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351
  • 国内刊号: 51-177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泸州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何延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康喜讯;万世恒;周美英;钟景良;叶贝华;傅明

    目的:寻求对早期声门型喉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对36例早期声带癌T1、T2病人进行合并电刀烧灼的喉部分切除术,术前进行低位气管切开,并根据术后拔管情况、呼吸、发音、复发和生存率情况,和其它治疗方式比较.结果:除4例失访只好定为死亡或复发外,2例死于其它原因,余下30例均5年生存质量较高,无复发.结论:低位气管切开和喉裂开术以其比较彻底地处理癌症病变、较低的并发症和相对较轻的手术损伤,我们认为是较理想的较安全的处理早期声门型喉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 喉癌 早期 声门型 手术
  • 微创拔牙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芸;陈俊良;古亚兰

    目的:比较微创器械和传统器械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18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各109例.一组采用微创器械拔除,另一组采用传统拔牙拔除.比较2组手术时间、断根率、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和术后满意度.结果:微创器械组的手术时间、断根率、术后并发症均低于传统器械组,其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器械组.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操作快捷、术后反应轻、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布比卡因佳剂量探讨

    作者:王勇;罗玉蓉;杨川;张友才;吕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布比卡因佳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三组:5μg舒芬太尼+6.0mg布比卡因组(SB6.0组)、5μg舒芬太尼+7.5mg布比卡因组(SB7,组)和9.0mg布比卡因组(B9.0组),穿刺成功后以45s匀速将混合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效果,肌肉松弛程度,牵拉反应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情况,新生儿1min和5min Apagr评分.结果:三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7.5和5B6.0组感觉阻滞高平面明显低于sB9.0组(P<0.01),且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9.0组(P<0.05);SB6.0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SB7.5和B9.0组(P<0.01),达到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sB75和B9.0组(P<0.01);SB7.5和SB6.0组牵拉反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B9.0组(P<0.01).结论:5μg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7.5mg等比重液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 腰麻后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中鑫;杨福兵;钟冬胜

    腰麻或椎管硬脊膜下手术后远隔部位继发血肿,发生部位包括颅与椎管的硬膜下、硬膜外及脑实质内,其中以颅内硬膜下血肿为主.本文报道一例腰麻后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形成机制、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治疗.

  • 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Ⅱ期临床试验

    作者:邓俊;王宋平;熊瑛;李国平;王荣丽;熊彬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中、重度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对照药为进口注射用头孢吡肟(马斯平).将4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分别静脉滴注国产和进口注射用头孢吡肟,剂量均为2g,q12h,疗程7~12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ITT分析痊愈率分别为37.50%和20.83%,有效率分别为70.83%和75.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35%和95.24%;PP分析痊愈率分别为40.91%和21.74%,有效率分别为77.27%和73.9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35%和95.0%.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7%和8.33%(P>0.05).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中、重度细菌感染疗效好,安全性高,与进口注射用头孢吡肟相近.

  • 2009至2010年某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青;邓清华;冯瑛;刘静;周莉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增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病历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医院感染现患率3.01%;医院感染标本微生物送检率27.3%;抗菌药物当日使用率44.68%;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2.58%;医院感染标本微生物送检率14.39%;抗菌药物当日使用率55.17%;两年感染部位居第一位的是呼吸道感染,分别是44.98%、55.1%.结论:两次现患率的调查,发现了医院感染高危部位和高发科室,有助于医院制定感染控制规程,强化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误诊2例

    作者:田敏;吕红彬;黄新文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internal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ICCF)是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破裂直接与静脉交通,形成动静脉瘘,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由于眶颅静脉的特殊关系,ICCF的症状和体征几乎都表现在眼部.因该病首诊于眼科者不多而易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将两例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 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亮;王荣丽;胡丽蓉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肺癌不伴感染患者及健康人血浆和肺泡灌洗液(BAIF)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 (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的水平,探讨sTREM-1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2例普通CAP患者、12例重症CAP患者、14例肺癌不伴感染患者、20例正常健康人血浆及BALF中sTREM-1水平.结果:血浆中sTREM-1水平,健康组低于其它三组(P<0.05).BALF中sTREM-1水平,重症CAP组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普通CAP组高于肺癌不伴感染组和健康组(P<0.05).重症CAP存活组sTREM-1水平治疗后逐渐降低,而死亡组进行性升高.重症CAP组BALF中sTREM-1水平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BALF和血浆中sTREM-1对CAP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 (95% CI:0.72~0.95)和0.789(95% CI:0.66~0.92)].结论:血浆和BALF中sTREM-1水平对CAP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BALF中的sTREM-1与肺炎严重程度相关;动态监测血和BALF中sTREM-1水平变化情况,有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

  • 咽旁间隙肿瘤16例

    作者:史余勇;刘定荣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手术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1年收治的16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中,以神经源性肿瘤居多,约占93.7%.高分辨CT、MRI及彩色Doppler对临床诊断及手术径路的选择有重要作用.经口径路切除4例;颈侧切开切除10例;颈外及下颌骨裂开1例;鼻侧切开连同上颌骨次全切除1例.结论:经口径路仅用于较小(小于3cm)的良性肿瘤切除;颈侧切开径路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安全有效的入路.

  • 2型糖尿病人群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适用性研究

    作者:史育红;雷远东;董延武;颜兵;何锦绣

    目的:评价基于血清胱抑素C(Cys-C)和/或血清肌酐(Scr)水平基础上开发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73例,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sGFR),同时测定Scr、Cys-C,对比简化MDRD方程、4个Cys-C方程和2个Scr、Cys-C联合方程计算的eGFRs值与sGFR结果.结果:各方程计算的eGFRs与sGFR总体上均呈显著相关(P<0.001).所有方程的一致性限度均超出专业界值.与MDRD方程相比,Grubb方程的P15、P30准确度较差,其他方程的准确度无显著性提高.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Cys-C方程和Cys-C、Scr联合方程的准确度并不显著优于传统MDRD方程,尚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

  • 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226例临床研究

    作者:杨辉;邓显;施森;周翔宇;何延政

    目的:分析常见甲状腺手术与术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科2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测定血清PTH,术前1天及术后1~5d测定血清钙.结果:甲状腺全切术及有淋巴结清扫时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次全切除术及无淋巴结清扫(P<0.05),无低钙血症组术前术后血中PTH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低钙血症组术后比术前降低(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与甲状旁腺的损伤关系密切,甲状腺全切术及有淋巴结清扫时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增加.

  • 110例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后并发症分析

    作者:范凯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11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术后详细观察记录各种并发症,术后随访1~18个月.结果:平均年龄68.5岁、切除的前列腺组织重量平均38克、手术时间平均53min,术后拔除尿管后1~2d内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6例发生尿路感染及附睾炎;6例出现术后尿失禁;8例继发出血;性功能异常17例;9例发生排尿不畅;前列腺包膜穿孔及TURS各1例;未见膀胱颈瘢痕挛缩狭窄、血栓,死亡等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术中规范操作及术前正确积极的干预,可避免或减轻术后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伴尿感者,及时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有利尿道括约肌恢复.术后并发症积极正确的处理,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疗效.

  •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

    作者:李小滨;刘跃江;曾柯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3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下段狭窄16例,中段狭窄9例,上段狭窄5例,输尿管狭窄段长度为0.3~1.5 cm,输尿管结石0.5~2.0 cm.均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碎石术治疗,术中留置F7~F8双J管一根,术后812周拔除双J管,拔管后3~6个月进行超声、静脉肾孟造影检查.结果:手术时间20~70 min,平均42min.29例手术成功,1例因并发输尿管穿孔中转开放手术,其余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共随访24例,时间3~24个月,21例治愈,2例好转,1例狭窄复发,再次行腔内治疗治愈.治愈率为87.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理想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泸州地区性传播疾病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光荣;邓正华;王静

    目的:分析泸州地区2010年至2011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检测结果,为制定性传播疾病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检测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梅毒.结果:在本轮2252例怀疑为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检测中,解脲支原体检出549例,占24.3%,在单纯感染中所占比例为73.9%;沙眼衣原体检出76例,占3.4%,在单纯感染中所占比例为10.2%;淋病检出率为47例,占2.08%,在单纯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为6.3%.在复合感染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同时感染阳性率高,为26例,占所有复合感染的46.4%;淋球菌和解脲支原体同时感染阳性率次之,为13例,占所有复合感染的23.2%,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同时感染阳性率居第三位,为7例,在复合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为12.5%.结论:泸州地区性传播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其前三位分别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我们应该进行相应的预防知识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危害,并做出相应的预防.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作者:王俊;蒋震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51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3%和40%,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 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较好.

  • 体外循环下行左心室血栓取出术1例治疗体会

    作者:付勇;刘慧;邓明彬;于风旭

    心脏血栓发生主要见于风心病心房纤颤、心肌梗塞后室壁瘤形成、瓣膜置换术后导致附壁血栓,而单纯左心室血栓的形成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就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一例左心室血栓占位病变报道如下.

  • 血清透明质酸酶检测在糖尿病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蓓蓓;甘西伦;郭婧澜

    糖尿病除可引起肾脏、心脏、视网膜、神经等组织器官损害外,亦可导致各种类型的肝脏损伤.糖尿病患者出现肝脏损伤时,许多药物非常不利于糖尿病的良好控制,需慎用或禁用,所以,我们应及早发现糖尿病导致的肝损伤,并积极加以防治.本研究通过用RIA法检测288例糖尿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酶(HA)含量,探讨糖尿病引发肝病的发病机制,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肝病并制定治疗方案.

  • 组织工程化气管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华兰

    1简介气管是一种具有独立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单一管腔器官,对外开放,邻近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并承受正压和负压的周期波动,担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气管缺损后的修复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特别是长段气管缺损.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为气管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作者:杨兴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是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黏液便和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原因和致病机制至今还不明确,有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免疫、遗传、肠道菌群失调有关[1].西方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病率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增高[2].目前无确切根治方案,临床以诱导缓解和继续维持缓解,预防复发为治疗手段[3],然而对于急性期患者,即使用标准的维持治疗措施,仅能将一年内UC的复发率降为50%[4],疗效也不能令人满意.尽管当前采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以及新型生物制剂对UC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副作用较大,用药时间长且停药后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所以,人们迫切希望能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

  • 不同血浆品种临床应用适应症及现状

    作者:蒋敏

    19世纪20年代,血浆输注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血浆品种有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富血小板血浆及去冷沉淀血浆.应用血浆的副作用虽然很小但是也应当予以考虑.目前从血浆中分离出的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多种血浆制品中,其有效成分浓度高、疗效更好,且都经严格灭活处理,安全性更高.故笔者对血浆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规范临床用血,减少输注血浆的副作用及传染疾病的风险.

  • Surviv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研究进展

    作者:段丽君;王欣

    口腔癌是颌面部较常见的粘膜上皮性肿瘤,其中发病率高的是鳞状细胞癌,一般占口腔癌的80%以上,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SCC)简称口腔鳞癌,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部位以舌、颊、牙龈、腭多见,恶性度较高,常向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多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的增殖-凋亡平衡失调在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细胞凋亡的减少在口腔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发现的促凋亡因子(p53、Fas等)和抑凋亡因子(bcl-2家族、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等)均在口腔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在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中,生存素(survivin)是抑制细胞凋亡能力强的蛋白,它同时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调控细胞周期的双重作用.

  • 巨噬细胞与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

    作者:荣智利

    巨噬细胞作为一种极具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在体内复杂的微环境中表现出独特的表型和功能,在组织重塑、炎症、免疫调节、清除凋亡细胞及创伤愈合等中发挥作用[1].在许多情况下,巨噬细胞浸润的轻重与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程度相平行,其通过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促进RIF的发生发展.但也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可以促使炎症消退,促进血管发生、组织重塑及修复等,在RIF中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巨噬细胞在RIF中的这种双重作用提示了巨噬细胞功能的可塑性,为RIF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慢性病贫血的诊治新进展

    作者:苏婷婷

    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又称炎症性贫血,其发病率在各种贫血中仅次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慢性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和创伤持续1~2月后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贫血,但不包括溶血、出血、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等原因所致的贫血.在临床表现上多为轻至中度贫血,早期是由于炎性细胞因子对红系造血抑制而多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随着疾病的发展由于显著低铁血症引起红细胞缺铁而演变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CD是以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均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TS)正常或降低、血清铁蛋白(SF)增高为代谢特征;以贫血、血清铁含量下降、巨噬细胞铁滞留和骨髓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反应能力下降为典型的临床表现[1,2].本文就慢性病性贫血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人性化服务在肠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琴梅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肠癌患者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收治的54例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在护理前和护理后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并自行设计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观察人性化服务在肠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HAMD和HAM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摆脱不良的心理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和康复.

  • 综合护理干预外伤性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小兰;陈琳;陈慧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方法对预防外伤性截瘫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纳入脊柱外伤性截瘫患者7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8例,观察组36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预防DVT的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1例(11.41%)发生DVT,其中2例发生肺栓塞死亡(P>0.05);观察组7例(1.89%)发生DVT,两组DVT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脊柱外伤后截瘫患者DVT的发生.

  • 氯沙坦对肝星状细胞Bcl-2、Bax的影响

    作者:李晓冰;任美萍;孙玉红;李华;张红;李万平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双染法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结果:双染法检测显示,各浓度的氯沙坦均能促进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氯沙坦可引起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有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 芒果核壳化学成分定性鉴别的试验研究

    作者:董小娟;邓家刚;袁叶飞

    目的:对农作物废弃物芒果核壳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分析法对芒果核壳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预试验.结果:经过化学成分预试验分析,初步判断芒果核壳中可能含有黄酮、皂苷、生物碱、三萜、甾体、有机酸等成分.结论:芒果核壳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潜在价值.

  • 古蔺县居民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研究

    作者:叶运莉;杨超;陈德芬;张青碧;周显刚;陈建国

    目的:了解古蔺县居民地氟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地氟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古蔺县龙山镇和石屏乡8岁以上居民1482人,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在1343位调查对象中,36.38%的居民听说过地氟病,居民地氟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不到5%,总知晓率为18.1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有无参加改炉改灶和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多少与地氟病知识得分有关,OR值分别为0.60(0.44~0.81),0.08(95%CI:0.06~0.11)和0.25 (95%CI:0.09~0.68).结论:古蔺县居民地氟病防治知识相当缺乏,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社区干预活动,促进地氟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

  • 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脑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作者:邓莉;梅志强;常能彬;高小青;杨朝鲜

    目的:观察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脑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通过脑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脑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和肝素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BMSCs组、GDNF/BMSCs组和生理盐水组共3组,并于建模后第3d在脑出血部位分别移植BMSCs、GDNF/BMSCs以及生理盐水;各组又根据细胞移植后再喂养时间的不同(1周、2周)分为2个亚组,每亚组8只大鼠.采用RT-PCR法观察BDNF和受体TrkB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BMSCs组相比,BDNF及受体TrkB mRNA的表达上调.在1周和2周时间点,GDNF/BMSCs组与BMSCs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BDN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结论:GDNF基因修饰的BMSCs移植治疗脑出血大鼠能增强BDNF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利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 大鼠SOCS-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张千;邓存良

    目的:构建大鼠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真核表达载体,为慢性肝损伤建立相应的基因治疗途径提供基础.方法:从大鼠的肝脏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法获得大鼠SOCS-3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SOCS-3,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通过RT-PCR法克隆大鼠SOCS-3基因为696bp,与目的基因大小片段一致,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大鼠SOCS-3真核表达载体与设计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OCS-3,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基因治疗提供基础.

  • 细胞角蛋白19在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康晓洁;冯燕;黎春晖;聂敏海;伍宝琴

    目的:观察CK19在口腔黏膜癌变各个阶段的表达,探寻其与口腔黏膜癌变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4NQO诱导SD大鼠的口腔黏膜癌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K19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各阶段的动态变化,分析CK19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关系.结果:在大鼠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19阳性染色的细胞散在分布于黏膜基底层,基底上层不表达;随着大鼠舌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CK19表达于黏膜基底上层;随着病变程度加重,CK19表达强度增强,阳性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CK19蛋白表达水平随病变程度加重显著升高,提示CK19与口腔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CK19的异常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辅助指标之一.

  • GDNF基因修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娟;廖彦生;杨朝鲜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潜能.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鉴定,分别用GDNF基因重组腺病毒(pAdEasy-1-pAdTrack-CMV-GDNF)和空质粒腺病毒(pAdEasy-1-pAdTrack-CMV)感染BMSCs建立BMSCs/GDNF和BMSCs/GFP两种细胞.两种细胞用DMSO/β-ME/ATRA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Hoechst染色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和分化情况.结果:与BMSCs/GFP组相比,BMSCs/GDNF组的BMSCs经诱导后细胞凋亡率降低,NF-200阳性细胞率上升,但GFAP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结论:GDNF基因修饰有利于BMSCs抗细胞凋亡和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这为进一步研究GDNF基因修饰的BMSCs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 阴阳平衡人群氧化还原态研究

    作者:陈蓉;于文静;唐华;左英;万英;邹平;李著华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的氧化还原对,了解不同年龄段阴阳平衡健康人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方法:按中医健康成人阴阳平衡基本诊断标准各选择200人,分为20~29、30~39、40~49、50岁以上年龄段,男、女各半;清晨采空腹静脉血3ml.运用荧光探针法检测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还原型辅酶Ⅱ(NADPH)及氧化型辅酶Ⅱ(NADP+)的含量.结果:相同年龄段男女之间,GSH、GSSG含量、GSH/GSSG比值、Eh(GSH/GSSG)值、NADPH、NADP+含量、NADPH/NADP+比值、Eh(NAPH/NAP+)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年龄段结果: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血浆中GSH、GSSG含量、GSH/GSSG比值、Eh(GSH/GSSG)值、NADPH、NADP+含量、NADPH/NADP+比值、Eh(NADPH/NAP+)值无明显差异(P>0.05);40~49岁和50岁以上年龄段血浆中GSH、NADPH含量明显比前两个年龄段低(P<0.05),GSSG、NADP+含量比前两个年龄段明显增高(P<0.05).且50岁以上年龄段较40~49岁年龄段GSH、NADPH含量更低,GSSG、NADP+含量更高.结论:中医阴阳平衡健康人群相同年龄段机体均维持恒定的氧化还原状态,男女无差异.40岁以前,机体氧化还原态平衡无明显改变;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高,氧化还原态平衡逐渐向氧化方向偏移,提示40岁可能是人体开始衰老的转折点.

  • 银屑病中医辨证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祥宇;袁叶飞;张丹露;杨文信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血燥和血瘀)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硝酸根还原酶法对30例健康对照者和90例(各分型均为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VEGF、NO进行检测,并分别对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银屑病中医辨证的三个证型的VEGF和NO均大于正常人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中医辨证三个证型组间的血清VEGF和NO,均为血热证组>血燥症组>血瘀证组,且血热证组与血燥证组、血瘀证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燥证组和血瘀证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NO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各证型中血清均呈高表达状态;VEGF、NO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