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肉瘤型恶性胸膜间皮瘤一例

    作者:郭恒强;李成明;赵静;王丽萍

    患者男,46岁,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左胸痛,伴发热、胸闷、咳嗽,咳少量白痰,口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既往体健,否认石棉接触史。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min,血压120/70 mm 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侧腋窝区触痛,未触及明显肿物,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肿瘤筛查阴性。影像学检查:64排螺旋CT扫描示左侧胸膜广泛不均匀性增厚,超过1 cm,病变局部邻近胸膜下线低密度影消失,左侧膈肌升高,心包和左侧膈下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缘见分叶,脾脏受压向下移位(图1),CT诊断左侧恶性胸膜间皮瘤。左侧胸膜肿物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肉瘤型恶性胸膜间皮瘤(图2)。

  • 罕见多发骨结核一例

    作者:陈妙虹;周水添;蔡宏杰;何平

    患者男,49岁,因反复胸腰部酸痛13年余,加重伴小便不畅、双下肢麻木3d入院.查体:患者消瘦,双下肢明显萎缩.胸椎及腰椎棘突多处有压痛、叩击痛,尤以T8、T9、T10、T11压痛明显,右下肢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弱.入院期间体温36.3~37.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1.1×109/L,中性粒细胞16.7×109/L,血沉41 mm/1 h,人血白蛋白31.1 g/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总抗原均正常,尿本-周蛋白测定阴性.影像学检查:X线示胸腰椎多发椎体呈方形椎,前纵韧带钙化,椎小关节显示模糊.可见多发椎体溶骨性破坏,以胸椎为甚,椎体压缩变扁,部分附件破坏,脊柱旁可见多发向外膨出的软组织肿块影,右侧第9肋骨局部呈溶骨性破坏,密度减低,皮质稍错位不连(图1,2).MRI示胸腰骶椎多发椎体和附件呈结节、斑片状骨质破坏,以胸椎受累为主,大部分病灶呈膨胀性生长,部分形成软组织肿块,平扫为稍长T1、稍短T2信号,增强扫描呈大部分边缘环形强化,T2~3及T8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并突向椎管致局部椎管狭窄.椎间盘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脊髓形态信号无异常.另可见部分肋骨呈类似骨质破坏改变(图3~5).CT示多发肋骨膨胀性骨质破坏.L1棘突活检:取一小块组织,呈黄色于酪坏死样;病理学检查:送检组织中见大量粉染的干酪样坏死,坏死灶周边可见散在分布的朗格汉斯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并见片状的死骨,死骨之间纤维血管增生伴多量淋巴浆细胞浸润(图6).印象:L1棘突结核.

  • 掌骨软骨肉瘤一例

    作者:王凡

    患者男,61岁。右手外伤后局部肿块30年余,肿块迅速增大4个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右手手背第二掌骨处有一质硬肿块,约5 cm ×5 cm大小,活动度差,局部肿胀明显,局部压痛,右食指活动稍受限,血运及感觉尚好,其他四指血运及活动良好。 X线片(图1)及MRI示:右手第二掌骨膨胀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灶,部分骨皮质显示不清,病变累及软组织,部分区域骨皮质有绒毛状骨结构样高密度至软组织内,并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磁共振病变呈等 T1(与肌肉信号等),长 T2信号。

  • 胰腺原发性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于法常;韩淑梅;刘波;崔凯;李胜;牛作兴

    患者女,74岁,2012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刺痛,放射至腰背部,伴乏力、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黄疸,大、小便无明显异常。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全身皮肤黏膜正常,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实验室检查:CA724:1.47 U/ml,CA199:105.5 U/ml,CEA:4.76 ng/ml。ALT:270.5 U/L , AST:178.2 U/L , ALB:36.66 g/L , TBIL:16.4μmol/L,DBIL:3.2μmol/L,IBIL:13.2μmol/L。于2012年11月在超声引导下行胰头占位穿刺术,病理(镜下)示:肿瘤细胞局灶性角化和腺体间桥形成(图1),不排除转移性;免疫组化(图2~5):CAM5.2灶状+、CEA+、CK5/6+、P63+、Syn-、CgA-、CK7-、CK20-、LCA-、CD7-、CD20-;诊断为胰腺鳞状细胞癌,给予对症治疗,疼痛减轻出院。2012年12月出现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小便色黄,大便陶土色。PET-CT(图6):胰头位置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肿块与邻近淋巴结融合,浓集灶长径约10.0 cm,高SUV 11.1,邻近十二指肠受压移位,肿块向上达肝门位置,肿块下方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大横径约2.9 cm,高SUV 9.4。实验室检查:ALT:46.3 U/L,AST:149.1 U/L, ALB:31.60 g/L,TBIL:135.0μmol/L,DBIL:88.0μmol/L, IBIL:47.0μmol/L。诊断为胰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行经皮肝穿刺及胆道外引流术,引出黄色胆汁。1个月后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加重,实验室检查:ALT:169 U/L,AST:66 U/L, ALB:32.4 g/L,TBIL:292.1μmol/L,DBIL:207.5μmol/L, IBIL:84.6μmol/L。重新给予经皮肝穿刺及胆道外引流术,控制黄疸。待黄疸解除、肝功能恢复后,给予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化疗3周期。随访127 d,患者因肝脏功能衰竭死亡。

  • 超声诊断自发性肾周血肿一例

    作者:冯莉莉;叶雪存

    患者女,18岁,发热、腹痛、腰痛、呕吐、水肿6 d入院.查体:急性病容,颜而浮肿,腹平,伞腹有压痛,反跳痛阳性,双肾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临床拟诊急性胰腺炎.CT显示:左肾上腺见一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与左肾及胰腺后缘分界不清,邻近腹膜后结构紊乱,双肾实质增厚,密度减低,右肝肾隐窝及左肾周有少量积液.CT提示:左肾上腺占位;胰腺炎、肾炎可能性大;腹腔积液,双胸腔积液.

  • 肌肉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作者:牛卫东;刘军永

    一、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因面颊部肿胀不适(1例),手掌部酸胀(1例),前臂触及柔性肿块(2例),下肢局限性肿胀或扪及软组织肿块(小腿12例,大腿1例)在我院行超声检查的患者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9~27岁,中位年龄20岁.患者病程3~36个月.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ips 5500、Logiq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 ~10 MHz.检查方法:将探头轻放于受检查部位行顺序扫查,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周围关系等.应用图像局部放大技术与跟踪扫查技术观察病变的内部细微结构.适当调节彩色速度标尺与增益.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及能量多普勒观察病变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测量血流速度.

  • 胸骨柄干酪样坏死型结核一例

    作者:赵兴燕;莫长青

    患者女性,32岁,因“低热、盗汗、胸骨疼痛40余d”于2000年5月12日就诊。体查:T 37.9℃,一般情况可,明显消瘦,心肺腹(-),胸骨柄前壁扪及一3.0 cm×4.0 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无活动、边界清楚之包块,右锁骨下扪及一0.8 cm×0.8 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之淋巴结。白细胞4.5×109/L,中性分叶粒细胞0.55、淋巴细胞0.38、单核细胞0.07,红细胞沉降率63 mm/l h,痰查抗酸杆菌(-)。X线胸片:无异常。胸部CT平扫:胸骨柄前壁见一3.5 cm×4.0 cm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欠均匀,边界清楚,胸骨柄骨面见一溶骨性破坏区及骨质缺损,CT值105 Hu;强化CT:胸骨柄弥漫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楚,但不整齐,可见骨质缺损,胸骨柄前壁见一密度欠均匀卵圆形软组织肿块,CT值150 Hu。诊断:胸骨骨肿瘤可能性大。手术所见:胸骨柄前壁肿块质硬,触之无波动感,切开肿块见大量干酪样坏死物质,清除干酪样坏死物质后见胸骨柄切迹上0.5 cm处有一1.0 cm×1.0 cm大小骨质缺损,骨髓腔中亦清除大量干酪样坏死物质,胸骨柄后壁亦有一1.0 cm×1.0 cm大小骨质缺损并与纵隔相通。将清除物作印片细胞学检查、抗酸染色及病理活检。印片中见大量坏死物质,其中可见少量溶解、破坏的淋巴细胞及类上皮样细胞、朗罕巨细胞。抗酸染色:抗酸杆菌(+);病理活检示:胸骨柄结核。后诊断:胸骨柄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结核治疗3月余疗效显著。

  • 右下肺叶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作者:连林娟;钟殿胜;徐东波;张祯

    患者女,54岁,因“干咳2个月,发现右下肺叶巨大肿物10 d”于2010年11月3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干咳,夜间明显,无发热、咯血、胸痛及盗汗等.入院前10天就诊,X线胸片示右下肺巨大占位性病变(图1),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右下肺可见10.3 cm ×7.5 cm×13 cm大小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并有包膜,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右肺中间干支气管内可见直径约1.0 cm的结节影,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首先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图2~4),为进一步诊治收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吸烟、饮酒和石棉接触史.

  • 第53例——咳嗽、咯血伴左侧胸腔积液

    作者:杨斌;杨光钊;邝平定;王丽君

    患者女性, 38岁.因"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咯血4月余"于2001年4月10日收入院.患者曾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于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2001年1月25日胸部X线示:"两肺弥漫粟粒状结节影,左侧胸腔积液"(图1).经抗结核及对症治疗症状缓解.近来呼吸困难加重伴咳嗽.患者既往体健.入院体检:体温37.7℃, 脉搏80 min, 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 mm Hg (1 mm Hg=0.133 kPa).左下肺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减低,叩诊实音.2001年4月11日血气分析示: pH: 7.398,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为 32.3 mm Hg, 实际碳酸氢盐(AB)为19.9 mmol/L,血氧分压(PaO2)为 54.2 mm Hg, 血氧饱和度(SaO2)为87.9%,提示低氧血症并通气过度.肺功能测试: 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max)为44.6%, 用力肺活量(FVC)为43.0%,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8.9%,FEV1/FVC为64.9%, 肺总量(TLC-He)为52.1%, 肺一氧化碳弥漫量(TLCO)标准碳酸氢盐(SB)为10.9%, TLCO/A预计值为22.0%, 提示中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以限制性改变为主,肺弥散功能极重度降低.2001年4月12日高分辨率CT线( HRCT)示: 两肺弥漫性、均匀分布、大小不等的椭圆形、圆形薄壁气囊.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图2,3).胸腔穿刺示:胸液乳糜试验强阳性.腹部B超示:腹膜后多发软组织肿块,内有液性暗区.腹膜后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示:海绵状淋巴管扩张,内衬内皮细胞,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但无异型,部分胞浆较红染,部分胞浆淡染,符合淋巴管肌瘤病(图4, 5).临床后诊断:肺淋巴管肌瘤病.

  • 回肠淋巴瘤患者一例

    作者:杨润坤;曹沐阳;赵兴旺;王猛;乔天宇;刘正;王贵玉;陈瑛罡;王锡山

    一、病例简介
      男性患者,61岁,因“腹部扪及肿块1年”就诊。患者于一年前腹部扪及一质硬肿物,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肿物处腹部隐痛,伴排便困难,便中偶带少量暗红血液,偶有腹胀。就诊于外院, CT示:右侧中下腹部占位,考虑小肠肿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于2014年11月21日以“腹腔肿物”收入。专科查体:右侧腹部可触及一鸡蛋大小肿物,活动度差,有压痛。肛门指检:直肠粘膜光滑,未触及肿块。腹部增强CT 示:右侧腹腔软组织肿块影,形状不规则59 mm ×76 mm三期轻度强化,与小肠关系密切,局部小肠肠管变窄,右侧腹腔内多发增大淋巴结。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CEA:1.71 ng/ml,CA199:4.13 U/ml。患者于2014年12月2日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无腹水,肝、胰腺、脾脏、胃、盆底未见转移及种植结节,肿物位于回肠远端,向肠壁外生长,大小约7.0 cm ×8.0 cm ×6.0 cm,侵及右侧升结肠,小肠系膜区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其他肠管未见异常。术中诊断为小肠肿物侵及升结肠。术中决定行“右半结肠切除,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回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来源于生发中心;回、结肠断端(-),大网膜(-),肠周淋巴结(-)(0/16)。免疫组化:CD20(+),CD10(+),Bcl-2(+), Bcl-6(部分+), CyclinD-1(-), Mum-1(+), CD5(-), CD3(-),CD21(-), CK 上皮(+), Ki-67(+70%)。原位杂交:EBER(-)。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10日出院。

  • 超高龄多器官衰竭患者救治1例

    作者:徐世平;吴本俨;吴道宏;宫桂花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1904年出生,主因发现右下腹包块3个月于2002年10月入院,无自觉症状,查CEA、CA724偏高,腹部B超和CT均提示右下腹相当于升结肠处软组织肿块,考虑升结肠肿瘤.

  • 老年人双侧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一例

    作者:龚宝琪;李维奇;齐文成;韩锋

    患者女性,72岁.因发热伴颌面部肿胀20天于2001年5月15日入院.入院前20天出现左侧牙痛,不久波及右侧,伴牙龈肿胀,2天后出现发热,体温达39℃.外院查白细胞为12.2×109/L,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妥布霉素、洁霉素静脉滴注.4天后出现双侧下颌肿胀、疼痛,体温升至40℃,伴寒战.来我院门诊就诊时查白细胞为40.0×109/L,中性粒细胞0.95,欲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9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60 mm Hg.意识模糊,查体不合作.眼睑红肿,以右侧为著,下眼睑部分外翻.双侧下颌以耳垂为中心肿胀,质韧,以右侧为著,下达颈部,周围未及肿大淋巴结.口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挤压腮腺口时有脓液溢出.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细湿音,心脏和腹部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22.2×109/L,中性0.93,血沉111 mm/1 h,尿常规正常.C反应蛋白10 mg/L;钠120.5 mmol/L,钾2.89 mmol/L,氯化物89 mmol/L.血、尿淀粉酶正常.血培养见中间链球菌,口腔分泌物培养为白色念珠菌,痰涂片见真菌.CT检查:见右肺上叶舌段间质性炎症伴肺大泡形成,右腮腺区可见7.0 cm×5.0 cm×2.9 cm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入院诊断:双侧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肺部感染.入院后经静脉点滴青霉素、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泰利必妥及环丙沙星眼水滴眼,右侧颈部红肿波动处切开引流,排出较多脓液,脓汁培养亦为中间链球菌.经上述综合治疗,

  • 淋巴瘤误诊为甲状腺肿大一例

    作者:张伟;崔云亮;田昭涛

    患者女,68岁,因“发现颈部肿块40余天,呼吸困难12 d”于2013年1月1日入济南军区总医院。患者于40余天前发现颈右侧有一大小约4 cm ×2 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相连,无压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TSH、FT3、FT4检查均正常;甲状腺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回家口服甲状腺片40 mg/d,效果欠佳,患者颈部肿块逐渐增大。12 d前,患者感呼吸困难、胸闷憋喘,无心前区疼痛及心慌,无胸痛咯血,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1)考虑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并包绕气管;(2)双肺炎症;(3)双肺纤维增殖灶;(4)纵隔淋巴结肿大;(5)冠状动脉钙化。查甲状腺功能:TSH 0.015 uIU/ml、FT32.08 pmol/L、FT429.47 pmol/L、T30.53 ng/ml、T48.85μg/dl。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给予甲巯咪唑、地塞米松片口服,2012年12月31日,患者因呼吸困难较前加重入住我院。查体:憋喘貌,甲状腺Ⅲ度肿大,质韧,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相连,未闻及血管杂音,右下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4 cm ×2 cm 包块,触之韧,与皮肤不相连,活动度差,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两个大小分别为1.2 cm ×0.8 cm及0.8 cm ×0.8 cm的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可,与周围组织不相连,无压痛。入院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入院后诊疗经过:给予平喘、减轻局部水肿治疗,患者呼吸困难减轻。1月2日行颈部MRI检查示:胸内甲状腺并甲状腺肿大,侵及气管后壁。1月5日行甲状腺静态显像示:甲状腺体积、形态尚可,轻度移位,颈部软组织肿块未见明显核素聚集,多提示甲状腺外的肿块,建议PET-CT进一步检查。1月7日PET-CT检查示(图1,2):(1)双侧颈部及上纵隔气管周围FDG代谢增高软组织肿块并纵隔内、腹膜后、盆腔右侧、右侧腹股沟区及右侧大腿上段股血管周围多发FDG代谢增高肿大淋巴结,考虑为淋巴瘤,建议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穿刺活检证实。(2)甲状腺密度不均匀。遂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示:(颈前)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图3):CD20(+++)、CD79 a (+)、CD3( T 细胞+)、CD43( T 细胞+)、Ki-67(阳性约60%),余阴性。更正诊断: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请血液科会诊转入血液科于1月12日行第一疗程,给予R-CHOP方案化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600 mg d0,环磷酰胺1 g d1,表柔比星60 mg d1,长春新碱2 mg d1,地塞米松10 mg d1~5。2月2日给予第二疗程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1.2 g d1,表柔比星60 mg d1,长春瑞滨40 mg d1,地塞米松10 mg d1~5。3月29日给予第三疗程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1.2 g d1,表柔比星60 mg d1,长春瑞滨40 mg d1,地塞米松10 mg d1~5,化疗效果可,之后患者未再化疗,随访至2015年6月,患者死亡。

  • 特殊类型食管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鲍盈;王德广

    患者,女性,38岁。因反复嗳气10余年,加重4个月入院。胃镜提示:贲门占位、慢性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示:贲门黏膜水肿,符合慢性炎症;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胃贲门部壁明显增厚呈软组织肿块影,动脉期及静脉期未见明显强化,延迟期较均匀强化(图1)。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提示:食管下段(腹段)可见一向腔外突起的类蘑菇状囊袋状影,排空较差。诊断:食管下段憩室(图2)。完善术前准备后,行经左胸食管腹段肿物切除术,术中见:于食管腹段见肿物,向食管后方突出,大小约4 cm ×5 cm,质地中等,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基底部约1 cm ×2 cm。沿肿物周边游离,将肿物完整切除,肿物内为腔隙,与食管相通(术中大体标本图3)。标本送快速病理检查,病理提示:食管平滑肌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MA强(+),DOG1(-),CD117(-),CD34少量(+)。

  • 原发纵隔巨大肿瘤伴呼吸困难1例

    作者:李军;吴旭;冯长江;吴霞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岁4个月,因反复发热1个月伴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入院.入院体检:呼吸浅快,约35次/min,呈三凹征,气管略向左侧移位,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胸廓基本对称,胸部叩诊右侧呈实音,左侧呈清音.听诊:右侧呼吸音几乎消失,左肺呼吸音稍粗.心律齐,心尖博动右移、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0.5 cm处.影像学检查:胸廓对称,肋骨、胸椎及其他所见骨质未见明显破坏.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右侧胸腔内见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CT值22-34HU,未见脂肪密度,右肺严重压缩.纵隔明显向左偏移,心影及大血管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

  • 表现为会阴部巨大肿块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作者:邱美婷;张亚杰;韩意;林谋斌;尹路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2010年2月出现肛周疼痛伴肿块、肛门流脓和流血,于当地医院就诊.盆腔CT平扫提示:左侧会阴部软组织肿块,活检提示为神经内分泌癌,遂予PT方案静脉化疗(艾素100 mg+奥沙利铂150 mg静脉化疗D1)2次.化疗后会阴肿块略减小,但盆腔MRI提示:左侧髋臼异常信号影及左侧外阴皮下淋巴结肿大(图1~2),考虑肿瘤转移可能性大,转入上海瑞金医院.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未见明显卜降,无相关家族史.入院查体:左侧大阴唇肿胀、质硬、红肿,阴道内左侧可见新生肿物(见封三,图3),触之易出血,左侧外阴唇皮下可触及一质硬淋巴结;肛检可触及左侧直肠外质硬肿块压迫.

  • 手辅助腹腔镜腹膜后脂肪肉瘤切除术1例报告

    作者:齐太国;孟慧林;金讯波

    患者,女性,44岁,3天前开始出现右侧腰腹部疼痛,呈阵发性,伴近半年体重下降约5 kg ,于当地医院行CT平扫检查提示右腹膜后肿瘤,入院后行B超检查发现右肾下方外侧探及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5.9cm ×5.7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可见强回声光团,行CT强化检查发现腹膜后右肾后外侧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图1),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点状钙化影,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强化,中心可见分隔样强化及结节样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逐渐减退,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邻近胸壁软组织不规则肿胀并呈弱强化,邻近右肾下极见局灶性低密度灶,考虑右侧腹膜后恶性肿瘤,间叶组织来源可能性大。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交流沟通后,决定行手辅助腹腔镜右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 右手大鱼际疼痛性骨外软骨瘤1例报告

    作者:邱华骥;李良华;韩大为;沈艺国

    1临床资料: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右手掌肿物5年,伴疼痛2周于2014年4月2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手掌大鱼际区一肿物,约黄豆大小,质硬无疼痛,2周前肿物突然明显增大,约桂圆大小,伴疼痛感,无发热、畏冷。查体:右手拇指根部稍肿胀,右手掌大鱼际处隆起明显,触及一约4×3cm大小肿物(图1),无破溃,肤色红,肤温稍高,质硬,边界尚清楚,压痛明显,疼痛未放射他处,活动度稍差。右手拇指屈伸活动稍受限,余手指活动灵活。血细胞分析(2014-04-03)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6.6×109/L↑,淋巴细胞:3.8×109/L↑,余正常。×线示(图2):右手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软组织肿胀,其内见斑片状钙化影,余右手诸骨未见明显骨质病变。磁共振(图3):右侧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软组织内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fsT2 WI呈高低混杂信号影,T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影,境界尚清,范围约1.9cm ×1.6cm,周围见不规则片状T2 WI高信号影;右手诸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未见明显骨折征。拟诊为:右手掌肿物(考虑化脓性炎性肿物可能性大)。于2014-04-在臂丛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一淡黄色实质性肿物(图4),大小约2.5×2×1.5cm,有包膜,质韧偏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沿肿物边缘逐渐分离,见肿物起源于拇短屈肌腱腱鞘,与肌腱无粘连,予尖刀完整剔除肿物。术中考虑该肿瘤为“腱鞘巨细胞瘤”。探查见正中神经返支完整,走循于术区切口桡侧缘皮下。病理检查(图5):肿物为骨外软骨瘤。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小莉;马冬玲;沈建强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 2015年,收治并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测的127例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病变的患者.结果:在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27例关节及肌腱周围组织肿块患者中我们发现其病变部位,及其声像表现各不相同.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良好分辨软组织对比和多方位扫查,具有实时、动态、无创进行检查的特点,为判断肿块的组织学来源,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 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一例报告

    作者:张功林;章鸣;张金福;王凤双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用椎体成形术成功地治疗1例椎体血管瘤病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33岁.因腰痛半年来院就诊.检查:腰部无畸形,活动时腰部疼痛,腰2平面有棘突深部叩击痛,压痛不明显,下肢肌力及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腰部X线检查:腰2椎体可见2 cm×2 cm病变区,有粗大骨小梁纵形排裂,呈栅栏状改变.椎体附件未见改变,椎间盘及间隙正常,无椎旁软组织肿块.CT平扫所见:腰2椎体内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其内有增粗的骨小梁横断面上呈圆点状花纹,椎体后缘完整,椎弓根及椎板未累及.

580 条记录 3/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