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침구림상잡지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779
- 国内刊号: 23-135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耳穴疗法结合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价值评估报告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结合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价值。方法:从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筛查出的社区高血压病居民共3000名中随机抽出3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后的有效人数是328人,并将其均分为4组( A组:健康教育组,B组:单纯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组,C组:单纯用药组, D组:用药加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组),先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医体质辨识软件》对高血压居民进行体质辨识分析。接着分别给予耳穴疗法、药物及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1年后,对有效人数328位高血压居民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压相对治疗前明显得到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D组患者的血压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白云街社区高血压居民的高血压病知晓率是65.3%,治疗率是77.77%,控制率是81.66%,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比例较大,分别为21.73%、17.39%、17.39%、15.4%。治疗后,白云街社区高血压居民的高血压病知晓率是86.29%,治疗率是82.31%,控制率是88.41%,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比例较大,分别为23.48%、17.68%、17.68%、15.24%。结论:耳穴疗法结合社区干预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良好,相对于现在单纯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更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干预,规范用药,应用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的中西医一体化综合全面防治方案适合在社区范围内广泛推广。
-
靳三针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靳三针结合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运用于临床治疗之中。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靳三针结合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靳三针结合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所引起的肩关节半脱位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电鍉针罐对肌筋膜炎镇痛效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针刺、电鍉针罐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镇痛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中选择合适的疗法提供依据。方法: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刺组( A组)、电鍉针罐组( B组),两组均取阿是穴、循经验穴(背部膀胱经穴、肩井、大椎、委中、委阳、悬钟、秩边等),A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B组采用电鍉针罐、SDZ--Ⅱ型电子针疗仪,治疗时间约为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观察4周。通过目测类比定级法( VAS)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平均疼痛分数,并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从症状体征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VAS 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鍉针罐组(B组)较针刺组( A组)更能降低疼痛评分( P<0.05),提示两组均能有效缓解肌筋膜炎性疼痛程度,电鍉针罐组( B组)治疗肌筋膜炎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优于针刺组( A组);A组总有效率为70%,B组总有效率为93.33%,说明两组对肌筋膜炎性均有良好疗效,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的临床效果优于A组。结论:电鍉针罐治疗肌筋膜炎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组采用“四冲穴”阴中隐阳法配合Schuell语言训练,共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失语症患者治疗后比较,在口语表达、阅读能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评分中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Schuell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语有较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吞咽训练、振动排痰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针刺联合中药化痰祛瘀汤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效果,两组在改善吞咽障碍和肺部感染方面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饮水呛咳、咳痰不利和肺部感染等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
膀胱三角区针刺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
目的:探讨针刺膀胱三角区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探寻更有效、更方便、更实用的针刺方法。方法:选取206例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膀胱三角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漏尿次数、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6.12%/8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膀胱三角区治疗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中药与针刺联合治疗用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中药与针刺联合治疗用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前者以中药配合针刺的方式展开治疗,后者仅实施普通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天。结果:中药针刺法的治疗有效率比普通治疗法高(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8.3%与85.0%。通过治疗,患者的疼痛指数、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值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 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指数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值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患者原先存在的头晕、嗜睡、口干、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与针刺联合治疗用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通过调节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能更好的发挥镇痛作用,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项舌针配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优化方案的临床观察
目的:优化假性延髓麻痹穴位配伍方案,精简穴位,减轻患者痛苦。方法: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两方面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对于吞咽功能疗效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90%,治疗组言语功能疗效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治疗前后两组在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两方面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舌针配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疗效与单纯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疗效相当,优势不明显。
-
电针对胫骨前肌的即时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对胫骨前肌肌力的即时作用。方法:16名志愿者自身对照,分为空白组和电针组,空白组不行任何处理先后测定肌电积分值及大肌力值。电针组先行测定肌电积分值和大肌力值,然后进行电针疗法,再测定肌电积分值和大肌力值。结果: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肌电积分值没有明显差异(P >0.05),电针组针刺前后及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大肌力值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次电针治疗对胫骨前肌肌力无明显改善作用,肌肉电生理也无明显改变。
-
水针偶刺配合耳压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水针(穴位注射)加耳压治疗糖尿病降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在原糖尿病宣教、控食、运动及原降糖药物治疗不变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水针配合耳压治疗。结果:治疗组空腹降糖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症候和体征积分也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水针配合耳压法有明显的降糖疗效及改善中医证候的作用。
-
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对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自血穴位注射配合大椎放血治疗,即自血穴位注射(选用足三里、三阴交或曲池、肺俞两组穴位,抽取肘静脉血4 ml,迅速刺入一组穴位,通过提插有针感后将新抽静脉血迅速注入,每穴位注射射1 ml,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放血治疗(取大椎穴,用20 ml注射器针头或三棱针快速点刺三针,然后拔火罐于大椎穴,将血吸出约3~5 ml)。对照组只给予四环素治疗:1日3次,每次750 mg (3片),连服5日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对血清睾酮(T)、雌二醇(E2)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43.3%(13/30)、总有效率96.7%(29/30) ,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0.0%(6/30)、总有效率66.7%(20/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睾酮含量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睾酮/雌二醇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治疗痤疮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其机理可能与该疗法降低了痤疮患者血清睾酮含量、提高了雌激素水平有关。
-
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针灸治疗失眠有其独特疗效,且具有成本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本研究以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就近年来关于研究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针灸治疗失眠包括针刺治疗、针刺加艾灸治疗、电针治疗及针药结合治疗,并总结出针灸治疗失眠的常用穴位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较多,但艾灸治疗失眠的动物实验研究较少。针灸治疗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今后应不断深入在临床和实验上的研究,以充分发挥针灸治疗失眠的特色。
-
针刺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同时存在高血糖和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尤其是我国的迅速城市化,胰岛素抵抗和T2 DM发病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且T2DM逐渐年轻化,在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中,T2DM患者已经占这一人群糖尿病病例的一半。针灸由于效应机制不明,难以为现代医学理论所接受,加强针灸治疗T2 DM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减缓T2 DM快速增长和年轻化的趋势、预防其并发症、缓解或治疗已有病例。本研究从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对存在问题进行评述,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临床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提供参考。
-
针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下肢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发现下肢动脉斑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针刺联合前列地尔)和对照组(前列地尔)各40例,分别予以针刺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和停止治疗6个月后分别复查下肢动脉斑块的厚度和面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刺对下肢动脉斑块有效,并且有持续的疗效。
-
三重法为主治疗继发性闭经合并便秘的疗效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继发性闭经合并便秘异病同治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152例继发性闭经合并便秘患者分层随机分为三重法组(48例)、针药组(52例)、针刺组(52例)。三重法组首先用毫针刺法,取穴:内关、支沟、天枢、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会阳,每日针1次;针刺完毕在关元、次髎、肾俞穴施以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之三重法,每次选用1个穴位,每日1次。针药组针刺取穴及操作同三重法,加服乳果糖口服液。针刺组只用毫针刺法,取穴、操作及疗程同三重法组。3组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各组的疗效、起效时间、kupperman评分及闭经与便秘疗效的交集率。结果:3组治疗2个疗程后三重法组闭经的显效率为45.83%(22/48),与便秘显效率的交集为80.77%(21/26),kupperman评分由治疗前26.45±6.61降为3.42±3.16,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三重法的便秘疗效与针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后随访,三重法组闭经显愈率为85.42%(41/48),与便秘显愈率的交集率为92.48%(39/42), kupper-man评分为3.88±3.23,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重法组闭经与便秘疗效的交集、起效时间、kupperman评分等观察指标有密切正向直线相关关系。结论:三重法能同时治疗继发性闭经和便秘,二种病证疗效的提高有相关性,观察继发性闭经患者的便秘疗效,可宏观预测闭经疗效;这种相关性与针具针法的选择有关,与阳性泻下药物的使用无关。
-
隔姜温针灸大椎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随访观察
目的:随访分析隔姜温针灸大椎穴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的持续时间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接受过12次隔姜温针灸大椎穴治疗的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疗后为期1年的电话和复诊随访观察,随访时点为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随访内容为鼻炎症状评分、患者用药情况、病情分型及分度情况,所得数据与疗前及疗后进行比较。结果:经针灸治疗后患者1年内随访各时点鼻炎症状均比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1),症状评分低值出现在随访3月时,用药情况有所改善,病情严重度及炎症持续状态较治疗前有所减轻。结论:隔姜温针灸大椎穴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可持续1年,针灸佳疗效可以维持3个月,该疗法能够减轻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炎症持续状态,可以有效控制中-重度病情,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用药情况。
-
《中医药信息》杂志征订启事
关键词: 中医药信息 -
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大鼠 c-fosmRNA及BNIP3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大鼠脊髓继发性损伤后c-fos mRNA 及BNIP3 mRNA表达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对CBS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观察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凋亡机制。方法:用改良Alle’ s重物坠落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后模型,在各时间点观察各组不同时间脊髓内c-fos mRNA及BNIP3 mRNA表达水平以及CBS评分的变化。结果:CBS评分结果显示:7天后,夹脊电针组大鼠的动作完成明显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c-fos mRNA阳性细胞数量表达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脊髓内存在少量c-fos mRNA弱阳性的神经细胞,且3个时间点表达的变化不显著;模型组和夹脊电针组的c-fos mRNA表达,在术后均迅速升高,在术后第1天时明显升高,第3天时,表达逐渐下降,第7天时有所回升;夹脊电针组和模型组在各时间点的c-fos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5);术后第1天时,夹脊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 c-fos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低于模型组;术后第3天时,夹脊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不具有显著差异;术后第7天时,夹脊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c-fos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 BNIP3 mRNA表达结果显示:夹脊电针组内比较,治疗7天组与治疗3天组相比,BNI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夹脊电针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7天时, BNIP3 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夹脊电针可促进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并通过影响c-fos mRNA及BNIP3 mRNA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的恢复及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
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对大鼠盲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对大鼠盲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20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他两组给予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行盲肠切除术,1 h后麻醉清醒,3组均在清醒状态下给予酚红糊剂按1 ml/100 g体重灌胃。实验组灌胃后立即固定,针刺双侧足三里、上巨虚,留针30 min,6 h后重复治疗1次。术后12 h 3组大鼠均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各段小肠(共分成6段)内酚红浓度及胃粘膜组织中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空白组大鼠小肠酚红浓度峰值主要集中在末段(5~6段)小肠,模型组在近段(1~2)小肠就出现峰值,实验组的峰值主要出现在中末段(4~6段)小肠。实验组较模型组同段肠管内酚红浓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空白组比较,胃粘膜组织中GA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较模型组GAS含量显著增高( 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对大鼠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能是通过调节GAS分泌影响大鼠肠道的蠕动功能来实现的。
-
《针灸临床杂志》关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
-
针刺百会、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miRNA-29、miRNA-320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和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是否能通过microRNA途径调节实现,进一步探讨针刺百会、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后3组造模后根据再灌注时间又分为1天、3天、5天和7天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穴和左侧足三里穴。药物组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规定时间点取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以qPCR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miRNA-29、miRNA-320表达。结果:同期各个时间点,电针组和药物组脑组织及血清miRNA-29表达低于模型组( 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都能下调miR-NA-29表达,除血清7天时间点,电针组miRNA-29在同一时间点的表达高于药物组( P<0.05)。同期各个时间点,电针组和药物组脑组织及血清miRNA-320表达高于模型组( 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都能上调miRNA-320表达,电针组miRNA-320在同一时间点的表达低于药物组( P<0.05)。结论:针刺大鼠百会、足三里穴能下调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清miRNA-29的表达,上调miRNA-320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火针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和脊髓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火针对脊髓损伤( SCI )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和脊髓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火针治疗组、脊髓损伤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急性SCI模型,经火针治疗后,在不同时段运用Basso-Beattic-Bresnahan 行为功能评分( BBB运动评分),取材后采用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电镜下火针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节段超微结构改变较脊髓损伤对照组有所减轻,有神经纤维修复再生。 BBB评分提示火针治疗组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且火针治疗组评分均高于脊髓损伤对照组。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火针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肺、脾、肾俞拔罐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肺、脾、肾俞拔罐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抗感染、止咳化痰及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佐以肺、脾、肾俞拔罐疗法,比较两组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上有无差异,以及该疗法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体液免疫指标IgA、IgG在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IgM在治疗组中疗前、疗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胞免疫指标:CD3+表达比例在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CD3+CD4+、CD3+CD8+、CD4+/CD8+在治疗组中疗前、疗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0.05)。炎性指标hs-CRP在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临床评价指标: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在两组患儿中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肺、脾、肾俞拔罐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明显缩短疗程,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苍龟探穴法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枕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苍龟探穴法与常规针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枕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苍龟探穴组(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20例。取穴风池、率谷、颈2~3夹脊穴、外关、后溪。苍龟探穴组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风池穴,其余腧穴平补平泻法;常规针刺组各腧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定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苍龟探穴组愈显率为85%(17/2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5%(11/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苍龟探穴组VAS评分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
-
升阳通督针法对中风病中医症候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国家级名中医张沛霖学术经验比较升阳通督针法与普通针刺法对中风病中医症候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升阳通督针法组及普通针刺组,各86例。升阳通督针法组以针刺太阳经穴第一侧线及点刺督脉为主,普通针刺组以常规阳明经穴位为主,两组均在治疗18天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群的变化。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在治疗18天后,患者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吞咽困难、舌强语蹇主要中医症候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升阳通督针法组组内比较治疗后改善程度较普通针刺组组内比较明显。两组间比较,升阳通督针法组改善中风的主要症候情况更明显。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改善中风病主要症候,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能力,升阳通督针法在中风病的中医症候群的改善程度上更具优越性。
-
温针灸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加火针组)和对照组(温针灸组),各36例。两组均在治疗前及16天后观察整体疗效、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
欢迎订阅2016年《针灸临床杂志》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穴特点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近10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腧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建立相关数据库,主要采用关联规则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针灸处方205条,使用经穴99个,奇穴8个以及阿是穴,总频次1984次。前11位的腧穴为委中、环跳、阳陵泉、腰夹脊、肾俞、昆仑、承山、秩边、大肠俞、悬钟、阿是穴;选用的腧穴主要遍布在膀胱经和胆经上,阳经的使用总频率为91.06%,四肢和躯干部分别占69.2%和30.12%,特定穴占总腧穴的49.07%,前5位的配伍为委中-环跳,委中-阳陵泉,环跳-阳陵泉,委中、环跳-阳陵泉,委中-腰夹脊。结论:选穴方法以辨证取穴、循经取穴为主,结合局部取穴,首选阳经腧穴,腧穴主要分布在四肢,足太阳经与足少阳经的配伍关系为常用,特定穴为选穴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重视五输穴和下合穴。
-
国内针刺与西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与西药比较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BM,并且手工检索针灸类杂志及综合期刊。纳入有关针刺与西药比较治疗紧张型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研究员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对所有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56篇,终纳入9篇文献,共598例受试者。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表明针刺总有效率优于西药[ OR=3.94,95%CI =(2.37,6.56),Z=5.28(P<0.0000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降低幅度针刺优于西药[ MD=-0.58,95%CI=(-0.63,-0.52),P<0.00001]。结论:现有国内临床证据提示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与西药比较有一定优势,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
-
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的 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通过全面搜索维普、万方、CNKI等中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与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并手工查阅关于梨状肌综合征的图书及期刊,运用Cochorane系统评价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整理资料。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中文文献,共含977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综合疗效好[合并效应量RR=1.16,95%CI(1.10,1.22),Z=5.64,P<0.00001],并具有即时止痛效果[合并效应量OR=2.68,95%CI(1.64,4.36),Z=3.95,P<0.0001]。结论: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并有一定的即时止痛效果,但还需要更多规范化、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
投稿须知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