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중화구강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098
- 国内刊号: 11-214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细胞周期蛋白A正反义基因对人舌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正、反义基因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调控,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正、反义cyclin A基因分别导入Tca8113细胞系,观察转染和未转染细胞的生长情况、体内外增殖变化以及cyclin A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反义cyclin A基因的细胞系,其细胞生长速度、DNA合成、细胞增殖及代谢能力均下降;而转染了正义cyclin A基因的细胞系则有相反结果。结论反义cyclin A能有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使舌癌细胞恶性表型部分逆转。
-
成年人牙周附着状况十年纵向研究
目的观察口腔卫生条件较差的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牙周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分析牙周病进展速率与发达国家地区人群的区别。方法在1984年对587名受检者所进行的口腔状况调查的基础上,1994年由相同的检查人员随访复查了440人, 其中398人仍有牙列,对其所有存留牙的牙齿松动度及牙周附着丧失、牙周袋深度等情况作了复查,分析牙周病的进展特点。结果各年龄组受检者在10年后复查时,均有平均2 mm以上的牙周附着丧失。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的牙周病进展速率较其他牙齿为重。成年人的平均牙周附着丧失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受检人群与其他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保健条件均较好的发达国家人群相比,牙周附着丧失情况基本相似。结论与发达国家人群相比,牙周附着状况未见显著不同;各年龄组相互之间,牙周病发展速率亦未见显著不同。提示人类牙周病发展可能是人类自身内在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
舌癌的临床及免疫病理学研究
目的研究40岁以下患者舌鳞状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40岁以下舌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研究,以70岁以上舌癌患者的癌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年轻患者的舌癌以Ⅱ级鳞癌为主,而老年组患者以Ⅰ级鳞癌为主,两者组织学分级的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轻患者肿瘤的侵袭缘多呈细条索状,而老年患者多为较大的团块;年轻组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37.5%)显著高于老年组患者(15.4%);年轻组p53呈强阳性表达者显著高于老年组,CK13强阳性表达者显著低于老年组(P分别<0.05)。结论 40岁以下患者舌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在总体上可能高于老年患者。
-
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及端粒酶在口腔粘膜病变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HPV16)感染与端粒酶活化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关系。方法对口腔粘膜不同阶段病变的82例标本进行HPV16 DNA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及端粒酶活性催化亚单位(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RT)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性增生、上皮异常增生与鳞状细胞癌的HPV16感染率分别为14.3%(1/7)、42.0%(3/7)、66.6%(20/30)及92.1%(35/38);hTRT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7)、0.0%(0/7)、30.0%(9/30)及81.6%(31/38)。hTRTmRNA与HPV16协同表达率为67.0%(55/82)。结论 HPV16感染和端粒酶的激活与口腔粘膜恶变关系密切,HPV16可能通过激活端粒酶使口腔上皮细胞癌变。
-
激光促进氟保护漆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
目的探讨Nd:YAG激光与氟保护漆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方法将24个牙本质块随机分为A、B、C、D4组,均用37%H3PO4处理表面。A组作为对照。B、C、D组均涂以一薄层氟保护漆,然后D组标本经Nd:YAG激光照射。以正常刷牙力度同时刷C、D 2组牙本质块10 min。所有标本以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并照相。结果 A组显示大量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管口直径约2~3 μm。B组显示牙本质表面被氟保护漆均匀覆盖。C组显示氟保护漆大部分被刷去。D组显示仍有超过80%的牙本质小管口被氟保护漆所封闭。结论在同样的刷牙条件下,将Nd:YAG激光与氟保护漆联合应用,仍有大部分牙本质小管口被封闭。
-
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在鼠磨牙形态发生过程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 mRNA在鼠磨牙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鼠磨牙各发育阶段标本,用原位杂交法分析TGF-β1 mRNA在牙胚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TGF-β1 mRNA在鼠磨牙形态发生过程中以时间和空间上特异的模式来表达。TGF-β1 mRNA在成釉细胞层和牙乳头细胞中很丰富,TGF-β1在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釉细胞层的表达随这些细胞的分化程度而增高。结论 TGF-β1在牙形成过程中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
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及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和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髁突骨折72例97侧(单侧47例,双侧25例)。陈旧性骨折12侧,髁颈和髁颈下骨折81侧,移位和脱位骨折90侧。8侧未手术,7侧髁突摘除,6侧升支垂直截骨间接复位,76侧直接复位,59侧单板固定,21侧双板固定,2侧螺钉穿接固定,有22侧髁突呈游离再植,68侧经颌后入路,21侧经耳屏前入路。术后1~3个月复查9例,3~6个月36例,6个月以上27例,复查内容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改建,伤口愈合、面型、关系、下颌运动、关节症状、神经损伤。结果感染2侧,错2例,假关节2侧,接骨板断裂3侧,接骨板变形2侧,骨折块再移位7侧,髁突吸收6侧,张口受限7例,关节疼痛5侧,关节杂音5侧,面神经损伤9侧。并发症发生率33%(24/72例),排除医源性因素后的并发症率14%(10/72例)。结论切开复位及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髁颈和髁颈下移位及脱位骨折的有效方法,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再植是治疗髁突陈旧性骨折的可选择方法。低位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应采用颌后入路,接骨板应沿后外缘作张力带固定,髁颈下严重移位和陈旧性骨折需在髁颈前或乙状切迹处增加补偿固定。
-
面部运动神经损伤后的手术治疗时机与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面部运动神经损伤手术治疗时机和疗效的关系,强调手术治疗时机对面部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总结分析了133例面部运动神经损伤并选择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对其中73例临床随访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86%的面部运动神经损伤为锐性损伤,96%的随访病例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其中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更好。结论面部运动神经损伤治疗的时机越早越好。对于因肿瘤或切除肿瘤等原因引起的面瘫,亦应尽可能立即修复。客观评价面神经修复效果的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
可注射性自体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原理研究可注射性自体软骨组织的形成过程。方法从新西兰兔耳中分离获取软骨细胞,将软骨细胞分别与藻酸钠和温度依赖性合成水凝胶溶液混合,混合液中软骨细胞的浓度为50×109/L。采用自体细胞转移方式,将软骨细胞-载体材料注射于新西兰兔的皮下。分别于注射后4、8、12周取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软骨的形成情况。结果大体标本观察显示,注射后4周在皮下形成稍硬的结节,8周和12周形成的结节质地坚韧,切面大部分区域色泽亮白。组织学观察,4周标本中有软骨形成,但不成熟,8周和12周标本显示有成熟软骨组织形成,番红-O染色呈强阳性。结论采用藻酸钠和温度依赖性合成水凝胶溶液为软骨细胞载体,可以通过注射方式在新西兰兔体内形成自体软骨组织。
-
氧化铝玻璃复合体与Vita alpha饰瓷匹配性的研究
目的考察作者自制的氧化铝玻璃复合体与Vita alpha饰瓷的匹配性。方法采用热冲击试验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研究氧化铝玻璃复合体与Vita alpha饰瓷的匹配性。结果抗热冲击温度ΔT平均为170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Vita alpha饰瓷与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结合紧密,界面实现了瓷-瓷融合。结论氧化铝玻璃复合体与Vita alpha饰瓷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
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
髓室底穿孔常导致牙髓治疗失败和患牙被拔除。我们应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light-cured glass ionomer cement,LGIC)修复髓室底穿孔,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以龋坏或牙髓治疗造成的髓室底穿孔患牙为研究对象,患牙无松动,无牙周袋,均为恒牙。 2.临床资料:收治60颗髓室底穿孔患牙,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年龄16~66岁。随机将60颗患牙分为LGIC组(38颗)和氢氧化钙对照组(22颗 ),其中LGIC组患牙病情如下: 医源性髓底穿孔24颗,龋源性髓底穿孔14颗;穿孔直径1 mm左右19颗,2~3 mm 14颗,3 mm以上5颗。 3.材料: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日本GC),光固化氢氧化钙(美国Keer)。 4.修复方法:医源性髓底穿孔患牙,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龋源性髓底穿孔患牙,先去净龋坏组织及髓室底增生的肉芽组织,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碘酊棉球压迫止血,或暂封固1~2 d 。常规消毒、隔湿、干燥,LGIC组和对照组分别取适量LGIC 和氢氧化钙糊剂于穿孔处,使穿孔区完全封闭,光照40 s固化。如穿孔区接近某一根管口,可将扩大针先插入该根管内,待充填材料固化后,再拔出扩大针并稍扩根管,保持根管通畅。常规根管预备、冲洗, 酚醛碘仿糊剂(塑化液+碘仿)充填根管,双层垫底,银汞合金充填。后摄X线片备查。
-
日本6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统计分析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日本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治疗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收集日本九州大学齿学部第二口腔外科1987年1月至1995年12月期间60岁以上患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住院治疗的病例,对其发病情况、临床检查、病理诊断及治疗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
口腔粘膜癌前病变脱落细胞微核计数的研究
对白斑、扁平苔藓等口腔粘膜病患者的普查是重要的防癌步骤。口腔粘膜脱落细胞微核计数是无创的检查方法,反映了口腔上皮暴露于致癌物或诱变剂后的染色体损伤。 一、材料和方法 1.受试对象:选取口腔疾病患者75例,包括白斑39例,扁平苔藓15例,鳞癌21例,按吸烟与否分组。对照组含90例健康者(包括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45例),均无口腔粘膜疾患或病史,口腔内无局部刺激因素。 2.操作方法:用竹质刮片从患者的病变部位和健康者的正常口腔粘膜刮取脱落细胞涂片。玻片干燥后用体积比3∶1的甲醇/冰醋酸溶液固定,Feulgen及fast-green染色。在高倍光镜下(×400),每张涂片计数500个细胞,记录带有微核的细胞数,将结果转化为每100个细胞中含有微核的细胞数(%)。用SPSS 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
骨连接蛋白在正常牙髓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中的基因表达
骨连结蛋白(osteonectin,ON)是一种重要的非胶原糖蛋白,可能参与了牙本质的生物矿化过程[1]。我们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ON在正常牙髓和牙髓修复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特征,探讨ON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分别在Wistar大白鼠(体重150~250 g)的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制备单面洞,术后第3及15天处死动物。迅速分离上下颌骨,4%多聚甲醛4℃下固定,10%EDTA脱钙,系列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5 μm连续切片,4℃下保存备用。实验中所有试剂均由含DEPC水配制以消除RNA酶的作用。利用T7 RNA多聚酶(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体外转录体系合成ON单链RNA探针,地高辛标记RNA检测试剂盒(Promega公司)标记。根据Holland等[2]的方法将标本与已标记探针进行原位杂交。DAB显色,苏木素淡复染。光镜下检查呈棕色的阳性杂交信号。 2.结果:正常对照的大鼠第二磨牙,杂交信号主要表达于成牙本质细胞层内,成牙本质细胞层下方的牙髓细胞也呈阳性表达,但信号强度低于成牙本质细胞。固有牙髓内的牙髓细胞信号较微弱或不表达。术后3 d组标本可见窝洞下方的成牙本质细胞表达呈强阳性,成牙本质细胞层下方的牙髓细胞也呈阳性表达。固有牙髓内的牙髓细胞也呈阳性表达。前期牙本质和牙本质内表达阴性。15 d组标本,可见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下方的细胞无极化,缺乏典型的成牙本质细胞表型,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在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内,ON表达阳性,染色均匀。可见扩张的牙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也表达阳性。
-
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超微结构研究
我们的实验着重探讨经实验诱导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盘及盘后区超微结构的变化。 材料和方法:①用12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5~3.0 kg,手术组10只,对照组2只。②实验方法:手术组动物经全身麻醉后,切开左侧关节,剪断关节盘的外侧及前附着,将关节盘向前牵引,缝合固定于颧弓上。右侧关节盘暴露后不作牵引缝合固定,为手术对照组。③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取正常对照组2只动物,手术组麻醉下取术后24 h,1、2、3、4周各2只动物同一部位的关节盘和关节盘后区组织,制成透射电镜标本观察。 结果:手术组:①术后24 h:关节盘的胶原纤维束被宽大的无结构区分,见死亡的细胞碎片,并有新生的毛细血管,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部分软骨样细胞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池扩张,并形成池内隔离。盘后区组织有出血。②术后1周: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软骨样细胞周围的淡区变窄;部分区域的胞浆内粗面内质网肥大增生,线粒体肿胀。盘后区组织出现少量幼稚的软骨样细胞。③术后3周: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减少且排列乱,细胞呈细长,无突起,数量多,胞浆中微丝较多,细胞周围的淡区消失,类似纤维母细胞结构。盘后区组织中出现分化为较典型的软骨样细胞。④术后4周:胶原纤维数量极少,细胞十分丰富并有2种类型:一种类似纤维母细胞;另一种细胞的细胞膜出现致密斑,与肌纤维母细胞十分类似。细胞间质中有无髓神经纤维及毛细血管。盘后区组织与正常的关节盘结构类似。 讨论: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24 h,关节盘部分区域的软骨样细胞有变性,随后出现软骨样细胞增生,关节盘机械移位,可使软骨样细胞变性,细胞变性后修复可能是导致软骨样细胞增生的原因:软骨样细胞周围的淡区是软骨样基质形成的初级阶段,当关节盘前移位后,软骨样细胞胞浆中的线粒体水肿,明显空化,说明软骨样细胞形成软骨样基质的功能减退,失去形成软骨样基质的功能,使软骨样细胞周围的淡区越来越小,终消失。软骨样细胞失去其原有的特点转化为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我们认为,关节盘前移位后,软骨样细胞胞浆中微丝增加、软骨样细胞周围淡区消失是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化生标志。临床发现,关节盘移位后期,关节盘严重的变形,可能与关节盘组织中出现的肌纤维母细胞参与该组织的回缩有关。关节盘前移位后期,关节盘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向纤维组织转化。盘后区组织由于直接承受关节区的压力,从而改建成类盘样组织。(本文编辑:李季)
-
AIS-ISS创伤评分法及其在颌面创伤中的应用
1.创伤评分和创伤评分方法:随着我国工农业、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伤及交通事故增多,加上自然灾害造成的意外创伤,使多发伤的比例大为增加,创伤作为一个专业学科正在普及和完善。在创伤学研究领域,制定和完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是一项重要而基础的工作。 应用量化和权重处理的受伤患者生理指标或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经数学计算以显示患者伤情严重程度的诸多方案总称为“创伤评分”。创伤评分法是对患者伤情严重程度评定的标准方法。对创伤严重程度的评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有助于在现场快速判断伤情轻重,进行必要的急救治疗,决定是否需转送和转送途中的继续观察和治疗;在医院内根据客观检查结果进一步决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此外,它所提供的大量评分数据对相同原因的损伤造成的不同严重程度或不同原因的损伤所致多系统损害进行比较研究,可判断预后,总结提高抢救质量,对创伤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没有可比性,在同一个医院内前后资料无法比较,不利于总结提高;各医疗单位之间的病例其损伤严重程度不能相比,更不能与国际接轨。 当前所用各种损伤严重度评分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医院前的现场急救类选;另一类用于医院和研究单位。各种评分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解剖损伤或包括损伤类型等的综合应用。目前国内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对在医院内抢救的创伤患者进行评分。在医院内由于条件许可,可通过手术、X线检查、CT、磁共振以至尸检等手段确切地了解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得出明确的诊断,资料完整可靠。因此,医院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是以解剖损伤为主。
-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
“组织工程学”这个名称是1987年被正式提出的,早的定义是:“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认识哺乳动物正常和病理组织中结构-功能关系,并开发生物代用品,以恢复、维持或改善组织的形态和功能”。随着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大。近年来,有人将生物材料诱导细胞分化、组织再生亦归于组织工程学范围,其定义也将会有所更改。组织工程的基本做法是,取少量自体组织,在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将一定量的培养细胞接种到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三维支架材料上,再将此细胞-支架复合物在体外继续培养,并植入体内培养,通过细胞生长繁殖、相互贴附、分泌细胞外基质,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 1.骨的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是继软骨组织之后研究得较早、较多的对象。Vacanti(1993年)等将小牛骨膜细胞种植于多层编织的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 PGA)支架中,然后移植于裸鼠体内,结果证实骨细胞可以增殖成为骨骼;Crane等[1]全面提出了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概念、方法、现状和前景,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近年来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骨组织诱导;二是细胞传输[2]。和其他组织的组织工程研究原理和方法一样,组织工程骨的研究主要也是集中在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骨的构建3个方面。
-
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亲子间相似性的个体研究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亲子间的相似性。方法以家庭为单位,比较58个家庭172人的面部结构曲线多角型图及亲子间的重叠图。结果①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亲代的颅面结构有明显的安氏Ⅱ类凸面型倾向;②84%的家庭中子代与亲代一方或双方均值曲线相似,骨骼部相似的家庭较牙部相似者多。结论①安氏Ⅱ类1分类错有家庭聚集性;②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亲子间的相似有遗传作用的可能且骨骼部受遗传作用更强,环境对牙部的作用更大。
-
正畸用身高、体重标准曲线的研绘正畸用身高、体重标准曲线的研绘
目的研究并绘制深圳地区学龄期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生长曲线及增长量曲线,为临床正畸的诊断和矫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21 120名7~18岁学生体质综合评价调查资料。分别测量个体的身高、体重,计算身高均值、标准差、年增长量情况,在此基础上绘制相应的身高、体重标准曲线及年增长量的标准曲线。结果在12岁以前,男女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增龄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12岁以后,女性的身高、体重增龄变化明显滞后于男性。体重的年平均增长量高峰期女性在11~12岁之间,男性在13岁左右。结论标准生长曲线可为判断生长发育,指导临床正畸的诊断和矫治提供依据。
-
颌下腺全导管涎石一例
涎石病是指涎石发生于涎腺导管中或腺体内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90%以上发生于颌下腺,涎石的大小相差悬殊,小者芝麻大小,大者一般2 cm左右。我科接诊了1例颌下腺全导管涎石的患者,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4岁。左颌下口底区间断性肿胀、不适近4年。4年来,患者左侧颌下口底区反复肿胀伴吞咽痛,进食症状加重。 临床检查:左侧颌下区轻度肿胀,口底左侧粘膜红肿明显且相应的导管处水肿突起,导管口可见脓性分泌物。双手合诊,导管增粗呈条状,有明显的涎石感,布满全导管,长约5 cm,质地硬,边界清楚,左侧颌下腺轻度肿大,触痛。右侧颌下腺及导管未发现异常。
-
甲状腺癌髁突转移二例
颌面部转移瘤约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1%,包括软组织及颌骨转移。原发肿瘤部位以乳腺、肺、肾为多见,转移瘤中70%为腺癌。我们报告2例甲状腺癌髁突转移病例。 病例1 58岁,女性。左耳前部麻木不适1年,发现包块4个月。临床检查:左耳屏前隆起约5 cm×4.5 cm,边界清楚,质地硬,固定,无压痛。2年前曾行甲状腺腺瘤手术。X线:左髁突溶骨性破坏,破坏区中有少量成骨,软组织中可见斑点状致密影。术中见肿物来源于髁突,呈暗灰色。肿物包膜完整,向咽旁突出,与关节窝之间有关节盘相隔,髁突骨质破坏。术后病理:甲状腺乳头状癌。
-
深圳悠然齿科配制中心介绍
1.简介:悠然齿科于1996年由三九集团与香港合资共同建立。员工均经香港高级技师严格培训并定期聘请欧美专家交流指导。在5年的发展期间,中心规模不断壮大,技术水平日臻成熟,产权的重组使中心更具发展潜力。此期间内得到了广大口腔科医生的鼎力支持和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及国际齿科器材公司的倾力相助。在烤瓷牙日趋普及的今天,悠然愿为更多追求高水平修复的医生提供高品质的修复体。 2.经营项目:金属烤瓷冠桥;嵌体(瓷、贵金属、金属);贵金属烤瓷冠桥;种植体烤瓷冠桥;高强度树脂冠桥修复;瓷贴面;铸造支架;胶托排牙。 3.材料:瓷粉:德国Ducera VITA,日本SHOFU;金属:美国HiBond。 4.服务:①运输:特快专递。收件人:武天逾,收件地址:同汇款地址;②时间:收到模型后3个工作日;③保修期:2年。 5.结款:现金或银行转帐,收款人:武天逾。开户银行:农行深圳分行宝安支行黄田机场办事处。开户帐号:635840210210002735。开户名称:深圳市金悠然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汇款地址:深圳市机场凌霄花园凌天阁二楼东。电话:0755-7772104或7770710;传真:0755-7770934;http:www.china-dental.com;E-mail:royaldcntal@163.net;邮政编码:518128。(武天逾)
-
我国口腔颌面创伤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全国第二次口腔颌面创伤专题研讨会于2000年4月21~25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这是继1987年全国第一次口腔颌面创伤专题研讨会后,对我国口腔颌面创伤外科专业发展的又一次全面总结。会议期间成立了创伤专业学组,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进入到有组织、有系统研究的新时期,会议对今后发展寄予了期望。 一、创伤逐年增多,应加强流行病学研究 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交通及工业事故伤逐年增多,已成为社会第一公害。创伤作为“发达社会疾病”日趋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以致影响到人口素质及其生存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在人类前5种寿命损失原因中,创伤高居榜首,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YPLL)达17.09%。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从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增加了20%,达30多万次,直接死亡人数7.3万,伤19万。因伤致死或致残不仅严重危害个人和家庭,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民事或医疗纠纷、法医鉴定、保险与赔偿等[1]。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创伤的防治与救护,已将相关研究(严重创伤损害机理与救治的基础研究)列入“973计划”。
-
现代颌面创伤救治的基本原则
创伤伴随着人类的诞生、生存、劳动和社会活动。现代社会赋予创伤以全新的含义,已被称为“发达社会疾病”和“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存在着许多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人口素质和生存质量的突出问题。 创伤是人类减寿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人类前5种死亡原因中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YPLL)比较中,创伤高居榜首,达17.09‰(肿瘤为6.02‰、呼吸系统病为5.19‰、感染性疾病为3.78‰、心血管病为2.33‰)[1]。另据统计,创伤在我国死因构成排序中的位置从1957年的第9位(19.0人/10万)上升为1991年的第4位(57.2人/10万)。死因构成比中的位置:发展中国家意外死亡为5%,发达国家为7%,我国城市意外死亡为8%,农村意外死亡为12%。 创伤对社会劳动人群构成的威胁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唐山大地震直接造成24万人丧生;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增加了1/5,达到30余万次,直接死亡人数达7.3万,伤19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因伤致死或因伤致残对家庭生活、社会心理和生产活动的破坏作用也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全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创伤的防护与救治,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已将严重创伤损害机理与救治的基础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
中华口腔医学会全国第三届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全国第三届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4月9~1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6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颜景芳教授在成立大会上宣读了关于批准成立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决定以及经选举产生的以栾文民教授为主任委员的第一届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原中华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学组组长韩宗琦教授与新当选的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栾文民教授介绍了原老年口腔医学学组的工作和第一届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的筹备情况。江苏省政府张连珍副省长和省教委、省卫生厅、省医学会及南京医科大学的有关领导到会祝贺。
-
全国第二次口腔颌面创伤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全国第二次口腔颌面创伤专题研讨会于2000年4月21~25日在西安市召开。这是继1987年全国第一次口腔颌面创伤专题研讨会后总结我国近13年来口腔颌面创伤临床救治经验和创伤基础研究成果的又一次盛会。本此会议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召开,既是对这一重要的专业领域的一次全面总结,又是继往开来,为我国口腔颌面创伤工作者指引方向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邱蔚六教授,副主任委员刘宝林教授,全国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周树夏、章魁华、东耀峻教授出席了会议,并给予大会具体指导。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02篇,稿件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大多数来自颌面创伤救治的基层首诊单位。有8位专家作了大会专题报告,精选的100篇论文以坚强内固定(rigid internal fixation,RIF)技术、面中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的诊治处理、颌面创伤基础研究等5个单元展开交流,体现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和重点。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与上一次会议相比,内容涉及广泛,水平显著提高。
-
机器人辅助全口义齿排牙系统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制机器人辅助制作全口义齿人工牙列的计算机系统。方法利用CRS-450 6自由度机器人使被抓取的物体实现任意位置和姿态,研制可调式排牙器。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获取无牙颌骨形态的几何参数。根据高级口腔修复专家排牙经验建立的数学模型,用VC++和RAPL机器人语言编制了专家排牙、三维牙列模拟显示和机器人排牙控制程序。当排牙方案确定后,数据传给机器人,由机器人完成排牙器的定位工作,终完成全口义齿人工牙列的制作。结果建立了完整的机器人辅助全口义齿人工牙列制作系统。已用该系统为一例患者试作人工牙列。目前该牙列在咬合方面存在一些误差,尚需调整和完善。结论首次实现了由机器人辅助制作人工牙列,具有科技进步意义。虽牙列在咬合方面还不十分理想,但实验结果已证明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
新型口腔麻醉剂“碧兰麻”临床应用问答
法国碧兰公司生产的口腔专用局部注射麻醉剂“碧兰麻”,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多家口腔专科医院及主要综合医院口腔科。在碧兰麻的临床应用中,医生经常提出许多问题,经归纳后答复如下。 1.碧兰麻是商品名称,英文名称为PRIMACAINE with adrenaline 1/100 000。碧兰麻规格为1.7 ml/支,50支/筒。 2.碧兰麻的主要成分之一为盐酸阿替卡因(68 mg/支)。成人阿替卡因(articaine)的大用量每次小于7 mg/kg,儿童阿替卡因的大用量每次小于5 mg/kg。 3.碧兰麻含肾上腺素1∶100 000(即0.017 mg/支)。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建议,当肾上腺素应用于局部麻醉剂时,健康体质的人肾上腺素的大用量每次小于0.2 mg,而心脏病患者每次小于0.04 mg。 4.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需慎用碧兰麻,但不是禁用。当患者的收缩压大于200 mm Hg或舒张压大于115 mm Hg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含血管收缩剂的麻醉剂。 5.使用碧兰麻采用传导阻滞麻醉时,一定要注意回吸血且注射速度要慢,每支碧兰麻大约需要1 min。 6.对下颌后牙行牙髓直接拔髓术时,采用粘膜下局部浸润麻醉(约1.2~1.5 ml)并结合根管内注射(约0.2 ml),效果会更佳。另外也可采用骨膜下注射,牙周韧带或下颌神经传导阻滞麻醉方法。 7.正确安装碧兰麻和针头于注射器内是注射时产生回吸血功能的必要条件。方法是:①先安装碧兰麻于注射器的“弹膛”内;②将注射器的叉嵌入碧兰麻的橡皮栓内;③再将针头旋紧在注射器上。 8.目前,国药集团连锁营销部为碧兰麻在全国的总代理商,各地都有分销商,垂询电话:010-67259072,87266194。若有临床问题,欢迎您与碧兰公司北京办事处联系:010-64657011/2/3。 (范俊霞)
-
PERIOSOFT碳纤维超声工作尖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波洁牙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作为口腔超声治疗设备的著名生产商,法国赛特力公司正致力于各种超声工作尖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通过对超声工作尖的改进与创新,不断扩展超声洁牙机的临床应用范围。 众所周知,虽然种植技术日趋成熟,但能否有效控制牙龈附着以上种植体表面的菌斑,依然是决定种植治疗远期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金属工作尖会划伤种植体表面,造成菌斑易于附着的粗糙面,所以一般不用于种植体的清洁。常用的种植体清洁工具为手用塑料器械。但受其形态及体积的限制,往往不能彻底去除菌斑和牙石。因此,种植体的洁治一直是困扰口腔医师的一道难题。 PERIOSOFT碳纤维超声工作尖是赛特力公司生产的新型工作尖,它由特殊的碳纤维材料制成。与普通的金属工作尖相比,它具有质地软、产热少、价格低等优点。国内外口腔医学院所做的中、长期临床研究表明,碳纤维工作尖不仅洁治效果好,而且不损伤种植体表面。其独特的形态非常适合口腔种植体维护的需要,从而为口腔种植体维护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 另外,据国内口腔医院的中期临床研究显示,将PERIOSOFT碳纤维超声工作尖用于龈下超声刮治后的抛光,可以提高刮治术的效果。 PERIOSOFT碳纤维超声工作尖有3种形态和硬度供选择,可配合赛特力公司生产的P3、P5等各型超声波洁牙机使用。 (杨铁军)
-
中药制剂用于超声根管预备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洁尔阴与超声波联合应用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效果。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的60例患者的60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牙),第1组为传统手持器械对照组,第2组为超声生理盐水对照组,第3组为超声洁尔阴实验组。根管清理前后分别取样进行厌氧培养。结果传统手持器械组与超声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洁尔阴组与超声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超声波在根管杀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药洁尔阴可有效地杀灭感染根管内的厌氧菌,是符合生物学原则、较理想的超声根管冲洗液。
-
灯盏细辛抗白斑癌变的功效及其血管生成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灯盏细辛的抗癌变效果并动态观察其对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用Salley法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白斑癌变,以灯盏细辛干预,采用墨汁灌注图像分析、微血管树脂铸形、α-SMA免疫组化染色及组织病理对照等多种方法联合动态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灯盏细辛组较模型组白斑癌变率下降1倍,正常细胞率是模型组的近4倍。α-SMA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血管面积与血管密度比值两组间相比P>0.05,但树脂微血管铸形显示形态和空间构筑近似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有确切的防止白斑癌变的功效。该药对白斑癌变过程中的血管增生和扩张无明显影响,但对血管构形、空间配置和血管壁的完整性有保护作用,可能是活血化瘀类中药发挥抗癌功效的“良性血管生成”基础。
-
腭部血液供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腭部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观察微血管系统的构筑形态。方法发育正常头部标本14例,腭裂标本10例,血管灌注后通过显微解剖、X线摄片、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结果硬腭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腭大动脉。小动脉分支呈“树枝状”,微动脉平行排列,毛细血管结构松散。腭升动脉是软腭的主要供血动脉。软腭的血管网可分为3层。小动脉分支角度多变,毛细血管网结构紧密。腭裂者血管来源与健康人相同,但走行、分布上有自身特点。结论软硬腭的血液供应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动脉,血管网的构筑形态也各具特点。
-
腭裂术后腭裂隙内自发骨组织形成现象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腭裂修复术后腭裂隙骨性愈合状况,并讨论影响骨性愈合的因素。方法对20例完全性腭裂术后患者行头颅冠状CT扫描,观察腭裂骨性裂隙的愈合情况并测量腭裂隙内骨桥形成的位置、形态及质量。结果 20例腭裂术后患者中有13例(65%)的腭裂隙内不同程度地有骨桥形成。在形成骨桥的患者中,男女比例接近;单侧与双侧腭裂者骨桥形成情况相似;在不同手术年龄的患者中,4~6岁接受腭裂修复术者骨桥形成为明显;所形成的腭裂隙内骨桥相对集中于双尖牙区及磨牙区前份。结论在一定条件下腭裂术后骨性腭裂隙内有新生骨桥形成。
-
一项有意义的发现
“腭裂术后腭裂隙内自发骨组织形成现象的初步观察”一文的作者报告了腭裂术后裂隙部位骨性愈合现象,头颅冠状CT扫描清晰地说明骨性愈合的存在,这一发现在国内外文献中均未见报道,是有意义的发现。腭裂术后的自发骨组织形成必将对上颌骨发育及手术效果产生影响。此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骨性愈合的影响因素、愈合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改进等有一定意义,建议尽早发表此文,以供同道参考。
-
计算机辅助全口义齿制作的一项进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是口腔修复学重要的进展之一,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修复方法。自80年代以来,其方法已经得到长足进步,尤其在固定义齿修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开始仅能制作嵌体、贴面,到已可完成单冠、嵌体冠和固定桥修复。在活动义齿、全口义齿及赝复体修复方面虽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多数研究仍在数据采集分析的探索阶段,与实际应用尚有很大的距离。“机器人辅助全口义齿排牙系统的初步研究”编制了专家排牙、全牙列模拟显示以及机器人排牙控制程序,利用CRS-4506自由度机器人实现取物体于任意位置和姿态,研制可调式排牙器,初步建立了全口义齿的机器人辅助人工牙列制作系统并为1例患者试制人工牙,首次实现了机器人辅助人工牙排列。在计算机辅助全口义齿制作方面作了有意义的尝试,从基础理论研究向临床实验迈进了一大步,其设计思路与技术路线将对计算机辅助全口义齿制作起到促进作用,是一项创新的探讨。
-
《氟与口腔医学》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专家共同编写的有关氟与口腔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专著,全书共13章,30多万字,本书根据我国国情,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除氟害,兴氟利”的新国内外资料,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阐述了以下5个问题:①氟的一般特性,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分布,人体氟的分布、来源和代谢以及分析监测方法;②氟的生理和毒理学;③龋病和氟;④氟牙症与地氟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的新动向。由于多氟源的结果,氟牙症成为当今世界性问题。为此,客观地论述饮水氟化的新观点;⑤氟的临床应用。 本书对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儿童医学、药剂学、专业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医生、学生以及预防保健工作者、地氟病防治工作者和卫生政策的有关决策部门的人员等均有参考价值。 本书由郭媛珠、凌均、陈成章主编,并已于2000年8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复兴路15号,邮政编码100038)出版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凌均)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
1996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