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림상간담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5256
- 国内刊号: 22-110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他汀类调脂药物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等作用,因此可以用于缓解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改善预后,在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相关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认识,其中包括急性胰腺炎.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中列出了多种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他汀类药物,但相关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鉴于以上可能相互矛盾的诸多研究结论,对他汀类药物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现状、机制以及在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认为进一步的双盲试验对于探究他汀类药物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是必要的.
-
肝脏碱性磷酸酶:胆汁淤积和胆道损伤的标志物
血清ALP不仅可以作为胆汁淤积症的评判指标,也可以作为评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一些胆汁淤积性肝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替代指标.介绍了健康人群及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其肝脏ALP的作用机制.在炎症引起的胆汁淤积情况下,酸性环境以及毛细胆管的重定位导致肝脏ALP活性缺失,脂多糖积聚增多,从而引起炎症的恶化及迁延不愈.在PBC和PSC的治疗中,促进肝细胞极性的恢复、促进毛细胆管胆汁酸的排出以及调节胆汁酸碱度的药物均能起到较好的抗炎作用.口服肠道ALP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值得在实验室和临床中进一步验证.
-
胰腺囊性肿瘤的分类与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具有潜在及低度恶性的肿瘤,根据胰腺上皮是否存在及特征分为浆液性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因其病理类型复杂且胰腺位置较深,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缺乏典型性而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介绍了胰腺囊性肿瘤的分类,血清学检查、囊肿穿刺抽液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胰腺囊性肿瘤方面的进展,指出需要多种检查综合分析,方可进一步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确诊率.
-
骨形态发生蛋白7/Smads信号通路及其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损伤后,机体对损伤进行修复的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及其下游的Smads蛋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拮抗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的致肝纤维化作用,包括诱导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多种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探讨了BMP-7/Smads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
HBV天然免疫的研究进展
HBV入侵人体时,天然免疫首先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人感染HBV后,常常会被自发清除,然而在出生或者年幼时期感染HBV时,病情更容易慢性化并且迁延终生.在HBV感染初期,天然免疫应答对病毒复制的抑制发挥了重要作用,HBV感染的转归取决于宿主和病毒共同作用.简述了近年来有关HBV与宿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类型、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在临床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
-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肾脏的安全性问题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个别NAs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肾损伤不良反应.因此,从NAs导致肾损伤可能的机制、近期临床研究中各种NAs治疗下患者肾损伤的发生情况以及CHB患者肾损伤的管理等方面对NAs治疗CHB患者过程中的肾脏安全性进行总结,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有关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不多,到目前为止,临床针对该类疾病的诊疗仍面临诸多困难.虽然相关的文献给出了一些建议,但目前没有标准指南来指导其诊断和治疗,临床医师常常需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治疗这部分患者.就报道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师遇到这类临床问题提供帮助.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HB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近年被逐渐关注,不仅在于其高发率,更源于合并感染后各自病原体对原有疾病演变、预后、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甚至病原体耐药变异等诸多方面产生异常影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状况、发病机理以及治疗进展进行概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HBsAg定量检测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预测价值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兼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停药后可使30%~40%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许多研究表明HBsAg定量可作为PEG-IFN抗HBV疗效预测指标,以及停药后持久免疫控制的预测指标.综述了PEG-IFN在CHB抗病毒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以阐明HBsAg定量监测对PEG-IFN治疗CHB的意义,更好的指导和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迅猛发展,临床实践表明,它在缓解患者疼痛,局部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介绍了125I放射性粒子的物理、生物学特性及治疗优缺点,以及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手术安全性、临床治疗效果等.认为作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积极推广应用.
-
肝X受体在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维持机体代谢及正常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X受体(LXR)是肝脏中丰富表达的一种核受体,通过在肝细胞层面调控胆固醇及胆汁酸的合成、转化及转运来影响胆固醇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胆固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LXR能抑制食物中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机体外源性胆固醇水平,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总胆固醇水平,预防高胆固醇血症、胆结石等的形成.从肝脏和肠道两个层面对LXR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进行了总结.
-
胆外疾病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胆囊结石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是在遗传背景下,由多种因素介导而成,包括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肠道胆固醇吸收过多、胆汁中胆固醇成核异常、胆囊动力学功能障碍及胆汁淤积等.回顾性分析了上述机制对胆外疾病与胆囊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了代谢综合征、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基于目前的研究证据,以上疾病可能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通过对以上胆外疾病的积极干预,可望为胆囊结石的防治拓展新的思路.
-
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肝肿大2年”于2014年4月19日入院.2012年4月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不适、乏力、纳差、反酸、腹胀,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外院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腹部B超示肝大、脾大,胆囊多发结石,甲胎蛋白(AFP)轻度升高,肝功能正常,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未明确肝大病因.就诊于多家医院,行腹部B超及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均提示肝大、脾大,肝功能GGT升高,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阴性,未明确诊断.2014年4月自觉腹胀进行性加重,消瘦明显,同时乏力、纳差,时感恶心,无呕吐.无肝病史,发现“高血压”1年余,血压高150/110 mm Hg,有饮酒史20余年,平均2~3d/次,100g/次,现已戒酒10余年.有1兄长诊断为肝病后1年去世.
-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反复右胁部隐痛不适伴乏力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胁部隐痛,伴乏力、腹胀、呃逆,呈进行性加重,自行服用中草药“鱼腥草”,症状未见好转,后出现身目黄染,小便洗肉水样,至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期间查“ALT> 900 U/L”,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葡醛内酯、复合维生素B”,病情控制欠佳.1年内反复5次转氨酶升高,300~ 400 U/L,TBil 28 ~ 86 μmol/L.1个月内患者右胁部隐痛、乏力等症状加重,身、目、尿黄,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寒战、高热,复查肝功能:ALT 50 U/L,AST412 U/L,TBil83.7 μmol/L,DBil 64.8 μmol/L.
-
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囊腺瘤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发热,上腹部疼痛、黄疸1周”入院.该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 ~ 39℃,以午后、夜间为重,伴上腹部疼痛、黄疸,疼痛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散,与饮食无关,腹胀、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反酸、腹泻,无咳嗽、咯痰,体质量减轻3 kg.查体:体温39℃、心率102次/min、血压120/70 mmHg,皮肤、巩膜黄染,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2~4次/min.血常规正常,血沉69mm/h,C-反应蛋白76.4 mg/L;肝功能:ALT 257.9 U/L,TBil 133.7 μmol/L,DBil 106.2 μmol/L,GGT 534.5 U/L,ALP620 U/L,结核抗体阴性,癌胚抗原、糖链抗原(CA) 19-9、CA72-4正常,胸片正常.
-
肝脏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0岁,因“间断腹部不适1年”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全腹可触及弥漫性肿块,大小约18 cm×10 cm,质中,活动度差,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腹部彩超:上腹部见实性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与网膜分界欠清,范围164 mm×90 mm.
-
莫西沙星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致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莫西沙星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批准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所致的成人(≥18岁)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复杂腹腔感染等.常见的不良反应(≥3%)为恶心、腹泻、头痛、头晕等.由其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报导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
-
年轻女性隐源性肝硬化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4岁,因“呕血3次约1300 ml”于2015年3月18日入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入院前6h无明显诱因突发恶心、呕吐,初起呕吐物为咖啡色内容物,随即呕吐鲜血,伴上腹部烧灼感、口渴、头晕、乏力不适,无发热、畏寒寒战、腹痛、腹泻等症状,无意识障碍.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多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慢性肝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特殊家族史.入院查体:血压100/70 mm Hg,神志清楚,定向力、记忆力正常,贫血貌,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有肝掌及蜘蛛痣,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脏未触及,脾Ⅰ度肿大,质软,墨菲征阴性,腹水征阴性.
-
以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肝细胞癌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眼睑下垂3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神经内科,行肌电图提示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LEMS)可能性大.遂行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未见异常.肺部增强CT未见明显异常.肝胆三期增强CT示(图1):肝硬化、脾大、肝左叶外侧段异常强化影,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为求手术治疗入本院.既往史:患者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肝硬化病史10年,3年前体检发现肝癌,于肿瘤医院行射频治疗.查体:双眼睑下垂,余未见异常.
-
慢性HBV携带者发展为肝细胞癌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0岁,于1998年体检发现HBsAg阳性,无乙型肝炎家族史,不饮酒,无其他疾病史,未行保肝及抗病毒治疗.2004年8月来本院门诊首次就诊,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均正常;HBsAg、HBeAg、抗-HBc阳性,HBV DNA定量6.3×105 IU/ml,甲胎蛋白(AFP)3.65 ng/ml,腹部超声提示肝血管瘤可能性大,胆囊息肉.建议定期复查.
-
胰腺腺鳞癌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左上腹部隐痛不适1个月余”入院.入院时食欲欠佳,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上腹部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糖链抗原(CA) 19-981.35 ng/ml,CA12-5 280.86 ng/ml,癌胚抗原20.64 ng/ml,CA24-2 43.82 ng/ml.血常规、肝功能、血淀粉酶无异常.
-
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临床体会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缺乏特殊器械,以及胰腺解剖位置及结构功能的特殊性等因素,腹腔镜胰腺外科发展缓慢,仅仅用于诊断.但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创新,外科医生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增长及技术的提高,对于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安全有效,为避免脾脏切除后的相关并发症,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更可取,而保留脾脏的方法主要有Kimura法和Warshaw法,Kimura法技术难度较大、风险高、但能保全脾功能、并发症少;Warshaw法适应证较窄,出血风险小、手术时间短,但并发症发生率高,难以保全脾功能.总之,保脾首选Kimura法,以Warshaw法作为补充.
-
胰腺吻合新理念与新技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存在许多争议,其术中消化道重建,特别是胰腺的吻合方式一直以来是其难点之一.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各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根据胰管大小和胰腺质地对胰腺进行分类,以此提出新的“个体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进一步的指导外科医生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减少胰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然而各种类型之间的鉴别诊断仍比较困难.对于胰腺囊性肿瘤的处理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大小、在胰腺所处的位置、患者意愿等综合考虑,做到个体化治疗.虽然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病死率很低,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必须严格制订治疗方案.
-
甘草酸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甘草酸制剂是当前肝病领域中用于抗炎保肝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追溯其历史,甘草酸制剂在20世纪40年代即应用于肝病的治疗,70年代开始有明确的科学性研究论述[1].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甘草酸单铵、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甘草酸二铵脂质体及异甘草酸镁等多种形式的产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甘草酸制剂在各类肝病中的临床应用已积累了较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多部肝病相关指南也对甘草酸制剂的保肝作用提出了推荐意见.为了规范与优化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和《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感染病学与肝病学专家召开了甘草酸制剂临床应用专家研讨会,对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广泛讨论总结,形成了《甘草酸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
《2015年日本胃肠病学会慢性胰腺炎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摘译
日本第1版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临床实践指南在2009年提出,主要基于2001年日本胰腺协会慢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2015年参考CP早期病变的诊断重新修订了CP临床实践指南;此外,引入了高滴度脂肪酶制剂及伴有疼痛患者低脂要素饮食.指南中还包括了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如肠促胰素相关药物),以及根据2013亚特兰大分类修订的胰腺假性囊肿的概念和治疗.指南中增加了胰管支架治疗伴有胰源性胸腹水的胰腺内瘘,以及胆道支架治疗CP并发的胆管狭窄.此外,在观点描述和推荐等级中应用了GRADE系统(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等级).本指南包括4章(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和65个临床问题.
-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是指由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肝损伤.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HILI报道呈升高趋势,中草药相关因素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越来越受到关注[1].影响HILI发生的因素复杂多样,有药物方面因素,也有药物应用不合理及机体差异性等因素[2].由于缺少体现中草药复杂性特点的HILI诊断规范和标准,造成目前HILI临床诊断不准确等问题.此外,肝损伤药物的分类比较方式缺少统一认识,造成HILI占DILI构成比增高[3].因此,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HILI诊疗指南,对于明确患者肝损伤与中草药之间的相关性,科学研判国内外HILI发生的客观性,提高HILI科学诊断和治疗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同时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药物预防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胰腺和胆道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RCP的临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已经成为胆胰疾病内镜微创诊治的标准方法.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左右,多为轻中度,少数为重度,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如何预防PEP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其中针对PEP的预防药物研究繁多,但结论不甚一致,临床上亦无统一的PEP药物预防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10月在上海组织召开了“ERCP术后胰腺炎药物预防专家共识研讨会”,经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后共同制订了本共识意见,供广大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参考借鉴,并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
2016年美国预防医学会关于HCV感染的立场声明
全球估计有1.85亿人感染HCV,慢性HC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病因.2012年,美国报道约1778例急性HCV感染,比2010年增长了75%.如果再加上无症状以及漏报的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估计2012年有21 870例新发HCV感染.美国360万人HCV抗体阳性,大约有270万人存在慢性感染,而且这显然是一个被低估的数据.感染HCV后75% ~ 85%的感染者进展为慢性,不同的亚组中慢性化率不同.在没有医疗保险和有医疗保险的人群中,其疾病负担是不相称的.进一步估计,22%慢性丙型肝炎的病例发生在非裔美国人,虽然非裔美国人仅占美国人口的12%.HCV相关死亡率在以下人群中是高的:年龄55~ 64岁的人群(2013年,25.2人死亡/10万人口)、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人(12.2人死亡/10万人口)及男性(为女性的2.6倍).在年轻的静脉吸毒人群中有新发的HCV感染出现,主要是在郊区和农村地区,并且既往有过阿片类药物滥用.
-
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的研究
目的 研究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地塞米松和胸腺肽干预前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17、调节性T淋巴细胞(Ireg)和Th17/Treg的变化.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四氯化碳(CCl4)组和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MN)组,分别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活动,肝功能以及全血Th17、Treg的变化,评价成模效果.并用地塞米松和胸腺肽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造模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l4组:t值分别为-3.95、-3.60、-3.57,P值分别为0.006、0.009、0.009;D-GalN联合LPS组:t值分别为-10.56、-9.63、-11.82,P值均<0.001).造模后大鼠外周血Th17均上升、Treg均下降,Th17/Treg失衡.造模组大鼠肝组织病理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大鼠Th17下降(CCl4组:0.830±0.224 vs 0.580±0.105,t=3.25,P=0.014;D-GalN联合LPS组:1.301±0.163 vs 0.921±0.141,t=4.12,P=0.004)、Treg上升(CC14组:0.317±0.076 vs 0.385±0.083,t=-11.13,P<0.001;D-GalN联合LPS组:0.351±0.110 vs 0.570±0.119,t=-4.06,P=0.005)、Th17/Treg再平衡(CCl4组:2.201 ±0.556 vs 1.511 ±0.534,t=3.56,P=0.09;D-GalN联合LPS组:3.699±0.976 vs 1.619±0.423,t=3.82,P=0.07),胸腺肽干预后Th17上升(CCl4组:1.161±0.219 vs 1.270±0.230,t=-5.74,P=0.001;D-GalN联合LPS组:0.451±0.095 vs 0.929±0.130,t=-8.61,P<0.001)、Treg下降(CC14组:0.643±0.100 vs 0.615±0.092,t =2.66,P=0.032;D-GalN联合LPS组:0.200±0.085 vs 0.161±0.095,t=3.15,P=0.016)、Th17/Treg失衡加剧(CC14组:1.799±0.625 vs 2.071±0.587,t=-6.47,P<0.001;D-GalN联合LPS组:2.244±0.634 vs 5.770±1.455,t=-11.72,P<0.001).结论 CC14和LPS联合D-GalN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均未出现死亡,肝组织学及血清生化学变化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Th17/Treg失衡改善,胸腺肽干预后动物模型Th17/Treg失衡加剧.
-
经内镜注射氰基丙烯酸酯治疗儿童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内镜注射氰基丙烯酸酯治疗儿童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5年8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采用经内镜注射氰基丙烯酸酯进行治疗的35例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治疗后的急诊有效率、再次出血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共经46次内镜注射氰基丙烯酸酯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5.6%(44/46),每次注射氰基丙烯酸酯的量为0.2~0.6 ml,平均(0.4±0.2) ml.急诊止血率为93.4%(43/46);再次出血4例,占11.4% (4/35),4例复发出血的患者治愈周期为1.2 ~23.0个月,平均(12.1±10.9)个月.1例患者出现腹痛,无患者并发异位栓塞.2例患者术后死亡.结论 经内镜少量多次注射氰基丙烯酸酯治疗儿童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α-异硫氰酸萘酯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发生机制初探
目的 探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机制.方法 6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30只)和模型组(ANIT组,30只),按灌胃后不同时相再分为24、48、72 h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0只.检测血清中ALT、AST、GGT和TBil的水平;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胆小管超微结构的改变;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分析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的平均荧光强度,间接确定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水平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大鼠在灌服ANIT后,血清ALT、AST、GGT和TBil的水平和肝组织中MDA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有透明变性,可见点状、片状、灶状坏死区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多局限于胆管周围的肝细胞,胆管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窦周间隙增宽,胆小管扩张,微绒毛大量脱落,管腔内有微胆栓形成;F-actin的荧光染色明显紊乱、强度减弱.上述变化48 h明显,72 h开始恢复,但与N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NIT可引起肝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胆小管微绒毛破坏,微胆栓形成以及胆小管F-actin的表达下降,从而影响肝脏对胆汁的排泄功能,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炎.
-
索拉非尼和沙利度胺单独及联合用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和沙利度胺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孵化7d的白皮种蛋做成CAM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索拉非尼组、沙利度胺组和联合用药组.加药处理后继续孵育2d,剪取CAM并固定标本,镜下拍照,计算CAM血管覆盖率.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沙利度胺和索拉非尼组血管覆盖率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30.2±2.9)% vs(38.3±2.7)%;(26.5±2.1)% vs(38.3±2.7)%,P值均<0.05],联合用药组与沙利度胺组、索拉非尼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6±1.5)%vs(30.2±2.9)%;(12.6±1.5)% vs(26.5±2.1)%,P值均<0.05].结论 索拉非尼、沙利度胺均有良好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而联合用药可使抗血管效果更加显著.
-
miRNA-146a rs291016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miRNA-146a rs291016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东风医疗集团茅箭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应用TaqMan探针法对miRNA-146a rs2910164 G/C位点的基因分型,比较两组各基因型的频率及miRNA-146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肝癌复发的因素.结果 非复发组miRNA-146a G/C三种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肝癌术后复发组和非复发组miRNA-146a G/C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15,P=0.010),其中复发组miRNA146a(rs2910164)C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非复发组(x2=4.013,P=0.039),G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非复发组(x2=9.046,P=0.00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肿瘤直径、miRNA146a(rs2910164) CG基因型是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075,P=0.003 9;OR =6.215,P=0.0014),miRNA146a(rs2910164) GG基因型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382,P=0.002 5).结论 miRNA-146a rs2910164 C/G位点的多态性与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相关,rs2910164位点的CG基因型可能是引起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沙利度胺或索拉非尼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沙利度胺及TACE联合索拉菲尼两种化疗方式对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进行两种方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CE联合沙利度胺组(49例)和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53例),对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相关化验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生存曲线对生存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等近期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92,P=0.03).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及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267、6.896,P值分别为0.004、0.009).两组患者甲胎蛋白及GGT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5、2.843,P值分别为0.038、0.025).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脱屑及血压升高4个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ACE联合沙利度胺在与TACE联合索拉非尼具有相同近期疗效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还可更显著降低甲胎蛋白及GGT水平,然而也具有恶心呕吐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不足.
-
良性胆胰疾病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良性胆胰疾病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3年6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T的患者随访资料,探讨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发症累积发生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4~57个月,平均随访(30.9±12.1)个月.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累积发生率为9.9%(18/182),包括复发性胆总管结石9例,复发性胆管炎6例,急性胆囊炎2例,胆道狭窄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憩室旁乳头、胆道积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5 mm和胆道积气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 =4.82,95%可信区间(95% CI):1.08 ~21.55,P=0.040;OR =6.19,95%CI:1.23 ~31.23,P=0.027].结论 良性胆胰疾病EST术后远期并发症较低,胆总管直径≥15mm和胆道积气是发生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及出血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胆道损伤及出血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6月在西安市第十二医院行LC的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预防胆道损伤及出血的经验和方法.结果 600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腹,1例LC术后发生胆瘘;无远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重视胆囊三角区的钝性分离和精细解剖;强调胆囊颈部三维结构的分离、辨认;灵活、合理处理急性、亚急性胆囊炎患者胆管结构的解剖;根据术中情况决定胆囊壁的切除与保留,是预防LC术中胆管损伤及出血的关键.
-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坏疽性胆囊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解放军第二十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其中LC组42例,OC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及围手术期炎性介质的释放.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C组患者3例(7.14%)中转开腹.两组患者的胆囊部分切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C组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率和术后并发症均低于OC组,但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2,P<0.001).LC组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术后逐渐下降,术后3、5d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OC组血清WBC、CRP、IL-6和TNFα术后1d升高,术后3、5d逐渐下降,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OC组比较,LC组术后1、3、5 d的血清WBC、CRP、IL-6和TNF α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LC术治疗坏疽性胆囊炎安全而有效,与OC比较,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以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
-
联合动脉切除在胰腺癌手术中的价值
局部晚期胰腺癌常侵犯周围血管,目前对于静脉受累行联合静脉切除的胰腺切除术已成为国际共识,但对于动脉受累行联合动脉切除的胰腺切除术尚存争议.主要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及本中心相关经验,探讨联合动脉切除在胰腺癌手术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老年Ⅳ期胰腺癌高剂量少分次放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估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老年Ⅳ期胰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5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诊的胰腺癌伴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螺旋断层放疗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治疗.通过随访获取疗效及毒副反应,依据NCI-CTCAE 4.02标准行不良反应评价.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共33例65岁以上患者接受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放疗,30例获得随访,获访率91.0%,其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1年生存率为24.0%,疼痛缓解率80.0%(20/25).17例患者可评价胰腺病灶治疗效果,其中部分缓解4例(23.5%),稳定12例(70.6%),进展1例(5.9%).毒副反应中血液学反应3级占6.7%(2/30),无2级以上消化道反应.结论 采用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治疗老年Ⅳ期胰腺癌,副反应可接受,可缓解患者癌痛,有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
-
Axin2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Axin2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不同侵袭能力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Mia PaCa-2、BxPC-3)和永生化正常胰腺细胞(H6C7)中Axin2表达情况;过表达Axin2质粒瞬时转染低表达的PANC-1细胞株,采用MTT法、Transwell法及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转染过表达Axin2后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Axin2在PANC-1、BxPC-3、Mia PaCa-2及H6C7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 ±0.01、0.42±0.05、0.24±0.011和1.00±0.00,其中PANC-1细胞中表达水平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过表达Axin2载体转染PANC-1细胞后,过表达组细胞中Axin2相对表达量与空白、阴性对照组相比,其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未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的PANC-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减弱.结论 Axin2在胰腺癌细胞株较正常胰腺细胞表达下调,在侵袭能力越高的癌细胞株中表达越低,提示起抑癌基因作用;Axin2高表达能减弱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
胰腺癌Capan-2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融合诱导特异性抗癌免疫应答的体外研究
目的 观察人胰腺癌Capan-2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融合后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 收集2013年4月-2015年3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科就诊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胰腺癌患者6例,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并培养DC.所获DC分为3组:(1)使用聚乙二醇-二甲基亚砜诱导法,将DC与Capan-2细胞融合以负载肿瘤抗原;(2)DC与Capan-2细胞共培养;(3)单独DC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E-MUC4/FITC-CD86抗体双标细胞评估融合率;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各组DC的存活率变化.使用干扰素(IFN)γ酶联免疫法检测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化反应.采用51 Cr标准细胞毒实验检测DC诱导的抗原特异性CTL对体外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DC与Capan-2融合细胞同时表达DC表型(CD86)和MUC4分子,CD86与MUC4双阳性表达率为(38.30±7.30)%,明显高于共培养组(7.21±1.06)%;融合细胞组DC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转染后96 h的存活率降低至62.81%,而与Capan-2细胞共培养组DC存活率稳定在80%以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apan-2融合细胞诱导的CTL 24 h IFNγ释放量为(85.34±2.97) U/ml,DC、Capan-2共培养组DC诱导的IFNγ释放量为(19.07±4.25) U/ml,两转染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apan-2融合细胞诱导的特异性CTL能够有效识别和杀伤HLA-A2+/MUC4+的Capan-2细胞及HLA-A2+/MUC4-的PANC-1细胞,但不能有效识别和杀伤HLA-A2-/MUC4-的MiaPaCa-2细胞和HLA-A2-/MUC4+的AsPC-1细胞.结论 胰腺癌细胞与DC融合后可诱导出显著的CTL抗肿瘤免疫反应,此过程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抗原呈递的限制.
-
三维重建在肝切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肝切除术经历了不同的手术发展阶段,目前认为精准肝切除是新的肝脏外科理念.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不能满足精确术前评估要求.利用计算机辅助肝脏及肝内管道结构的三维重建并进行虚拟手术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1].本文对行肝切除手术患者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据此进行术前评估,观察三维重建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关于加快根治丙型肝炎药物审评注册及降低价格的建议
丙型肝炎是一种1989年才被发现的血源性传染病,迄今全世界均未研制出丙型肝炎疫苗,目前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输血及血制品管理、大力推广安全注射.据相关调查和估算,我国约有600万~1000万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需治疗者可能为200万~300万人.如果不经治疗,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20年内,15% ~ 30%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每年约2% ~4%发生原发性肝癌[1-4].据此推算,未来10年在我国由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及肝癌医疗费用将高达千亿元.由此可见,丙型肝炎防治已成为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 -
双荷包缝合法胰肠吻合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近期完成的6例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采取双荷包缝合法的胰肠吻合方法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17 min(260 ~ 370 min),其中胰肠吻合时间31 min(25 ~ 39 min),术中出血量125 ml(50~350 ml).术后无出血,仅2例发生胰瘘,其中1例为A级胰瘘,自行愈合;1例为B级胰瘘,经治疗痊愈.结论 双荷包缝合法的胰肠吻合方法可作为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快捷的胰肠吻合方式.
-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达标停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达到治疗终点停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4年5月-2014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NAs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0例,达到相关指南治疗停药标准后停药.将性别、年龄、HBV感染家族史、基线HBV DNA载量、基线TBil、基线ALT水平、基线AST水平、病毒学应答时间、HBeAg消失时间、开始用药至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时间、HBeAg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治疗时间、总疗程、延长疗程、停药时HBsAg水平、药物种类共15个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累积复发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平均疗程(37.36±12.67)个月,延长疗程7.0(2.0~13.0)个月,48个月的复发率为56.7%.性别、年龄、基线HBV DNA载量、基线TBil、基线ALT水平、基线AST水平、病毒学应答时间、巩固治疗时间、总疗程、延长疗程、药物种类对达标停药后复发无明显影响(P值均>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可以看出,HBV感染家族史[风险比(RR)=1.583,P=0.047)]、HBeAg血清学转换时间(RR=1.205,P=0.15)、停药时HBsAg水平(RR =2.143,P=0.008)是影响停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BeAg血清学转换在12个月以后的复发率高于发生在12个月以内(80.0% vs 48.9%,P<0.001).结论 HBV感染家族史、HBeAg血清学转换时间晚、停药时HBsAg高水平是导致NAs治疗达标停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HBeAg阳性的CHB患者若能获得免疫控制有利于减少NAs停药后的复发.
-
HBV对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9、干扰素调节因子7、干扰素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HBV对体外培养的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Toll样受体(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 2.2.15细胞,收集各孔HepG 2.2.15培养上清,超离心HBV病毒颗粒,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 DNA浓度.将培养第7天的pDC与不同载量的HBV(1×105拷贝/ml、1×106拷贝/ml、1×107拷贝/ml和空白对照)共培养24 h.随后每组均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CpG ODN 2216继续培养24 h.Real Time-PCR检测pDC中TLR9、IRF7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9、IRF7蛋白表达,ELISA法测IFNα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对HBV DNA拷贝数取常用对数,相关指标与HBV DNA的常用对数值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HBV 1×106拷贝/ml组和1 × 107拷贝/ml组TLR9 mRNA、IRF7 mRNA、pDC TLR9和IRF7蛋白、IFN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HBV l×105拷贝/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对pDC TLR9 mRNA、IRF7 mRNA的表达和对pDC TLR9、IRF7蛋白的表达以及对pDC培养上清液IFNα的表达均呈浓度依赖性,HBV DNA载量越高,对TLR9 mRNA、IRF7 mRNA、TLR9和IRF7蛋白、IFNα表达的抑制效果越强(r值分别为-0.729、-0.761、-0.657、-0.703、-0.803,P值均<0.05).结论 HBV体外干预后,正常pDC TLR9、IRF7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导致其下游IFNα的分泌减少.HBV能抑制正常pDC功能,导致HBV持续感染.
-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受体拮抗剂(IL-1Ra)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福州市传染病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就诊的31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2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为对照.用Q-Plex法检测外周血IL-1Ra、IL-1β、IL-6、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浓度,并检测各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将血清IL-1Ra等细胞因子浓度与患者肝功能、MELD评分及HBV DNA等进行相关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 IL-1Ra、IL-1Ra/IL-1β在3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HBV-ACLF组IL-1 Ra水平[186.46(162.68~ 512.90) pg/ml]显著高于CHB组[70.47(47.07~ 92.47) pg/ml]和AHB组[143.69(117.75 ~ 208.5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300,P<0.001;Z=2.505,P=0.012);而HBV-ACLF患者IL-1Ra与IL-1β比值[2.92(2.20 ~4.74)]较AHB组[4.54(2.75~6.05)]低,但较CHB患者[2.49(1.50 ~2.5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1.966,P=0.048;Z=2.682,P<0.001).HBV-ACLF组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值均<0.01).血清IL-1 Ra与TBil、MELD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6、-0.818,P值均<0.01),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正相关(r=0.475,P=0.007).结论 IL-1Ra与反映HBV-ACLF严重程度的指标TBil、MELD评分呈负相关,与PTA呈正相关,IL-1 ra在HBV-ACLF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