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Qilu 제로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341
- 国内刊号: 37-128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yclin D1和CDK4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①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基因表达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②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只和实验组32只,实验组再进一步分为缺血1.5 h再灌注2 h、6 h、12 h、1 d、2 d、3 d、7 d和14 d亚组,每组4只.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 D1 mRNA和CDK4 mRNA的表达.③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 h脑组织即开始出现凋亡神经细胞,并于1 d和2 d分别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神经细胞Cyclin D1 mRNA和CDK4 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2 h和6 h开始逐渐增强,并于12 h和1 d分别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达高峰,至再灌注14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④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区、纹状体区对缺血更为敏感,Cyclin D1 mRNA和CDK4 mRNA表达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①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②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资料.③结果高危因素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组(x2=6.4~219.0,P<0.01).④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监护技术、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胎儿窘迫,以及普及新法复苏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壳寡糖对骨折成骨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甲壳质衍生物壳寡糖对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影响.②方法健康新西兰兔40只,制备右桡骨中段3 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壳寡糖.于术后9、17、30、42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骨折局部BMP蛋白的表达.③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的骨折愈合情况比对照组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9、17 d时,实验组骨折局部BM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15.579、28.817,P<0.01);实验组BMP高峰出现在术后17 d,而对照组出现在术后30 d.④结论壳寡糖能促进成骨细胞合成BMP,使BMP峰值提前,从而加速骨折愈合.
-
掌指骨的X线测量及其身高指数的研究
①目的对掌指骨进行X线测量,并探讨其与身高的相关关系.②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汉族大学生186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摄片,分别测量各掌骨、指骨长与宽,同时测量身高,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出男女各骨长和宽,其与身高的比值作为身高指数.③结果得出各掌骨长宽、各节指骨的长宽、各骨的身高指数,各骨的身高指数存在性别差异.④结论掌指骨的身高指数可为法医学、人类学对身高和性别的判定,以及临床短指征的初步筛选提供一定帮助.
-
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
①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健康教育前后2型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卫生状况.③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恐怖因子分、总分、躯体化因子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2.45~9.57,P<0.01、0.05);健康教育后病人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t=1.98~3.56,P<0.05).④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其心理卫生状况.
-
卵巢切除大鼠不同脑区nAchR的表达
①目的观察双侧卵巢切除(OXV)大鼠脑内不同部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②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两组,OXV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为假手术对照组.术后1个月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的nAchR阳性细胞的表达.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V组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nAchR阳性细胞表达数量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t=6.971~8.364,P<0.01).④结论大鼠卵巢切除后脑内不同区域的nAchR表达减少,此改变可能与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有关.
-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预防
①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②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胆手术后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③结果36例病人中14例行手术,22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2例死亡,1例失访,其余均治愈.④结论手术医师应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手术技能,掌握引起胆漏的各种原因.经过充分细致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胆漏是可以预防的.
-
降低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方法探讨
①目的探讨降低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的途径.②方法将专利蓝染色的94例乳癌病人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连续切片行病理学检查.③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为94.7%,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6.0%,总符合率为91.0%,假阴性率为13.3%.病人年龄,肿瘤的数目、部位、大小,是否活检或化疗及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等对假阴性率有一定影响.④结论蓝染色准确标记定位可以降低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率.
-
己酮可可碱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的保护作用
①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时己酮可可碱(PTX)对大鼠肝、肾保护作用.②方法7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7只,胆总管结扎(BDL)组35只,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TX)组35只.BDL组与PTX组均作胆总管双重结扎复制梗阻性黄疸模型,两组大鼠随机各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7只.PTX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注射5 g/L PTX,每100 mg体质量1 Ml,每日1次,直至按计划处死大鼠当日.各小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1、4、7、10、14天处死,经股动脉采血测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TNF-α,将两组第14天处死大鼠的肝、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③结果术后第14天BDL组血清中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及PTX组(F=6.33,q=3.18、4.97,P<0.01).BDL组TNF-α与ALT的变化呈正相关(r=0.758,P<0.01),与Cr的变化呈正相关(r=0.502,P<0.05).PTX组TNF-α与ALT的变化呈正相关(r=0.835,P<0.01),与Cr的变化无相关性(r=0.098,P>0.05).光镜下检查:BDL组及PTX组均可见肝细胞坏死及增生,汇管区可见胆管扩张、胆汁淤积,肝坏死程度以BDL组为重.两组肾脏肾小球无明显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④结论梗阻性黄疸时TNF-α明显升高.注射PTX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大鼠的肾脏损伤无保护作用.
-
茶碱对哮喘病人外周血IL-4、IL-5及IgE合成的抑制作用
①目的观察茶碱对哮喘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合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抑制作用.②方法20例哮喘病人分为哮喘1组和2组,另选取外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哮喘1组和对照组外周血PBMC分别在含植物血细胞凝素(PHA)的培养基上培养;哮喘2组外周血PBMC在含PHA及氨茶碱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取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IL-4、IL-5、IgE含量.③结果哮喘1组外周血PBMC合成IL-4、IL-5及Ig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2.317~2.874,P<0.05).哮喘2组外周血PBMC合成IL-4、IL-5及IgE较哮喘1组显著下降(t=2.297~2.832,P<0.05).④结论茶碱具有抑制外周血PBMC合成IL-4、IL-5及IgE的作用.
-
气钡双重造影在胃憩室诊断中的价值(附12例报告)
胃憩室发病率较低,可引起一定的临床症状,常易漏诊,甚至误诊.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科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发现胃憩室12例.现报告如下.
-
大剂量阿托品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63例分析
1985年1月~1997年1月,我们应用大剂量阿托品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6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3例病人中男27例,女36例;年龄17~65岁,平均34岁.其中,敌敌畏中毒20例,马拉硫磷中毒19例,"1605"农药中毒10例,敌百虫中毒8例,苏化"203"中毒6例.服毒后来院时间20 min~10 h.临床诊断及中毒程度均依据陈灏珠主编的<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
-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
1999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同时辅以短期颌间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肠-腔-颈转流术治疗重症布加综合征(附1例报告)
我科于2004年3月采用肠-腔-颈静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重症布加综合征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人,男,57岁.因乏力、食欲差17年,腹胀6年,加重并少尿1周入院.病人既往有20余年"矽肺"病史,入院前在当地医院被长期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入我院后经B超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予以保肝、利尿等对症处理,下肢水肿及腹水不能完全消退.
-
倍美力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生于5%~25%的中老年妇女[1].压力性尿失禁对病人的心理、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活动,甚至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为了解倍美力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2001年4月~2004年10月,我们对76例病人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
女性尿道憩室17例诊治体会
尿道憩室是临床较常见女性尿道疾病,由于部位隐蔽、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1985年3月~2004年5月,我院共收治17例,均痊愈.现报告如下.
-
女性尿道憩室经阴道切除术的诊治体会
尿道憩室是临床较常见的女性尿道疾病,由于部位隐蔽、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我院1991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12例,均痊愈,现报告如下.
-
小切口在四肢部分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中的应用
四肢骨折多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愈合后需将内固定钢板螺钉取出,特别是可在皮下扪及的内固定钢板螺钉.传统内固定物取出方法是在硬脊膜外麻醉下或臂丛麻醉下,取原手术切口,逐层进入钢板部位取出内固定钢板及螺钉.2000~2004年,我院对55例四肢骨折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病人,采用小切口取出钢板及螺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8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非典型性哮喘,又名隐匿性哮喘、咳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它以咳嗽为惟一症状,而临床上无明显能觉察的呼吸困难和喘息[1],故极易误诊或漏诊.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收治小儿CVA 47例,误诊18例.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
中专护生角色转换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
当前,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习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中专护生,年龄较小,应变能力差,实习初期心理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及自卑.适应能力较强的护生一般在一个月内适应角色变化,但也有部分护生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调整好自己心态,影响了实习进程.现将中专护生角色转换期心理问题分析如下.
-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2001年1月~2003年1月,在本院分娩后1 minApgar评分≤3分、5 min Apgar评分≤7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188例窒息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奥沙利铂所致发热的护理(附1例报告)
临床资料病人,女,60岁.因上腹部不适10月,胃癌术后8月,5周期化疗后1月入院.术后病理为胃低分化黏液腺癌(T3N2M0).查体:T 36℃,P 76 min-1,R 19 min-1,BP 14.7/9.3kPa,KPS评分90分.神志清,精神佳,听诊心肺(一),上腹见一10 cm纵行切口,愈合好,无皮下结节,肝脾无肿大及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附6例报告)
2000年5月~2004年3月,我科共实施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6例,现将6例肝移植病人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9年10月~2003年12月,我院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2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急救与护理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未经特异性抗病毒治疗病死率可达40%~70%,及时抢救,精心护理极为重要.2003年9月~2004年11月,我院共收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5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呼气相CT扫描与空气潴留
呼气相CT扫描与空气潴留的关系近年来多见于国外的文献当中,认为呼气相CT空气潴留情况可作为吸气相CT扫描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并且通过对空气潴留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显示它与肺功能指标间存在相关性.现将呼气相CT扫描技术以及评价指标综述如下.
-
与鼻内镜术相关的鼻泪管的应用解剖与影像解剖学研究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鼻内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给耳鼻咽喉、眼科等相关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重大突破,同时为鼻腔泪囊造口术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1989年Mc-donogh等[1]首先报道了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1990年Metson[2]也相继开展了此类手术.与以往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手术视野直观、清晰,手术部位更为准确,操作更加精细,避免了以往手术方法易给面部留下瘢痕和畸形等不足,同时也可对由鼻腔所致鼻泪管阻塞的病因进行处理.因此,开展鼻内镜鼻泪管手术十分必要.
-
Her-2/neu基因与肾细胞癌
作为肿瘤标记物,Her-2/neu基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显示,其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与RCC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而且在RCC的免疫治疗研究中也倍受关注.现综述如下.
-
哮喘病儿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随着医学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近几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1].其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而病儿的心理问题却往往被忽视,本文就哮喘病儿的心理问题及干预综述如下.
-
病案的管理及其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本文就病案及其管理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1病案及其管理病案是指病人在医院中接受问诊、查体、诊断、治疗、检查、护理等医疗过程的所有医疗文书资料,包括医护人员对病情发生、发展、转归的分析及医疗资源使用和费用支付情况的原始记录,是经医务人员及医疗信息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真实性的医疗档案.
-
论医疗事故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医疗事故必须具备的条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实施至今,各地法院依据新条例审结了许多医疗纠纷.但其中,也显现出了许多新问题.比如,某医院曾发生一起事故,是洗衣房工作人员没有对病号服认真消毒,发到临床科室后引起新生儿沙门菌感染,该事故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引起争论.本文专门讨论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以期为一些争论问题寻找答案.
-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并转移癌1例
病人,女,58岁.近日出现阵发性下腹部疼痛,逐渐加重,大便正常.查体:下腹部触及一足月妊娠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触痛.B超示右卵巢巨大畸胎瘤.术中见血性腹水约200 mL,右卵巢色白,光滑,上缘达剑突下,无结节及乳头,行右侧附件切除术.
-
超声诊断晚孕并阑尾脓肿1例
病人,34岁,停经31周.因突然出现右侧腹部疼痛伴发热1 d入院.病人腹痛无明显诱因,初为持续性钝痛,以右侧腹部为著,逐渐加重,同时伴有发热,体温高达38.9℃.曾行超声检查拟诊为子宫肌瘤变性.体检:体温38.5℃,腹部膨胀,子宫底位于耻骨联合上28 cm,胎儿检查无明显异常,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11.1×109/L,中性粒细胞0.82.
-
节育环居中宫外孕超声误诊1例
病人,女,29岁.自感下腹胀痛2周,无停经史,在某医院行CT检查拟诊为卵巢癌,后又来我院行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诊.查体:病人一般状况尚好,轻度贫血貌,无痛苦表情.B超显示:左侧附件区可见大小约5.8 cm×6.7 cm×11.0 cm囊实性占位,被膜毛糙不规整,液性区内可见散在细小强光点反射,中央部见棉絮状强回声团块,腹腔内见少量液性暗区并见肠管浮动.
-
高龄休克病人急诊剖腹探查麻醉管理1例
我院2003年11月对1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老年妇女在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胃穿孔修补术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丝状角膜炎2例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主要的屈光手术方法之一,有疗效好、恢复快、可预测性强等优点.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瓣皱褶和移位、角膜上皮内生、弥漫性板层角膜炎、干眼、角膜扩张、屈光回退等,此外还有较少见的丝状角膜炎.2002年6月~2003年10月,我们对476例病人(931眼)行LASIK手术,术后出现丝状角膜炎2例(3眼),现报告如下.
-
思密达联合大蒜汁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摘要)
临床资料顽固性口腔溃疡病人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18~63岁,平均37岁.病程1~6个月,平均4个月.诊断符合以下标准:口腔有溃疡面,并伴有疼痛,病程超过1个月以上.
-
湿润烧伤膏用于包皮环切术后的止痛效果(摘要)
包皮环切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且不易缓解,尤以拆除凡士林纱布时为重,往往疼痛较剧,难以忍受.我院近年来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涂抹切口,在止痛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并且在预防创面感染和促进愈合方面也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卒中的二级预防及循证医学结果
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指有过一次急性卒中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等,防止再次发生卒中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重视二级预防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减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和再发卒中的惟一有效方法.现就卒中的可干预因素、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结果及建议治疗方案简要介绍如下.
-
CD105、CD34及Ⅷ因子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①目的研究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新生血管中CD105、CD34、Ⅷ因子的表达.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以CD105、CD34、Ⅷ因子为标记物,对153例子宫切除术后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了微血管密度(MVD)的定量测定,分析了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中MVD的差异.③结果以CD105为标记物,增生期、分泌期、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MVD分别为24.375±5.143、32.163±8.608、31.095±6.025.增生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与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的MVD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5.302~25.435,P<0.01).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萎缩的微血管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447,P<0.05).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中,CD105染色与Ⅷ因子、CD34染色计得的MVD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t=5.187~14.942,P<0.01).④结论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中的MVD有显著差异.如果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进入临床应用阶段,选择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状态时进行治疗,对女性肿瘤病人生殖周期的影响较小.
-
肝癌组织中CD105与Nestin表达的比较
①目的寻找肝癌新生血管标记物.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34例肝癌标本CD105和Nestin的表达.③结果肝癌组织中CD105和Nestin均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上,肝癌组织中CD105、Nestin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t=27.022、63.438,P<0.001);有包膜浸润、门脉癌栓及肝内转移病人CD105的表达明显增强(t=2.768~6.371,P<0.01);而Nestin的表达与上述3种临床指标无明显相关性.④结论CD105可以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用于抗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和治疗.
-
CD105的分子结构及其分布
CD105(endoglin)是血管内皮细胞上可以结合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受体蛋白,是由2个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5万的单体聚合而成.早在1985年,有学者应用从鼠非-B非-T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中获得的单克隆抗体(44G4-Mab)对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OON进行研究,发现了主要定位于各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上的endoglin[1,2].
-
LMP-1、FAS及FAS-L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的表达
①目的探讨EB病毒、FAS及FAS-L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及相互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③结果LMP-1、FAS、FAS-L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x2=4.188,P<0.05).LMP-1的表达与FAS及FAS-L呈正相关(x2=4.365、4.000,P<0.05).④结论EB病毒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发病原因之一,FAS与FAS-L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为引起EB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CD105和CD34染色在胃癌组织新生血管检测中的差异及其意义
①目的比较以CD105和CD34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胃癌新生血管研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对55例新鲜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进行CD34和CD105染色.并比较其肿瘤的微血管密度(IMD).③结果CD105染色极易将胃癌组织切片中的新生血管与非新生血管区分开来;而CD34染色切片中非新生血管亦有着色.以CD34为内皮细胞标记物计得的肿瘤内IMD值显著高于CD105组(t=12.08,P<0.001);以CD34计数肿瘤远处转移组IMD值与无肿瘤转移组无明显差异(t=0.59,P>0.05);而以CD105计数所得肿瘤远处转移组IMD值高于无远处转移组(t=2.58,P<0.05).④结论CD105是一种较CD34更好的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适用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研究.
-
Cathepsin-D、MMP-2和MMP-9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
①目的通过检测人乳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MMP-2和MMP-9三种蛋白酶的表达,探讨其在乳癌演进和异质化过程中的改变及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人乳癌标本、5例正常乳腺标本及5例良性增生乳腺组织标本中三种酶的表达.③结果Cathepsin-D、MMP-2和MMP-9在乳癌的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肿瘤细胞中呈异质性过表达,而良性增生乳腺组织呈阴性或弱表达;Cathepsin-D阳性表达与瘤细胞分化程度(分级)有关(x2=8.35,P<0.05);而MMP-2和MMP-9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x2=7.66、17.67,P<0.05).④结论乳癌Cathepsin-D、MMP-2和MMP-9的表达与正常或良性增生乳腺组织有质的差别,是乳癌不断演进和异质化的形态和功能特征之一,与乳癌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
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①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②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PTEN蛋白的表达.③结果肺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5%,癌旁肺组织为9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61,P<0.01).PTEN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x2=5.31~8.50,P<0.05、0.01),而与肺癌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等均无关(x2=1.08~2.73,P>0.05).④结论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胃癌组织中HGF/c-Met的组织芯片检测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
①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意义.②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8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胃组织中HGF、c-Met的表达及以CD105为标记的MVD进行观察.③结果c-Met在肿瘤组织与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2=59.9,P<0.001);HGF、c-Met在不同组织分化、分期胃癌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胃癌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2=3.90~5.15,P<0.05);HGF、c-Met高表达同MVD增强显著相关(t=12.82、9.38,P<0.01).④结论HGF/c-Met的表达在胃癌侵袭进展、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途径;组织芯片是平行、高效的病理学研究手段.
-
结直肠癌组织iNOS与eNOS的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
①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两种血管生成因子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②方法制作7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非肿瘤结直肠黏膜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Inos、Enos的表达.③结果Inos在结直肠癌表达阳性率高于非肿瘤结直肠黏膜(x2=43.166,P<0.001),Enos在结直肠癌表达阳性率低于非肿瘤结直肠黏膜(x2=11.354,P<0.001).结直肠癌组织Inos表达阳性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x2=18.141、4.748,P<0.01);Enos阳性率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病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os阳性组的MVD值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7,P<0.05);Enos阳性组的MVD值与阴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结论检测Ino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有价值;抑制Inos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可能成为抑制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途径.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
液基细胞学涂片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①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LCT)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对5 000例体检人员及门诊病人宫颈细胞行LCT,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变及以上病变的病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多点取活检,对180例ASCUS病例进行6个月随访.③结果5 000例标本中检查出ASCUS及以上病变的病人510例(10.20%),298例经阴道镜活检,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为73.17%,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为85.37%,鳞状细胞癌为100.00%.150例ASCUS病人随访6个月后,20例升级,其中17例为LSIL,3例为HSIL.④结论LCT是一种简便、阳性率高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
-
肺癌组织中CD105与Nestin的表达
①目的以CD105为新生血管标记物,研究及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检测45例新鲜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105、Nestin、α-SM-actin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05与Nestin表达的差异.③结果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105、Nestin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t=20.70、54.80,P<0.001);肺癌组织中CD105和Nestin表达强度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t=3.08,P<0.01),前者的表达高于后者;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t=2.871、3.730,P<0.05),Nestin的表达强度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α-SM-actin主要表达于陷于肿瘤组织内及癌旁组织中的原有成熟血管的管壁,而在肿瘤的新生血管区少有阳性表达.④结论CD105可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用于抗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和治疗;Nestin临床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新生血管内皮标记物与α-SM-actin的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可更为直观地显示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
-
良、恶性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意义
CD105是在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EC)表面高度表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4的同型二聚体糖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β3的特异性细胞膜受体;CD105还与TGF-β高级家族的其他成分相结合,包括activin-A、BMP-7和BMP-2[1].
-
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在胰腺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
①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其在胰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胰腺癌、25例淋巴结转移灶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Cx43蛋白的表达和定位.③结果Cx43蛋白在10例正常成人胰腺导管及腺泡细胞均呈阳性表达,47例胰腺癌组织Cx43表达阳性率为44.7%,而25例淋巴结转移灶中Cx43表达阳性率为20.0%.Cx43蛋白在正常胰腺、胰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x2=18.59,P<0.01).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组织学Ⅰ级的胰腺癌明显高于组织学Ⅲ级(P=0.047);无周围脏器浸润的胰腺癌组织中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6%,有浸润者为30.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x2=7.23,P<0.01);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Cx43阳性表达率(63.6%)高于有转移者(28.0%),差异有显著性(x2=6.01,P<0.01).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的大小和1年生存率无关(x2=2.21、2.07,P>0.05).④结论Cx43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下调和定位异常可能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环节.Cx43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胰腺癌分化程度、浸润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
-
乳癌组织CD105表达及其与ER、PR和PCNA的关系
①目的采用小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E9(Mab E9)检测了乳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IMD),以探讨乳癌组织中IMD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之间的关系.②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癌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中CD105、ER、PR、PCNA的表达.③结果以CD105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计得的乳癌组织IMD与良性乳腺病变、癌旁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显著(F=57.19,P<0.01).④结论乳癌组织微血管数目明显超过良性病变及癌旁组织;乳癌癌细胞在增殖活跃时,其组织内的IMD亦增高.
-
胃癌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基因周围微卫星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①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由核DNA编码的琥珀酸脱氢酶(SDHD)基因位点的改变情况.②方法选取与SDHD基因紧密连锁的3个微卫星D11S5017、D11S1347和D11S1328,通过PCR-SSLP的方法检测了35例新鲜胃癌组织中3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丢失(LOH)情况.③结果胃癌组织中,D11S5017位点LOH检出率为12.0%,D11S1347位点LOH检出率为10.0%,D11S1328位点LOH检出率为14.3%.3个位点LOH总检出率为19.4%.④结论在胃癌组织中存在着在SDHD基因LOH的现象,说明了它可能是胃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抑制因子.
年 | 期数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