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的90例该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治疗,探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采用依达拉奉和基础治疗方案相结合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可减轻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脑血管疾病)是指发展迅速具有血管源性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且症状持续24h以上或导致死亡的临床症候群,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后遗症多、致残率高、复发性大,残疾主要是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应用综合的康复医疗技术治疗卒中后偏瘫,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或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而减轻残疾.但病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还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病人入院的标准不一致,疾病的类型,治疗期限,康复开始的时间差别等.若无完善的康复治疗措施,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卒中后的康复是指病侧神经系统重新获得对病侧的控制,这是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用传统的方法与神经生理学方法通过感觉输入促进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应用神经发育学概念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通过全身各关节的运动强调其协调性并反复学习与强化.早期积极预防关节挛缩、畸型,用PROM(关节全范围被动体操)保持关节活动度,尽早进行从床到椅到站立的活动,训练和强化健侧功能以代偿患侧,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出现随意运动后不引起异常运动反应的情况下,进行加强肌力、耐力和协调张力训练.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将影响脑卒中康复的因素和康复治疗措施,介绍如下.
-
DWI和PWI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意义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不断发展,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技术的出现,在显示中风理生理学变化的敏感度方面是其它成像方法难以与之相比的,对于确定早期脑缺血的部位和范围以及指导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显示了一定的应用价值[1].1.对于DWI和PWI的简单认识 DWI是测量组织中水分子的相对运动.水分子弥散减小(即受限制)的区域,DWI信号的衰减减小,在DWI产生高信号病变,呈现亮的区域.在对水的弥散几乎无阻碍的区域如脑脊液,在DWI的图像是暗的.水分子运动限制的程度用表观弥散系数(ADC)来定量测定.与DWI相反,ADC图像显示的弥散减少是低信号,表现为暗的区域.DWI对急性脑缺血极为敏感,表现为界限清楚的高信号区域,表明ADC减少.更新的证据显示DWI可以区分细胞毒性脑水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
-
腹腔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诊断与剖腹探查
血管源性急腹症在临床急腹症中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即为高危重症,其早期诊断困难,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70%以上[1~4].
-
小儿脑血管的发育特点与疾病分类
小儿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children)是血管源性病变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主要病理过程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起脑血管突然闭塞或破裂,导致局部缺血性或出血性改变.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偏瘫、失语、惊厥、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由于小儿与成人在脑血管的结构、大脑代谢需要与侧支循环代偿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使小儿脑血管病的病因及预后与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
内科疾病所致头痛
以头痛来诊的病人中有不少是各种内科疾病,在诊疗中要时刻注意在头痛的背后有隐藏着全身性疾病的可能. 一、呼吸系统疾病与头痛1.感冒综合征在呼吸道粘膜炎症症状或发热同时多伴有头痛.考虑头痛为血管源性,对症治疗是给予解热镇痛药.
-
偏头痛研究方法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目的 探讨偏头痛的方法学的研究现况,为深入的研究偏头痛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 针对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试验研究、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3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介绍了每个方面所包含的较成熟和重要的研究方法,并重点综述了具体研究成果及其对科研、临床的实用价值.结果 提供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关于偏头痛的研究方法,特别提出了适合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方法.结论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治疗方案也在探索中,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主要是从风、从瘀、从肝辨证论治,更适合用实用性和真实世界的研究方法,但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和疗效的研究方法仍需要不断探究.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分析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简称SAE),是一种血管源性脱髓鞘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又称Binswanger病[1],也是老年人常见病[2].对于本病说法不一,有些学者强调没有痴呆、抽搐、昏迷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不能诊断为SAE,对于早期SAE则提出了诸如脑白质疏松症、缺血性脑卒中、脑白质变性等[3].如果没有采取干预措施,1/3的人将来会患卒中和(或)痴呆,卒中后高达6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1/3会发展为明显痴呆[4].本文通过对200例SAE的影像学分析,将SAE分为轻、中、重三度,为临床预防、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依据.
-
小肠血管源性肿瘤和血管畸形致消化道出血8例报告
小肠出血约占消化道出血3%-5%[1],小肠血管源性肿瘤和小肠血管畸形所致消化道出血更是临床少见病,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检查手段的局限等,临床诊断特别是定位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我们总结近5年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血管源性肿瘤和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病例8例,对其诊断和治疗予以分析讨论.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普外科急腹症,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1]的特点。肠缺血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①非血管源性急性肠缺血,如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等;②血管源性急性肠缺血,如肠系膜动脉或肠系膜静脉栓塞等,该病虽然临床上较前者少见,但死亡率可达30%-90%[2],其中以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栓塞多见[3]。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是一系列因血液供应不足或无血液供应而引起的小肠、结肠的肠壁组织的不同程度坏死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此类疾病临床表现相似,多为剧烈的腹痛症状与腹部较轻的体征不相符,但在疾病早期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这就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再加上肠粘膜不耐受缺血,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10分钟后,肠粘膜的超微结构即有明显改变,缺血1小时候组织学上的改变即很清楚,缺血6小时时肠粘膜出现地图样坏死[4],缺血时间更长时,肠管肌与浆膜将坏死,出现腹膜炎,病人很快因中毒,大量体液丢失及代谢性酸中毒而休克,Oldenburg 等[5]研究指出起病后24 h 内得到诊断的病例其生存率可达50%。一旦延误,生存率迅速降至30%或以下。所以,从发病到诊断大于24 h 生存率可以减少20%以上。除临床上早期腹痛症状明显而严重,腹部体征与其不相符外,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该病早期诊断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就已报道的可用于早期诊断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方法综述如下。
-
经颅多普勒对偏头痛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有报道其发病率约为15%~25%[1].又有报道偏头痛与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着密切关系,在脑梗死患者中有5.46%存在先兆型偏头痛,有2.45%存在无先兆型偏头痛[2].本研究运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观察其各项参数的变化,以探讨此类患者发病的血管源性机制.
-
脑干受损为主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2例报告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临床、放射学综合征,正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癫痫、不同程度交替出现意识障碍、视物模糊和精神异常等,多伴有明显的高血压.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后部脑白质受累,多位于顶枕部区域,脑干、小脑等部位累及者少见.特征表现为血管源性水肿,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不但患者的症状、体征可以完全恢复,神经影像也可完全恢复正常,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现将我院诊治的2例累及脑干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报道如下.
-
三七总皂甙对实验性脑缺血脑血流及血脑屏障的影响作用
血管源性脑水肿主要由于血脑屏障(BBB)受损,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存在BBB破坏,这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本文观察了三七总皂甙对脑缺血后动物BBB及脑血流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防治卒中提供理论依据.
-
回首四虫汤治疗原发性血管性头痛56例临床观察
血管性头痛是常见的急性头痛之一,系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所引起的疼痛.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病人中多见的一种类型,因为引起这类头痛的原因都来自于血管,故统称为血管源性头痛.血管源性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有明确的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颅内血肿、脑血管炎等)所致的头痛,称为继发性头痛[1].血管性头痛的治疗往往具有持久性,很多药物尤其是西药,以扩张血管为主,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适当缓解,但是停药以后,头痛易反复发作.
-
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跳呼吸骤停后血粘滞度增高,微血栓形成是影响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再灌注的重要原因.缺血时的组织低氧可使细胞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细胞反应可表现为坏死和凋亡,同时细胞也启动修复机制对缺氧损伤进行自我修复[1].持续缺血可使脑组织损害加重,及时恢复血流有助于逆转损害的神经元,但也可导致脑微血管损害,出现血管源性脑水肿、出血,加重脑损害.笔者就CPR后脑微循环障碍及其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发生的机制作以下综述.
-
猝死常见危险因素
大量的心血管疾病是猝死发病的基础,其中许多异常在死后尸检才能发现.Basso等[1]对200例青年猝死者的病因分析,心血管源性占到81.5%.另一猝死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冠脉疾病、急性心功能障碍是主要风险因子,其它的诱因还有心脏手术、脑血管疾病等[2].此外,冠心病猝死与体内内分泌节律和外环境改变有关,有人统计,每日之中的清晨、每周的周一及一年中的冬季为猝死发生的高峰[3].认识常见致猝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预防和早期干预猝死的发生.现就猝死的常见原因进行综述.
-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附1例报告)
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EHE)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源性交界肿瘤.多发生在软组织,发生肺部较罕见.为提高对肺EHE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认识,我们对手术切除1例肺EHE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
-
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急性脑血管病
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细胞可释放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如神经元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1].急性脑血管病后TNF-α释放迅速增加.TNF-α作为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与细胞膜上TNF-α受体结合后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激活磷脂酶A2和肾上腺素能β受体,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出现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诱导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上调,从而促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进一步加重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性脑损伤.
-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ittoral cell angioma,LCA)又称脾衬细胞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仅发生于脾脏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自Falk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以来,迄今国内、外文献仅报道40余例[1-17]],绝大多数病例伴有各种肿瘤及慢性病变.
-
微血管密度与脑膜瘤瘤周水肿
与中枢神经系统轴内肿瘤相反,人们对轴外肿瘤产生瘤周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明了.现有各种理论,但有一点是相当明确的,即经电子显微镜证实,这种水肿属血管源性而非细胞毒性.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导致微血管增生,并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是造成血管源性水肿的物质基础.本文分析微血管密度与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