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疗效观察
自发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称为反复自发性流产(URSA),文献报道40%的URSA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本院对经常规病因筛杳诊断为原因不明URSA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现将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t(2;3)染色体平衡易位一家系报告
患者男,26岁,因其妻孕2胎均自发流产来我院就诊.对夫妻2人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均计数30个分裂相,G显带分析5个分裂相.染色体检查结果,其妻核型正常;该患者核型为46.XY.t(2;3)(2pter→2p13: : 3q28→3pter)(2qter→2p13::3q28→3qter).
-
唐氏综合征血清学产前筛查研究进展
唐氏综合征是人类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已成为预防性优生学的重要措施,其中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一种安全、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血清学筛查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大大减低了DS患儿的出生。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还有一个名称为21-三体综合征或者先天愚型,Lejeune在1959年首次提出21三体为DS的致病原因,即患者的第21对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1条,是常见的胎儿常染色体畸变综合征。该病临床表现为: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体格和智能发育非常缓慢,病情严重时会致残和致死[1]。DS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介于1/600~1/800之间,但绝大多数患儿在妊娠期自发流产或胎死宫内,所以实际发病率比上述数据要高很多[2]。就唐氏综合征的血清学产前筛查标记物及其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自发流产领域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由两个相同亚基以二硫键交联结合而成的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糖蛋白.VEGF有4种不同变异体,3个家族成员,其表达受缺氧、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一些重要的金属离子及原癌基因、抗癌基因等调节.VEGF具有强大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在人体代谢旺盛的组织如胚胎组织、胎盘、增生期子宫内膜、黄体等高水平表达;VEGF可促进胎盘血管的生成,增加血管通透性.近年来研究表明VEGF功能异常、表达缺乏可引起胚胎种植、胎盘形成等障碍,是造成自发流产的重要原因.
-
548例自发流产妇女及其中500例配偶的染色体分析
目的:从遗传与优生学角度探讨对自发流产妇女及其配偶进行染色体检测的意义.方法:对548例自发流产妇女及其中500例配偶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048例中发现25例染色体异常,其中平衡易位携带者10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其他结构异常11例.结论:配偶中一方染色体异常可导致自发流产,自发流产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
067妊娠早期INHA和pro-αC检查及其在预测反复流产患者妊娠结局中的作用
为检查抑制素(INH)A、β-hCG和α亚单位前体蛋白(pro-αC)在妊娠早期血浆中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及确定检查这些激素在预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再次妊娠结果中的作用,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在美国反复自然流产指导中心进行.选取有妊娠早期反复自然流产史的妊娠妇女36例,连续测其妊娠6,8,10,12周时血浆中INHA和pro-αC的浓度,其中INHA和pro-αC的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而β-hCG用微粒体酶联免疫法.按终妊娠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组1为终妊娠>20周者(对照组,24例,分娩时平均妊娠时间为38周),组2为妊娠<20周又自发流产者(流产组,12例,流产时平均妊娠时间为12周).两组在年龄、曾分娩或流产次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所有受试对象在黄体期都接受黄体酮支持疗法,即黄体酮阴道栓剂400mg,每日2次和低剂量阿司匹林(80mg/d).
-
Treg/Th17平衡与复发性流产
成功妊娠是同种异体移植物及免疫学原理的唯一例外。正常胚胎不但不被母体排斥而且允许其在子宫内生长直至分娩,这有赖于独特的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平衡。目前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已扩大到免疫反应如何调节。近几年,随着辅助性T细胞家族的新成员Th17细胞与介导免疫耐受的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Treg)平衡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reg和Th17细胞分别作为调节性和效应性细胞,参与了妊娠的建立与维持。二者之间的免疫失衡可能导致妊娠失败和其他妊娠疾病。在妊娠早期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t abortion,RSA)。 RSA通常被定义为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0周前的自发流产,占生育夫妇的1%~2%。一般来说,超过半数的RSA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或免疫异常。本综述将讨论近关于Treg/Th17细胞平衡在RSA患者的研究。
-
人类异常染色体永生细胞系的建立
人类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人类染色体发生畸变,轻者引起各种各样的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畸形,严重者导致自发流产、胚胎和新生儿死亡、不孕不育.
-
有异常孕产史孕妇血清中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抗体的检测
本文检测了65例有出生缺陷史,72例自发流产史及131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巨细胞病毒(CMV)和风疹病毒(RuV)的IgG和IgM抗体.结果3组间CMV-IgG滴度和RuV-IgG滴度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24例1次以上出生缺陷史者的CMV-IgG滴度又显著高于41例仅1次出生缺陷史者及其它各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上述前2组及自发流产史组的CMV-IgM阳性率分别为8.33%,4.88%和2.78%,分别为对照组(1.53%)的5.46,3.20和1.82倍.1次以上自发流产史孕妇的RuV-IgG滴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仅1次自发流产史及出生缺陷史孕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孕期CMV感染对孕育影响较为严重,且更易引起出生缺陷,而RuV感染更易导致胎儿的自发流产.
-
性传播疾病对妊娠的危害
随着性传播疾病 (STD)病谱的增宽,发病率的增高, STD给妊娠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愈来愈明显。 STD病原体在宫外孕、自发流产、死产、早产、不育、先天性和围产期感染以及母亲产褥期感染等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病因作用,认识这些问题并正确采取防治对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 STD对妊娠的影响,着重对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生殖道支原体、生殖器疱疹、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和 HIV感染等 7种 STD对妊娠的危害介绍如下。 一、 STD对妊娠的影响 (一 )产褥期感染:产褥期子宫内膜炎是常见的产后感染,它可分为早期感染 (发生于产后 48 h内 )和晚期感染 (发生于产后 2 d至 6周 )。剖宫产大大增加了早期产后感染的危险性,在未用抗生素作预防的情况下, 36%~ 65%作非选择性剖宫的孕妇可发生感染,剖宫产孕妇产褥期感染率比从阴道分娩的孕妇要高 20倍。其原因可能是在剖宫术操作过程中羊膜腔中的病原微生物直接污染了子宫肌层和腹膜。分娩前增加子宫微生物污染的因素有:产程长、羊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及多次阴道检查。这些都增加了产后子宫内膜炎及产褥期败血症的危险性。
-
Down's综合征70例临床分析
Down's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常染色体常见的一种畸变,发生率为1/600~1/800.由于许多受孕胎儿在孕早期自发流产,故实际发生率要高于该数字[1].我们对1993~2004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70例进行资料整理,结果报告如下.
-
Turner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又名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常见的人类染色体异常疾病,也是唯一的人类出生后能存活的完全单体病.TS发生率在女性新生儿中占1/2500~1/5000,国内统计发病率为1/2900,自发流产中10%为本病.在有不孕不育和不良孕育史妇女中,TS的发生率占首位[1].现对本院2004年以来20例不同TS患儿的染色体核型及临床病理体征作一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继发不孕患者136例解脲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近年来,解脲支原体(Uu)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体,其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Uu不仅可以引起非淋菌性宫颈炎,而且与女性不孕症,早产,自发流产等密切相关[1],为此我们对136例在我院妇科门诊的不孕不育妇女进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阳性者作药敏实验,以了解不孕不育妇女Uu感染情况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帮助.
-
妊娠时同型半胱氨酸和时酸
40年前,Bryan Hibbard在1484例英国利物浦低收入产科病人的叶酸研究中,已认识妊娠期叶酸的重要性.他评价了以亚胺甲基谷氨酸形式排泄于尿中的叶酸状况.异常的亚胺甲基谷氨酸排泄,不仅同胎盘剥离和自发流产有关,也同早期妊娠的有害后果有关,包括早熟、先天缺陷和产期死亡.此后不久,Hibbard和Smithells提出妊娠时叶酸缺乏J能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关.Smithells开始了一系列观察和干预研究,证实足够的叶酸可减少神经管缺陷(NTDs)的危险性.这些观察终在九十年代早期大量的、随机干预试验中得到证实.
-
胎儿心脏外科研究进展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常宫内死亡或自发流产,因此宫内胎儿心脏畸形的发病率要高于活产婴儿的发病率.由于复杂畸形或病情严重,一些患有心脏畸形的患儿往往生后已失去手术时机,或仅为姑息手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随着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妊娠12周就能准确发现心脏结构畸形[1],促使人们试图开展胎儿心脏外科以挽救生命.
-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研究进展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600~1/800[1].由于2/3患儿在妊娠早期自发流产,故实际发病率比出生后高得多.患者的主要特征为智力发育迟缓,愚笨面容并伴有多种先天性畸形.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及早诊断并防止患儿的出生,对降低其发病率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抗磷脂抗体与SLE临床症状的观察
自抗磷脂抗体(APL)发现以来,其研究备受瞩目,随着其致病机理的日益揭示,许多相关疾病临床症状的病因也逐渐明晰.笔者通过对28例APL阳性SLE与30例APL阴性SLE者临床症状的比较,探讨APL对SLE临床症状的影响.
-
46,XX,t(7;7)(q32;q34)伴流产一例
患者女,30岁,婚后连续死胎、自发流产4次,均发生在怀孕2个月左右.一般检查心、肺、肝、肾均无异常,无药物中毒和毒物接触史.妇科检查正常.否认家族遗传史,父母及本人均非近亲婚配.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10个中期分裂相,患者核型为46,XX,-7,-7,+der(7),+der(7).其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其父母拒查染色体.
-
染色体异常核型四例
例1 男,37岁,妻子流产3次,每次均为怀孕2个月左右不明原因自发流产.夫妇双方体健,孕期无药物及毒物接触史.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例1核型为46,XY,t(3;13)(3pter→3q29::13q12→13qter;13pter→13q12::3q29→3qter).妻子及患者父母染色体核型正常.
-
染色体异常核型六例
例1 女,24岁,结婚3年孕2次,每次均为2个月左右不明原因自发流产.夫妇双方体健,孕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接触史,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X,t(7;16)(7pter→7q11∷16q13→16qter;16pter→16q13∷7q11→7qter),见图1a.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