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료녕의학원학보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8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4-0424
- 国内刊号: 21-160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体会
2000年11月至2004年7月,我院开展了应用以尿道外口为蒂的阴囊纵隔皮瓣一期治疗尿道下裂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戊型病毒性肝炎122例临床分析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共收治戊型肝炎12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31例喉外伤病人的救治体会
1995年8月至2005年7月,我科共收治31例喉外伤的患者,关于急救处理分析报道如下.
-
晚期产后出血57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晚期产后出血病例57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腹膜外剖宫产术简易膀胱分离法86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有剖宫产指症86例为观察组,年龄23~24岁,行下腹部横切口简易膀胱分离法腹膜外新式剖宫产术;选择与观察组剖宫产术指征相同,年龄相近的孕妇80例对照组,行下腹部弧形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对比分析.
-
黄芪合剂对抗5-Fu化疗骨髓抑制的初步研究
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常见造血细胞的损害,从而限制了化疗药物用量及疗效.本实验通过透射电镜的形态学研究,重点观察5-Fu化疗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损伤及黄芪合剂的防治作用.
-
多功能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80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症的常见病理表现,以往多用电熨、冷冻物理疗法及腐蚀性药物治疗,我科门诊于2004年1月至2004年8月,应用电凝固疗法治疗宫颈糜烂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35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
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为常见,治疗困难,我们试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以观察疗效.
-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1996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我科住院病人,男68例,女40例;年龄15~60岁,平均38岁,以15~50岁多见,70例,占84.9%(70/108).
-
500例不良孕产史遗传咨询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我室从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对500例有习惯性流产、死胎、曾生育畸形或智力低下儿等不良孕产史及不育症者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40例,现报告如下.
-
晚期中心型肺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晚期中心型肺癌往往由于发现较晚,合并多处转移,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在临床中这类患者常常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出现大咳血等并发症危及生命.近年来随介入技术的蓬勃发展,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降低大咳血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
非贵金属烤瓷冠镀金后的临床应用
金属烤瓷冠桥的颈部灰线已逐渐被医患双方重视,颈部灰线是由于非贵金属烤瓷修复体龈边缘腐蚀形成的金属氧化物所致的牙龈变色.为预防牙颈部灰线的出现,常常采用瓷肩台、金沉积、镀金、贵金属烤瓷等技术.镀金技术则是用电镀的方法,将贵金属通过电解液转移到非贵金属铸件表面上,形成大约0.02mm厚度的金层,包裹并改变铸件的颜色,从而防止颈部灰线的出现,而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甲基强的松龙鼓室内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是突发性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因尚不清楚,多伴有耳鸣,部分患者伴有眩晕,较认同的病因是病毒感染,供血障碍等.常规治疗以血管扩张剂和营养神经药物为主,辅以高压氧舱,针灸综合治疗.我科自2002年5月至2005年8月间对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加用鼓室内注药治疗[1],现报告如下.
-
三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我院开展了异丙酚静脉麻醉,宫术安栓肛置,笑气吸入三种镇痛方法,现将其加以比较分析.
-
经皮穿刺与置管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64例体会
1997年3月~2005年4月,我院用B超定位经皮肾囊肿穿刺与置管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自体骨钻孔骨屑植骨在治疗下肢骨折中的应用
2000年1月~2004年5月,我们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同时,采用自体钻孔骨屑植骨预防骨不连40例,并以相应对照组比较,发现该方法对促进骨折愈合,缩短病程有较好的作用,报告如下.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以往的治疗方法不尽人意,尤其对于病情较重、动脉远端流出道不理想的患者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我市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PSC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
卵巢及乙状结肠放线菌病超声表现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已婚.腹痛3个月,近1个月加重入院.查体:左附件区可触及6cm×6cm×7cm肿物,实性不活动,有压痛.超声检查:子宫前位5.6cm×5.5cm×4.0cm,回声均匀,左附件区可见5.7cm×6.5cm×4.6cm实性不均匀团块,轮廓不规整,边界尚清.膀胱局限性增厚,范围5.0cm×2.4cm(图1).彩色多普勒:肿块及增厚的膀胱壁上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2),肿块内大血流速度39.0cm/S,小血流速度13.0cm/S,阻力指数0.67.超声诊断:(1)左附件区实性肿物;(2)膀胱壁局限性增厚.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院前误诊分析
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心源性腹痛也常见于报道,临床医生对此有足够重视,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早在七十年代也曾有报道,但临床重视不够,尤其在院前常易误诊、漏诊,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病史问的不细,二是查体不仔细.本文就2001年以来在院前急救中遇到的3例典型病例的误诊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以作借鉴.
-
六味地黄丸配合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爱普列特(epristeride)是一种新型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化,降低前列腺组织内双氢睾酮含量,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排尿阻力,达到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排尿困难症状的目的.六味地黄为中医传统用于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功效,单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明显.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选用六味地黄丸联合爱普列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9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颌下腺肿瘤68例临床分析
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涎腺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腮腺是常见的部位,其次是颌下腺.本文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颌下腺肿瘤68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并对其病理学特性进行了讨论.
-
3例布氏菌病误诊分析及防治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痛、睾丸痛、肝脾肿大为特点[1],对人体的危害严重.现将3例布病患者的诊治情况整理如下,以供探讨.
-
两种糊剂在乳牙半失活牙髓切断术中的疗效观察
乳牙深龋在临床较为常见,活髓切断术是治疗乳牙深龋及牙髓炎的常用方法.我科自2001年以来将戊二醛糊剂和FC糊剂应用于乳牙半失活牙髓切断术,随访2年,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两种糊剂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介绍如下.
-
两种灭菌方法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的影响
pH值、5-羟甲基糖醛(5-HMF)限度检查是葡萄糖注射液检查项下的两项重要指标.对我院不同时期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灭菌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分别为5%,10%)进行比较,比较5-羟甲基糖醛(5-HMF)和pH值.
-
人工合成色素的简易检测
我们在工作中,参照GB/T5009.35-1996检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工合成色素的简易检验方法,特别适用于基层卫生检验工作.
-
髁状突骨折的临床分析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52%,儿童可高达40~67%[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痛,(牙合)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如处理不当,后期引起颞下颌关系紊乱病、关节强直和下颌发育障碍[2,3].本文对我科42例髁状突骨折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胃镜床边紧急配合及疗效观察
我院近3年来对41例常规内科治疗难以控制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床边紧急胃镜下检查及胃镜下高频电凝止血、药物喷洒止血、药物注射止血、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止血均取得满意疗效,提高了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成功率,现将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观察报告如下.
-
HXY高效氧化型杀菌剂稳定性的测定
HXY杀菌剂是一种新型的氧化型杀菌剂.作为杀菌剂它具有高效、无毒、杀菌速度快、药效持续时间长、对各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杀灭能力等特点[1].但该杀菌剂单独使用稳定性较差,故本文对该杀菌剂的稳定剂进行了筛选,并测定了稳定剂的佳用量.
-
成人急性会厌炎48例报告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重症者以起病突然,来势凶险为特征,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科2000~2003年诊治的急性会厌炎48例报告如下.
-
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1例报告
甲亢并发神经系统症状的比较多见,但并发痫性发作非常少见,尤其是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的更为少见.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22例临床分析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1].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对22例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电切术(TURBT),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15例报告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是一种创伤小、相对安全、无严重并发症的一种诊断方法.对无血痰咳出、难于经检痰找到瘤细胞、支气管镜不能达到的病灶部位的肺外围病灶,尤具检查意义.我院近两年来开展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28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诊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MI)28例,总结发病特点及诊治体会如下:
-
血液性缺氧实验装置的改进
缺氧是临床疾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是医学基础学科-病生缺氧实验中的一个基本实验内容,我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所要观察的结果与改进前相同且明显,且改进后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危险性小、节省实验开支、安全、易于定量.
-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针抽吸治疗肝脓肿18例
肝脓肿如果治疗不适当,几乎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外科引流和各种抗菌素全身治疗后死亡率达11.5%~34%.近年来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已被人们认可,而成为化脓性肝脓肿引流广泛使用的方法.我院在1995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18例化脓性肝脓肿病人,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针吸治疗肝脓肿,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1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和肺结核均属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两病之间相互影响,致使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正畸片段弓丝在牙外伤再植固定中的疗效观察
牙外伤临床常见,牙齿脱位会促使自然的牙列变得不齐,尽早对脱位牙进行再植固定,不仅减少了患者缺牙的机率,也大大降低了日后修复缺牙的费用,本文就24例临床外伤脱位前牙进行正畸片段弓丝固定取得理想效果.
-
高糖加高胰岛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加高浓度胰岛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为模型分组给药后,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3H]thymidine标记法测定细胞DNA的合成;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胰岛素、高糖加高胰岛素组分别造成了心肌成纤维细胞数目、DNA合成及S+G2+M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加,(P<0.01),而高糖加高胰岛素组的各项指标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高糖加高胰岛素具有协同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
脐血贴壁细胞体外培养与生长特性观察
目的观察脐血贴壁细胞生长特性及提高体外培养脐血贴壁细胞成功率,为造血干细胞培养提供基质环境.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在含20ng/ml bFGF,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描绘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脐血贴壁细胞呈长梭形、针形或三角形,增殖周期G0/G1为85.12%,倍增时间为48h.结论体外培养的脐血细胞能够贴壁生长并形成单层细胞层.
-
HSR对TNF-α诱导的肺癌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目的研究热休克反应(HSR)在肺癌细胞GLC-82增殖及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参考.方法用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GLC-82细胞分为热休克(HS)组和非热休克(NHS)组,每组分为对照组和TNF-α组,TNF-α的浓度分别为25μg/L、50μg/L和100μg/L(T1~T3),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增殖情况;以3H-TdR掺入试验检测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情况.结果HS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减少;MTT显示HSR可以使细胞GLC-82抵抗TNF-α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增强,促进细胞增殖;DNA合成明显增加;且与TNF-α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HSR在肺癌细胞GLC-82生长增殖过程中起促进作用,而对细胞凋亡起拮抗作用.
-
灯盏花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复制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术前15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10mg/kg,在处死动物前1h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采用ABC-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IL-1β、TNFa、IL-6、IL-8的含量及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伊文思蓝的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灯盏花素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细胞因子及伊文思蓝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灯盏花素治疗组脑组织中细胞因子及伊文思蓝的含量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灯盏花素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部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的作用.
-
HSP70在人卵巢癌HO-8910细胞膜上的表达
目的检测人卵巢癌HO-8910细胞膜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方法HO-8910细胞株体外传代培养,应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膜上HSP70的表达.结果HO-8910细胞膜上HSP70表达率为6%,平均荧光强度为9.05.结论HSP70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为更好地了解HSP70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调节活动及对肿瘤细胞内外信号反应的生物学行为奠定了基础,对进一步研究肿瘤的防治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侧脑室注射芹菜素对情期雌性大鼠生殖轴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芹菜素在生殖轴调控中的作用及作用部位.方法通过阴道涂片选用处于情期的成年雌性SD大鼠,分别于侧脑室注入人工脑脊液、DMSO、10-7mol/L芹菜素,正常食水分别饲养3d、5d后断头取血、腺垂体、卵巢.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垂体组织、卵巢组织中FSH、LH、E2及P含量.结果侧脑室注射芹菜素,引起FSH、LH、E2及P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芹菜素在下丘脑水平发挥作用,使FSH、LH、E2、P的含量减少.
-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氧化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ICH)后脑组织保护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n=40)、脑出血对照组(ICH对照组,n=40)和假手术组(n=40).每组分为手术前、术后6h、12h、24h、48h、72h、96h、120h等8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含水量变化.结果ICH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ICH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含水量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648,P<0.001).依达拉奉治疗组术后24~96h各时点MDA含量明显低于ICH对照组(P<0.001),依达拉奉治疗组术后各时点含水量与MDA含量呈显著相关(r=-0.407,P<0.05).结论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具有显著的氧化损害,此损害与脑水肿形成有关.依达拉奉使氧化损害明显减轻,依达拉奉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
侧脑室注射芹菜素对情期雌性大鼠生殖激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芹菜素在生殖轴调控中的作用及作用部位.方法通过阴道涂片选用情期成年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侧脑室注入人工脑脊液、二甲基亚砜、芹菜素10-5M、hCG及芹菜素10-5M+hCG,各组再分为3d组、5d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后的3d、5d断头取血、卵巢及垂体,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卵巢组织及垂体组织中FSH、LH、E2及P含量,以观察浓度为10-5M的芹菜素对生殖轴的作用.结果1.人工脑脊液组与二甲基亚砜组无明显差异.2.单用10-5M芹菜素组与人工脑脊液组相比FSH、LH、E2、P的含量数值小,其差异有显著性.3.单用hCG组与人工脑脊液组相比FSH、LH的含量数值小,而E2、P的含量数值大,其差异均有显著性.4.10-5M芹菜素与hCG合用组与单用10-5M芹菜素组相比FSH及LH的含量数值小,而E2、P的含量数值大,其差异均有显著性.5.10-5M芹菜素与hCG合用组与单用hCG组相比FSH、LH的含量数值大,而E2、P的含量数值小,其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芹菜素在下丘脑水平发挥作用,进而作用于腺垂体、卵巢.10-5M芹菜素能够抑制FSH、LH的合成,从而抑制E2、P的分泌.10-5M芹菜素与hCG合用时可表现出抗雌激素的作用.
-
硫酸镁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纯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MgSO4(2.2、4.0、7.2mmol/L)组.分别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内MDA含量,MTT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并测定培养液中LDH含量的变化.结果硫酸镁能显著提高细胞内SOD的活性,降低MDA、LDH的含量并可提高心肌细胞的活力.结论硫酸镁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复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
葛根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肥厚大鼠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葛根素组(Pue组)和卡托普利(Captoril,Cap)组(Cap组),每组各10只.对4组大鼠行心功能、心脏重量指数及光镜的检测.结果Pue组与Iso组相比心功能改善、心脏重量指数降低、心肌细胞横径和心肌胶原百分比减小,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Cap组之间指标差异不显著;与空白组比较除在心肌细胞横径和胶原百分比有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素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端粒酶hTERT在人BGC-823胃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端粒酶hTERT即端粒酶逆转录酶在人BGC-823胃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腺癌细胞裂解液中端粒酶hTERT的活性表达.结果当检测胃腺癌的细胞数为5×106/50μL时为可疑阳性,当细胞数为1×107/50μL时为阳性,而当检测的细胞数为2.5×106/50μL和1.25×106/50μL时均为阴性.结论通过检测端粒酶hTERT可以说明端粒酶作为肿瘤的一种标志物存在与胃腺癌细胞中,而且应用ELISA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既准确又简便.
-
家族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形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高血压患者左室形态变化,探讨家族史在左室形态变化中的作用,为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等并发症的临床防治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ed)、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左室几何构型的划分,对各几何构型中无家族史与有家族史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有家族史患者不同构型的LVIDed、IVST、LPWT、LVMI普遍比无家族史患者的大,家族史的影响在向心性肥厚型和离心性肥厚型中表现较为突出.结论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分布相近似;有家族史患者与无家族史患者相比LVIDed、IVST、LPWT、LVMI增大;家族史对左室形态具有一定影响,在向心性肥厚型和离心性肥厚型中表现较明显.
-
枸杞多糖对K562白血病细胞抑制作用及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X)诱导人类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方法用吖啶橙(AO)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结构的变化,用MTT比色法测定抑制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分析细胞凋亡.结果LBP-X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凋亡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LBP-X作用48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不规则,浓缩成大小不等的团快,核碎裂呈新月形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DNA梯带.流式细胞仪分析图上可见明显的凋亡.结论LBP-X能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并呈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
-
大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DPC4和PTEN蛋白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DPC4和PTEN蛋白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和S-P法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中DPC4和PTEN蛋白的表达,以10例正常大肠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大肠组织DPC4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大肠癌组织DPC4蛋白在大多表达成(-)-(++),在癌组织表达程度显著低于正常组织DPC4蛋白表达程度.大肠癌组织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4%,与正常大肠组织PTEN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它们与细胞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提示DPC4和PTE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密切相关,将来有可能作为大肠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两种具有重要价值的生物学标记物.
-
枸杞煎剂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目的研究枸杞煎剂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枸杞煎剂分为3个浓度组:0.25 g/ml组、0.50 g/ml组和0.75 g/ml组,按0.2ml/10g体重给小白鼠连续灌胃10d,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枸杞煎剂可明显增加小白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和430nm处的吸光度.结论枸杞煎剂对小白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转录因子参与药物成瘾的分子学机制
药物成瘾是以失去控制力、强迫性连续用药为主的慢性复发性脑病[1].强迫性索药、对药物的渴求和复吸构成了药物成瘾的三大特征,而且一旦形成,将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因此有学者认为[2]成瘾状态是药物诱导的神经可塑性改变的形式之一.近年来的研究也认为[3],药物成瘾的持续状态在于成瘾性药物诱导了长期的神经适应性变化,尤其是转录过程的改变以及转录因子参与的基因表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FosB是成瘾性药物应用后发生改变的主要的转录调节因子.本文综述了CREB及△FosB参与药物成瘾机制的研究进展.
-
姜黄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姜黄素(curcumin,diferuloyl methane)是从姜科植物Curcuma Longa的根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广泛用于食品上色和佐味.其药理作用广泛,主要用于抗炎、抗氧化、抗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突变等.1985年,印度Kuttan等[1]首次提出姜黄和姜黄素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性.自此以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姜黄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确切作用.因其抗癌谱广,毒副作用小,美国国立肿瘤所已将其列为第3代癌化学预防药.本文对近年来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