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种植骨诱导活性材料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作者:王秀利;王义生;吴学建;赵璇;张毅;马源;李明;乔志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种植骨诱导活性材料联合微创粗通道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FHON)的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种植骨诱导活性材料联合微创粗通道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79例108髋.其中男65例,女14例,平均年龄29.5(20~50)岁.按病因分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54例66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4例20髋,激素加酒精性股骨头坏死11例22髋.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Ⅰ-A、Ⅰ-B、Ⅱ-A、Ⅱ-B期分别为6、16、8、78髋.左侧43髋,右侧65髋.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门诊随访,随访4 ~ 6(4.8±0.6)年.与手术前相比,各期别患者术后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术后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均缓解或消失.各年龄段患者愈合时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长,愈合时间逐渐延长.Ⅰ-A、Ⅰ-B、Ⅱ-A、Ⅱ-B期的优良率分别为100%(6/6)、100%(16/16)、100%(8/8)、98.7%(77/78).X线片显示,粗通道内成骨现象明显,Ⅱ-B期有1例股骨头塌陷,其余均未塌陷.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种植骨诱导活性材料联合微创粗通道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肯定,尤以ARCO分期Ⅰ-A、Ⅰ-B、Ⅱ-A期患者为佳,ARCO分期Ⅰ-A,Ⅱ-A的效果好.

  • 骨髓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蓉;张为西;张成

    骨髓干细胞(Marrow stem cell,MSC)是一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群,在生长和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多向分化能力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断被应用于治疗血液和其他系统疾病.以下主要介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

  • 兔冬眠心肌模型骨髓干细胞动员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

    作者:赵庆斌;孙超峰;马爱群;崔长琮;吴岳;田雨灵;赵艳

    目的 探讨兔冬眠心肌模型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的变化及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雄性日本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开胸不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冬眠心肌动物模型.将成功制备的24只兔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3 d组、缺血7 d组、缺血28 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模型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动物模型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结果 兔冬眠心肌模型于手术后出现骨髓干细胞动员,1周内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同时相应地出现手术后1周内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冬眠心肌可通过组织局部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增高而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忠;陈小平;梁志强;杨俊;郑培荣;高毅

    目的 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大规模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6例肝功能不全患者均来源于我所住院患者,年龄44-69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骼后上棘抽取骨髓5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患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1,2,4,8,12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移植后,谷丙转氨酶逐渐降低,由平均98.4IU/L降至41.5IU/L,总胆红素由平均136.5μmol/L降至78.4 μmol/L,肌酐由112.3 μmol/L降至72.1μmol/L;白蛋白逐渐升高,由平均23.3g/L升至32.6g/L;凝血酶原时间下降不明显.患者在移植12周生存率为100%,1例在7个月后死亡.移植后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改变,移植后12周食欲改善3例,精神体力好转3例,腹胀减轻2例.在4例随访患者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有轻度恶心1例,发热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逐步改善,症状好转,表明骨髓于细胞移植对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有效且副作用小,安全.

  • 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的诱导分化

    作者:孔凡东;潘明新;王海澜;单毓强;高毅

    目的 研究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的诱导分化情况及对大鼠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 雌性受体大鼠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A组)、D-hanks液组(B组)、骨髓干细胞组(C组).观察大鼠的中位生存时间、肝组织病理变化,基因Sry原位杂交和甲胎蛋白免疫组化双检测观察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 C组中位生存时间大于180 d(P<0.05);C组无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基因Sry原位杂交阳性,并且表达甲胎蛋白.结论 骨髓干细胞门静脉输注能减轻急性排斥反应,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并能在移植肝的环境中诱导分化为肝细胞,表达甲胎蛋白,并逐渐替代移植肝本身的细胞.

  • 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丽佳;李亚洁;余月明;潘兴华;曹礼应;杨勇琴

    目的建立兔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通过肾动脉灌注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观察其对I/R损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28只兔的骨髓干细胞,建立肾脏I/R损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于肾血流恢复后经肾动脉推注骨髓干细胞悬液,对照组同样方法推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I/R损伤前和I/R损伤后第1、3、5、7、14、21、28天于兔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观察肾功能情况,相同时间点取肾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I/R损伤后第1天和第3天两组动物Scr、BUN均达到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第7天后移植组Scr及BUN水平逐渐低于对照组,到实验观察结束时的第28天,对照组Scr和BUN分别为(135.6±32.5)μmol/L和(10.9±2.5)mmol/L,移植组Scr和BUN分别为(90.1±11.1)μmol/L和(8.0±1.5)mmol/L,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I/R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能较早的降低肾脏I/R损伤后血清Scr和BUN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I/R损伤后肾功能修复.

  • 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生成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作者:王三明;陈小东;李建文;黄水传;张远起;张智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于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生成内皮祖细胞的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和功能.方法 取大鼠长骨骨髓细胞,第3代细胞传代后加用终质量浓度10μg/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细胞因子,培养3 d后行内皮细胞特异性成分鉴定.结果 (1)免疫组化染色鉴定:P3代CD133呈中度阳性表现,CD34呈弱阳性表现;经VEGF诱导后表达明显增强.(2)流式细胞仪细胞计数鉴定:P3代CD133、CD34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7.3%、55.5%;经VEGF诱导后CD133、CD34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1.4%、78.6%.(3)P3代VEGF诱导后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荆豆凝集素(UEA)双染鉴定:经VEGF诱导的P3代细胞ae-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率(70.2±5.1)%,未经VEGF诱导后的P3代细胞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率(20.4±3.8)%.(4)RealTime-PCR检测第3代VEGF cell和三代cell的内皮细胞特异性成分表达:P3 VEGF cel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浓度是P3cell的2.22倍.结论 用贴壁筛选法和VEGF细胞因子培养大鼠骨髓干细胞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内皮祖细胞(EPCs),该细胞具有内皮祖细胞的特性,可用于进一步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与应用.

  • 骨髓移植治疗DMD模型鼠后骨髓重建和目的蛋白的表达

    作者:刘晓蓉;张成;谢有梅;王展航;张为西;苏全喜

    目的:观察在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模型鼠mdx鼠后,骨髓重建过程及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对致死剂量放疗的20只mdx鼠进行BMT,于放疗后2、4、7、14、21、30 d断尾取血,观察血液性状,用红细胞计数板计数红、白细胞数量,瑞-姬染色观察血涂片中血细胞变化情况,于移植后2个月用荧光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受体骨骼肌dystrophin的表达情况.结果:白细胞对放疗的反应敏感、下降快,红、白细胞在放疗1周内下降到低点、血容量减少.1周后白细胞和血容量逐渐增多,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在移植后2个月部分mdx鼠肌膜上有dystrophin的表达.结论:对外周血象的观察,可间接、敏感地反映放疗效果及骨髓造血情况,从而推断BMT成功与否.BMT可使骨髓重建后病损骨骼肌上表达目的蛋白,利于骨骼肌修复.

  • 体内心肌微环境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的研究

    作者:杨敏;李玉光;吴贤仁

    目的:了解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灶,于用ISO后24、48h、2周杀死大鼠,取出心脏,通过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和Van Gieson's苦味酸性复红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灶的CD34+细胞的浸润及心肌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 用ISO后24h,动员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可见CD34+细胞浸润,并有CD34+新生心肌细胞生长;2周后瘢痕组织少,心肌纤维化程度轻,缺血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联用G-CSF和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能迅速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肌梗死灶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并能抑制缺血心肌纤维化和保护缺血心肌基本结构。

  •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dystrophin/utrophin基因双敲除鼠骨骼肌微观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松林;张成;黄文;姚晓黎;张为西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鼠(dko鼠)的骨骼肌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获取4~5周龄C57BL/6鼠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 d,以1.2×107个细胞/只静脉移植到7 Gy γ射线预处理的6只dko鼠(7~8周龄).8周后,检测移植鼠肌肉组织dystrophin蛋白表达、显微以及超微结构改变,并比较两组生存期.[结果]6只dko鼠骨髓干细胞移植8周后,约有7%骨骼肌肌纤维表达了dystrophin蛋白,骨骼肌组织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治疗组生存期有明显延长.[结论]静脉移植同种、同系鼠骨髓干细胞的dko鼠,8周之后,部分骨骼肌细胞有缺失蛋白的表达、其微观病理变化有了一定改善,生存期得到延长;提示干细胞移植治疗DMD有效.

  • 动员的骨髓干细胞保护大鼠缺血心肌机制的研究

    作者:吴贤仁;杨敏;李玉光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肌坏死模型,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坏死灶,于用异丙肾上腺素后24h、4周杀死大鼠,取出心脏,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和VG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肌坏死灶的CD34+细胞的浸润及心肌血管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24h,动员组大鼠心肌坏死区可见CD34+细胞浸润,并有CD34阳性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4周后瘢痕组织少,心肌纤维化程度轻,缺血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发生后,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能迅速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肌坏死灶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并能抑制缺血心肌纤维化和保护缺血心肌基本结构.

  • 受体衰老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的影响

    作者:施霞;孟娟;彭武健;盛艳华;孙秀才

    目的:观察受体衰老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结扎法建立不同年龄雌性小鼠急性心肌梗死修复模型,小鼠LAD结扎术后1 h接受相同年龄雄性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超声心动图和压力-容积分析评估小鼠心功能,组织切片测定小鼠心脏心肌梗死面积和厚度,Ki67染色检测小鼠心脏心肌梗死边缘区细胞增殖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心脏Y-染色体。结果 LAD结扎术后第28天,年轻小鼠( Y组)和年老小鼠( O组)左室短轴缩短分数( FS )和左室短轴面积变化分数(FAC)较LAD结扎术前显著下降,但Y组FS和FAC值均明显高于O组(P<0.01),压力-容积导管术进一步证实Y组小鼠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明显优于O组(P<0.05);与O组相比,Y组小鼠的梗死面积显著减少,而梗死壁厚度则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术后第3天,Y组Ki67阳性细胞数较O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两组间心脏内Y-染色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衰老内环境显著影响心肌梗死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衰老所致的心脏内源性修复能力下降是导致不同年龄小鼠心肌梗死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

  • 雌性大鼠骨髓干细胞体外从头合成雌二醇的研究

    作者:卢夏英;杨蓓;熊明娣;倪秀丽;邹挺;王晶磊;喻晓春;高俊虹;徐斯凡

    目的 研究雌性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否分化为产生雌二醇(E2)及表达芳香化酶(aromatase, P450arom)的细胞,为卵巢早衰、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途径.方法 体外分离成年雌性SD大鼠的骨髓干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增殖,加或不加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诱导分化,分为对照组(不加ATRA)和ATRA组(加ATRA),放射性免疫法(RIA)检测两组细胞培养液中E2的浓度;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芳香化酶基因CYP19 mRNA的表达和FSHR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两组细胞中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离体培养第3代雌性大鼠骨髓干细胞,RT-PCR示对照组和ATRA组从培养第1天开始均表达CYP19 mRNA和FSHR mRNA,免疫细胞化学示两组细胞从培养第2~4天都有P450arom的阳性细胞表达,从培养24 h开始在两组细胞培养液中都检测到较高水平的E2.结果 离体培养第3代雌性大鼠骨髓干细胞,RT-PCR示对照组和ATRA组从培养第1天开始均表达CYP19 mRNA和FSHR mRNA,免疫细胞化学示两组细胞从培养第2~4天都有P450arom的阳性细胞表达,从培养24 h开始在两组细胞培养液中都检测到较高水平的E2.结论 雌性大鼠骨髓干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能从头合成雌二醇及表达芳香化酶.

  • 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及诱导分化成肌样细胞实验研究

    作者:曾缨;张成;李才明;张为西

    目的比较SD大鼠、Wistar大鼠和C57BL/6J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及在体外将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肌样细胞的情况.方法体外分离成年SD大鼠、Wistar大鼠和C57BL/6J小鼠的骨髓干细胞,培养增殖,用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使其向肌细胞定向分化.结果 SD大鼠和Wistar大鼠的原代骨髓间质干细胞约10 d可达90%以上融合,平均3 d左右传代,C57BL/6J小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1周内可迅速增殖,1周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且细胞集落很少,难传代.SD大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含5-氮杂胞苷、两性霉素B和5%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作用下,可以分化为肌肉特异性抗原desmin和α-sarcomeric actin染色阳性反应的肌样细胞.结论不同种系的骨髓干细胞在体外用相同的培养基培养,可以具有截然不同的增殖能力;5-氮杂胞苷可以促使骨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肌样细胞.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作者:欧瑞明;陈运贤;钟雪云;赵洪云;管慧红;陆英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自体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用骨髓干细胞动员剂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部位,于用ISO后24,48h和2周后杀死大鼠,取出心脏,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方法检测动物模型心梗区的CD34+单个核细胞浸润以及心肌细胞和血管的再生情况.结果用ISO后24h,G-CSF处理组大鼠心梗区可见大量CD34+单个核细胞浸润,并有CD34+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2周后瘢痕组织较少,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用ISO后24h,对照组心梗坏死区有大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无CD34+细胞浸润及新生心肌细胞生长,2周后出现较大量的瘢痕组织.结论 G-CSF能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和血管的再生,减小心肌梗死的范围.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来修复坏死心肌组织的"干细胞自身移植"疗法,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 鸦胆子油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谭建福;周军;赵云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果实,其又名雅旦子、鸭蛋子、老鸦胆,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经、大肠经.具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的功能[1-3],主产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鸦胆子油是从鸦胆子果实中所提取的脂肪油,其主要成分:三油酸甘油酯以及其他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硬脂酸等.有杀灭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能增强其他抗肿瘤药物的活性,协同抗肿瘤,还能增强细胞、体液免疫,促进骨髓干细胞的造血功能,不良反应小,应用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就其临床应用及研究综述如下.

  • 骨髓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磊;潘明新

    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和分化潜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中的一种,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s,H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近年来,人们对B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性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BMSCs可以跨越胚层横向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包括肝样细胞),并且具备取材方便、体外培养技术成熟以及自体移植潜能等优点,因此其有望成为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或肝细胞移植的理想种子细胞.

  • 骨髓干细胞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血管新生

    作者: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目前,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如:药物溶栓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虽能一定程度上恢复再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但不能使已坏死的心肌再生和减少心梗后的心肌细胞凋亡.血运重建和循环改善是心肌细胞再生的前提和基础.心肌细胞能否再生或心梗后尚存活的心肌细胞能否长期存活并发挥泵血功能,取决于心梗后的心肌能否获得充分的血供.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骨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可代替病损的心肌细胞并重建新生血管[1,2].本文就骨髓干细胞在血管新生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心梗后的血管新生作用作一综述.

  • 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岑朝

    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以来缺乏简便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治疗这一顽疾带来曙光.然而,文献报道中少见大宗、长期的病例对照研究,缺乏系统的循证医学研究,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尚无成熟的方案.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干细胞取材途径及种类的选择干细胞根据其供体来源分为自体干细胞和异基因干细胞;根据其取材部位可分为脐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等;根据其体外处理方式还可分为直接采集后定点移植和体外扩增、定向分化后的移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玉河

    近年来,人们在动物试验中发现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终达到修复坏死心肌,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1].因此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向心肌化条件分化后植入受损心肌处,可能更有利于缺血心脏病的心功能改善.近NicolaSmart等[2]使用一种名为Tβ4的蛋白质注入人为心肌受损鼠心脏内,可以增强祖细胞的活力,帮助心脏自我修复,但由于心肌祖细胞在心肌细胞所占比例极低,并不能满足短时间内大量心肌细胞的缺失.现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829 条记录 38/42 页 « 12...34353637383940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