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 중국기생충학여기생충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423
- 国内刊号: 31-124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免疫刺激DNA序列对粉尘螨诱导的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免疫刺激DNA序列(ISS)对螨性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粉尘螨变应原(Df)诱导的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调节效应。方法 分离螨性过敏性哮喘患者及正常人PBMC,加入ISS和Df刺激培养;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12及IL-5含量;用荧光免疫酶标法检测患者血清中Df特异性IgE,并作统计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论正常人还是患者PBMC加人ISS和Df刺激培养后,其上清中IL-12、IFN-γ的含量较Df和对照序列刺激组明显增高,而IL-5却明显降低。正常对照组PBMC经ISS及Df刺激后产生的IFN-γ、IL-12水平明显高于患者组,而IL-5则相反。患者组PBMC经ISS及Df刺激后产生的IL-12与IFN-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ISS对正常人及螨性变态反应患者PBMC具有显著增强尘螨变应原诱导的Th1细胞因子表达,并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在尘螨变态反应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恶性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突变
目的 探测云南恶性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与乙胺嘧啶和双氯胍抗性有关的基因位点突变的情况。方法 应用特异性套式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RFPS)检测采自现场的干滤纸血样。结果 检测到恶性疟原虫dhfr基因内16,51,108和164位氨基酸有不同程度的突变,以Asn-108和Ile-51为甚,出现频率分别为94.1%和90.1%。野生型(3D7型)Ser-108出现较低频率9.1%(6/66),而Ala-16出现频率较高61.8%(42/68);突变型比例高,HB3型,7G8型/FCR3型和Cambodian型比例为1:21:7.5。结论 首次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检测恶性疟原虫dhfr基因内16,51,108和164位氨基酸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与乙胺嘧啶抗性有关的7G8型突变率较高,而与双氯胍抗性有关的FCR3型则较低。
-
隐孢子虫种株的RAPD分析
目的 对鼠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 muris)、小球隐孢子虫( Cryptospordium parvum )和火鸡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 )3个种8个虫株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析。方法 从200个引物中选用重复性较好的26个引物对所有虫株进行随机扩增。结果 RAPD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隐孢子虫不同种( C. muris、 C. parvum 和 C. meleagridis)之间的基因存在明显的差异,平均遗传距离为7.037;②同种不同分离株之间均有一定差异,平均遗传距离为5.162。结论 RAPD技术能鉴别8个隐孢子虫分离株共有和各自特有基因片段。
-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华支睾吸虫病血清抗体的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新方法。方法 以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为包被抗原,金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SPA)为显色剂,建立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并以dot-ELISA作平行对照。结果 DIGFA和dot-ELISA分别检测119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96.6%和92.4%,两法差异无显著性。DIGFA分别检测正常人血清40例、囊虫病患者血清20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25例,前者均为阴性,后两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和4%。DIGFA与dot-ELISA两法的符合率达90.9%。结论 DIGF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dot-ELISA相近,且具简便、快速及不需特殊设备等优点,是一种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新方法。
-
日本血吸虫病兔肝纤维化胶原合成与降解转录水平的研究
目的 从转录水平研究日本血吸虫病兔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与降解。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兔形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第4、6、8、10、12、16、20、24和28周手术取肝脏组织,用RT-PCR加dot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Ⅳ型胶原以及降解胶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9的mRNA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观察虫卵肉芽肿大小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结果 在兔感染血吸虫初期,肝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及MMP-1、MMP-9的mRNA水平均上升,在感染后第10周达到峰值,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Ⅳ型胶原mRNA水平分别是正常水平的12.0、11.0和6.6倍,MMP-1和MMP-9mRNA水平分别是正常水平的10.0和11.0倍,与虫卵肉芽肿反应变化一致。其后胶原和胶原酶mRNA均下降,至第28周,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Ⅳ型胶原mRNA水平降至正常水平的2~3倍(P<0.05),而MMP-1和MMP-9mRNA水平接近正常(P>0.05)。显示血吸虫感染初期胶原合成与降解处于平衡状态,而感染后期胶原的合成多于胶原的降解。结论 从转录水平证实血吸虫病兔肝脏肉芽肿反应胶原合成大于降解,从而导致肝纤维化形成。
-
日本血吸虫血红素加氧酶活性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成虫是否具有血红素加氧酶(HO)活性,并对其进行免疫学定位。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匀浆中提取微粒体蛋白,与HO的特异性底物氯化血红素共孵育,观察血红素的降解情况及pH值对降解活性的影响。制作日本血吸虫成虫组织切片和培养细胞涂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碱性磷酸酶免疫细胞化学试验研究HO在血吸虫体内的分布。结果 成虫的微粒体蛋白可在体外将血红素降解为胆红素,酶活性为56.7 nmol/(mg·min),适pH为8.7。成虫组织切片显示,特异性荧光在虫体内呈散在性分布,细胞碱性磷酸酶免疫染色试验表明该酶位于成虫的细胞质。结论 首次证实日本血吸虫具有HO。
-
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基因的筛选与序列分析
目的 获得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基因序列。方法 应用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探针对成虫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克隆测序及核苷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查寻比较,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利用消减杂交(subtracted hybridization)获得的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探针筛选成虫cDNA文库,获得一个长1 629 bp的基因。其开放阅读框架由1 46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48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是一个尚未见报道的旋毛虫基因序列,在207~270位氨基酸间存在两个锌指结构,在52~64,108~116,137~163,226~260位氨基酸处存在预测的抗原表位。结论 获得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原表位。
-
四川省西部藏区家庭饲养牲畜人群包虫病风险因素的调查
目的 寻找四川省西部藏区家庭饲养牲畜人群包虫病的风险因素。方法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关包虫病风险因素的数据。以家庭饲养家畜的人群作为分析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球蚴病风险因素的研究对象。结果 本调查揭示了犬是这些地区泡球蚴病的重要传染源。19岁以下的人群大多患细粒棘球蚴病而非泡球蚴病,19~38岁的人群,尤其是妇女,增加感染泡球蚴病的风险(女对男OR=2.438,CI=1.317~4.514,P<0.05)。游牧、年龄大、耍犬及食物不防蝇等可增加患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球蚴病的机会。此外,饲养牦牛或绵羊的人群患两型包虫病的风险均增大,饮用不安全水源致使患泡球蚴病的可能性增加。结论 除年龄、性别、环境状况及卫生行为外,饲养牦牛或羊和耍犬也增加了患包虫病的风险。
-
三种蚊虫COII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 测定和比较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I(COII)基因全序列,分析3种蚊虫之间及与其它几种蚊虫的COII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方法 运用T-A克隆技术分别获得3种蚊虫的COII基因重组质粒,并进行DNA测序和结构分析。结果 3种蚊虫COI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4.1%~87.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5.1%~89.5%;C+G含量为23.2%~24.9%,颠换频率高于转换频率。结论 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在COII分子结构,白纹伊蚊与致倦库蚊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弓形虫速殖子凋亡的诱导作用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是否能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透射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弓形虫速殖子凋亡的特征。结果 TUNEL标记法检测表明,NO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SNP)可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NO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抑制SNP诱导的弓形虫速殖子凋亡;不含NO的SNP类似物,铁氰化钾不能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透射电镜下见SNP处理15~20 h的速殖子具有凋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核染色质凝集、核固缩、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SNP处理的弓形虫速殖子DNA片段呈现凋亡特征性的梯形条带。结论 从形态学和生化特征证明由SNP释出的NO可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
-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表达及免疫活性鉴定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p)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测定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方法 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株)乳酸脱氢酶基因,经双酶切后克隆入pGEX-4T-1表达载体中,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血清,并用琼脂双向扩散法检测效价,ELISA、Western-bloting检测重组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 得到了重组表达的蛋白抗原,表达产物能与兔抗恶性疟原虫血清发生反应,并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免疫琼脂扩散法抗体滴度为1:16。结论 LDHp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
弓形虫感染免疫学研究近况
弓形虫病是一种广泛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的人兽共患疾病。成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婴幼儿、孕妇和免疫抑制者感染后,则可能导致流产、畸胎和急性获得性弓形虫病,死亡率甚高,危害严重。尤其是近年来艾滋病(AIDS)患者不断增多,其中10%~30%并发弓形虫脑炎,严重的弓形虫机会致病性感染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弓形虫感染后的免疫机制及免疫预防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期的研究作一综述。
-
医学贝类学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作为传播寄生虫病媒介动物的软体动物称为“医学软体动物”,简称“医学贝类(medicalmollusca)”。医学贝类研究已成为贝类学及医学研究中一个方面,逐渐形成医学动物学(medicalzoology)的重要分支-医学贝类学(medicalmalacology)。贝类作为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而传播疾病,绝大多数为吸虫的中间宿主,极少数为线虫的中间宿主。自Bequart(1928)报道28种贝类为人、畜寄生虫中间宿主后,许多学者相继报道了不同种数的贝类。刘月英等(1993)编写的《医学贝类学》中则描述了78种及亚种医学贝类,隶属于13科、29属。随着寄生虫学、热带医学的不断发展,与寄生虫共进化的医学贝类学研究也从形态生物学研究逐步走向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医学贝类学的研究。现就我国医学贝类的研究现状、今后发展的方向等作一综述。
-
西藏自治区709例囊型棘球蚴病的临床分析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地方流行性寄生虫病。在我国西部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流行[1]。现将西藏自治区1996年1月~2000年7月收集的709例囊型包虫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709例包虫病来自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及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分别为133例、29例及547例。诊断标准:B超、X线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确诊[2],其中158例经手术证实。
-
海南垦区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分布与疟疾发病的关系
海南农垦系统主要分布在山林地带,少数单位居住在丘陵及滨海平原地区,其疟疾发病情况各不相同。1991~1998年对垦区进行按蚊调查,并对不同按蚊分布区疟疾的发病情况进行系统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按蚊调查 晚8~12 h,以人与牛诱捕成蚊,每小时捕蚊15 min,并带回鉴别蚊种。1.2 疟疾病例的发现 对“四热”病人采血涂片(厚、薄血膜各一),染色后镜检疟原虫并鉴别虫种。
-
替硝唑-硫磺霜剂治疗蠕形螨感染的效果
为观察替硝唑-硫磺霜剂对人体蠕形螨感染的治疗效果,于1998年12月至2000年7月,用替硝唑-硫磺霜剂治疗蠕形螨感染者108例,并同时设有雪花膏对照组和10%硫磺软膏对照组。经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泡球蚴病的病理改变和宿主组织反应
泡球蚴囊泡为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多侵犯肝、肺,侵犯脑者极少见。本文报道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泡球蚴病的病理改变及宿主组织反应。材料与方法我院1981~1999年,经手术切除标本与病理诊断证实泡球蚴病患者146例,其中10例为肝泡球蚴病。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10例患者年龄为19~47岁。男性7例,女性3例。农牧民8例,干部2例。均为当地的世居高原农牧民。临床诊断肝棘球蚴病5例,肝癌3例,肝结核2例。肿块位于肝右叶8例,肝左叶2例。巨块型6例,弥散结节型3例,混合型1例。
-
脑囊虫病误诊24例临床分析
脑囊虫病因猪囊尾蚴寄生脑组织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症状多种多样,极易与其他脑部疾患混淆,以致误诊误治。临床资料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我院收治24例被误诊的囊虫病患者。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12岁至67岁,均为我地区常住人口,均有吃生拌菜习惯。该24例患者经颅CT及MRI检查,均未见典型囊虫病灶,仅14例发现小点状或小圆形或小脓肿样病灶。皮肤试验阳性22例,ELISA抗体检测阳性18例,血清囊虫循环抗原检测阳性23例,阴性1例,该例脑脊液抗原检测呈弱阳性。其中误诊为癫痫12例,腔隙性梗塞5例,神经衰弱综合征3例,血管神经性头痛2例,脑动脉硬化1例,精神障碍1例。误诊为癫痫病的12例患者中,8例呈大发作(其中1例误诊时间长达18年),每次大发作可持续40 min;1例表现为发作性痴呆,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发作时对周围人群无反应;1例被误诊为腔隙性梗塞的病人,病初表现为左侧肢麻,一个月后嗜睡,给予扩管溶栓治疗所致;2例表现为一过性失语。
-
甘肃省3个地区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可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传播与流行[1]。国内1987年韩范报道了第一例[2],后来其他省市亦相继发现此病。为了解本省此病的流行情况,于1997年5月~1998年6月对兰州、张掖和酒泉3个地县医院门诊急性及慢性腹泻患者1840例进行粪便涂片检查。1 调查对象1 840例腹泻患者中,男性944例,女性896例。年龄8个月~72岁,其中成人1 245例,儿童595例。病程1 d~3年。城市1 193例,乡村647例。
-
蝇蛆病一例
患者男性,27岁。主诉4年来常有轻微腹痛,腹泻,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粪便中有白芝麻样小虫数百条,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治,给服肠虫清、阿苯达唑治疗,效果不理想。1998、1999年又出现排虫现象,续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2000年5月再次排虫后,留取标本到我站鉴定。检查发现标本内有乳白色小虫5条,长5~10 mm,活动力较强,圆柱形,前突后钝,无足无眼,头端有两个黑色口沟,除头部外,分13节,腹部后侧有后气门一对,经鉴定此虫为腐蝇蝇蛆,诊断为蝇蛆病。用精制敌百虫0.8 g/d,每周一次,连续3 wk后,症状消失,粪检未见排虫。蝇蛆病是由于蝇类的幼虫寄生于人体的组织、器官引起的疾病,国内已有报道。本例患者自1997年以来,连续排虫达3年,由于患者反复感染蝇幼虫或虫卵所致。
-
盾叶薯蓣制剂杀灭湖北钉螺的药效
使用药物杀灭易感地带钉螺是当前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现有的合成类化学灭螺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应用植物中所含有的天然化学成分的灭螺作用、环境保护、经济与资源优势,已成为灭螺剂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系薯蓣属含皂甙植物,我们曾经报道过该植物根粉制剂杀灭湖北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的效果[1],现就盾叶薯蓣制剂杀灭钉螺的药效作进一步的研究。
-
一例脑型恶性疟的诊断与治疗
患者男性,41岁。从非洲尼日利亚回国1 wk后,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头痛、鼻塞、下腹部隐痛,无畏寒、大汗。自购“头孢拉定、安乃近”服用无效。次日又出现腹泻,有里急后重感,下腹隐痛渐加重,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第4天因持续高热、腹痛难忍来院急诊。查体:体温39.7℃,巩膜轻度黄染。心率120/min,律齐,腹软,左上腹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分类正常,血红蛋白122 g/L,血小板28×109/L。尿红细胞>200/HP,白细胞3~5/HP,颗粒管型3~5/HP,红细胞管型0~2/HP,尿胆红素-~1+,尿胆原1.0 mg/dl,尿隐血+++,尿蛋白+++,尿酮体±。血清白蛋白33 g/L,球蛋白26 g/L,总胆红素100 μmol/L,直接胆红素37 7 μmol/L,γ-GT 261 u/L,血糖、血、尿淀粉酶正常。血气分析:pH 7.372,PaCO2 4.6 kPa,PaO2 7.5 kPa,SaO282.5%,HCO3-19.7 mmol/L,Lac 5.4 mmol/L。外周静脉血找疟原虫(-)。3 h后,患者烦躁,谵妄,四肢不自主抽搐。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急诊ICU。给予妥布霉素抗炎无效。次晨,患者尿失禁,小便呈深酱色,呼之不应。体温40.8℃,呼吸急促,双眼球结膜黄染并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4.1×109/L,中性0.79,部分浆内见空泡,淋巴0.02,异常淋巴0.02,晚幼粒0 02,血红蛋白86 g/L,血小板23×109/L,网织红细胞0.014。尿含铁血黄素(-),外周静脉血查疟原虫(-)。
-
用微量板法测定淡色库蚊非特异性酯酶判别抗药性
抗药性检测是抗性治理工作的基础,是预防抗性产生和发展的前提[1]。我们根据抗性产生的生化机制,利用微量滴定板法对实验室和现场淡色库蚊进行了单个蚊虫非特异性酯酶测定,以判断其抗性。材料与方法1 供试蚊虫敏感(S)品系:室内常规饲养的淡色库蚊。抗性品系:在室内分别用DDVP、残杀威、氯氰菊酯逐代汰选的抗DDVP(Rd)、抗残杀威(Rp)、抗氯氰菊酯(Rc)品系淡色库蚊。Rd降解品系:Rd品系淡色库蚊连续20代未用药物选育,进行常规饲养,其抗性自然减退的种群。现场种群:分别在济宁市的李营、唐口、长沟三地采集的淡色库蚊。
-
脑囊虫病患儿血清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前,关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或脑脊液中变化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TNF-α含量在细菌性脑膜炎急性期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急性期的患儿,以此可作为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之一[1-3]。对脑囊虫病患者的TNF-α检测结果则不尽一致,而临床上脑囊虫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情况又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脑囊虫病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水平进行了观察,并与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进行比较。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的实验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和简捷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的方法。方法 在应用一种新的模板纯化处理技术(Microcon 100)基础上,采用适应于检测我国马来丝虫的两套DNA扩增引物(P1、P2与P3、P4),对实验感染马来丝虫的中华按蚊进行扩增检测。结果 两套引物均可检出蚊体内不同发育期幼丝虫(L1、L2和L3),其灵敏度达1只蚊体内1/64条L1和200只群体蚊中含有1只感染蚊(体内有1条L3)的水平,而对犬恶丝虫及未感染蚊却不能扩增出特异条带。结论 初步建立特异、灵敏和简捷的PCR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的方法。
-
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质的性别差异性研究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质表达的性别差异性。方法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雌雄虫体蛋白质进行电泳分析。结果 在43 kDa,pI 5.60~5.90处,雄虫有一条长度和宽度均超过雌虫并由多个斑点连在一起组成的条带,并有3个较雌虫大的斑点;雌虫有7个特异性斑点,且有一处较雄虫深的着色区。结论 血吸虫成虫蛋白质表达有性别差异性。
-
试论医学院校寄生虫学教学改革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三年前,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这是建国以来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科类教学工作会议,表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已给予了充分关注。1998年和2000年又分别在武汉、承德两市召开了两次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以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对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寄生虫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通常,教学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划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队伍、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内容,现就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谈谈认识与想法。
-
中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技术措施的研究成果简介
本项成果是在卫生部领导下,经40多年几代人努力完成。以淋巴丝虫病(以下称丝虫病)病原生物学特性为基础,通过对丝虫病传播动力学和传播阈值的研究,首先确立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首次阐明防治后期残存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在丝虫病传播上已无实际意义;首次提出我国丝虫病阻断传播指征,并据以制订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技术措施。1 确立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丝虫病防治策略20世纪60年代初,在对我国丝虫病进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丝虫病与其他虫媒传染病如疟疾等的病原生物学特点的不同,提出防治丝虫病应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重点突破的原则。经过现场比较研究和扩大防治实践,乙胺嗪单一消灭传染源与消灭传染源结合蚊媒防制的综合措施相比,防治效果相近,而前者经济易行,从而于70年代确立了我国防治丝虫病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而国外,长期以来对淋巴丝虫病防治策略多系根据虫媒传染病防治的一般原则,主张采取消灭传染源与防制蚊媒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直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马来西亚召开“防治淋巴丝虫病新策略研讨会”以后,才明确改为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策略。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