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중화실험화림상병독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866/R
- 国内刊号: 段树学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中药心康口服液抗柯萨奇B3病毒RNA复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中药心康口服液对感染心肌中柯萨奇B3病毒RNA复制的影响.方法 小鼠感染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于急性期治疗后提取鼠心肌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心肌CVB3 RNA含量,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凝胶成像系统下观察.结果 中药心康口服液能明显降低心肌CVB3-RNA的含量,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期不同阶段心肌病毒RNA含量的检测显示,心康口服液2个治疗组的病毒含量的检出,并没有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结论 中药心康口服液能有效地影响心肌CVB3 RNA的复制,其对病毒的作用是抑制复制而非杀灭.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人内皮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人内皮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传代,以巨细胞病毒感染3~6代细胞.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2 mRNA表达,凝胶酶谱法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2活性.结果 巨细胞病毒感染6h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2 mRNA表达及其活性与对照相似,感染12、24 h与对照比明显增强.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上调人内皮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2表达,这可能是巨细胞病毒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
肝衰竭合并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研究肝衰竭患者并发细菌与真菌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我院1986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合并细菌和真菌双重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细菌感染需有临床表现和病原学阳性,统计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真菌感染者共507例,合并细菌和真菌双重感染者132例.132例中慢性重型肝炎85例(64.39%),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40例(30.3%).细菌感染153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4.90%.分离出细菌204株,G-杆菌143株(70.10%)、G+球菌61株(29.90%).腹腔感染占首位,共122例次,其次为肺部30例次.真菌感染143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6.71%.分离出真菌155株,其中白色念珠菌90株(58.06%),烟曲霉菌17株(10.97%),非白色念珠菌25株(16.13%).肺部感染占首位(94例次),其次为口腔(53例次).治疗后无效和死亡84例(63.64%).结论 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是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的主要人群.真菌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细菌.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预后差.
-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9年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规律的变化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人群HBV流行规律的变化趋势.方法 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HBV感染标志并进行分析.结果 (1)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0~19岁人群HBV感染指标显著低于≥20岁人群.(2)0~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1985年高于2005年;1985年的抗-HBs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从1~岁组的12.4%到60~岁组的53.8%,而2005年0~19岁组的抗-HBs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1985年抗-HBc阳性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2005年的0~19岁组的仅为2.8%~26.8%,显著下降.结论 研究人群中HBV流行规律发生显著变化,0~19岁人群的HBV感染率远低于20岁以上人群,证实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取得显著成果.
-
一种朊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类似于PCR的蛋白质扩增方法-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PMCA),用于朊病毒病脑组织中PrPSc的检测.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羊瘙痒因子263K毒株原液与正常仓鼠脑组织匀浆混合,经反复孵育/超声,共10~15个循环.Western Blot检测扩增产物中蛋白酶K抗性PrPSc信号.结果在本研究试验体系下,263K毒株可以利用仓鼠脑组织为基质在体外迅速复制.所建立的PrPSc-PMCA技术可检测到10-5稀释的毒株原液中的PrPSc.与常规的脑组织免疫印记方法相比,敏感度提高了105~106倍.研究还显示PrPSc还可利用小脑和脑干为基质进行体外扩增复制.结论 成功建立了PrPSc-PMCA技术,为朊病毒病的早期诊断和朊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关键词: 朊病毒 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 -
PrP及其缺失突变体与GFAP体外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PrP蛋白与GFAP蛋白是否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PrP蛋白多肽链中与GFAP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方法 制备仓鼠脑组织匀浆上清,通过原核表达系统以及体外翻译系统表达了全长的小鼠GFAP蛋白、人PrP蛋白以及各种缺失突变体,利用Pull-down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rP与GFAP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 不仅重组的GFAP与PrP发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脑组织中的GFAP与PrPC及PrPSc也发生相互作用.PrP与GFAP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PrP的C端第91至231位氨基酸.结论 PrP及其缺失突变体与GFAP在体外能够发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示GFAP可能参与朊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或者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
-
2006年1至8月份我国克雅病监测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6年1至8月份我国克雅病监测网络获得的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脑脊液中14-3-3蛋白进行检测;利用PCR及测序方法对PRN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发现CJD临床诊断病例10例,疑似诊断病例8例.均为散发型CJD病例,病例的地理分布及职业没有明显的聚集性.发病年龄平均为60岁,男女比例接近1:1.首发症状中以快速进行性痴呆所占比例多,占44%.临床诊断病例比疑似诊断病例出现更多的典型临床表现.结论 我国监测到的CJD病例主要以散发型为主,地理、职业、男女比例以及平均年龄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分布特点.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48例SARS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lb)浓度,将148例患者按病程分为初期组(44例)和非初期组(104例)两组;按临床分型分为普通型(87例)和重型(61例)两组;按肺部病变分单叶病变(49例),双叶病变(56例)和弥漫性病变(56例)三组,然后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SARS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lb)水平,其均值(-x±s):522.29±154.87 mg/dl,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350 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期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初期组(P<0.05);随着患者肺部病变范围增大从单叶病变、双叶病变到弥漫性病变,三组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是逐渐升高的(P<0.05).结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检测有助于SARS病情的观察和预后的判断,从而提示适时给予纤溶治疗可作为一种提高疗效的尝试.
-
角蛋白K18及33、52位丝氨酸磷酸化的K18在HBV感染肝脏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K18及Ser33和Ser52磷酸化的K1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病不同进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K18及Ser33和Ser52磷酸化K18在正常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K18、Ser33和Ser52在正常肝组织、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肝组织中都有表达,K18在三种肝组织中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Ser33和Ser52磷酸化的K18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基本位于细胞质膜附近,在肝硬化、重型肝炎时表达量增加并弥漫进入细胞质中.结论 Ser33和Ser52磷酸化的K18的表达随着HBV感染后肝脏损伤程度增加而增高,Ser33和Ser52磷酸化的K18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脏疾病病情进展的标志.
-
多瘤病毒基因载量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多瘤病毒的基因载量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关系,预防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方法 收集40例健康人和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20例合并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血液和尿液,合成多瘤病毒BKV、JCV和SV40基因引物,应用传统的PCR和EvaGreen染料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血液和尿液多瘤病毒BKV、JCV和SV40 DNA.结果 40例健康人和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液中BKV、JCV和SV40基因均为阴性;尿液中正常健康人BKV基因的检出率为15%(6/40),JCV基因的检出率为10%(4/4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BKV检出率为100%(40/40),JCV基因的检出率为12%(5/40),SV40基因均为阴性.20例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尿液中BKV基因载量均高于正常人和无出血性膀胱炎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结论 正常健康人的泌尿系潜伏存在病毒BKV和JCV基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与BKV多瘤病毒DNA的载量有关.
-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与评价
目的 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HBV DNA、乙肝前S1(PreS1)及传统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与平行比较研究,探讨LHBs用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 检测385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LHBs、PreS1及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方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 307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LHBs的阳性率(86.97%)明显高于PreS1的阳性率(4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r=0.935;HBeAg阴性标本中LHBs的检出率为76.92%,比较HBV DNA的检出率(67.95%)无统计学意义;PreS1的检出率(45.73%)则明显低于LHBs和HBV DNA.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表达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两者的检出率与符合率均高于PreS1,LHBs检测可以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与透明质酸的关系
目的 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血清透明质酸的关系.方法 临床确诊为乙肝肝硬化的62例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对血清HBV DNA水平和透明质酸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显著升高,随Child分级的加重血清透明质酸也呈增高趋势(P<0.05),但与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 DNA和肝硬化的程度及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
Ⅱ型树突状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及其功能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人外周血中pDC2数量的变化以及其产生α干扰素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同时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肝炎患者外周血pDC2的百分数(0.096±0.086)较正常人(0.304±0.093)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pDC2产生IL-12及IFNα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01);而CD4+/CD8+的比值则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同时发现在HBV DNA(+)的患者中其pDC2的百分数和CD4+/CD8+的比值分别为0.087±0.054和1.95±0.562,均明显高于HBV DNA(-)患者(分别为0.043±0.031和1.44±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pDC2的数量和其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降低,后者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的进展以及血清中HBV DNA阳性有关.
-
PrP八肽重复突变体对细胞生长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PrP八肽重复突变体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具有遗传性朊病毒病相关不同八肽重复区插入突变的PRNP基因表达载体瞬时转染HeLa细胞,经噻唑蓝比色法(MTT)、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多八肽突变PrP蛋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较野生型明显增强.多八肽突变PrP较野生型更容易诱导凋亡发生,多八肽突变组早、晚期凋亡率均高于野生组.结论 遗传性朊病毒病相关多八肽突变PrP蛋白可能较野生型更易诱导细胞凋亡发生.
-
Ad5F35-LMP2重组腺病毒免疫效果的研究
目的 了解含有EB病毒潜伏膜蛋白2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Ad5F35-LMP2),免疫恒河猴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效果.方法 分别使用高剂量(1.5×1010 TCID50/只)、中剂量(1.5×109 TCID50/只)、低剂量(1.5×108 TCID50/只)Ad5F35-LMP2重组腺病毒,同时设对照组(PBS 4.0 ml/只).肌内注射免疫恒河猴,每个月一次,共免疫3次,第0、4、8、12周时使用Elispot方法检测猴外周血EBV-LMP2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同时应用免疫酶方法检测血清中LMP2抗体.结果 3个剂量Ad5F35-LMP2腺病毒免疫恒河猴均可以诱导出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及一定的抗体应答,免疫应答水平的高低与病毒剂量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较高剂量产生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比低剂量的高.结论 Ad5F35-LMP2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疫苗可以有效的诱导恒河猴产生EBV-LMP2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
抗原活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抗原在体外活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及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能力.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基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培养DC,在DC成熟前,分别加入HBsAg多肽、HBcAg多肽刺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用液闪计数仪观察DC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 经HBcAg多肽刺激DC的CD86表达率为(92.20±5.18)%,明显高于HBsAg多肽刺激组(76.19±3.90)%和未加抗原组(62.37±4.24)%,P<0.01;经HBcAg多肽刺激组DC诱导同种异体静止T细胞增殖的能力每分钟液闪计数值cpm为34 326±3088,明显高于HBsAg多肽刺激组20 306±2897和单个核细胞组3454±409,P<0.01;经HBcAg多肽刺激组DC MLR中IL-12(348±42.8)ng/L,分别高于HBsAg多肽刺激组(226±30.6)ng/L和未加抗原组(116±15.6)ng/L,P<0.01.结论 使用HBcAg多肽刺激DC可比HBsAg多肽更有效地提呈病毒抗原,提高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能力.
-
卢龙县一起人杯状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河北省卢龙县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情况,分析发病原因.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卢龙县发生一起暴发性急性胃肠炎进行调查,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进行人杯状病毒检测,并对PCR产物克隆测序,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736人中,发病134例,罹患率为18.20%,1例死亡.发病年龄范围在1~77岁,以青壮年发病较多.6月25~30日为发病高峰.6份粪便标本中,ELISA方法检出3份杯状病毒阳性,RT-PCR方法确认1例,并鉴定为诺如病毒G Ⅰ/2基因型.结论 证实由杯状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
-
鼠源抗haPrP23-231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
目的 构建和鉴定鼠源抗haPrP23-231噬菌体抗体库.方法 利用纯化的朊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cDNA,以其为模板进行免疫球蛋白Fab区基因的特异性PCR扩增,将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分别构建到pComb3质粒,构建噬菌体抗体库.结果 经过四轮"吸附-洗脱-富集"的过程后获得了12株阳性克隆.挑取5株进行序列分析,并将结果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库中的IgG序列进行比较,得到了两株不同的抗体,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论 本研究为朊病毒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探讨
目的 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将临床诊断明确的人体任何部位发生的带状疱疹,用中药汤剂口服进行治疗.方法 将门诊患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蛇串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06-28批准 1995-01-01实施》,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自拟统一方剂,告诉患者用定制的汤剂煎煮方法(先将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刚浸过,4 h后用武火烧开后,文火煎熬10 min后倒入碗中,温时口服,日二次,早晨空腹喝,临入睡前再煎煮后温服.)一周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的患者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组愈显效率为75.5%,对照组为52.2%;前者高于后者(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5.8%,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 尽管中医药的诊断及治疗目前还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但中药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显效.
-
常规生化项目鉴别诊断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 通过对现有的15项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回顾性分析,筛选出应用价值较好的项目,并且通过合理的组合,建立慢性肝病与肝硬化鉴别诊断的评估模型,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 查阅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病历447份,获得15项肝病相关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总胆汁酸),以该组数据作为训练组,运用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建立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模型;留取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213份,测定以上15项指标,并以该组数据作为验证组,对已建模型进行验证.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诊断模型及各单个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鉴别诊断模型由CHE、DBIL、ALB、ALT、GLO五项指标组合构建,训练组AUC达到0.87,验证组AUC达到0.83.结论 由CHE、DBIL、ALB、ALT、GLO五项指标组合构建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鉴别诊断模型,应用效果优于单项指标.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国产阿德福韦酯片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我国患者HBV基因B和C型与国产阿德福韦酯片(ADV)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有限双盲、安慰剂(PLB)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筛选合格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DV+ADV组:ADV 10 mg/d,治疗48周,疗程48周,共145例)、对照组(PLB+ADV组:PLB 10 mg/d,24周后改用ADV 10 mg/d,治疗24周,共71例).用PCR-RFL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基因型.结果 HBV基因型主要为C型,占66.7%,B型占25.2%.B型多见于广州患者,较C型患者明显年轻(26.98岁 vs 31.71岁,P=0.001),既往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明显较少.感染B基因型患者48周血清中HBV DNA与基线相比平均下降(-3.86±1.44)log10拷贝/ml(ADV+ADV组)和(-3.63±2.10)log10拷贝/ml(PLB+ADV组),与C基因型患者的(-3.87±1.24)log10拷贝/ml(ADV+ADV组)和(-3.41±1.82)log10拷贝/ml(PLB+ADV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B和C基因型患者的血清学应答(HBeAg阴转率和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间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感染乙肝病毒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国产阿德福韦酯片10 mg/d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的抗乙肝病毒复制作用,疗效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宫颈细胞学ASCUS/LSIL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目的 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US/LSIL)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4~2006年妇科门诊用TCT(宫颈液基细胞学)的方法检出的254例ASCUS/LSIL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6例进行了阴道镜检查.结果 在140例ASCUS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变占51.5%,其中高度病变占22.9%,114例LSIL中CIN病变占59.6%,其中高度病变占30.7%,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36例中阴道镜诊断炎症47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病变53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36例及病理检查结果炎症5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病变41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40例,阴道镜与病理对照进行了一致性检验,Kappa=0.314,U=0.064,P<0.05,一致性好.病理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的妇女中CIN发生率79%(67/84),而HPV阴性者中CIN发生率43.5%%(74/170),结果显示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8,P<0.05.本组资料中年龄在35~55岁的妇女占83.5%与HPV阳性的妇女年龄高峰一致.结论 对ASCUS的患者应与LSIL同样重视,立即进行阴道镜检查以避免22.9%的高度病变的患者漏诊或失访,对35~55岁的HPV感染的妇女应更加重视.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 DNA阴转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拉米夫定治疗的慢乙肝202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简称乙肝肝硬化)55例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HBV DNA及乙型肝炎病毒(HBV)聚合酶YMDD变异,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基线ALT、AST、TBIL、白蛋白、球蛋白、HBeAg(高、中、低)、HBV DNA等共10个变量作为处理因素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慢乙肝和肝硬化者HBV DNA的阴转率于3、6、12、18、24、30个月分别为87.62%、95.04%、86.63%、82.65%、75.43%、77.27%和94.54%、98.18%、81.81%、74.35%、73.91%、63.63%,时序检验及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干扰素、基线ALT水平较高、HBV DNA水平较低和基线白蛋白水平较低,与HBV DNA转阴率高相关.结论 联合于扰素、基线ALT水平较高、HBV DNA水平较低和基线白蛋白水平较低可作为HBV DNA转阴的预测因素.
-
卡介苗多糖核酸对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儿治疗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对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儿Th1/Th2功能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7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分级治疗的标准给与相应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治疗组加用BCG-PSN,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FN-γ、IL-4的浓度及IFN-γ/IL-4比值、血浆总IgE、肺功能、鼻炎积分、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L-4、IgE明显下降,IFN-γ及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为(0.81±0.20)次,对照组为(1.72±0.8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5);治疗组呼吸道感染(1.15±0.55)次,对照组(3.21±0.7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5);治疗组鼻炎发作(1.31±0.42)次、对照组(1.11±0.39)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1,P<0.05).结论 BCG-PSN具有纠正Th1/Th2失衡,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除针对气道慢性炎症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外,同时应重视免疫调节治疗.
-
甘草酸二胺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短期应用甘草酸二胺(甘利欣)对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有限的(24周)双盲、安慰剂(PLB)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ADV+ADV组:ADV10 mg/d,治疗48周;PLB+ADV组:PLB10 mg/d,24周后改用ADV10 mg/d,治疗24周,共48周.评价研究过程中使用甘草酸二胺对病毒学应答、血清学应答及生化应答的影响.结果 ADV+ADV组和PLB+ADV组应用甘草酸二胺和未用者间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治疗0~24周期间短期应用甘草酸二铵的两组患者,治疗前人口学、既往治疗史、HBV DNA和ALT水平间无差别.治疗12、24周后,ADV+ADV组血清中HBV DNA平均水平明显低于PLB+ADV组,HBV DNA与基线相比的下降量则明显高于PLB+ADV组患者,P<0.05.结论 甘草酸二胺单独应用不能替代ADV的抗病毒作用,但与ADV同时应用不影响其抗病毒疗效.
-
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目的 建立和优化直接检测乙肝免疫复合物(IC)的方法.方法 建立补体C1q固相ELISA、鼠抗-HBs固相ELISA、补体消耗试验等三种检测乙肝IC的方法,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三种方法均可检测出乙肝IC,都有较高灵敏度和重复性.结论 选择鼠抗-HBs固相ELISA作为直接检测乙肝IC的佳方法.
-
肺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的检测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存在情况及EBV与原发性肺癌的关系.方法 唐山市人民医院和开滦医院病理科储存的2001-2006年肺癌手术切除石蜡包埋肺癌组织108份,癌旁组织22份,以EBV阳性鼻咽癌组织为阳性对照,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1),并采用图像分析法进行形态学定量.结果 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BER1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6/108)和4.5%(1/2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中EBV感染率分别是35.9%(14/39)、31.6%(12/38)、31.0%(9/29)和1/2.EBV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肺癌的部位、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右肺明显高于左肺,中低分化癌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结论 唐山地区原发性肺癌组织中EBV感染率为33.3%,EBV感染可能是肺癌的潜在病因之一,在癌组织分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
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的流行及监测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病死率,目前已经在人类以及20余种动物中发现有自然发生或感染的TSE.
-
小柴胡汤制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试验研究
本研究对小柴胡汤制剂加鳖甲和郁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
-
人博卡病毒外壳蛋白(VP3)的重组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是2005年Tobias Allander等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分离到的新细小病毒[1],我们曾报道中国分离的人博卡病毒(WLL-1株)的全基因组序列[2,3].
-
甘草酸单胺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甘草酸单胺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阿普甘安)在成人肝病临床应用中具有确切的保肝降酶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观察儿童慢性肝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我们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开展此项研究,现将初步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
加强对朊病毒的研究和朊病毒病的防控
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病死率100%.人类对朊病毒病的认识始于1730年发生在绵羊的羊瘙痒病(Scrapie),目前已经在人类以及20余种动物中发现有朊病毒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海绵样的变性,伴有神经元的丢失和胶质细胞的增生.其感染因子目前认为是一种不含有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感染性蛋白粒子-朊病毒(prion).人类朊病毒病又称克雅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具有散发型、遗传型和感染型三种类型.
-
我国著名病毒学家向近敏教授生平
原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名誉所长,终身教授、我国著名病毒学家向近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31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逝世.终年94岁.
-
世界著名华裔病毒学家熊菊贞教授生平
原耶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病毒学家熊菊贞教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06年8月20日在美国康湟狄克洲临终医院逝世.享年88岁.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