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不同辐照时间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人成骨细胞生物学效应研究
目的 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人成骨细胞FOB1.19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并明确其适辐照时间.方法 选用频率为1.5 MHz、 强度为30 mW/cm2的LIPUS以不同时间(0、10、20、30、40、50 min)辐照人成骨细胞FOB1.19,以CCK-8法分别检测不同辐照时间并培养24、48、72 h时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初步筛选出LIPUS作用于成骨细胞的相对适辐照时间范围;并在此适辐照时间范围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辐照时间(20、25、30 min)后培养72 h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不同辐照时间后培养24、72 h对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辐照时间对细胞内骨形成蛋白(BMP)-2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经过LIPUS辐照后培养不同时间观察到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相比阴性对照组显著提高,LIPUS辐照时间在20~30 min内为相对适辐照时间范围.细胞周期增殖指数(PI)在每天辐照25 min并培养72 h实验组高于阴性对照组[(0.57±0.01)%vs(0.45±0.0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在辐照25 min并培养细胞72 h为明显,实验组高于阴性对照组[(67.05±3.46)%vs(28.37±4.12)%,P<0.01].成骨细胞内BMP-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其中以LIPUS辐照25 min、培养72 h时促进人成骨细胞生物学效应为显著,培养72 h实验组BMP-2相对含量高于阴性对照组(4.16±0.13)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辐照时间LIPUS可促进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但是其促进成骨细胞的效果不一,其中以辐照时间25 min/d的LIPUS辐照下促进成骨的效果佳.
-
高压氧改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可能机制
目的 探究高压氧改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32只,鼠龄3个月,体质量(220±10)g.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C组)、一氧化碳中毒组(COP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组(DNS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每组8只.利用腹腔注射空气建立NC组模型;利用腹腔注射CO气体、Morris水迷宫、动物高压氧舱建立大鼠COP组、DNS组及HBO组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采集各组大鼠平均逃逸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等参数评估其学习记忆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Jun蛋白表达情况,并将c-Jun蛋白表达情况与各参数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HBO组学习记忆能力较DNS组提高(P<0.05),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上升;HBO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程度较DNS组下降.与NC组相比,COP组、DNS组、HB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Jun蛋白表达升高(P<0.05);HBO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Jun蛋白表达较DNS组下降(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组、DNS组、HBO组中c-Jun蛋白表达与平均逃逸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呈负相关.结论 一氧化碳暴露,尤其是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可以引起c-Jun蛋白过度表达,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组织c-Jun蛋白表达相关.
-
人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 探索一种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ADSC)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健康女性5例,年龄25~45岁;无任何其他系统性疾病.对其应用抽脂术获取人脂肪组织,并用Ⅰ型胶原酶进行消化,贴壁培养,传代扩增,绘制不同代数细胞增殖曲线,诱导hADSC向成骨、成脂细胞分化,确定其分化潜能,并分别用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结果 原代hADSC第2天开始贴壁,形态呈纺锤型,类似纤维细胞,增殖较快,呈漩涡状排列.第3代至第5代hADSC生长曲线类似,都呈S形;成骨、成脂诱导2周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都为阳性.结论 通过对抽脂术获得的人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可以得到有效的hADSC,且具有向成骨、成脂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可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种子细胞.
-
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治疗Gusti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治疗Gusti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Gusti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0.5岁.所有患者于伤后6~9 d行胫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胫骨骨折Johner-Wruh疗效评估标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8例患者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76.6±9.1)min;术中失血量40~80 mL,平均出血量(53.6±6.8)mL;术后切口愈合良,无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4.6)个月;所有骨折均一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1.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膝前疼痛症状,Johner-Wruh疗效评估优良率为94.4%,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4.4%.结论 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Gusit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功能良好,疗效满意.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诊断及其与肝血管瘤的鉴别
目的 通过对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分析并与肝血管瘤(HH)进行比较,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能力.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HAML患者61例(72个病灶,HAML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48例;年龄29~53岁,平均年龄41.67岁.同期HH患者70例(87个病灶,HH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44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46.13岁.对两组病例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如病灶数目、肿块大径、位置、边界、回声高低、回声均匀程度、网格征及血流丰富程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二维超声图像HAML与HH在回声均匀程度、网格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数目、肿块大径、位置、边界、回声高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HAML组血流0级36个(50.00%),Ⅰ级12个(16.67%),Ⅱ级20个(27.78%),Ⅲ级4个(5.56%);HH组0级69个(79.31%),Ⅰ级12个(13.79%),Ⅱ级4个(4.60%),Ⅲ级2个(2.3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34,P<0.001).结论 回声均匀程度、网格征及血流丰富程度对HAML与HH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弯针与直针经小关节内侧缘穿刺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直针与弯针经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2.36岁.病程3个月~20余年.按入院时间顺序采取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直针组和弯针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直针或者弯针经小关节内侧缘入路穿刺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所有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主治医师完成.采用的仪器为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速度为30幅/秒,可采集620幅图像.记录两组患者穿破硬膜囊及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例数、手术后相关并发症、手术穿刺时间及曝光次数,手术前及手术后1h、1d、7d、1个月、6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7 d、1个月、6个月功能恢复情况(MaCnab标准评价),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差异.结果 两组失败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针组出现穿破硬膜囊及神经根刺激发生率62.50%,弯针组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弯针组为5.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针组与弯针组在治疗后1 h、1 d、7 d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以上,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以改良MaCnab评估标准判定手术效果,均有89%以上的患者疼痛得到缓解,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针组平均穿刺时间为11 min,弯针组为8 min;直针组平均曝光次数为12次,弯针组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针与弯针经小关节内侧缘穿刺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腰椎间盘突出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法;弯针穿刺能有效地避免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弯针穿刺近期VAS评分要低于直针穿刺,中远期疼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弯针穿刺可以减少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曝光次数.
-
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心脏大血管异常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心脏及大血管异常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1例诊断为心脏大血管异常、畸形胎儿,孕妇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9.43岁;孕周18~35周,平均孕周26.56周.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运用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心脏大血管进行扫查,包括胎儿心脏大血管位置、数目及管腔内径等指标并记录筛查结果.结果 胎儿心脏大血管切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血管位置出现异常者19例,血管管腔直径出现异常者34例,血管数目发生异常者15例,合并心外畸形者30例;其中血管管腔直径出现异常经超声检出率约为97.14%(34/35),血管位置出现异常经超声检出率为95.00%(19/20),血管数目出现异常经超声检出率为93.75%(15/16).结论 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操作便捷、方法容易掌握,能够清晰显示三血管气管的解剖结构,对于检查胎儿心脏大血管异常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脂肪肝背景下应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脂肪肝背景下,超声造影(CEUS)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非脂肪肝患者135例(150个FLL),其中男性75例,女性60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9.2岁.脂肪肝患者85例(135个FLL),其中男性50例,女性35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51.5岁.以病理结果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并12个月以上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常规超声和CEUS对脂肪肝与非脂肪肝背景下不同FLL的检出率及符合率,并分析对FLL恶性病灶的检出率及符合率.结果 135例非脂肪肝患者150个FLL,其中良性病灶99个(66%),恶性病灶51个(34%);85例脂肪肝患者135个FLL,其中良性病灶107个(79.3%),恶性病灶28个(20.7%).对于肝血管瘤、肝脏转移瘤脂肪肝背景下与非脂肪肝背景下相比,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显著性降低(χ2=22.815、6.342,P<0.05、<0.05);CEUS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脂肪肝背景和脂肪肝背景下,常规超声与CEUS对恶性病灶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对恶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574、12.585,P<0.01、<0.01).结论 脂肪肝背景会降低常规超声对肝血管瘤、肝脏转移瘤的诊断符合率,但对CEUS没有影响.脂肪肝背景和非脂肪肝背景下,CEUS对肝脏恶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均优于常规超声.
-
分析对比经阴道超声与磁共振诊断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及MRI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手术后病理组织诊断均为符合子宫瘢痕处妊娠(绒毛滋养叶细胞及蜕膜组织)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1.33岁.孕1~7次,既往剖宫产次数1~2次.观察经阴道超声和MRI的表现,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经MRI及阴道超声检查均清楚显示在子宫宫腔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存在异常回声.80例患者手术前有7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CSP,2例为宫颈管包块(准确率为97.5%).74例经MRI诊断为CSP,1例为宫颈妊娠,4例为囊性结构,1例为积血(准确率为92.5%).二者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CSP的有效方法,与MRI有相同的诊断效能.
-
肩袖损伤3种关节影像诊断比较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MRI关节造影、MRI常规检查、超声的诊断准确度比较.方法 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经关节镜诊断为肩袖损伤入院治疗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8岁.其中肩袖全层撕裂10例,部分撕裂17例,肩袖变性3例.病程2~8年.行MRI关节造影、MRI常规检查及超声检查,并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MRI造影组、MRI组、超声组.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3种检查的肩袖损伤检出情况.结果 MRI造影组诊断准确度为96.7%,MRI组为83.3%,超声组为86.7%;MRI造影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超声组与MRI组诊断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关节造影、MRI常规检查及超声对肩袖损伤均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中MRI关节造影诊断准确度高.
-
单孔、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电视辅助胸腔镜入路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78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83例;年龄44~8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89例.A组给予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拨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1、3、7d时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1、2、3、7 d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肺癌患者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并发症发生率(16.85%vs 12.36%)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失血量与A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0.01).B组术后1、3、7 d时VAS评分与A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组术后1、2、3、7 d时CRP水平与同期A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组术后1个月FACT-L总分[(91.04±5.83)分]高于同期A组[(86.75±5.25)分](P<0.05),术后3个月FACT-L总分[(95.92±5.72)分]与同期A组[(97.38±5.37)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与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同样的手术效果,且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远红外线照射在内瘘扩张术后保护作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FIR)照射对动静脉内瘘(AVF)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行PTA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60.3岁.行PTA手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FIR照射.比较2组术后1、3、6、12个月AVF功能及通畅率,超声测量比较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狭窄处血管壁厚度及内径.结果 23例患者中22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5.7%.再排除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实际参与研究的患者对照组11例,观察组10例.术后6个月与12个月观察组血管通路通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0.0%vs 36.4%、70.0%vs 18.2%;P<0.05).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狭窄处血管壁厚度及内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持续FIR照射可抑制PTA术后扩张的静脉血管收缩,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内膜增生,提升PTA术后AVF远期通畅率.
-
探讨肿瘤患者静态调强治疗过程中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误差源分析
目的 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分析摆位过程中误差的各个来源,有针对地减少分次治疗过程中由于误差导致的放射治疗效果的不佳,同时提出治疗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50例头部肿瘤和50例体部肿瘤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3岁.所有患者行医科达静态调强治疗,且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方法定位,每周定位1次,分别测其在头脚方向(Z轴)、左右方向(X轴)和上下方向(Y轴)的摆位误差.每次行EPID验证时,头部患者其偏差超过5 mm,体部患者其偏差超过10 mm时,由放射治疗医师及物理师共同分析其原因.结果 每例患者在放射治疗全过程中大概有5~8次行EPID验证.50例头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5 mm的占98.2%;50例体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10 mm的占90.0%.头部肿瘤患者在X轴、Y轴、Z轴摆位误差都<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P>0.05).体部肿瘤患者在X轴、Y轴摆位误差也都<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由于呼吸运动等因素影响,体部Z轴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头部肿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摆位有很好的稳定性.结论 在放射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误差来源很复杂,通过EPID的摆位验证,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靶区误差,提高了肿瘤治疗的靶区的局部控制率及治疗的安全性.但在整个过程中,EPID的摆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
iRoot SP与MTA修复成年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根尖屏障形成疗效比较
目的 以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修复成年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疗效做对照,通过临床操作探讨iRoot SP治疗成年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显微根管治疗中心因慢性根尖周炎就诊并伴根尖孔未闭合的成年患者45例(患牙45颗,前牙23颗,前磨牙22颗),其中女性22例,男性23例;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iRoot SP组17例(17颗牙),MTA组28例(28颗牙).所有患牙拍摄术前X射线片并记录患牙情况.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联合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冲洗,隔湿、干燥后测量工作长度并拍X射线片确认;iRoot SP组用iRoot SP糊剂充填至根尖(厚约4 mm),MTA组用MTA糊剂充填至根尖(厚约4 mm),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中上段;术后拍摄X射线片以查患牙充填情况并记录.术后6、12个月进行常规复诊,并拍摄X射线片记录患牙愈后情况并评价.结果 在患牙治疗后第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时,因MTA组1例患者失访而立即从iRoot SP组中随机抽出1例患者撤出试验,以减小对后统计结果的影响.终MTA组27颗患牙,iRoot SP组16颗患牙.术后12个月iRoot SP组15颗患牙形成根尖屏障,MTA组25颗患牙形成根尖屏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5).iRoot SP组患牙形成根尖屏障所需时间为(6.600±0.737)周;MTA组所需时间为(8.800±0.726)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两组材料根尖屏障的平均形成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临床工作者iRoot SP在治疗成年人根尖孔未闭合的患牙中能够有效促进根尖硬组织的形成,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6例SAP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26例;年龄21~65岁.46例按照胰腺炎诊疗常规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5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CBP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净化前、血液净化72 h后生命体征、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血浆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结果 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发热、心动过速、呼吸窘迫等症状明显好转,生命体征明显趋于稳定,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6)d vs(5.7±1.4)d、(6.6±1.7)d vs(8.1±2.1)d、6.00%vs 19.57%],说明临床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P治疗能有效清除炎性介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有望成为SAP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
microRNA与cadherin 1基因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调控机制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的乳腺癌终都会出现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微小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cadherin 1(CDH1)基因编码产生的E-钙黏素主要参与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近年许多研究表明,miRNA与E-钙黏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miRNA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着重阐述直接、间接与CDH1作用介导乳腺癌侵袭转移等多种miRNA,以及非CDH1介导的细胞上皮-间质转换(EMT)通路.
-
Ⅱ型胶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Ⅱ型胶原为胶原中一类重要的纤维形成结构蛋白,其分子由3条完全相同的α1(Ⅱ)链以三股螺旋结构的方式构成,是关节软骨的基本组成之一.文章综述了其制备方法,包括碱法、中性盐法、酸法和酶法等.着重介绍了Ⅱ型胶原在人工皮肤、软骨组织的构建、骨关节炎的诊断治疗、药物输送系统、角膜及基因传送载体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实验室制造的抗体或能让干细胞疗法变得更加安全
据Zheng JY[Cell Death Differ,2017,4(3):546-558.]报道,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能够使得干细胞疗法更加安全的新型抗体.
-
新型细胞成像技术或助力癌症疗法的开发
据Wu I. 2017年6月6日(Nature Chemical Biology,2017 Jun 5. doi:10.1038/nchembio.2395.)报道,美国约克大学和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荧光成像来追踪多种疾病中关键酶类的活动,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和肾脏疾病. 这项新技术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癌症、炎症及肾脏疾病的新型疗法.
-
科学家开发出模拟自然发育的生物工程人肝脏组织
据Camp JG 2017年6月14日(Nature,2017 Jun 14. doi:10.1038/nature22796.)报道,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利用他们开发出的生物工程人肝脏组织发现了之前未知的控制肝脏器官发育过程的分子-细胞交谈网络, 这极大地促进利用人多能性干细胞产生健康的可使用的人肝脏组织发展
-
科学家阐明诱发2型糖尿病的新型分子机制
据Axelsson AS 2017年6月6日 (Nat Commun,2017,8:15652-15652.)报道,瑞典萨尔格学院(Sahlgrenska Academy)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阐明了一种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素产生的新型分子机制, 即阐明了胰岛素产生细胞如何在发育中退行转变成为不发挥作用的未成熟细胞,相关研究或为后期研究人员开发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疗法提供思路.
-
肠道细菌有望延缓衰老,提高动物寿命
据Han B 2017年6月15日[Cell,2017,169(7):1249.e13-1262.e13.]报道,利用源自肠道细菌的补充物延缓衰老过程可能有朝一日是可行的.
-
科学家找到细菌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根源
据Jiang X 2017年6月7日(Nat Commun,2017, 8:15784-15784.)报道,丹麦科学家找到了细菌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原因,而负责这一活性的基因与产生抗生素的基因本身竟然存在同源性!
-
GE Revolution XQ/i DR机故障分析与检修
1 故障现象GE Revolution XQ/i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主机启动正常,图像采集工作站Ul-tra10开机不能正常启动.2 故障分析GE Revolution XQ/i DR 机SUN 工作站是由GE公司生产,型号为Ultra10. 反复开关工作站,每次运行至硬件自检完成后便提示 "The IDPROM contents are invalid. Power On Self Test Failed,cause:NVRAM U13".NVRAM (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叫非易失随机存取存储器, 断电后仍能保持数据的一种RAM[1,2].它是由SRAM和长寿命电池组成.考虑到该SUN工作站已使用了近10年,怀疑是主板上的NVRAM内的电池失效,导致其内部保存的重要数据如MAC地址、Host ID值丢失或改变所致.另外, GE公司的SUN工作站专用软件每套都有密码,称作Software Key,为了防止盗版,每一台工作站出厂时厂家将Software Key和Host ID值通过某种数学算法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得一套软件只能安装在某一台特定的工作站上. 工作站启动时要对NVRAM内的数据进行检查,并显示在屏幕上,仔细观察重启后的MAC地址和Host ID值, 发现每次重启后所显示的值都不一样,这与开机提示的信息是相一致的,因此可以断定故障原因就是NVRAM U13.
-
全身麻醉插管支持与口舌保护技术研究
气管内插管是增强麻醉效果和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常规的气管内插管存在管路受挤压变形导致通气受阻的隐患,同时可能发生损伤患者唇舌的风险.以固定器、压舌板和气管插拔分离式设计并整体化使用为特征,解决全身麻醉插管支持和口舌保护的难题,研制出了新型的辅助器械.通过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0例临床试验,新型舌保护器组口腔损伤的发生率为2.0%,低于常规方法.说明该装置使用安全,可有效保护患者口舌,具有推广和转化价值.
-
锐珂DR7500的束光器无显示故障检修
锐珂公司的DR7500是一款多功能数字平板放射成像系统[1]. 这款DR具有成像速度快、成像质量高、自动记忆摆位、球管与探测器自动对中、球管与探测器自动跟随、自动焦片距[source to image (receptor) distance,SID]保持功能等[2]. 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 一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如下故障.
-
层流剪切力作用下miR-21对内皮细胞Caveolin-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层流剪切力(SS)作用下miR-21对内皮细胞Caveolin-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miR-21 mimics和miR-21 inhibitor分别转染到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将转染后的内皮细胞分别加载低[0.4 Pa(4 dyn/cm2)]和高[1.5 Pa(15 dyn/cm2)]SS,并作用24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veolin-1 mRNA和Caveo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低SS+miR-21 mimics组、低SS+miR-21 inhibitor组、高SS+miR-21 mimics组及高SS+miR-21 inhibitor组Caveolin-1 mRN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表达分别为1.08±0.17、0.44±0.16、1.19±0.34、0.93±0.27及1.70±0.39,Caveolin-1/β-actin蛋白分别为1.02±0.24、0.44±0.24、0.98±0.34、1.01±0.35及1.51±0.48.低SS+miR-21 mimics组Caveolin-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SS+miR-21 inhibitor组Caveolin-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低SS+miR-21 inhibitor组及高SS+miR-21 mimics组Caveolin-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SS+miR-21 mimics组(P>0.05).结论 miR-21对层流SS作用下内皮细胞的Caveolin-1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脂肪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质粒转染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采用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脂肪干细胞行体外培养,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分3组,即转染组、空质粒组和对照组.转染组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脂质体pcDNA3.1(+)/GDF-5重组质粒瞬间转染;空质粒组采用空质粒pcDNA3.1(+);对照组只加入等量脂质体.转染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培养2周后Ⅱ型胶原表达水平,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2周后蛋白聚糖表达水平.结果转染2周后,空质粒组、对照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转染组长梭形的细胞明显向成软骨的多角形方向变化.Ⅱ型胶原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转染组可见棕黄色染色,空质粒组、对照组无明显染色;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呈亮绿色,空质粒组、对照组均未见明显染性着色.蛋白聚糖经甲苯胺蓝染色后转染组细胞呈蓝染,空质粒组、对照组均未见明显染性着色.结论pcDNA3.1(+)/GDF-5转染脂肪干细胞能显著增加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的表达,促进脂肪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
血清STAT1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传统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探讨血清STAT1与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3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32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60.02岁.同期40例胃良性溃疡患者(溃疡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8.85岁.4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8.75岁.取其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STAT1的表达,并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CA50、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比较不同分期胃癌患者STAT1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血清STAT1平均浓度(66.38±48.72)μg/L,显著低于溃疡组[(120.98±52.26)μg/L](P=0.000)和正常对照组[(93.15±36.92)μg/L](P=0.006).STAT1+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42.17%vs 34.94%)(P=0.028),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50%vs 83.75%)(P=0.257).血清STAT1在胃癌各期患者中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结论 血清STAT1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传统肿瘤标志物的补充,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积极意义.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火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火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100例颜面及手背部扁平疣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5~35岁,病程7天~3年,平均皮疹数目20个)使用火针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进行治疗;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42岁,病程6天~4年,平均皮疹数目22个)皮损处局部热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两组患者在观察治疗期间停用内服及其他外用药物,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判断疗效,临床疗效评定为痊愈及显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2个月开始每周随访1次,观察患者有无新发皮损,并在治疗结束第3个月时对复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痊愈23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显效18例,对照组14例;观察组痊愈率、有效率(46%、82%)均高于对照组(20%、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可承受火针治疗,未出现明显不良情绪.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火针治疗扁平疣无明显不良反应,易于操作,见效快,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置管外引流治疗闭合性肾损伤后尿外渗:3例报道
闭合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性急腹症之一, 除非严重的肾蒂损伤和全层裂伤病例,或者伴发肝脾等脏器的损伤,大多数病例均可以经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1].笔者在2009年1 月至2015 年3 月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3 例因外伤后尿外渗形成肾周尿囊肿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1998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