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按压推挤手法加过伸板8字横绕包扎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自1985年1月~1995年12月,采用按压推挤手法、加过伸板8字横绕包扎固定的方法,对276例髌骨骨折的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
乳腺癌专用负压引流球固定装置的介绍
乳腺癌术后患肢留置引流管接引流球持续负压引流,同时患侧上肢保持功能位,取内收位,避免外展,活动时常用三角巾包扎固定,防止患肢早期外展活动,牵拉伤口。同时负压引流球下垂悬挂,活动不注意时有脱管风险;有些患者用患侧手掌托住负压引流器,增加患侧肩关节活动,不利于康复锻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制了乳房癌专用负压引流球固定装置,有效固定引流球,同时患肢保持功能位,取内收位,避免外展,临床实施效果满意。
-
巧用发带固定颈内静脉置管
临床上行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其他血液净化治疗时,需要通过颈内静脉置管术建立透析通路.术后护士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固定的同时,需要妥善固定导管,以防止导管滑出、折叠或扭曲.
-
自粘绷带应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包扎固定
目的 探讨自粘绷带对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包扎固定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1~14岁行包皮环切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行包皮环切手术后,切口涂以抗生素软膏后用凡士林纱条及无菌纱布覆盖,自粘绷带进行固定;对照组患儿行包皮环切手术后,切口涂以抗生素软膏后用凡士林纱条包扎,用无菌纱布覆盖之后,胶布固定.观察两组固定效果、出血情况、感染发生率及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使用自粘绷带包扎固定的方法较对照组使用胶布固定牢固,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感染发生率、愈合时间上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粘绷带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包扎固定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舒适,透气性好等优点,适合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硬膜外留置导管致硬脊膜破裂1例
男,44岁,外科医生,因患L5S1椎间盘突出症,由L4~5棘间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尾端置入导管3cm,包扎固定,注入2%利多卡因5ml,醋酸确炎舒松-A 25mg,维生素B10.2mg,维生素B121mg,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至20ml,拟行一周一次.注药后症状好转,病人带着硬膜外导管仍工作(为病人手术)、散步等.第二次注药后,第二天发现包扎的敷料湿润,打开敷料,发现导管向外溢液,经导管抽取1ml检验,证实为脑脊液,说明硬脊膜已破裂.讨论:硬膜外留置导管是治疗腰突症的一种有效疗法,并发硬脊膜破裂很少见,一旦硬脊膜破裂后再注药,极易并发全脊髓麻醉等并发症.因此采用此疗法在每次注药前均应回抽,排除硬脊膜破裂的可能;带管期间应尽量减少活动,以减少硬脊膜破裂机会.
-
复合型骨折固定包扎器具的制作与应用
在院前急救中,创伤病人的急救必须分秒必争,四肢开放性骨折应迅速包扎和固定.为此,我们于2004年10月,研制了应用于院前急救的复合型四肢开放性骨折固定包扎器具,临床使用110例,对保证包扎固定效果,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出血及骨折后再损伤,有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介绍一种小儿眼部包扎固定帽
小儿眼部包扎时,由于搂抱、睡眠、头部活动等原因易使敷料脱落或松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小儿眼部包扎固定帽(专利号ZL96240360.1),应用于86例患儿,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自制头面部术后加压固定带的临床应用
上颌窦根治术、上颌骨囊肿摘除术等面部手术后,对手术切口应加压止血,常规应用加压四头带(也称为鼠式加压带)包扎、止血.方法是将鼠头压在手术切口部位,将四条等长的带子分别打结在耳郭的上方和下方(图1).我们发现,如用鼠式加压带时打结加压过紧会引起双侧耳郭上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同时,易致耳郭及周围皮肤疼痛,甚至为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如果打结加压过松则会使伤口局部加压不牢固、易脱落,而影响加压止血的效果.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将原来的鼠式加压止血带经过改造,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方法介绍如下:(1)将四条等长的带子改为上面较短、下面较长的绷带固定在止血鼠上.(2)包扎固定时将止血鼠固定在伤口上,两条短带子分别在双侧耳郭上方与两条长带子交叉打活结,调整压力后将两条长带子剩余部分在病人头顶部打结,并再次调整止血鼠的压力(图2).这种加压固定带使加压时间持续,并可以随时调整加压力度,使止血效果有效、可靠,病人痛苦小.此方法实用性强、采用材料方便简单,特别适合未开展微创手术的基层医院应用.
-
网状弹力帽在外科四肢换药中的应用
人体四肢(上臂、前臂、肘关节、大腿、小腿、膝关节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外伤创口或者由于疾病手术治疗的创口.这些大小不等的创口一般都需要一次或多次的换药才能痊愈.临床上换药后都是用:①胶布粘贴固定;②绷带包扎固定;③用一次性敷贴固定.
-
弹力绷带固定小儿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减少小儿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的概率,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方法 将160例静脉留置输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帖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输液完毕后用外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比较2组静脉留置针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情况以及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液体渗出、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 弹力绷带包扎固定明显减少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可延长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
蝶形胶布在新鲜直线形伤口中的应用
我院门诊换药室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对126例新鲜直线形伤口,给予清创口,采用蝶形胶布外敷碘伏,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固定,经临床观察效果好.
-
就地取材——四肢外伤骨折自救处置
人们在外出旅游或参加户外活动时,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四肢骨折约占意外伤害事件的1/3左右.在没有专用医疗器材的情况下,如何就地取材,及时处理受伤部位,至关重要.如果处置不当,可能会造成伤情的进一步恶化.我们根据户外常见外伤的特点,总结出一套利用自己随身携带的衣物,进行四肢外伤、骨折固定包扎的方法.
-
脾动脉栓塞术术后胶布过敏致大面积皮肤糜烂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1999年5月26日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简称PSE),术后在右侧腹股沟股动脉穿刺处用宽胶布包扎固定止血.48h后患者出现皮肤灼热,瘙痒,胶布周围出现红色丘疹,随即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并改用纸胶布固定.红色丘疹处用75%酒精消毒,但局部皮肤仍出现数处密集成群的大小水泡,破裂后糜烂,渗液,改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糜烂与渗出不减轻,皮损扩大到18cm×40cm,后改用30%双氧水彻底冲洗糜烂创面,再用呋喃西林液冲洗干净,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用电吹风吹干,次日便干燥,第3天有部分结痂,后未再出现渗出与水疱.第8天创面结痂完全脱落而愈合.
-
绷带固定法用于肛管手术后固定
痔、肛瘘手术因部位特殊,术后包扎固定如不牢固,达不到止血的作用,且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我们采用绷带固定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自黏性弹力绷带在腮腺手术后的应用
腮腺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手术.传统的术后纱布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很容易受活动的影响而松动,给病人带来不便,而自黏性弹力绷带既能有效压迫固定,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科将自黏性弹力绷带用于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自制弹力背心在肋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肋骨骨折在胸部损伤中为常见,治疗以解除局部疼痛、防止与处理肺部并发症为主,常采用多头带包扎固定或弹性绷带胸部环形包扎,操作者常感繁琐不便.我科与外科合作自制弹力背心,经126例肋骨骨折病人使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
自制布套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
在四肢手术中,为了防止和减少手术区域的污染,手术医生常常把不能消毒的脚或手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再以绷带缠绕包扎固定,此方法虽能起到与手术区域隔绝的目的,但费时、费力、费物.现自制了一种布套,在四肢手术中应用非常简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
新型弹力束乳套在隆乳术后的应用研究
隆乳术是治疗因各种先天性的原因导致乳房发育不良,或后天原因致乳腺萎缩、乳房体积变小的常用手术方法.假体移位及血肿形成是隆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隆乳术后通常需要局部加压包扎固定,可以防止胸大肌收缩时将假体挤向上方而移位,同时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手术后传统的加压包扎固定方式是在切口缝合后,在腋下、乳房周围用厚无菌棉垫垫衬,用纱布绷带或自黏性弹性绷带交叉缠绕固定、塑形.
-
介绍一种外科牵引架
为外科病人进行四肢手术、换药、清创、包扎固定等操作时,通常需要助手或护士将病人的肢体抬起才能进行操作,尤其是四肢骨折时更是如此,如伤口在肢体的后方,则在操作中需要持续抬起病人的肢体,时间较长导致助手或护士的体力消耗很大,操作时肢体的位置很难长时间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变,而且人员经常需要轮换,常常影响操作的质量.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外科牵引架,经临床应用286例次,取得满意效果.
-
鲁周同治疗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经验
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多发生于拇指屈肌腱.患儿拇指不能伸直,强行伸直时有弹响感,伸直后难以屈曲,检查患指掌面掌骨头处可触及一较硬的结节.鲁师在检查时通过反复屈伸患指,触摸并确定结节的准确位置,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用针刀刺入皮肤直至肌腱(结节)表面处切割腱鞘数次,当腱鞘被完全切开后,被动活动患指指间关节屈伸自如,无交锁或弹响,局部注入少量曲安缩松,活力碘消毒针眼后用创可贴覆盖,在完全伸直位用小型夹板包扎固定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