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缝线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并修复伸膝装置
目的:探讨缝线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并修复伸膝装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缝线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伴伸膝装置损伤19例.术后影像学检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综合判定治疗效果,并予以临床分级标准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5个月,术后无需石膏托外固定,无骨折移位,全部达到临床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优ll例,良6例,可2例.临床分级标准评分平均26.3分.结论:运用缝线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并修复伸膝装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寒冷环境骨骼肌爆炸伤组织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高寒地区自然环境-25℃~13℃条件下,骨骼肌爆炸伤的病理改变过程,为创一冻伤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一组成年实验狗及实验羊,在室外自然寒冷环境-25℉℃~-13℃中,全身麻醉下用铜制雷管实施爆破伤模型;观察骨骼肌爆炸伤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爆炸伤部位的肌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随冷冻的时间延长而呈渐进加重发展,肌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随时间延长退行性改变而不断的加剧.结论:在爆炸伤基础上再度受冻,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加重感染的程度.对机体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在高寒区对爆炸伤的早期治疗、防止冻伤具有重要意义.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IL-10、IL-12及皮质醇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皮质醇(CO)浓度变化及它们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来源于门诊和住院IB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IL-10、IL-12和CO浓度.结果:腹泻型IBS病人血清IL-10和C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P<0.05),便秘型IBS病人血清内IL-10和CO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P<0.05).腹泻型和便秘型IBS病人血清内IL-10和CO水平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型IBS组血清IL-12含量比正常组低(P<0.05),便秘型IBS组血清内IL-12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腹泻型和便秘型组之间血清内IL-12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和应激可能参与IBS发病.
-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通道法(MPCNL-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在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F16-F18左右的肾筋膜扩张器建立经皮肾微通道,通过气压弹道碎石及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并对采用此法手术的478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经皮肾穿刺建立微通道(M PCNL)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的478名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取净率达93.143%.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通道技术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孕期被动吸烟与小于胎龄儿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孕期被动吸烟与小于胎龄儿之间的关联.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篇有关孕期被动吸烟与小于胎龄儿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了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孕期被动吸烟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关联明显,合并OR值为3.74,OR值的95%置信区间为1.75-8.00.结论:孕期被动吸烟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肝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前24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48小时、术后7天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术后6小时ALT、AST、TB、CB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术后48小时ALT、AST水平逐渐下降,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均>0.05),TB、CB水平继续升高(P均<0.05);术后7天各项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术前肝功能异常者需行护肝治疗和缩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对预防体外循环导致的严重肝功能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
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磷酸化tau蛋白比值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脊液Aβ1-42、t-tau蛋白及p-tau181蛋白以及Aβ1-42/t-tau和Aβ1-12/p-tau181比值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D患者、V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NC)脑脊液中Aβ1-42、t-tau蛋白及P-tau181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An组患者脑脊液Aβ1-42越浓度显著低于VD组和NC组,t-tan蛋白及p-tau181蛋白浓度显著高于VD组和NC组.当Aβ1-42/p-tau181比值分界值为11.3时,鉴别诊断AD与V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4%.结论:脑脊液Aβ1-42、t-tau蛋白及p-tau181蛋白浓度的变化,尤其是Aβ1-42/p-tau181比值是很好的AD与VD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
2,3-吲哚醌对MCF-7和HT-29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
目的:研究2,3-吲哚醌(2,3-dioxoindoline,ISA)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增殖与凋亡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ISA对MCF-7和HT-29的生长抑制情况;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m Blotting 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RT-PCR两步法检测bcl-2和bax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①IS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细胞生长;②荧光染色可观察到细胞核染色质浓集,核浓缩核碎裂,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③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少,各实验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大而无明显变化,各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SA能够抑制MCF-7和HT-29细胞增殖,并能进一步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下调bcl-2表达有关.
-
牛磺酸对缺氧培养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RGC-5的保护效应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rine)对缺氧(Hypoxia)条件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RGC-5存活的影响.方法:将RGC-5置于缺氧条件(5%O2,5%CO2,90%N2)下培养12 h、24 h和48 h,观察不同浓度牛磺酸(0.01mM、0.1mM和1mM)对RGC-5形态、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率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RGC-5经缺氧处理后部分细胞皱缩、变圆和脱落,LDH释放率升高,其中12h,24h和48hLDH释放率分别为(11.57±2.08)%,(17.76±3.96)%和(46.95±6.70)%,而牛磺酸处理组LDH释放率均降低,其中0.1mM牛磺酸作用显著,12h,24h和48h缺氧后LDH释放率分别为(7.76±2.00)%,(9.14±2.99)%和(27.15±5.14)%;RGC-5缺氧24h后凋亡细胞显著增加(16.20±2.82)%,而0.1mM牛磺酸处理组凋亡率较低(8.90±1.54)%.结论:牛磺酸对缺氧条件下RGC-5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杨梅黄酮对大鼠下丘脑谷氨酸脱羧酶65、组胺1型受体及Hypocretin2型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杨梅黄酮对大鼠下丘脑谷氨酸脱羧酶65、组胺1型受体及Hypocretin2型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杨梅黄酮或Zolpidem处理组,分别于药物处理2小时或8小时后断头取下丘脑进行RT-PCR实验,观察上述基因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大鼠经杨梅黄酮或Zolpidem处理2小时后,谷氨酸脱羧酶65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8小时后杨梅黄酮组恢复正常,而Zolpidem组虽有回归趋势,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组胺1型受体和Hypocretin 2型受体mRNA的水平在药物处理2小时后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8小时后恢复正常.结论:杨梅黄酮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睡眠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助眠作用.
-
柞蚕雄蛾提取液对放疗后荷瘤大鼠Th1/Th2漂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柞蚕雄蛾提取液对放疗后荷瘤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W256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放疗组和实验组即放疗联合蚕蛾提取液治疗组,每组各20只.单纯放疗组和实验组给予常规放疗,5Cy/天,连续照射2天,总量10Gy.照射后10天取大鼠脾脏和胸腺,并计算脏器指数;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NF-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用免疫组化检测脾脏中Thl型细胞因子INF-γ、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荷瘤大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升高;荷瘤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与CD4+T/CD8+T值增加;荷瘤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NF-γ含量明显升高,而IL-4含量显著降低;脾脏中INF-γ表达增加,几4表达减弱.结论:柞蚕雄蛾提取液可以改善荷瘤大鼠放疗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改变荷瘤机体免疫功能,可作为恶性肿瘤传统放疗中的辅助用药.
-
移植胚胎数目对高龄不孕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移植胚胎数目对高龄不孕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移植胚胎个数将年龄超过35岁的不孕患者338个周期分为单胚胎移植组(Ⅰ组),2个胚胎移植组(Ⅱ组),3个胚胎移植组(Ⅲ组).分析患者IVF治疗情况并按年龄分层比较三组患者的IVF-ET结局.结果:高龄不孕患者行IVF,随年龄增加,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呈增高趋势.Ⅰ组的妊娠率9.43%,显著低于Ⅱ组(24.24%)和Ⅲ组(31.37%)(P<0.05).对于40岁以下的患者,移植3个胚胎的妊娠率与移植2个胚胎差无异,但显著高于移植1个胚胎(P<0.05).增加40岁以上患者移植胚胎的数目,妊娠率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三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9.43%,12.12%和12.2%,无统计学差异.Ⅲ组中多胎率12.5%(6/48),其中35~36岁年龄段多胎率16.67%(5/30).结论:高龄不孕患者可移植的胚胎数目随年龄增加和获卵数目降低而降低.其中较年轻者(35~36岁年龄段),移植3个胚胎,对妊娠率提高无明显效果,但多胎发生显著增加.
-
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电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胃动力的调节.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非针刺对照组.观察电针后胃电的变化.结果:选取胃动过缓分布>1/3(Ⅰ)及胃动过速分布>1/3(Ⅱ)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胃电图表明:①各组Ⅰ的例数均比Ⅱ的例数多;②在Ⅰ或Ⅱ中,足三里组比其余两组的例数多、平均频率分布率多;③在Ⅰ中,足三里组比其余两组的平均主频慢.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电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以抑制作用为主.
-
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抗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对人肺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验证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效应.方法:建立人肺腺癌A549移植瘤模型.设立对照组、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及两者联合组.观察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率,检测移植瘤体的微血管密度;并观察EGFR-VEGF这一肿瘤血管生成重要通路的相关因子VEGF、AKT-2、HIF-1a和STAT-3表达水平.结果: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对移植性人肺腺癌A549瘤体、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VEGF的表达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明显增强;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能明显抑制AKT-2、HIF-1a和STAT-3表达水平,但两者联合组对AKT-2、HIF-1a作用并不明显,而能明显抑制STAT3表达.结论:茶多酚、吉非替尼对移植性人肺腺癌A549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者联合使用有一定增效作用,并能够影响肿瘤血管生成通路的相关因子表达.
-
逆行追踪法对鱼类三叉神经节细胞的定位研究
目的:应用逆行追踪法研究罗非鱼三叉神经节细胞体在神经节内的分布特征.方法:罗非鱼浸入140mg/L三卡因间氨苯酸乙脂甲磺酸盐{tricaine methanesulfonate(MS222)}溶液中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暴露神经,通过生物胞素(Biocytin)结晶逆行追踪技术研究定位硬骨鱼类三叉神经节内细胞体的位置.结果:①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神经节细胞胞体分别位于同侧三又神经节的背侧部、中间部和腹侧部.②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的细胞在神经节内存在着重叠.结论:罗非鱼三叉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具有局在性分布.
-
兔不同急性肝衰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急性肝衰竭(AHF)模型建立方法.方法: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①改良药物手术诱导组(A组,n=12),先用D-氨基半乳糖(D-Gain)和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同时加用乳果糖,注射后2h以氟烷作为麻醉剂,切除约50%肝脏组织.术中经肝静脉注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ml/kg体重;②传统手术诱导组(B组,n=12),切除约95%肝脏组织,术中不行肝静脉穿刺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③药物诱导组(C组,n=12),用D一氨基半乳糖(D-Gain)和脂多糖(LPS)一次性腹腔注射.比较建模死亡率、建模后24h兔存活率、血谷丙转氨酶(ALT)、血氨(NH3)、总胆红素(TB)和血糖(BS).结果:B组手术死亡率高于A组死亡率(41.77%vs0%),A组、B组兔建模成功后24h存活率及C组兔建模成功后72h存活率分别为0%,0%,25%,A组ALT和NH3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TB和BG水平低于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过改进的50%肝切除术可建立较理想的兔AHF模型,以氟烷作为麻醉剂,药物诱导注射同时加用乳果糖,术中经中叶肝静脉注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可减少手术死亡率.
-
唐古特大黄多糖对过氧化氢所致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唐古特大黄多糖(Rheumtanguticum polysaecharide,RTP)对过氧化氢所致正常人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过氧化氢(100μmol/L)诱导正常人肠上皮细胞损伤,损伤前用RTP(30,100,300 μg/ml)预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吖啶橙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用相应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加入过氧化氢后,细胞活力及SOD活性均降低,而MDA含量、LDH释放量及细胞凋亡数量均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以RTP预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活力明显增高,且SOD活性增强,同时,MDA水平、LDH活性均降低并可使凋亡细胞数减少.结论:RTP对过氧化氢所致的肠上皮细胞损伤具保护作用,且能抑制细胞凋亡及坏死,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
二甲基胂酸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探讨二甲基胂酸(DMAA)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依次用5,10,15,20,25,30mmol/L二甲基胂酸处理培养的SGC7901胃癌细胞24 hrs,在5 mmol/L和10 mmol/L的浓度下分别处理6,12,18.24,30,36,42,48hrs,用MTT计数法测定DMA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形态变化以及用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DMAA在不同浓度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典型的双曲线,即随着浓度的增加DMAA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不断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在形态学上DMAA在低浓度下引起胃癌细胞的胞膜出泡、核固缩、染色体断裂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变化,而在高浓度下主要引起细胞坏死;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低浓度DMAA作用下胃癌细胞DNA呈现细胞凋亡的梯状带型,而在高浓度下梯状带型则消失.结论:DMAA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其在低浓度时能有效诱导胃癌SGC 7901细胞凋亡,而在高浓度时使胃癌细胞坏死而死亡.
-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PS还原酶的表达、纯化及其性质鉴定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中APS还原酶是硫同化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其对硫酸盐的还原及硫化物的氧化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以A.ferrooxidans ATCC23270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编码APS还原酶的cysH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LM l构建重组体,转化入大肠杆茵(Escherichia coli,E.coli)DH5a中,测序正确后,加IPTG诱导表达,用一步亲和层析法纯化出浓度和纯度都较高的APS还原酶.由蛋白颜色和紫外分析,确定其含有一个[Fe4S4]簇作为活性中心.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证实分子量为28 kD.酶活测定表明其具有将APS还原为亚硫酸盐跟AMP的功能.
-
大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AIF和EndoG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素干预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株胞浆和胞核内AIF和EndoG的表达情况,探讨大黄素对非Caspase依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aspase抑制剂组、大黄素干预组、大黄素+Caspase抑制剂组;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药物作用48小时后提取各组细胞胞浆及胞核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胞浆和胞核内AIF与EndoG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IF和EndoG在大黄素干预组、大黄素+Caspase抑制剂组细胞胞浆和胞核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Caspase抑制剂组(p<0.01),其中以大黄素+Caspase抑制剂组的表达高(p<0.01).结论:大黄素能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AIF和EndoG的表达和核转位,可以通过非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
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DNA表达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耐辐射奇球茵(Dcinoeoccus radiodurans R1)基因组DNA表达文库,为进一步研究耐辐射奇球茵高抗辐射的调控网络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DNA,用Sau3AI酶将基因组DNA部分酶切成0.5-5 kb大小的片段,用T4DNA连接酶将部分酶切片段与经BamH I和碱性磷酸酶(CIAP)处理的pGADT7栽体进行连接后电击转化大肠杆菌DH5a.结果:得到重组子数为2.2×104,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108 cfu/mL.结论:构建了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pGADT7表达文库,为进一步筛选与高抗辐射相关基因产物的互作蛋白奠定了基础.
-
蛋白质组学在肝癌相关生物分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蛋白质组学以细胞、组织或器官表达的所有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凝胶电泳、生物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达到分离、鉴定、分析蛋白质的目的.肝癌发病过程涉及多基因的改变,必然伴随蛋白质表达的改变.以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通过比较正常肝组织与肝癌组织表达的蛋白质,寻找与肝癌发生、发展、转移及检测、治疗有关的生物分子.
-
机械牵张力对成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
牵张成骨过程与通常的骨愈合过程有明显的不同,可以将其解读为牵张和成骨两个方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而成骨细胞是骨改建的主要效应细胞.作用在两骨段的牵张力促进或激发了成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实现骨的再生.近年来,关于牵张成骨过程中骨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已经相对明了,在力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牵张力对成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方面的影响.
-
癫痫与海马结构的改变
癫痫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30-6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称"难治性癫痫".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的开展对于癫痫患者治疗也没有满意的效果.这就对于我们探求癫痫患者病灶的起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大量动物实验表明,海马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不仅同学习、记忆、情绪等密切相关,还同癫痫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就大脑可塑性与癫痫的关系进行综述.
-
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脂肪组织、脐血及多种胎儿组织.它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HSC)的增殖与分化.MSCs还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和组织修复作用,可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他移植相关并发症.
-
自然杀伤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NK细胞作为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的效应器,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NK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治疗的关键性问题、及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慢性疼痛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持续性疼痛是病人就医常见的原因.总体来说,保守治疗,如药物疗法是疼痛的一线治疗方法.局部麻醉封闭和介入技术,如脊髓刺激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是二线治疗方法.然而,顽固剧烈的疼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新出现的技术手段有分子或基因治疗,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分子或基因治疗技术可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慢性疼痛基因治疗的治疗策略、导入手段、调节水平以及分子生物学潜在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脂联素与胰岛β细胞
脂联素(Adiponectin)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因子.近研究发现脂联素可能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β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胰岛β细胞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的作用和调节机制,可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
应用犬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将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分离、扩增,观察生长情况,评价其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筛选法分离犬BMSCs,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Hoechst33342标记后传代,检测细胞荧光.结果:分离的BMSCs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到SH2-ir、Vimentin.ir、a2-SMA-ir细胞,标记后细胞生长旺盛,荧光无衰减.结论:BMSCs可以作为构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Ad-hBNP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目的:构建携带人BNP cDNA片段高效重组腺病毒Ad-hBNP,为实验提供研究工具.方法:从人心肌组织提取的RNA,用RT-PCR方法中获得hBNP扩增片段,与pUCm-T载体连接构成pUC-hBNP重组质粒;用KpnI、SalI分别双酶切pUC-hBNP和pAd-Track-CMV,将目的片段插入pAd-Track-CMV构建重组质粒pAdTrack-CMV-hBNP;pAdTrack-CMV-hBNP重组质粒经Pmcl酶切线性化后,电转法转入含有腺病毒骨架质粒的E.coli BJ5183感受态细胞中,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质粒pAdEasy-hBNP;经BamHI、PacI酶切鉴定及基因序列检测后,重组成功的pAdEasy-hBNP经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HEK293T细胞,经过包装、扩增和纯化后,测定病毒滴度,电镜检测病毒形态.结果:转染HEK293T细胞5-6天GFP呈"彗星"状;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1×1012V.P/ml;电镜检测重组腺病毒为多面体结构.结论:应用Ad-Easy缺陷性腺病毒载体系统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hBNP,为进一步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工具.
-
人胚胎三叉神经节细胞电镜及光镜观察
目的:观察人胚胎三叉神经节的形态结构.方法:收集非疾病死亡的引产胎儿4例,胎龄6~7个月,常规灌注固定,取三叉神经节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①光镜下节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可见大的尼氏颗粒,细胞核近圆形,呈空泡状,核仁基本居中;②电镜下节细胞的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可见大量线粒体、发育较好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核膜凹凸不平,核孔多.结论:胎龄6~7个月人胚胎三叉神经元显示为成熟细胞特征.
-
模拟多野三维适形放疗对人HeLa细胞生物效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个照射野三维适形放疗模式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的生物效应.方法:采用指数生长期HeLa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后24h内分成3组:(1)空白对照组,细胞不进行照射,接种后直接置孵箱培养,待测.(2)急速照射组,包括1、2、4、6、8、10Gy共6个剂量点,每个剂量点的照射完成时间为1~2min.(3)模拟适形放疗照射模式组,每组所含照射剂量点同急速照射组,每个剂量点的照射完成时间为10 min,各组剂量率为3Gy/min.采用成克隆分析法计算存活分数,绘制细胞存活曲线,用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和曲线,求出平均致死剂量Do、准阈剂量Dq等参数值.结果:急速照射组、10 min照射组的照射2 Gy的细胞存活分数SF2分别为0.675、0.761,Dq值分别为1.682 Gy、2.136 Gy,Do值分别为1.685 Gy、1.832 Gy.结论:多个照射野三维适形放疗模式下随分次照射时间的延长,相对剂量率降低,细胞的生物效应下降.
-
硫氧还蛋白依赖性过氧化物还原酶在中医肝阳化风证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比较硫氧还蛋白依赖性过氧化物还原酶(Thioredoxin-dependent peroxide reductase,又称PRX3)在中医肝阳化风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照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收集脑出血、脑梗塞、颈椎病、帕金森病四种肝阳化风证患者40例(每病10例)及健康人10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硫氧还蛋白依赖性过氧化物还原酶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较对照组相比.四病肝阳化风证组PRX3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四病肝阳化风证组间表达无差异.结论:肝阳化风证硫氧还蛋白依赖性过氧化物还原酶表达下调与提示与氧化应激有关和异病同证具有相同物质基础,可能成为肝阳化风证的特异性指标.
-
内生真菌和诱导子对长春花悬浮细胞及生物碱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生真茵和诱导子对长春花悬浮细胞生长及生物碱合成的影响.方法:接种内生真茵与悬浮细胞的共同培养,添加诱导子到细胞培养液中对长春花悬浮细胞进行诱导处理,检测实验处理后长春花悬浮细胞各项生化指标.结果:培养液pH值上升,悬浮细胞MDA舍量增加,细胞抗氧化酶(POD、CAT)和生物碱合成的关键性酶(PAL、TDC)活性升高.生物碱产量得到提高,诱导组悬浮细胞生物碱产量达到770.36μg/gFW,共培养组生物碱产量为693.76 μg/gFW,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8%和32%.结论:真菌及其诱导子能改变长春花悬浮培养细胞的态势,导致细胞代谢结构的改变,使生物碱的产量提高.
-
家兔肾下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简易、稳定性高的家兔肾下腹主动脉瘤模型.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家兔32只设立盐水灌注对照,采用弹力蛋白酶灌注肾下腹主动脉的方法进行模型制作,利用不同染色方法,分别于术后2天,7天取标本观察灌注段腹主动脉的成瘤情况,形态学变化及病理改变.结果:8只弹力蛋白酶灌注术后7天组有6只存活,腹主动脉直径扩张均大于100%,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改变体现为炎性细胞浸润,血管中层弹力组织破坏.结论:家免腹主动脉瘤模型操作简易,病理特征稳定,建模成功率较高.
-
红条毛肤石鳖齿舌牙齿内Fe3O4的研究
目的:探讨红条毛肤石鳖齿舌牙齿内磁性纳米物质(Fe3O4)的晶体结构、磁畴及磁晶各向异性等磁学性质.方法:从红条毛肤石鳖齿舌主要横向牙齿中提取出磁性纳米磁性矿物质(Fe3O4),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其外貌及晶体结构,用磁力显微镜观察其磁畴结构,然后利用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和磁转矩测量仪测量其磁化曲线,探讨它的磁各向异性.结果:①红条毛肤石鳖齿舌中的磁铁矿为长约几微米、宽约100纳米的长条片壮物质,由尺度约为50纳米的磁铁矿小晶粒及有机物质构成.②小晶粒的[111]方向沿着长条片状物质的长度方向,具有沿着厚度方向的单磁畴结构.③SQUID和磁转矩测量均证明长条片状纳米磁性矿物质的长度方向为易磁化方向.红条毛肤石鳖齿舌中的磁性矿物质与自然界中的磁铁矿具有相同的结构.结论:红条毛肤石鳖齿舌中的磁性物质为具有单畴结构、易磁化方向为[111]方向的Fe3O4晶体.
-
课堂教学引入PBL教学法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cm-basedlearning,PBL)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结果:调查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应用后的教学效果获得上课学生的普遍认可,PBL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深化和延伸了课堂教学.结论:PBL教学法应用在病理学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的,并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解剖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突出实验课的重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别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医学道德,改进实验课程教学质量以及配合国际化医学发展,培养留学生的需要等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医药卫生科技人才.
-
对建设高质量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的探讨
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就如何搞好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进行探讨,旨在总结经验,更有效地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
贫困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大五人格因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问卷与应对方式量表调查了600名贫困大学生.结果: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因素所解释的应对方式的方差变异量,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别为22%和16%.具体而言,外向性和责任感对积极应对有正向的影响;年级和神经质对积极应对有负向的影响;是否独生子女和宜人性对消极应对有负向的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因素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
-
寒区集训新兵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寒区新兵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以SCL-90、PSQI测评1000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①有效问卷892份,睡眠质量差者8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②睡眠质量差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可者.⑨回归分析与PSQI分值相关性大的SCL-90因子分是抑郁、躯体化及偏执.结论:寒区新兵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
-
免疫监视下描述肿瘤细胞数量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由R.P.Garay和R.Lefever所建立的描述免疫系统中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获得肿瘤细胞个数变化的数学描述.方法:先说明模型解的正性和有界性,用线性系统理论分析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构造可以取到无穷大的Liapunov函数,使其沿模型的全导数恒负,判定边界平衡点全局稳定.利用Hopf分支理论说明周期解,即肿瘤细胞数量周期性变化是存在的.结果:假定每单位体积效应细胞与结合体的总数量是常数,而且b>1,即效应细胞绑定癌细胞的比速率与单位体积效应细胞与结合体的总数量之积大于癌细胞增殖的比速率,我们给出了在一定条件下,例如效应细胞与癌细胞的结合体分离的比速率大于其结合的比速率(b≥1),边界平衡点全局稳定,即癌细胞被消灭,恢复健康;其他相应的条件成立时正平衡点稳定或局部周期解存在,即肿瘤细胞数量可以由免疫系统控制.结论:本研究显示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用来解释病理现象是可行的.如果能够被试验数据所证实,这个模型将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癌症治疗生物方法.
-
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从牛奶中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快速诊断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6-23SrRNA特异性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从牛奶中直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方法.结果:与细菌的常规分离方法相比,PCR法敏感性高,与其它型葡萄球菌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迭100%,检测细菌基因组DNA低浓度为35ng/μL,能在5h内对送检的牛奶样品直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可用于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结论: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
-
磁处理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介绍了磁学的发展历程及历史沿革,并将磁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列举了磁学在临床的诸多应用.阐述了磁处理基本原理和对水的影响,介绍了磁处理水的广泛应用,同时将磁处理与传统中药相结合,初步探究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并将磁处理作为中药提取手段之一.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的改变,药理作用的改变,临床疗效的改变等指标,拓展磁处理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
恒定磁场对大肠杆菌生长繁殖影响
目的:研究恒定磁场在静态处理和动态处理两种处理方式下对大肠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大肠杆菌茵液置于磁场中(静态处理)或使菌液循环流动并通过磁场(动态处理),用平板法测定不同时刻菌液的活菌数,记录下菌落形成单位(CFU)的数目,并与相应时申刻对照样(无磁处理)的CFU作对比.结果:两种处理方式下,菌液的相对CFU的数目都有下降.且动态处理的下降幅度大于静态处理.结论:恒定磁场在两种处理方式下都对大肠杆菌起到明显的杀死或抑制作用.文章的讨论部分总结了产生这种作用的可能机理.
-
关于2009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晚期癌症病人镇痛疗法成瘾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晚期癌症病人实施镇痛疗法后其成瘾性的观察和护理.方法:观察给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针对患者情况提出护理措施.结果:约60%病人出现了戒断症状,需加强护理.结论:出现麻醉药成瘾时,权衡舒适度与药物的副作用,以照顾镇痛效果为主.在镇痛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