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天然药物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艳;白丽

    白假丝酵母菌是生物膜相关感染中常见的真菌.近,微生物的生物膜由于留置医疗器械有关感染的增加而受到重视.生物膜可以逃避抗生素和免疫攻击,且容易诱发耐药,并引起相应的慢性和顽固性感染.而传统的天然药物在生物膜感染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科学和医学文献报道,综述了天然药物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 白假丝酵母菌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萍;厉荣玉;董群

    目的 建立一种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 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蜗牛酶消化破壁形成原生质体,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反应等进行鉴定.结果 提取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提取的DNA浓度为(1.18±0.36)μg/μl,纯度好(OD260/OD280>1.7),不用 RNase酶处理,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PCR扩增.结论 本研究中提取DNA的方法简便易行,提取物可适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研究.

  •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

    作者:张亚莉;汪能平

    随着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和抗菌药物种类的发展变化,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亦发生了变化.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以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占主导地位;70年代后,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应用,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频率明显上升.80年代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革兰阴性杆菌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MDRTB)感染增多.真菌感染亦逐年增长,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

  • 论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爱辉;王海龙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6年7月-2009年6月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并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的62例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我院呼吸内科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7%,易感因素主要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放化疗等;其中患有COPD的32例,占总数的51.6%,COPD是呼吸内科肺内真菌感染的常见基础疾病;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约占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60%;治疗方法主要以抗真菌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综合治疗为主.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放化疗等因素是呼吸内科肺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COPD是呼吸内科真菌感染的常见基础疾病,白假丝酵母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白假丝酵母ERG11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王应斌;王宏;郭辉玉;赵永忠;罗深秋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氟康唑作用的靶酶编码基因(ERG11)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择从尿道、阴道、口咽部、呼吸道、血液和前列腺液分离的10株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和3株敏感菌株,以抽提的白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对ERG11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直接DNA序列测定,后应用BLAST和ClustalW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株白假丝酵母菌的ERG11基因序列(以已知序列第1个ATG起始密码的A作为第1个记数单位)共有21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17个同义突变位点和4个错义突变位点;在第348 bp位点和第383 bp位点,耐药菌株和药物敏感株均可发生D116E和K128T变异;在靶酶活性中心血色素结合区和疏水端螺旋区的对应基因片段,耐药株在第1309 bp位点可致V437I变化;在第1320 bp位点耐药菌株发生碱基突变,形成A、C基因杂合子,有可能导致N440K变化.结论(1)ERG11基因的D116E和K128T位点变异可能与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无关;(2)ERG11基因的V437I和N440K位点的改变,可能与耐药形成有关.

  • 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和假丝酵母菌群分布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曾俊;宗利丽;毛婷;黄郁馨;徐正美

    探讨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我们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既往用药及工作环境相似的急性VVC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对其阴道来源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子水平的菌种鉴定,结合SSCP和基因扫描(GeneScan)对白假丝酵母菌CAI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对VVC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分.结果 从获得的198份标本中分离白假丝酵母菌140株(70.7%);58株非白假丝酵母菌(29.3%).198名患者中重度VVC 95人,轻中度VVC 103人.白假丝酵母菌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所占比列分别为62.1%和76.6%(P=-0.011).140株C.albican共检出38种CA1基因型且集中分布于少数几种,其中基因型30-45(44株,31.43%)和32-46 (23株,16.43%)常见,其次为基因型30-46(4株,2.86%)和32-47(9株,6.42%).以上4种优势基因型菌株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vs42.0%,P<0.001).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VVC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假丝酵母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相比更容易引起重度VVC,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VVC严重程度有关.

  • 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

    作者:李倩珺;徐韫健;谭皓妍;吴晓宾;黄俊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裂解法提取白假丝酵母菌 DNA,扩增 ERG11基因后测序,选取3种吡咯类药物(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均耐药的全耐药菌株DNA 片段进行 TA 克隆;利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 CDR1、CDR2、MDR1基因表达的 mRNA 进行相对定量,比较耐药株与敏感株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37株耐吡咯类白假丝酵母菌中,ERG11存在41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20个同义突变,21个错义突变,发现新变异:N12I、Y13F、S16F、V36F、V51L、G129E、T123I、E194K、K344N、E517G、V234A;CDR1基因2-ΔΔCt值敏感株为1.09±0.27,耐药株为1.46±0.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敏感株与耐药株间 CDR2和 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 ERG11某些位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变异和 CDR1高表达有关,CDR2和 MDR1表达与耐药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白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抗真菌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同时耐药菌株的发生逐渐增多.白假丝酵母菌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原真菌,对一线唑类抗真菌药物经常出现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多样性与其对抗真菌药物的耐受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白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是治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失败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认为假丝酵母菌耐药与多种分子机制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麦角甾醇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的变化造成的膜成分的改变;编码药物外排泵的基因表达增加;生物被膜的形成.很多专家就此问题做过研究,本文现就此问题作一综述.

  • 7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口腔感染的菌群状况分析——附73例报告

    作者:陈月燕;席云;吴坚

    目的:了解70岁以上老年人群口腔感染的菌群状况.方法:根据口腔余留牙数目分为研究组(余留牙超过20颗)32例和对照组(余留牙少于6颗)41例,比较2组的菌斑百分率、葡萄球菌和白假单丝酵母菌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菌斑百分率为39%,对照组为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葡萄球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另外,研究组中具有初中或以上文化程度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70岁以上老年人群存在口腔感染,口腔余留牙数与口腔菌群的控制情况有关,与受教育程度也有一定关系,提示应重视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 白假丝酵母菌痰培养检查阳性应否予抗真菌治疗?

    作者:张常然

    目前,对于痰培养发现白假丝酵母菌要不要给予治疗的问题仍存在争议,主张行抗真菌治疗的观点认为,对存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者,2次以上痰培养出白假丝酵母菌者可给予预防性治疗;不主张抗真菌治疗的观点则认为,痰培养结果不可靠,阳性可能为污染或真菌定植,给予抗真菌治疗应慎重.解决该问题的要点是临床科室留取合格的痰标本,以及检验科对痰标本的处理.笔者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供临床参考.

  • 女性阴道真菌感染及药敏分析

    作者:廖彬;马凤玲;林伟雄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酵母样真菌感染情况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妇科门诊送检465例女性阴道拭子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465份标本培养分离出105株酵母样真菌,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9.5%(73/105).检出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5-氟胞嘧啶、益康唑、氟康唑敏感率依次为100%、98.1%、94.2%、94.2%、86.7%、86.7%.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是女性阴道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制霉素、两性霉素B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 百色市某医院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与耐药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文成;农乐根;覃羽华

    目的 分析当地常见的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及其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190株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应用PCR技术对其25SrDNA中的transposable intron基因进行基因型分析.应用MicroScan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标本分离出的白假丝酵母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感染的190株白假丝酵母菌大多数为A型,共112株(58.95%);A型对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高于B型和C型;A、B、C三型对氟康唑全部耐药,而对两性霉素均敏感.结论 不同基因型的白假丝酵母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应针对不同基因型别的白假丝酵母菌应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 54株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及药敏分析

    作者:符新颖;莫成锦;李坪刚

    目的 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情况,分析该医院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抗常见真菌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体外敏感性,为控制该菌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分离、鉴定临床送检标本,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白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用各个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并对这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54株白假丝酵母菌,其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85.2%,98.1%,33.3%,22.2%,31.5%.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敏感性高.

  • 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体内外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研究

    作者:杨文;麦明晓;李海霞;王英;周贞鉴;李文广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体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活性,探讨DMY-Ni治疗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DMY-Ni对临床30例白假丝酵母菌(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低抑菌浓度(MIC)值和低杀菌浓度(MBC)值,同时模拟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分组给药,SPSS17.0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Y-Ni对白假丝酵母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为6.25~50μg/ml,MBC为12.5~200μg/ml,分别于模型组和给药前比较,4种剂量组给药7 d后小鼠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落数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阴道局部病变肉眼观察逐渐好转,且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佳。结论4种剂量DMY-Ni对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小鼠都有明显治疗效果,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另外3种剂量组,为获得临床治疗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提供一个可参考的途径。

  • 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假丝酵母菌对9种抗真菌药物低抑菌浓度测定

    作者:何亮;郝建华;张建华;徐丹;鲁绍琴;张丽芬;蒋莉;罗历;于文超;涂彩霞;沈化清;张小红;王娟

    目的 检测引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白假丝酵母菌对9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VVC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真菌,并鉴定到种,采用低抑菌浓度法对白假丝酵母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培养分离的41株菌中,白假丝酵母菌占87.8%,光滑假丝酵母菌占4.87%,季也蒙假丝酵母菌占2.4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2.43%,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43%;36株白假丝酵母菌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克霉唑、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其中7种药物耐药率大于50%.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VVC的常见致病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应根据临床实验室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形成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林波;李亚婷

    1976年Marshall第一次提出了生物膜的概念,指出“生物膜是生长于细菌表面非常细的外聚合物纤维”.时至今日,人们对生物膜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认识,新的定义指出生物膜是微生物群落为了自我保护而产生的一种附着于组织表面、由其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CM)包裹的细胞菌群的一种形态.

  • A ID S患者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分析

    作者:张米;雷素云;高丽;杨翠先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ID S )患者培养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体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白假丝酵母菌分布比例在粪便中高,占43.6%,咽拭子次之,占26.2%;白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小抑菌浓度(M IC )范围分别为0.06~8、0.125~4、1~128、0.5~1以及1~32μg/m L ,耐药率分别14.5%、19.4%、16.5%、0.0%、1.9%。结论对AIDS患者进行多种标本类型的真菌培养可提高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可作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 平常假丝酵母菌引起医院内肩关节感染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付广梅;侯天文;张盼

    近年来,住院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不断上升。其诱发因素包括恶性肿瘤、中心粒细胞减少症、细胞毒药物化疗、年龄老龄化加剧、胃肠外营养、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中央静脉置管等[1]。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是假丝酵母菌属菌种,尤其是白假丝酵母菌。随着临床氟康唑预防应用,以及侵入性医疗措施的实施,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在下降,而非白假丝酵母菌检出在升高,其他如热带、克柔、近平滑、光滑以及季也蒙假丝酵母菌等在在临床上也时有检出[2]。国外有平常假丝酵母菌引起HIV感染者的口腔和食道感染的报道[3],但其引起的临床感染在国内鲜见报道。2012年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关节液中检出1株平常假丝酵母菌。现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 255份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病历分析

    作者:颜鲁青;卢海儒;周海凤

    目的:分析引起住院患者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控制该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细菌室提供的资料,对我院2005年1~12月255份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360株白假丝酵母菌,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8.04%,确诊为院内感染的病历为24.3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与其使用抗菌药物、体质、年龄、基础病况、病程等均有关系.

  • 单用伊曲康唑及联合γ-干扰素对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廖晓容;高永良;周汛

    目的:研究单用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及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抗菌作用.方法:制备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模型,单用不同剂量伊曲康唑及联合γ-干扰素治疗感染小鼠.取肝、肾组织培养及组织切片,通过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及组织病理切片情况,判定单用伊曲康唑及联合γ-干扰素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作用.结果:伊曲康唑10mg/kg与105U γ-干扰素联合应用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而伊曲康唑50mg/kg与105u γ-干扰素联合应用其协同疗效不显著.50mg/kg伊曲康唑组单用有很好的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结论:小剂量的伊曲康唑与γ-干扰素联合应用对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大剂量伊曲康唑单用也有很好的抗菌原理.

199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