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侧腹股沟斜疝致大网膜扭转1例

    作者:张琨

    患者,男,31岁.因持续性腹痛5天人院.5天前,田间劳动后突发腹部绞痛,以脐周为甚,逐渐转移至右下腹,持续性加重.伴畏寒发热、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近两天未排大便,肛门不排气.小便正常.在当地卫生所静脉滴注抗生素后无缓解.2年前,出现右侧腹股沟包块,诊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包块反复出现,时有隐痛.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正常.腹胀,未见肠型蠕动波,腹肌紧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明显,移动性浊音可疑,未扪及包块,肠鸣音减弱.右侧阴囊鸡蛋大带蒂块状物,可回纳,压住内环口,块状物不再突出.化验检查:WBC12.4×109/4,NO.81,L0.18,E0.01,尿常规(-).B超提示盆腔中等量积液.腹部透视见小肠充气,未见液平及膈下游离气体.诊断:腹痛待诊,重点考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梗阻.有剖腹手术指征.入院当日行剖腹检查,取右腹直肌切口,开腹后发现腹腔内暗红色液体约200ml,大网膜下移至右侧盆腔,末端与疝囊颈少许粘连,无大网膜及肠管嵌顿.中下腹有一10cm长大网膜条索状扭转,坏死、紫褐色,见纤维块状物.阑尾正常.无肠梗阻及肠坏死.探查其余器官无病变.一并切除坏死扭转的大网膜,同时取右腹股沟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及疝修补术.术后诊断:右腹股沟斜疝致大网膜扭转.术后恢复顺利,两周痊愈出院.

  • 肠镜检查后乙状结肠憩室破裂1例

    作者:姚宇亮;唐承薇

    患者,女,65 岁,以"腹泻20d,复发3d"入院. 查体:腹软,腹部膨隆,向心性肥胖. 入院诊断为"腹泻待诊:菌群失调? 肠炎?2 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干燥综合征",常规肠道准备后行无痛胃镜及结肠镜检查. 胃镜检查无特殊异常发现,肠镜进镜至据肛门15 cm直乙交界处见1 cm × 1 cm憩室,周围粘膜略充血. 进镜顺利,约10 min 到达回盲部,见各段结肠粘膜略充血,退镜至直乙交界处憩室时见周围粘膜轻度擦伤. 检查结束后查体:腹软,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患者返回病房1h后诉胸部胀痛,查体:双肺呼吸音对称减弱,湿罗音,心率102 次/min,律齐,血压154/82mmHg,左侧颈部及颌面部肿胀,触之"握雪感",剑突下轻压痛,全腹轻度反跳痛.急行胸部CT平扫示"纵隔气肿,双肺感染,左侧少许气胸,膈下游离气体",疑上消化道穿孔,遂行泛影葡胺造影示"造影剂通过食道顺利,未见造影剂外漏,透视下纵膈气肿,膈下游离气体".

  • 脑室-腹腔分流管肛门脱出1例

    作者:张施远;蒋永明;吕明学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岁.因"分流管肛门脱出3+h"于2011年3月30日急诊来我院就诊.7个月前患儿因脑室出血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来我院治疗,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将分流管腹腔端置入腹腔内,手术顺利,术后患儿痊愈出院.3+h前在解大便时发现分流管从肛门脱出而急诊来我院,查体见分流管自肛门脱出约15cm,末端侧孔处可见黄色清凉脑脊液渗出,无明显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存在,颈阻(-),体温正常,行腹部立位X片提示:分流管进入降结肠以及乙状结肠,并从直肠穿出,未见明显膈下游离气体,头部CT提示脑室形态基本正常,分流管末端消毒后,连续3日多次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提示:白细胞在(120~540)×106/L之间波动,未见脓细胞,蛋白定量:(1.81~2.33)g/L,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考虑颅内感染可能.

  • 张力性纵膈气肿致膈下游离气体1例报告

    作者:何鹏;陆俊地

    病例男性,29岁,因车祸致昏迷30 min入院.查体示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胸壁及腹壁无明显挫伤痕,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形成,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颈、胸壁、上臂及阴囊内可扪及皮下气肿,腹部稍膨隆,触诊不满意,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可闻及,但较弱,查床边X片胸部见纵膈旁气肿透明带以及双侧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考虑存有张力性纵膈气肿及腹内空腔脏器破裂,行前纵膈切开减压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仅见腹膜后大量气肿,腹内脏器无阳性发现,遂关闭腹腔.术后患者呼吸改善,病情平稳,皮下气肿6 d后消失.

  • 胃溃疡穿孔误诊为急性兰尾炎2例分析

    作者:兰新富

    病例1:男,47岁,农民,因上腹部疼痛1d,右下腹疼痛伴发热3h入院。患者既往有反复发作上腹痛病史6年,疼痛部位在剑突下,多发生在饱餐后,按胃溃疡治疗有效,此次发作于饭后半小时,疼痛较为剧烈,逐渐出现右下腹疼痛。查体:T 38.3℃,神志清,痛苦表情。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腹肌紧,肝脾未及,右下腹压痛明显,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WBC 12.0x109/L,N 0.79,L 0.25,诊断为急性兰尾炎。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兰尾无红肿,周围有食物残渣,兰尾表面附有脓苔。怀疑胃穿孔,延长切口,探查发现胃小弯处有一直径约1cm穿孔,大网膜包裹,行穿孔修补术。 病例2:男,21岁,战士,因上腹部疼痛2d入院。既往有上腹部疼痛史,在当地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内科治疗有效。2d前在做饭时突感上腹部疼痛,疼痛较为剧烈,呈持续性,在团卫生队肌注阿托品无效,2h前感右下腹疼痛。查体:T38℃,痛苦表情,心肺未见异常腹饱满,未见肠型及濡动波,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右下腹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WBC 10.5x109/L,N 0.69,L 0.30,诊断为急性兰尾炎。在内科保守治疗,疼痛未见缓解,腹透发现膈下有大量游离气体,怀疑胃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一直径约0.5cm穿孔,行修补术。 讨论:溃疡病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腹痛,常伴恶心、呕吐,检查有板样腹,X线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中毒性休克,结合病史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病人因穿孔小,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误诊为胰腺炎、胆囊炎、兰尾炎等其它急腹症,结合上述2例误诊情况,分析主要原因有:①忽视上腹痛性质及病史:上述2例均有既往史,患者主诉上腹痛后出现右下腹痛,认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兰尾炎,忽略了既往病史与本次发病的关系。②查体不全面:兰尾炎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且右下腹压痛较固定,多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溃疡病穿孔时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自穿孔流出,沿着右侧结肠旁沟向下流至兰尾周围,引起类似于兰尾炎的症状,但查体时上下腹均有压痛,仔细比较上腹痛较重,而且叩诊时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这对于诊断是一个有力的证据。③缺少必要的辅助检查:溃疡病穿孔时腹透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获得阳性结果。 建议询问病史时仔细,查体认真全面,不能忽视必要的辅助检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误诊误治。

  • 小肠间质瘤破裂并小肠穿孔一例

    作者:董宝瑜

    患者男性、64岁,以腹胀、腹痛伴发热3天、意识不清1天来院,体温40℃,血压70/50mmHg,经急诊抢救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腹痛呈阵发性加重,无放射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十余次,并停止排便、排气。立位腹平片可见多发气液平面及膈下游离气体,CT片可见肝周及腹腔内见液性密度影及游离气体密度影,腹部肠管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肠管扩张积气,并见气液平面,中下腹部可见不规则混杂密度影边缘不清,考虑消化道穿孔、肠梗阻并全腹腹膜炎,中下腹部占位不除外。左下腹麦氏点穿刺可见暗红色脓液,镜检可见白细胞满视野,李凡他氏+++,红细胞15-20个/高倍镜视野。

  •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破裂出现气腹2例报告

    作者:王登堂;汤海全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腔破裂出现气腹者较少见,现将我院经手术证实2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1 男,46岁。因车祸致下腹部疼痛,腹腔内脏器破裂可疑收入院。 查体:腹壁皮肤完好,未见破裂及瘀血,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X线检查腹部未见异常。5 h后,腹部疼痛进行性加重,压痛反跳痛范围扩大至全腹,且较前明显加重,板状腹。X线检查,左膈下可见外宽内窄镰刀状透亮影。随体位不同透亮影形状可变,胃泡被压略变形,右膈下未见异常(图1)。诊断为左膈下游离气体,空腔脏器破裂,小肠可能性大。紧急行剖

  •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8例治疗体会

    作者:张长安;姚保民

    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诊治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60~79岁,平均67.3岁.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29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糖尿病13例,心脑血管疾病19例).穿孔时间短3h,长4d.穿孔部位:胃溃疡穿孔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7例.本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压痛,6例无明显腹肌紧张.行立位腹平片检查,其中34例膈下有游离气体.4例腹平片检查阴性中有2例经胃管注气200~300 ml再摄片,膈下游离气体阳性为2例.余2例经上腹部CT平扫证实.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与膈下游离气体的关系

    作者:王家卿;张楠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后,若病史体征典型,膈下又有游离气体,诊断较容易。若病史体征不典型,膈下又未发现游离气体,又未追踪观察,就否定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即可造成误诊。

  • 结肠穿孔术后小肠穿孔1例救治体会

    作者:孙年丰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1岁,因“肠镜后腹痛、腹胀20h余”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12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mmHg,神志清,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22次/min,律齐.专科情况:腹平坦,无腹壁静脉出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卫明显,呈板状腹,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异常包块,全腹扣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0次/min.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8.7×109/L,N73.5%腹部立位平片:膈下游离气体,考虑消化道穿孔.入院诊断:消化道穿孔、感染性休克

  •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胃粘膜出血并胃穿孔自愈1例

    作者:冯静;周建国

    1 患儿,男,出生半小时。第一胎第一产,孕34+5 周顺产,出生后1分钟阿氏评分5分,出生体重2450克,因早产生后皮肤青紫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脉搏140次/分,呼吸 42次/分,神清,易激惹,呼吸平稳,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两下肢肌张力增强。入院诊断早产儿缺血性脑病。组予鼻饲母乳,保温、吸氧、补充维生素K、钙剂,肌注鲁米那镇静,抗生素防治感染等措施治疗2天,患儿皮肤青紫易激惹消失。于入院后第3天上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呕血量较多,为鲜红色。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6.0×1012/L,白细胞11.0×109/L,中性0.78,淋巴0.22,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考虑为窒息缺氧、缺血所致的胃粘膜出血。即给予禁食,鼻饲去甲肾上腺素盐水,静注止血敏和立止血,静滴甲氰咪胍,输鲜血25ml。第4天,患儿仍有呕血和黑便,从胃管内仍可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10~20ml/次,多时达30~40ml,且又出现腹胀,阵发性哭闹,黄疸、贫血,双下肢硬肿,尿量减少,患儿精神萎靡,反应差,未稍循环不良,上腹部膨隆,但未见胃肠蠕动波,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又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至97g/L,红细胞5.7×1012/L,白细胞 8.8×109/L,肝功:血清总胆红素216.8μmol/L,HBsAg(-),SGPT正常,急应用扩容剂低右扩容,静滴多巴胺纠正低血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更换高效广谱抗生素,再次输鲜血30ml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纠正急性失血性休克。于入院后第5天,从胃管内仍可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且腹胀进行性加重,伴呼吸困难。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查及病情发展情况考虑合并胃穿孔,即行X线腹部立卧位平片示腹腔内膈下游离气体,确诊胃穿孔后急请普外科会诊建议及早手术治疗,因家属不同意手术,故继续留在我科给予综合抢救措施治疗。1周后患儿胃出血停止,腹胀、呼吸困难消失,黄疸、硬肿消退,胃内抽出液清晰,全身情况明显好转,复查X线腹部平片膈下游离气体消失,逐拔除胃管,给予母乳喂养,2周后出院。出院后3月、6月复查无异常发现。2 讨论  新生儿胃穿孔为新生儿期较少见的疾病,但死亡率高,愈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文献报道缺血是新生儿胃肠道穿孔主要原因,其次是各种梗阻,消化道发育不良及医源性因素。本例患儿有窒息缺氧缺血病史,病因明确。新生儿腹壁肌肉发育差,腹部体征常常不典型,甚至已发生消化穿孔仍没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仅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极易误诊为肠麻痹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该患儿在胃出血病程中出现腹胀并进行性加重伴呼吸困难,腹部体征虽不明显,但X线腹部平片膈下有游离气体,胃穿孔诊断成立。经保守治疗、积极综合抢救措施等穿孔愈合,考虑胃穿孔直径较小且位置偏高,加之新生儿胃壁粘膜及其组织修复再生能力较强,腹膜刺激征较轻且能自愈。提示我们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对胃出血的新生儿需警惕胃穿孔发生的可能,及时有效地预防胃穿孔发生并积极治疗。

  • 胃癌急性穿孔诊治体会

    作者:郝春弟;吐尔洪;刘述来

    胃癌是肿瘤的常见病,部分病人可发生急性穿孔,与胃溃疡急性穿孔一样都以突发剧烈疼痛,腹膜炎体征及膈下游离气体为特点[1],临床鉴别诊断较困难,所以需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我院5年共诊断胃癌急性穿孔21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 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关于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2年,上腹痛5天,加剧6小时的讨论(思考病案见本期第62页)

    作者:张立新

    1 本病例的临床特点患者,男,60岁,有咳嗽咳痰史30年,高血压史8年,胆结石史1个月;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被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2年;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符,并出现肠动力障碍;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明显增高,呈高凝状态,两次查血尿淀粉酶不高,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无动态改变,腹部彩超与腹部CT仅表现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立位腹平片未见肠管扩张及膈下游离气体.入院次日出现血便,诊断性腹穿为血性腹水.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关于"剑下剧痛、膈下游离气体、心力衰竭"的病案讨论

    作者:宋清;任末翎

    1 本病例的临床特点①患者男,35岁,餐后开车行驶中突发上腹部剧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约30分钟后来本院.

  • 剑下剧痛、膈下游离气体、心力衰竭

    作者:宋清;任末翎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5岁,2003年4月10日12am,餐后开车行驶中突发上腹部剧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约30分钟后来本院.既往有"胃病史"5~6年.其父46岁猝死于心脏病.查体:P88次/分,Bp130/50mmHg, 体形消瘦、面容狭长、双眼近视500度,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大汗淋漓,抱腹屈曲位,凹陷胸,心肺正常,板状腹,剑下压痛,反跳痛明显,肝脾不大,肝浊音界存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细长指(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淀粉酶,肝胆胰脾彩超,心电图均正常,胸透心肺正常,腹透隔下游离气体,后经口服稀钡证实.入院诊断:上消化道穿孔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于14:30pm在硬膜外麻醉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

  • 严重腹部钝性伤致肠道损伤35例

    作者:满国彤;张同琳;周孝思;党永康

    肠破裂和肠系膜血管断裂是肠道钝性伤中的严重类型,如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常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对35例此类病例的诊治经过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33例,女2例;年龄多为20~40岁(29例,占82.9%)。致伤原因:斗殴伤23例,交通伤8例,摔伤4例。合并脑损伤2例,胸部损伤3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7例及四肢损伤9 例,合并伤发生率为60.0%(21/35)。肠管损伤部位主要为小肠85.7%(30/35)。主要症状和体征有: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35例);腹部移动性浊音(13例);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8例)。腹腔穿刺或灌洗有血性液或肠内容物32例,占91.4%;B超示腹腔有游离液体、气体24例,占68.6%;腹部X线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27例,占77.1%。无论伤后就诊时间长短,腹部体征重否,本组绝大部分病例(28例,80.0%)血常规检查W BC≥10×109/L。全部病例中性粒细胞>0.70。剖腹探查指征主要为腹膜炎表现。术前明确为肠道破裂者23例(65.7%)。手术方法主要为肠修补25例,肠切除9例,肠造瘘 3例,米-阿氏管肠排列3例。结果 本组术后有11例(31.4%)出现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性休克(4例)、多脏器衰竭(4例)、肺部感染(3例)、腹腔脓肿(3例)、伤口感染(3例),以及肠瘘、麻痹性肠梗阻、术后胃无张力等(均为1例)。21例24 h以内手术者有5例(23.8%)出现并发症,14例24 h以后手术者有6例(42.9%)出现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死亡4例,死亡率11.4%,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4 h以内手术者无死亡,24 h以后手术死亡率为28.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讨论 从笔者诊治的35例病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24 h以内得到诊断及治疗的肠道钝性伤病人,其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均较在24 h以上者为低。 1. 肠道钝性伤的早期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点:(1)详细询问病史。(2)认真仔细地体检,尤其应注意腹壁挫伤与腹内脏器损伤时腹部压痛的鉴别。(3)已明确有实质脏器损伤,如肝、脾破裂,有保守治疗指征或无明确剖腹指征暂时观察时,须排除肠破裂可能,以免延误肠破裂的治疗。(4)有些多发伤病例,应避免只注意较明显的头、胸、四肢外伤,而忽略了闭合性腹部外伤,尤在腹部症状较轻或病人昏迷等不能主诉清楚时。(5)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主诉腹痛,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时,即应进一步检查,如腹部X 线平片、B超,尤其腹腔穿刺或灌洗,以明确有无肠破裂。(6)小肠破裂后早期,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较低,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应特别注意:①如果病人主诉腹痛,有明显腹膜炎体征伴随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或急性炎性细胞比例增加时,即使腹部X线平片、B超等检查为阴性,亦应考虑到肠破裂可能,及时给予手术治疗。②如果病人仅主诉腹痛,无明显腹膜炎体征,B超、腹部X线平片等检查均无阳性发现,但有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或急性炎性白细胞比例增加,此类病人应密切观察。本组中有4例首诊时或因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不明显,或仅注意了四肢、脑、胸等部位的损伤,以至延误肠道钝性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教训惨痛。

  • 21例十二指肠损伤诊治分析

    作者:李福新;吴建飞;朱忠良;蔡乾荣

    十二指肠损伤在腹部损伤中发生率较低,约占3%~5%,由于十二指肠在解剖、生理上的特殊性,其诊断、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且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973年6月~1999年6月,我院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 2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7~71岁,多为青壮年。开放性损伤2例,均为刀刺伤;闭合性损伤19例,其中交通伤12例,坠落伤3例,挤压伤2例,打击伤2例。(2)损伤部位:十二指肠降部15例,水平部4例,球部和升部各1例。(3)合并伤:胰腺损伤3例,肝脾破裂4例,胃肠破裂2例,肾破裂1例,颅脑损伤3例。(4)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18例;伴有右腰背部放射痛6例;恶心、呕吐21例;呕吐物中夹有少量血液或咖啡样液体7例;腹膜炎体征16例;休克8例;昏迷3例(合并颅脑外伤);腹腔穿刺为鲜血6例,胆汁样液7例,阴性8例。腹部 X线检查: 膈下游离气体2例,腹膜后气泡5例,腰大肌轮廓模糊2例,胃管内注造影剂见造影液渗出十二指肠外2例。本组有6例行B超检查,发现右上腹部包裹性积液1例 (不包括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5)诊断:仅3例术前明确诊断,其余均在术中探查确诊,术中漏诊2例。(6)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程度十二指肠损伤选择手术方式。其中单纯修补10例,修补加空肠贴补 6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部分切除与空肠吻合1例,Whipple手术1例。同时对合并伤作了相应的处理。(7)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8例(38.1%),其中十二指肠瘘2例,腹腔内脓肿2例,胰瘘1例,腹内出血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2例。死亡4 例(19.0%),死亡原因为腹内出血、胰瘘、多脏器功能衰竭。

  • 35例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

    作者:高鹏

    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少见,且多为多发伤的一部分,临床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其并发症及病死率亦较高。我院1984年至1998年共诊治此类患者35例,现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42岁。刀刺伤3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9例,击打伤4例,撞击伤12例,枪击伤1例,医源性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28例具有明显腹膜刺激征;4例伴有腰部放射痛,2例伴有会阴部放射痛,12例呕吐物为血性液体。25例行腹部X线透视,8例见膈下游离气体, 3例可见腹膜后气泡或腰大肌模糊; 行诊断性腹腔穿刺30例, 4例穿刺液中有胆汁样物。6例术前明确十二指肠破裂,另29例为术中确诊。十二指肠上部破裂5例,降部20例,水平部8例,升部2例。25例(71.4%)合并腹腔其他脏器损伤。十二指肠破裂处修补13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4例, 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8例,十二指肠造瘘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 缝合修补加空肠袢浆膜覆盖2例。4例(11.4%)首次手术漏诊十二指肠损伤,而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18例痊愈;1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十二指肠瘘5例,腹腔脓肿2例,肠粘连梗阻2例,胰瘘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经处理后均痊愈;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十二指肠瘘,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 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穿孔六例

    作者:葛曙晓;苏长安

    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小肠穿孔较少见,我院1996年1月~1999年8月共收治6例。现将诊治 情况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男5例,女1例;年龄1岁4个月~11岁。硬物顶伤2例,汽车撞伤3 例,高处坠落伤1例。5例就诊时间在8 h之内,1例坠落伤在36 h之后。本组入院时均有 腹痛、发热,5例有进行性腹胀,1例有典型腹膜刺激征且合并感染性休克。X线平片示腹 部 均无膈下游离气体,3例示肠麻痹;1例CT示腹腔少量积气及积液,1例示腹膜后血肿。合 并头外伤2例,均有短暂昏迷史,颅脑CT检查正常。行腹穿检查4例,抽出淡黄色液体1例 ,咖啡色液体1例,阴性2例。B超检查3例均正常。术前诊断:肠穿孔2例次, 腹膜后血肿2例次,腹膜炎5例次,感染性休克5例次。本组入院后距手术时间除1例4 h外, 其余均超过6 h。1例腹膜后血肿,入院距手术时间超过5 d。本组均经手术证实为肠 穿孔。行肠切除术1例,肠修补5例,其中1例行肠排列术,伤口均减张缝合。死亡2例; 发生肠瘘1例,经保守治疗约2个月,痊愈出院;伤口感染1例,持续应用抗生素,伤口换药 20余天后痊愈;2例无并发症,痊愈。  讨论 早期明确诊断及积极手术是降低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该病早期易出现漏诊,尤其是小的穿孔,裂口常被外翻的黏膜、凝血块、肠内容物或大网膜 暂时堵塞,而伤后小肠蠕动波抑制、断离残端的环肌痉挛性收缩,均可暂时阻止肠内容物外 溢,从而使临床症状及体征隐匿,易误诊。尤其婴幼儿诊断更加困难,因其腹肌力量弱,腹 膜刺激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腹胀、高热、肠麻痹及感染性休克。而这些症状易被认为由腹 膜后血肿引起,造成误诊。本组1例因术前未行CT检查,而其他检查阴性,盲目以腹膜后血 肿解释临床症状,在观察24 h后行剖腹探查,证实为肠穿孔。另1例CT检查示左中腹腹膜后 血肿,以此为依据观察5 d,才考虑剖腹探查,术中被迫行肠排列术,术后伤口感染。笔者 认为,腹膜后血肿保守治疗应严密观察,如症状加重,应立即手术探查,以免漏诊。肠穿孔 的严重并发症为感染性休克,一旦休克出现,往往难以纠正,死亡率高。本组死亡2例,年 龄分别为1岁4个月、3岁。入院观察距手术时间均超过10 h,此时已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因 此,对有明确腹部外伤史,并出现腹部症状的患儿,应积极剖腹探查,同时治疗感染性休克 。 手术佳时间是伤后6 h内,超过6 h,伤口污染就变为感染。腹腔感染严重,术 后并发症相应增多。另外,患儿年龄越小,手术应越简单,力求手术创伤小。

  • 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并穿孔1例报告

    作者:庄婉珠;郑建都

    患儿男,4天,以少动、吸吮无力1天人院.系G2P2,孕36周早产,母孕期反复阴道出血,保胎治疗无效.Apgar评分1分钟5分,5分钟9分.住院2天后突然呕吐,继之呻吟、腹胀.查体:神清,萎糜,面色苍黄,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律齐,心率110次/分,心音尚有力,各瓣膜区无杂音,腹部膨隆,腹壁皮肤水肿、发红、发亮,可见腹壁静脉怒张,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双下肢硬肿,肢端冰冷.腹部X线检查示大量膈下游离气体.急转外科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中有较多气体及混浊液体逸出,量约250ml,混有乳汁凝块及黄色粪块.吸除后见胃前壁有3cm×7cm肌层缺损,粘膜及浆膜缺血坏死.穿孔部位上端自贲门部、下端靠近胃大弯,呈线状裂口.小肠及结肠管壁水肿,小肠表面有散在暗红色出血点,余未见异常.术后1天患儿病情仍危重,家属因经济困难,对预后信心不足,放弃治疗.

183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