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국보통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6947
  • 国内刊号: 43-121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121
  • 曾用名: 普通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吕新生 王志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浩生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为改进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术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6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将其分为腔镜组(35例)和传统组(30例),传统组患者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的传统组患者比较,腔镜组患者在术后残留结石、结石复发率以及发生胆管狭窄、胆管炎的几率等方面均无增加,显示两组患者在总体治疗效果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3.2±10.5) mL,平均手术时间为(69.6±18.3)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2±3.6)d,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5.71%;而传统组平均出血量为(131.5±26.4)m L,平均手术时间为(92.4±12.3)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2.1 ±4.5)d,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两组比较腔镜组优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术相比,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相近.但此种术式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绪麟;刘新梅;徐静;王丽华;李思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2月-2009年3月6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给予CET方案化疗4~6周期后评估符合保乳条件行保乳治疗.分析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及保乳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等.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88.7%.符合保乳条件50例(80.6%,50/62).实际48例保乳成功.经40~81个月随访,同侧乳房复发率4.16%,远处转移率8.33%,乳房外形满意率87.5%.结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治疗是可行的,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精确的术前评估是成功的关键.

  • 继发性压力性胆管扩张症与黄疸:附786例分析

    作者:韩晓玉;吕云福;宫晓光

    目的:探讨继发性压力性胆管扩张症与黄疸的构成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继发性压力性胆管扩张症7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疾病引起的胆管扩张症428例(54.5%),其中304例(71.0%)伴有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在30.1μmol/L以上;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扩张358例(45.5%),其中280例(78.2%)伴有黄疸.良、恶性疾病黄疸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x2=5.1876,P<0.05).结论:继发性胆管扩张的病因以良性病多见,但黄疸的发生率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疾病.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作者:吴伟;余育晖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法,对照组的48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0.2±4.5) min、术中出血量(152.1±13.0) mL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1.1±6.3)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9.6±5.7) min,(290.1±24.3)mL,(49.1±11.2)h](均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率(8.3%),切口液化及感染率(2.1%),肠粘连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1.7%,14.6%,8.3%)(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负压抽吸取石术的应用

    作者:李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负压抽吸取石术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4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负压抽吸取石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2例患者因结石巨大且多发,取石失败而中转开腹手术;64例1次取尽结石,3例2次取尽结石,3例3次取尽结石;70例取石患者,69例患者成功,1例患者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手术.对照组患者则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3.89% (10/72),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2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负压抽吸取石术的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部分患者有一定的中转开腹风险.

  • 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在晚期上段胆管癌患者姑息性手术中应用

    作者:胡东升;柴宗寿;田勇涛

    目的:探讨上段晚期胆管癌姑息性手术中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胆汁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78例上段胆管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姑息性切除肿瘤,按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支撑引流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T管外引流,支撑引流组采用胆道硅胶支撑管引流,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以及生存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支撑引流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并发胆管炎的几率显著降低(25.6% vs.7.7%),术后生存时间延长[(13.39±2.79)个月vs.(10.89±2.63)个月],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胆汁可显著提高晚期上段胆管癌姑息性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 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

    作者:周筱筠;孙鑫国;谢荣俊;刘龙飞;卢先洲;李峰;彭秀达;张树友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确诊为胆囊结石的患者中选取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保胆取石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开腹组)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保胆取石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LC组和开腹组(p<0.05),LC组优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方面,保胆取石组和LC组比开腹组短(p<0.05).结论:相比LC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疗效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口服生大黄胶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艳梅;菅志远;薛辉;谭巧玲

    目的:探讨口服生大黄胶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肠道准备的可行性,为临床寻找一种简便有效、患者易接受的肠道准备方式.方法:将3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150例,观察组术前1d12:00口服生大黄胶囊6~8粒(0.4g/粒,依据患者的体质量),对照组在术前晚20:00用0.1~0.2%肥皂液灌肠.观察两组患者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术中术者视野满意度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术者视野满意142例,不满意8例;对照组满意145例,不满意5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572,P=0.286).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别为123,25,2例,而对照组为53,71,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0.454,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2.7±2.7)h,对照组为(35.8±3.4)h(t=49.621,P<0.001);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60.7±4.4)h,对照组(65.7± 5.8)h(t=66.812,P<0.001),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肠道准备采用口服生大黄胶囊效果满意,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 胆道损伤修复术后再狭窄的治疗:附22例报告

    作者:林先盛;黄强;胡元国;王成;邱陆军;谢放

    目的:探讨医原性胆道损伤修复术后再狭窄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道损伤经外院修复后再狭窄的22例临床资料.22例胆道损伤均由胆囊切除所造成,其中8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例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22例患者均再次手术,21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因胆管损伤位置较高,肝方叶切除后行左右肝管空肠吻合),1例行U管引流术.所有患者经1~11年随访,除l例因胆道感染继发肝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他21例患者近远期疗效尚可.结论:胆管损伤发生后应及早修复,注重手术操作的细节,选择合理修复方法;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修复术后再狭窄的可靠术式.

  • 改良电钩入路的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517例报告

    作者:王欣;孙志为;董坤;王婷

    目的:探讨改良电钩入路的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3年2月517例改良电钩入路的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胆囊周围粘连严重和1例Mirizzi征因而中转开腹.全组手术时间22~55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术后住院1~2 d,无胆瘘、出血、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428例,时间1~18个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及不适出现,瘢痕隐蔽不易发现,美容效果满意.结论:改良电钩入路的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易于推广.

  • 完全腹腔镜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段小辉;蒋波;毛先海;田秉璋;沈贤波;吴金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1年8月-2012年12月7例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囊肿切除和肝肠Roux-en-Y引流,手术时间为310~400 min,术中出血5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随访3~19个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例因胆总管囊肿炎症重,渗血较多中转开腹完成手术.结论:完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和肝肠Roux-en-Y引流治疗先天性胆总囊肿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熟练的腹腔镜技术,良好的团队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附26例报告

    作者:高海斌;詹勇强;倪勇;韩庆;陈斌;王成友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6例晚期妊娠合并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26 (20~40)岁,平均妊娠周数为33 (29~39)周.对胎肺成熟的足月胎儿及时终止妊娠,未足月者先予以保守治疗,胰腺炎好转者待产至足月,治疗无效者及时终止妊娠并行胰周引流.结果:4例足月并胎肺成熟和1例死胎患者入院当日行剖宫产术,胰腺炎1~5 d后均缓解.21例未足月妊娠患者中,18例(85.7%)保守治疗3~22 d后胰腺炎好转,待产至足月;3例(14.3%)保守无效,1例孕妇死亡于暴发性胰腺炎,2例于孕期32周和35周终止妊娠,3例胎儿均死亡.结论:对于晚期妊娠合并SAP的治疗,多数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在积极保守治疗的同时,应严密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一旦胎儿脏器功能尤其是胎肺成熟,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终止妊娠.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金鑫;冯利;赵国海;王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回顾性分析近两年间收治的500例L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结果:LC并发症发生率为2.6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C并发症与高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切口类型、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胆囊颈结石、Calot三角粘连、胆囊壁厚、合并糖尿病、手术室各区域布局、放置引流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急诊手术、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和合并糖尿病是LC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手术室各区域合理布局和放置引流是防止LC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均P<0.05).结论:LC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较常见,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慢性胆道感染对兔门静脉系统凝血环境的影响

    作者:何谦;张少波;祝峰;刘朝辉;潘建生;张诚华

    目的:观察兔慢性胆道感染后门静脉血与外周血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2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家兔均行经皮胆囊管置管.模型组兔经留置管注入大肠杆菌,每周1次,连续3周;对照组则以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兔于末次注射后3d取耳缘静脉及门静脉血,并取近第一肝门处肝组织样本,检测两处血液样本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观察门静脉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动物造模后进食量明显减小,肛温升高,体质量下降,而对照组一般情况较造模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耳缘静脉血DD明显升高(p<0.01),但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而门静脉血中除DD明显升高外,CT,PT,APTT均明显缩短(均P<0.01).病理学检查可发现模型组门静脉微小血栓形成,而对照组未见.结论:慢性胆道感染可以导致门静脉系统局部高凝状态并微血栓形成,外周血DD的检测对诊断胆道感染并发门静脉血栓有一定的意义.

  • 肌球蛋白在胰胆管合流异常患儿胆总管平滑肌中表达的改变

    作者:黄顺根;耿佳;汪健;郭万亮

    目的:观察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患儿胆总管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MHC)与磷酸化肌球蛋白20 kD轻链(P-MLC20)表达的情况.方法:收集16例儿童PBM胆总管标本,以16例新生儿尸体胆总管标本为对照,免疫组化染色后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分析两种组织中MHC和P-MLC20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种组织中P-MLC20的蛋白表达.结果:MHC与P-MLC20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除两者的平均光密度(MOD)组间无差异外(均P>0.05),PBM组两者的平均阳性面积比例(MLI)与阳性染色得分(MQ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Western blot显示PBM组中P-MLC20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PBM患儿胆总管平滑肌MHC与P-MLC20蛋白表达增高,该改变可能导致了胆总管平滑肌的收缩力代偿性增加.

  • 胆总管结石的诊疗进展

    作者:颜禄斌;崔鸿斌;何秋明;谢良恩

    随着诊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目前胆总管结石的诊疗方向沿着更加安全性、微创性、高效性的理念发展.本文通过查阅并总结相关文献,就胆总管结石诊疗方法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EGFR分子靶向治疗肝胆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荣春

    随着对肝胆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癌细胞异常通路和靶点的药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分子靶向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肝胆肿瘤的治疗,相对于传统化疗药物其已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但其长期应用易出现耐药.笔者就EGFR分子靶向治疗在肝胆肿瘤的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耐药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对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呕吐引起胃短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

    作者:唐群科;张瑛;刘睿年;李兰;张冬天

    患者 男,38岁.因左肩背部钝痛伴疲乏无力6h入院.患者自诉因饮酒,于2013年2月17日晨8时出现恶心、干呕.随即出现左肩胛背部钝痛不适,自认为"岔气",未行任何治疗.但1h后渐出现疲乏无力,伴头晕.急去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CT后示腹腔积液,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遂转我院就诊,门诊以"腹腔脏器破裂"收住.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小便正常,即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胃溃疡等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5.8℃,脉搏10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70/50 mmHg(1 mmHg=0.133 kPa).眼睑苍白,四肢冰凉.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无腹壁静脉曲张,肠型及蠕动波未见,左上腹压痛阳性,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助下未触及.全腹叩诊呈浊音.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回肠克罗恩病伴穿孔出血1例

    作者:雷衍军;王湘英

    患者男,48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年再发加重2d入院,患者入院前2年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以剑突下阵发性胀痛为主,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抗感染、抑酶、补液等治疗后缓解,此后未曾发作.患者于2d前再发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差,体质量无明显下降.既往病史:2009年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2010年诊断为糖尿病、高脂血症、胰腺炎.

  • 胆囊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息肉的关系研究

    作者:荣万水;曾庆敏;吴建华;王延召;刘津灵;王云帆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息肉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172例因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行内镜保胆手术的患者(术后3年以上),其中胆囊结石119例,胆囊息肉3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14例,观察患者术后结石与息肉的复发情况.结果:119例胆囊结石患者中,术后结石复发22例,无新发息肉;39例胆囊息肉患者中,术后息肉复发3例,新发结石1例;1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中,术后息肉复发2例,其中1例并结石复发;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息肉可能是发病机制各异的相互独立的疾病,但胆囊息肉可能通过影响胆囊内胆汁流体的状态而影响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导致较高的术后复发率,故对合并胆囊息肉的胆囊结石患者不推荐保胆手术.

  • 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研究

    作者:刘岩;毕亭亭;王铮;沈根海;李志民;高泉根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采用LCBDE治疗的58例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及同期58例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x 2=3.921,6.940,1.332,1.270,0.342,均P>0.05).两组术后电解质紊乱、胆管炎、胆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2=0.438,0.537,0.342,1.036,0.342,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结石残余、胆管狭窄及死亡病例.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术中仔细操作的前提下,行LCBDE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

  • 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治疗

    作者:刘付宝;毛长坤;张志功;赵义军;赵红川;王国斌;吴鑫尧;耿小平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7月-2012年6月间132例行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FTS组(56例)和对照组(76例),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新型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8.8±4.6)d vs.(13.1±6.2)d]、住院费用减少[(3.0±0.6)万元vs.(4.0±0.5)万元],术后总体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下降[26.8% vs.44.7%,19.7% vs.36.8%],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5.4±3.8)d vs.(8.4±4.5)d,(1.9±0.7)d vs.(3.5±0.6)d](均P<0.05),全组患者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胆道手术史、术中切口保护措施及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应用FTS理念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序贯式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

    作者:张辉;陈琪;王涛;汤礼军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4月接受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30例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1例发生出血,向腔内注入立止血,夹闭弓引流管后出血停止,带管时间为14d至2个月,平均时间为30 d.4~8周后,28例患者成功行胆道镜取石,1例患者因窦道未形成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因16F猪尾型外导管滑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例患者获随访3~19个月,B超检查1例(3.6%)复发.结论: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是治疗高龄高危胆囊结石患者可靠、有效的方法.

  • 载脂蛋白B基因Xbal多态性与胆石症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刘照国;刘雷;卢海明;张其顺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载脂蛋白B(ApoB)基因XbaⅠ位点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探讨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收集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胆石症的有关研究文献.对各研究结果应用CMA2.0软件以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合并,并评价合并值的发表偏倚.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13篇,其中胆石症组1 672例,对照组1 9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中,X+等位基因在胆石症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76,95% CI=2.12~3.59),而X-X-基因型在胆石症组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35,95%CI=0.27~0.47)(均P<0.05).发表性偏倚检验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稳定性较好.结论:亚洲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生与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有关,等位基因X+可能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基因型X-X-可能是胆石症的保护因子.

  •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对保胆取石患者胃肠功能及生存质量研究

    作者:朱燕辉;陈雪江;阳生光;韩正理;黄丽霞

    目的:评价经纤维胆道镜+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1例择期手术的胆囊功能正常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纤维胆道镜+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和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及术前、术后2,4,8周及6个月的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GIQLI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2,4,8周观察组GIQL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至术后6个月两组的GIQLI基本接近(P>0.05).结论:胆道镜+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短期内生存质量提升更高.

  • Timothy Pawlik教授访谈:过去10年间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研究进展

    作者:夏发达;李新营

    HBSN:您能就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进展,可能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吗?Pawlik教授: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是在世界范围内包括美国流行的重要肿瘤.大多数患者的致病因素并不清楚,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为发病高危因素,因此PSC患者应密切随访确保他们不会发展为胆道狭窄或潜在的胆管癌.不幸的是,大部分患者无明显风险因素,在发生胆管狭窄或怀疑为胆管癌时仅表现黄疸.因此,人群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当患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升高时,我们要求患者常规行MRI及MRCP检查.MRCP对评估疾病严重度,分辨肿瘤与周边组织,特别是与脉管系统如门静脉、肝动脉的关系帮助非常大.获得影像学资料后,我们常规对患者行胆道引流,这在肝脏切除术前非常重要.胆道引流通过内镜完成,内镜下失败时经皮穿刺引流.简单的讲,肝脏切除术前我们要求胆红素低于7μmol/L.

  • 分子靶向治疗胆道恶性肿瘤:靶点的确定

    作者:Sarah B.Fisher;Kevin E.Fisher;Shishir K.Maithel;冯铁成;李新营

    胆道恶性肿瘤是少见的疾病,在美国每年大约有9 000人被诊断为此病[1],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小部分患者虽然可以切除治疗,但许多患者切除后仍会复发,所以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传统的药物治疗对于虽局限但已属晚期肿瘤或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效果差.然而,近ABC-02试验显示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用药较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11.7个月vs.8.1个月,P<0.0001),并以此作为晚期胆道肿瘤的标准治疗[3].虽然这项试验向正确的研究方向迈出了一步,但我们必须承认仅依靠一两种药物不足以治疗这些肿瘤.随着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不断研究,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也逐渐发展起来.

  • 如何改善靶向药物在胆管癌中的疗效?

    作者:Donatella Marino;Federica Colombi;Dario Ribero;Massimo Aglietta;Francesco Leone;王卓路;李新营

    10年中胆管癌(CC)的处理方法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仅仅在几年前,胆管癌晚期患者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案,只有支持治疗.并且在没有有效证据及随机研究结果的情况下,常给予患者姑息化疗.根据两个随机试验的结果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治疗标准:吉西他滨和铂化合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已被证明能显著延长胆道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的生存期[1-2].此外,新治疗方式的发展,包括具有开拓性的靶向性治疗也正开辟治疗CC的新途径[3].毫无疑问,考虑如何针对不同肿瘤类型使用新制剂治疗是个合乎时机的研究主题.一些Ⅱ期靶向药物研究,主要是抗-EGFR和VEGF药物,但是结果仍不明确.

  • 叶酸靶向修饰纳米粒加载5-氟尿嘧啶治疗胆管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永盛;江翰;王子豪;施伟斌

    目的:探讨叶酸修饰纳米粒(药物载体)载5-氟尿嘧啶(5-FU)对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MTT法检测无修饰和叶酸修饰纳米粒及两者加载5-FU对胆管癌QBC939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在荷QBC939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上,以生理盐水为对照,比较5-FU,载5-FU纳米粒,载5-FU叶酸修饰纳米粒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叶酸修饰纳米粒孵育大鼠肝脏BRL3A细胞和肾脏NRK细胞24 h,观察其毒性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无论纳米粒修饰与否,对QBC939细胞生长均无明显影响,但两者载5-FU后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单独的5-FU作用,且载5-FU叶酸修饰纳米粒的作用更为明显(均P<0.05);5-FU,载5-FU纳米粒,载5-FU叶酸修饰纳米粒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6.0%,61.5%,74.4%,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不同浓度叶酸修饰纳米粒孵育后,BRL3A细胞和NRK细胞的形态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叶酸修饰的纳米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靶向性及生物安全性,叶酸修饰载5-FU纳米粒对胆管癌有良好的疗效.

  • 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与影像学诊断比较研究

    作者:陈伟志;吴刚

    目的:比较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下胆道活检和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12月78例因梗阻性黄疸住院的患者资料,患者均进行PTC活检和螺旋CT诊断,根据外科手术病理活检结果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中,9例确诊为良性梗阻性黄疸,69例确诊为良性梗阻性黄疸,后者包括胆管上皮源性肿瘤46例,非胆管上皮源性肿瘤23例;PTC活检灵敏度85.51%,特异度66.67%;螺旋CT灵敏度78.26%,特异度77.78%.PTC活检灵敏度高于螺旋CT,特异度低于螺旋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6例胆管癌患者中,PTC活检阳性43例(93.48%),螺旋CT阳性37例(80.43%),23例非胆管癌患者中,PTC活检阳性19例(82.61%),螺旋CT阳性17例(73.91%);PTC活检灵敏度均高于螺旋CT(P<0.05),且PTC活检对胆管癌灵敏度高于非胆管癌(P<0.05),螺旋CT两种病理来源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活检对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尤其是胆管癌诊断灵敏度均高于螺旋CT,但禁忌证多,临床可酌情选择不同方法辅助诊断.

  • 精准外科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安东均;安琳;张成;门定坤;晁延军

    目的:探讨精准外科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12月应用精准外科技术行手术治疗的4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者中行R0切除19例(43.2%),R1切除7例,R2切除5例,姑息性手术5例,活检加内/外引流8例;联合肝切除18例,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重建2例.手术平均用时为(5.8±1.6)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10±509)mL,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28例次,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1/44).39例患者获得随访4~62个月,总体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30.8%,10.6%.R0根治性切除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43.2%,13.9%.非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5%,26.8%,0,获R0根治性切除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根治性手术患者(x 2=4.61,p<0.05);联合肝叶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52.7%,11.8%,未行联合肝叶切除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25.4%,0,前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后者(x2=15.26,P<0.05).结论:精准外科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可提高其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

  • 白细胞介素6促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与JAK/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王梅平;陈燕凌;黄焱;唐南洪;李秀金;王晓茜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对胆囊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JAK/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胆囊癌细胞株GBC-SD用IL-6或IL-6+AG490(JAK/STAT3通路抑制剂)作用后,分别用MTT法检测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侵袭能力;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IL-6(10,50,100 ng/mL)作用后,GBC-SD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均P<0.05),AG490能取消IL-6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IL-6作用GBC-SD细胞后,细胞侵袭能力及MMP-9的分泌明显增加(均P<0.05),细胞p-STAT3和VEGF的表达明显上调,加入AG490后,以上作用均被取消.结论:IL-6能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增殖通和侵袭,其作用可能与其活化JAK/STAT3信号通路,从而上调下游的MMP-9和VEGF的表达有关.

  • microRNA let-7a对胆管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作者:周璐璐;李灼日

    目的:探讨microRNA(miRNA) let-7a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eal-time PCR检测let-7a在胆管癌与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将胆管癌HuCCT-1细胞分为let-7a过表达组(转染let-7a mimics),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和空白对照组(无转染),分别用Real-time 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let-7a的表达,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结果:let-7a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胆管组织明显下调(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et-7a过表达组HuCCT-1细胞的let-7a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1),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组间细胞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癌组织中let-7a表达下调,let-7a表达下调抑制了细胞凋亡,从而可能在促进胆管癌发生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 血管心外膜活性物质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石程剑;秦仁义;王欣;朱峰;申铭;田锐;王敏;李旭;徐盟

    目的:探讨血管心外膜活性物质(BVES)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胆囊癌组织和55例良性病变胆囊组织中BVE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VES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BVES蛋白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20.0%(13/65),低表达率为80.0%(52/65),而在胆囊良性病变组织中高表达率为74.5% (41/55),低表达率为25.5%(14/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81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VES表达与胆囊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该3因素分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VES的低表达或者表达缺失可能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灼日;张震生;周开伦;武金才;郑进方;邢怡雷

    目的:探讨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2月期间采取手术治疗的16例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行手术切除13例,切除率为81.3% (13/16).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R0切除)7例,非根治性切除术6例;行左半肝+尾叶切除+右肝管成形、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右半肝切除+尾叶切除+左肝管成形、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肝方叶切除及围肝门切除+胆管开口肝门区-空肠盆式吻合术7例;其中2例因总胆红素>400 μmm.l/L而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后再手术.3例患者无法完成手术切除,其中2例肿瘤侵犯门静脉左右支,1例术中发现肝脏多发转移瘤,3例均行肝内扩张胆管的术中置管引流术.所有患者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术后引流有效率为100%.1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应力争切除肿瘤,解除胆管梗阻.对肝门区胆管解剖的熟知、娴熟的手术技巧和胆大心细的操作,有望提高手术切除率.

中国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