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研究进展
目前寰枢椎后路固定常用的技术有Gallie钢丝、Brooks钢丝、Halifix椎板夹、Apofix椎板钩、Magerl经侧块关节螺钉等方法固定.钢丝联合经关节螺钉(Brook+Magerl 术)方法固定能提供坚强的固定和较高的融合率,也有助于通过维持脊柱的力线而使脊髓得到间接减压,但经关节螺钉固定有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可能,而且不管采用哪种置钉技术,均需处理寰枢椎侧块关节后方的椎静脉丛方可显露进钉点.自从谭明生创造性应用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以来,该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Tan等[2]在对50具亚洲裔人寰椎标本进行形态学研究后提出,螺钉的进钉点应位于后弓的背侧,而不是从后弓的下方进入寰椎侧块,螺钉经寰椎后弓、峡部至侧块内,Resnick等[3]称之为寰椎的椎弓根螺钉.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即通常所说的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不是等同的概念.近年来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显示出其他固定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国内外关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报道屡见不鲜,现综述如下.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研究进展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即通常所说的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不是等同的概念.有很多文献将其混淆.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由Resnick等[1]于2002年首次提出,用于治疗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
-
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伴纵向脱位1例报告
患儿女,4.5岁.因颈部倾斜、疼痛、活动受限10d,于2005年12月13日收入院.入院时查体:方颅畸形,双眼斜视,头面部向左侧倾斜,枕颈部有压痛,头部左右旋转活动受限,吞咽和发音正常,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颈椎侧位X线片示寰椎前移旋转脱位,Chamberlain氏征阳性(图1).CT扫描示寰齿前间隙8mm,齿状突左右间隙不对称.CT三维重建示枢椎体进入寰椎内,寰椎向左旋转脱位(图2).MRI示齿状突和寰椎后弓致延髓受压(图3).诊断:寰枢椎旋转伴纵向脱位.经颅骨牵引复位后再次行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和CT三维重建,寰枢椎已完全复位(图4),未发现寰枢椎骨性结构异常(图5);寰椎侧块宽度左6.3mm、右6.5mm,寰椎后弓高度左4.2mm、右3.6mm,枢椎椎弓峡部宽度左4.1mm、右6.5mm,峡部高度左5.2mm、右6.3mm.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按照谭明生方法[1]行寰枢椎复位、Vertex系统内固定、寰枢后方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在行左侧寰椎后弓及侧块钻孔时,寰枢椎之间有明显的异常活动,试图用鼠齿钳固定寰椎时,因寰椎后弓太细且多为软骨成份而断裂,但此时钻孔已能安置3.5mm×20mm螺钉.右侧打孔进钉顺利.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示寰枢椎完全复位,内固定位置良好(图6).术后用颈托保护,术后3d患者下地行走,半个月出院.
-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伴寰椎后弓部分缺如1例报告
患儿男,6岁.因枕颈部疼痛不适,头颈歪斜2d,来我院门诊就诊.摄颈椎正侧位及开口位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略右侧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隙右窄左宽.以"寰枢关节半脱位"收入院.体格检查:枕颈部以C2右侧压痛明显,头颈歪斜,颈椎旋转活动受限,未发现阳性神经体征.颈椎CT检查: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距离右侧明显较左侧狭窄,齿状突与前结节距离正常,寰椎右侧椎弓部分缺如(图1、2),缺如处以纤维组织连接.诊断为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椎后弓部分缺如.行保守治疗,予轻重量(2~3kg)枕颌水平牵引,中药熏蒸缓解肌肉痉挛,带颈托保护3周后患儿症状消失,头颈歪斜纠正.
-
寰椎横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寰椎横韧带位于枢椎齿状突后侧,两侧止于寰椎侧块内侧的骨突上.寰椎前弓、侧块、横韧带和枢椎齿状突一起,构成了寰齿关节.横韧带损伤可导致寰齿关节、寰椎与枢椎间不稳,继而发生寰椎前脱位,严重者可伤及延髓,导致患者高位四肢瘫甚至危及生命.
-
对上颈椎损伤治疗原则的探讨
随着文献对上颈椎外科治疗报道的增多,上颈椎损伤的手术治疗适应证选择不当或需要再次手术翻修病例有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在此,针对上述问题,谈谈笔者的管见,与同道商榷.1 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上颈椎关节是头颈部活动主要的关节,不可轻易融合已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认.临床实践表明,多数上颈椎损伤如没有明显寰椎侧块分离的Jefferson骨折、枢椎齿状突Ⅲ型骨折、Ⅰ型Hangman骨折等可以通过规范的非手术疗法获得治愈,且能保留上颈椎的活动功能.但目前仍有少数作者对没有明显脱位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新鲜寰枢椎骨折实施C1-2或更长节段的枕颈融合,这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严重颈部活动障碍.
-
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2004第15卷第1期刊登了Currier等撰写的关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简介如下. -
关于颈枢椎齿突偏移是否为脱位的再认识
迄今,在颈椎枕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齿突偏移,与寰椎侧块左右间距不对称"被认为是寰枢关节脱位.由于认识分歧,以致临床处理混乱,有的患者更被做了寰枢椎融合手术,医患纠纷频发.对"齿突偏移"的征象,认识分歧由来已久.国外早期一些专著曾把"齿突偏移"视为寰枢侧方脱位.
-
经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
寰枢椎不稳可以逐渐形成高位颈脊髓压迫,还可能在外力作用下导致急性脊髓损伤,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处理寰枢椎不稳主要采用固定融合术.后路经关节寰枢椎侧块螺钉(Magerl术)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术式.特别是Magerl螺钉复合Gallie钢丝固定,其"三点"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明显优于其他固定方式[1].近国内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螺钉固定方式,即寰椎椎弓根螺钉[2,3]或寰椎侧块螺钉[4,5]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构成的钉棒或钉板系统固定,并有少量的临床应用报告[2,4,6].我们应用Cervo-Link钉棒系统经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对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7例新鲜或陈旧性齿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创新谱写南京路上新篇章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纪实
20岁是一个女孩美的年华,可她却已在多家大医院奔波几年,为的就是治好自己逐渐增大的颈部肿块——寰枢椎侧块巨大肿瘤,但均被告知手术风险巨大,无法手术.她几乎陷入绝望!抱着一线希望,她来到上海,找到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肿瘤外科主任肖建如.经过详细的检查与准备后,以肖建如为首的治疗团队对她实施了乳突一颌下侧方入路寰椎侧块肿瘤切除枕颈融合内固定术.经过近6个小时的艰苦手术,女孩摆脱了病魔的威胁.
-
手法治疗小儿寰枢椎自发性旋转半脱位
自 1996年至今本院共收治小儿寰枢椎自发性旋转光脱位患者 18例 , 报道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男 11例 , 女 7例 , 年龄 5~ 13岁 , 平均 8岁 , 病程 0.5 h~ 0.6个月 . 发病前有上感史 14例 , 急性扁桃腺炎 3例 , 化脓性中耳炎 1例 , 其中 6例合并颈淋巴结肿大 , 2例发病 2次 , 两次发病分别相隔 3个月~ 1年 . 均无明显外伤史 . 临床表现 : 本组所有患者均为颈部歪斜 , 下颌歪向一侧 , 头前倾 , 强迫体位 . 触诊 C2棘突偏歪 (左偏 7例 , 右偏 11例 ), 颈部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受限 . 合并颈痛 10例 , 头痛 3例 , 头晕、恶心 3例 , 视物模糊 2例 , 均无颈髓压迫症状 . X线检查 : 本组患儿 13例拍摄颈椎张口正位及侧位片 , 5例因拍片不配合而行 CT扫描 . 结果显示寰齿间距增宽均 >4 mm, 宽 7 mm, 齿突与寰椎侧块不对称 , 侧位片 11例示寰椎两后弓不重叠而成环状 .
-
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3例
目的 探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3例,其中3例均为男性,年龄28-56岁,车祸伤2例,砸伤1例,齿状突骨折1例,寰枢关节脱位2例.按Dickman等根据横韧带及骨性结构的损伤程度及范围分型[1]:Ⅰ A型2例,ⅡB型1例.观察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力学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植骨均得到骨性愈合,与术前X线相比,侧块椎弓根螺钉及固定钛缆无断裂、松动及脱落征象.结论 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即提供了坚强的内固定,减少了钛缆断裂等并发症,又给了植骨块一个很好的固定,更好的促进了植骨融合,提高了疗效.
-
寰椎侧块结节及枢椎齿突的解剖学形态观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寰椎侧块结节和枢椎齿突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00例寰椎侧块结节和200例枢椎齿突的解剖学形态进行观察及分类测量.测量寰椎侧块结节的长轴、短轴、结节到下关节面的距离和结节间距以及齿突的轴线与枢椎椎体垂线间的夹角.结果:寰椎侧块结节存在多种分型,其中双侧均为结节52.5%,双侧均为结节关节面32.0%,左结节右关节面6.0%,左关节面右结节9.5%其高度为(0.156±0.087) cm.枢椎齿突左侧面为结节状突起45.5%,关节面状13.5%,光滑无磨损41.0%;右侧面为结节状突起50.0%,关节面状12.5%,光滑无磨损37.5%.齿突偏斜角的范围为-7.46°(向左偏斜)到4.74°(向右偏斜).结论:寰椎侧块结节存在着结节与结节关节面2种主要的分型,且各自有多种形态特征,其形态特征可能与结节间距及齿突偏移有关.
-
经口咽前路手术7例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0年以来,7例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口咽前路行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后发生感染,分析感染原因并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13~58岁.手术原因:齿状突骨折39例,韧带损伤8例,先天性颅底畸形和齿状突畸形14例,寰椎侧块肿瘤2例.均择期在全麻下经口咽前路进行手术,术后7例发生感染,其中手术切口感染4例,呼吸系统感染2例,颅内感染1例.
-
寰枢关节半脱位20例报告
我院1995年~2000年收治2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病人,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14岁.发病前有急性扁桃体炎16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性扁桃体炎并肺炎1例.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特发性斜颈畸形,颈部僵\疼痛及活动受限.病人发病至就诊时间短1天,长15天.第一、二颈椎张口位x光拍片见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隙不对称,见寰齿间距增宽.血培养见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生长16例,未生长4例.20例全部先采用颌枕带牵引,并结合培养结果给予抗菌素控制感染.第一、二颈椎张口位x光拍片复查寰枢关节关系正常后改用颈部外固定4周.随访无复发病例.
-
寰枕关节椎管内异位化骨一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有癫痫病史,从3层房顶坠落致伤.入院时意识稍模糊,后逐渐恢复意识,神志清楚,可以?栽配合检查及治疗.X线检查示下颌骨骨折,左侧股骨上段骨折,左侧第1~4肋骨骨折.颅脑CT扫描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因高度怀疑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行颞颌关节CT检查,CT示双侧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双下颌关节脱位,寰椎右侧块内侧、枢椎齿状突右后方可见一椭圆形骨性影,边缘光滑,CT值为538 HU,大小约4.7 mm×7 mm×6 mm(图1).冠状面图像示该骨块位于右侧枕骨髁内下缘、右侧枕骨髁下缘,右寰椎侧块内缘及枢椎齿状突边缘均光整(图2),未见明显骨质缺损,硬脊膜囊亦未见明确受压征象.
-
寰椎侧块解剖学观测及其在侧块螺钉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寰椎解剖学特征进行观测,为临床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收集10例成年尸体寰椎标本,使用游标卡尺进行线性测量;角度测量则先用钨丝取模,再用常规量角器检测.测量指标包括后弓内侧半距、后弓外侧半距、后弓高度、后弓宽距、侧块外侧高度、侧块内侧高度、侧块横径、侧块前后径、侧块内倾角.两例患者依据测量的解剖学数据,选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3 mm的交点处进钉,置入侧块螺钉后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在寰椎侧块中的长度及与矢状面的角度.结果 后弓外侧半距为(20.8±3.3)mm,后弓高度为(7.2±1.7)mm.两例患者X线片显示螺钉均在寰椎侧块内,螺钉长度25 mm,与矢状面保持(8~14)°.结论 寰椎侧块螺钉的进钉点选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3 mm的交点处,与矢状面保持(8~14)°.
-
寰椎侧块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临床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具新鲜尸体寰椎标本,依次测量寰椎侧块的宽度、厚度、高度、寰枢关节面及其倾斜角度.结果:寰椎侧块的宽度(15.47±1.19)mm,厚度(17.21±0.93)mm,高度(14.09±1.92)mm,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22.06±1.26)mm,寰枢关节面的横径(17.90±1.18)mm,寰枢关节面的纵径(15.63±1.04)mm,寰枢关节在冠状面上的角度(34.57±3.77)°.结论:寰椎侧块较为宽大,在理论上有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的足够空间.
-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研究进展
寰枢椎疾病在治疗方法上,过去以保守治疗为主,如颅骨牵引、Halo支架、头颈胸石膏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手术治疗,在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上都取得很大进展,其中经后路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钉棒(钉板)系统固定初于1994年由Goel和Laheri[1]提出并应用[2],但此技术未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2001年由Harms和Melcher[3]再次推广才受到重视,并成为寰枢椎后路融合的常用手术方式.目前对于此技术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将从手术技术、解剖学、生物力学、临床疗效等方面对该技术做一综述.
-
寰椎侧块钉道徒手击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探讨徒手击入法制备寰椎侧块螺钉钉道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鲜成人寰椎标本26具,男女各13具,寰椎侧块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2 mm的交点.用尖嘴咬骨钳咬除寰椎后弓进钉点骨皮质,用锤子将直径为3.0 mm的钻子缓慢击入,冠状面保持垂直,矢状面向头侧倾斜约5°.临床应用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37.5岁.陈旧性齿状突骨折7例,新鲜ⅡC型齿状突骨折6例,齿状突发育不全3例.应用钉棒系统9例,钉板系统7例.术前JOA评分5.1~10.6分,平均7.5分.结果:CT超薄扫描显示52枚标本钉道中,3枚螺钉的钉道方向不佳,2枚螺钉的进定点不准确,1枚螺钉的进钉点和钉道方向均不准确,正常的患者中寰椎侧块钉道长28~32 mm.临床的32枚钉道制备中,寰椎侧块螺钉长28~32 mm,平均30 mm.平均手术时间2h,平均出血量300 ml,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1例患者打入寰椎侧块钉道时损伤该部静脉丛,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并打入另一侧钉道,待该侧螺钉打好后另外一侧出血已停止,在固定这一侧螺钉.超薄CT显示32枚螺钉位置满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的齿状突均骨性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1.2~15.7分,平均14.3分.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徒手击入技术制备寰椎侧块螺钉钉道简单、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