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肾与肾盂解剖关系的再认识

    作者:徐祥苏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有关肾与肾盂的解剖关系,讲到肾是实质性器官,冠状切面可分为位于表层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在肾窦内有肾小盏及肾大盏汇合成一个肾盂(P161、P164).根据解剖学定义:实质性器官,内部没有特定的空腔,而实际解剖中肾是由实质部分和肾盂两部分共同构成,肾盂是肾脏中的一个特定的空腔解剖结构.解剖学根据如下:①肾解剖外形似蚕豆,分为内、外缘,前、后两面及上、下两端.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为肾门,为肾盂出入之门户(P161).②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为肾窦,肾门是肾窦的开口,而肾盂位于肾窦内(P161、P165).以上的解剖概念很明确地把肾盂包入肾的部分,所以肾脏不应理解为一个单纯实质性器官.

  • 超声造影定量技术评估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髓质血流灌注的变化

    作者:杨芹;么喜存;孙浩然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 CEUS)定量技术评估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大鼠肾髓质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19只,采用CEUS及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造模前后双侧肾髓质血流灌注,并行病理检查。结果造模后梗阻侧肾髓质较造模前血流灌注速度减慢,造影剂廓清时间延长,但增强程度变化不大;健侧肾髓质较造模前血流灌注速度、强度及造影剂廓清时间变化不大。造模前后梗阻侧肾髓质血流灌注时间-强度曲线中达峰时间(TTP)分别为(25.59±3.92)、(28.48±4.67)s,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05.46±271.90)、(1010.54±309.11)dB· s,曲线上升支斜率(A)分别为(1.04±0.59)、(0.87±0.41)dB/s,P均<0.05。造模前后健侧肾髓质TTP、AUC、A、峰值强度(PI)比较, P均>0.05。梗阻侧肾脏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肾间质水肿增宽,并出现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偶见肾小管萎缩。结论 UUO大鼠梗阻侧肾髓质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速度降低,血管内血流容积增大;CEUS及定量分析技术能较好地检测UUO大鼠肾髓质血流灌注的变化。

  • 肾脏髓质囊肿病的分类、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特征

    作者:王晶晶;毛建华

    肾脏髓质囊肿病是一大类异质性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大多数会在不同年龄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随着二代测序等技术的发展,已发现越来越多的基因与肾脏髓质囊肿病的发病相关.尽管如此,对基因诊断结果的解释及遗传咨询仍高度依赖临床诊断,包括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等,目前仍需从临床角度作出判断.鉴于此,现对肾脏髓质囊肿病的分类、肾脏表现、肾外表现和遗传学特征作一综述.

  • 八例肾积水型肾结核B超误诊分析

    作者:李慧

    肾结核是常见的肾特异性感染,原发病变多来源于肺结核。结核杆菌初停留在肾小球周围血管丛内,肾皮质先遭受结核杆菌感染时,并无明显症状,当结核病变累及肾髓质和肾乳头形成干酪样病变,后液化排入肾盏形成空洞,病变逐渐扩大。如果输尿管纤维化而狭窄,致患侧上尿路梗阻时表现轻度肾积水、积脓,输尿管可显示扩张或不显示。此时超声常易误诊。现报告荆州市胸科医院2001年住院经药物……

  • 常见肾髓质来源肾癌MSCT诊断

    作者:齐银萍

    目的 探讨起源于肾髓质常见肾癌(嫌色细胞癌和集合管癌)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已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嫌色细胞癌和2例集合管癌术前的MSCT动态增强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跟踪随访.结果 根据TNM分期,9例肾嫌色细胞癌中,T1aN0M0期2例,T1bN0M0期3例,T2aN0M0期2例,T2bN0M0期2例;2例集合管癌均为T4N2M0期.结论 MSCT三期增强扫描后影像学特征对起源于肾髓质肾癌与肾皮质来源肾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有助于对肾癌病理亚型作出进一步诊断和判断预后及决定治疗方法和范围.

  • 钆对比剂对肾脏缺血缺氧改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石会兰;郑振峰;张云亭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 M RI)对注入钆对比剂后肾内氧代谢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纳入行腹部增强MRI检查的非肾脏病患者90例,其中注射钆喷酸葡胺(磁显葡胺)患者43例,注射钆塞酸二钠(普美显)患者47例.两组患者在注入相应对比剂后0 min、5 min、10 min进行T1WI和BOLD MRI扫描,另外普美显组加作一次延时扫描.将图像传至工作站测量肾脏皮髓质的表观自旋-自旋弛豫率(R2*值).不同时间点均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患者生理指标与延时扫描结果的相关性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在注射钆对比剂后5 min及10 min肾脏皮髓质区R2*值均较0 min上升.磁显葡胺组肾脏皮髓质区R2*值在5 min及10min均高于普美显组相应时点的皮髓质区R2*值(P<0.001).磁显葡胺组5 min时皮髓质区R2*值上升幅度高于普美显组(P<0.001).磁显葡胺组10 min时皮髓质R2*值的下降幅度也高于普美显组(P<0.001).普美显组中患者年龄是影响肾脏髓质延时扫描R2*值恢复的因素(P=0.03).结论 R2*值能反映皮髓质氧分压的变化,判断肾脏缺血缺氧程度.利用BOLD MRI技术检测注入钆对比剂后肾脏皮髓质氧代谢的变化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

  • 椎旁及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赵建;朱瑾;郭智萍;李石玲;孙英彩;赵振江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学上起源于周围神经系统或副神经节的附属器官,多位于肾髓质,肾外副神经节瘤主要发生于颈动脉体及颈静脉球体,发生在椎旁、椎管内的副神经节瘤实属罕见.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发生于椎旁及椎管内的副神经节瘤影像表现总结如下.

  • 肾上腺髓质分泌物在皮髓质中分布特点的研究

    作者:张利朝;胡卫列;廖秋灵;陈晓东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分泌物嗜铬蛋白A(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突触素(SYN)在皮、髓质中的分布特点,证明肾上腺髓质可能参与皮质功能的调节,阐明出现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皮髓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肾上腺肿瘤病例进行CgA、NSE和SYN染色,观察其在皮髓质中分布特点.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皮质腺癌、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的皮质中均可见CgA染色阳性细胞,皮质增生、髓质增生和正常肾上腺病例皮质CgA染色阴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腺瘤、皮质腺癌、髓质增生和嗜铬细胞癌NSE染色呈阳性,嗜铬细胞瘤和正常肾上腺皮质NSE染色呈阴性;皮质增生、皮质腺瘤、髓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的皮质中SYN染色呈阳性,皮质腺癌和正常肾上腺皮质SYN染色呈阴性;所有病例髓质CgA、NSE和SYN染色均呈强阳性.结论⑴肾上腺皮质CgA、NSE和SYN分布特点可以帮助鉴别肾上腺肿瘤及增生性疾病.⑵肾上腺皮髓质之间联系紧密,受共同机制所调控,除经典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外,肾上腺皮髓质之间存在相互调节的解剖学和内分泌学基础.

  • PTGES2在LPS所致急性肾损伤中对p62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刘瑛;李婷;肖献忠

    目前,PTGES2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首次发现在LPS刺激后C57BL/6小鼠肾组织中PTGES2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发现,PTGES2主要定位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中,在肾小球和肾髓质未见明显表达。为了探讨PTGES2与自噬的关系,本研究对LPS刺激时小鼠肾组织中自噬接头蛋白p6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LPS刺激后C57BL/6小鼠肾组织中p62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与PTGES2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发现,p62蛋白在PTGES2无明显表达的肾髓质特别是外髓部高表达,而在PTGES2高表达的肾皮质尤其是深皮质仅弱表达,进一步证明PTGES2与p62表达的负相关关系。随后,细胞水平的实验发现,LPS刺激时PTGES2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62的表达;相反,PTGES2 siRNA则能够阻断PTGES2对p62表达的抑制作用。上述研究表明,PTGES2在LPS所致急性肾损伤中对自噬接头蛋白p62具有抑制作用,这也可能是PTGES2调控自噬的一个重要机制。

  • 高盐对SD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

    作者:谭敦勇;C.Caramelo;B.Hellington

    肾脏作为调节水盐代谢的主要器官,对血流动力学具有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近来所发现的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肾组织是机体NO的重要来源之一,肾髓质局部输入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amnoguanidine (AG)、 Nω-monomethyl-L-arginine(L-NMMA)等能明显放大高盐所致的SD大鼠血压升高效应初步证明了肾源性NO参与了血流动力学的调控.为进一步验证肾源性NO的这一作用,我们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给予低盐或高盐喂饲后SD大鼠肾皮质及髓质(含内髓及外髓)内皮型NOS(eNOS)、神经型NOS(nNOS)及诱导型NOS(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盐能明显刺激肾内髓eNOS、 iNOS以及肾外髓eNOS的表达(见表1).低盐组及高盐组内髓eNOS的密度扫描值分别为731.2±52.1及1088.7±110.8(两者相比,P<0.05), iNOS的密度扫描值分别为623.4±120.6及1893.5±321.3(两者相比,P<0.01);低盐组及高盐组外髓eNOS的密度扫描值分别为308±79.6及809.1±123.2(两者相比,P<0.05).

  • 健康成人肾脏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及扩散张量成像的参数分析

    作者:米瑞;夏军;胡若凡;余娟;吕鸿业;伍小六

    目的 分析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D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中成人正常双肾的各参数指标的特点,并评估各参数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35位健康成人志愿者行肾脏IVIM-DWI及DTI扫描并将图像进行后处理,由2名影像科医师测量双肾上、下极及中部的皮、髓质IVIM-DWI参数D、D*f值及DTI参数FA值,比较双侧肾脏,同侧肾不同部位及同部位的皮髓质之间各参数平均值的差异.结果 IVIM-DWI及DTI各参数在双侧肾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侧肾脏在不同部位各参数测量值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部位肾脏D值在皮质高于髓质(t=3.215,P<0.05),FA值在髓质高于皮质(t=-6.088,P<0.05)而皮髓质的D*、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所测得的FA及D值组内相关系数分(ICC)具有较高可信度,D*及D值可信度一般.结论 FA及D值在肾皮、髓质中具有显著差异,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可作为反映肾功能的稳定指标;而D*及f值可重复性一般,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期应用价值.

  • 肾髓质纤维瘤并黏液样变CT诊断一例

    作者:金玉梅;李艳丽;王叶武

    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6年前行彩超检查发现右肾包块,自行口服中药治疗6年,自觉病灶增大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血尿、尿频、尿急;饮食、睡眠、二便正常,体重近期无明显增减。专科检查:右肾区轻叩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培养、尿液分析无异常;肝功能正常;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CA125、癌胚抗原、CA153、CA724、CA199均阴性;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12.5%)、嗜酸性粒细胞(0.3%)、红细胞计数(3.95×1012/L)轻度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4%)轻度增高。

  • 实时超声造影在常见肾肿瘤中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秦川(综述);王勇(审校)

    肾脏造影时相划分
      肾脏为单一的血供脏器,没有类似于肝脏的血管时相划分。欧洲临床超声造影指南(2008)提出肾脏注射对比剂后,首先各级动脉显像,10~15 s后肾皮质增强,然后髓质缓慢增强,30~40 s时肾锥体的增强与周围肾实质达到相同水平,但通常回声会稍弱[1],之后可见肾静脉显像,实质增强的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肾脏血管状态、患者年龄、肾血流以及超声设备的敏感度[2],约120 s后肾实质增强明显减退,肾髓质先减弱,然后肾皮质缓慢减弱。肾脏超声造影的增强时相可分为动脉期或皮质期(10~40 s)、静脉期或髓质期(41~120 s)及延迟期(12l~360 s)[3]。

  • 正常肾脏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及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石会兰;郑振峰;林珊;马慧;李峰坦;张敬;张云亭;于春水

    目的 探索成人正常肾脏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MRI)特点,以及与部分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80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非肾脏病患者.DTI-MR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SE-EPI)以及阵列空间敏感度编码技术(ASSET).测量双侧肾脏皮髓质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辐射弥散率(RD),第1、2、3特征向量值(λ1、λ2、λ3)和各向异性分数(FA).采集人体测量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体表面积(BSA)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DTI参数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皮质区MD,λ2、λ3、RD值高于髓质区.皮质区FA值低于髓质区.左侧肾脏皮质区FA、λ1值和髓质区FA值高于右侧肾脏,左侧肾脏髓质λ3和RD值低于右侧肾脏.女性髓质区λ2、λ3和RD值高于男性而髓质FA值低于男性.髓质FA值(r=0.351,P=0.002)和λ1值(r=0.277,P=0.018)与eGFR正相关,而髓质FA值与年龄(r=-0.250,P=0.033)负相关.结论 肾脏水分子弥散特性在两侧肾脏和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髓质肾小管结构的规则性和小管内液弥散和灌注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改变.

  • 肾单位肾痨-髓质囊肿病的临床病理

    作者:王素霞;章友康;周福德;王仁贵;屈海云;邹万忠

    目的 报道两例.肾单位肾痨-髓质囊肿病(NPH-MCKD)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本院诊断的两例NPH-MCKD的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NPH-MCKD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方法.结果 两例均为青年患者,首发症状为烦渴、多尿,低相对密度尿,轻度蛋白尿,尿沉渣无明显异常,肾小管浓缩功能及酸化功能下降.2例均有轻度肾功能不全,无肾脏病家族史,无肾外损害表现.B超可见肾实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结构不清;其中1例CT可见双肾的多发小囊肿,主要分布于皮髓质交界处.肾活检病理检查:2例均以弥漫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为特点,表现为肾小管基底膜破坏、肾小管萎缩及囊性扩张、肾间质纤维化的三联征;可见部分肾小球硬化.皮髓质交界处.肾小管扩张形成多发囊肿是NPH-MCK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结论 以肾小管功能受损为突出表现的青少年患者要高度怀疑NPH-MCKD.B超或CT检查可提供重要线索.肾活检病理检查见到皮髓质交界处多发性小囊肿形成可确诊本病.

  • 肾脏循环灌注对比超声声学特征

    作者:谢晋国;曾平;肖文星;宾建平;刘伊丽

    目的探讨肾脏循环灌注对比超声声学显像特点.方法对10条杂种犬注射全氟显声学造影剂进行肾脏对比超声检查.结果肉眼下基础状态肾皮质至肾髓质、肾髓质由外至内呈渐进式显影.计算机视频分析示基础状态下皮质血管容积、血流速度、血流量均大于髓质,皮质和髓质血流速度的差异显著大于血管容积的差异.结论肾脏对比超声检查为研究肾脏循环提供了一个窗口.

  •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评价慢性肾脏病氧合水平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成

    20世纪90年代,Ogawa等[1]运用高场磁共振设备首次描述了鼠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MR信号产生的机制.BOLD-MRI随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枢神经功能成像.近年来,由于肾脏皮、髓质血供及氧合特点以及肾髓质缺血在肾功能衰竭中的重要作用,BOLD成像在肾脏成像方面的应用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总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缺氧的原因和影响,并对目前BOLD-MRI评价CKD氧合程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医学继续教育测验(18)答案与题解

    作者:潘健涛

    答案1.E 2.B 3.B 4.D 5.C 6.A 7.E 8.C 9.D 10.D 11.D 12.A 13.E 14.C 15.C 题解 1. 肾脏的正常生理解剖部位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 左右各一 , 其外形似蚕豆 . 正常位置左肾上极平第十一胸椎 , 下极与第二腰椎齐平 , 右肾位置比左肾低半个到一个椎体 , 右肾上极平第十二胸椎 , 下极平第三腰椎 , 中央为肾门 , 左肾门约平第一腰椎 , 右肾门约平第二腰椎 . 2. 上尿路与下尿路的解剖分界在输尿管与膀胱交界处 . 3. 肾脏有丰富的血液供应 , 正常人的肾血流量相当于心排血量的 20% 至 25% . 肾脏的血流分布不均 , 肾皮质血流远多于肾髓质 , 90% 以上供应肾皮质 , 仅不到 10% 供应肾髓质 . 在某些疾病 , 如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 肾内的血流分布改变可使肾皮质血流减少 , 肾髓质血流相对地增加 .

  • 抗菌药致肾损害的防治

    作者:赖德源;刘剑伦

    1 引言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血流丰富,其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25%,当血中存在肾毒性物质时,肾脏极容易受损害.肾脏在浓缩尿液时,由于逆流倍增的作用,肾髓质和乳头部药物浓度明显增高,易导致肾乳头坏死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

  • 超声诊断右肾结核合并腰大肌及腹膜后脓肿1例

    作者:李雯;何建宏;王涵;石国民;刘宜曼

    患者女,37岁,右侧腰部反复胀痛半年余,外院超声诊断为右肾多发低回声小结节(性质待定)伴多发结石,经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患者无结核病及午后低热盗汗史.超声检查显示:右肾形态失常,明显增大,大小约13.7 cm×5.4 cm×8.2 cm,包膜光滑,回声稍增强,肾髓质内可见多个类圆形低回声小结节,边界清楚,其内充满细小点状低回声,分布均匀;肾窦受压变形,内可见多发片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69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