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硬膜补片与自体筋膜成形修补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彬;王振宇;李振东;马长城;孙建军;陈晓东

    目的:评价硬膜补片(Neuropatch,商品注册号:国药管字第2002-346032)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疗效及术后反应.方法: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枕大孔减压及硬膜成形术,其中20例应用硬膜补片行硬膜修补(硬膜补片组),余20例患者应用自体阔筋膜修补(自体筋膜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间手术的时间、术后发热持续的时间、放置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术后应用激素及抗生素的时间、依据Tator评分评价术后效果.采用t及χ2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硬膜补片组术后有12人(60%)出现发热,自体筋膜组有9人(45%)(χ2=0.902,P=0.342),脑脊液培养均阴性,硬膜补片组与自体筋膜组手术治疗改善均为17例(8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引流放置时间及引流量、术后应用抗生素的时间、术后疗效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发热持续时间(t=-2.913,P=0.045)及激素应用时间差异有显著性(t=-3.116,P=0.006),随访1~2年自体筋膜组有1例出现迟发伤口炎性肉芽肿,余无迟发感染发生.结论: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手术中,硬膜补片(Neuropatch)是一可靠的修补硬膜缺损的硬膜替代物.

  • 硬膜外连续镇痛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疼痛

    作者:赵自忠;施旎

    目的:研究讨论硬膜外持续镇痛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疼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就职医院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40例恶性骨转移肿瘤患者,将其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使用帕米膦酸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统计,记录两组药物短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短起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组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可有效缓解、抑制恶性骨转移肿瘤疼痛,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较小,方法安全可靠,可于临床广泛推行。

  • 硬膜穿破后头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包睿;李文献;邓小明

    硬膜穿破是硬膜外阻滞常见的意外和并发症,除了会引起阻滞平面过高和全脊麻外,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其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穿刺针种类和型号、操作方法等因素有关.硬膜外间隙注入生理盐水、自体血补片是较常用且有效的治疗硬膜穿刺后头痛方法.

  • 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立新;曹晓建;张宁

    椎板切除是脊柱外科中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也是椎管减压的一种方式.但术后引起的硬脊膜周围粘连严重影响脊柱外科的手术效果,是下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主要原因之一,也给二次手术造成很大困难和危险.对此,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效果很差,因此,如何预防或减少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对提高下腰椎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问题一直是骨科领域备受重视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 两种浓度的布比卡因用于术后镇痛对运动阻滞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升

    连续硬膜术后镇痛因效果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接受,与静脉术后镇痛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现随机抽取我院2005年剖宫产手术110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两种浓度的布比卡因对术后运动阻滞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 穿破硬膜后头痛的防治体会

    作者:邱梅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2007此种病例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9~81岁,穿破位置胸8~9至腰3~4.

  • 腰麻-硬膜外联和麻醉在剖宫产术的应用

    作者:杨东桥;徐衍斌;张生

    腰麻-膜外联合麻醉(CSEA)现以广泛应用临新型麻醉方法,本文章研究CSEA和EA在新式剖宫产(横切口)患者应用的比较.

  • 小硬膜窗策略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分析

    作者:陈相兵;黄建跃

    颅内结构复杂紧凑,任何微小的破坏都将严重影响机体功能[1].重型颅脑损伤往往造成广泛颅内组织破坏,我院选取脑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进行小硬膜窗策略与传统开颅手术,分析小硬膜窗策略手术方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 应用神经内镜修补脑脊液鼻漏

    作者:宋明;张亚卓

    脑脊液鼻漏是由于硬膜和颅底支持结构破损,使蛛网膜下腔与鼻腔沟通,脑脊液经鼻腔流出,常见于外伤、肿瘤、鼻窦疾患和术后.不论何种病因,其发病机制均为蛛网膜和硬膜破裂,颅底骨质缺损,脑脊液压力梯度高于破裂组织的愈合张力.

  • 硬膜外镇痛泵在腹部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郭丽芳;张谦

    目的 探讨和总结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泵止痛的观察和护理经验. 方法 将患者分A、B两组,A组50例为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B组50 例为术后即拔管而用传统的间断肌肉注射止痛药,对两组的止痛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 A组比B组患者止痛效果好,术后排气时间短. 结论 腹部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

  • 蝶形减压与人工硬脊膜在腰椎管狭窄合併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作者:张忠运

    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手术治疗是对受压的马尾和神经根组织进行充,有效的减压,对腰椎管狭窄合饼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以往习惯手术方法是对腰椎椎板进行全部或大部切除,这样势必导致腰椎结构的范围破坏而造成腰椎不稳.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组织的生成和硬膜及神经根的粘连也是影响手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1-2].

  • 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汤辉;姚瑜平;周萍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对50例产妇行脊麻一硬膜外联合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采用分娩镇痛进入产程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椎管内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 终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

    作者:刘海军

    脑脊液漏是指蛛网膜和硬脑膜均破损,脑脊液经破损处漏出到颅外.按照病因可分为外伤性脑脊液漏和非外伤性脑脊液漏.其中80%为外伤性,4%为特发性,16%继发于鼻、鼻窦及颅底手术.颅底的损伤可并发广泛的硬膜撕裂和严重的神经血管损伤.前颅窝的损伤可以损伤鼻旁窦,形成脑脊液漏,并可损伤嗅神经视神经和眶内容物.

  • 硬膜外套管针组件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吴中全

    目前,腹腔镜下治疗小儿疝因其操作简便、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恢复较快,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易于被患儿家长接受,使得这项技术得以推广及应用,临床上有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现将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13年12月使用自制硬膜外套管针组件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小儿疝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颈椎病患者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的判断

    作者:顾晓民;贾连顺;陈雄生

    目的 回顾性评估经前路手术证实的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特点.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治疗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55~72岁,平均65.4岁.术前行颈椎CT与MR检查,未发现有后纵韧带及硬脊膜骨化.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2例(66.7%),三节段颈椎间盘突出6例(33.3%).二节段手术方法为单椎节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或髂骨)+颈前路钢板固定;三节段手术方法为单椎节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另一病变节段用颈椎cage植入融合.手术中证实存在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术中以"漂浮"方法处理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应用配对计数资料Kappa系数检验两种影像学提示存在后纵韧带和硬脊膜粘连的吻合度.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JOA评分法,术前平均9.6分,术后平均12.1分.4例术中损伤硬脊膜未直接修补,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适当加压处理,伤口均获得愈合.颈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的CT横断位扫描示椎问盘与硬脊膜接触不光滑,有毛刺现象;MRI示后纵韧带增厚,粘连处硬膜下间隙与邻近间隙不对称.统计分析结果Kappa系数=0.40,P<0.05,表明CT与MRI显示后纵韧带和硬脊膜粘连情况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前MR检查能判断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其准确率优于CT扫描.手术中采用"漂浮"方法能有效处理粘连病变.

    关键词: 纵韧带 颈椎 硬膜 粘连
  • 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的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表现

    作者:周盛源;李学斌;苑博;陈雄生;贾连顺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胸椎椎板-黄韧带骨化物整块切除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29例(62个节段),男19例,女10例;年龄(54.9±10.25)岁(范围36~77岁).其中合并硬膜囊骨化11例16个节段,无合并硬膜囊骨化18例46个节段.观察CT骨窗和MRt横断面T2WI的骨化物形状和骨化物与硬脊膜的关系,测量CT骨窗横断面单侧椎管占有率.取2例合并硬膜囊骨化患者术中病理标本行HE染色检查.结果 骨化物形状:合并硬膜囊骨化的16个节段中,CT有7个节段(43.8%)、MRI有2个节段(12.5%)表现为黄韧带硬膜囊侧存在骨化层;CT有1个节段(6.3%)、MRI有2个节段(12.5%)表现为典型的Tram track征.骨化物与硬脊膜的关系:CT有7个节段(43.8%)、MRI有7个节段(43.8%)表现为“C”形征;CT有7个节段(43.8%)、MRI有8个节段(50.0%)表现为“V”形征.合并硬膜囊骨化组单侧骨化物椎管占有率为60.5%±13.0%,无合并硬膜囊骨化组为42.2%±1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2,P<0.001).合并硬膜囊骨化的16个节段中,有“C”形征表现的7个节段的单侧骨化物椎管占有率为68.8%±12.8%,无“C”形征出现的9个节段的单侧骨化物椎管占有率为54.39%±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28).组织学检查可见硬脊膜与骨化物的交界存在两种病理现象:硬脊膜内存在纤维软骨、软骨和成骨的移行区;未骨化硬脊膜与骨化物融合,组织学分界清晰,黄韧带骨化物腹侧硬脊膜萎缩或消失.结论 硬膜囊骨化的发生与黄韧带骨化始于硬膜囊侧和骨化物持续增厚相关,硬膜囊骨化的病理学表现是局部硬脊膜组织骨化或硬脊膜与黄韧带骨化物组织融合.

  • 串珠素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森元;邹云雯

    目的 观察串珠素在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1周组、2周组、4周组、6周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周组、2周组、4周组及6周组)大鼠制作腰椎椎板切除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或6周行二次手术取硬膜外瘢痕;对照组大鼠取椎板后肌肉组织.行HE染色观察实验组硬膜外瘢痕组织的形成情况;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nvision法)观察串珠素在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的细胞来源;以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硬膜外瘢痕组织中串珠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随观察时间延长瘢痕组织逐渐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串珠素在瘢痕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胞质中呈阳性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1周组、2周组、4周组和6周组中串珠素有明显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组、2周组和4周组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周组和4周组比较,串珠素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串珠素与硬膜外瘢痕组织的形成有关,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是串珠素的细胞来源.

  • 自体真皮移植预防硬膜外纤维化及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慕舜;曾月东;曲志强

    目的 探讨自体真皮移植预防硬膜外纤维化及粘连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5头西藏小型猪,手术切除L2、L4全椎板造成缺损,去除硬膜后方硬膜外脂肪暴露硬脊膜,切取自体真皮移植于L2椎板缺损处覆盖硬脊膜(实验组),L4椎板缺损处硬脊膜外不用任何移植物覆盖(自身空白对照组).于术后2、4、6、8、10周全麻下股动脉放血法各处死1头动物,大体观察移植真皮存活情况及是否存在毛发生长、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采用改良Robertson记分法评定硬膜外瘢痕量及粘连程度,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织学观察移植真皮内皮肤附属器变化情况.结果 移植真皮全部成活,与体表真皮比较明显增厚(P<0.05).实验组未见移植真皮毛发生长、皮脂腺囊肿和汗液囊肿形成;真皮与硬脊膜之间存在潜在的易分离平面,只有极少量瘢痕组织,粘连疏松,硬膜表面和移植真皮表皮面光滑.对照组大量的瘢痕形成,竖脊肌前方瘢痕组织严重且广泛长人硬膜外腔,与硬脊膜粘连紧密,硬脊膜从瘢痕组织上分离困难.改良Robertson记分法评分,实验组硬膜外瘢痕量及粘连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见毛囊萎缩、毛根坏死、皮脂腺及汗腺消失.结论 自体真皮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抑制瘢痕形成和物理隔离屏障作用的生物材料.自体真皮移植能有效地预防硬膜外纤维化及粘连,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真皮 移植 自体 硬膜
  • 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郝永宏;赵合元

    近年来国外陆续有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的报道[1-3],而目前国内尚不多见.我们结合治疗12例的体会,就该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放射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膜囊骨化的前路手术治疗

    作者:陈德玉;陈宇;卢旭华;严望军;王新伟;杨海松;田海军;袁文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膜囊骨化的影像学表现、前路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膜囊骨化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43~72岁,平均53.6岁.骨化物分型:局限型3例,分节型2例,连续型5例,混合型3例;骨化物范围涉及1~5椎,平均2.8椎.患者均通过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切除骨化后纵韧带减压,术中6例患者后纵韧带骨化和硬膜囊骨化得以完全分离,硬膜囊保留完整,另7例患者硬膜囊出现不同程度撕裂或缺损.结果 8例患者术前CT横断面成像上表现为典型的"双影征",2例患者表现为整块骨化物存在中心低密度影,余3例患者表现为椎管狭窄率超过90%的严重后纵韧带骨化.术后5例患者并发脑脊液漏,其中3例经卧床休息、局部加压治疗3~5 d后愈合,另2例患者皮肤愈合后形成间歇性脑脊液囊肿,经反复穿刺抽液治疗1个月后痊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所有患者JOA评分从术前平均8.1分提高至术后平均13.2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平均57.3%.骨化硬膜囊切除和未切除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三维重建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后纵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并非前路手术的禁忌证,前路手术切除骨化后纵韧带、彻底减压是提高此类患者手术疗效的关键.

302 条记录 5/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