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军医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림상군의잡지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 主办单位: 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3826
- 国内刊号: 21-136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留置导尿管后致尿道狭窄116例
1996年6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留置导尿管后致尿道狭窄11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6.8岁.平均置管时间16.5 d.导尿管型号F10~F22号.其中留置橡胶导尿管86例,留置乳胶导尿管30例.56例因其它部位外伤而留置导尿管(其中意识障碍者36例,神志清晰者20例).62例因其它部位手术而留置导尿.本组病人除36例意识障碍者,其余病人留管期间均感尿道内疼痛,呈烧灼样或胀痛,尿道有炎性分泌物,26例有明显的脓性分泌物.均于拔管后1周~6个月内出现排尿困难,12例于3年后出现排尿困难.本组病人既往均无排尿困难及尿道外伤、尿道器械操作史.经尿道造影均证实为尿道狭窄,其中球部60例,悬垂部16例,尿道外口12例,膜部28例.狭窄段长0.5~6.0 cm,平均2.2 cm.
-
昂丹司琼预防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呕吐的临床观察
一般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为1%~80%[1],而腹腔内(胃、肠、肝)手术PONV的发生率为70%[2].为预防这一并发症,我们在全麻诱导前静注昂丹司琼,观察其对PONV的预防作用,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
非胆囊疾病引起胆囊超声图像改变的分析
我院近10年来,超声检出非胆囊疾病引起的胆囊超声图像改变38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6例,其中男228例,女158例,年龄8~82岁.为门诊或住院病人.急性病毒性肝炎136例,肝硬化190例,慢性心功不全21例,癌性腹膜炎39例.
-
鼻腔电动吸切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60例
1999年以来,我科采用鼻腔电动吸切器,并运用于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取得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109侧),男49例,女11例,年龄17~72岁.所有患者均有鼻塞、流脓涕,部分伴有头昏、头痛、嗅觉障碍等.按FESS-97海口标准[1],Ⅰ型Ⅰ期5例(5侧),Ⅰ型Ⅱ期9例(16侧),Ⅰ型Ⅲ期4例(6侧);Ⅱ型Ⅰ期8例(15侧),Ⅱ型Ⅱ期20例(40侧),Ⅱ型Ⅲ期7例(13侧);Ⅲ型7例(14侧).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
-
腹主动脉瘤13例临床分析
腹主动脉瘤是危及生命的疾病,它是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而形成,1994-2001年,我们收治13例腹主动脉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1~76岁,平均59岁.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10例,冠心病5例,胆石症1例,肝血管瘤2例,大隐静脉曲张,气管炎各1例,有吸烟史8例.
-
液氮冷冻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200例体会
1996年12月以来,我科应用液氮冷冻疗法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并经随访的200例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例中,男65例,女135例,年龄16~56岁,病史3个月~5年.有咽痛不适,异物感、瘙痒感、微痛、分泌物多、干咳等.检查可见咽部粘膜呈慢性充血,咽后壁有数个颗粒状淋巴滤泡隆起,重者可连成一片,或有咽侧索充血肥大,有时可见咽后壁有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附着.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加重.
-
唇下径路在鼻腔外侧壁切除术中的应用
鼻侧切开径路是治疗鼻腔和鼻窦肿瘤的一种常用径路,该径路术后遗留瘢痕畸形,面部美容效果差,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造成一定影响.1995-2000年,我们对36例病变局限可行鼻腔外侧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唇下径路的方法进行手术,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30~65岁,平均50.2岁.检查见鼻腔外侧壁向鼻腔内隆起,局部有坏死,部分病例鼻腔内充满淡红色新生物、质脆、易出血.活检:内翻性乳头状瘤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伴恶变6例,鳞状细胞癌10例.CT检查:病变局限于鼻腔、筛窦和上颌窦内侧壁,眶下壁、筛板、上颌窦底壁、后外侧壁和前壁未见侵犯和骨质破坏.右侧24例、左侧12例.
-
鼻中隔下鼻甲粘膜刨切术对改善常年性鼻炎症状的价值
常年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之一.自1999年以来,我科选择性地对鼻粘膜增生明显的病例行鼻中隔下鼻甲粘膜刨切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7例中男43例,女24例.年龄23~47岁,平均32岁.病程4~24年.均有明显的打喷嚏、鼻阻塞、鼻痒、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均有鼻中隔粘膜肥厚及下鼻甲肥大,其中中鼻甲明显肥大7例,伴鼻窦炎者28例;鼻中隔骨与软骨均无明显偏曲,均无鼻息肉.按顾之燕记分标准[1]:6~8分27例;3~5分23例;0~2分17例.症状分级:鼻塞31例;29例,+7例.喷嚏、流涕25例;27例;+15例.12例曾行"封闭、激光、微波"等治疗,其中4例已形成粘连.
-
摩托车排气管烧伤36例临床分析
1996年以来,我院收治摩托车排气管烧伤36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
闭合性外伤致指动脉损伤
指动脉是营养手指的主要血管,其损伤常伴随手指开放性外伤,而闭合性损伤较少见.1995年以来,我们共处理指动脉闭合性损伤8例,现将诊治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8~65岁,平均27.8岁.伤因:绳索勒伤3例,钝性铁器击伤3例,圆木挤伤2例.受伤指别:食指2例,中指3例,环指2例,小指1例.受伤部位:手指近节3例,中节3例,末节2例.合并伤:单纯指动脉损伤4例,伴指骨骨折3例,伴一侧指神经损伤2例,伴双侧指神经损伤1例.全部患指皮肤完整无破损,掌侧皮肤受力点有淤斑.1.2 治疗方法 7例病人在臀丛麻醉下行指动脉探查修复术,取指侧方切口显露指动脉,术中见动脉完全断裂4例,动脉血栓形成3例.剪除损伤段,直接拉拢缝合5例,取前臂小静脉移植桥接3例,5例患指修复了双侧指动脉,2例仅修复优势侧动脉.有合并伤者,先行骨折内固定,再行血管探查吻合,同时修复指神经.术后常规抗炎、解痉及预防栓塞治疗1周.1例老年女性拒绝手术治疗,回家行抗凝、解痉治疗.
-
新战士癔病30例临床分析
自1999年以来,我科收治癔病69例,其中30例为新入伍战士,占发病人数的43%.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0例中,男29例,女1例,年龄17~20岁,发病时间为入伍后10 d~3个月,其中2例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病人,4例为单亲家庭,从城镇入伍者6例,农村入伍者24例. 1.2 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本组患者有10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14例由于受到批评及训练成绩差而发病,3例与战友发生争执后发病,2例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1例于家庭变故后发病.其中16例表现为发作性昏睡,6例表现为单个肢体瘫痪,4例表现为截瘫,1例表现为下颌不自主颤动,1例表现为发作性过度换气.患者入院后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13例为界限性异常,1例为轻度异常,其余均正常.入院后6例未行特殊治疗而病情自行缓解,17例给予葡萄糖酸钙行暗示治疗后症状缓解,5例给予心理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给予巴氏合剂、维生素B6等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反复发作失语者逐渐出现幻视、幻听而转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误诊4例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病,而骨髓象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在1996年6月-2001年5月曾误诊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年龄分别为19,31,56,66岁.男3例,女1例,全部病例均有头昏、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伴食欲下降,否认盗汗、发热,无出血倾向,无自发性骨疼痛.体检:4例均有贫血貌,1例女性有舌乳头萎缩,呈镜面舌改变,其他病人无明显口腔改变,心肺无异常发现.初诊时外周血常规:Hb 43~67 g/L,WBC 2.2~8.1×109/L,PLT 72~131×109/L,MCV 110~130 fl,MVH 41~48 pg.1.2 骨髓象结果增生极度活跃,粒系0.41±0.07,原始+早幼粒细胞0.14±0.05,体积、核形较大,染色质细,核仁2~4个,浆量少,蓝色,部分细胞浆含有嗜天青颗粒,中、晚幼粒细胞以下阶段细胞核呈巨幼样变,体积较大、染色质舒松.红系0.68±0.102,原始+早幼红细胞0.29±0.09,中晚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可见分裂红细胞,豪桥氏小体,点彩红细胞,嗜多色红细胞,淋巴、单核细胞系统形态、比例正常,巨核细胞正常,血小板散在可见.骨髓象报告全部诊断为红白血病.
-
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5例体会
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式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及甲状腺机能亢进4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34例.年龄18~63岁,平均37岁.甲亢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6例.1.2 手术方法采用颈前横行顺皮纹切口入路,切口长约3~8 cm,切开皮肤至颈阔肌,游离皮瓣至足够.将皮瓣四角用7号丝线缝合固定于周围术巾上,可充分显露术野,显露颈前肌群,对较大甲状腺肿块,可采用先游离两侧胸锁乳突肌.纵形分离颈白线后向两侧牵拉,直达甲状腺外被膜,甲状腺暴露后,其表面的血管以缝扎止血为宜,辅助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切断位于甲状腺峡部上缘的悬韧带.将一血管钳由中线部通过甲状腺峡部下方,然后钳夹,边切断边电凝止血峡部,较少使用结扎止血.用一血管钳夹住断端作牵引,采用钝锐结合方法分离.逐渐分离甲状腺叶与气管及环状软骨之间的一些纤维粘连,使腺叶自中线向外侧逐渐翻转.这一过程中,除需要电凝止血并切断来自气管的几支小的穿支外,一般来说,很少需要止血.随着腺叶自前方向侧方翻转,气管食管得到逐渐暴露,喉返神经就可在甲状腺下动脉的主干或分支附近气管食管沟部找到,保留甲状腺上下动静脉部分Ⅱ级分支.再设定预切除线,用交错褥式缝合1周后,边切断,边止血.如放置引流管,则将引流管上部劈开,分别放置在两侧叶的位置上,自一端的切口外下方引出,尾端接负压吸引鼓;如放置引流条,则直接自切口引出.
-
拔罐治疗落枕15例
本组15例,年龄小18岁,大45岁,男13例,女2例.患病时间1~3 d,落枕除1例为双侧外,余均为单侧.拔罐部位选用:大椎、风池、阿是穴及患侧背部.方法是在患侧背部涂以凡士林,然后进行走罐,以患部皮肤潮红为度,同时对大椎,风池进行点、压,并在患侧寻找压痛点(阿是穴),在相对应的健侧留罐15 min,1次/d.结果:经1次治愈者11例,2次治愈者3例,3次治愈者1例.
-
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61例分析
1992年以来我院收治61例臀部肌内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本文对其临床、预后及电生理检查等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1例,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8月~14岁,平均年龄5.4岁.注射当时出现臀部及同侧肢体麻木、疼痛和无力46例,注射后1~12 h出现注射侧肢体麻木和疼痛、跛行13例,注射12 h后出现症状2例.注射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29例;庆大霉素、阿米卡星12例;柴胡、氨基比林8例;甲氧氯普胺1例;注射药名不清楚11例.出现症状首次来我院就诊时间:1 d~1月,平均10 d.药物注射医疗单位:私人诊所48例,其中私人诊所医生注射40例,护士8例;乡级医院9例,县级医院4例.县级医院均为护士注射,其中门诊急诊室护士注射的3例,小儿科护士注射1例.
-
复方松香贴膏治疗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226例
我院研制的复方松香贴膏,自1980年1月至今用于治疗各种软组织化脓性感染226例,临床使用效果满意.该制剂性质稳定,经留样观察一年半未发现有变质和失效现象,且具有易清除、不污染衣物、释放药物快等特点.现介绍如下.1 方药与配制1.1 处方松香400 g,乳香15 g,没药15 g,樟丹5 g,蓖麻油20 ml,黄蜡100 g,聚乙烯醇5 g.
-
耳带状疱疹误诊18例分析
1985-2000年间,我科诊治耳带状疱疹22例,其中有18例被误诊.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20~40岁13例,40~60岁5例.被误诊外耳过敏2例;误诊为外耳湿疹6例;误诊为耳廓软骨膜炎6例;误诊为贝尔面瘫4例.
-
军训致手舟状骨骨折12例分析
我院近5年来治疗军训致手舟状骨骨折12例,我们就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2例均为男性战士,年龄17~20岁.城镇兵10例,农村兵2例,发病部位均为手舟状骨.致伤原因除2例为双杠外,其余10例均为卧倒训练引起.发病至就诊时间2~6月.1.2 临床特点局部肤色正常,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有轻度触疼,部位固定,腕部有屈曲、背伸功能障碍.
-
川崎病46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可能因多种感染因素所造成免疫介导的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病变.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其合并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的病变,可以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应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1985年以来我科收治川崎病46例,现回顾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根据日本厚生省制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我科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川崎病患儿46例,其中男30例,女16例.发病年龄3个月~6岁半,平均2.33岁,≤4岁38例(占83%),>4岁8例.
-
肺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测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主要生物功能是参与Ⅰ型变态反应,它的合成是通过T淋巴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肿瘤的免疫主要与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G,M(IgG,IgM)有关.IgE与肿瘤的关系研究则较少.本文着重探讨血清总IgE与肺癌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通过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92例,年龄24~75岁,平均58.6岁.其中小细胞肺癌34例,鳞状细胞癌27例,腺细胞癌25例,未分化细胞癌6例.排除合并有特应性素质者及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以正常体检的健康军人31例为对照组,年龄21~55岁,平均28.3岁.1.2 方法抽清晨空腹血2 ml,置冰箱内待测.IgE测定采用美国DPC公司的Sopheia-2000型测定仪和ALASFAT试剂盒.测定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
颈源性头痛72例临床观察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枕部或(及)肩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此病症无特异性诊断依据、影像学又常无异常发现,因此在治疗上多采用口服止痛药为主,其疗效多不巩固.我们近几年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72例,占颈椎病门诊的21%,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18例,女54例;年龄21~58岁,平均39.6岁;病程2月~6年;以头痛为主诉就诊的21例;以颈后不适伴头痛为主诉就诊的36例;以头痛伴头晕为主诉就诊的15例.其中有13例长期被诊为偏头痛,8例诊为精神性头痛,6例诊为脑供血不足性头痛.本组病例全部行颈正、侧位、正位开口位X线片检查,13例经CT检查,8例MRI检查,4例经MRA检查,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颈椎曲度变直15例,钩环综合征8例,棘突融合3例(C1~21例,C2~32例),颅底凹陷4例,寰枢关节紊乱6例,椎动脉单侧屈曲狭窄4例,颈椎椎间盘病变8例(C3~45例,C4~53例).头痛程度为轻度的3例,头痛稍重并不需服止痛药的38例,头痛重需常规服用止痛药的27例,头痛严重常规服用止痛药效果不佳,影响生活4例.触诊检查压痛位于C2横突处24例,枕后压痛43例,乳突内压痛5例,C2横突处饱满36例,枕后筋膜有条索并压痛的68例.
-
老年性甲亢延误诊断33例分析
老年性甲亢由于症状不典型,常致诊断延误或漏诊.在我科诊治的老年甲亢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以其他疾病初诊,后经治疗效果不佳复诊后确诊为甲亢,现就延误诊断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1998-2001年6月共诊治老年性甲亢67例,其中延误诊断33例,占老年甲亢的49.0%,其中男7例,女26例,男女之比为1∶4,平均年龄64岁,延误诊断时间3个月~2年.
-
胸腔恶性积液24例的诊治体会
胸腔恶性积液在临床治疗中积液性质难以确定,胸水生长速度快胸液难以控制,自1995年以来,我们共收治24例胸腔恶性积液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电离子治疗机治疗智齿冠周龈瓣210例
自1996年8月始,作者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智齿冠周龈瓣21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在门诊诊断为下颌智齿龈瓣覆盖且牙位较正,有对应上颌牙,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120例,女90例,年龄小18岁,大48岁,平均年龄29岁.对照组男116例,女92例,年龄小18岁,大49岁,平均年龄28.7岁.
-
肌皮瓣修复骶部褥疮
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臀部旋转肌皮瓣植入和推移肌皮瓣植入加以修复骶部褥疮6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2岁,胸腰椎骨折并截瘫5例,脑血管出血1例,6例褥疮均为Ⅳ度骶部褥疮,范围大9 cm×8 cm,小4 cm×3 cm,褥疮发生时间3个月~2.5年,其中1例合并败血症.
-
两点速率法可消除乳糜血对血糖测定的干扰
在临床检测标本中常可遇到糖尿病患者血清呈重度乳糜,因乳糜微粒的高浊现象,直接影响比色分析.终点法如不做标本空白将使结果明显偏高,做标本空白虽然可间接排除干扰,但给工作带来不便.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将两点速率法和终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两点速率法明显优于终点法,不做标本空白即可消除乳糜血对血糖测定的干扰,而且准确快速.1 材料应用中生公司提供的血糖试剂盒.自配糖标准系列(用中生公司糖标准校准).ISP-半自动生化分析仪.2 方法与结果
-
前倒训练致颅脑损伤7例
前倒训练致颅脑损伤少见,但预后差,常有后遗症,故预防此类损伤很重要,我院自1993年3月-2000年12月收治7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7例均为男性,年龄(17.2±1.7)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 h~3 d,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其中原发性昏迷2例,迟发性昏迷3例,合并精神症状1例,死亡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3例,颅底骨折2例,脑挫裂伤1例,脑干损伤1例.
-
腹壁下静脉转流术对阴囊症状延迟消退的疗效观察
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公认的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但术后1月~1年内阴囊局部症状延迟消退问题,国内外文献少有报道.1994年5月-1999年9月我院对120例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本组共120例,年龄18~35岁,平均23岁;未婚100例,已婚20例;其中干部15例,职工5例,战士100例.左侧病变90例,合并右侧轻度曲张30例.
-
胸部手术后肺复张应用持续低负压吸引的体会
胸部手术后肺不张通常采用胸腔引流管、吹双口瓶或吹气球的方法治疗,但一般效果都不佳.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低负压吸引器持续对胸腔低负压吸引治疗16例,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76岁,平均55岁.全部患者均为胸部外科术后肺膨胀不全、肺不张致气、液胸,其中肺癌肺叶切除术5例,支气管扩张症肺叶切除术1例,刀刺致肺叶穿透伤修补术1例,食管癌切除术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修补术2例,胸部挤压伤致食管破裂切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1例,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1例,心包炎心包剥脱术1例,纵膈肿瘤切除术1例.所有肺不张患者均经反复的胸腔引流,拍背促咳,吹双口瓶或吹气球等方法治疗无效,经过X线胸部检查证实气、液胸,患肺被压缩.
-
椎管内霍奇金病1例
患者,男,16岁,学生,因背部疼痛半月、双下肢进行性无力伴感觉减退3 d于2000年2月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持续性钝痛,夜间明显,否认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入院前3 d出现双下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不能自主站立及行走,下肢痛觉消失,小便失禁.查体:体温37 ℃,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右锁骨上可触及3个淋巴结,约1 cm×1 cm,质地中等,活动,无压痛,表面光滑,余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肿大.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胸7~12棘突深压痛,无放射痛,脐平面以下痛觉消失触觉存在,右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及屈伸跑母肌肌力Ⅲ级,左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及屈伸跑母肌肌力Ⅳ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膝、跟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左侧膝阵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沉67 mm/h,WBC 9.7×109/L,PLT 240×109/L,LDH 437 U/L.B超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骨髓象正常.X线检查:7~9椎体周边骨质破坏,密度不均,纵隔影稍增宽.CT示T7,T11椎体椎弓根椎板骨质虫蚀样破坏,无椎旁脓肿影.MRI示T6~8椎体水平髓外硬膜外可见异常信号,大部分在右后方,形态不规则,约1.4 cm×4.7 cm×2.2 cm,脊髓明显受压,呈薄片状移位于左前方,T11见长T1,T2信号,纵隔内有异常信号.临床诊断:胸椎管内肿瘤伴双下肢不全瘫.于2月16日在全麻下行椎管减压肿瘤部分切除术:术中见T6棘突骨质受侵蚀,切除T5~9棘突和椎板,肿瘤组织自T6椎板上缘至T8椎板下缘,长约6 cm,并从T7椎板上缘向外突出,肿瘤质韧,灰白色,向右前方生长.切除后侧和右侧肿瘤,见肿瘤与硬膜粘连,小心剥离,彻底减压.同时切除右锁骨上淋巴结1个,约1 cm×1 cm.术后病理报告为霍奇金病(结节硬化型).术后第10天开始采用ABVD方案联合化疗,现已进行4周期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四肢肌力恢复良好,行动自如,血象、血沉、乳酸脱氢酶等正常.
-
多发伤并高位截瘫孕妇1例的救治体会
病人,女,24岁.车祸致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并高位截瘫、左肱骨粉碎性骨折、右大腿及腹部皮肤被汽车排汽管挤压并6%的Ⅱ~Ⅲ度烫伤.妊娠27+3周.检查脐以下平面感觉、运动丧失,双下肢肌力为0,大小便失禁.左上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妇产科会诊,确认胎儿存活.在妊娠继续的情况下,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和第12天两次手术,对烫伤创面进行清创切痂、取左大腿皮植皮,左肱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手术植皮创面成活,左上肢对位对线及切口愈合良好.第一次手术后30 d患者突然出现高热,尿常规检查提示泌尿系感染,尿培养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下使用对胎儿无影响的抗生素,3 d后体温恢复正常,尿常规检查2周后正常.B超和胎心监测提示胎儿宫内情况良好.孕37+3周时出现阴道流血,产程发作,剖宫产下一2 900 g的女婴,新生儿评分10分.剖宫产术中见子宫壁暗红,膀胱壁增厚,呈暗红色,腹腔内有褐色混浊液体流出,恶臭味,经培养为臭鼻克雷伯菌感染,胎儿产出后,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冲洗腹腔,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第2天起每晚18:00时左右体温升至39 ℃,持续一段时间之后逐渐下降至37 ℃左右,如此反复,经使用大剂量抗生素,8 d后体温逐渐正常.产后子宫恢复良好.于产后3个月,进行了脊柱压缩性骨折椎弓根多针AF系统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半年,患者可坐着写字、梳头、吃饭和穿衣等.其女儿健康成长,13个月龄,体重12 kg,智力及活动正常.
-
硫酸小诺霉素致神经肌肉阻滞1例
病人,女,30岁,乏力、发热、咳嗽2 d,拟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因其对青霉素过敏,遂用硫酸小诺霉素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滴.20 min后病人出现四肢麻木、针刺样疼痛,全身肌肉震颤等表现.疑为输液反应,立即停用上述液体,并予以非那根25 mg、地塞米松10 mg肌注,治疗无效.查血钙为1.5 mmol/L.考虑为硫酸小诺霉素所致神经肌肉阻滞.即予以10%葡萄糖酸钙10 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注,症状逐渐缓解,于15 min后重复1次.经上述治疗,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
鼻内窥镜下微波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2例的教训
鼻内窥镜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鼻内窥镜手术的扩展应用,鼻内窥镜下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尝试是极其危险的.现就我科试行的2例手术介绍如下. 例1,男,28岁,右侧鼻塞3个月.检查:鼻咽部增强CT扫描,考虑为"右侧鼻咽血管纤维瘤".收缩鼻甲后见右鼻腔后段有一暗红色新生物,后鼻孔镜检查亦见右鼻咽部有一光滑、淡红色新生物.在局麻下行鼻内窥镜下微波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鼻腔表麻并收缩鼻甲后在肿瘤根部浸润麻醉,而后用微波在根部凝固并切除之,由口腔取出,用气囊导尿管囊内注水行后鼻孔填塞,压迫止血.术中出血约2 000 ml,输全血800 ml.术后因严重贫血而再输全血1 000 ml.肿瘤病检为:血管纤维瘤.术后5 d取出气囊及鼻腔填塞纱条,术后6 d出院.9个月后鼻内窥镜复查,鼻咽部未见肿瘤复发.
-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1例
病人,男,76岁,头昏、肢体乏力、言语含糊,血压173/98 mmHg(1 mmHg=0.133 3 kPa),呈不全运动性失语,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Ⅳ级,感觉障碍.胸背部可见4 cm×3 cm溃疡面,心率82次/min,律齐、无杂音.双踝及足背部浮肿.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多发性脑梗塞.心电图示部分ST段压低改变白蛋白30 g/L,球蛋白32 g/L,血粘度增高.诊断:脑梗死.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复方丹参10 ml 16滴/min,约静滴2 min头昏明显并出现颜面颈部轻度紫绀,心悸,胸闷,约5 min后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全身紫绀.测血压60/30 mmHg、心率98次/min,四肢湿冷.因在此前用过复方丹参无任何反应,故诊断: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当即更换输液器及改用10%葡萄糖液,同时静注地塞米松、肌注异丙嗪、给氧及静滴多巴胺,30 min后患者清醒,但仍诉胸闷及四肢冷,持续呻吟,血压波动在70~83/45 mmHg之间.静注地塞米松、静滴654-2、生脉注射液3 h后血压平稳.治疗10 d痊愈出院.
-
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左腹部间歇性疼痛,疼痛发作时呈左腰部胀痛,怕热,乏力,1月余,入院.查体:体温36 ℃,血压16.0/12.0 mmHg,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双肾未触及,左肾区有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GLU(),BLO().血清GLU 10.8 mmol/L.B超示,左肾上腺区实质性包块7.8 cm×7.7 cm.CT检查,左侧肾上腺区显示约7 cm×6.5 cm×3.5 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楚,密度尚均,肿块与胰尾、脾脏、肾脏分界清,左肾挤压下移.意见:左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经腹行手术探查,见左肾上腺肿瘤呈不规则分叶状,大小约11 cm×7 cm,包膜尚完整,与肾上腺组织界限不清,与脾下腹膜及腹主动脉粘连,切除肿瘤送病理.病理报告:肉眼观察,左侧肾上腺肿瘤10 cm×8 cm×7 cm,呈不整形分叶状,切面灰白灰黄色,质软.光镜检查,肾上腺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弥漫浸润的淋巴细胞样瘤细胞,异形性明显,裂细胞与无裂细胞并存,核分裂像多见,瘤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并有大量的坏死组织.免疫组化:D 20(),CD 45(+),vimentin(+),keratin(-),病理诊断:左肾上腺)弥漫型恶性淋巴瘤,生发中心性.术后予以化疗,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患者7个月后死亡. 讨论肾上腺的原发恶性淋巴瘤极为罕见.该肿瘤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该患者为左腹间歇性疼痛,左腰部肿痛,怕热,乏力,血尿,血糖增高.该肿瘤对化疗敏感,多采用联合化疗,但长期疗效不确定.此肿瘤特点,瘤细胞体积较大,且存在于小梁状的胶原纤维组织中,特别需要注意与低分化癌相鉴别.
-
复方桔梗片致心律失常1例
病人,男,11岁.因咳嗽,其母于本院购复方桔梗片(青海制药厂生产,批号:980502,成份:阿片、桔梗、硫酸钾.)口服,当日服药3次,每次3片.服药次日患者出现腹痛,但未引起重视,再次服用4片后不久出现头晕、腹痛加剧、伴恶心、呕吐、心悸、四肢发冷,遂送来我院门诊.检查:体温36.6 ℃、脉搏52次/min、血压86/71 mmHg(1 mmHg=0.133 3 kPa)、呼吸24次/min.神志清楚,应答切题,两肺呼吸粗糙,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心音纯,节律不整齐,心率约52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柔软,肝、脾未触及.脐周围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低,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心电图提示:窦性暂停,房室交界性逸搏,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Ⅱ度(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药物中毒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处理:给予洗胃、导泻、催吐、利尿、补液及肌注阿托品0.6 mg,在心电图监护下1.5 h恢复窦性心律.交界性逸搏、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于次日消失,痊愈出院.
-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报告
病人,女,42岁,以慢性肾炎并肾功能不全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5日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发作持续约2 min,于当日上午又发作一次.醒后对发作不能记忆.术后6日主诉头痛,双眼视物不清,渐渐失明.当日头部CT扫描正常.术后8日开始四肢运动障碍,进行性加重,尿失禁.查体:双眼无光感,眼底正常,四肢肌张力低.颈5以下痛,触觉减退.四肌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头部CT复查:双侧脑室体旁及枕叶点、片状低密度灶.脑电图:双侧弥漫性4~6 Hz θ波为主,以枕部为著.脑脊液检查:颅压280 mmH2O,脑脊液清亮.常规、生化正常;细胞学检查提示单核细胞比例增高.
-
上呼吸道感染致急性小脑共济失调2例
例1,患儿,女,8岁,行走不稳,易摔跤4 d.病前2周曾有前驱感染史.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眩晕.查体: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头面及四肢皮肤可见多处摔痕,行走不稳,步态急促,闭目站立试验阳性,指鼻试验阳性,水平眼震颤,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略低,双侧膝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语言,智力正常.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常规、生化正常,病原学检查阴性,脑电图正常,头颅CT怀疑脑白质多发性硬化,经MRI检查后排除.诊断为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经改善脑营养代谢及对症等治疗,1个月后痊愈. 例2,患儿,男,3岁,步态不稳2 d,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神志清楚,发育正常,精神好,蹒跚步态,站立不稳,易摔倒,体温正常,呼吸24次/min,脉搏108次/min,心肺未闻及异常,听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颈部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正常,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正常,病毒抗原检测阴性,头颅CT未见异常.发病前动作发育已成熟,行走平稳,因患儿症状较轻,未予特殊治疗,门诊随访,1周后痊愈.
-
勒-雪氏病1例
病人,男,2岁.因右髂骨肿物1月,右腿疼痛,伴有间断性发热、皮疹,不能行走入院.查体:右髂骨肿物,局部皮肤温度不高,无充血,有压痛.X线:颅骨正侧位:右侧颞骨可见直径1.0 cm圆形骨质缺损区,边缘光整,无硬化.胸部正位:两侧肩胛骨,两侧第7肋骨均可见骨质破坏,骨皮质不连续,中断.左侧肩胛骨呈膨胀性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两肺未见异常.骨盆正位:右侧髂骨呈膨胀性囊状骨质破坏,边缘清,无硬化,无骨膜反应.CT:右侧髂骨大部分骨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周边骨质密度略高,右侧骨盆壁增厚,软组织肿胀,肿块边缘略模糊,范围5.0 cm×4.7 cm,内部可见不规则骨嵴,右髋关节尚可,CT值16.7~38.5 Hu.B超:右侧髂骨骨质破坏,表面有一个3.8 cm×4.7 cm×1.6 cm实质性软组织肿块,周边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实验室检查: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两系增生,巨细胞大致正常,血小板成堆.血常规:血小板:402×109/L,中性粒:0.45,淋巴:0.46.病理:(右髂骨)Langer 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个人史:1岁时患湿疹,病情反复,疗效不佳.生长发育无异常,家庭史无特殊.诊断:勒-雪氏病.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硬膜外阻滞后辅助哌非合剂致急性呼吸停止4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n Syndrom,SAS)俗称"鼾症",其特征是入睡后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中断10 s以上,平均每小时5次[1].我院自1995年以来在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半量哌非合剂致呼吸停止4例,抢救成功后追问病史均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例1,女,46岁,体重86 kg,于1998年9月20日行胆囊切除术,术前除心电图有心肌缺血外其它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入室后血压120/60 mmHg(1 mmHg=0.133 3 kPa),脉搏89次/min,选T7~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置管,以2%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初量15 ml,20 min后阻滞平面达T3~L1.手术开始,当术者分离胆囊时,患者出现膨肠、欲洁等牵拉反射,此时即自静脉给哌替啶50 mg、异丙嗪25 mg,3 min后患者入唾,生命体征平稳,5 min时突然呼吸停止,立即面罩给氧,控制呼吸,手术加快进行,术后患者呼吸次数13次/min,潮气量250 ml,即自静脉给纳络酮0.8 mg,5 min后再给0.4 mg,患者完全清醒,潮气量500 ml,观察5 min后无缺氧,生命体征平稳,安送回房.术后随访呼吸无再抑制现象.
-
异烟肼吡嗪酰胺链霉素过敏1例
病人,男,21岁,间断咳嗽、痰中带血6年,胸闷、胸痛20 d.6年前诊断为"肺结核"曾间断应用利福平及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3月,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体温37.2 ℃,脉搏84次/min,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3 kPa),胸片示双上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诊断为肺结核.常规给予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 g/d、吡嗪酰胺0.5 g/d及乙胺丁醇0.75 g/d口服,次日服用上述药物约2 h后患者开始出现畏寒、寒战,高体温40.3 ℃,考虑为异烟肼或吡嗪酰胺所致药物反应,经给予氟美松抗过敏治疗5 h后体温降至正常,并先停用异烟肼,继续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治疗3 d无不良反应,第4 d出现左踝关节肿胀,查血尿酸为442 mmol/L,即停用吡嗪酰胺1周后左踝关节肿胀消失,继续利福平及乙胺丁醇两药无不良反应出现.半月后再次试用异烟肼0.05 g口服0.5 h后又出现寒战,高体温39.2 ℃,予氟美松治疗6 h后体温降至正常,证实该患者对异烟肼过敏.为加强抗痨治疗准备加用链霉素,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因考虑为过敏体质,予0.25 g(常规量0.75 g)肌注2 h后患者出现头痛,面部潮红,全身荨麻疹,并出现胸闷气短,高体温39.6 ℃,予氟美松、葡萄糖酸钙及吸氧处理后次日体温降至正常,但周身皮肤仍有红肿,10 d后完全恢复正常.之后继续应用利福平及乙胺丁醇治疗3月未再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证实该患者同时对异烟肼、吡嗪酰胺及链霉素三药过敏.
-
儿童突发性耳聋1例
患儿,女,10岁.因"左耳突发性听力下降"以"左侧突发性耳聋"入院.查体:心肺腹检查均未见异常,各项常规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专科检查示:双侧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鼓膜清晰、完整、标志清,乳突部无红肿及压痛.音叉检查:T:(+)L(短+)ST:(正常)L(缩短)WT:右偏).纯音测听示:左耳呈感音神经性聋,平均语言听力为62.5 dB,右耳听力正常.入院后给予扩容及营养神经治疗,4 d后自觉左耳听力明显好转,复查纯音听力示左耳平均语言听力为35 dB,继续给予扩容及营养神经治疗,入院后第8天再次复查纯音听力示:左耳听力完全正常,2 d后出院.
-
先天性无虹膜1例
先天性无虹膜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检查多见虹膜组织高度发育不全,而完全无虹膜少见报道,我科遇1例,现报告如下. 病人,男,28岁,双眼自幼视力不良、近3年来加重.全身检查未见特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手动/10 cm,左眼0.02,双眼睑裂大小对称,眼位检查呈共同性外斜视,斜视角20°,眼球呈水平震颤,角膜透明,无虹膜,前房角镜检查未见虹膜残根,晶体呈灰黄色混浊,玻璃体及眼底窥不进,眼压5.5/4=2.74 kPa(1 kPa=7.5 mmHg).入院诊断:(1)双眼先天性无虹膜,(2)双眼先天性白内障,(3)眼球震颤,(4)共同性外斜视,(5)双眼弱视.入院后给予行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矫正视力右眼0.08,左眼视力0.1.
-
皮肤吸入氟乙酰胺中毒1例
患儿,男,9岁,因反复抽搐5 d,伴头痛,腹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呈非喷射状,不伴发热、黄疸.抽搐持续时间数秒至1 min不等,均表现为四肢强直性抽动伴神志不清,双眼凝视,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抽搐停止后神志清楚.院外按病毒性脑炎治疗无效,转入我院.追问病史,发病前1 d患儿因双下肢瘙痒用灭鼠药(氟乙酰胺)混合酒精擦皮肤治疗皮肤病.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双下肢皮肤有散在暗红色皮疹,表面粗糙,有结痂,有抓痕.颈软,心肺(-).腹平软,脐周轻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脑电图轻度异常.肝功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脑脊液压力145 mmH2O(1 mmH2O=0.009 8 kPa),生化常规、肾功、电解质、血糖、血常规均正常,诊断"氟乙酰胺中毒",给予彻底清洁皮肤,以地西泮、苯巴比妥止惊,乙酰胺肌注,静滴钙剂、维生素C,补液等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复查肝功及脑电图正常.
-
肺栓塞致反复发作性晕厥1例
病人,男,72岁,既往有精神病史.1998年11月14日早晨上厕所时第一次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尿失禁,数分钟后清醒,送入我院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拟诊"冠心病",予以扩冠以对症治疗好转出院.2000年1月、7月在正常活动时分别再次晕倒,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数分钟后清醒,送入某省人民医院,出院诊断"右心扩大原因待查".2000年9月30日因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心电图多导联T波倒置,再次入院,按"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予以扩血管、强心、利尿等治疗,胸闷及气短症状无改善,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00年12月27日再次入我院,入院后又先后发生2次晕厥.查体:呼吸26次/min,血压120/75 mmHg(1 mmHg=0.133 3 kPa),神志清楚,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左肺背底部闻及少许细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20次/min,律齐,无杂音,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右下肢小腿周径较左侧长1.3 cm.辅助检查:胸片示右肺中外带血管纹理稀疏、纤细、肺透亮度增加.心电图示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厚,SⅠQⅢTⅢ.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扩大,肺动脉扩张.B超示肝瘀血.动脉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50.4 mmHg,二氧化碳分压26.9 mmHg.追问病史,既往有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史.经肺MRI检查诊断右肺动脉栓塞.肺动脉主干内可见血栓块,右肺动脉分支也可见高密度信号血栓影.
-
同心圆硬化1例报告
病人,男,35岁,以左侧肢体活动无力20 d,加重5 d入院.发病诱因不明,同时伴有头昏,反应迟钝.入院前曾在外院头颅CT扫描示右额、颞、顶叶低密度灶,按脑梗塞给予脉络宁、丹参等治疗15 d,疗效不佳.入院前5 d上述症状加重.
-
间隙性白细胞去除滤过术成功治疗皮肌炎1例
病儿男,6岁,2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及双上睑红斑,伴畏热、出汗少,无发热、咳嗽、腹泻病史.1月前开始出现下肢关节肿痛,膝关节不能伸直,强行伸直时疼痛;不能长时间行走,伴足背肿胀,呈非凹陷性.关节肿痛逐渐发展至四肢,半月前出现双侧肘关节及肩关节酸痛,伸展动作受限,偶有颈部酸痛.近期四肢肿胀缓解,但有进行性肌无力,不能行走,穿衣、翻身困难,不能久坐,时有进食呛咳,喝水尤甚.曾查骨盆X线未见异常,查ESR,ASO,ANA,抗ss-DNA,抗ds-DNA无异常,外周血未查见LEC. 查体:体温37.3 ℃,呼吸18次/min,脉搏120次/min,体重21 k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面部可见红斑,压之稍褪色,眼睑稍浮肿,上睑见紫红色毛细血管襻,球结膜略充血,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软,心率120次/min,律齐,可闻及第二心音分裂,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四肢关节无明显红肿、压痛,膝、踝、肘关节不能自行伸直,双手背部有网状青斑.上肢肌力3级,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可.双侧膝腱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双侧克氏征(-),布氏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7.4×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3,血红蛋白122 g/L,血小板287×109/L;肌酶谱:LDH 482 U/L,CPK 1 853 U/L,CK-MB 47 U/L;ESR 28 mm/h;CRP,RF正常,LEC未查见.左侧肱二头肌、胫前肌均可见较多短棘波多相电位;肱二头肌同时可见群多相电位.骨髓:粒∶红=3.19∶1,大致正常骨髓象.EKG示窦性心动过速.
-
复方氨基酸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57岁,糖尿病.遵医嘱输注复方氨基酸,输注后约10 min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紫绀、烦躁、濒死感.查体:意识不清,脉搏细弱,血压测不到.心率120次/min,律齐,四肢皮肤湿冷,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吸氧、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 mg,静注地塞米松10 mg,肌注异丙嗪25 mg,静滴间羟胺20 mg、多巴胺40 mg.2 h后神志清晰,血压回升至120/75 mmHg.
-
青光眼阀植入术后持续性浅前房1例
病人,女,59岁,因双眼视物不清2年,左眼胀痛2 d住院.入院时检查:视力:左眼数指/40 cm,右眼0.5,左眼睫状充血(),角膜雾状水肿(),虹膜表面可见较多新生血管,瞳孔直径5 mm,光反应迟钝.眼压:左眼6.63 kPa(1 kPa=7.5 mmHg).患者有糖尿病史10年.入院诊断:(1)左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入院后控制眼压并在局麻下行Aha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手术顺利,术中前房出血较多,术后给予半卧位、散瞳并肌注立止血.术后2 d,前房积血超过瞳孔上缘,深度正常,眼压指测Tn.予静滴甘露醇以促进房水循环加快积血吸收.术后第3天前房积血完全吸收,但出现Ⅱ级浅前房,眼压Tn-1.给予散瞳,单眼包扎处理.2 d后前房仍未形成.给予静滴甘露醇250 ml后肌注呋塞米40 mg,连续3 d,患者前房仍没有恢复,指测眼压Tn-1,滤过泡较大.Ⅱ级浅前房持续10 d,遂行前房成形术.术后1 d,前房深度偏浅,局部给予加压包扎后,前房恢复正常.测眼压:2.74 kPa,视力:0.25.
-
老年腹股沟直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1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巴德公司产疝修补材料仿Mcvay法与耻骨结节、耻骨梳韧带缝合并周边固定补片,以求彻底关闭肌耻骨裂孔.结果术后观察长达2年,腹内压增高疾病依然存在,但均无复发.术后伤口出现红肿9例,均在术后5 d内消退,无1例感染.结论腹股沟直疝用仿Mcvay法无张力修补术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一种好方法.
-
硫酸镁预防颈丛阻滞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颈丛阻滞后血压及相关指标变化的作用.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硫酸镁组,n=20),对照组(未用硫酸镁组,n=20).观察组于颈丛阻滞前给予2.5%硫酸镁20 mg/kg静滴,对照组于颈丛阻滞前不用药.结果颈丛阻滞后,10,20,30 min观察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硫酸镁可有效地防止颈丛阻滞引起的血压升高及相关指标的异常改变.
-
膀胱癌中bFGF及其受体和受体后活化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分泌环在膀胱癌发病过程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膀胱癌和16例正常膀胱粘膜中bFGF及其受体(FGFR1)和酪氨酸磷酸化蛋白(P-Tyr)表示.结果三者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其中bFGF和FGFR1表达分别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和复发之间密切相关.膀胱癌中bFGF,FGFR1及P-Tyr三者之间呈相关表达.结论 bFGF自分泌环活性和受体后信号传递增强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FGF和FGFR1是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较有价值的指标.
-
L-精氨酸治疗高原肺水肿病人肌红蛋白、乳酸及血氨的变化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病人肌红蛋白(MB)、血乳酸(BLA)、血氨(Ammo)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 700 m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治疗高原肺水肿9例(L-Arg组),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混合气治疗8例高原肺水肿(NO组)作对照,分别检测血中Mb,BLA及Ammo含量.结果 NO组和L-Arg组治疗前较治愈后Mb,BLA,Ammo均增高非常显著(P<0.01).吸入NO组和L-Arg组比较,Mb,BLA,Ammo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有效,使乳酸性和非乳酸性氧债均降低,且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
离体猪肾包膜下积液的声像图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当离体猪肾盂内压力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而致液体外渗部位、实物及声像图改变.方法用注射器经输尿管向4只离体猪肾盂分别注入蒸馏水观察离体猪肾及其声像图的表现和液体外渗部位.结果 (1)离体猪肾声像图与活体人肾极相似.(2)外渗液位于离体猪肾非肾门侧包膜下,且多先发于上、下极,肾包膜薄而透明、类似烫伤的小水泡状且随压力增大而扩大呈水囊状,直至破裂.(3)离体猪肾肾包膜下积液声像图与活体人肾中由结石性输尿管急性梗阻引起肾盂内压力急剧升高而致尿液外渗声像图极相似.结论离体猪肾声像图与活体人肾声像图具有可比性;肾盂内压力的变化是肾包膜下积液形成的根本原因.
-
应用层次分析加权法综合评价临床科室工作
目的用于综合评价医院工作的方法众多,但每一种方法均有其利弊.为了顺应医院管理的需要,我们对临床科室工作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层次分析加权法将临床科室月工作的17项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通过实例证明本方法具有简明、客观、准确的特点.结论结合层次分析加权法评价医院工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吲达帕胺与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与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老年高血压病97例,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用药前后每日两次定时测坐位静息血压,取其均值记录;同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吲达帕胺与硝苯地平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95.56%,二者无显著差别.硝苯地平组不良反应较多,吲达帕胺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吲达帕胺降压效果满意,疗效平稳持久,不良反应少见,服用方便.
-
纳洛酮加高压氧治疗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3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加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的疗效.方法纳洛酮加高压氧与单纯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后不同时刻GCS评分来判定疗效.结果纳洛酮加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与单纯高压氧相比GCS评分均有提高,6 h时差异显著,6~24 h差异非常显著.结论纳洛酮具有促醒作用还可减轻和防止CO中毒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中腹腔灌洗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用含右旋糖酐40与聚维酮碘的腹腔灌洗液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中进行腹腔灌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腹部外伤患者,按术中灌洗方式分为生理盐水灌洗组(对照组)和右旋糖酐40与聚维酮碘腹腔灌洗组(处理组),回顾性观察各组术后肠粘连、腹腔脓肿和伤口感染的变化.结果处理组术后肠粘连、腹腔脓肿、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糖酐40与聚维酮碘腹腔用于腹腔灌洗能有效降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一期术后肠粘连、腹腔脓肿、伤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体外杀菌机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特异性抗体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免疫治疗机理.方法用HP菌及其特异性抗体、胃液、补体进行不同的试验组合观察体外杀菌作用.结果在pH<4的环境下,HP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激活胃液中的补体,终导致溶菌使HP被杀灭.实验体系中缺少抗体或补体均不会将HP杀灭.结论口服特异性HP抗体治疗HP感染有着美好的前景.
-
新兵1 070名心理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新兵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1 070名新兵采用日本编制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方式。结果有174%~563%的新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不同文化程度及兵源心理障碍发生率不同。结论有必要对入伍新兵加强思想引导,增强心理训练及健康知识教育,开展心理诊疗等工作,以提高新兵的心理素质。
-
偏头痛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偏头痛关系,为偏头痛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0名偏头痛病人与40名正常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固相免疫放射法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浓度,比较二者间差异.结果偏头痛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7.3±2.8)μmol/L和(11.4±5.5)μmol/L(P<0.01).而叶酸、维生素B12浓度较对照组低[(7.8±4.6)ng/L,(431±154.7)pg/L,(12.6±3.3)ng/L,(502±181.6)pg/L],(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偏头痛发生有关,故对偏头痛病人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益.
-
危重型脑出血血肿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和局部血肿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0例危重型脑出血患者进行CT引导下钻颅血肿抽吸引流,同时分别测定血浆及血肿内ET,NO浓度.结果血肿内ET水平明显高于血浆ET浓度(P<0.05),血肿内NO水平明显低于血浆NO浓度(P<0.05).结论脑血肿内ET,NO水平可作为临床估计预后的一种指标.
-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脑梗塞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1)颈中交感神经阻滞组(下简称阻滞组):34例.(2)对照组:30例.两组在脑梗塞常规用药上相同,阻滞组采用气管旁颈6横突法,隔日阻滞1次,共6次.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阻滞组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结论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是一种创伤较小的侵入性交感神经阻断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Binswanger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Binswanger病(BD)中的作用.方法 84例BD患者,按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既往中风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史等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及既往中风病史均为BD的影响因素;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仍独立于其它因素而与BD相关联(OR=2.411,95% CI值1.066-5.453;P=0.034).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为BD的危险因素之一.
-
骶管与骶管套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骶管与骶管套管(进入10~15 cm)两种注射方法均注入曲安奈德20 mg、5%碳酸氢钠10 ml、透明质酸酶3 000 U、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 1 mg、维生素B1 100 mg、复方丹参8 ml、盐酸山莨菪碱10 mg、2%利多卡因5 ml,加生理盐水至50 m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即进行疗效评定,随访至少1年再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骶管治疗组45例,治愈率75.6%,治疗后1年治愈率71.1%;骶管套管组45例,治愈率84.4%,治疗后1年治愈率88.9%.结论骶管与骶管套管药物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理想的近、远期疗效,但是骶管套管方法略优于骶管方法,尤其是远期疗效,主要是使局部药物浓度增加所致.
-
坦克乘员552名腰痛状况分析
目的对坦克乘员腰痛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问卷对552名坦克专业干部、战士进行调查.结果坦克乘员腰痛发病率达73.7%,明显腰痛者达48.4%.从事专业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程度越重.结论坦克乘员腰痛发病率高.与工作姿势、工作负荷、振动、工作环境、人车比例及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
-
保留部分甲状软骨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
目的探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保留患侧部分甲状软骨板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8例声门型喉癌(T2 13例、T3 5例)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时采用保留患侧甲状软骨板上缘0.3 cm和后缘1/5软骨,使保留的软骨形成"┌"或"┐"型支架并应用颈深筋膜瓣整复喉缺损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8例拔胃管后即恢复吞咽功能,仅初几天进流食时呛咳.术后2~3月拔管,均恢复喉发音和呼吸功能,拔管率100%,随访1~3年,复发1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保留患侧部分甲状软骨板并应用颈深筋膜瓣整复喉缺损对T2、部分T3声门型喉癌的治疗在根治肿瘤、保留喉功能,避免喉狭窄、拔管困难和误吸等并发症是有效的,术式简便.
-
早期削痂全厚皮片移植治疗小儿手部深度烧伤
目的为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寻找一种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早期削痂自体全厚皮片移植.结果 12例共16只手外形及功能均良好.结论早期削痂全厚皮片移植是治疗小儿手部深度烧伤的上佳方法之一.
-
女性年龄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关系
目的探讨女性年龄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关系.方法分析IVF-ET 106个起始周期、90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女性年龄≤30岁,31~34岁,≥35岁分Ⅰ,Ⅱ,Ⅲ组,比较取消率、Gn用量、卵泡数、回收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别.结果 3组的取消率分别为12.50%,2.78%,33.33%,三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Gn用量分别为(28.71±5.45)支、(33.46±7.51)支、(34.05±5.78)支,3组相比,Ⅰ组与Ⅱ,Ⅲ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卵泡数、周期取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受精率分别为74.49%,68.07%,67.82%,各组间相比,Ⅰ组与Ⅱ,Ⅲ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每移植周期妊娠率分别是45.71%,25.71%,15.00%,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年龄是影响IVF-ET成功的重要因素.
-
路路通静滴加胰岛素强化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路路通静滴辅助胰岛素强化治疗与单纯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方法选择磺脲药继发失效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病人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试验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加路路通静脉滴注.治疗前后均行标准馒头餐试验及同步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计算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功能,并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时间.结果所有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人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胰岛功能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敏感性、胰岛功能HOMA,IRT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CRT指标显示试验组胰岛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路路通静滴结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加快糖尿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恢复,改善胰岛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
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目的评估应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经下肢静脉顺逆行造影,提示倒流程度为2~4级的54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中的32例深静脉显著增粗,但瓣膜瓣叶的游离缘并未严重受损的病人进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结果疗效良好29条静脉,占90.6%,好转者3条静脉,占9.4%,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多普勒超声示静脉无明显血液倒流.结论对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只要瓣膜瓣叶并未严重受损,不论其倒流程度如何,都可采用瓣膜包窄术.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上感高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安痛定注射液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有高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腋温>39.0 ℃)61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布洛芬混悬液和安痛定注射液治疗.结果第1小时内两药退热效果和速度相同,但布洛芬在第2小时可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且可维持6~8 h;安痛定注射液不能使体温降至正常,用药后4 h体温有回升趋势.结论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好,维持时间长.
-
轨迹法在超声诊断肾积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轨迹法得到的肾积水无回声区与肾的面积比值大小和两者形态在超声诊断肾积水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在超声检查肾诸多的冠状切面中选取清晰、完整地显示肾、肾积水无回声区、肾门切面停帧.(有输尿管扩张的应显示部分输尿管);(2)运用轨迹法分别对肾及肾积水无回声区外周轮廓进行描绘,得到两个封闭的曲线及两曲线围成的面积;(3)运用轨迹法测量出的两者面积求出积水无回声区与肾的面积比值;(4)主要根据面积比值大小结合积水无回声区形态对肾积水程度作出诊断,并用其动态观察疗效.结果 (1)可运用轨迹法面积比值大小粗略地、定量评估肾积水程度,<20%为轻度肾积水,20%~50%为中度肾积水,50%~90%为重度肾积水,>90%为巨大型肾积水.(2)轨迹法可形象地描述肾及肾积水无回声两者的形态并反映实质受压情况.(3)可运用轨迹法动态观察,判定疗效.结论运用轨迹法超声可对肾积水程度作出粗略地、定量评估,形象的形态描绘,可为临床诊治肾积水提供帮助.
-
经颅多普勒在病毒性脑炎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探讨TCD检测在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TCD检测22例患者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对病情及预后比较.结果病毒性脑炎病人与正常人相比ACA血流速度增快;MCA流速减慢;ACA,MCA,VA的PI值均显著升高.MCA-Vs与GCS成负相关,与GOS无相关关系.结论病毒性脑炎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以颈内动脉系统为主;MCA-Vs高流速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CD检测结果与预后无显著相关关系.
-
脑囊虫病72例MRI表现分析
目的重点逐灶分析大宗脑囊虫病MRI表现,并初步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阅读已确诊的脑囊虫病例的MRI片,并于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立体结构上对全部病灶进行定位、定数及MRI解剖分析.结果脑囊虫病以涉及脑实质为常见(97.2%),且绝大多数寄生于双侧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处(83.1%),95.7%的病人系多发病灶.脑实质囊虫病MRI表现有9种之多.同一患者同时出现2种或2种以上表现者占54.3%.对其头节、囊泡、周边水肿、钙化状态等征象,MRI都有其特征性表现,一般诊断不难.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囊虫病表现为小圆形活囊虫灶及葡萄丛状2种,以T1加权显示病灶较好.脑囊虫病MRI表现复杂多样,其主要取决于囊虫感染的不同阶段及部位.结论脑囊虫病MRI表现复杂多样MRI可予以定性、定位、定量诊断以及明确其病理阶段.
-
不同术式腰椎间盘术后卧床及锻炼时间的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腰椎间盘术后卧床及锻炼时间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5种术式280例患者追踪随访12~24个月.结果发现术后卧床时间长和椎板切除广泛的患者远期并发症多.结论腰椎间盘手术损伤越小、合理掌握卧床和功能锻炼时间,晚期效果越好.
-
生物瓣和机械瓣置换术115例分析报告
目的总结115例生物瓣和机械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1980年5月-1999年12月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15例.替换侧倾碟瓣91例,生物瓣20例,双叶机械瓣4例.本组中双瓣置换22例,生物瓣衰坏需再次换瓣手术8例.结果早期死亡11例,死亡率10.1%.晚期死亡4例.生物瓣术后衰坏时间8~12年.结论目前瓣膜置换术的成熟与进步其疗效已取得良好效果.
-
X-刀治疗颅内疾病61例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61例颅内肿瘤、脑动脉畸形经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利用XK 808 X-刀系统治疗61例,共67个病灶,使用132个靶点,单次治疗41例,分次治疗20例.结果治疗后,61例中12例发生急性放射性脑水肿,36例X-刀治疗后获得(3~12个月)随访,其中有效23例(占64%),无效13例(占36%).结论 X-刀治疗颅内肿瘤及脑动脉畸形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并发症,优化剂量选择.
-
下肢动脉缺血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下肢严重动脉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5年1月-2001年6月间我科采用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的下肢严重动脉缺血24例进行分析.结果经术后平均2年7个月的随访,截肢率为16.6%,阻塞率为25%,通畅率为58.3%.结论下肢动脉闭塞时,采用人工血管搭桥术是重建患肢血液循环通畅的有效方法,动脉造影是选择正确重建手术方式的必要保证.
-
蝮蛇抗栓酶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蝮蛇抗栓酶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5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蝮蛇抗栓酶0.75 U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于伤后或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10 d为1疗程,一般使用2~3个疗程.结果蝮蛇抗栓酶组:优良率为69.5%,常规治疗组优良率51.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蝮蛇抗栓酶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的药物.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后脑积水患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80例中,梗阻性积水64例.12例右额顶部头皮条件差及右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者、2例单纯左侧脑室积水者行左侧V-P分流术,余66例行右侧分流术.术中、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短期应用皮质激素.结果 80例术后均有短期低热,过度引流16例,复发22例,无一例感染.结论 V-P分流术操作简便、严重并发症少、分流效果确切.术前、术中及术后合理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减小堵管率,提高治愈率.
-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眶部恶性肿瘤(附2例报告)
目的观察旋转式头部伽玛刀治疗颅眶区恶性肿瘤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伽玛刀治疗颅眶区恶性肿瘤2例,随访3个月,观察了眼睛疼痛、球结膜水肿,突眼消退与CT复查肿瘤缩小吸收情况.结果伽玛刀治疗后当日剧烈疼痛缓解,眼睛胀痛、球结膜水肿逐日减轻,眼球突出在1个月后开始回缩,CT复查肿瘤缩小吸收.结论伽玛刀治疗颅眶区肿瘤创伤小,止痛明显,保留眼球,近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首选方法.
-
血源性脑膜转移瘤MRI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血源性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血源性脑膜转移瘤的平扫及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的MRI表现.结果 48例共发现病灶125灶.结节型22例,线状增厚型6例,混合型20例.增强扫描均有较明显的强化.合并脑内转移36例.结论 MRI是诊断血源性脑膜转移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疑有血源性脑膜转移瘤时应行增强MRI扫描.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16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是精神及药物因素,其次季节、烟酒刺激、机械刺激等因素;基础病以消化性溃疡及肝原性疾病为多;性别以男性居多.结论避免诱发因素和防治病毒性肝炎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
产前诊断胎儿畸形39例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1年7月B超诊断胎儿畸形39例的情况.结果 39例畸形儿中神经管畸形24例,占61.5%,其中15例为多种畸形并存;颈淋巴囊肿4例,泌尿系畸形及先天性心脏病各3例,内脏外翻2例、多发畸形、胸腹水、肢体畸形1例.39例畸形胎儿中合并羊水过多18例,合并羊水过少7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有重要价值.
-
双胎妊娠47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47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双胎妊娠的高危因素,以正确防治并发症,提高婴儿生存率.方法分析47例双胎妊娠资料中胎先露类型与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关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剖宫产25例,阴道分娩22例.阴道分娩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窒息率.并发症中以妊高征为多,其次为贫血、产后出血和早产.结论对于双胎妊娠,应早期行B超及其它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并及时防治并发症,并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
支气管内膜结核12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误诊原因.方法对误诊的1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气管内膜结核易与肺炎、支气管扩张和肺癌等疾病相混淆.结论适时合理地行纤支镜检查有利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早期发现.
-
癌性气管支气管阻塞治疗研究现况
气道阻塞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癌性支气宇航局梗阻容易产生不胀、肺感染、肺功能减退,导致全身状况恶化,影响治疗效果。
-
微转移癌的生物学行为和意义
微转移癌是指来源于原发病灶<2 mm癌细胞组织,具有逃避免疫监督和发展成为转移灶的能力.以往由于各种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对微转移癌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意义认识不清.近年,人们对癌转移规律进一步明确,检测微转移癌技术也得到长足进步,癌症分期提前. 1 血管生成和微转移行为微转移癌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是缺乏特殊血管供应,癌细胞生存依赖周围氧和营养物质的被动弥散供应,这限制其体积生长超过2~3 mm.这些癌细胞可能长期保持在一种休眠状态,细胞激活和凋亡状态处于均势,直至被免疫监督发现并消灭,或获得充分血供开始大量生长并侵犯血管引起远处转移[1].新生血管生成依赖血管生成刺激因子的作用.在已知促进血管生成的因素中,重要的是缺氧和炎性介质刺激.细胞休眠和新生血管形成之间的平衡取决于血管生成刺激物数量和细胞凋亡率,它控制着休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神经肽与白癜风关系的研究现状
神经肽是一组具有神经递质、神经调节因子及神经激素作用的蛋白质或多肽,至今已经报告的神经肽已达数十种,包括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神经紧张素(N)与β-内啡肽(β-EP)等,除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分泌神经肽之外,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也可通过轴索反射将囊泡中的神经肽释放.其中某些神经肽与一些皮肤病诸如异位性皮炎、荨麻疹、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银屑病及硬皮病等的关系已引起学者的重视,而神经肽在白癜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近年也陆续有报道[1~9].
-
伽玛刀脑外科研究进展
二十一世纪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是微创手术和微侵袭,1951年Leksell教授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在立体定向技术引导下,将电离辐射单次、大剂量聚焦于颅内靶点,达到毁损或切除病灶的目的.1968年,Leksell和Borje Larsson合作,发明了第一台伽玛刀,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
氧化和(或)抗氧化失衡与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1995年我国五大城市参加的“ISSAC”国际哮喘联合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心发现,
-
头部伽玛刀及影像定位研究进展
头部伽玛刀(γ刀)是从一个科学理念开始,不断吸纳多学科先进成果(尤其计算机技术),确立了其在神经外科的地位,目前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影像技术和放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展了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采用微侵袭的方法治愈了大批病人,今将头部伽玛刀及影像定位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
脑膜转移瘤MRI诊断
以前,影像检查对脑膜瘤的检出率不高.随着对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进展,也改变了肿瘤本身病程的发展,脑膜转移瘤越来越常见[1].自MR机问世以来,由于设备的改进和软件的开发更新,脑膜转移瘤的检出率逐渐提高,MRI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已成为诊断脑膜转移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手段[2,3].
-
军事口腔医学研究的思考
我军口腔医学研究方向与服务目标是保障军队人员的口腔健康,军队口腔卫生人力、物力、财力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为军队服务为明确目的.美军海军牙科研究所规定的基本任务是军队口腔疾病流行情况监测和野战牙科器材研究.美军<军事医学>杂志设有军事牙科学专栏,这些都是值得我军借鉴的经验.我军历来重视军事口腔医学研究,1962年总后卫生部成立了全军口腔颌面专业组,组织全军口腔医学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1992年总后卫生部又成立了全军牙病防治指导组,组织全军口腔保健研究工作.纵观我军实际需求和国际军事牙科学的发展趋势,军事口腔医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发展口腔医药科学技术,解决军队平时与战时需要的口腔医学与口腔保健技术装备和卫勤学术问题.目前,我军军事口腔医学研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年 | 期数 |
2019 |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