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 현대검험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414
  • 国内刊号: 61-139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16
  • 曾用名: 医学检验杂志;陕西医学检验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陈学文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发脑梗死患者相关炎性指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慧;贾良勇;冯莉;雷光星;王兴宁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及并发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55例 OSAHS患者及56例脑梗死患者,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将所有OSAHS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并将所有患者分为单纯OSAHS组、单纯脑梗死组及OSAHS并发脑梗死组,测定所有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p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睡眠呼吸暂停长时间(LAT)及Hcy,hs-CRP和IL-6水平,并与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单纯OSAHS组及单纯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以及 OSAHS并发脑梗死组与单纯 OSAHS组及单纯脑梗死组相比,AHI,LAT,Hcy,hs-CRP和 IL-6均显著增高,LSpO2及 MSpO2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OSAHS病情的加重,Hcy,hs-CRP和 IL-6均逐渐增高。OSAHS患者的 Hcy,hs-CRP,IL-6与 AH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1,0.678和0.635(P<0.001)。结论OSAHS与脑梗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 Hcy,hs-CRP和 IL-6水平对于评价患者的病情及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凋亡促进分子TFAR 19与子宫肌瘤关系的研究

    作者:白茹;仇秋明

    目的:检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TFAR19活性。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接受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其中6 cm≤单个大肌瘤直径≤10!的患者29例(A组)、单个大肌瘤直径>10 cm的患者16例(B组),同时随机选取育龄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C组),A,B组于入院当晚采集外周静脉血,C组于体检当天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 TFAR19活性。结果 A组、B组、C组 TFAR19活性分别为25.32±1.93,14.41±2.28,34.79±4.65活性单位;各组间 TFAR19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3,P=0.01);与 C 组相比,B 组(q=5.606,P<0.001)、A 组(q=3.055,P=0.034)间TFAR19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之间TFAR19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086,P=0.033)。各组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86,P=0.132)。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 TFAR19表达下调抑制了细胞凋亡过程,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并且与肌瘤的大小相关,肌瘤直径越大,TFAR19表达越低。

  •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小侠;詹颉;张华;党小军;赵海;奚逢瑜;李博

    目的:探讨血清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高血压疾病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152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高血压病情发展分为高血压1级(30例),高血压2级(36例)和高血压3级(86例)。86例高血压3级患者根据有无并发糖尿病又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0例)和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组(46例),分别比较不同分级组的血清 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高血压1级患者、2级患者和3级患者血清中 NT-proBNP水平分别为68±44,122±31和834±309 pg/ml。随着病情发展其血清水平逐渐升高(t=2.455,3.561,P<0.01),高血压3级患者中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血清中NT-proBNP分别为1178±664 pg/ml和599±411 pg/ml(t=3.785,P<0.01)。结论 NT-proBNP水平能客观反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临床治疗和病情监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miR-16,miR-126和miR-221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万淑君;王成;王静;牛冬梅;张春妮;汪俊军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患者(T2DMC)血清中 miR-16,miR-126和 miR-221水平,分析其作为T2DMC潜在辅助诊断指标的潜能。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55例T2DM患者,55例T2DMC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血清中miR-16,miR-126和miR-221水平,生化分析仪测定相关生化指标,ROC曲线及逻辑回归分析三种血清 miRNAs对 T2DM及 T2DMC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qRT-PCR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miR-16(14.35±1.00)×10-5,miR-126(11.75±1.47)×10-5和 miR-221(32.26±3.98)×10-5]相比,三种 miRNAs在 T2DM患者[miR-16(23.74±2.70)×10-5,miR-126(25.01±4.13)×10-5和miR-221(84.76±11.79)×10-5]及T2DMC患者[miR-16(43.74±9.61)×10-5,miR-126(17.66±2.20)×10-5和 miR-221(82.52±12.48)×10-5]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其中miR-16变化为显著;三种miRNAs用于T2DM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63(95%CI 0.53~0.74),0.64(95%CI 0.54~0.74)和0.74(95%CI 0.65~0.83);用于T2DMC诊断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5(95%CI 0.66~0.84),0.62(95%CI 0.52~0.73)和0.73(95%CI 0.64~0.83);进一步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种血清miRNAs是T2DM和T2DMC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高表达的miR-16,miR-126和 miR-221是 T2DM及T2DMC患者潜在的非侵入性辅助诊断标志物及独立危险因素。

  • 骨科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基因同源性分析

    作者:赵和平;王冀邯;蒋文艳;张蓓;赵静;于燕

    目的:分析骨科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情况及基因分型。方法对2016年1月~7月临床检出的34株 MDR-AB进行药敏分析,水煮法提取菌落DNA;以基因外回文重复序列(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REP)为引物进行PCR扩增(REP-PCR),对凝胶电泳条带进行分型分析。结果34株MDR-AB对17种抗生素中的15种药物耐药率在70%以上,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稍低为62%,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为15%。REP-PCR 将34株MDR-AB分为Ⅰ,Ⅱ和Ⅲ三个基因型,其中Ⅰ型为主要的流行型别。结论骨科医院 MDR-AB感染情况严重,且主要由同一种基因型构成,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定期监测耐药性变迁,避免院内传播。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链抗体(scFv)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马巍娜;刘雪林;宋宏彬;沈建良;黄友章;刘毅;向丹

    目的:筛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单链可变区 scFv抗体,为进一步表达并得到其特异性强的抗体片段创造条件。方法实验利用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血清为包被抗原,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从半合成的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其特异性噬菌体抗体,首先把靶抗原包被于免疫平板后,加入噬菌体抗体库,这样能与靶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噬菌抗体就被固定在免疫平板上,不能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则被漂洗掉;将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洗脱下来,侵染大肠埃希菌,就可以得到含特异抗体基因的噬菌粒。结果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特异性较强的白血病病人可变区噬菌体抗体片段并鉴定。结论获得了一株亲和性较好的抗体片段,为下一步片段表达、鉴定及临床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

  • Toll样受体4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慧;王博;郭瑄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西安市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39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21例,ACS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8例。另选取30例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 MCP-1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LR4的表达。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ACS组及SA组TLR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455,P=0.021)。ACS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 SA组(t=3.220,P=0.002)和对照组(t=6.197,P=0.000)。SA组 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t=2.306,P=0.025)。经 Spearman相关性检验,ACS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TLR4水平与血清 MCP-1水平呈正相关(r=2.389,P=0.025)。结论 MCP-1和TLR4可判定冠心病的病变程度,MCP-1与TRL4的联合检测对ACS的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血小板抗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的研究

    作者:李贞贞;徐金梅;顾顺利;张辉洁;胡兴斌;尹文

    目的:探讨血小板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E)的抗菌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建立105 CFU/ml表皮葡萄球菌接种浓度的BHI培养体系,分别加入终浓度为400×109/L血小板(PLT组)、血浆(阳性对照组)与BHI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共培养12 h以后,观察比较各组菌液的浑浊程度,并采用倍比稀释、涂布计数法检测血小板体外抗菌的效果,同时绘制血小板抗菌曲线。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菌亚显微结构的完整性,并初步探究血小板的抗菌机制。结果血小板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效果虽较血浆组出现的晚,但持续时间更久;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血小板抗菌组表皮葡萄球菌染色质结构异常、发生凝集并有部分断裂,且处于分裂期的细菌比例明显降低。结论血小板可能通过破坏表皮葡萄球菌染色质的结构,进而影响细菌的分裂,发挥抗菌作用。

  • 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期T细胞含量变化的研究

    作者:钱忠萍;凌晨;祁松楠;韩清珍;邱骏;顾宗江;顾国浩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Th1和 Th2细胞水平,研究 NSCLC患者术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临床上对 NSCLC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NSCLC患者(60名),健康体检者(60名)全血(EDTA抗凝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 CD3+,CD4+, CD8+T细胞百分比以及Th1和Th2细胞水平,并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淋巴细胞绝对值。结果 NSCLC术前和正常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8.40±10.27 vs 66.58±6.84,31.32±8.65 vs 39.40±6.43,34.23±8.00 vs 24.31±8.16,CD4+/CD8+比值为0.96±0.23 vs 1.58±0.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726~14.916,P均<0.05)。NSCLC术后1~3天组和正常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6.31±8.00 vs 66.58±6.84,27.72±7.55 vs 39.40±6.43,33.69±7.10 vs 24.31±8.16,CD4+/CD8+比值为0.87±0.31 vs 1.58±0.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720~14.367,P 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SCLC术后4~7天组 CD4+T 细胞百分比(%)为33.23±4.13 vs 39.40±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57,P<0.05)。在辅助性 T细胞亚群中,NSCLC术前与正常对照组Th1,Th2细胞含量(×10/μl)分别为6.79±1.34 vs 12.52±3.56,4.82±0.51 vs 2.32±0.82,Th1/Th2比值为1.39±0.84 vs 5.36±1.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87~18.630,P均<0.05)。NSCLC术后1~3天组与正常对照组Th1细胞含量(×10/μl)为8.86±1.52 vs 12.52±3.56,术后4~7天组与正常对照组Th1细胞含量(×10/μl)为7.02±1.27 vs 12.52±3.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339~11.275,P均<0.05)。结论 NSCLC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表现在T淋巴细胞数和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减少,T细胞亚群失调,明显趋向 Th2细胞;另外可能在癌细胞的不断刺激下,细胞免疫功能亢进杀伤性T细胞增多,经过手术治疗后杀伤性T细胞开始降低。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金文;黄瑞宏;黄国清

    目的:探讨 fms样酷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FLT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患者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zation,FISH)检测80例 AML患者(其中核型正常者40例,核型异常者40例)白血病细胞 FLT3的表达情况。结果核型正常的 AML FLT3的表达率为5.0%,核型异常的 AML FLT3的表达率为30.7%。难治复发的 AML FLT3的表达率是43.3%,持续完全缓解的 AML FLT3的表达率是4.5%。有 FLT3表达的 AML患者24个月随访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分别为65%和86%,而无 FLT3表达的 AML患者无病生存(DFS)和总体生存(OS)时间分别为20%和4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T3是 AML患者预后不好的因素之一,FLT3高表达与白血病的恶性程度正相关。

  • 人CyclinD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作者:霍瑞清;白瑞霞

    目的:克隆人肝癌组织中的Cyclin D1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Cyclin D1蛋白。方法从人肝癌组织中提取RNA,逆转录PCR扩增获得Cyclin D1 cDNA,将PCR产物进行TA克隆和DNA序列分析;阳性TA克隆Cyclin D1片段再亚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甲醇诱导表达。结果逆转录 PCR扩增得到约483 bp的 DNA片段,TA克隆和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重组片段为人的Cyclin D1基因,Cyclin D1 cDNA亚克隆入 Ppic9k载体的 NotI和 EcoRI位点之间;甲醇诱导得到分子量约36KD的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人肝癌组织中的Cyclin D1基因,并且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

  • 基于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评价IMA,NLR,hs-CRP和CK-MB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道军;郁淼;张洪磊;汤熠;张莉

    目的:采用 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方法评价缺血修饰清蛋白(IM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胸痛发生后3 h内和3~6 h内95例 AMI患者血清 IMA,hs-CRP,CK-MB和 cTnI以及全血 NLR水平,并与60例来自体检中心的人群(作为阴性对照)做比较。应用 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①胸痛0~3 h AMI组 IMA,NLR,hs-CRP,CK-MB和 cTnI的平均值分别为96.04U/L,3.77,13.39mg/L,43.26U/L和0.063 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78.10 U/L,2.02,3.12 mg/L,19.37 U/L和0.04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胸痛3~6 h AMI组 IMA,NLR,hs-CRP,CK-MB和 cTnI指标均高于0~3 h 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胸痛0~3 h AMI组 IMA,NLR,hs-CRP和 CK-MB 4项联合诊断早期 AMI的 ROC AUC为0.98,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 AUC(分别为0.89,0.83,0.79和0.85)。同时,4项联合检测对早期 AMI诊断价值也显著高于心梗诊断的经典血清学指标 cTnI(AUC=0.78)。结论 IMA,NLR,hs-CRP和 CK-MB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 AMI的诊断效能,优于各单项目检测。

  • 结直肠癌患者FOLFOX化疗与GSTP1,XRCC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陈建国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 FOLFOX化疗与 GSTP1,XRCC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改良 FOLFOX方案化疗,并测定患者 GSTP1, XRCC1基因序列多态性,统计患者疗效并探究疗效与GSTP1,XRCC1基因序列多态性的关系。结果患者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的例数和患者稳定与进展的例数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分化、TNM分期无关(χ2=0.136~1.837,P值均>0.05);携带 GSTP1 A/A基因型患者41例(68.3%),携带 A/G基因型患者14例(23.3%),携带 G/G基因型患者5例(8.3%),GSTP1基因野生型(A/A)患者治疗有效率低于 GSTP1基因突变型(A/G+G/G)患者(χ2=4.493,P=0.034)。携带 XRCC1 G/G基因型患者35例(58.3%),携带 G/A基因型患者22例(36.7%),携带 A/A基因型患者3例(5%),XRCC1基因野生型(G/G)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突变型(G/A+A/A)患者(χ2=4.691,P=0.030)。结论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 GSTP1(A/A),XRCC1(G/G)基因多态性与 FOLFOX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 慢性感染临床微生物样本中持留菌的特性研究

    作者:秦琴;王慧;庄绪冉;吴林洪;李虎;王靖;邓安梅

    目的:了解慢性感染患者微生物样本中持留菌的持留特性,明确持留菌与感染时间及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1株持留菌分离株(4株大肠埃希菌,23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置于不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10×MIC,50×MIC和100×MIC)以及营养不足的生长条件下,通过其在各环境中的特异性生长曲线分析其持留水平。结果随着抗生素浓度增加,持留菌比例逐渐下降,抗生素浓度到达100 MIC其本可以将持留菌全部清除;同一株持留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持留水平不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的持留水平低,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持留水平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持留水平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的持留水平低;持留菌对于营养不足的生长条件耐受明显要高于对照株(存活率10-3:10-6,P<0.05);用独立样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患者不同感染时期持留菌的持留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留株对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受能力。这为深入了解持留菌与慢性感染的关系、持留菌在临床中的不同持留特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作者:郭进京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15~19周)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APAPPA)与(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水平,评价该指标在预测孕末期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后测量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204例单胎孕妇,从孕中期一直观察至孕末期(36~40周)。其中孕末期89例诊断为子痫前期,115例为正常孕妇。分别检测其孕中期及孕末期 PAPPA与PIGF水平等指标。结果①子痫前期患者,孕中期 PAPPA与 PIGF水平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单胎孕妇(2.3μg/ml vs 4.6μg/ml,U=11.31,P=0.017;78 pg/ml vs 160 pg/ml,U=8.26,P=0.003);②子痫前期患者,孕末期PAPPA与PIGF明显低于其孕中期水平(1.6μg/ml vs 2.3μg/ml,U=9.41,P=0.011;56 pg/ml vs 78 pg/ml,U=6.77,P=0.023);③ROC曲线显示,孕中期PAPPA Cutoff值为2.2μg/ml及PIGF Cutoff值为75 pg/ml时,子痫前期发生预测值特异度为61.7%,敏感度为87.8%,AUC为0.86(95%可信区间0.83~0.91)。结论孕中期(15~19周)检测PAPPA与PIGF水平,可成为预测发生子痫前期的有用指标。

  • Stathmin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铭;林芳;和婷;王琳;董轲;张惠中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 MDA-MB-231和 MCF-7中 Stathmin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胞生长、黏附、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转移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应用 RT-PCR和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MDA-MB-231和 MCF-7细胞中 Stathmin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细胞增殖试验、细胞黏附试验和细胞侵袭试验检测 MDA-MB-231和MCF-7细胞的生长、黏附、侵袭能力,分析Stathmin表达与细胞的生长、黏附、侵袭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tathmin基因在 MDA-MB-231和 MCF-7细胞中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细胞(F=10.173,P<0.05),且 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MCF-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t=4.562,P<0.05)。而 MDA-MB-231细胞在生长、黏附和侵袭能力方面均强于 MCF-7细胞(P<0.05)。结论 Stathmin表达水平高的乳腺癌细胞相应的生长、黏附、侵袭能力较强,Stathmin表达水平与细胞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乳腺癌表达与临床的相关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刘延梅;马少君;张月浪;康晓丽;梁晓燕;周理乾;李文生

    目的:评估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常见的组织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11年~2014年之间1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 HER2水平,通过χ2检验用来评估 HER2基因扩增状况及不同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临床参数包括: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年龄、绝经情况和 Ki-67指数。结果 HER-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水平、PR,Ki-67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对于 HER-2+组患者, HER-2-病变多表现为雌激素 ER阴性、孕激素阴性、ER阴性、淋巴结阴性、ki-67≥20%。结论 HER-2表达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

  •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坤英;张蓬杰;王慧英;郝鸿雁;廉江平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时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共7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的时间、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采用 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时间在术后1年内占83.56%(61/73),其中39例发生于肾移植术后6月内,占53.42%(39/73),22例发生于术后6月~1年,占30.14%(22/73)。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液、血液为主,占84.93%(62/73),其余为肺泡灌洗液、胸腔引流液及咽拭子等。共分离出病原菌79株,革兰阴性杆菌39株(49.37%),革兰阳性菌31株(39.24%)及真菌9株(11.39%)。较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株(15.19%),表皮葡萄球菌11株(13.92%),肺炎克雷伯菌10株(12.66%),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1.39%),鲍曼不动杆菌8株(10.13%),大肠埃希菌6株(7.5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0.0%(2/6)和20.0%(2/10)。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5.45%(5/11)和22.22%(2/9)。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丁和利福平敏感。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年内;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的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常多重耐药,应尽早选用敏感药物治疗。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平台的建立

    作者:叶阿里;张海燕;窦亚玲;孔令君;张睿;张晓峰

    目的:建立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患者体内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平台。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患者53例 EDTA抗凝外周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用 MALDI-TOF-MS技术检测53例患者药物代谢酶基因 CYP2C9*2(rs1799853),CYP2C9*3(rs1057910), CYP2C19*2(rs4244285),CYP2C19*3(rs4986893),CYP2C19*4(rs28399504),CYP2C19*5(rs56337013)和 CYP2C19*17(rs1224856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用 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用 MALDI-TOF-MS 技术可以同时完成53份样本,2个药物代谢酶基因,7个 SNP位点的检测。53例患者中,发现CYP2C19*2(rs4244285)AG型25例, AA型6例,GG型22例,A等位基因频率为34.9%。CYP2C19*3(rs4986893)AG型4例,GG型49例,A等位基因频率为3.8%。CYP2C9*3(rs1057910)CA型5例,AA型48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4.7%。未发现 CYP2C9*2(rs1799853), CYP2C19*4(rs28399504),CYP2C19*5(rs56337013)和CYP2C19*17(rs12248560)位点突变。经与 Sanger测序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成功建立 MALDI-TOF-MS技术检测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平台,该平台具有高通量、准确的特点,对个性化用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同工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姚创利;黎阳;鲁旭娟;姜小建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其同工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共81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参与研究,分别采用比色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被检者血清T-SOD,Mn-SOD和 H s-CRP。结果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组 T-SOD和 Mn-SOD的活性显著降低(t=9.41,6.34,均P<0.01),Hs-CRP浓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5);T-SOD,Mn-SOD活性和 H s-CRP浓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OD,Mn-SOD和 H s-CRP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评估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分析 T-SOD,Mn-SOD和 hs-CRP的相关性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出院结局的关联研究

    作者:国钰梅;马龙;潘国涛;杨丽荣;白文婷;包成月;金星灿;吕利英;佟伟军;周蓦;李红美;许锬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13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按入院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3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结果结局良好与结局不良组之间入院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第1组为参比,第2,3组发生出院结局不良的 OR值(95%CI)分别为2.111(1.297~3.437,P<0.05),2.113(1.361~3.279,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第2,3组仍有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风险,OR值(95%CI)分别为1.876(1.160~3.036,P<0.05),2.396(1.414~4.062,P<0.05)。结论入院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不良发生率的风险,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不良结局的风险越高。

  • 溶血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华;杨斌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溶血葡萄球菌(SHA)分布及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SHA感染。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用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仪进行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全部使用该仪器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按美国CLSI2015[1]规定标准执行。结果162株 SHA从年龄段的分布看,1岁以下的幼儿占比高,占比为30.9%;从科室分布看,主要分布在儿科(30.9%)、重症医学科(22.2%)、内科(17.3%)、外科(12.3%);从标本类型分布看,主要分布在血液(33.3%)、痰液(25.9%)、伤口(11.1%)、分泌物(9.9%)。在162株 SHA中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占比为93.8%,其中152株 MRSH 中多重耐药(MDR)发生率高达61.8%,MR-SH比甲氧西林敏感溶血葡萄球菌(MSSH)的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偏高,前者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青霉素 G、红霉素的耐药率极高,都超过了98.7%;两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夫西地酸、替考拉宁、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也很高,都超过了95.5%。结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夫西地酸、替考拉宁及呋喃妥因均可作为SHA感染的经验用药,除此外其他抗生素选用要参照药敏试验进行。

  • 联合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膜联蛋白A2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作者:阿地拉·阿布里孜;王霞;屈晓威

    目的:探讨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膜联蛋白 A2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24-UAER含量为标准由低到高将患者分为 A组(25例)、B组(26例)和 C组(29例),另选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NC),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膜联蛋白 A2(AnnexinA2)表达水平。结果①病例组(A+B+C)的 HbAlc,Scr, BUN,UA和 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4.64~13.65,均P<0.05);A组和 B组 HbAlc,Scr,BUN和 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1.25,均P>0.05),而 RB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6,P<0.05)。A组和 C组 Scr, BUN,UA和 R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25.33,均P<0.05)。B组和C组 Scr,BUN,UA和 RB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4.02~18.33,均P<0.05);②病例组(A+B+C组)AnnexinA2表达水平1.58±0.05 ng/ml,对照组为0.13±0.01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5,P<0.05)。病例组 A组0.12±0.01 ng/ml,B组1.35±0.06 ng/ml,C组1.88±0.07 ng/m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5~24.25,均P<0.05)。③糖尿病肾病组(A+B+C)患者 RBP水平与 AnnexinA2表达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95,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膜联蛋白 A2是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

  • 南通地区乙型肝炎病毒P区耐药突变与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书明;曹亚丽;陈琳

    目的:探讨南通地区乙型肝炎病毒 P区耐药基因突变特征与基因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58例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至少2年以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30例未接受过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 HBV P区耐药基因和基因型,同时观察三种主要突变模式与 ALT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158例CHB患者检出B基因型42例(26.58%),C基因型116例(73.42%)。131例发生P区不同位点突变,突变率为82.91%。共检出11个 HBV突变位点,主要突变位点是 M204I,L180M,M204V,A181V和A181T,耐药频率依次为41.14%,37.34%,22.15%,11.39%和10.13%,11个突变位点有21种突变模式。拉米夫定(LAM)耐药相关突变中以 L180M和 M204V合并出现为主,其次以 M204I单独出现;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相关突变中以 A181V为主;恩替卡韦(ETV)耐药率较低。结论南通地区 HBV基因型以B和C型为主,C型为优势基因型;耐药突变主要集中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而恩替卡韦耐药率较低。多位点耐药突变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毒耐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深圳地区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李博;陈辉;鞠长燕;胡鹏威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市售禽类食品和腹泻病人中分离的空肠弯曲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其分子分型情况。方法根据特异性引物,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空肠弯曲菌4种毒力基因(cdtB,cadF,flaA,virB11),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PFGE)对空肠弯曲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3种毒力基因在禽类食品分离株(5株)和腹泻病人分离株(5株)的分布情况一致,均携带 cdtB和 cadF,但均未检出virB11,两种来源菌株 flaA的检出情况分别为3/5和2/5;PFGE聚类分析图谱显示,10株空肠弯曲菌经 Sam I 酶切后可分别产生5~9条 DNA条带的 PFGE带型,其中食品株与病人株之间部分存在高度同源,同源性达到85%以上,但高度同源的菌株之间携带 flaA毒力基因的分布不同。结论深圳地区空肠弯曲菌存在cadF,cdtB,flaA等3种毒力基因,不同来源菌株之间同时具备多样性和同源性,提示空肠弯曲菌腹泻病人的感染来源可能与受污染的禽类食品密切相关,为该地区食源性空肠弯曲菌腹泻病提供基础性资料和依据。

  • WHO HLA命名委员会命名的新等位基因 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确认

    作者:王天菊;陈利萍;王小芳;王满妮;齐珺

    目的:发现一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新等位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及确认。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技术(SSO)对2015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CMDP)陕西分库入库数据进行 HLA常规检测,针对罕见结果进一步选择多聚酶链反应-测序(PCR-SBT)和组序列特异性引物(GSSP)进行确证试验,明确突变位点。结果 SSO分型结果显示为罕见等位基因,经PCR-SBT复核无完全匹配结果,提示疑似新等位基因,经 GSSP确证发现该基因与同源基因 HLA-B*24∶02∶01∶01相比,在第3外显子544位置发生碱基变异由 G>A,该突变造成氨基酸序列158位由丙氨酸(GCC)变成苏氨酸(ACC)。结论确认了一个新的 HLA-A等位基因,2015年12月3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 HLA-A*24∶327。

  • 陕西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5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析

    作者:归巧娣;任健康;宫艳艳;苍金荣;范芸;陈苗;乔军

    目的:统计分析陕西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5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陕西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14年标准,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细菌68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99株,占46.56%,革兰阳性菌3672株,占53.44%。革兰阳性菌中,分离前五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136株(30.94%)、人葡萄球菌655株(17.84%)、溶血葡萄球菌431株(11.74%)、金黄色葡萄球菌356株(9.69%)和屎肠球菌231株(6.29%);革兰阴性菌中分离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397株(43.6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68株(14.63%)、肺炎克雷伯菌431株(13.47%)、铜绿假单胞菌132株(4.13%)和鲍曼不动杆菌116株(3.6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6.1%,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发生率0.9%。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4.0%。鲍曼不动杆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大多数监测药物耐药率超过50.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陕西省血流感染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 miRNA-145和miRNA-143在川崎病患儿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盛伟武;高春彪;管华玲

    目的:探讨miRNA-145和miRNA-143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中表达水平及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45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并依据心超结果分为:伴有冠状动脉损伤组(CAL组)19例,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26例。同期匹配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 miRNA-145和 miR-NA-143在川崎病患儿发病急性期和治疗缓解期及正常儿童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应用 ROC曲线及 AUC(95%CI)评估其作为诊断指标的效能。结果 miRNA-145及miRNA-143在 CAL组患儿急性期的相对表达量为2.33±1.26和1.64±0.50,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08,5.072,P<0.01);miRNA-145在 CAL 组缓解期相对表达量为1.55±0.49,高于 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37,P<0.01);miRNA-143在 CAL组缓解期相对表达量为1.17±0.33,与 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05);NCAL组急性期 miRNA-145和 miRNA-14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2±1.00和1.63±0.50,与 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6,5.261,P<0.01),缓解期两者表达量分别为1.07±0.18和1.12±0.16,与N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49,0.5849,P>0.05)。miRNA-145用于KD急性期诊断的佳临界值为1.697,敏感度为64.44%,特异度为90%,AUC为0.7733,95%CI为0.6670~0.8797;miR-NA-143的佳临界值为1.361,敏感度为64.44%,特异度为86.67%,AUC为0.8163,95%CI为0.7225~0.9100。结论该研究表明,miRNA-145和miRNA-143可作为儿童川崎病急性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研究

    作者:赵佳;左林;姚创利;黎阳;姜小建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按照2010年卫生部CHD诊断标准(WS 319~2010),选取2014年6~12月期间入住西安市中心医院的79例CHD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检测血清中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alon-dialhyde,MDA)水平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对机体氧化应激状态进行分析,再检测血清中 HCY水平,将 HCY水平与 MDA水平及 SOD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 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12,2.684,均P<0.05)。CHD组 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68,P<0.05)。CHD组 HCY水平与 MDA水平呈正相关(r=0.236,P<0.05),与 SOD活性呈负相关(r=-0.221,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 HCY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氧化应激与血清 HCY水平升高有关,血清 HCY水平升高和氧化应激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CD26/DPP4对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与临床意义

    作者:李腾达;龙曙萍;徐贵霞;刘云;张薇薇;钱琤;黄元兰;秦琴;陈孙孝;邓安梅

    目的:分析CD26/DPP4对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确诊的3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及36例同期健康者外周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分选CD26+CD4+T,CD26-CD4+T细胞群,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Pearson系数表示DPP4活性,CD26+CD4+T(%)与APACHE II评分,IL-17, TNF-α,IL-4,IFN-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D26+CD4+T(%)为13.35±3.83 vs 8.39±2.14,t=6.78,P<0.0001;DPP4活性为50.89±17.21 mU/ml vs 73.83±20.24 mU/ml,t=5.18,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D26+CD4+T(%)与 APACHE II评分,IL-17,TNF-α呈正相关(r=0.431,0.564,0.688,P=0.0038,0.001,0.0046);DPP4活性与 APACHE II 评分,IL-17,TNF-α,IFN-γ呈负相关(r=-0.544,-0.489,-0.678,-0.734;P 均<0.001)。结论 CD26/DPP4可能通过调节Th细胞亚群参与隐球菌脑膜炎致病过程,是潜在疾病治疗靶点和预测指标。

  • 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俞静;朱群英;陈燕

    目的:检测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 T细胞22(Th22)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37例 pSS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并按照1∶1的比例选取同期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奉贤区中心医院体检的37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中 Th22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 IL-22蛋白水平。采用 Pearson分析观察组中外周血中 Th22细胞水平与血浆IL-22蛋白水平,C3,C4,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ANA抗体、欧洲风湿病联盟制定的SS病情评估指数(ESSDAI)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唇腺病理分级患者的Th22细胞水平与血浆 IL-22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 Th22细胞水平与血浆IL-22水平分别为(2.53±1.56)%,718.6±176.8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24±0.51)%,258.9±72.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1,P<0.001;t=14.636,P<0.001)。观察组患者的Th22细胞水平与血浆 IL-22水平、抗 SSA 抗体、抗SSB抗体、ESSDAI总分等呈显著正相关,与 C3,C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观察组中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 Th22细胞水平、血浆 IL-2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4,P=0.354>0.05;F=1.332,P=0.281>0.05)。结论pSS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与血浆 IL-22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与其他炎症指标与病情有关,可能参与了 pSS的发生发展。

  • 血浆Dickkopf同源物1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毛丽萍;何义民;韩刚;王跃国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 Dickkopf同源物1(DKK1)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确诊的 HCC患者48例,肝硬化(LC)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0例,选择排除其他慢性疾病的健康体检者(HC)20例,采用 ELISA方法定量检测血浆中DKK1浓度,同时采用美国雅培 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 AFP。同时比较分析其 ROC曲线及相关性。结果 HCC组DKK1水平均显著高于 LC组、CHB组和 HC组(Z=-4.132~-5.828,P均<0.001)。DKK1对 HCC诊断价值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95%置信区间为0.831~0.947,DKK1诊断 HCC佳 cutoff值为565 ng/L,其诊断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70%,AFP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95%置信区间为0.667~0.850。DKK1的 AUC显著>AFP(Z=2.28,P=0.022)。DKK1和 AFP两指标间无相关性(r=0.148,P=0.316),其中有21例 AFP<20μg/L而其DKK1>565 ng/L的诊断临界值。结论检测血浆中DKK1可以作为 AFP诊断 HCC的有效补充,尤其是DKK1对 AFP阴性 HCC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值得关注。

  • 女性不孕症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作者:黄杰;王青;李良军;张策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IgG和 IgM)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 GPⅠ)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8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296例和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1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对两组的 IgG和 IgM型 aCL和 anti-β2 GPⅠ进行检测。计算女性不孕症组及健康对照组中不同亚型抗磷脂抗体的阳性率,两组间抗体浓度分布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 aCL IgG在女性不孕症和健康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34%和0.00%,aCL IgM在女性不孕症和健康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35%和0.00%,β2 GPⅠIgG在女性不孕症和健康组中的阳性率均为0.00%,β2 GPⅠIgM在女性不孕症和健康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34%和0.00%。aCL IgG在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其余三项指标女性不孕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室还要进一步检测狼疮样抗凝物(LA),综合上述指标,排除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患有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为后续治疗奠定实验室基础。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初探

    作者:侯媛媛;李妮;张莎莎;王影

    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实验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病例的血清CagA抗体,以及实验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结果实验组CagA抗体阳性率78.57%(44/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18/60),实验组 CagA抗体阳性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CagA抗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 血栓弹力图动态监测AIS患者瑞通立静脉溶栓过程及其应用

    作者:许红霞;宋来春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瑞通立静脉溶栓过程中血栓弹力图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3例,从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在4.5 h内,并在溶栓前、溶栓后0.5h、溶栓后1h、溶栓后2h 及溶栓后4h,抽其静脉血测定血栓弹力图。结果在瑞通立静脉溶栓过程中,血栓弹力图测定参数(R,K,Angle和MA)均发生了变化。溶栓后0.5 h R值较溶栓前增高,溶栓后1 h达高;K值在溶栓后0.5 h升为高;Angle角和 MA值在溶栓后0.5 h达低值;R值溶栓后1 h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值,Angle角和 MA值溶栓后0.5 h分别与溶栓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研究表明血栓弹力图是在瑞通立静脉溶栓过程中进行动态检测来判断凝血状态的有用工具。

  • 平均血小板质量与降钙素原在儿童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永超;唐喜春;杨娟;黄彩芝;莫丽亚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质量(mean platelet mass,MPM)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117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的 MPM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以及降钙素原(PCT)的水平,且与126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并同时比较各指标的阳性率及相关性。结果①川崎病儿童急性期 MP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MPV及 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α=0.05);两组P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0.05)。②MP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指标(P<0.05,α=0.05)。结论 MPM对儿童川崎病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一项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在临床推广。

  • 中国部分地区外科大量输血血液成分应用现状调研

    作者:刘媛;庞建;谢小娟;孙杨;杨江存

    为了解中国三级综合医院外科大量输血现状并为制定中国大量输血方案(推荐稿)[1]提供依据,我们对中国不同区域20家三级综合医院大量输血病历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调研分析,现将1601例输血患者血液成分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挺挺;谷明莉;张蕾;叶辛;陈燕;秦琴;邓安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例(PLR)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疾病活动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7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及上海长征医院经确诊入院的 PBC患者62例,并根据患者 Child-pugh评分分为三组,纳入同期健康对照者59例。提取并记录纳入人群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 NLR和 PLR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对3名 PBC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治疗前后 NLR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LR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9,P<0.001), 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0,P>0.05)。PBC患者中的 NLR水平与 TBIL和 Mayo评分正相关(R=0.35,0.30,P<0.05),与 ALT,AST及 ALP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名 PBC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临床治疗有效后, NLR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可能是评估PBC临床疗效的潜在指标。

  •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作者:乔军;毛华杰;白家瑞;张静妮;胡阳;赵雅

    目的:初步建立西安地区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HCY)参考区间,为西安地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4月~12月西安地区健康体检者310例,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清 HCY,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健康成人中 HCY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参考区间为:男性0~16.35μmol/L、女性0~12.89μmol/L。结论初步建立了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清 HCY参考区间,可为西安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预后起到帮助作用。

  • HCV-RNA与 HCV-Ab,HCV-cAg相关性分析研究

    作者:李娅;张赟;皇海;章迪;苏明权;郭旭昌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中 HCV-RNA与 HCV-Ab,HCV-cAg三种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阳性的140例 HCV患者血清中的 HCV-Ab和 HCV-cAg,以了解检测结果及符合率。结果在140例 HCV-RNA阳性血清中,HCV-cAg 阳性127例,符合率90.71%;HCV-Ab 阳性110例,符合率78.57%;对不同 HCV-RNA浓度的血清进行 HCV-cAg检测结果其阳性检出率随着 HCV病毒含量的升高而增高;不同 HCV-RNA浓度的血清进行 HCV-Ab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对 HCV-RNA阳性患者中 HCV-Ag和 HCV-Ab的检测观察分析,HCV-cAg检测与 HCV-RNA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因此 HCV-cAg检测可作为HCV-Ab的补充检测,为 HCV“窗口期”感染以及免疫低下人群感染的筛查提供简便、廉价方法;同时为不具备 HCV-RNA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作为 HCV感染的快速筛查提供诊断依据。

  • 粘着斑激酶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廖洪利;米叶赛尔·阿不都拉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前列腺癌患者60例,经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 FAK表达情况。Trizol法提取组织总 RNA,RT-PCR检测 FAK mRNA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AK 在6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比癌旁组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5,P<0.01),FAK的mRNA水平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显著比癌旁组织高(t=30.51,P<0.01)。淋巴结转移情况看 pN0M0表达阳性例数比pN3M1少,pN0M0的mRNA表达量比pN3M1的表达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3,P<0.01)。结论前列腺癌细胞FAK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

  • 评估CellaVisionTM DM96全自动数字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在外周血血涂片中检测细胞内寄生虫的临床价值

    作者:洪俊;饶永彩

    目的:评估全自动数字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 CellaVisionTM DM96在外周血血涂片中检测细胞内寄生虫的能力。方法检验普通技师和血液专业技师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和 CellaVisionTM DM96对142张阳性血涂片和165张阴性对照组血涂片进行判读,然后对判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阳性血涂片按疟原虫含量百分率进行分类,观察 CellaVisionTM DM96对不同含量疟原虫血涂片的疟原虫检出率。结果检验普通技师和血液专业技师无论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还是 Cel-laVisionTM DM96都能准确识别所有阴性对照,其特异性均为100%。血液专业技师使用 CellaVisionTM DM96的敏感度与实验室普通技师和血液专业技师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测疟原虫的敏感度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24,0.03,0.43,P>0.05)。血涂片中疟原虫百分率越高,CellaVisionTM DM96的疟原虫检出率就越高。当血涂片疟原虫百分率≥1%时,仅有2个含有恶性疟原虫的样本被误判为阴性。血涂片疟原虫百分率≥2.0%时使用 CellaVisionTM DM96能将所有血涂片100%正确判读。结论 CellaVisionTM DM9检测疟原虫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与光学显微镜一致。使用CellaVisionTM DM9检测疟原虫提供了另一种检测红细胞内疟原虫的方法。

  • 世界卫生组织体外诊断技术和产品质量保证合作中心发展前景及意义探析

    作者:李丽莉;刘东来;杨昭鹏

    WHO合作中心是执行 WHO各级规划活动的国际合作网络的组成部分。体外诊断技术和产品质量评价合作中心是通过全球各国之间、区域之间在体外诊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 WHO和其他国际组织提供优质检验技术和产品质量保障,为技术人员、国家监管人员和制造商提供充分的学习平台,促进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建立此项职能的合作中心,对我国体外诊断产品检验能力提升,促进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检验总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

    作者:张诗诗;王薇;赵海建;王治国

    在检验医学领域,探讨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 uncertainty,MU)和总误差(total error,TE)的区别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的检验医学专家们对 MU进行研究并促进其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使临床实验室开始关注 MU的意义和作用。然而,由于TE在临床实验室中的习惯性使用以及 TE与 MU二者的概念有类似之处且容易导致混淆,因此许多实验室依然无法完全接受 MU。该文通过解释TE与 MU的概念,并且分析TE模型与 MU模型各自的优缺点和作用,帮助临床实验室进一步了解TE和 MU,并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

  • 检验医学生实习前生物安全理论培训效果的评估

    作者:邹国英;谭李红;徐飞;朱浩稳;任碧琼

    目的:评估检验医学生实习前生物安全理论强化训练的效果。方法收集湖南三所大学实习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共220名,按不同学校、同学校不同年级、同班级培训前后方法进行分组,按照基本概念、微生物危害评估、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并于培训前后进行无记名现场问卷调查,通过比较评价培训前后效果。结果三所大学培训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3.135,P 值均>0.05)。同一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两个年级学生,培训前学生对各部分考核存在差异(P=0.000),基本概念和微生物危害评估掌握较好(P=0.000,0.000);培训后学生对各部分考核也存在差异(P=0.000),基本概念和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掌握较好(P=0.000,0.002)。同一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检验专业2008级和2009级的学生培训前后,发现前者除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外其他均无差异(χ2=0.096~2.408,P值均>0.05);而后者除基本概念外其他均存在差异(χ2=4.821~12.27,P值均<0.05)。结论生物安全强化培训对动手操作技能有良好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培训,使学生真正受益,保证学生的实验室安全。

  • 临床检验正确度控制品-评估偏倚

    作者:章晓燕;王薇;王治国

    精密度控制监测分析随机误差;准确度控制评估总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而正确度(偏倚)评估的是系统误差。正确度控制品应具有计量学溯源性,好通过使用参考物质或参考方法来确定靶值,如果没有溯源至参考测量系统,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同一患者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可能是不理想的。正确度控制品还应具有互换性,即控制品与患者标本一样,在不同测量程序上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显示相同的数值关系。同时正确度控制品定值更适合设置在医学决定水平(MDLs)或其他有临床意义的浓度上,由参考物质的提供者制备并以与校准品相同的方式进行生产。

  •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方平;张平安;牛志立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机体后易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目前,传统治疗方法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其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而新型直接抗病毒药物价格昂贵。因此,寻求廉价而无毒副作用的抗 HCV感染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se nucleic acid,miRNAs)在肝脏疾病发展、肝细胞再生和功能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就miR-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成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宁;陆学东;吴正林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OF-MS)由于其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和科研。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但临床现有的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飞行时间质谱等蛋白组学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该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应用TOF-MS在糖尿病肾病方面取得的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现代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