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阑尾盲肠腔内异位一例
患者男,67岁。因持续性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d入院。病程中腹痛有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 18年前因“胰腺炎”做过手术。体检:T 37.8 ℃,腹部膨隆,脐周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活跃(7次/min),余无阳性体征发现。入院后结肠镜检查见回盲瓣正常,盲肠末端腔内阑尾开口部位有一个一端呈游离状态,另一端与肠粘膜相连的约为5 cm长,直径0.6 cm的管状器官,其表面粘膜充血水肿;X线腹部平片示肠管扩张,并有多个阶梯状液平;B超提示:胆囊4.9cm × 2.2cm × 2.1cm,其内充满较多的强回声团,伴声影。诊断:(1)粘连性肠梗阻;(2)胆囊结石;(3)阑尾盲肠腔内异位。治疗:入院经常规内科治疗腹痛消失,肛门排气、排便后24 d行开腹手术。常规做胆囊摘除术及肠粘连松解术;术中寻找到盲肠末端,在腔内触及条状物,并见三条结肠带交界处,盲肠壁凹陷,阑尾系膜向盲肠腔内伸入,与盲肠腔内管状物相连,牵拉系膜可翻出约1/3的阑尾浆膜;先切断阑尾系膜并结扎,以阑尾根部为中心,切除部分盲肠及阑尾送病理室检查发现管状物从外到内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除浆膜层外,均有淋巴细胞、白细胞浸润。
-
胰腺疾病的内镜超声检查术概述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原理与腹部超声相似,区别只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顶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胰腺是腹膜后器官,没有骨性结构,普通影像学检查对诊断胰腺疾病有一定局限性.由于EUS内镜插入胃和十二指肠肠腔内,经胃壁、十二指肠壁观察邻近胰腺组织,可清晰显示胰腺实质和胰管,因此EUS对诊断胰腺疾病具有独特优势,加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技术,EUS在胰腺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十二指肠镜治疗技术新进展
笔者曾赴美国南卡罗来那医科大学消化系病中心师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 ERCP) 的先驱 P.B. Cotton教授学习十二指肠镜治疗新技术,收获良多.下面结合文献,谈谈笔者近年来在十二指肠镜治疗实践中的体会.胆系疾病的十二指肠镜下治疗 一、肝内胆管结石的取出 一般情况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取石网篮较易插入右侧肝内胆管,但插入左侧肝内胆管较难,此时可先将网篮导管插入肝总管,进而深插入十二指肠镜,再伸出网篮导管少许,使其在十二指肠腔内 " 打弯 ",待网篮导管的前端指向左侧,然后轻轻回拉网篮导管以减轻其在十二指肠腔内的弯曲程度,在其前端转向右侧之前停止回拉,将十二指肠镜前端翘起,深插网篮导管至左侧肝内胆管,或缓缓打开网篮使其进入左侧肝内胆管,如果是多发结石需重复上述步骤 [1].
-
Versapulse激光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20岁.6岁时偶然发现下唇有点状黑斑,随年龄增长渐增多增大.10岁时左手指相继出现棕褐色斑点.16岁时因经常腹部不适,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胃镜检查发现空肠腔内多发性息肉.诊断:Peutz-Jeghers综合征(口周黑子病).后入院行肠息肉加部分空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2000年10月因口周黑斑来我科求治.
-
尿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小肠腔内的肠激酶分解胰蛋白酶原.急性胰腺炎时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实质内活化,所产生的胰蛋白酶原激活降解产物通过胰腺渗入腹腔,进入血液循环再随尿排出.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尿胰蛋白酶原-2浓度显著升高,可用尿快速试纸条试验进行检测,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评估如下.
-
小肠血管瘤性出血一例
小肠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而小肠血管瘤性疾病出血是小肠出血中不多见的病因,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患者,女性,19岁,有卵巢囊肿切除病史,因乏力10 d伴大量便血入院.无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使用病史,无消化性溃疡病史和肝病史.体检:皮肤表面无皮损,入院时血压60/37.5 mm Hg,心率110 次/分,Hb=40 g/L,入院后36 h内输注6个单位红细胞悬液后生命体征仍不稳定.2次胃镜检查正常,结肠镜检查至回肠末端,肠腔内见大量血液潴留,未见局灶性病变.
-
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水压灌肠仪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护理经验探讨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常见的急腹症,<2岁多见,尤以4~10个月婴儿发病率高.超声检查具有诊断迅速、无创伤、无痛苦,简便易行的特点,容易为家长接受.作者通过对185例通过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水压灌肠仪治疗的肠套叠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
肠黏膜屏障与肠道细菌移位
肠道的面积高达数百平方米,是正常微生物在其宿主体内栖居的巨大"表面".这一"表面体系"除了消化吸收机体所需的营养外,还有效地将生理情况下总数是地球上总人口1000倍的细菌[1]、毒素、废物等有害物质局限于肠腔内,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护理体会
肠套叠是指肠道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多见2岁以内的肥胖健康婴儿,严重者危及生命,故及早复位治疗至关重要[1].近10年来,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方法被应用于临床,避免了X线对小儿及医护人员的损害.本次研究在B超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282例.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肠腔内探查治疗小儿Peutz-Jegher综合征
Peutz-Jegher综合征(PJS)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皮肤黏膜斑点状色素沉着和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为临床特征,又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较为罕见且易出现合并症,故往往误诊,儿童、成人均可发病.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治疗5例儿童PJS,均行腹腔镜肠腔内探查,现报道如下.
-
直肠癌保肛术后腔内复发再手术23例临床分析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是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肠腔内复发是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常见的形式之一,往往伴随出血、梗阻是致死的直接原因.目前认为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可靠的方法仍然是手术切除[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术后腔内复发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在急性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禁食,解痉,胃肠减压,灌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肠外营养以及防治感染等.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施他宁)对消化液的分泌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可减少肠梗阻患者消化液的分泌和肠腔内的液体潴留,结合胃肠减压能更有效地降低肠内压,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轻症状[1-2],多用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笔者应用施他宁治疗50例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例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可发生于任何腹部手术后[1],常见于腹腔污染重、创伤大的手术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并发此病尚属少见.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为德县人民医院2008-2009年收治的患者,男女各3例,年龄36~72岁,平均49岁,腹痛伴腹胀4例,以腹胀为主2例,术后排气排便停止6例,恶心、嗳气1例,腹部压痛6例,可见肠型和蠕动波1例,肠鸣音消失4例,肠鸣音减弱1例,肠鸣音活跃、不能自主排气一例,腹部立位X线平片可见肠腔内多个气液平面,肠管不同程度扩张.
-
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189例的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竭(CRF)见于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由于肾实质广泛性损坏,肾功能慢性进行性减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结肠透析是将患者自身的结肠、直肠作为透析膜,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肠腔内及肠黏膜上的有毒代谢产物和毒素.我科采用结肠透析机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中药结肠透析,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阑尾根部置管引流在71例急诊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肠道疾病急诊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分期手术.在肠道疾病急诊手术中,因腹腔污染较严重、肠管扩张、肠壁水肿等原因,一期手术多采用切除病灶、关闭远端肠管、近端肠管造瘘术;3个月后再二期完成切口吻合术[1].两次手术给患者带来二次创伤并加重了经济负担,如何在肠道疾病急诊手术中做到一期肠切除+切口吻合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我科在急诊一期肠切除术中,通过阑尾根部置管于吻合口近端肠腔内减压引流[2],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阿米巴痢疾患儿血清NO及SIL-2R含量检测与分析
痢疾阿米巴(溶组织阿米巴)主要寄生于结肠.一般情况下,它在宿主的肠腔内呈共栖状态,并不侵犯肠壁组织.当宿主处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减退等状态时,可引起阿米巴痢疾等疾病.为探讨患有阿米巴痢疾的儿童免疫功能,分别测定12例患儿血清的NO及SIL-2R,以期进一步了解患儿的易感原因.
-
肠腔内瓣膜切除治疗十二指肠膜式闭锁和狭窄七例报告
目的:报告肠腔内瓣膜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膜式闭锁和狭窄及其手术效果.方法:7例十二指肠膜式闭锁或狭窄患儿行肠腔内瓣膜切除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5 min(55~11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30 ml(20~60 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2~24个月,所有患儿生长发育基本正常.结论:肠腔内瓣膜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膜式闭锁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关键词: 瓣膜切除术 肠腔内 十二指肠膜式闭锁和狭窄 -
结直肠息肉和息肉病
结直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内隆起的病变.按组织学类型不同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息肉在形态上可分为有蒂、无蒂、广基、扁平状等.息肉病是指息肉数目在100枚以上(仅黑斑息肉病除外),反之,则称散发性息肉.
-
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加碘伏冲洗腹腔在高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本科1991年1月至2001年3月对216例高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采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及吻合前用碘伏冲洗腹腔,在预防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的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大肠疾患知多少
大肠息肉息肉是指黏膜表面突向肠腔内的隆起物,包括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化学性息肉等.有的多发,有的单发;有的有蒂,有的无蒂.大肠息肉是老年人常见的大肠病变.至80岁时发生率可达30%~40%.在做镜检的病人中有53.8%的人可查到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