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349
- 国内刊号: 14-131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应用硬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修复术后早期资料分析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常继发于左心系统疾病,如二尖瓣狭窄等。三尖瓣反流是影响左心瓣膜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近年来人们开始应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环成形术,其近、中期效果令人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3月-2013年12月共应用三尖瓣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58例,年龄28岁~74岁,平均48岁;男32例,女26例;房缺合并三尖瓣重度反流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44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9例,合并左房血栓1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及二尖瓣置换术(DVR)1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MVR)46例。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隆组(30例,在常规口服药基础上静脉输注心脉隆注射液5 d)和黄芪对照组(30例,在常规口服药基础上静脉输注黄芪注射液5 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6 min步行距离、中医症候积分、血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血BNP水平下降,但心脉隆组优于黄芪组(P<0.05),尤其心脉隆组 LVEF数增加。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BNP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60例老年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3.0 mg/d,口服,每天一次,连服4周;研究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口服,4.0 mg/d,每天一次),联合佐匹克隆(口服,3.0 mg/d,每天一次),连服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自评量表(SD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 SDR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SDRS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有效率7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方法,对照组单纯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为83.02%,对照组为53.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7.36%,对照组为48.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学变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也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疗效肯定。
-
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0例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
多媒体结合PBL教学在八年制学员心血管外科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探讨
心血管外科专业性强,涉及知识面广且抽象,医师学习曲线长,且患者病情变化快,死亡率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大。由于上述特点,应用传统的讲述式的教学方法对处于临床实践阶段的八年制学员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近年将 PBL教学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使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运用获取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糖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糖特征,明确血糖控制情况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认知功能测定,<26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CI组),共40例,≥26分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NCI组),共3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检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连续3日的7次血糖。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较,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餐后2 h血糖、血糖波动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波动水平与 MoCA 分值关系密切。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波动水平、餐后2h血糖、年龄、糖尿病病程有关,血糖波动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减少血糖波动对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补肾活血汤改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勃起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 5)作为疗效判定标准,观察补肾活血汤对男性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勃起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 OPCA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 OPCAB术后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连用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IEF 5各项平均得分与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IIEF 5各项平均得分与总分、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以显著改善 OPCAB患者勃起功能障碍。
-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同时期辛伐他汀使用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时期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方法110例 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一组辛伐他汀10 mg治疗29例。二组46例,先40 mg治疗6周,后20 mg 治疗至12周,后改为10 mg。三组40 mg治疗35例。分别在6周、12周、24周化验血脂、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比较3组 CRP、谷丙转氨酶(GPT)、LDL、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的变化以及随访一年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由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周时各剂量组 CPR、GPT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NK两两比较可知,一组CPR含量显著高于二组、三组。二组、三组 GPT 含量显著高于一组(P<0.05)。12周时各剂量组各指标含量无统计学意义,24周时各剂量组 CPR 含量无统计学意义,三组 GPT 显著高于一组、二组(P<0.05)。不同剂量同时期LDL、TC、TG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一年三组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主张大剂量抗炎、稳定斑块,稳定期他汀剂量可小剂量维持,防治血脂升高,保证 LDL达标。
-
井下煤矿工人CT确诊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井下煤矿工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62例在我院就诊的井下煤矿工人患者,所有均行 CT扫描并确诊为脑出血,从井下煤矿工人人群特征及不良生活方式两方面分析其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结果井下煤矿工人患者年龄46岁~55岁组,每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每日工作时间在8 h以上者,平时睡眠时间少于6 h,每日吸烟10支及以上,连续吸烟1年的患者脑出血预后较差。结论患者年龄、个人收入、每日工作时间、睡眠时间以及是否有吸烟等为井下煤矿工人脑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
-
高血清肌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血清肌酐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2例,根据实验室检测血清肌酐水平分为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正常的281例患者为对照组,高血清肌酐水平的101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各时期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2.3±15.5)%、(54.7±14.3)%、(57.5±13.9)%,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1个月、6个月、12个月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清肌酐是影响 AMI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危险因素。
-
餐后血压调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餐后血压调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体检的自诉健康者223例,年龄66岁±9岁,进食标准体检餐,测量同日餐前和餐后30 min血压,计算患者血压变异。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状态。结果入选对象平均餐前收缩压为(127±18)mmHg,餐后收缩压为(123±18)mmHg。11名(4.9%)表现为餐后收缩压下降20 mmHg以上,24名(10.8%)表现为餐后收缩压下降10 mmHg~20 mmHg,52名(23.3%)名个体表现为餐后收缩压升高超过10 mmHg。餐后高血压和餐后低血压个体中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显著增高。餐后血压变异与餐后收缩压水平明显相关(r=0.335,P<0.001)。结论餐后血压调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 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各50例:A组给予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单纯CHD患者;B组给予口服10 mg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CHD T2DM患者;C组给予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单纯 CHD 患者;D 组给予口服20 mg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CHD T2DM患者。随访两年。结果4组组间及组内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HbA1c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 B组、D组血糖升高明显(P<0.05);A组、C组新发糖尿病3例;血糖升高水平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有升高的风险,但无剂量依赖性。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1)
目的:探讨三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温阳活血方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从头伏开始至三伏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 ST T变化情况。结果在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血脂对肾功能与心血管疾病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中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243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20例)与对照组(123例),调查一般资料及血压、血脂等情况,随访2年至心血管事件发生后自动终止。结果治疗前轻至正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与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相比,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估测肾小球滤过率未出现统计学意义,轻至正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较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较少(P<0.05),治疗后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其心血管病风险高于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这种风险,但对肾功能的改善不显著。
-
胱抑素C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作用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胱抑素 C 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2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对其中确诊冠心病的219例进行冠脉 Gensini 评分,并将其分为低分组(0~30分,n=110例)和高分组(≥30分,n=109例),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应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根据冠脉 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组后,高分组 CysC 水平高于低分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5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ysC水平和高龄、男性、低 HDL水平是高 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 CysC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CI:0.612~0.846),当CysC诊断临界值取1.08 mg/L 时,其诊断效率高,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67.5%。结论胱抑素C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
急性心肌梗死rt PA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治疗与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62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溶栓2 h内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溶栓治疗中52例(94.36%)发生心律失常,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多发生在再通组。结论溶栓治疗时再通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常见,它是提示冠脉再通的较可靠指标。
-
血浆脑钠尿肽前体水平联合TIMI评分对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尿肽前体(NT proBNP)联合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及3个月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 )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STEMI患者入院时血NT proBNP水平及TIMI危险评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 NT proBNP 在评分中的分值及其佳界值,建立 NT proBNP联合TIMI危险评分的新评分系统,比较其与常规TIMI评分对STEMI患者住院期及3个月随访期 MACE发生率预测价值。结果通过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发现,NTproBNP 的 AUC 为0.732(95%CI 0.670~0.794,P<0.01);预测MACE发生率的佳界值为741。TIMI危险评分的AUC为0.792(95%CI0.735~0.848,P<0.01)。NT proBNP联合TIMI危险评分的新评分系统的 AUC为0.836(95%CI 0.786~0.885,P<0.01),经配对比较,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977,P<0.01)。结论入院时 NTproBNP可以增强TIMI危险评分对 STEMI患者住院期及随访期 MACE发生率的预测价值。
-
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0例老年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及体征,探讨其诊治方法。结果髂动脉多发炎性动脉瘤患者可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尿酸、血肌酐、类风湿因子的增加,体重下降,可伴有输尿管梗阻,影像学检查可见动脉瘤血管壁增厚及血管周围组织炎症,早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山莨菪碱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可恢复正常,且动脉壁及周围炎症可减轻或消失,输尿管梗阻可缓解或消失。结论以突发的剧烈腹痛主要表现且伴有 C 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等下降,而无瘤体破裂征象者,应高度怀疑多发性炎性动脉瘤的发生,应尽早行影像学检查,以达到尽早诊治的目的。
-
不同时间段检测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
目的:监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入院不同时间段心肌肌钙蛋白 I(TNI)含量,探讨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测血液中TNI含量,利用统计软件绘制各时间段所得 TN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结果根据ROC曲线,小于4h组,AUC为88.4%,诊断临界值为0.020,敏感性79.2%,特异性85.3%;(4~8)h组,AUC为94.3%,诊断临界值为0.025,敏感性92.5%,特异性100%;(8~12)h组,AUC为89.8%,诊断临界值为0.040,敏感性87.4%,特异性80.5%;大于12 h组,AUC为86.7%,诊断临界值为0.055,敏感性82.7%,特异性79.3%。结论针对不同时段的TNI测定值应分别选择各自时段的临界值,可提高其用于临床诊断 AMI的实用性及敏感性。
-
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一般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地尔硫卓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观察患者治疗后每天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地尔硫卓。
-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25例受检者根据血脂异常与否分成单纯2型糖尿病组(单纯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合并组)68例、单纯血脂异常组(血异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对照组)45例。对各组正中及腓肠神经于不同频率的电流感觉阈值进行测定,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单纯组与合并组患者在病程、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显著高于血异组与对照组(P<0.01)。合并组与血异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C)指标显著高于单纯组与对照组(P<0.05)。合并组双侧正中、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明显高于血异组与对照组(P<0.05)。5 Hz时电流感觉阈值升高幅度显著(P<0.01)。血异组双侧正中及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 Hz时电流感觉阈值升高幅度显著(P<0.01)。结论血脂异常与高血糖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两个等位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能够使DPN进展加快。
-
廊坊地区农村与城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比较
目的:比较廊坊地区农村及城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治疗、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等差异,探索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相关的不同地域人群影响因素。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52例,其中城市病人229例,农村病人223例。分成3组:急诊 PCI 组278例;静脉溶栓组73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01例。比较出院1月后心绞痛发作情况,1年后用药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血脂达标情况。结果农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获得医疗救助时间明显长于城市病人,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农村病人,亦或城市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是缩短医疗救助时间,院前开展急救工作,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用药依从性及出院后随访,可以为院内救治争取更多机会,改善预后。
-
稳心颗粒(无蔗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无蔗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者126例,分成三组:即稳心颗粒组、美西律组、稳心颗粒和美西律联用组,每组42例。于用药前及用药1疗程(2周)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治疗期间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经过治疗1疗程后,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78.6%;美西律组总有效率83.3%;联用组总有效率92.9%。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与美西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总有效率与单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和美西律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各组患者在治疗1疗程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各60例,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C、LDL C、TG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降脂作用,能提高降脂的达标率。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脉搏波速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脉搏波速度(PWV)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例210例,分为正常血压组90例,高血压组120例。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同时测定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 RPWV),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 FPWV)及身高、体重,同时抽取空腹肘部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胆红素、hsCRP的浓度。结果两组间各因素比较性别、年龄、血糖、血脂无统计学意义,胆红素、hsCRP、C FPWV、C RPWV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与总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与 hsCR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hsCRP 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存在着密切关系。
-
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冠脉成像(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确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在本院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行冠脉造影术的20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将64排CT冠脉成像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两种检查手段对不同程度狭窄的评估对比。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判断血管≥50%狭窄的敏感度94.04%,特异度93.96%,阳性预测值90.80%,阴性预测值96.46%。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也与冠脉造影相当。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及预后研究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对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rhBNP 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肺部啰音、尿量、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并于出院后随访6个月,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个月内两组患者再住院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尿量增加、BNP 下降、心功能及预后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BNP治疗 N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远期预后,降低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48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1)
目的: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13年7月对4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其中34例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26例,切除5例,包裹1例,孤立2例),14例行血管内治疗。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计分将本组治疗结果分为好(4~5分)、差(2~3分)及死亡(1分)。48例中好36例,差3例,死亡9例。结论根据术前分级,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指向、瘤颈宽度,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能取得较满意效果。
-
以癫痫发作起病的4例儿童线粒体脑肌病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以癫痫发作起病的儿童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我科收治的以癫痫发作起病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可能的致病机制。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小发病年龄4岁6月,大发病年龄9岁2月,以癫痫发作起病,伴有呕吐,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病程中出现过癫痫持续状态。4例有乳酸性酸中毒。头颅核磁结果:病初有3例出现一过性类似局灶性脑梗死病灶,1例未见异常。随访智力及癫痫发作:4例均有间断癫痫发作,发病2年后智力测试均出现 IQ下降,分别为55,75,70,63。抗癫痫药物3例使用卡马西平,1例使用左乙拉西坦。结论以癫痫发作起病的儿童线粒体脑肌病在临床上较少见,其临床特征还包括乳酸性酸中毒、卒中样发作,以对症治疗为主,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糖代谢状况的关系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糖代谢异常情况以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均在发病72 h内检测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血糖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糖耐量组、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组,比较3组间各指标变化和 NIHSS评分情况,观察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3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高于糖调节受损组和血糖正常组,糖调节受损组高于血糖正常组,且纤维蛋白原和NIHSS评分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和高血糖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其水平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性脑梗死35例,非出血性脑梗死133例。并用χ2检验统计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累及大脑皮质、糖尿病史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累及大脑皮质、糖尿病史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3D技术在脑动脉瘤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脑血管造影,特别是脑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时3D技术的应用,及其清晰显示动脉瘤载瘤动脉及瘤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5例选择性脑动脉造影病例在发现病变后采用3D技术进行脑动脉造影检查。结果25例中有23例(92%)清晰显示病变与血管的关系,2例(8%)无法清晰显示。结论3D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与血管的关系,有助于病变风险性评估、治疗方案选择和确定。
-
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多发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多发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脑梗死患者,两年后对其进行随访,选择成功随访的1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9例,对照组8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2.27% vs 56.25%,P<0.05),治疗组复发率(10.13%)及无效率(7.6%)均低于对照组(28.75%,15.0%,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多发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
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传统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月内死亡率、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再出血率低,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高(P<0.05);立体定向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月内死亡率低于立体定向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具有微创、直视下清除血肿干净、术后再出血率低,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2009年1月-2013年9月,使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30篇符合标准的RCT文献,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828例患者,联合用药组414例,标准对照组4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与常规治疗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值,95%CI为4.00(2.62,6.11)。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症状、降低病残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明显。
-
屏息指数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储备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息试验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储备,并观察脑血流储备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隆福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患者,经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脑梗死者为试验组,正常人为对照组,行TCD结合屏气试验,计算屏息指数(BHI)来评价脑血管储备,并做平均6个月的随访,以改良的 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老年脑梗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屏息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5%CI(0.37,0.51,P<0.05)。经6个月随访,根据 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及预后较差组,BHI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功能减退,且脑血流储备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 a (TNF 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80.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s CRP、IL 6、TNF 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AMI后所造成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持续升高,心室重构成为AMI后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1]。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指AMI后发生的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外形改变,包括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2]。AMI后心室重构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参与调节的动态过程,包括血流动力学负荷改变,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激活,氧化应激与自由基生成、醛固酮、炎性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多方面的作用[3]。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为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干预,并且具有毒副反应小等优点。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中医药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抑制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
太极拳应用于中风病康复的研究进展与思路探讨1)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近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知名医学杂志对太极拳进行报道之后,太极拳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本文拟对太极拳应用于中风病康复的临床研究报道进行综述。分析太极拳干预中风病相关疾病和中风病本身的前期研究报道,总结前期研究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对后续开展太极拳应用于中风病康复的研究设计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易感基因及其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PH)的发生机制未完全清楚,研究证实其与环境和遗传因素相关,是由易感基因和环境综合作用所致。易感基因及其非编码 RNA在细胞分化,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会使人们对于高等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网络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将使其成为高血压病因诊断的新的生物学标记,还可能使得这一分子成为药靶,或是模拟这一分子进行新药研发,这将可能会给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一新的手段。
-
法舒地尔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收缩、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 PASMCs 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培养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μmol/L,30μmol/L,50μmol/L)法舒地尔处理组,分别采用胶原凝胶实验及 Boyden Chamber实验方法对PASMCs的收缩和迁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法舒地尔能够显著抑制PASMCs的收缩和迁移(P<0.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法舒地尔对PASMCs的收缩和迁移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作用机制。
-
从维甲酸信号途径探讨电针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1)
目的:检测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蛋白及 RA 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探讨电针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将14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各48只。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针刺组于术后24 h开始电针曲池、足三里穴。术后1 d、7 d、14 d、28 d使用 Homecage Scan监测系统观察大鼠舔毛、进食、行走、后肢站立4个行为的变化,Western blot及RT 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Raldh1、2各亚型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针刺组在术后7 d、14 d各项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 d、28 d两组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及针刺组 Raldh1mRNA、Raldh2 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7天升高,第14天达到高峰,之后表达减少,至第28天趋于正常;针刺组7 d、14 d的 Raldh1mRNA、Raldh2 mRNA的表达同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aldh1、Raldh2蛋白的表达模式与 Raldh1 mRNA、Raldh2 mRNA的表达模式类似。结论电针能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RA的表达有关。
-
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大鼠血肿体积的影响及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体积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ICH 对照组、ICH 干预组和假手术组;ICH 对照组、ICH 干预组再随机分为1 d、2 d、4 d、5 d、7 d和14 d组6个亚组。采用注射Ⅳ型胶原酶建立 ICH 模型,造模后依照 Longa FZ五级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根据多田公式测量血肿体积,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ICH 模型建立后所有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ICH 对照组动物症状明显重于 ICH 干预组。ICH 干预组不同时间点血肿体积均显著小于 ICH 对照组,且脑组织结构明显改善。结论大鼠脑出血后应用脑血疏口服液能明显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结构,提高治疗效果。
-
构建P16慢病毒载体永生化心肌干细胞的探讨
目的:构建P16慢病毒载体,为修复坏死心肌干细胞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构建 pLVX p16ink4a ZsGreen、pLVX P16INK4a慢病毒载体,将P16目的基因转导入目标细胞。利用倒置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 pLVX p16ink4a ZsGreen阳性转导细胞的变化,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观察 pLVX P16INK4a 转导阳性细胞即衰老细胞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P16目的基因转导成功后蛋白变化水平。结果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 pLVX P16ink4a ZsGreen阳性转导细胞传代增殖受到抑制,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观察 pLVX P16INK4a转导阳性细胞即衰老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上述两种阳性转导细胞在细胞培养传代过程中被稀释。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p16INK4a蛋白水平也存在稀释变化。结论构建P16慢病毒载体转导目标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目的基因P16在细胞传代增殖过程中存在抑制作用,并可导致转导阳性细胞稀释。
-
慢性心理应激对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小鼠的行为和免疫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束缚制动每天6 h,连续束缚5 d、10 d、15 d建立小鼠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应激结束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和行为变化,检测免疫器官、血清 IFN γ和 IL 4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应激组体重明显受到抑制(P<0.05);旷场实验中应激组中央格停留时间、探究活动及粪便次数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修饰次数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指标及细胞因子IFN γ和IL 4/IFN γ比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慢性应激可抑制小鼠体重,导致行为的异常及免疫功能改变,Th1/Th2向Th2细胞漂移,并且应激时间越长变化越明显。应激能影响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且慢性应激能抑制免疫功能并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导致机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发生变化。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在很大程度是受Th1/Th2所控制,Th1和Th2两类细胞因子相互协调、相互抑制可以保护免疫内环境的稳定,不受病原菌的侵袭。Th1细胞主要分泌IFN γ、IL 2和TNF α等,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功能,Th2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反应,主要产生 IL 4、IL 10和 IL 6等。以慢性束缚作为应激源,观察各应激组间小鼠体重行为变化,探讨慢性应激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和导致Th1/Th2细胞失衡的影响及可能产生机制。
-
橙皮素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和机制研究1)
目的:观察橙皮素(HSP)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平滑肌张力实验方法,观察 HSP对 Sprague Dawley(SD)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HSP 对氯化钾(KCl)和去氧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血管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去内皮后,HSP 不同浓度梯度(10-5 mol/L,3×10-5 mol/L,6×10-5 mol/L,10-4 mol/L)的舒张血管作用减弱。结论 HSP对KCl和PE预收缩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
-
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分布特点。方法犬12只,经硬膜外插管匀速注入利多卡因(5×15 mg/kg和3×15 mg/kg,各6只)致死,迅速解剖动物,取大脑、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腔脑脊液、不同脊髓节段,心、肺、肝、脾、肾、胆汁、尿、心血、周围血、玻璃体液、注射部位肌肉和注射部位20 cm以外肌肉等组织脏器和体液,气质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硬膜外麻醉致死犬体内利多卡因的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骶段脊髓、颈段脊髓、胸段脊髓、侧脑室脑脊液、腰段脊髓、肾、大脑、心、心血、周围血、注射部位肌肉、肺、注射部位20 cm以外的肌肉、肝、脾、胆汁、尿、玻璃体液。结论大剂量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致死犬背侧脊髓液中利多卡因含量高,其死后分布特征与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死后分布特征相似。
-
人心包外脂肪干细胞原代培养1)
目的:建立人心包外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模型。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E染色,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表达。结果形态学特征以及脂肪干细胞特异性相关抗原检测证实,得到高纯度人心包外脂肪干细胞。结论利用胶原酶消化法能成功分离并培养人心包外脂肪干细胞,可用于组织工程学进一步研究。
-
高压氧辅助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大鼠后心功能效应性研究1)
目的:探索高压氧是否能有效改善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功能恢复。方法7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AMI)组、干细胞移植(MSCs)组、高压氧(HBO)组、干细胞组移植+高压氧(MSCs+HBO)组。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第1天进行高压氧治疗30 d。心肌梗死后第3天进行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后第4周行 EDU染色观察移植干细胞的存活及增殖情况,双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分化情况,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各组心功能状况。结果干细胞移植后第4周,MSCs+HBO 组与 MSCs组比较,心肌组织局部干细胞存活增殖率显著增高(276.6±73.8 vs 20.5±12.3,P<0.01);心肌细胞肌钙蛋白 T 表达显著增高(P<0.001)。心肌梗死后4周,与心肌梗死组比较,HBO、MSCs、MSCs+HBO组较AMI组心功能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改善为显著者为MSCs+HBO组(P<0.01),除外舒末容积(P>0.05)。结论高压氧能够增强干细胞在受损心肌局部的增殖活性,有效改善梗死后的心脏功能。
-
中医望诊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中医望诊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中医望诊结果进行积分,积分>0的病例为积分阳性组(共选择病例300例),否则为积分阴性组(共选择病例150例),分别对两组进行冠脉 CTA 检查。结果发现积分值越大,冠脉病变的阳性率越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望诊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诊断及预测价值,对临床诊治冠心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冠心病稳定期再发心血管事件预警模型的建立与效能评估1)
目的:探索性构建稳定期冠心病患者1年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预警模型,应用 ROC曲线评价效能。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稳定期冠心病患者,且完成了1年随访者共397例,结合随访1年后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警方程:Logit(p)=-2.319-0.779(ApoA1分层)-0.978运动+0.908脑卒中病史+0.877(hs CRP分层)+0.797胸闷。应用 ROC曲线评价效能,评价指标结果:曲线下面积(AUC)为0.744,敏感度为81.4%,特异度为62.2%, Youden指数为0.436,阳性似然比为2.153,阴性似然比为0.299,阳性预报值为0.218,阴性预报值为0.964。结论建立的预警方程主要应用于预测1年内稳定期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
介入术后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恢复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影响病情恢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我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60例,收集患者介入术后服药情况、并发症、血脂、血糖、血压等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终进入方程的因素为性别、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高密度脂蛋白(HDL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饮酒、吸烟、年龄、并发症、服药情况、体重13个因素,其中 HDL C与规律服药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 Y=13.4+1.34(性别)+0.54(TG)-1.12(LDL C)+2.11(HbA1c)+0.68(HDL C)+3.12(收缩压)+2.54(舒张压)+1.14(饮酒)+2.44(吸烟)+1.74(年龄)+5.34(并发症)-8.23(服药情况)+1.34(体重)。结论影响介入术后冠脉综合征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主要的预防措施重点是服药与并发症控制,以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
风证病机及其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举隅
风性善行而数变,扰心则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眩晕、汗出等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临床快速心律失常多从气血亏虚、痰瘀阻滞、热邪扰心等方面论治,对于风证的病机重视不足。早在《内经》中即有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入舍于心,致使心脉痹阻不通、心神失养,出现心悸等症状;《诸病源候论》中亦有“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的论述,可见内外风邪均可扰乱心神,致惊悸、怔忡的发生。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多种平熄肝风、祛除外风的中药具有抗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佐证了风证病机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中的作用。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祛风、熄风之药,或可提高快速性心率失常的疗效。
-
降脂胶囊对痰湿体质高血压前期患者血脂及血管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1)
目的:研究降脂胶囊对高血压前期痰湿体质患者血脂、血管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前期门诊痰湿体质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脂胶囊治疗对比观察。8周后进行血压、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颈部血管彩超、总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 ET升高 NO 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脂胶囊能改善痰湿体质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颈部血管厚度。
-
痴复康口服液结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的影响1)
目的:探讨痴复康口服液、重复性经颅磁刺激以及二者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康复科及脑病中心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8例):痴复康口服液加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组;B组(20例):痴复康口服液治疗组;C 组(20例):阴性对照组。3组患者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4周。采用 Rivermead 行为记忆测试(RBMT)和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CAMPROMPT)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前瞻性记忆功能的改变。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RBMT评分和CAMPROMPT评分均有提高(P<0.05);C组治疗前后 RBMT 评分和 CAMPROMPT 评分无明显改变。治疗前3组RBMT评分和CAMPROMPT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 RBMT评分和CAMPROMP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提高更明显。结论痴复康口服液或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均能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痴复康口服液联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更明显。
-
早期微创针药并举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微创手术加术后应用穴位针灸及醒脑开窍活血汤剂相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在术后3 d~5 d内配合床头针灸治疗及口服或鼻饲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对照组(52例)在术后按西医常规对症治疗14 d后应用床头针灸治疗及口服或鼻饲醒脑开窍活血汤剂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再出血现象,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微创手术加术后应用穴位针灸及醒脑开窍活血汤剂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
-
健心平律丸对阵发性房颤患者BNP、Ald的影响1)
目的:观察健心平律丸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脑钠肽(BNP)、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观察对象2周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影响心率、心电图、血脂的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健心平律丸6 g,每天3次。对照组服用胺碘酮,从200 mg,每天3次开始,5 d后减为200 mg,每天2次,再5 d后减为200 mg,每天1次维持。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记录主要症状(心悸、胸闷、气短、疲倦乏力、头晕、舌脉象)、证候(心阳不振、气阴两虚、痰瘀阻滞)、体征、心电图、BNP、Al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患者BNP、Ald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BNP、Ald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BNP、Ald 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心平律丸联合小剂量胺碘酮能够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 BNP、Ald 水平,优于常规单用西药组,且无任何毒副反应。
-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改善心脑血管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心内科住院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例,男性34例,女性43例,年龄≥80岁;根据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成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参数,血压变异性及生化指标情况。结果夜间舒张压LVH 组34例(9.74±4.33)>非LVH 组43例(6.87±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血压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94, P<0.05)。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夜间舒张压、HDL C有关,故应重视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舒张压波动性,及高密度脂蛋白情况,以改善并预防左心室肥厚。
-
项丛刺疗法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吞咽障碍1)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脑中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78例(男42例,女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风池、天柱、完骨、风府、哑门、廉泉、夹廉泉、金津、玉液,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口服;同时配合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600 mg+生理盐水250 mL每日一次静脉输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一次口服;同时配合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各组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基本痊愈率28.2%(11例),显效率25.7%(10例),有效率33.3%(13例),总有效率为87.2%(34例)。对照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3%(4例),临床显效率20.5%(8例),临床有效率28.2%(11例),总有效率为59%(23例)。两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明显疗效。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NF 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卡维地洛组、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组(联合组),各4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液 NF κB和 iNOS的水平,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6 min 步行试验。结果治疗12周后,卡维地洛组、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组血液NF κB和iNOS水平均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1),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卡维地洛组与联合组相比较,血液 NF κB和iNOS水平下降(P<0.05),而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并改善心脏功能,推测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可能通过抑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而改善心功能。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6 17 18 19 20 23 24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