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管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5例
椎管内肿瘤约占全部神经肿瘤的14.3%~26.0% [1],髓外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对脊髓产生压迫作用,从而产生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行走困难等一系列神经症状.国内学者认为:早期明确诊断,尽早完全切除,及时解除脊髓压迫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2].我科2003年3月~2004年9月共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读片窗及答案
病例 男,15岁,以"左侧锁骨肿物,伴左肩、左后背疼痛"为主诉入院.CT平扫:左锁骨近胸锁关节处骨端结构欠规整,可见不规则膨胀性骨质破坏,内有多个点状钙化影及类圆形低密度区,病灶边缘较清晰,未见明显硬化缘和骨膜反应,周围可见软组织肿胀(图1,2).CT诊断:左锁骨近端占位.性质待定.
-
眶部额骨内血管囊肿引起眼球突出1例
眼球后各种良恶性肿瘤引起眼球突出时有发生,但眼眶顶部的额骨内发生血管囊肿使眼球突出极为少见,我院1998年发现并成功治疗了1例这样病人,现报道如下.患者高××男69岁住院号1998-5523 98年10月5日主诉右眼球逐渐向前突出,向外侧活动受限,来院检查,视力右4.0,左40(矫正不应),双眼角膜清晰,前房深浅正常,虹膜纹理清楚,瞳孔等大、等圆,直接和间接光反射正常.晶体透明.视乳头和视网膜血管均无异常.Hertel眼球突出计检查,右眼球较左眼球突出超过3mm.眼眶横断位CT摄片见右眶外上方额骨内有一个2.5cm×2.5cm大小膨胀性囊腔、骨质受压变薄,但仍清晰可辨.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脊柱外科微创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先在椎体内置人一个可膨胀性球囊(inflatable bone tamp,IBT),通过球囊的扩张在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再注人填充材料,从而纠正畸形,达到对一些骨质疏松或肿瘤等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fractures,VCFs)的治疗目的.
-
腮腺混合瘤的研究进展
混合瘤是涎腺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据国内六所院校口腔病理室统计资料表明,混合瘤占全部涎腺上皮性肿瘤的50%以上,占其全部良性肿瘤的87%以上,而腮腺是混合瘤的好发部位,约占其发病率的85%左右.该瘤膨胀性生长影响容貌,多次复发有恶变可能,可危及生命.因此研究该病的生物特性、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腮腺混合瘤研究方面的文献,重点对腮腺混合瘤的各种治疗及预防复发、并发症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
胆道梗阻的可膨胀性金属内支架疗法
一、可膨胀性金属内支架胆道扩张术采用可膨胀性金属内支架(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EMS)施行胆道扩张(内造瘘)术,具有下列诸特点:(1)导出系统狭细(7~10Fr),为获较大口径(6~12mm),比之管型支架其插入与留置可能造成的侵袭性均小;(2)具有持续的扩张力,支架可埋没于组织故不易脱逸;(3)EMS同胆管壁的接触面小,周围淤滞胆汁不多,并可伴随术后经过被覆以胆管上皮而少遭感染;(4)即使跨过肝内胆管支、胆囊胆管和胰管导,其留置亦不致影响胆汁和胰液之排出.因此,EMS堪称理想的装置,可望普及采用.实际上,由于此种装置可能插入并留置于胆管,对已往不易施行管型支架术的复数支肝内胆管亦能施术并可取得理想的畅通维持率.不过,尚且不能说已十分满意,还须继续努力提高效果即降低栓塞复发率.
-
提高现代交通事故伤救治水平的必由之路
人类社会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展而飞速向前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随着陆水空高速交通工具的膨胀性发展,交通事故伤已成为青壮年的第一位死因.美国统计37岁以下,加拿大报告44岁以下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交通事故伤.因此,交通事故伤已被各国公认为"世界第一公害"、"发达社会的疾病"、"常见广泛存在的社会公害".由此可见,交通事故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之大是可以想象的.在我国,1995年、1996年车祸死亡连续两年超过7万,其绝对值跃居世界之首[1].作为数年急诊一线的医务人员,虽然救治了大批严重的交通事故伤员,但是要挽回和减少社会以及家庭因交通事故而带来的损失,心须尽早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伤急救系统,必须通过社会、医院、医生这个整体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也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
长骨血管瘤的X线诊断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37岁,发现右小腿肿块10个月,局部疼痛半年.入院时间体检:右小腿中部局限性肿块,骨样硬度边缘不甚清楚,有压痛,无红肿.X线表现右胫骨中上部骨干前方骨皮质内有8.6cm×2.7cm的透光区边缘清楚,呈膨胀性生长,致髓腔变窄,侧位像呈梭形透光区,内为粗大骨小梁,纵形排列成栅栏状,无骨反应.给予手术治疗,术中呈暗色,易出血,予以切除并植骨.病理报告为骨血管瘤.
-
阑尾神经鞘瘤1例
患者男,23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2h入院.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血常规显示白细胞:120×109/L,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可见阑尾中段有一直径1.0cm球形肿物,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质硬,其远端阑尾浆膜充血略有增粗,常规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肿物为神经鞘瘤并阑尾炎,术后7d拆线,痊愈出院.随访1年恢复良好.讨论:神经鞘瘤是神经鞘膜发生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全身各处周围神经,发生在腹腔内脏器少见,发生在阑尾罕见.本例由于神经鞘瘤膨胀性生长,压迫使阑尾腔不畅而致炎症.
-
超声诊断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患者男性,25岁,头部右颞侧拳击伤后发现头部肿块二月.体检:头部右颞侧触及一肿块,有膨胀性搏动感.
-
髂骨单发膨胀性转移瘤1例
发生于髂骨单发囊状膨胀性转移瘤甚为少见,我院近遇到一例肺癌髂骨单发膨胀性转移,现报告如下:患者,男,67岁,因右髂部疼痛5月余伴肿块2月入院.体检:右髂前上嵴下方可及约7×8cm大小的质硬肿块,无活动,压痛(+),局部皮肤无改变,皮温不高.右髋部活动良好,两侧骶髂关节无明显压痛.X线表现:
-
神经母细胞瘤多发性骨转移一例
患者女性,5岁,因外伤后右上肢上举受限就诊.体检:右上肢外观正常,上肢上抬受限,肱骨上段压痛明显.右肘部X线片示:右肱骨中下段、尺桡骨中上段呈轻度膨胀性改变,内见多发不规则骨质破坏区及少量骨性间隔,未见钙化影,骨皮质未见破坏,仅肱骨上段外侧缘见局限性骨皮质中断(病理性骨折).病变局部未见软组织肿块影及骨膜反应.加摄X线胸片后发现:双侧诸肋骨亦呈轻度膨胀性改变,内见"筛孔状"骨质破坏区.
-
可膨胀性三件套假体治疗勃起功能障碍:300例多中心远期疗效研究
-
前房穿刺缓解药物不能控制的持续性高眼压
我们自2004年8月~2006年3月采用前房穿刺放液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的高眼压患者2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组20例(20眼),男7例,女13例;年龄25~85岁,平均62岁.其中挫伤性青光眼2例,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例,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orneal endothelial syndrame,ICES )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加压环扎术后高眼压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20%甘露醇静脉滴注,2次/d;尼目克司50 mg,2次/d;0.25%噻吗心安眼液,2次/d.闭角型青光眼加用1%匹罗卡品眼液等药物降眼压治疗,眼压不能控制,均持续48 h在40mmHg(1 mmHg=0.133 kPa)以上.
-
鼻腔混合瘤1例
患者,女,50岁,因双侧鼻塞进行性加重12年入院.曾于1973年和1992年经鼻行双鼻腔混合瘤切除术.肿物来自双侧鼻底内侧中部,基底较广,左侧约为3.5 cm×5 cm×6 cm大小,右侧约为4 cm×6 cm×7.5cm大小,肿瘤向双侧鼻腔内、外侧壁膨胀性生长,双侧上颌窦内侧壁向外侧推移,部分窦壁骨质吸收变薄,部分鼻中隔及鼻底骨质吸收破坏(图①).
-
颞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1例
患者,男,12岁.右耳后隆起半年入院,CT检查提示右侧颞骨乳突区膨胀性骨质破坏,行颞骨部分切除,见骨质质脆松疏明显,术中病变区域未见明显黏液样组织,术后病理见纤维组织增生伴反应性骨形成,初步诊断为纤维骨性假瘤.
-
耳影像学与临床(三十四)
图222是一位女性患者的CT扫描及电测听检查结果.该患者因中耳炎多年,听力下降而就诊.水平位CT检查显示为典型的胆脂瘤表现.图A位于上鼓室顶层面,颞骨岩部可见上半规管二个脚形成的管腔,上鼓室扩大,外侧壁有硬化.上鼓室腔内有密度均匀一致的不规则软组织影,其边缘光滑,未充满上鼓室(上鼓室内可见未充满的软组织,其边缘光滑呈膨胀性,周围有骨质硬化圈是上鼓室胆脂瘤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手术方法的改良
造釉细胞瘤是颌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下颌骨.此瘤膨胀性生长,可造成颌骨功能损害,并影响容貌,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多次复发有恶变可能.一般认为保守治疗复发率高,趋向于根治性截骨术.彻底的截骨术可降低术后肿瘤复发,但术中常将下牙槽血管神经束一并切除,造成下唇及下颌牙齿永久性感觉丧失,长期有不适感.为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我们采用保存下牙槽神经或血管神经束的改良截骨术治疗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造釉细胞瘤治疗进展
造釉细胞瘤是口腔颌面部较常见的颌骨良性肿瘤,国内5所口腔医学院校统计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3%,占牙源性肿瘤约63.2%.该瘤膨胀性生长可影响容貌,多次复发有恶变可能,原发恶性者能危及生命,因此研究该病的生物特性,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有关造釉细胞瘤研究方面的文献,重点对造釉细胞瘤的各种治疗方法及适应证进行了阐述.
-
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进展
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是常见血管疾病,尸检统计的发生率为2%~3%.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大动脉瘤的发生率有增长趋势.在自然病程方面,有症状或(和)持续膨胀性动脉瘤的5年生存率仅10%~15%.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有一定数量的症状性大动脉患者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而不能手术治疗[1-4].用带膜支架隔离大动脉瘤是近年介入治疗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展作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