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runner腺瘤致复发性十二指肠套叠影像表现一例

    作者:贺召焕;刘雷雷;孔祥磊;曹殿波;孙宇田

    患者女,49岁。因间断腹痛、黑便1年余,加重8 d入院。体检:贫血貌,腹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7×1012/L(正常参考值:3.5×1012~5.0×1012/L),血红蛋白76 g/L(正常参考值110~150 g/L),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入院前1个月腹部CT平扫示空肠近段腔内软组织肿块,其内密度欠均匀,十二指肠降段与水平段结构紊乱(图1)。入院后行腹部增强CT示十二指肠降段与水平段交界区内见腔内不均匀强化高密度影,部分边界不清,大小为2.5 cm×2.4 cm(图2);近段空肠腔内未见病变,诊断为十二指肠降段肿物并十二指肠空肠套叠。因患者症状持续,3 d后复查胃镜及腹部增强CT,胃镜示十二指肠降段内见一巨大肿物,大小为7.0 cm×3.0 cm,有一粗蒂,其基底部位于降部入口,肿物头端粗糙,触之易出血,近基底部分肿物表面光滑(图3);增强CT扫描见近段空肠一轻度强化的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十二指肠降段部分及水平段向远侧小肠内套入,局部呈4层肠壁结构,肿物头侧并见多个囊状低密度影(图4)。综合多次CT与胃镜检查结果,诊断为十二指肠降段肿瘤并复发性肠套叠。

  • 多层螺旋CT和DSA诊断蓝色橡皮大疱痣样综合征二例

    作者:裴贻刚;HU Dao-yu

    例1 女,11岁.反复黑便5年,呈进行性加重.体检:贫血貌,躯干及四肢可见多个紫黑色血管瘤(图1).胃肠镜检查可见胃、空肠、回肠肠黏膜上多个散在分布的紫黑色或红色的血管瘤,呈扁平状或息肉样隆起(图2),考虑为胃、小肠多发血管畸形性变.

  • 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一例

    作者:刘于宝;胡道予;张玉琴

    患者女,14岁.反复黑便7年余,再发10 d而就诊.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伴头晕,无腹痛、反酸、呕血等.胃镜检查:胃息肉.经制酸止血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其后仍出现黑便,每年发作数次,每次持续数天至10余天,每次发病后经止血、输血及对症治疗后好转.10 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黑便,伴头昏、乏力.自幼多部位出现血管瘤,1997年曾因左腘窝处血管瘤在外院行手术治疗.体检:上下肢、腹壁有多个血管瘤.单光子发射CT(SPECT)检查:体内标记红细胞后,动态相未见放射性异常浓聚灶,静态相1 h腹部脐正中可见一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约1.5 cm×1.5 cm大小,提示脐正中有少量活动性出血,部位可能在空肠远端.

  • 十二指肠腔内憩室一例

    作者:金恩浩;偰光华;安光哲;李哲浩

    患者男,66岁.因2个月来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4 d入院.体检:上腹部压痛及轻度反跳痛,余无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近段明显扩张,远段肠腔内钡剂充盈不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反复的机器臂按压后,钡剂缓慢充盈十二指肠升部及空肠,并显爪跨越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的充满钡剂的囊袋状结构及其周嗣的边界光整的线样透亮线既风向袋征(图1).腹部增强CT扫描:示十二指肠降部肠腔内约2.0 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轻度不均匀强化.

  • 肝胆管结石、狭窄采用肝胆管盆式空肠Roux-Y吻术32例治疗体会

    作者:贺才德

    肝胆管结石,狭窄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我国常见和难治疗的胆道疾病,由于其在治疗上的复杂性及常合并严重并发症和晚期的肝损害,肝胆管结石仍然是外科医生经常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也是当前胆道外科棘手的问题,其术后残石率,胆管狭窄,结石复发率相当高,因此,改进现行的肝胆管结石、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疗效,是肝胆外科面临的重要课题.

  • 后壁免缝套入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瘘21例

    作者:王敬文;陈立英;魏怀芬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胰腺和空肠的吻合技术被认为是防止胰瘘发生的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出现了很多胰肠吻合方法及其改进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们参考、借鉴了众多简便、实用的胰肠吻合技术,在1998-2005,8年间,完成了后壁免缝套入式胰肠吻合手术21例,未发生一例胰瘘,现总结如下:

  •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肠肾细胞色素P450 3A1和P-糖蛋白表达变化

    作者:钱卿;杨能;柳丽;周华;邹素兰;胡楠

    目的 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肝、空肠、肾的细胞色素P450(CYP)3A1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变化.方法 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4只.腹腔注射65 mg·kg-1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5周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的各项生化指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测定大鼠肝、空肠、肾上CYP3A1和P-gp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尿素氮(BUN)分别为(6.48±1.72),(24.82±2.39),(12.19±2.13)mmol·L-1,对照组的这3个指标分别为(1.92±0.46),(1.51±0.70),(6.72±0.91)mmol·L-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肝上的CYP3A1与P-gp蛋白表达分别增加8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肾CYP3A1蛋白表达下降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大鼠肝肠肾CYP3A1、abcb1a和abcb1b mRNA表达结果与蛋白表达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1型糖尿病大鼠肝、空肠、肾上CYP3A和P-gp表达呈组织特异性改变,可能会对药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产生影响.

  • 亚甲蓝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和空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炜;陈俊良;楚建军;孙洁云;范红斌;张鹏;杜斌;胡明珠;庞庆丰

    目的 观察亚甲蓝(MB)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肾和空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6组(n=6):正常对照组(0.2 mL 0.9%生理盐水,ip)、MB组(MB 2 mg·kg-1,ip)、PQ模型组(PQ 35 mg· kg-1,ip)、PQ+MB ig治疗组(PQ 35 mg·kg-1,ip;MB 2 mg·kg-1,ig)、PQ+MB ip治疗组(PQ 35 mg· kg-1,ip;MB 2 mg·kg-1,ip)和PQ+MB 2 h ip治疗组(PQ 35 mg· kg-1,ip,2h后+MB 2 mg·kg-1,ip);48 h后,取肾和空肠组织,进行HE染色及病理损伤评分;检测血尿素氮(BUN)含量、血肌酐(Cr)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含量.结 果与正常对照组和MB组相比,PQ组大鼠肾和空肠组织的病理损伤评分增高(P<0.05),BUN和Cr含量增加(P<0.05),SOD活性和ATP含量降低(P<0.05,P<0.01),MPO活性和MDA含量增加(P<0.05),大鼠肾和空肠组织凋亡率增高(P<0.01);与PQ组相比,所有MB治疗组大鼠肾和空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5),BUN和Cr含量减少(P<0.05),SOD活性和ATP含量增高(P<0.05,P<0.01),MPO活性和MDA含量降低(P<0.05),大鼠肾和空肠组织凋亡率降低(P<0.05),肾组织HO-1免疫组化评分增高(P<0.05).结论 MB能减轻PQ中毒大鼠的肾和空肠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MB可提高HO-1表达有关.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空肠酶组织化学的变化

    作者:杜鹃;周小娜;马涛;王秀琴;谷俊朝;张立新;曾晓蓓;孙海梅;李宝红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空肠组织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开腹后牵拉十二指肠、胰腺)、SAP组(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复制SAP模型)、谷氮酰胺(Gln)治疗组(SAP+Gln组,制作SAP模型后用Gln治疗),于术后24 h、48 h、72 h分批处死动物,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空肠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P)、ATPase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进行染色,观察比较酶活性变化及其规律.结果 SAP组ALP、ATPase、CCO、SDH活性明显降低,且随病程发展呈进行性下降,经过Gln治疗后酶的活性显著恢复.结论 SAP时肠道功能随病情进展而下降,谷氨酰胺具有保护肠道功能的作用.

  • 胃肠道Dieulafoy病的诊治(附5例报告)

    作者:胡立强;王宇;张忠涛;李建设

    Dieulafoy病较罕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发作致命性的胃肠道大出血,术前难以确诊.我院近年收治5例,3例病灶在胃部,2例在空肠,全部经手术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作者:苗淑秋;李小红;岳炳芬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的出血.其临床特征为呕血和便血,以及继发性急性失血性休克与贫血等症状,呕血时,患者大多比较紧张,恐惧.在护理中应重视精神与心理上的治疗,进行必要的和周到的解释和指导.上消化道出血也要和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咳血与口鼻出血相鉴别,及时作出判断,以免误诊误治.

  • 胸腹联合伤的诊治与探讨

    作者:辛旻;陈自力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4例,女性9例,年龄大66岁,小12岁。致伤原因:车祸34例,刀刺伤4例,钝器伤3例,高空坠落伤2例,煤块砸伤11例。伤后就诊时间1~20小时肝脾破裂9例,脾破裂15例,肝破裂12例,肝脾胃十二指肠空肠破裂1例,空肠破裂1例,胃破裂3例,空肠结肠破裂11例,直肠破裂2例。合并一侧血气胸21例,合并双侧血气胸5例,合并一侧气胸9例,合并单纯肋骨骨折28例。

  • 空肠多发憩室合并肠扭转1例报道

    作者:姜海涛;陈云杰;颜华东;王天飞

    空肠憩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类以空肠及其系膜扭转为特点的临床急腹症.空肠憩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较难发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肠扭转,进而致肠梗阻并产生严重后果.我院收治1例空肠多发憩室并肠扭转,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旨在增强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 空肠 憩室 肠扭转
  • 全胃切除使用吻合器致吻合口梗阻的临床分析

    作者:管辉球;毛须平;郑荣

    目的 探讨吻合器在经腹伞胃切除中使用不当致吻合口梗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胃切除中使用吻合器吻合致吻合口梗阻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因术中系膜缘空肠黏膜被误钉在吻合口上致吻合口梗阻,再次手术改手工吻合后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非吻合口处空肠黏膜被吻合器柄杆前端尖锐之探杆顶起,被误钉在吻合口上致吻合口梗阻,其中1例术后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另1例术中发现上述情况,予再次手术后治愈出院;3例患者因切除较长下段食管,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后,肠管在食管裂孔处受压,致吻合口不全性梗阻,术后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左右放置空肠营养管支持治疗后,病情逐步改善.结论 全胃切除术中使用吻合器吻合应注意操作细节,防止系膜缘空肠黏膜及非吻合口处空肠黏膜被误钉在吻合口上致吻合口梗阻;对需切除较长下段食管患者,术中适当扩大食管裂孔,有利于术后食物进入远端空肠.

  • 空回肠憩室70例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贾林;黄开红;陶中原;李瑜元;吴惠生

    目的探讨空回肠憩室的患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其并发症.方法对70例空回肠憩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中老年患者占43%,40岁以下患者占34%;约1/3为多发憩室,其中老年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逾半数为症状性憩室病,老年组单纯憩室炎和穿孔发生率略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空回肠憩室以老年人占多数,憩室出血以老年人为主.

    关键词: 憩室病 空肠 回肠
  • 陷凹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万岱;程天明

    陷凹炎又称隐窝炎(pouchitis),是一种起因不明的发生在空肠隐窝的炎症,对它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均不甚明了,本文予以讨论.

  • 3S空肠间置吻合术在食管胃结合部早期腺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洪英财;夏利刚;林烈文;陈怀生;饶展鹏;彭彬;胡泓;林少霖

    目的 评价3S空肠间置吻合术在食管胃结合部早期腺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食管胃结合部早期腺癌(Ⅱ、Ⅲ型)施行根治性切除术的118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3S空肠间置吻合术)和对照组(予传统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每组59例.统计分析两组近远期相关并发症情况、营养指标水平以及术后的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2.3±13.1)min,与对照组的(146.0±12.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5/59),对照组为13.6%(8/59),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18个月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18个月时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胃排空时间均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8个月时整体生命质量、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疼痛、疲劳、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Ⅱ、Ⅲ型)切除近端胃后施行3S空肠间置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术后抗反流效果良好,且能使患者远期的营养状况及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乙醇灌注加空肠Roux-y吻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作者:李明主

    我院从1995年1月~1999年8月采用乙醇灌注加空肠Roux-y吻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共1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6~62岁,平均42岁。单个囊肿的9例,多个囊肿的3例。急性胰腺炎后并发囊肿7例,外伤后并发囊肿5例。1.2 方法 胰腺假性囊肿在6周内有20%~40%病例能自然消退,且囊壁在6周后才可成熟易吻合。因此本组病人均在外伤或急性胰腺炎后3个月以上,且病情已稳定,经治疗感染控制后择期手术。手术方法:上腹正中进腹,分离胃结肠韧带,在囊肿低位置做与胰腺平行的切口,长约4~6 cm。若有多个分隔的可将隔膜切开,成为单个囊腔,吸净液体,清除坏死组织,纱布擦干(疑为囊性肿瘤的,切取囊壁冰冻切片确认,另行处理)。无水乙醇囊腔内灌注,保留5~10 min后吸净,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游离空肠与囊肿侧侧吻合。2 结果 本组12例术后恢复顺利,2周后B超检查囊腔消失。随访6个月~5 a未发现复发,也没有继发感染表现。3 讨论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以往有采用外引流及胃或空肠内引流的,有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的。但由于不能完全清除囊腔中的积液和坏死组织,与主胰管相通的囊肿由于不能控制压力而怕伤及胰管而不敢用乙醇。因此有一定复发率和逆行感染率。我们在术中直视下切开囊壁及隔膜,清除囊内的坏死组织和液体。在没有压力下灌注乙醇,不会伤及主胰管,且能破坏与主胰管相通的小管道的上皮及囊壁内层。同时又有杀菌作用,使囊腔术后一定时间后闭塞。  灌注后尤其是与主胰管相通的囊肿,近期内仍有液体产生。单纯外引流可能会引起继发感染,引流时间长,病人痛苦,囊内导管的异物又有可能使囊腔难以闭塞。因此,在灌注后再行空肠内引流,解决了近期引流问题,囊腔内又无异物反应,使囊腔粘连闭塞而愈合,手术比较简单。

  • 反复性无痛性血便2年

    作者:杨学伟;杨维良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2岁.因间歇性无痛性便血2年,于2002年10月30日入院.该患于2000年10月无明显诱因解大量暗红色血便2次,量约1 000 ml,无血块,无腹胀、腹痛、呕血、发热,急诊入外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下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剖开胃、十二指肠上段未见异常,遂又剖开空肠,见肠腔内有大量鲜红色血液及血凝块,吸出血液,经反复寻找,在空肠未见病灶,关腹,术后康复出院.出院后4个月又出现暗红稀便,混有少许血块,住院非手术治疗3 d停止出血.以后约每隔2个月出现一次暗红色血便,每次量约500 ml,经输血、止血治疗后缓解.曾到多家医院求治,虽经B超、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纤维结肠镜及全胃肠钡餐透视等检查均未见异常.于2002年10月30日下午3点左右感心慌、腹胀、腹部不适、口喝、便急,随即解出大量(约1 000 ml)鲜红混有血凝块的大便,前额冒汗、眼前发黑晕倒在地,急送本院.

  • 空肠代食管重建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黄磊;陈和忠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代食管脏器是胃,但当胃已被切除或有病变时,则可选择空肠代食管.空肠代食管是一种有七十余年历史的食管重建手术方式,空肠的解剖特点能很好地满足代食管的需要,同时空肠作为代食管脏器还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空肠代食管主要有3种术式:游离空肠代食管、不吻血管带蒂空肠代食管和小血管吻合增强灌注带蒂空肠代食管,这3种术式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空肠代食管手术操作并不复杂,不管是否吻合血管手术成功率均较高,术后近远期效果良好.因此,空肠代食管是食管重建不可或缺的手术方式.

738 条记录 8/37 页 « 12...567891011...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