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军事医学杂志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杂志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군사의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9960
  • 国内刊号: 11-59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57
  • 曾用名: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军事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吴祖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检测PKD2基因多态性生物芯片的建立

    作者:吴忠标;曾爱平;文思远

    目的:PKD2基因在人群中以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存在和遗传,其中某些变异型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囊蛋白2功能发生改变或缺失,从而引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的发生.检测PKD2基因的变异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针对文献报道的中国人群中检测发现的PKD2变异位点,设计检测探针及引物,并制备基因芯片,构建了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结果:通过实验优化,建立了样品荧光标记、基因芯片杂交与检测的条件及分型标准.通过对标准质粒模板和人外周血提取的基因组DNA模板的检测,验证了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基因芯片可以准确区分PKD2基因中的9个突变位点的变异情况.

  • 中国汉族军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刘玮;张芳;赵秋敏;吴晓明;张翠英;田磊;李春芝;张泮河;杨红;曹务春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基因分型及单倍体分型.方法:联合应用引物序列特异性PCR扩增(PCR-SSP),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方法对AB,HL,PQ和XY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及单倍体分型,并利用该方法对212名中国汉族军人的DNA样品进行4个多态性位点的系统筛查.结果与结论:MBL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以5种单倍体型形式存在:HYPA,LYPA,LYPB,LXPA和LYQA,212份样本的单倍体型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YPA(52.15%),LXPA(16.05%),LYPB(11.75%),LYQA(10.10%),LYPA(9.85%),共发现15种基因型,频率高的3种为:HYPA/HYPA(27.4%),HYPA/LXPA(14.2%)和HYPA/LYPB(12.7%).与已有研究比较,发现各民族之间的基因型频率相差较大,中国汉族人群的频率分布与亚裔人较为接近.

  • 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大鼠心肌、血浆心钠素和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潘敏鸿;彭瑞云;高亚兵;王水明;徐天昊;马俊杰;王德文;胡文华;周红梅

    探讨高功率微波(HPM)辐射后大鼠心肌、血浆心钠素和内皮素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平均功率密度为10~100 mW/cm2的HPM模拟源辐射90只二级Wistar雄性大鼠,应用光镜、图像分析技术和放射免疫法检测HPM辐射后6 h,1、3、7及14 d大鼠变性心肌、血浆心钠素和内皮素变化.结果:HPM辐射后6 h~7 d内变性心肌范围呈进行性扩大并加重,7 d见心肌肌浆凝聚,横纹消失,且随辐射剂量增加,损伤效应加重,14 d病变减轻.大鼠血浆心钠素浓度于1~7 d升高(P<0.01或P<0.05),且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即辐射剂量越大,效应越明显,14 d恢复正常水平.血浆内皮素浓度于辐射后7 d内呈升高趋势,10和100 mW/cm2组1 d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14 d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一定功率密度的HPM辐射可造成心肌纤维变性,心脏内分泌功能受损,参与了HPM辐射所致心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新分离呼肠病毒基因组片段S1全长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作者:宋立华;苏裕心;何君;朱虹;黄如统;端青

    目的:克隆测序新分离呼肠病毒的S1全长基因组片段,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接种呼肠病毒的L929细胞中提取病毒基因组,用改进的单引物扩增技术获得S1片段的全长cDNA克隆并测定其全序列.结果:新分离呼肠病毒的S1片段长1 437 bp,其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的1~3型呼肠病毒标准株的同源性分别为59%,61%和48%;推测的σ1序列与标准株的同源性分别为52%,60%和26%.结论:新分离呼肠病毒的S1片段与目前已知的分离株相比有很大差异,有可能是2型呼肠病毒的一个独立分支.

  • 弱激光对大鼠视网膜辐射损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闫文华;单清;陈鹏;马萍;梁洁;钱焕文

    目的:探讨弱激光(He-Ne激光)对大鼠视网膜的辐射损伤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激光辐射后6 h、12 h、1 d、3 d、7 d、14 d和28 d组.分别于各时间点,通过眼底镜、组织病理技术、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和视网膜电图测定,分析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激光辐射后视网膜出现弥漫性损伤,视乳头下方损伤明显,感光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辐射后视网膜各层可见TUNEL阳性细胞,尤以内核层多见;辐射后14 d,凋亡细胞开始减少.辐射后各时间点都有NMDAR的表达;随时间推移,NMDAR的表达逐渐增强,至14 d时回落.视网膜电流图b波幅值降低说明视网膜功能下降.结论:单次持续He-Ne激光(平均功率密度:30 mW/cm2,照射时间:15 min)辐射后,可导致视网膜的损伤,谷氨酸受体的高表达可能是致视网膜损伤的原因之一.

  • 转移正相关基因mag-1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作者:蔺会云;徐元基;王妍;陈惠华;杜芝燕;谭晓刚;陆应麟

    目的:克隆人mag-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制备其抗体.方法:利用PCR方法从含有mag-1基因全长序列的pcDNA3-mag-1质粒上扩增mag-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mag-1,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印迹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表达产物经过初步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所获得的序列经测序分析与源序列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经0.1 mmol/L IPTG 37℃诱导6 h后在E.coli中有大量的融合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 ×103.Western印迹分析提示,诱导表达产物能与His单抗发生特异反应.ELISA结果表明获得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获得了His-mag-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制备了其相应的多克隆抗体.

  •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滑膜结核的临床分析

    作者:彭伟;马远征;黄迅悟;才晓军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滑膜结核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7月的23例膝关节滑膜结核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术并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经随访16~36个月,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症状消失,优良率达到96.3%.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同源异形盒Gax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

    作者:刘平;张运;冯进波;季晓平;王荣;姜虹;丁士芳;张澄

    目的:构建同源异形盒Gax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并对其是否重组成功进行鉴定.方法:采用两步CaCl2转化法的DNA细菌内同源重组技术,PCR扩增小鼠Gax基因,将Gax基因克隆于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转染含有5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33.5 kb)的BJ5183细菌,经细菌内同源重组产生携带Ga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Gax,经限制性内切酶Bst Ⅸ和Pac Ⅰ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包装产生携带Ga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ax.利用GFP的表达鉴定Ad-Gax.结果:构建了表达Gax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病毒滴度达4×1010 pfu/L.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表达Gax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Gax基因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 肽质量指纹图谱中实验因素引起的氨基酸修饰以及相应肽段的质量变化

    作者:丁勤学;熊少祥;刘进;赵馨;阙海萍;刘少君

    目的:肽质量指纹图谱是蛋白质组研究中重要的蛋白鉴定手段之一,而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会导致图谱中肽质量的改变.本文对实验性因素可能引起的这种质量改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和小结.方法:本文分析了多个标准蛋白基于SDS-PAGE分离的肽质量指纹图谱的实验结果,综合报道由各种实验因素引起的氨基酸残基体外化学修饰以及相应的肽质量变化.结果:这些化学修饰至少包括:①半胱氨酸残基丙烯酰胺加合物生成或乙酰基烷基化修饰,相应的肽段质量数分别增加71.04和57.02;②甲硫氨酸残基的氧化修饰,相应肽段质量数增加15.99(单甲硫氨酸氧化)或其倍数(多甲硫氨酸氧化); ③酸性氨基酸残基的成盐反应,相应肽段质量数增加21.98(加钠盐)或37.95(加钾盐); ④酸性氨基酸残基的酯化反应,相应肽段质量数增加14.03(甲醇固定)或28.03(乙醇固定); ⑤碱性氨基酸(赖氨酸)残基与甲醛发生西佛碱反应,相应肽段质量数增加27.99.以上各种氨基酸的体外修饰,以甲硫氨酸的氧化修饰为常见;酸性氨基酸的酯化反应通常发生在蛋白固定步骤;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的西佛碱反应是由于蛋白质银染时增色剂甲醛的引入.特别注意的是,某些肽段可以同时发生多种化学修饰,使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的解析复杂化.结论:以上实验因素引起的氨基酸修饰以及相应的肽质量变化在蛋白质数据库检索和蛋白质鉴定时必须加以考虑.

  • 尖吻蝮蛇去整合素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作者:姜升阳;张艳宇;马平;吕丽萍;周锡鹏;许金波

    目的:获得尖吻蝮蛇去整合素基因,并分析重组蛋白生物学活性.方法:提取尖吻蝮蛇毒腺组织总RNA,经RT-PCR获得去整合素基因片段,将该去整合素基因片段重组入pMAL-p2x载体中诱导表达,以直链淀粉树脂柱亲和纯化,并检测融合蛋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该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去整合素保守的RGD三肽序列及12个Cys残基,与GenBank中其他蛇毒去整合素氨基酸序列高同源性为86%,重组融合蛋白具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结论:发现了一个新的去整合素基因,该基因编码蛋白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 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脑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作者:王静;王利红;高艳;杭兴宜;王航雁;张成岗

    目的:本研究为国际脑蛋白质组计划(HUPO BPP)的预实验部分,旨在获得可靠的小鼠脑蛋白质组数据库,比较和评估小鼠不同发育阶段的脑蛋白质组,为下一步进行神经系统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样品来源于国际脑蛋白质组委员会所提供的胚胎16 d、出生后7 d及生后60 d等3个发育时期的C57/Bl6雌性小鼠脑组织.常规方法提取组织总蛋白,采用固相pH梯度的二维电泳分离和串联质谱分析等进行鉴定,使用Mascot软件搜索Uni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种类.结果:获得3个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脑组织蛋白质表达谱,完成国际脑蛋白质组计划的预实验所要求的质量控制,鉴定出各发育阶段均有稳定表达的4个蛋白点,包括α烯醇酶、磷蛋白质P19及2个肌动蛋白.经进一步评估后鉴定出随年龄增大而丰度减低的C14orf166同源蛋白、28×103热/酸稳定的磷蛋白、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40S核糖体蛋白S3a等4个蛋白.其中α烯醇酶及C14orf166同源蛋白曾有文献报道与神经发育及组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为脑发育研究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其差异蛋白的发现可促进对神经发育机制的了解,并将为后续启动神经系统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 Sp1介导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司艺玲;韩为东;赵亚力;李琦;郝好杰;宋海静;母义明

    目的:研究Sp1在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Rα,Sp1特异性单抗对雌激素作用不同时间点的MCF-7细胞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snPCR扩增沉淀DNA上LRP16基因启动子区;化学合成Sp1小干扰RNA,与pS10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共转染MCF-7细胞,双荧光素酶测定法检测Sp1-SiRNA对LRP16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提示Sp1蛋白直接结合于LRp基因-213 bp至-24 bp区域,雌激素激活的ERα增强其与DNA的结合力上调LRP16基因表达;应用Sp1小干扰RNA有效抑制了LRP16基因的雌激素反应性,明确了Sp1所结合的DNA顺式元件,从反面证实了Sp1蛋白对LRP16基因启动子区域递呈E2转激活活性的增强效应.

  • 芥子气致小鼠耳廓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

    作者:林京玉;应翔宇;钟玉绪;丁日高;荣曙;袁本利;余寿忠

    目的:构建芥子气所致小鼠耳廓皮肤损伤模型,为研究芥子气皮肤损伤机制及筛选抗毒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耳廓称重法观察了16,32,64 mg/ml芥子气5 μl分别染毒后小鼠耳廓皮肤的水肿程度;通过光镜、电镜观察了32 mg/ml芥子气5μl染毒后小鼠耳廓皮肤病理变化.结果:芥子气所致皮肤水肿具有剂量、时间效应;光镜下可见微疱、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电镜下可见基底膜结构紊乱、断裂等.结论:小鼠耳廓内侧皮肤以32mg/ml芥子气5μl染毒后,可构建出皮肤损伤模型.

  • 人源性多肽pCM-19抗菌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尹丽莉;杨超文;杨瑞馥;何军;赵光;杨素霞;沙继斌;胡凯勋;赵士富

    目的:初步分析人源性多肽pCM-19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掺入破损细胞膜的原理,采用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析(FACSc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pCM-19对靶菌膜的作用机制.结果:FACS分析法结果显示pCM-19处理后的大肠杆菌PI着染细菌比例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PI着染BL-21菌比例增大,20 min时达高水平,20 min以后反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pCM-19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有明显的表面形态学的改变,如细菌体积缩小、细菌表面出现皱缩、凹陷似有孔洞形成.结论:人源性多肽pCM-19可能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和(或)细胞膜,通过改变其通透性而发挥杀菌作用.

  • 热休克蛋白65增强小鼠对HBV DNA 疫苗免疫反应的研究

    作者:靳彦文;曹诚;李平;刘萱;黄维;马清钧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65的真核表达载体(pHSP65)对HBV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H-2d)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肌内注射空载体pcDNA3,HBV DNA疫苗加HSP65佐剂(pHBVS2S+pHSP65)或不加佐剂(pHBVS2S); ELISA法测定血清抗HBs抗体; 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4 h 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s活性.结果:HBV DNA佐剂组免疫小鼠抗HBsAg抗体滴度虽高于不加佐剂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其IgG1/IgG2a的比例不同于多肽免疫组,二者分别为0.395与10.佐剂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量是不加佐剂组的2~3倍.CTLs细胞杀伤活性(E∶ T=100)佐剂组与不加佐剂组分别为:(53.68±7.5)%、(42.81±7.7)%,差异显著(P<0.05).结论:HBV 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CTLs反应;HSP65佐剂能够有效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有望成为DNA疫苗的免疫佐剂.

  • 重叠PCR合成蓖麻毒素B链基因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抗原性分析

    作者:王俊虹;康琳;高姗;王景林

    目的:表达蓖麻毒素B(RTB)链蛋白,为制备RTB特异性抗体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码子优化软件对RTB编码基因序列重新优化设计,以18条长片段寡核苷酸引物经两步重叠PCR合成RTB基因片段,并在RTB的C端引入6×His标签序列,插入表达载体pBV220,转化E.coli DH5α获得表达工程菌株,并对诱导表达条件和纯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Western印迹和间接ELISA方法鉴定重组RTB蛋白的抗原性.结果:表达工程菌株E.coliDH5α在42℃经诱导3 h后获得包涵体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65.48%,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区带与RTB相对分子质量相符,为29×103左右.表达产物经M-NTA亲和层析法一步纯化,蛋白纯度达96.21%,并可得到约25 mg/L重组RTB蛋白.结论:在国内首次应用重叠PCR合成RTB基因并实现高表达,纯化重组RTB蛋白可被抗天然蓖麻毒素多抗所识别,为制备特异性抗体及建立快速检测方法打下了基础.

  • Tau蛋白的异常翻译后修饰与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董雷;周文霞;张永祥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包括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神经元脱失.由于以磷酸化和糖基化为主的Tau蛋白异常翻译后修饰与神经元纤维缠结关系密切,因此,关于Tau蛋白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AD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重点对目前有关Tau蛋白异常翻译后修饰与AD的关系,以及Tau蛋白在AD诊断中的作用和以其为靶标进行AD防治药物研究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 线粒体蛋白质组分离鉴定策略及数据诠释

    作者:李文瑞;姜颖;贺福初

    线粒体功能和蛋白质组的改变可以导致各种退化性疾病如心肌病、衰老和癌症的发生,因此线粒体蛋白质组研究日显重要.线粒体纯度是困扰线粒体蛋白质组研究的一个基本但却关键的问题,也是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诠释及亚细胞定位的关键.对线粒体蛋白质一般采用质谱鉴定,鉴定前的分离纯化是高效鉴定的前提.线粒体蛋白质的分离有基于凝胶电泳和液相色谱的两种策略,它们可以以合理的方式组合达到佳分离效果.对鉴定的线粒体蛋白质数据的合理诠释是解读线粒体表达谱和不同生理状态功能的终目标.

  • 炭疽毒素受体及其与保护性抗原结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剑;徐俊杰;陈薇

    本文阐述了炭疽毒素的细胞表面受体研究及其与保护性抗原结合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两种炭疽毒素受体,分别由TEM8和CMG2基因编码.炭疽毒素受体的发现和鉴定对炭疽的病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体外实验发现的受体与毒素的高亲和力也为受体本身作为炭疽的治疗剂带来了希望.CMG2和PA结合状态晶体结构的解析使我们能够对毒素进入细胞质过程的分子细节有所推论.所建立的理论模型为研究其他类型穿透细胞膜发挥作用的毒素的作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轴突导向因子semaphorin家族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刘毅;范文红;范明

    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只有精确的抵达其目标位置才能形成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神经网络.目前至少已经确认了4类起重要作用的轴突导向因子家族:semaphorins,slits,netrins和ehprins.其中sema-phorins是一个至少包含20个成员的大家族,它的成员都是分泌型或与膜结合的蛋白.semaphorin的受体主要包括neuropilins和神经丛素(plexins),neuropilins可作为semaphorin的结合位点,而plexins则起信号转换器的作用.RhoGTP酶和CRMPs被认为是semaphorins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物质,参与调节semaphorin引起的细胞骨架的改变.本文将对semaphorin家族成员的结构、功能及其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

  • O-GlcNAc修饰研究进展

    作者:蒯学章;张令强;贺福初

    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修饰是一种新鉴定的蛋白质糖基化方式,在细胞内分布广泛,通过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将N-乙酰葡萄糖胺单糖添加或移除到蛋白质的丝/苏氨酸残基上,并可能与磷酸化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参与转录调控、信号转导、蛋白酶解等多种重要保守的生命活动,从而发挥营养传感器和压力感受器的作用,调节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同时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和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与O-GlcNAc修饰水平的升高和降低也有密切关系.

  • 新型火箭推进剂硝酸羟胺的毒性、毒理及其医学防护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魁;王德文

    硝酸羟胺(hydroxylammonium nitrate,HAN)是新一代液体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具有能量高、弹头初速高、易贮存和易操作等特点;但HAN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人体中毒,且中毒程度与其浓度及剂量呈正相关;可对人体肺脏、肝脏和血液等系统造成损伤.本文介绍了HAN的理化性质,综述了HAN经皮肤、眼睛、气溶胶以及饮食等途径染毒后的毒性、毒理学及其医学防护研究进展.

  • 基于质谱技术的临床血清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萍;王红霞;张学敏

    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血清蛋白质组学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中极其活跃的学科,其核心技术包括血清样品分离、质谱鉴定、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分析.临床血清蛋白质组学从新的角度研究肿瘤,寻找肿瘤标志物,为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和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 肝刺激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春萍;吴祖泽

    哺乳动物肝脏具有极其强大的再生能力,在肝再生的启动及进程中生长因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肝刺激物(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是一种能特异的在体内外启动并促进肝细胞增殖和肝脏再生的活性物质,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动物源的HSS及人源肝细胞生成素(hepatopoietin, HPO)作了大量深入的实验研究,但始终未能分离到具生物活性的HSS纯品.在分离纯化HSS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等具肝再生刺激活性的物质,但它们与初得到的HSS粗提物在生物活性上仍有差别,近年来,本实验室克隆了一个具有体外促进肝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并命名为HPO-X.本文主要结合本研究室的工作对HSS,HPO以及ALR的研究进展以及三者的异同加以综述.

  • 中西医结合救治老年过高热危象78例分析

    作者:刘建新;汤礼文

    过高热危象是指体温超过40.6℃的过高热造成的危象,病因复杂,若不及时处理可使脑、心、肾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出现抽搐、昏迷、休克、出血及心、肺、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状态.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得力可在数小时内死亡.我院于1985~2004年共诊治老年人过高热510例,其中78例出现过高热危象,占15.3%,经中西医结合及时抢救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 一起突发炭疽疫情的诊断和病原的分离鉴定

    作者:何君;苏裕心;王争强;朱虹;端青

    2005年6~7月,我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发生了一起疑似炭疽疫情.6月29日,7名村民屠宰一病死牛(死因不明),其中3人有伤口.7月5日,有伤口的3人出现发热,伤口红肿、中心变黑,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我所对患者血清标本及病死牛肉、屠宰现场带血土壤、患者伤口结痂等标本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的检测分析

    作者:高连祥;谭立民;何叶林;凌承德

    本研究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转录活性,探讨其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意义.

  • 四唑蓝比色法测定肝素酶活性

    作者:田曙光;王璇琳;刘至玄;章扬培;宫锋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肝素酶活性的简便快捷的方法.方法:肝素酶作用于肝素/硫酸肝素特定位点的β-1,4糖苷键生成还原性醛基末端,还原性醛基末端可将生色底物四唑蓝还原成蓝色产物.颜色变化反映还原性醛基基团数量的改变的特性,被用于肝素酶活性的检测.结果:四唑蓝比色法的结果表明,颜色的改变程度与酶活性成正比;凝胶和SDS-PAGE电泳法验证了四唑蓝比色法的结果.结论:四唑蓝比色法可较准确地反映肝素酶活性,可以成为测定肝素酶活性的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军事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