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68
- 国内刊号: 11-216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中药配合氦氖激光对黄褐斑患者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对黄褐斑患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9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20%壬二酸霜外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LPO明显降低(P<0.01),SOD明显升高(P<0.05).结论 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治疗黄褐斑,具有抗氧化作用,临床可获得较好疗效.
-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19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神经传导速度(NCV)、神经病变计分(MDNS)、血液流变学、血糖、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DPN的总有效率为89.5%,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1),并且治疗后NCV、MDNS、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DPN,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MDNS,显著提高NCV,疗效明显优于中西医结合内服和单纯西药内服治疗.
-
中医教育创新与师徒相授
师徒相授在中医学的传承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到了现代也还是一个学习中医的重要方式.我们认为,单纯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不利于中医教育的创新,不利于中医的推广应用.
-
质疑"大黄后下"
关于大黄的用法,引人注目的是<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煎煮法中的"后下".教材甚至把大黄的后下与否作为大、小承气汤主要鉴别点.为此,我们重温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有大黄的所有经方,略疏管见如下.
-
火郁与阴火学说浅探
火郁并非一病的专名,而是一系列病证的共同病机,凡因火热被郁遏于内,不得发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皆是火郁证,因火与热同性,故火郁又常称为热郁;阴火,从广义来说乃指没有实在病灶,而机能呈虚性兴奋者.如气虚之火、阳虚之火、血虚之火、阴虚之火及五志之火等等.实者为阳,可称"阳火",虚者为阴,故称"阴火".狭义而论是指内伤脾胃,中气不足而产生的内热证候,如李东垣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可见李东垣所称"阴火"之阴字,是"内"或"里"的互词.所以"阴火"一词,无疑是一个病理学名词,系指多种致病因素而致脾胃气衰而出现内脏机能虚性兴奋之"火".简言之"气虚有火",此狭义"阴火"之谓也.
-
苦酸制甜刍议
仝小林教授应用苦味及酸味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血糖.现对"苦酸制甜"治法浅析如下.
-
服药方法对方剂配伍的影响
服药方法对组方配伍有一定的影响,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就<方剂学>(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五版教材)中所载成方而言,服用时需用酒、茶调服,人参汤、米汤送服,以及醋、童便、姜汤、盐汤、枣汤、藕汁、萝卜汁、银花汤、薄荷汤等送服者共20余种.这些多为方剂中的佐使药.其配伍意义在不同的方剂中,起不同的作用.
-
筋骨并重、动静结合治疗踝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75例
踝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踝关节功能、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为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恢复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近年来患者术后出现踝部功能障碍的报道屡见不鲜,我科自2000年7月~2005年9月应用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方法治疗7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项针结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46例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两次以上中风,或脑干一次性脑卒中,由于影响了双侧皮质延髓束,致使支配咽喉部肌群运动及支配舌肌功能的神经核受到损害,出现以舌、咽喉为主的一组证候群,表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麻痹.近年来,我们以项针结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西药局部封闭加中药如意金黄散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患者33例
化疗药物血管外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处理比较棘手,我们于2000年2月~2004年6月对33例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采用西药局部封闭加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疗效.报告如下.
-
再生方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病态造血和无效血细胞形成.我院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老年低危MDS,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从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46例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据统计35~50岁的男性20%~40%患有该病.临床以发病缓慢,症状多样,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为特点,常伴有腰酸膝软,神疲乏力,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不育等症状,给男性健康及家庭造成潜在危害.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虽多,但疗效大多不满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医理论,从肝立论,采取中药内服和坐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祛斑净胶囊治疗黄褐斑80例
黄褐斑,又名"肝斑"、"蝴蝶斑",为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其病损为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无鳞屑,好发于颧、鼻、额及口周围,常呈对称性分布,个别患者,可波及整个面部,有时可互相融合,状如蝴蝶,日晒后可加重.2002年5月~2005年5月,我们采用祛斑净胶囊口服治疗80例,并与西药组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治疗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健脾止泻饮治疗老年糖尿病性腹泻31例
糖尿病性腹泻是非感染性腹泻,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腹泻的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拟健脾止泻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腹泻31例,现报告如下.
-
玉山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20例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亦发生巨大变化,高蛋白、高嘌呤、高脂肪的摄人量日益增多,使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参照近几年的有关资料,自拟玉山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20例,疗效明显,并与使用西药的116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
胥京生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家父胥京生主任医师,业医30载,在妇科病诊治中积有丰富临床经验,现将其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简介如下.1 肾虚精少,治拟补肾摄精人体的自然盛衰过程由肾气所主,肾气为五脏六腑之本,也是维持阴阳之根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家父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之本在于肾,"胞络者系于肾"、"经水出诸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经气自半也,起居衰也."围绝经期的妇女到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精亏血少,则肾阴更显不足.
-
周光英临证经验撷萃
1983~1984年笔者赴沪专修于上海中医学院周光英老师门下,深得周老传教,受益非浅,记忆犹新,临证追思,整理如下.1 临证察舌,以干润辨寒热舌与苔的变化,是人体胃气乃至脏腑气血盛衰表现于舌的直观标志.胃气蒸腾及脏腑气血的盛衰,与舌质舌苔变化密切相关,舌与苔谓脏腑气血之外候,心之苗窍,它是脾胃蒸腾于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体现.临证察舌之变,历代医家论述有据,周老临证,常视舌之干润辨寒热,颇具独到之功.周老认为,"不论舌红、舌淡,或暗;苔之白、黄、黑,先以干润为之辨别;于归热,润属寒,审证求因,需详细辨."
-
徐振晔治疗肺癌骨转移经验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大多数肺癌患者死于无法控制的远处转移,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部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徐振晔教授致力于中医肿瘤临床研究30载,治疗肺癌骨转移取得良好疗效,现探析如下.
-
关于中医内科脑病学科建设的思考
在我国,以中医学为一级学科,中医学科中的内、外、妇、儿等为二级学科,本文所讨论的脑病则属于内科学属下的三级学科.近30年来,神经科学进展日新月异,在神经元、神经细胞膜、神经递质、受体研究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神经科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在临床医学方面,脑部疾病日益引起人们重视.脑血管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处于前三位疾病之列,且有上升之势.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痴呆已成为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另外,脑供血不足、帕金森病、失眠、忧郁等各种精神神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高节奏的现代社会使心身疾病又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检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脑病的认识趋于深化,治疗手段和药物逐渐丰富,脑病已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脑科的分化势在必行.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从而呈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
-
僵蚕治咽痒剧咳效佳
近几年来,笔者在辨证组方的基础上加用僵蚕,治疗咽痒剧咳,每获良效.兹举例介绍如下.杨某,女,40岁,1999年12月5日初诊.咳嗽2月余.2月前受凉后致此.伴咽痒,阵咳,咯少量白痰,呼吸冷空气及油烟等刺激性气味则咳嗽频剧,咳甚时痰中带血丝、声音嘶哑.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经介绍来我处就诊.查体:咽充血,色淡红,咽后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双肺呼吸音清.舌尖红、苔薄,脉略弦数偏浮.诊为咽炎,证属风邪犯肺.治宜疏散风邪,宣肺止咳.处方:僵蚕15g,桔梗15g,杏仁9g,射干15g,白前15g,蝉蜕15g,防风9g,赤芍9g,黄芩15g,陈皮6g,薄荷9g,牛蒡子12g,白茅根30g,炙甘草6g,姜枣为引,水煎,分3次服.服3剂后.咳嗽大减,服5剂症状消失.
-
僵蚕治疗风疹、带状疱疹有效
<本经>云:"四月取蚕自死者为僵蚕".因蚕生性食桑叶、蜕皮而具"轻、宣,散风热,蜕透邪毒"之功效,常配蝉蜕相须为用治疗风热、疫毒侵袭肺卫等病症有效.
-
僵蚕治疗腮腺炎效佳
僵蚕性味咸、辛,微寒,入肝、肺经.功能息风解痉,疏散风热,化痰散结.笔者治疗急、慢性腮腺炎,常于辨证处方基础上加用僵蚕,收效理想,兹举例如下.
-
僵蚕用药心得
僵蚕,药味辛咸、平,功效为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临床主治中风失音、惊痫等病症.笔者受叶传惠教授指导及朱良春编著<虫类药物的应用>启示,结合僵蚕味咸入肾,善搜风通络.临床用于肾炎、小儿遗尿及糖尿病,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举例如下.
-
邱保国治疗放化疗后虚损证的经验
放疗、化疗是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毒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表现为一派虚损证候.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邱保国研究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近50年,对中医虚证研究独有见解.笔者有幸侍诊,特将邱老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致虚损症的经验撷要如下.
-
邢子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经验
邢子亨先生(1907~1999),临证制方严谨,收效卓著.他将<太平圣惠方>中茯神散,结合自己的临床观点,自拟"养心汤",经多年临床验证,成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疾病之良方.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
百灵参麦散治疗不寐24例
中医认为,不寐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内伤、年迈体虚等原因引起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心脾两虚、肝郁化火,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我们采用百灵参麦散治疗该病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芪参益气滴丸临床应用举隅
芪参益气滴丸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药物.我们临床治疗以下病证,颇有效验,兹介绍如下.
-
舒鼻灵喷剂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60例
2005年8月~2006年1月我院耳鼻喉科使用舒鼻灵喷剂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共60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临床研究提示,稳心颗粒具有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为探讨其机理,我们观察了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医辨治应注意什么?
答:糖尿病血管病变分为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前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后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
-
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等在妇科临床如何运用?
答:鹿茸:为雄梅花鹿、马鹿的末骨化幼角.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畏寒乏力,眩晕耳鸣,四肢痿软,以及小儿行迟、齿迟,腰痛尿频,阳痿遗精,女子不孕及虚寒崩漏等.对阴虚火旺,血分有热者忌服.
-
如何辨治痛风性关节炎?
答:痛风性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中青年男性(占85%~90%)及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在关节软骨或滑膜组织沉积,导致关节的炎症反应而发生本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
木香槟榔丸在儿科临床如何运用?
答:木香槟榔丸首见于金·张子和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为下法中的一方.药用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牵牛子等.元·朱震亨运用本丸加枳壳1味(<丹溪心法>),清·汪昂又在上方中增加了三棱、芒硝2味(<医方集解>).方中木香、槟榔、香附通行三焦之气滞,青皮、陈皮、枳壳疏理肝胃之气郁,黄连、黄柏、大黄泄热除痞,芒硝、牵牛子软坚导滞,莪术、三棱破气活血,适用于成人积聚之证.本丸药虽猛峻,在儿科临床上如遇胃有积滞,腑气不通,或肠有湿热,必须清利者,均可用之.笔者常用本方治疗小儿虫积腹痛、痢疾(初痢)、食积便秘等症,恒收立竿见影之效,现举例如下.
-
中药剂型选择及制剂等效性研究概况
剂型是药效在人体内得以实现的载体,也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中药剂型历史悠久.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较系统地记载了汤剂、栓剂、丸剂等.近年来,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促进了剂型改革.中药剂型的多样化,使得制剂的等效性问题成为研究的课题.
-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及血管紧张素Ⅱ(AgⅡ)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CHD心血瘀阻证组、CHD非心血瘀阻证组、非CHD心血瘀阻证组和健康人对照组ACE基因型(DD、ID、Ⅱ)和等位基因(D、I)及AgⅡ活性.结果 CHD心血瘀阻证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4组中ACE基因DD型的AgⅡ活性比ACE基因Ⅱ型显著增高(P<0.05或P<0.01);CHD心血瘀阻证组ACE基因DD型亦较ID基因型患者的AgⅡ活性显著增高(均P<0.01).两个心血瘀阻证组3个基因型的AgⅡ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增高可能与CHD心血瘀阻证有一定内在联系,可能与D等位基因导致AgⅡ异常增多有关.
-
湿热型胃脘痛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湿热型胃脘痛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取湿热型胃脘痛(观察组)患者及非湿热型胃脘痛(对照组)患者各250例,通过临床表现,并结合胃镜所见的胃黏膜病变、胃内胆汁量和胆汁颜色,胃黏膜活检的病理检查情况,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检测以及B超或CT对肝胆系统的检查等对比观察,探讨其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者194例,对照组19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中伴有口苦症状者均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则无口苦症状;伴有胆道系统疾病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均发生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中.病理活检示观察组病变程度比对照组严重.结论 湿热型胃脘痛尤其伴有口苦症状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密切相关性.
-
平喘灵对哮喘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含量及气道炎症细胞Fas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平喘灵对哮喘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卵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cAMP、cGMP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中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cGMP含量明显升高,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明显升高(P<0.05),组织形态学病变明显;经平喘灵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平喘灵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与其调节机体cAMP、cGMP含量及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稳定cAMP/cGMP比值有关,且平喘灵与激素在治疗哮喘中有协同效应.
-
"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
通过回顾中医文献,分析了"脉"之概念变迁,探讨了脉作为独立实体脏器必然具有的结构、功能及自身代谢特点,指出脉与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在解剖结构上具有同一性.由此而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并探讨动脉硬化为病理特征的缺血性血管病变的共性病理环节: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脉络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脉络绌急与血管痉挛、脉络瘀塞与血管堵塞或闭塞,并论述相关治疗方药,有助于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的治疗,提高此类疾病的防治水平.
-
试论肝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相关性
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论述肝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进而讨论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相关性.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政府为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所作出的决策,也是我国医学教学的一大特色.由于课时所限,如何在较少的中医教学课时里,将一门理、法、方、药系统完整而自成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学的精华部分展示给学生,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学一线同仁研究、探讨的主题.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前瞻性研究、略陈管见如下.
-
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用PHE 201型体表红外光谱仪对104名志愿者的太渊、大陵及非穴位对照点的自发红外辐射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在穴位和非穴位对照点共6个检测部位中,有4个检测部位在某些波长的自发红外辐射强度与第1秒呼气容积(FEV1)和大通气量(MVV)有相关关系(r=0.197~0.334,P<0.05或P<0.01),其中左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有相关关系的波长数明显多于其他检测部位(P<0.01).结论 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通气功能有明显的相关性,能灵敏地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
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药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组(治疗组)32例及中药注射液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α1-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空腹血糖(FBG)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尿白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2hPBG、HbA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可更有效地改善早期DN患者的肾损害.
-
双侧丘脑梗死病案
1 病历摘要患者张某某,男,48岁,农民.2003年5月5日12时入院.患者于2003年5月3日7时许早饭时突然仆倒于地,呼之不应,急送当地卫生院,测血压150/90mmHg,于当日上午11时送至某县医院,查头颅CT未见异常,诊断不明,予甘露醇等药治疗,神志稍好转,呼之能应,答非所问.于5月4日上午再次行CT检查仍未能确诊,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但言语混乱,烦躁不安,忽尔坐起,四肢乱动,按捺不住.为进一步诊治,于5月5日上午送来我院.当时患者呼之或应或不应,语言混乱,四肢不自主无目的运动,饮水发呛,不能进食,烦躁不安,时常忽然坐起.发病以来,无发热,留置导尿,大便未解.以往有间断黑蒙发作.
-
对中医临床药量决策的思考
临床用药基本原则在于方药与证候病机的对应性,以<内经>"治有轻重,适其致所"和"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为标准,在处方上反映出药味数的七方规律和药量梯度比例关系.由于药量决策中环节较多,实现方药对应量存在一定难度.
-
有关辨证论治临床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临床疗效是医药学存在的基础和保证.现代医学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以病为中心建立了在同质人群中抽样开展临床评价的方法学,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现代评价体系中对"个体诊疗"、复杂干预以及对"患病个体"的评价方法和测量指标的缺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评价体系的缺陷直接影响着"以人为中心"中医辨证论治的持续发展,制约了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充分发挥.如何在现代通行的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以状态调整为导向、个体化、复杂干预的特点,完善现代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数据对辨证论治治疗效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辨证论治临床评价出发,就完善现代评价体系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初步的思路和设想.
-
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读经典做临床"开篇语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只要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只要把中医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与临床经验的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
半夏泻心汤治肿瘤体悟
半夏泻心汤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临床应用于多种疾患,疗效显著.根据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肿瘤,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伤寒论>的方证和六经的理解.
-
循证医学与中医疗效评价
[编者按]为了推动循证医学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本刊从2007年第1期起推出一个新的专栏<循证医学与中医>,旨在系统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盲法、随机化、样本量估算、资料统计方法、结局评价指标、试验质量管理、结果报告,以及一系列国际性标准与规范,以期规范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与报告,发表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章,促进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证据质量的提高.
-
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跨越新台阶
值此2007年新春到来之际,我们全体编辑人员谨向海内外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各界朋友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医杂志>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恭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