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孢拉定无菌检查消除抑菌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一系列试验,建立头孢拉定检查法.方法:用不同试验菌,同时采用青霉素酶进行试验.结果:头孢拉定无菌检查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活性.结论:头孢拉定无菌检查需加青霉素酶来消除抑菌性,以保证无菌检查的准确性.
-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住院患者血液感染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调查
目的 研究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住院患者血液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分离自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的大肠埃希菌,VITEK-Ⅱ鉴定细菌,K-B药敏试验检测细菌的药敏,多重PCR、PCR、测序及比对等对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共收集79株大肠埃希菌,PCR扩增产物测序、比对:20株大肠埃希菌产TEM-1型β-内酰胺酶;仅有的一株产SHV-1型β-内酰胺酶,未检测出TEM型和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40株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1群20株,CTX-M-9群26株,其中有6株菌同时产两群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测序比对出CTX-M-3、CTX-M-15、CTX-M-14等八种基因型.结论 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液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常见为CTX-M型,CTX-M-14是常见的基因型.
-
上海地区淋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都引起全球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淋球菌对抗牛素耐药主要表现为:以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菌株(PPNG)、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菌株(TRNG)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淋球菌菌株(QRNG)耐药率较高,甚至有些地方QRNG耐药率已经达到100%.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20世纪40年代初期人类发现的第1个抗生素--青霉素在临床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感染.随着青霉素的大量使用,1944年Kirby[1]第1次在科学杂志报道了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浅谈药敏试验方法及影响试验结果因素
本文探讨细菌药敏试验方法及影响试验结果因素。做好药敏试验质量控制。避免用药不当,产生耐药菌株或原有耐药菌株耐药性的增高。细菌药敏试验方法包括:试管稀释法(全量法)、微量稀释法、琼脂稀释法、纸片琼脂扩散法、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试验、筛选耐甲氧苯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方法。并探讨影响试验结果因素。做好药敏试验质量控制。避免用药不当,产生耐药菌株或原有耐药菌株耐药性的增高。
-
头孢三嗪相关性儿童假结石病
头孢三嗪(cefiriaxone)是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由瑞士罗氏药厂1982年研发(罗氏芬),1988年在我国注册上市(国产名有头孢曲松钠、罗噻嗪、菌必治等).头孢三嗪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低、消除半衰期长、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及头孢菌素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等特点[1],可每日单次给药,故为临床广泛应用.头孢三嗪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皮肤反应、血液学改变及胃肠反应,如皮疹、瘙痒、发热、静脉炎、支气管痉挛、头痛、头晕等,以及结肠炎、黄疸等消化道症状[2].但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关于头孢三嗪诱发胆道结石及肾结石的文献报道,现综述如下.
-
要重视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细菌耐药分为:(1)天然或突变产生的耐药性,即染色体遗传基因介导的耐药性.属于此种耐药性者如克雷伯菌可产生由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酶,而对氨苄西林和羧苄西林耐药;金葡菌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菌株等.(2)细菌因获得了由质粒或转座子等携带的外来DNA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即质粒介导的耐药性,所带耐药基因易于传播,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
-
1例静滴头孢哌酮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头孢菌素类药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其作用特点为抗菌谱广、作用强、耐青霉素酶、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比青霉素类少而广泛用于临床.
-
头孢:一代更比一代强?
"来三代的,来三代的!"在国内,不管是医院还是药店,点名购买"贵族药品"的现象都屡见不鲜.我们不能用简单的一句"三代比一代好"给这个家族贴上标签.头孢类药物虽然属于同一个类别,但抗菌谱、抗菌强度各有侧重,能否让它们在合适的场合扬长避短、发挥出大作用,就看使用者的本事了."分代"其实是分类和青霉素一样,头孢菌素也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相比,头孢的抗菌谱较广,抗菌作用强,对青霉素酶稳定,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
-
药物化学(上)
考点1:青霉素(结构如右图).其具有β-内酰胺环骈氢化噻唑环(右图红色位置).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黏肽转肽酶,阻碍细胞壁的合成.外源性过敏原为蛋白多肽类杂质,内源性过敏原为高分子聚合物.考点2:半合成青霉素衍生物.耐酸的半合成青霉素,侧链有吸电子基团;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侧链引入体积较大基团;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侧链引入极性基团.
-
头孢克洛、头孢羟氨苄属同代"先锋"吗?
附:第一代头孢菌素中的"先锋"系列及作用用途头孢噻吩钠(先锋霉素I)作用与用途:本品为半合成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为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包括产生青霉素酶和不产生青霉素酶的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包括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克雷白氏肺炎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此外放线菌、梅毒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对本品亦敏感.
-
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本文对薄膜过滤法进行方法学探讨,提出滤器瓶内壁吸附抗生素现象,以薄膜取出培养法作为主要方法并以培养基注入滤器瓶内培养法为替代方法,适用于不含抗菌药物的制剂.
-
针对皮肤金葡菌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的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皮肤金葡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有效方法.方法 对491株金葡菌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 全身用药适合使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局部用药适合使用莫匹罗星.结论 皮肤金葡菌感染耐药菌多见,临床需谨慎选用抗生素.
-
抗生素与抗菌药发展史
(接上期)抗生素结构修饰改善了天然药物的性能,推动抗生素进一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分离出青霉素主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并由此出发经结构修饰获得了耐酸可口服的丙匹西林,耐青霉素酶的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广谱的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绿脓杆菌亦有效的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哌拉西林和抗革兰阴性细菌的美西林等多个系列有特色的半合成青霉素,有效地弥补了天然青霉素的缺陷.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明并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已发展到第4代.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青霉素酶稳定,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类药物.正因为如此,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比较普遍.为指导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现将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续二)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抗生素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
头孢呋辛的合理用药指导
头孢呋辛适用于:①敏感病原体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②不产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球菌引起的女性单纯性淋病性直肠炎;③预防手术感染;④博氏疏螺旋体引起的早期游走性红斑(Lyme病、莱姆病).
-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阿莫西林(amoxicillin)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许多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杀伤作用.双氯西林钠(dicloxacillin sodium)为耐酶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能灭活多种产青霉素酶的菌体,可帮助阿莫西林杀灭其他耐药的革兰阴性和阳性菌,二者结合增强了杀菌力,扩大了抗菌谱,此外,二者的合剂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1],是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的药物.目前,国内临床上所用的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复方制剂主要是胶囊剂.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分散片是我们开发的一种新剂型产品,与胶囊相比分散片口服方便,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浅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头孢菌素是β内酰胺抗生素中临床应用广泛的品种,具有杀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由于临床上出现了扩大使用范围和滥用现象,导致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增多,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每一代头孢菌素的品种具有独特的药理特点,只有使用得当才可获得佳疗效.所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了解各代药物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从而合理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头孢菌素属于B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从头孢菌素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加速细胞壁破坏而起杀菌作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许多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有杀灭作用,因同时还具有抗青霉素酶、与血清蛋白结合少、毒性低、与青霉素极少交叉过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当今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频度在所有各类抗生素中居首位.但因临床广泛应用,由其引发的不良反应日趋显现,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报道不断增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了解各代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