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국보통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6947
  • 国内刊号: 43-121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121
  • 曾用名: 普通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吕新生 王志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肝切除术后胆外瘘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书强;梁志宏;赵象文;华伟;韩月锋

    目的:总结5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后胆外瘘的临床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3年9月5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后发生胆外瘘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胆外瘘患者行瘘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均痊愈出院。随访10~26个月,无反流性胆管炎发生,无胆瘘再次发生。
      结论:瘘管空肠襻式吻合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胆外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作者:许斌;刘妮;许建华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3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
      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168~240min,平均(183.2±21.8)min;术中出血量102~220mL,平均(132.3±23.9)mL;术后住院时间7~18d,平均(8.8±3.2)d;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2~20个月,平均(8.3±3.4)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钡餐提示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例患者术后8个月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开腹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近端胃切除术。
      结论: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可行且微创,降低了完全腹腔镜手术的手术难度和风险。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乌苯美司胶囊对中晚期复发性肝细胞癌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武守国

    目的:分析中晚期复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乌苯美司胶囊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4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术后复发性肝癌及治疗后肝内复发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68例。其中联合治疗组(34例)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乌苯美司胶囊,对照组(34例)予以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直径<3cm、3~5cm者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再次肝动脉栓塞化疗的间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直径<3cm、3~5cm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cm者在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和肝功能改善等方面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发热、疼痛恶心呕吐及肾功能改变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白细胞的计数减较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中晚期复发性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尤其是对肿瘤直径<3cm及3~5cm的小肝癌临床疗效好。

  • 再次手术切除辅以门静脉化疗治疗肝癌术后复发

    作者:李成军;鲁守堂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切除辅以门静脉化疗治疗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观察。
      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并确诊为肝癌术后复发的患者80例,均行再次手术切除治疗,根据术后是否辅以门静脉化疗治疗设为PVC组(n=48)和对照组(n=3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于化疗1个疗程结束21d后检测患者血清AFP、CEA、CA199、TPS水平。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所有患者生存情况。
      结果:化疗1个疗程结束后21d,患者血清AFP、CEA、CA199、TPS水平均明显下降,且PVC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PVC组患者术后1、2、3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年复发者再次手术切除治疗后累计生存率低于术后>2年复发者(P<0.05)。
      结论:结论:再次手术切除辅以门静脉化疗,可显著降低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血清AFP、CEA、CA199、TPS水平,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复发间隔越短,再次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越差。

  •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作者:王继涛;孙佳轶;雷光林;王晓山;严谨;王冰;余灵祥;张绍庚;孙百军

    目的: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肝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截止日期为2014年10月,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使用RevMan5.2.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终纳入5项RCT和11项CCT研究,共有1529例患者,其中766例采用FTS治疗联合肝切除手术(FTS组),763例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联合肝切除手术(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 FTS组较对照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明显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各项肝功能指标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FTS联合肝切除手术安全有效,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剑锋;张学强;杨伟利;翟仁友;魏宝杰;高堃;黄强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治疗中的价值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期间49例怀疑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随访资料。
      结果:肝动脉造影共检出肝动脉并发症26例。肝动脉狭窄21例,其中6例轻中度狭窄未处理;15例为重度狭窄给予肝动脉支架置入术,3例随访期间发现支架再狭窄。假性动脉瘤形成2例,其中1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封堵良好;1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复查造影显示肝动脉闭塞,随访期至1.5个月时出现广泛胆道坏死,行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溶栓后随访23个月未出现血栓形成;1例动脉溶栓效果不佳者,介入治疗3d后接受了二次肝移植术;1例肝动脉闭塞但侧支循环已建立未给予治疗。
      结论:介入治疗能有效地解除肝移植术后多种肝动脉并发症,在保证肝移植手术成功、延长患者生存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微波止血分离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超尘;岑钧华;王晓明;李君

    目的:评价微波止血分离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6月使用HeSetor微波止血分离器为2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28例均顺利完成,无手术中转、手术死亡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24±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0±110)mL。全组患者无术后出血、胆瘘、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9±2.7)d。28例患者随访6~53个月,6例肝癌患者术后5~16个月后出现肝内转移复发,切口均未见种植转移。结论:应用微波止血分离器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止血可靠,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切肝方法。

  • 射频凝血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浩;刘会春;李宗狂;鲁贻民;周磊

    目的:探讨射频凝血器在肝切除术中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肝切除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射频凝血器断肝(观察组),67例应用传统钳夹法断肝(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比例及肝门阻断比例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转氨酶和胆红素上升数值、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应用射频凝血器可有效减少出血,降低对肝脏损害,缩短住院时间,且不明显增加住院费用,在肝切除中有应用价值。

  • 快速流程模式下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支持的比较

    作者:陈国栋;余子建;贺更生;贺军;黄秋林;罗加兴;杨静;汪中海

    目的:比较快速流程(FT)模式下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疗效。
      方法:将104例拟行肝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组),所有患者均采用FT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质量(WT)、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变化,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PN组术后7d各项营养指标较术前3d均明显降低,而EN组内只有TP及ALB较术前降低,但降幅均明显小于PN组(均P<0.05);EN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PN组明显提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N组(均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FT模式下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N支持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 载VEGF siRNA环五肽RGD偶联纳米金颗粒的基本特性及在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作者:熊青;邹孟达;邓青松;李晓武;马宽生;别平

    目的:探讨VEGFsiRNA环五肽RGD偶联纳米金颗粒(GNP)复合物(GNP-TyrRGD-VEGFsiRNA)的基本特性,以及对肝脏射频消融(RFA)毁损效应的影响。
      方法:利用化学和静电吸附的方法合成GNP-TyrRGD-VEGFsiRNA;电镜观察复合物的离散性;凝胶电泳检测复合物中VEGFsiRNA的稳定性;采用CCK-8法检测复合物对正常肝细胞的细胞毒性;电镜检测复合物与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共孵育后的结合能力;在离体猪肝上检测复合物对RFA毁损效果的影响。结果:复合物较单纯GNP有更好的离散性;复合物所含VEGFsiRNA量基本等于初VEGFsiRNA加入量;复合物与单纯GNP在30%的浓度以下均对正常肝细胞几乎无毒性;复合物对肝癌细胞的结合力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P<0.05),而单纯GNP对两种细胞的结合力无明显差异(P>0.05);经射频针注入复合物的射频毁损直径明显大于注入生理盐水的对照组[(2.19±0.24)cmvs.(1.71±0.14)cm, P<0.05)。
      结论:GNP-TryRGD-VEGFsiRNA复合物集靶向浓集与靶向治疗于一体,且可能有助于增强肝癌RFA的疗效。

  • 纳米金增加阿霉素耐药肝癌细胞株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邵明涛;潘运龙;覃莉;丁晖;赵晓旭;吴晓波

    目的:观察纳米金(GNP)人耐药肝癌细胞株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方法:采用氯金酸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并鉴定;分别用GNP与阿霉素(ADM)组单独或联合作用于ADM耐药的肝癌细胞株HepG2/ADM,以未处理的HepG2/ADM细胞为对照,用MTT法检、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HepG2/ADM细胞经ADM单独作用以及GNP与ADM联合作用后细胞内ADM浓度。
      结果:与对照细胞比较,ADM单独作用及GNP与ADM联合作用后,HepG2/ADM的增殖均明显抑制、凋亡率明显升高,但后者的作用明显强于前者(均P<0.05),而GNP单独作用对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无明显影响(均P>0.05);GNP+ADM作用后,HepG2/ADM细胞内的ADM含量较ADM单独作用后的ADM含量明显增加[(2.92±0.13)μg/Lvs.(1.68±0.74)μg/L,P<0.05]。
      结论:GNP可增加HepG2/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与其增加HepG2/ADM细胞内的ADM浓度有关。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组织NF-κB表达、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陶立德;薛同敏;张杰;张培建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I/R组、IP+I/R组,采用Pringle法制作肝I/R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3h),IP采用I/R前肝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诱导。各组大鼠于再灌注3h后处死取材,行肝组织病理学、血请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同时检测肝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与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
      结果:除假手术组外,I/R组与IP+I/R组大鼠肝组织均出现肝损伤是病理学改变,IP+I/R组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I/R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与IP+I/R组大鼠血清AST、AL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NF-κB蛋白表达、IL-1β与TNF-α水平、MDA与MPO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5),但IP+I/R组的各指标的升高幅度均明显小于I/R组(均P<0.05)。
      结论:IP减轻大鼠肝I/R损伤的作用与抑制NF-κB活性,从而减轻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TGF-β1、Smad7与树突状细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贤伟;曹俊达;熊功友;余昌达;张建华;董钦生;周丁华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组织中TGF-β1、Smad7表达和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Smad7、CD1α(未成熟DC标志)和CD83(成熟DC标志)在CRLM组织和CRLM术后切缘阴性的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RLM组织中以上指标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原发灶特征的关系。
      结果:CRLM组织中TGF-β1、Smad7、和CD1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组(均P<0.05),且CRLM组织中彼此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455、r=0.623、r=0.448,均P<0.05);CD83在CRLM组织中基本为全阴性表达,而在正常肝组织组中仅2例呈弱阳性表达。TGF-β1、Smad7、和CD1α的表达均与CRLM患者原发灶的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原发灶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
      结论:TGF-β1、Smad7α的高表达及未成熟DC数量的增加可能共同促进CRLM的发生、发展。

  • KDR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联合survivin基因干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体内研究

    作者:杨六成;吴凯;黄宗海;徐帅;王健俊;赵海军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Ad-KDRP-CD/TK)联合survivin基因干扰对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20只裸鼠随机分均为模型组(皮下植入BEL-7402肝癌细胞成瘤,不加任何处理)、双自杀基因转染组(皮下植入转染Ad-KDRP-CD/TK的BEL-7402细胞,成瘤后瘤内注射前药更昔洛韦与5-氟胞嘧啶)、survivinsiRNA转染组(皮下注射BEL-7402肝癌细胞,成瘤后瘤内注射survivinsiRNA/Lip-DMEM转染混合物)、联合转染组(双自杀基因转染+survivinsiRNA转染处理)。治疗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称取肿瘤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survivin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的肿瘤质量明显小于模型组(均P<0.05),且联合转染组的抑瘤率大(均P<0.05);肿瘤组织MVD、survivinmRNA与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转染组的降低程度为明显(均P<0.05)。
      结论:双自杀基因联合survivin干扰是抑制鼠肝癌细胞在体内生长的有效途径。

  • 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风华;彭和平;王宝枝;张晓英

    目的:探讨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切除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n=27)和非感染组(n=130),对可能与并发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其与肝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低、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和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这5个因素是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低、术中输血量≥800mL和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7d是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病史、术前白蛋白水平低、术中输血量≥4个单位以及腹腔引流管放置为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以上情况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预防感染治疗,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贺加星;阴继凯;刘凡;王守立;鲁建国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患者498例,根据患者入院前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冠状静脉怒张程度、红色征及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
      结果:出血组男性、未行抗病毒治疗者、酒精性肝硬化者、胃底静脉曲张直径>5mm、冠状静脉怒张直径>5mm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出血组(均P<0.05);红色征程度越严重,出血风险越高,出血组患者门静脉内经、脾静脉内径明显大于非出血组(均P<0.05)。
      结论:男性、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增大等均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应针对各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 胃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腹水的危险因素和防治

    作者:王峰;张宇飞;宗光全;刘仁民;徐琳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接受手术后腹水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合并肝硬化的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腹水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影响腹水发生的因素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水。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hild分级、术前腹水、术中出血是患者术后出现中等量腹水的影响因素(均P<0.05)。术中输血、手术时间、肿瘤部位等与术后中等量腹水的的发生无明关系(均P>0.05)。
      结论:对于合并肝硬化的胃癌患者,积极进行围手术期处置,调整术前Child分级,遵循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减少出血量,能有效控制术后腹水的发生。

  • 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

    作者:贾长库;陈有科;韩霖;符誉;翁杰;黄小龙;杨青壮

    目的:探讨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技术方法和优势。
      方法:分别选取肝左内叶肿瘤、右前叶肿瘤及左内叶和右前叶均受肿瘤累及的患者各1例,术前运用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肝脏血管情况及预留肝脏体积等综合评估进行手术规划。运用Glisson蒂解剖技术分别解剖出相应肝段的Glisson蒂,确定出明确的切除平面后,分别实施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左内叶切除、右前叶切除及左内叶和右前叶的联合切除。
      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患者1、患者2、患者3手术时间分别为240、320、38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约250、450、1000mL,3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 AFP在均术后2个月内降至正常,复查肝脏B超和CT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能够获得清晰的切除平面,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肝癌干细胞标志物研究的进展

    作者:程康文;詹勇强;王成友;王贵和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目前的治疗手段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是术后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只有杀灭肝癌干细胞才能从根本上治愈肝癌,因此分离和鉴定肝癌干细胞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就目前的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缺氧诱导因子2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婷婷;许戈良

    缺氧诱导因子2(HIF-2)是bHLH-PAS超家族成员之一,能够应答细胞内氧气浓度的降低而对多种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肝细胞癌(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效果有限,病死率高,研究HIF-2在肝癌中的作用可有助于改进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TACE治疗

    作者:江海中;邓新;钟永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广泛应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癌,也应用于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癌。为此,笔者就TACE在合并PVTT肝癌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与待完善的方面等进行综述。

  • miRNA-122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麒麟;李清龙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参与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多个通路的调控。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差。研究表明,miR-122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它可能成为新的HCC诊断和预后的重要生物标记以及治疗靶点。笔者就miR-122与HCC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招募《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青年编委兼审稿专家启事

    作者: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 欢迎关注我刊姊妹刊《Gland Surgery》

    作者: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 本刊常用词汇英文缩写表

    作者:

    关键词:
  • 本刊2015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作者: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 欢迎订阅2015年《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作者: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ISSN1005-6947/CN43-1213/R),面向广大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普外及相关领域工作者,以实用性为主,及时报道普通外科领域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实用性临床研究及临床经验,是国内普外学科的权威刊物之一。办刊宗旨是:传递学术信息,加强相互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注重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实践。

    关键词: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主要学术指标居本学科期刊前茅

    作者: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据《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主要学术水平衡量指标均居本学科期刊前茅。

    关键词: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声明

    作者: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中Numb和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万健;唐才喜;冯斌;陈迅;王志明

    目的:探讨Numb和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27例肝外伤与肝血管瘤患者正常肝组织中Numb与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HCC组织中Numb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均P<0.05),且在HCC组织中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5248,P=0.01);Numb与VEGF的表达均与患者TNM分期、Edmondson分级、门脉癌栓及包膜有无有关(均P<0.05);Numb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的生存期明显短于阳性表达者,而VEGF情况则相反(均P<0.05)。
      结论:在HCC组织中,Numb表达下调,而VEGF表达上调,且两者之间的消长可能与HCC的侵袭性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肝癌手术切除术前总胆汁酸预测其安全性的价值

    作者:于里涵;沈伟峰;李叶晟;郑涛;张敏峰;杨甲梅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总胆汁酸(TBA)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hild-PughA级173例,B级3例。分析患者术前TBA及其他相关肝功能指标判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以及术前TBA水平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病理确诊为肝硬化患者88例;非肝硬化患者中,Knodell分级达S4的患者6例,全组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7例(15.3%)。与非肝硬化患者比较,肝硬化患者术前TBA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其他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非肝硬化患者中,KnodellS4级患者术前TBA水平较S1~3级患者明显升高(均P<0.05);术前TBA水平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5,明显大于其他指标(均P<0.05)。术前TBA水平≥10μmol/L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TBA水平<10μmol/L患者(P<0.05)。
      结论:术前TBA是评价HCC患者肝功能的敏感指标,当术前TBA≥10μmol/L,建议选择单一肝段切除或局部切除。

  • 绕肝提拉法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志明;胡宽;苌群刚;黄云;周乐杜;李新营;李劲东;陶一明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LHM)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ALPPS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肝右叶肿瘤3例,肝尾状叶肿瘤1例,均采用LHM法导引的一期左、右肝脏原位劈离,右门静脉切断;二期行肿瘤完整切除。结果:4例均预先游离肝脏,成功安置弹力带,顺利实施二期肝切除术;一期手术时间195~273(232.2±35.3)min,术中失血420~1210(735±344.3)mL,并发胆瘘1例;二期手术时间98~186(139.5±36.6)min,术中失血100~320(197.5±95.3)mL;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3例情况良好,1例术后2个月复发死亡。结论:LHM法对于下腔静脉的保护,充分显露左右肝动脉、肝静脉、肝内胆管有较好的效果,可常规适用于肝肿瘤ALPPS二步肝切除术。

  •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佟庆;丁伟;晏冬;王伯庆;薛峰;尹继炜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LLR)与开腹肝切除术(OLR)治疗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相关期刊、资料、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比较LLR与OLR治疗肝癌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按MOOSE 规范对纳入研究进行分析,提取数据并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终共纳入15篇病例-对照研究,共1246例患者,LLR组499例,OLR组7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LR组与OLR组的手术时间,1、3、5年生存率,1、3、5年无瘤生存率,3年肿瘤复发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LR与OLR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术后住院天数少(均P<0.05)。
      结论:LLR可以达到与OLR同样的根治效果,两者近、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且LLR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少于OLR。

  • 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绍平;罗汉传;林源;贺新新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3月期间79例行经皮RFA治疗的肝癌复发患者临床资料,79例患者复发病灶共106个,病灶大小0.8~5.0cm,平均(2.8±1.0)cm。
      结果:消融治疗成功率为98.1%,肿瘤完全消融率94.2%。术后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72.7%)、肝区疼痛(90.9%)、胃肠道症状(20.8%)、黄疸(6.5%),无肝功能衰竭、胆瘘、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5d,平均(2.2±1.0)d。术后随访7~64个月,平均(38±14)个月,54例出现复发,复发率70.1%。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6%、66.2%。
      结论:经皮RFA治疗复发性小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优先考虑作为该病治疗的术式选择。

  • 大肝癌手术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贯启;张志伟;项帅;涂振霄;杨磊;陈孝平

    目的:比较大肝癌手术切除术中3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218例大肝癌(>5cm)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88例采用Pringle法间断阻断全肝血流(肝门阻断组),51例行选择性的半肝血流阻断(半肝阻断组),79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联合阻断组)。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及肝切除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且联合阻断组的输血量、输血率明显低于半肝阻断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第3、7天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均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肝癌切除术术中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而且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 肝细胞癌的新见解:从实验到临床

    作者:王强凤;史肖华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一个多步骤病变过程,其间涉及不同的遗传变异,终导致肝细胞的恶性转化。肝脏是多种不同肿瘤转移的主要靶向器官之一,也是慢性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且较易发生恶变的场所。事实上,肝癌是慢性肝脏疾病自然演变的结果,从肝纤维化,到肝硬化后肝癌的过程。肝癌是全球第6位常见癌症,每年约630000例新诊断病例。此外,大约80%肝癌患者经历了疾病由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后肝癌的临床过程。导致肝癌的3大主因是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和酗酒。另外,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一些发病率较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另外一个少见的导致肝脏癌变的病因是黄曲霉毒素B1的感染,尤其多见于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这些病因导致肝癌发生涉及了广泛的途径和分子,具体机制还在研究当中。总之,肝脏癌变是成熟肝细胞基因发生改变,并以细胞增殖和死亡失去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多因素过程主要源于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科学相结合,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是寻找新的潜在疗法的基础。该综述从基础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当前用于肝癌基础研究的模型。

  • 腹腔镜下左肝叶切除术:1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视频报道

    作者:冯铁诚;李新营

    视频中的患者是1名51岁因肝细胞癌收治于外科和肝移植病房的患者。该患者合并HC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形成及食管曲张形态为F1。Child-Pugh评分为B级7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11分,BMI指数为26.7,ASA评分为2分。既往无腹部手术史。多学科诊疗团队意见是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左肝叶切除术。术中未采用Pringle法行肝门阻断。手术时间为193min,失血量约为100mL,术中无输血。患者术后恢复平稳,Clavien-Dindo分级为1级,并于术后第8天出院。笔者的经验是有经验的手术团队可以在需要手术的肝硬化患者中适当地实施腹腔镜手术。

中国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