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再次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肺泡腔中大量的嗜酸性富含脂质和蛋白质的物质沉积[1],可分为先天性、继发性和获得性三类.目前PAP有效的治疗是全肺灌洗[2].多数文献报道的是对初次诊断的PAP患者的全肺灌洗治疗.2005年我们收治了1例PAP患者,经全肺灌洗治疗10个月后复诊,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再次进行全肺灌洗治疗,现报告如下.
-
蛔虫性嗜酸性肺炎二例
例1 患者男性,43岁.反复发作性胸闷、气促、喘鸣2年余.先后在数家医院摄X线胸片,曾发现"双下肺炎",每次症状加重时均给予多种抗生素治疗,但疗效不佳.本次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胸闷,气促,阵发性剧烈咳嗽,后半夜及清晨尤剧.
-
舌体猪囊虫病3例
我科收治舌体猪囊虫病3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患者男性,58岁.因舌体部疼痛渐大性肿物3月余入院.查体:舌体前部正中见一肿物突起,略呈球形,直径约2cm,扪诊感肿物为实性,质略硬,边界模糊,活动度一般,无压痛,表面粘膜正常,舌体运动无明显受限.诊断:舌体肿物性质待查.处理:在局麻下行舌体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舌体肌层内,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与周围肌肉组织粘连,钝性分离肿物,见肿物呈囊性,内有淡黄、清亮液体;术后病理:纤维性囊壁见嗜酸性细胞浸润,内有猪囊虫1条.病理诊断:舌体猪囊虫病.另外两例患者舌体情况与上述类似,并兼有全身多发.病理确诊后均给予口服吡喹酮治疗.
-
乳腺颗粒细胞瘤1例
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发生在乳腺者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道如下:患者女,61岁,发现左乳外侧包块伴疼痛1a入院.体检:左乳外侧部扪及一肿块,直径约0.7cm,触之不滑动.穿刺细胞学查见大而浆嗜酸性的细胞,无明显异型,考虑皮肤附件肿瘤,建议手术.术中见包块位于左乳外侧皮下,与皮肤相连,直径约0.6cm,边界不清.临床诊断:左乳包块.
-
鼻咽部浆细胞样肌上皮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右耳胀闷感伴头痛,遂来我院行鼻内窥镜检查发现鼻咽部新生物,在鼻镜下行"鼻内病损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镜下瘤细胞胞质宽,嗜酸性,核小,偏位.免疫组化示:S-100(+++),CK(+++),CD68(+++),Vimentin(+++),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样肌上皮瘤,见图1.
-
小肠嗜酸性肠炎致穿孔1例
患者,女,30岁.因转移性下腹疼痛5h于2003年3月2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中上腹绞痛,呕吐胃内容物约80ml,入院前3h疼痛转移致下腹部,为持续疼痛阵发加重,无腹泻、腹胀、便血症状.无腹外伤史.
-
小肠嗜酸性肠炎致穿孔1例
患者,女,30岁.因转移性下腹疼痛5h于2003年3月28日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中上腹绞痛,呕吐胃内容物约80ml,入院前3h疼痛转移致下腹部,为持续疼痛阵发加重,无腹泻、腹胀、便血症状.无腹外伤史.9年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遵医嘱服药6个月治愈.查体:T 37.4℃,P 94次/min,BP 105/70mmHg.神志清楚,全身无红斑、风团等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查体心肺未发现异常.
-
结节性脂膜炎1例
患儿,男,7个月.发现皮下包块5天就诊.包块先自小腿开始,1~1.5cm大小,不肿,表面不红、无触痛,呈对称性,逐渐发展至臀部,脊柱旁,大小不等,部分包块可自行消失,不伴发热,关节疼痛肿胀等.体检:体重8kg,T36.7℃,脊柱旁,臀部,双下肢可扪及7~8个结节,0.5~2cm大小,部分表面稍发红或有结痂、质地偏硬,无触痛,边界清楚,活动.心肺(一),腹不胀,未扪及包块,肝肋下2.0cm,脾未及,关节无红肿.血WBC12.2×109/L,N0.40,L0.58,E0.02,RBC:3.9×1012/L,Hb118g/L,PLT254×109/L,ESR9mm/h,嗜酸性细胞计数0.35×109/L.囊虫皮试(一)(ELISA).
-
特发性高嗜酸细胞综合征1例
患者,男,65岁.因乏力、活动后心累、气短1月入院.否认传染病接触史,无过敏史.查体:T37.5℃,P100次/分,R20次/分,BP18.7/12kPa.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无明显贫血征,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瘀斑、瘀点及皮下出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胸骨中下段压痛明显,心肺无阳性征.腹软,脾大,1线6.5cm,未超过腹中线,质中,无压痛.肝未扪及.神经系统无阳性征.入院后血常规白细胞207.3×109/L,嗜酸性中幼粒细胞0.02,嗜酸性晚幼粒细胞0.01,成熟嗜酸细胞0.85,淋巴细胞0.11,嗜碱细胞0.01.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正常.肝、肾功及大小便正常,未查见寄生虫.血沉、抗O、RF正常,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C4、Cic均正常,ENA酶谱抗Sm、抗M1RNP、抗SSA、抗SSB、抗SCL-70、抗J0-1、抗Rib均阴性.胸片、ECG正常.
-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病
嗜酸粒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0.02~0.04,超过正常但小于0.1称轻度增多,介于0.1~0.5为中度增多,大于0.5则为重度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与许多皮肤病相关,可归为二类,一类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主要有: Ofuji嗜酸性化脓性毛囊炎、Wells综合征、嗜酸性脂膜炎、Gleich综合征(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周期性血管水肿)、嗜酸粒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口腔黏膜嗜酸粒细胞性溃疡、新生儿毒性红斑、嗜酸粒细胞性面部肉芽肿、一过性嗜酸粒细胞性结节病及结节性嗜酸粒细胞浸润等.
-
从"肝肺"论治慢性咳嗽临床举隅
慢性咳嗽是指持续咳嗽超过3周,X线胸片正常,无明显肺部疾病的咳嗽.长期慢性咳嗽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夜间剧烈咳嗽影响睡眠,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咳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为后鼻道分泌下滴、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返流、嗜酸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咳嗽属中医学"咳嗽"范畴,总的病机是肺气上逆.
-
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性血管炎1例
患者男,74岁.双小腿胫前红肿、水疱、大疱2个月,伴痒.皮肤科情况;双小腿胫前大片浮肿性紫红色斑片,其上可见大小不等的糜烂.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部分小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诊断: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性血管炎.治疗:口服米诺环素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有效.
-
特发于手掌部的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
患者男,19岁.左手掌反复出现水疱、脓疱伴瘙痒2月余.体检:左手掌见多处淡红色轻度脱屑性斑疹、斑片,伴有小水疱、脓疱及结痂,右手掌散在多个水疱.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左手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及皮下组织中大量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口服强的松30mg/d后皮损迅速消退.
-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
患者男,22岁.面部红斑、丘疹和脓疱,伴脱屑3月余.面部可见数个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和丘疹,顶部可见针尖大脓疱,伴破溃.血常规正常.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厚.毛囊及真皮内可见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毛囊内见嗜酸性脓肿.
-
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理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在AD皮损及未受损皮肤中发现激活的淋巴细胞(CD4辅助细胞)及肥大细胞、真皮郎格汉斯细胞(LCs)及具有抗原传递活性的表皮LCs,AD患者血清总IgE增加[1],血清及受累皮损中激活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2,3],提示免疫学异常与其发病机理密切相关.
-
嗜酸性痒疹与寻常性痒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嗜酸性痒疹与寻常性痒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嗜酸性痒疹(A组)30例、寻常性痒疹(B组)30例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共同点:皮损形态、分布、瘙痒程度、发作情况、病程、浅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相似.主要差异:A组男女比9:1,B组1:1.3;A组嗜酸细胞明显升高,>10%者占96.67%,4例骨穿检查可除外血液病,B组嗜酸细胞无明显变化,均<4%;A组IgE明显升高,8585~23378 U/ml,B组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A组显示真皮中、上层散在嗜酸细胞,B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嗜酸性痒疹非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亦非痒疹类疾病,而是一种独立性疾病.
-
侵袭性肺曲菌病1例
患者 女,71岁.咳嗽、咳痰、发热、口腔黏膜广泛白斑.4月前确诊多发性骨髓瘤Ⅲa期IgG型.化验:血白细胞11.1×109/L,中性0.93,淋巴0.04,嗜酸性0.02.红细胞2.77×1012/L,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66×109/L.痰培养及涂片检查未见明显细菌生长.
-
甲状腺嗜酸性腺瘤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甲状腺嗜酸性腺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甲状腺嗜酸性腺瘤的CT资料,详细分析其CT表现.结果 23例中,20例单发,3例为多发结节.8例病灶形态不规则,15例呈类圆形,直径1.2~6.5 cm,平均2.3 cm,直径>4.0 cm 5例.11例病灶平扫边界不清,17例密度不均,平扫CT值约为 49 HU,增强CT值154 HU.结论 甲状腺嗜酸性腺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
先天性盲肠缺如并慢性阑尾炎伴囊状扩张1例报告
结肠先天性变异,以肠旋转不良或肠道重复畸形多见.而部分结肠先天性缺如极为罕见.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病人男性,53岁.右下腹不规则疼痛伴腹泻6年,时有低热.近月来,症状加重,每日腹泻3~4次.消瘦乏力,食纳差.于1994-03-22收住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无肠型可见.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6×109/L,中性0.8%,淋巴0.18%,嗜酸性0.02%;血沉3 mm/h.大便常规:色黄,质稀,无脓血.隐血试验阴性.B超:腹部未见异常.
-
1例百草枯中毒的护理体会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因其高效环保而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但是百草枯对人体有很大的毒性,其毒理是在体内产生自由基,与体内氧分子结合,主要在肺组织蓄积,引起肺水肿和出血,肺表面嗜酸性透明膜形成和肺泡间隔纤维增生,导致纤维性肺炎,而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可累及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1]。成人口服半数致死量约50mg/Kg,通常儿童服20%百草枯4.5ml,成人服20%百草枯10~20ml即可致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