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血清SOD,MDA及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少华;沈丰;周文波;吴红伟;胡洪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9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肝功能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及CETP水平的影响

    作者:谢进;胡沛;唐冰;李欣;胡钢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痛患者脂蛋白(a)、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a),CETP,超敏C-反应蛋白(hs-CPP)及脑钠肽(BNP)水平,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舒张期峰流速及收缩期峰流速变化,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P(a),CETP,hs-CRP及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舒张期峰流速、收缩期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PWT、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明确,可下调LP(a)及血清CETP表达.

  • 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对比研究

    作者:陆世锋;潘孟;左江伟;廖轲;许斌

    目的:研究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症患者3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术.检测术前术后血细胞计数、细胞免疫指标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后7天,对照组的红细胞略低于实验组(x2=o.118,P=0.906);对照组的白细胞高于实验组(x2=6.095,P<0.001);对照组的血小板显著低于实验组(x2=17.263,P<0.001);术后28天,对照组的红细胞显著低于实验组(x2=7.981,P<0.001);对照组的白细胞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2,P<0.001);对照组的血小板低于实验组(x2=2.165,P=0.037);术后7天,对照组的CD3略低于实验组(t=0.606,P=0.548),对照组的CD4明显低于实验组,CD8显著高于实验组,CD4/CD8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8天,对照组的CD3略低于实验组(t=0.948,P=0.349);对照组的CD4略低于实验组(t=2.742,P=0.009);对照组的CD8显著高于实验组,CD4/CD8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对照组的IgM高于实验组,对照组的IgG略高于实验组,IgA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天,对照组的IgM高于实验组,对照组的IgG略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IgA为(2.76±1.37)g/L,明显低于实验组的(3.79± 1.69)g/L(t=2.063,P=0.046).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有效改善脾亢症状,调节脾脏功能,提升全身性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金平;莫丽娟;文萍;陈刚;王大平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细菌清除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PCT、CRP及WBC水平较低(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由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替加环素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及病变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郑琳娜;伏红超;谢春梅;张婉莹;周秀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及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观察动静脉内瘘的一般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方向、速度以及充盈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桡动脉管径(RAD)、桡动脉血流量(RVF)、头静脉管径(CVD)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各项指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共有41例(66.13%)患者动静脉内瘘通畅,21例(33.87%)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其中血栓形成9例(14.52%)、动静脉瘘狭窄7例(11.29%)以及静脉瘤状扩张5例(4.84%).血栓形成组头静脉血管内径(D)、吻合口D、大峰值流速(PSV)及血流阻力指数(RI)、桡动脉D、PSV及RI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血栓形成、动静脉瘘狭窄患者上述参数及血流量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监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病变发生情况,对其结构功能进行直接观察的同时还可明确诊断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 脑蛋白水解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解建国;薛艺东;屈文英;高亚军;刘峰;王妍妮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LDL-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血管储备能力及屏气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可有效调节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 血浆miR-122表达与肝癌手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

    作者:徐土炳;李莉;罗兴迪;帅领;张玉君

    目的:探讨血浆中micro RNA-122 (miR-122)表达与肝癌根治切除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择期行肝癌根治切除术的肝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研究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d、7d及对照组入组时的清晨肘静脉血,采取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血浆中miR-122表达水平,并检测两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析手术前后研究组中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术前血浆miR-122表达水平与血浆ALT、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1d血浆miR-122表达水平与血浆ALT、TGF-β1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与术后1d比较,肝癌患者术后7d血浆miR-122、ALT、TGF-p1水平明显下降,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术前、术后1d、7d血浆miR-122表达水平与血浆ALT、TGF-β1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浆miR-122与肝癌根治切除术前后肝功能损伤有关,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学指标.

  • 平行侧入法硬膜外穿刺CSEA对剖宫产术后腰背痛的影响

    作者:李玲霞;苏鸿莉;王敏;胡彬;段雨杉

    目的:探讨平行侧入法硬膜外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后腰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9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产妇接受平行直入法硬膜外穿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50例产妇接受平行侧入法硬膜外穿刺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宫缩、伤口、腰背疼痛VAS评分、术中穿刺情况、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3d、7d、14d和2个月后腰背疼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宫缩、伤口以及腰背疼痛评分、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7d、14d以及2个月腰背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行侧入穿刺法行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缓解产妇的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

  • 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胸腔积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涓;郑盛;张帆;王玉波;唐映梅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胸腔积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9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APACHE Ⅱ评分、CT严重指数(CTSI)两种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探讨其与胸腔积液的关系.结果:492例AP患者中,并发胸腔积液者368例,无胸腔积液者124例,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74.8%.病情轻重不同组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者胸腔积液程度越重.胸腔积液程度与APACHE Ⅱ评分(r=0.775,P<0.01)、CTSI(r=0.525,P<0.05)呈正相关.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 Ⅱ、高CTSI是发生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判断AP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预后时,APACHE Ⅱ评分、CTSI以及两者联合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687、0.812.APACHE Ⅱ评分、联合评分与CTSI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胸腔积液密切相关,综合运用APACHE Ⅱ评分、CTSI评估病情并积极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的效果及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伟松;王顺义;任东良;连慧芳;李辉;张政

    目的:研究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裸关节骨折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并且行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及采取带线锚钉内固定方式修复三角韧带损伤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治疗但不修复三角韧带的72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患侧内踝间隙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后的患侧内踝间隙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可明显降低患侧内踝间隙距离,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广泛推广使用.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难治性心衰患者血清FGF-23和BN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惠芳;阿依古丽·牙生;李楠;王凤霞;张云霞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GF-23、BN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明确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血浆脑钠肽(BNP)及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径(LVESD)、心排血量(CO)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GF-23及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V及LVES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O及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有效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FGF-23及BNP水平,预后良好.

  • 鼻内镜下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耳屏软骨修补鼻中隔穿孔

    作者:李惠;王俊国;钱晓云;沈晓辉;高下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应用颞肌筋膜包裹自体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耳屏软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17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及副鼻窦CT检查,术中分别采用颞肌筋膜包裹自体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带软骨膜的自体耳屏软骨,形成骨性支架,修补鼻中隔穿孔.术后均予抗生素抗感染,并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抹创面,促进周边黏膜向穿孔处生长.结果:17例患者均一次修复成功,术后1~2月穿孔处被黏膜完全覆盖,鼻中隔正常解剖结构得以恢复,随访1~3年无再次穿孔,鼻中隔穿孔产生的临床症状术后改善明显.结论: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耳屏软骨修补鼻中隔穿孔安全、有效、简便,值得推广.

  • 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付大鹏;覃开蓉;廉皓屹;杨圣;芦健民;赵德伟

    目的:探讨采用髓芯减压与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股骨头患者76例作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髓芯减压疗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PI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CTX(Ⅰ型胶原C端肽)、OST(骨钙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PINP、CTX、O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髋关节功能,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PINP、CTX、OST水平有关.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作者:肖姗姗;唐冰;李毅;曾逸鹏;刘吉伟;黄晶;罗明英

    目的: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心律失常(Arrhythmia)患者诊断中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两种诊断方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HD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ECG和DCG两种方式进行诊断,判断2种方法冠心病检测阳性率、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情况.结果:动态组检测的阳性率为63.10%(53例),常规组为58.33%(49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项心律失常指标中房性/室上性早搏早发、方式传导阻滞等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项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时采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阳性率和心律失常检出率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MMP-3和IL-15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武树朋;王静;李芳;朱广婷;聂深钰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AS患者50例.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将患者分为A组(指数≥6)28例,B组(指数<6)22例.此外,按照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将患者分为Ⅰ组(指数≥6)29例,Ⅱ组(指数<6)21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记为对照组.分别对比A、B组以及Ⅰ、Ⅱ组与对照组的血清MMP-3和IL-15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MMP-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及对照组,而B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MMP-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组与对照组,而Ⅱ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得,AS患者BASDAI、BASFI与MMP-3、IL-15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MP-3和IL-15在AS患者中高表达,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判断A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疗效预测模型

    作者:许晓梅;杨阎峙;童霞;张影;王建祥;姜孝新

    目的:建立影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疗效的预测模型.方法:204例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治疗48周后随机选取136例作为建模组,68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治疗效果将建模组又分为代偿组87例,失代偿组49例,对影响代偿组与失代偿组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得出实际较优模型:h(t、x)=h0 (t)exp (0.5502x16+ 0.3247x19-0.0149x8-0.0130x11-0.0125X14),由模型可知ALT(X8)、胆红素(X11)、PT(X14)、透明质酸(X16)、肝硬度值(X19)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预后影响较大;代偿性乙肝肝硬化发展成为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概率模型(P)=1/[1 +e-h(t、x)],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回归模型预测能力良好.验证组中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组ALT、胆红素、PT阳性,透明质酸>200 μg/L,肝硬度值>25kPa比例均高于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酸)类似物可有效抑制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病毒复制,并促进HBeAg转阴,但其治疗效果受ALT、胆红素、PT、透明质酸、肝硬度值等的影响.

  • 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对不同临床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进程的影响

    作者:翁雪燕;陈绵雄;熊青;符兰芳;林慧

    目的:探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控制血糖对不同临床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糖尿病伴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表法,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药物控制血糖组和胰岛素控制组,药物治疗组38例,胰岛素治疗组40例,使血糖达到控制标准.评价干预前后患者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结果:药物控制组治疗前后2 hCP、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治疗前后,血清空腹C肽、2h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前Ⅰ期、Ⅱ期、ⅡⅢ期、Ⅳ期、Ⅴ期、Ⅵ期病例数和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病变分级程度明显增高.胰岛素组治疗前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Ⅵ期病例数和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和胰岛素组间视网膜病变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药物控制血糖相比,能够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李鹤云;薛荣亮;曹金凤;王永祥;杨改宁;高怀新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了100例开胸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开胸手术术前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54例)开胸手术前给予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通过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h、6h的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率、呼吸频率,评价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h,6h两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h,6h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h,6h两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均下降,且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更低(P<0.05),术前术后两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h心率增加且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h心率趋近于术前心率.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h、6h呼吸频率增加且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呼吸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流变学参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GnRHR-Ⅱ在子宫内膜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文晓凤;郑洁;雷亚兰;刘杰;孙虹;夏敏;彭芳昕;胡芳;陈碧娟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Ⅱ型受体(GnRHR-Ⅱ)在子宫内膜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女性不孕患者,经诊断性刮宫技术获取5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与50例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与腺上皮GnRHR-Ⅱ的表达.结果: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均有GnRHR-Ⅱ分布;研究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GnRHR-Ⅱ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腺上皮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R-Ⅱ在子宫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均有表达,且在膜基质细胞与腺上皮均有分布,其分布于表达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有望成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记物.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腰椎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田明;李战宁;崔海斌;王楠;李兰;杨伟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腰椎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择期行腰椎全麻手术患者9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麻醉诱导方案相同,于麻醉诱导前给予观察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给予对照组静脉泵入生理盐水.术后均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1 min(T1)、插管5 min(T2)、拔管后1 h(T3)及术毕(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疼痛及镇静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吗啡使用剂量.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时刻SBP、DBP水平较T0明显下降,对照组T3时刻SBP水平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刻DBP、SBP水平高于对照组,T3时刻S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刻观察组H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而Ramas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吗啡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腰椎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镇痛、镇静效果显著,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方震;姚旭东;杜广;杨登科;徐安

    目的:探讨DCs-CIK细胞免疫(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s-CIK)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确诊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泼尼松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 CD4+、CD3+ CD8+、CD3CD56+、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T细胞(NKT)表达水平;使用QLQ-C30问卷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73.58%远高于对照组41.51%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3+ CD4+、CD3+ CD8+、CD3 CD56+、CD4+CD8+、NK、NKT表达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各项指标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肝功受损,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有助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在明显改善患者免疫能力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LR4对Foxp3表达的调控作用分析

    作者:徐金锴;李宗禹;苏清华;赵军;马建仓

    目的:探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TLR4信号通路对Foxp3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株为实验材料,选用脂多糖(LPS)作为配体来激活TLR4信号通路,采用RT@CR方法检测LPS在不同浓度(0,5,10,20,40μg/mL)和不同时间点(12,24,36,48 h)Foxp3的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应浓度和时间点的Foxp3蛋白和TLR4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加入LPS抑制剂多粘菌素B(PMB)后Foxp3和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利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10 μg/mL的LPS可以显著上调PTC细胞中Fox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5),在第24小时达到佳;LPS作用下,TLR4表达量上调;PMB阻断TLR4信号通路后,Foxp3蛋白表达量较未阻断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株中,TLR4作为上游信号调控因子,通过自身表达量改变,进而参与调控Foxp3的表达.

  • 中性神经酰胺酶在胰岛β细胞脂毒性中的变化及作用

    作者:罗粉;韦晓;马慧敏;唐珊;刘超;祝群

    目的:探讨中性神经酰胺酶(NCDase)在胰岛β细胞脂毒性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0.5mM棕榈酸作用INS-1细胞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内分别建立NCDase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棕榈酸刺激细胞24 h,HPLC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CDase活性和蛋白表达;重组质粒pEGFP-C3-NCDase过表达NCDase基因和NCDasesiRNA干扰NCDase基因分别建立后,棕榈酸刺激24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棕榈酸刺激24h时细胞抑制率显著降低(52±3.2)%(P<0.01);与BSA对照相比,棕榈酸刺激24h NCDase活性显著被抑制(P<0.01),NCDase蛋白水平也被显著下调(P<0.001);与BSA对照组相比,过表达NCDase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然而NCDase干扰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与pEGFP-C3+棕榈酸组相比,pEGFP-C3-NCDase显著缓解棕榈酸诱导的细胞凋亡(P<0.01);与con.siRNA+棕榈酸组相比,NCDase siRNA显著促进了棕榈酸诱导的细胞凋亡(P<0.01).结论:棕榈酸刺激后抑制β细胞NCDase活性和蛋白表达,NCDase过表达促进β细胞增殖并且在β细胞脂毒性中起着保护作用.

  • 紫铆花素通过调节AMPK/GSK-3β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段佳林;奚苗苗;牟菲;蔺瑞;赵美娜;卫国;文爱东;张恩户

    目的:研究紫铆花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紫铆花素低、中和高剂量组(10,20和40μM).检测细胞存活率,LDH释放水平,试剂盒检测MDA、SOD、IL-1和IL-6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以及AMPK和GSK-3β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紫铆花素能够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水平,降低MDA、IL-1和IL-6,增加SOD水平.减少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P<0.05).同时,紫铆花素能够剂量依赖性的促进AMPK和GSK-3β磷酸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紫铆花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GSK-3β的促磷酸化被AMPK抑制剂CompoundC抵消.结论:紫铆花素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AMPW/GSK-3β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 TGF-β1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

    作者:陈雨龙;宋克娟;曹佃霞;吕腾;于晓敏;姚勤

    目的:探讨TGF-β1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A2780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0、2、4..…20 ng/mL)TGF-β1处理不同时间(12、24...72 h).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的浓度TGF-β1处理不同时间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的影响.根据增殖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TGF-β1作用浓度及处理时间,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相较于空白对照组,TGF-β1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促进卵巢癌细胞A2780的增殖(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S%/h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OD57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OD570明显升高口<0.05).结论:TGF-β1可以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系A2780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促增殖效应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

  • 甘氨酸偶联皮质醇抗Compound48/80刺激大鼠急性过敏反应的作用研究

    作者:谭孟杰;王万银;盛春泉;陈明和;田晓珍;周建;蒋春雷;景在平

    目的:观察甘氨酸偶联皮质醇(HG)对Compound 48/80(C48/80)刺激大鼠急性过敏反应的影响,以期为后期深入探讨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机制建立有效研究工具.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急性过敏模型组(腹腔注射C48/80+对照溶剂,n=15)、皮质醇(GC)干预组(腹腔注射C48/80+GC,n=15)、HG干预组(腹腔注射C48/80+HG,n=15)、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15).造模组及各干预组分别在腹腔注射C48/80 5 min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对照溶剂(等量无水乙醇,为GC及HG的稀释溶剂)、GC或HG,之后每5 min监测大鼠肛温及平均动脉压(MAP),腹腔注射C48/80后30 min时处死大鼠,取大鼠咽喉组织及肺组织,多聚甲醛固定切片后观察组织形态;同时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中组胺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肛温及平均动脉压呈持续降低趋势,C48/80刺激可诱发大鼠咽喉及肺组织水肿、肺泡损坏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鼠血清中组胺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较造模组各干预组均可减轻造模诱发的上述过敏反应(P<0.05),但HG干预组较GC干预组促进大鼠肛温降低恢复起效时间快、复温效率高(P<0.05),HG干预组减弱大鼠平均动脉压持续性降低趋势较GC干预组效果明显(P<0.05);HG干预组显著减轻C48/80刺激导致的咽喉及肺组织水肿、肺泡损坏及炎性细胞浸润;HG干预组能显著抑制C48/80刺激导致的血清组胺升高水平(P<0.05),但HG干预组与GC干预组抑制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G能够快速抑制C48/80刺激诱导的大鼠急性过敏反应;能够显著抑制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HG可能通过非基因组作用快速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抑制炎性介质组胺的释放,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发挥抗过敏及抗炎症效应,从而为研究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

  • 迷走神经在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探究

    作者:韩瑞丽;高龙飞;姜静;李江静;高昌俊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模型组(CA组,n=15),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n=15),远隔缺血后处理+迷走神经切断组(RIPost+VAG组,n=15),迷走神经切断组(VAG组,n=15).ELISA法检测ROSC 24 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乙酰胆碱(Ach)、IL-1β和TNF-α浓度;ROSC 24h NSE免疫荧光染色;ROSC ld及3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ROSC 5d Nissl染色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结果:与sham组相比,各组海马CA1区NSE、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而Ach浓度降低,NDS评分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降低(P<0.05);与CA组相比,RIPost组海马CA1区NSE、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Ach浓度升高,NDS评分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升高(P<0.05),而RIPost+VAG组及VAG组各项指标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IPost组相比,RIPost+VAG组海马CA1区NSE、IL-1β和TNF-αα含量升高,Ach浓度降低,NDS评分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降低(P<0.05).结论:迷走神经的完整性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 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下中暑大鼠肾组织NF-κB p65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肇寅辉;敖其;刘江伟;李建瑛;张东辉;是文辉;夏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及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五组(n=10):常温对照组、干热对照组、姜黄素低浓度组(50 mg/kg)、姜黄素终浓度组(100mg/kg)、姜黄素高浓度组(200 mg/kg).常温对照组及干热对照组均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溶液灌胃,连续7天.在干热环境中放置150分钟后,麻醉处死大鼠,留取血液、肾组织进行分析.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检测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以及NF-κB p65表达及血清肌酐、尿素氮以及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水平.结果:干热对照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以及尿液中KIM-1、NGAL水平均较常温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以及尿液中KIM-1、NGAL均较干热对照组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热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IL-1β3、IL-6、TNF-oα以及NF-κB p65、磷酸化IκB-α的表达较常温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姜黄素处理组大鼠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升高各指标较干热对照组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姜黄素对于干热环境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与抑制NF-κB的表达降低细胞炎症反应水平有关.

  • FGFR4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任美田;苏占海;张耀刚;唐智伟;沈国双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与乳腺癌癌旁组织中FGF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和5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GF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FGF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FGF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在乳腺癌癌旁正常组织(P<0.05),并且FGFR4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Her-2相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ER和PR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GFR4 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和Her-2有关,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 Egr-1对Cathepsin L的调控在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袁诗宇;宋云珍;韩朝军;梁中琴

    目的:研究Egr-1对Cathepsin L的调控在鱼藤酮(Rotenone)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PC12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Egr-1与CathepsinL的关系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PC12细胞,分别取1μM,2μM的Rotenone处理,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确定敏感性强的浓度后再在不同的时间点下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gr-1、CathepsinL蛋白表达情况;采用Egr-l siRNA转染PC12细胞,空载体siVector转染PC12细胞,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处理组中Egr-1、Cathepsin 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经Rotenone刺激过的PC12细胞在2μM的浓度下敏感,其Egr-1和CathepsinL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且Egr-1在15 min就有明显的增加,而Cathepsin L在30 min才明显增加,说明Egr-1的确是出现在Cathepsin L蛋白的上游;Egr-lsiRNA转染的PC12细胞的Cathepsin L表达量明显低于于空载体转染PC12细胞.结论:多巴胺能神经元PC12在Rotenone刺激下,细胞内Cathepsin L的表达与细胞内Egr-1蛋白水平有关,并且在抑制Egr-1的表达后,细胞内CathepsinL的表达也相应的降低.所以我们得出Egr-1对CathepsinL可能有调控作用,从而来调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 蔗糖磷酸化酶全细胞催化AA-2G的条件优化

    作者:余磊;李骥璇;王忆茗;郑桂兰;王洪钟

    目的:使用表达蔗糖磷酸化酶(EC 2.4.1.7,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的大肠杆菌重组工程菌E.coli BL21/pET-spase,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合成2-O-D-吡喃葡糖基-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2-glucoside,AA-2G).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提高AA-2G的收率.方法:分别考察菌体量、缓冲液pH、蔗糖浓度、维生素C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AA-2G合成反应的影响,再组合上述佳条件进行反应.AA-2G的产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结果:佳反应条件为:菌体量15 mg/mL,缓冲液pH 4.5,蔗糖浓度100 g/L,维生素C浓度175 g/L,反应时间20 h,温度37℃.在此条件下,AA-2G产量达到了35.7 g/L.结论:以蔗糖为底物,使用SPase合成AA-2G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优化此方法的反应条件,让AA-2G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本研究中成功地采用了大肠杆菌工程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这比传统的使用粗酶液的方法更省时省力,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干细胞向视网膜感光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红;彭广华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如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等,可在特定的条件下向包括视网膜感光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分化.小分子化合物是一类由组织细胞合成、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因子,特定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作用于干细胞诱导其向视网膜感光细胞分化.目前,对干细胞体外培养,通过使用不同的诱导培养方案,探索干细胞向视网膜感光细胞分化的研究成为热点.早期,研究者们主要在共培养条件下采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ESC向视网膜感光细胞分化,随着研究的进展,逐渐开始探索在无共培养条件下小分子化合物诱导ESC向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分化以及小分子化合物诱导iPSC向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分化.本文主要就小分子化合物促进ESC和iPSC向视网膜感光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非小细胞肺癌低分割放疗研究进展

    作者:孙健;刘宁波;王军;庞青松;王平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虽然放疗在NSCLC的治疗中具有可观的局部疗效,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治疗失败.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复发或远处转移.与常规分割相比,大分割放疗可在不增加放疗次数的情况下提高总的放疗剂量;对于接受相同BED照射的NSCLC患者,大分割放疗除了能带来局部控制率上的增加外,还可减少治疗次数,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增加病人的便捷,提高医用加速器的使用效率.L-Q模型的数据在预测大分割放疗疗效时存在许多局限.除经典LQ模型所模拟的机制外,还可能有其他机制的参与.分子影像是无创性评价放疗疗效的可靠手段,利用不同分子显像剂结合胞内特定靶分子,能够对恶性肿瘤的代谢水平、乏氧状态、增殖能力等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为大分割放疗提供良好的疗效评估手段并成为研究其特殊放射生物效应的有力工具.

  • 小儿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现状

    作者:石苗茜;苏菲菲;李俊峡;郑强荪;封志纯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危重症之一,临床救治困难.近年,人们对其临床监测与诊断及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从血流动力学监测与心电、心脏生物学标志物监测相结合、集束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治疗策略等角度,对脓毒症患儿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