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红霉素胸膜固定术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价值
我们自2003年3月以来对复发性和难治性气胸患者行红霉素胸膜腔内注射,进行胸膜固定治疗气胸,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入住我科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共19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胸部CT确诊,其中47例气胸患者有复发气胸史,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低负压吸引迁延不愈,10~14 d肺仍复张或复发,对其行红霉素胸膜固定术.
-
介绍一种新型气囊防滑脱胸腔闭式引流管
目前应用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多为硅胶管或硬质塑料制成,置入胸腔 5~7 cm,且需用丝线缝置于皮肤上固定,由于胸腔内刺激及皮肤缝线处牵拉,病人术后疼痛明显,时间较长.特别是对于顽固性自经性气胸病人,因放置时间较长,缝置丝线切裂皮肤,易造成滑脱.
-
小口径胸腔闭式引流管救治自发性气胸6例体会
目的:探究小口径胸腔闲式引流管救治自发性气胸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对在野外驻训条件下,使用小口径胸腔闭式引流管救治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6例患者均不需使用止痛药镇痛,可携带引流瓶进行日常活动.复查胸片显示6例患者患侧压缩的肺脏均得到复张,胸闷、气短、胸痛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使用小口径胸腔闭式引流管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救治的效果较好,对患者带来的创伤比较小,相对安全.
-
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的护理体会104例
胸部外伤、感染.开胸手术都可以破坏胸膜的密闭性,使空气进入患者的胸膜腔内,破坏了胸膜腔内原有的负压环境,影响了肺部正常气体交换.从而轻者患者出现紫绀、呼吸困难,重者危机生命.这就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胸腔里的气体、渗液、血液,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环境,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组织功能的恢复,防止肺部感染.
-
肋骨软骨瘤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女,22岁,10年前摄片时发现左侧第3前肋骨性肿物1个,无任何不适而未治疗,近半年来,感肿物增大,伴左前胸壁疼痛、胸闷不适.2009年2月4日就诊.查体:胸廓外观无畸形,左第3前肋部有轻压痛,局部未扪及肿块.X线片示:左第3前肋见约1.6cm×1.5cm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隆起,密度不均匀,呈环形斑点钙化,突向胸腔(图1).CT示:左侧第3前肋见一混杂密度改变,密度不均,见点状结节状致密影,局部软组织肿胀,病变向左侧胸腔突入,左肺上叶局部受压,左胸腔局部变扁,病灶约4.8cm×2.3cm(图2).临床诊断:肋骨软骨瘤.完善术前检查,2009年2月7日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术中见瘤段肋骨扁平,增宽,瘤体与壁层胸膜粘连,离瘤体1cm处切断肋骨,连同瘤体一并切除,切除部分粘连胸膜,修补,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2天拔出胸管,切口甲级愈合,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骨软骨瘤.经2年随访无胸痛,肿块未复发.
-
橡胶胃管喇叭口巧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管冲洗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临床上橡胶胃管喇叭口直径大,不能与注射器或输液器直接连接,必须剪掉一部分才能使用.而行胸腔闭式引流时,常常会出现血凝块堵塞导管致引流不畅,因无专用连接头,临床上无法进行冲洗.自2002年以来我们利用被废气橡胶胃管喇叭口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
后置位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取半俯卧位可增加舒适感
后置位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贲门癌与食管癌术后常见的置管方式,一般术后根据病情需要通常置管3~4d.由于该胸管置于左侧胸廓腋后线第5、6肋间隙,其位置较后使患者无法采取相对自由的舒适卧位既符合低位引流原则又减轻疼痛.如何采取既有利于病情恢复与引流,又能使患者感觉舒适的佳卧位,是外科体位护理中的难题.为此我们对2001年2月至2002年6月期间的21例后置位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半俯卧位与侧卧位主观舒适度、受压肢体的外周血氧饱合度(SpO2),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现报告如下.
-
食管癌根治术后胃扩张致严重呼吸困难二例
例1,男,52岁.食管上段鳞癌(173N1M0),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性切除、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术后当天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1天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咳白色泡沫痰.查左侧胸廓略饱满、左胸呼吸运动减弱,左肺呼吸音弱.胃管引流24 h约150 ml.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管水柱波动幅度约5.0 cm,24 h引流量约300 ml.吸氧流量8-10 L/min,动脉血氧饱和度仅能维持在80%左右.床旁X线提示:左肺膨胀不全.
-
急诊治疗心房恶性间皮细胞瘤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劳累后胸痛、胸闷2个月,突然晕厥30分.查体:重度贫血貌,周围性发绀,颈静脉怒张,脉搏:140次/分,血压45/30 mmHg(1 mmHg=0.133 kPa),右胸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胸穿抽出5 ml不凝血.诊断:右侧自发性血胸.经闭式引流,输血,抗休克治疗2小时,病情好转.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见右心房肿瘤,侵及心包及纵隔胸膜,右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见右心房内径增大,其内见4.8 cm×4.3 cm大小强回声光团,靠近三尖瓣口,易致三尖瓣阻塞.入院后3小时共引流胸腔不凝血2 800 ml,并以较快速度持续出血,考虑为肿瘤破裂出血,决定急症手术.正中劈胸骨入路,见右侧心包、纵隔胸膜被侵,肿瘤尖部破向右胸腔.切开心包,血性心包积液.右心房约80%被肿瘤所占居.肿块猩红色,质脆,约5 cm×4 cm×4 cm大小,迅速经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心脏未停跳,距肿瘤边缘1~2 cm切除肿瘤.用卡铂400 mg+生理盐水40 ml冲洗右心房及心包腔,用8 cm×8 cm×7 cm自体心包补片修补心房创口,排气,停体外循环,重新放置右胸腔闭式引流管,关胸.术后12天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右心房恶性间皮细胞瘤.术后1年8个月因脑转移死亡.
-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常用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1]。以重力引流为原理,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恢复肺功能,因此提高对该项操作的护理水平十分重要。本人通过半年138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它不仅可以排除胸膜内渗液、血液及气体,还能促进胸腔内恢复正常负压,促进肺的膨胀,因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7~2008年对患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支气管内金属异物(大头针)1例
病儿 男,12岁.玩耍时不慎将大头针呛入气管内,当时咳嗽、血痰.X线胸部平片示左肺门区一金属异物(大头针)影,长约2.5cm,针尖斜向下,针帽斜向上.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大头针在左支气管近隆凸处,针体斜行嵌入支气管膜部,针头、针帽看不清,局部粘膜红肿,活检钳取出困难.因恐强行取出造成大出血,故行全麻插管,经左侧进胸探查,于肺门处剪开纵隔胸膜,分离气管隆凸及左侧支气管.X线透视下见大头针位于左侧支气管内,手指探摸,针尖刺穿支气管膜部,用血管钳夹住针头缓慢拉出,出针处用0号丝线缝2针,并用胸膜覆盖.检查无漏气,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关胸.
-
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合并小肠内瘘1例
病人男,42例.15例前因"十二指肠溃疡病行胃、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1996年以来每日稀水便,多至4~5次,按"肠功能紊乱"治疗,口服大量中、西药物无明显疗效.1997年11月因咳嗽伴气短,X线胸片示左上肺结核,液气胸,置左胸腔闭式引流管后转结核病医院强化抗结核治疗.
-
急性心包压塞后乳糜胸1例
病人女,26岁.2001年5月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10d出现胸闷、气短.X线胸片显示心影明显增大,左侧肋膈角消失.B超检查提示有大量心包腔积液、左胸腔中等量积液.立即心包穿刺抽出血性液300ml,留置心包腔引流管.左侧胸膜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600ml.2d后B超检查,心包内已无积液,拔除心包引流管.左胸膜腔仍有中等量积液,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量每日1300ml左右,引流液渐呈乳白色,苏丹III染色阳性,确诊为乳糜胸.遂行开胸胸导管结扎术.术后2周病人痊愈出院.随访半年,病人体健.
-
9例肺伤道切开术
肺穿透伤的预后与损伤方式、部位及合并其它器官损伤程度有关。我院自1989年12月至1999年12月对9例严重肺穿透伤病人行肺伤道切开术,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8例,女1例。年龄17~3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0~120?min。右肺穿透伤2例,左肺穿透伤7例。弹击伤1例、单刃刀刺伤7例,叉类刺伤1例。入院时血压均低于90/60?mm?Hg(12/8?kPa)。3例合并心脏大血管损伤,5 例分别合并腹内脏器伤及肋间动脉损伤。 手术方法处理合并的其它器官损伤后,以2把血管钳沿伤道钳夹伤道与肺表面间的肺组织,于两钳间切开肺组织,暴露整个伤道,选择性结扎伤道内出血之肺血管和漏气之小支气管后,用0号线连续缝合血管钳下的肺边缘,暴露肺实质,在临近肺切开处置一胸腔闭式引流管。 结果全组均治愈。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术后出现肺不张,经加强抗感染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雾化吸入等措施后痊愈。
-
Gore-Tex修复胸壁大块缺损8例
1995年3月至2000年1月,我们应用Gore-Tex软组织补片修复胸壁大块缺损8例9次,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4~70岁,平均44岁。包括肋软骨肉瘤3例,胸壁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各1例,胸骨霍奇金病1例,胸壁结核2例。 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缺损范围10 cm×8 cm至18 cm×15 cm,将Gore-Tex补片做适当裁剪,用圆针及不可吸收缝线或Gore-Tex专用缝线,将补片连续或间断缝合于周围软组织、肋骨及胸骨上,针距与边距之比为1∶1,缝合时注意将Gore-Tex补片拉平。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估计渗液较多者,于补片与皮下组织间放引流条。伤口加压包扎,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除1例胸骨霍奇金病外,其余均切除3根肋骨。本组有2例是肿瘤复发行第2次胸壁切除时进行修补的。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肺功能无显著改变。术后1~4 d拔除胸腔引流管。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Gore-Tex补片透光好,肺膨胀良好,胸腔无积液、积气。无反常呼吸。创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8~60个月,无排斥反应或反常呼吸发生,病人生活及工作正常。1例70岁肋软骨肉瘤病人,第1次切除范围14 cm×10 cm,用Gore-Tex修补,1年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10 cm×8 cm,仍用Gore-Tex修补,其中一侧缝于原Gore-Tex补片上(原有Gore-Tex补片表面均匀地覆盖着薄层筋膜样组织,同周围组织连为一体,局部张力同胸壁其它部位相似);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反常呼吸,随访30个月,无复发,生活正常。
-
"L"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1993年前开胸术后,我们应用直型引流管行胸腔引流.回顾性总结100例病人发现引流口附近疼痛严重,拔管后明显缓解者18例;改变体位或咳嗽时有侧孔移位造成气胸者4例;引流管周围漏气2例;拔管后胸透证实残有胸腔积液者9例.鉴于此,1993年1月起我们将自行研制的"L"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应用于260例开胸手术,避免了上述种种不良反应,优越性明显,兹介绍如下:
-
慢性自发性气胸10例胸膜腔造影表现
慢性自发性气胸胸膜腔造影,可清楚显示胸腔内表面的各种形态和胸腔内器官的解剖关系,有助于胸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能为胸外科手术提供依据.因此,1992~2000年,我们对胸腔闭式引流1个月以上、气胸未愈者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胸腔造影,观察了胸腔内情况.
-
关键词:
-
脓胸病因分析与干预
脓胸[1]是指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多为继发性感染,按病原体不同分为非特异性脓胸和特异性脓胸,一般细菌感染为非特异性脓胸,结核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为特异性脓胸,常见为一般细菌感染脓胸和结核性脓胸;其主要的原发病灶来自肺部,如肺炎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感染易形成脓胸,早期脓胸为急性脓胸;急性脓胸治疗处理原则是,首先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全身和胸膜腔内感染,尽早排净脓液,使肺早复张;急性脓胸未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病程超过三个月[2],脓胸壁韧厚,脓腔容量已固定不变,形成慢性脓胸;慢性脓胸病程长,因长期脓液渗出,会有低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慢性全身中毒症状,还伴有气促,咳嗽、咯脓痰等症状,治疗除了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消除中毒症状和纠正营养不良,改进引流,多数患者还需要行胸膜纤维板剥离术或胸廓成形等手术治疗,而且部分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脓性引流液常期存在,术后须长期带胸腔闭式引流管,还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治疗时间长。所以脓胸患者特别是慢性脓胸的患者无论从生活质量、经济情况以及心理等多方面都会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很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