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排CT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的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讨16排CT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图像采集方式和技术参数,提高冠脉CTA的成像质量.材料和方法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患者40名,分为性别、年龄分布相近的A、B两组.扫描采用CE公司的Lightspeed 16排螺旋CT,造影剂采用Omnipaque(300mgl/ml,GE Health).A、B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扫描参数及重建方式,A组:层厚选定为0.625mm,重建算法选择[Burst]或[Burst Plus],门控[Heart Rate Override]选择关闭,造影剂采用80ml以2.8ml/s的速率团沣,常规重建;B组:层厚选定为1.25mm,重建算法选择(Segment],门控(Heart Rate Override]选择歼启,对比剂采用100ml以4 ml/s的速率团注,采用常规重建和间隔为0.625mm的重叠重建.原始图像通过3D表面重建及血管树重建,由专业医师对CTA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通过t检验来比较A、B两组的不同采集和重建方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采用B组扫描参数的CTA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在有无阶梯状伪影、血管分支的显示限度上两者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提示在不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层厚的提高使扫描速度明显提高,有利于搏动性器官心脏的成像;对比剂大剂量的高速团注,可使冠脉更好地充盈.显示末梢;重叠重建后冠脉的CTA网像更易产生阶梯状伪影,因此不宜采用.结论 16排CT心脏冠脉扫描时,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之间的平衡对终的CTA图像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采用合适的参数和重建方式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
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术研究进展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仅次于肺癌的呼吸道第二大高发癌,近10年来喉癌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年发病率为4.4/10万,其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喉癌的11%~22%[1].喉全切除术治疗喉癌已有100多年历史,近年来,尽管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已广泛开展,但喉全切除术仍为治疗喉癌(尤其是晚期喉癌)的基本、安全的术式.目前该术式在临床使用中约占喉癌手术的50%~60%.但是,由于全喉切除术后造成失语,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及生存质量下降,使用何种高效的喉发音重建方式恢复语言功能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探究、改进的目标.
-
全喉切除术后三角瓣切割器在喉发音重建术中的实验研究
喉癌是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各种治疗方式已广泛实施和发展,但全喉切除术仍为治疗喉癌基本及安全的术式,常占喉癌手术的50%~60%[2].由于全喉切除术术后造成失语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及生存质量下降,使用何种高效的喉发音重建方式恢复语言功能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探究、改进的目标[3].尽管喉发音重建术式已有多种,尤其是气管食管瘘发音术式发音较好,但术中手工操作难度的瓶颈严重影响喉全切除术后喉发音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
人工食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食管外科手术中核心的部分并不是肿瘤的切除、畸形的矫正或创伤的修复,而是病变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术是恢复患者术后正常饮食的惟一途径.目前常用的食管替代物为胃、结肠或带血管蒂的游离小肠.然而这些替代物均有不同的缺点和禁忌证,而且手术创伤大、干扰生理功能、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寻求一种安全、简单,并符合生理的食管重建方式是胸外科医师长期以来探索的目标,其中人工食管就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1-3].
-
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指南
7.2血运重建7.2.2干预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在糖尿病患者中,一系列旨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治疗效果的随机临床试验都证实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显示出较高的重复血运重建率.一个基于10项随机对照试验(7,812例患者)的荟萃分析对这两种血运重建方式进行了比较,其数据分析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存在明显的生存优势(图7:1).
-
冠心病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冠脉血运重建经历了从溶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到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关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国内外已有观察性和随机性的研究报告.结合有关文献就不同冠心病治疗方式短期和远期结果进行比较以及如何更合理的选择不同的血运重建方式加以综述.
-
2014 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解读
自1964年第一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开展以来,心肌血运重建已走过50年的历程。在此重要时刻,迎来了2014 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的发布。在对指南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思考和概括总结后,解读本版指南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本版指南有4个重要的新内容:①指南基于大量高质量RCT的系统回顾;②强调危险分层;③强调根据患者临床状态确定血运重建时机;④推荐血运重建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CABG。
-
低频高能量超声消融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疗效观察
PTCA是恢复心肌血供的主要血运重建方式,但术后30%~50%的再狭窄(RS)制约着PTCA的发展.再次介入治疗不但增加手术危险,还可激活病变内静止细胞触发再狭窄恶化.低频高能量超声对组织的破坏作用具有高选择性,有效地消融斑块而对血管壁无损伤.本文旨在探讨血管内超声对缺血心肌血运重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残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1930年Eicheller[1]首次引入残胃癌(gastricstump cancer,GSC)的概念.对其确切定义,几经争论近年终于取得共识:即胃切除术后,不论首次手术胃疾病的性质、切除范围、重建方式,残胃内又发生的癌,包含可能是残胃冉发癌,均称为残胃癌.
-
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各类吻合技术的应用
l 前言腹腔镜作为一门微创外科技术,正被广泛运用于胃肠外科的各类手术中.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已证实在多种胃肠管良、恶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能达到与传统手术相似的临床疗效,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而进一步想要通过降低手术干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来完善腹腔镜胃肠手术,如何顺利且合理完成各类消化管吻合口的重建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之一,随着近年来各类辅助器械如切割吻合器的普及,重建方式已变得多样化和简便化.本文将就这一专题作相关探讨.
-
从病理生理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改良--介绍一胆胰分离式消化道重建方式
胆管十二指肠区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并发症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影响了这一术式的广泛开展.本文介绍一新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并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论证其优点.
-
骨肿瘤治疗面对的差距和挑战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骨肉瘤为代表的恶性骨肿瘤,规范化疗和广泛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已经接近60%;以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为主流的四肢保肢手术,在规范的骨肿瘤中心已经成为疗效可靠的局部重建方式.但是,由于骨与软组织缺损范围较大,仍然有很多复杂的骨关节重建、功能康复和评价等问题,有待骨科医生不断探索和改善.
-
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原则及问题
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保肢治疗的目的是不但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要保存良好的肢体功能.保肢手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避免局部复发,第二个目的是尽可能多地保留功能.治疗格言为:"肿瘤第一,功能第二".国内近20年来骨肿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广泛性切除的原则和方法已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恶性骨肿瘤的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就全国范围内来讲,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仍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广泛性切除的原则和外科技巧掌握不熟;(2)化疗不规范;(3)重建方式的选择不合理;(4)缺乏长期随访.
-
保留肩肘关节的酒精灭活再植治疗肱骨 Ew ing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肱骨是恶性骨肿瘤与软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Ew ing肉瘤以及转移性肿瘤等[1‐3]。随着新辅助化疗及广泛性切除理念的深入推广,逐渐改变了以往以截肢甚至肩胛带离断为主的外科治疗的方式,现在大约有90%的肱骨恶性肿瘤可以通过保肢治疗安全的切除,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肱骨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式[4‐5]。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方式的选择对于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我科于2013年6月应用保留肩肘关节的瘤段酒精灭活再植治疗肱骨干Ew ing 肉瘤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谈自体组织重建尿道的多样化
尿道狭窄理想的重建方式目前仍存有争议.虽然尿道端端吻合术修复尿道较其他术式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在很多情况下,利用自体组织替代尿道仍必不可少.
-
进一步重视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手术的临床研究
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是膀胱癌治疗中膀胱全切术后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方式将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是否有肾损害以及患者能否早期接受全膀胱切除治疗.全世界的泌尿外科医师都在对此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
-
间置U形空肠袋重建在近侧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对48例贲门或胃上1/3部位的早期、较小的限局型胃肿瘤患者行近侧胃部分切除术后,采用食管残胃吻合术、U形空肠袋间置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比较重建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胃癌全胃切除术的重建术式选择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重建方式较多,但难以选择出一个或几个较为完美的术式,每种术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及缺点,但讨论热点大都集中在选择怎样的代胃贮袋及是否需要保留十二指肠径路方面.通过回顾目前各国相关的临床试验可以看出:代胃贮袋可以使患者术后早期体重下降及营养吸收不良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但保留十二指肠径路是否能使患者获益需要更多临床试验来证明.
-
改良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技术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性骨缺损
随着现代诊疗水平的提高,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生活质量也获得很大的提升.重建假体的远期稳定性及二期翻修逐渐获得关注.股骨远端是骨肿瘤的常发生位置,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重建方式:定制假体、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allograft -prosthetic composite,APC)、异体髁置换、保留关节面的异体骨置换等,但每种重建方式均有一定局限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通过改进现有的APC技术来提高股骨远端假体重建的临床结果.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的对比研究
随着胃癌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及代胃疗效要求的不断提高,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仍是当今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期望从术后营养状况、消化道症状等角度探索较满意的消化道重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