行胰头十二肠切除术71例的临床资料,71例均无胰瘘发生.手术均采用胰胃吻合,这是防止胰瘘的有效措施.配合胰胆管内置管外引流、胃造瘘、术后应用生长抑素及全胃肠外营养等综合措施,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因素.

  • 胆道术后胆漏处理的体会

    作者:任智;陈冰;刘海林;杨高潮

    为探讨胆道手术时胆漏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中手术治疗16例(76.2%):初次手术中及时发现胆漏及胆管损伤,经胆肠吻合一次治愈2例,T管引流(3~6个月)治愈5例;再手术9例(42.9%),其中胆囊管残端再结扎、腹腔引流2例,再次总胆管探查、T型管引流3例,肝管空肠吻合3例,肝管外引流1例.近期疗效满意7例.近、远期死亡各1例.拒绝再手术1例(4.7%).非手术治疗4例(19%).拒绝治疗1例,胆漏发生后6d死亡.胆漏的合理处理是: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应争取一期修复,并放置胆管内支撑管引流3~6个月.术后发现少量胆汁沿T管或腹腔引流管渗漏,若无明显腹膜炎表现,可尝试非手术治疗.如果胆汁性腹膜炎明显,应果断再手术,局部炎症水肿较轻时,可一期修复;局部炎症水肿严重时,宜先引流近端胆道,放置通畅的腹腔引流,积极抗感染、支持治疗,3个月后再择期手术.拔除T管后发生的胆漏,根据情况可经内镜行Oddi括约肌切开或经鼻胆管引流,或再手术治疗.

  • 保脾术治疗小儿脾破裂

    作者:张建林;闫杰

    为探讨保脾手术在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儿行保脾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示全部病例均治愈.12例于3~6个月经B超和核素锝扫描,检查脾均存活.提示只要遵循保脾治疗的基本原则,保脾手术在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 经皮透视性曲张静脉团刨削术10例报告

    作者:姜伟庆;叶古祥;杨力;乔世铭;周雄文

    报告利用关节镜和关节刨削器开展下肢曲张浅静脉团刨削术10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6例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浅静脉曲张4例,肢体均有曲张成团的曲张浅静脉.该手术方法切口少而小,疼痛轻,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肢体曲张成团浅静脉均消失,无复发,近期疗效满意.提示下肢曲张静脉团刨削术系一治疗下肢曲张成团的曲张浅静脉的好方法.

  • 胃癌隔出术加改良式胃空肠Roux-en-Y式吻合治疗胃远端晚期癌并幽门梗阻

    作者:杨永浦;张梅欣;孙国生;王培妮

    为探讨胃癌隔出术治疗胃远端晚期癌并幽门梗阻的临床疗效,对20例胃远端晚期癌并幽门梗阻、原发肿瘤已不能切除的患者进行胃癌隔出术加改良式胃空肠Roux-en-Y吻合.结果示术后生存短10个月,长26个月,平均生存15个月.资料显示,胃癌隔出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该术式不失为治疗胃远端晚期癌并幽门梗阻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间接门静脉造影对诊治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的意义

    作者:吴继东;汪忠镐;王仕华;靳裕峰;曾嵘;邵江

    目的探讨间接门静脉造影对诊断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以及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肝前型门脉高压症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间接门静脉造影和/或彩超结果,全部确定为肝前型门脉高压症.施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5例,门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1例,脾切除、脾静脉-肾静脉转流术2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探查术、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未行手术2例.结果经转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脾亢消失,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间接门静脉造影检查是诊断肝前型门脉高压症的金标准,对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有指导意义.

  •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

    作者:程应东;单志堂;周培建;张永川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全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中,胃癌76例,恶性淋巴瘤8例,平滑肌肉瘤2例;Ⅱ期17例,Ⅲ期48例,Ⅳ期21例.根治性全胃切除48例,姑息性全胃切除38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28例,肝动脉置MT药泵28例.消化道重建方式:食道十二指肠吻合术12例,食道空肠袢式吻合术15例,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29例,间置空肠加袋术30例.术后并发症18例,其中吻合口漏3例,胰瘘1例.术后症状:烧心21例,倾倒综合症18例,餐后上腹饱胀15例,腹泻12例,吞咽困难9例.结论全胃切除后,间置空肠加袋术在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比较理想的重建术式.

  •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出血停止后的近期手术治疗:附52例报告

    作者:何显力;马庆久;高德明;鲁建国;楮延魁;杜锡林;乔庆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出血停止后近期内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2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止血后,1~2周内行手术治疗(断流术或分断联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分断联合术组及断流术组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平均降低(9.3±2.25)cmH2O和(3.65±1.52)cmH2O.手术死亡率为5.8%(3/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23/52).断流术组术后近期再出血2例,远期再出血5例(20.0%);分断联合术组术后近期未再出血,远期再出血1例(5.6%).术后远期3例(7.0%)发生肝性脑病,其中联合术组2例,断流术组1例.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出血停止后1~2周内行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功能较好、门静脉压力过高的青壮年患者以分断联合术为宜,而术前肝功能较差(Child C 级)者则应首选断流术.

  • 胆石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牛力春;刘亚光;严琦敏;李阳

    为探讨胆石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的指征方式及效果,回顾性分析笔者10年间收治并外科处理的52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术中发生大出血2例,术后发生胆漏2例,难治性腹水10例,切口延迟愈合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2%.笔者认为以胆道结石首诊入院,肝功Child分级A和B级,应首先处理结石病;以门静脉高压症入院,伴有胆道结石,以处理门静脉高压症为主,如肝功ChildA和B级也可选择分流或断流术与胆道手术同时进行.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34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李志伟;常伟华;孙文兵;满国彤;王港

    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34例临床资料.同时手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及胆石症32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断流而未处理胆石症1例,因肝功能失代偿行肝移植术1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均与肝功能失代偿及术中大出血密切相关,出血原因为胆囊床撕裂渗血及探查时引起肝短静脉破裂出血.结果提示:胆石症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同时进行不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可减少二次手术机会,但增加了术中大出血的危险性.预防出血的关键是术前纠正凝血机制、术中减少不必要的探查、必要时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术后加强保肝对症治疗.

  • Her-2/neu和MM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花瞻;孙百顺;张远春;张震生;贾振庚

    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neu和MMP2基因在34例胰腺癌、5例胰腺囊腺瘤、5例胰腺囊肿和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示胰腺癌中Her-2/neu和MMP2表达明显高于胰腺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P<0.05).Her-2/neu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P<0.05);随TNM分期增高,其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MMP2表达在肿瘤直径大于4.5cm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小于4.5cm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随TNM分期增高,其表达阳性率也增高.MMP2在预后不良组中表达水平较生存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 (P>0.05).提示Her-2/neu和MMP2过度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Her-2/neu可能在胰腺癌发生转移之前发挥作用,而MMP2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二者表达水平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可能有较重要价值.

  • 十二指肠球部结石1例

    作者:席宏荣

    患者 女,83岁.因反复呕吐15d,于2002年11月28日入院.呕吐物为食物残渣与胃液,不含胆汁.患者半年前患右股骨骨折,近1个月以来常吃柿子.体查:消瘦,上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上消化道钡餐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梗阻,钡剂不能通过.B超及CT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有41mm×47mm肿物.

  • 腹腔引流管移位Y肠袢误诊胰瘘1例

    作者:陈刚;丁华

    患者 23岁,男性.楼梯上摔下3d,伴腹痛、恶心入院.体查:血压100/60mmHg,脉搏100次/min,痛苦面容,卷曲体位.腹部平坦,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可疑,以左上腹为重.腹穿抽出少量不凝血.B超:腹腔积液少量,由于气体干扰,胰腺、十二指肠显示不清.

  • p38 MAPK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胡新华;杨军;杨德华;宋方明;辛世杰;张强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方法 Wistar大鼠80只,建立自体移植静脉模型.术后随机分为6,24h,3,7d和2,4,6,8周等8组,于相应时点取材,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移植血管中p38MAPK的m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定量检测p38的蛋白产物及磷酸化蛋白产物表达,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定位p38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移植静脉术后6h p38的mRNA表达即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强 (P<0.01),并于术后2周达高峰,表达值为(59±26)%,与4,6,8周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Western蛋白印迹提示p38在移植2~4周达高峰,之后开始减少,8周时仍维持一定表达量(1/4~1/2).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提示阳性表达多定位于移植血管中层或增生内膜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结论 p38 MAPK通路的激活参与了移植静脉的内膜增生以及血管重塑,可望成为防治移植静脉狭窄闭塞的治疗靶点.

  • Dosper和Lipofectamine转染特点的比较

    作者:孙维佳;张翼;劳学军;张阳德

    目的探讨Dosper和Lipofectamine两种脂质体转染载体的特点,为广泛应用打下基础.方法将新构建载体分别用Dosper和Lipofectamine在有血清和无血清情况下转染包装细胞PA317,通过NIH3T3细胞检测各组病毒滴度.结果在无血清组,Lipofectamine转染效率略高于Dosper,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有血清组,Dosper组转染率显著高于Lipofectamine(P<0.01).两者在有血清组的转染率均低于无血清组.结论在无血清存在下,Dosper和Lipofectamine转染效率都较高.

  • 细胞凋亡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胡作军;王深明;吴惠茜;殷恒炜;王劲松;黄雪玲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PDVI)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透射电镜、电泳、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第一对瓣窦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试验组(PDVI)38例,正常对照组5例.试验组大隐静脉第一对瓣膜平均细胞凋亡数6.30±2.70,平均细胞凋亡率0.42±2.12,Bcl-2平均阳性率0.29±1.80;试验组的细胞凋亡数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0±0.81和0.21±1.10),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试验组大隐静脉反流程度为I°,II°者细胞凋亡率(3.06±1.65)明显低于III°, IV°者(9.85±2.36)(P<0.05).试验组深静脉第一对瓣膜Bcl-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35±1.03)(P>0.05).结论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抑制在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 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江华;罗开元;时德

    通过CBMdisc和MEDLINE的搜索,对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G)和肿瘤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大量研究证实肿瘤中VEGF高表达与多数肿瘤预后呈负相关;不同肿瘤患者血液中VEGF水平对预后和对抗癌治疗的效果有预测和监测作用.检测血液VEGF方法简便,非侵入性,可提供传统的临床病理学所不能提供的新信息.

  •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作者:肖乐;时德

    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基因治疗价值进行分析并加以综述.可选择的主要基因为促进血管再生和改善脂质代谢障碍的基因;转基因载体包括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转基因技术包括体外和体内转基因,后者包括开放外科、经皮注射和导管技术.血管再生可能导致的肿瘤生长和载体引起的危害是潜在的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有良好的前景,但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的特征性、发病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载体和转基因技术还有待发展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作者:乔正荣;时德;蒋欧;王志刚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正确率为97.8%, 空气容积描记MVO/SVC值结合曲线诊断正确率为97.2%, ECT为100%.手术+药物治疗组MVO/SVC值及大小腿周经术后1周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愈62例(64.6%),好转25例(26.0%),无效3例(3.1%),自动出院6例(6.3%).结论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是DVT首选的无创诊断方法,空气容积描记对DVT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尽早手术取栓加溶栓抗凝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治疗

    作者:肖占祥;张震生;郑进方;吴昌雄;陈劲松;梁安林;吴奕强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3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行股静脉切开取栓,配合肢体加压、溶栓、抗凝治疗.结果全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亦无手术死亡.出院随访31例,随访期2~20个月(平均9个月).症状完全消失23例,肢体轻度肿胀8例.结论手术取栓配合肢体加压、溶栓、抗凝等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疗效满意.

  • 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的选择

    作者:陈幸生;林挺;官云彪;陈大良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根据73例(78条)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彩超和DSA或MRA等影像检查结果及一般状况,对44条节段性闭塞患肢予以动脉架桥、动脉内膜剥脱、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对29条广泛闭塞患肢予以静脉动脉化或股深动脉重建术治疗;5例药物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至8年,除8条截肢外(3条节段性闭塞、5条广泛性闭塞) ,其余患肢缺血症状不同程度地得以改善.结论根据术前患肢动脉DSA或MRA检测结果选择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于文生;关克勤;乔太平;黄新天;陈利民;韩进霖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吻合口假性动脉瘤(APA)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1例APA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前均用超声检查、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对于裂口较大者,采用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切除(血肿清除)、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术(7例);对于裂口较小者则采用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补片移植修复术(4例).结果 1例失访,其余10例已分别随访5~38(平均19.6)个月.疗效良好者9例,均能恢复正常活动和工作;1例腘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压迫引起神经麻痹.所有患者均未见远端动脉供血不足现象,无复发.结论 APA均应手术治疗.术中有效的控制血流及彻底清除病灶(血肿)、术中及术后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及抗凝剂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精勇;金星;吴学君;种振岳;张十一;董文尧;田鹏

    目的研究和评价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激光治疗仪以静脉腔内激光技术结合手术的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8例(共118条患肢),结合静脉超声、及病理检查,对比观察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回访的84例104条肢体中87条肢体(83.7%)下肢酸胀、沉重完全消失,11条(10.6%)有不同程度的减轻;44条小腿皮肤色素沉着者中明显减轻者37条(84.1%).浅静脉曲张全部消失.静脉超声示治疗后101条肢体(97.1%)浅静脉无血流信号,3条肢体(2.9%)可见缓慢血流信号.病理检查显示血管内、中、外膜均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平滑肌细胞断裂,细胞核固缩明显,内、外弹性膜断裂、模糊消失,管壁及管腔无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 超声消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并发腹股沟部淋巴瘘原因探讨

    作者:周兴立;陈翠菊;郭曙光;尹存平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经腹股沟部位切口行腔内超声消融取栓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切口淋巴液渗出(淋巴瘘)的原因.方法对72例下肢DVT患者经腹股沟部位切口,行超声血栓消融术及术后并发切口淋巴瘘(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超声消融、球囊取栓均获成功.其中51例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存在狭窄,经球囊扩张后狭窄消失,其中6例置入支架.术后并发腹股沟部位淋巴瘘60例.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3个月(1~21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消失,仅5例肢体周径较对侧粗0.5~1.5cm.结论该治疗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但术后淋巴瘘发生率高,其原因与淋巴管损伤、静脉高压致淋巴液增多、感染、手术技术因素及术后药物治疗有关.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韩冰;张磊;张宏光;汪忠镐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治疗的211例下肢DVT的临床资料.直接患肢深静脉溶栓179例,其中下腔静脉滤器植入29例(临时性滤器5例,永久性滤器24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手术(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髂静脉成型)32例,其中植入临时性滤器6例,永久性滤器26例.结果 146例(68.7%)随访3~108个月,平均54个月.61只下腔静脉滤器均展开良好,有1例临时滤器移位至下腔静脉近心端,其他无移位.临时滤器体内置放2~4周取出.1例永久性滤器植入14个月后滤器中血栓形成.溶栓组显效87例,有效86例,无效6例.手术组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手术组显效率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但总有效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和预防下肢DVT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 静脉吸毒致假性动脉瘤伴感染的诊治

    作者:张喜成;何延政;曾宏;岳扬

    目的探讨静脉吸毒所致假性动脉瘤伴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静脉吸毒所致假性动脉瘤患者11例的临床资料.未手术1例; 10例行瘤体切除、瘤腔清创及人工血管移植术.结果死亡1例.手术10例术后均无肢体血供障碍,3个月后8例行彩超检查示人工血管通畅.结论根据吸毒史、搏动性肿物及辅助检查可确诊.彻底清创、血管移植、控制感染是治疗吸毒所致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作者:张涛;杨本迅;沈荣基

    应用双功多普勒超声仪行站立位检查126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复发患者患肢的深、浅静脉及贯通静脉的解剖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探讨其复发原因.结果示126例术后复发患者中33例为术前诊断不正确所致,92例为手术操作不当所致,1例为新血管再生所致.提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主要是术前诊断不准确或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可以通过精确的术前诊断、正确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加压处理来预防.

中国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