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由生活阿米巴是许多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在自然界的水体中,包括淡水和海水.存在着许多种以细菌为食的单细胞原虫[1].例如原生动物中的三大类:鞭毛虫、肉足虫、纤毛虫,它们中都有一些专门吃细菌的种类:如波豆虫属、屋滴虫属、鼻吻滴虫属、领鞭毛虫属、阿米巴变形虫属、四膜虫属、钟虫属和旋口虫属等.在医学领域与人类疾病关系为密切者,当推阿米巴原虫属,因为它可寄生或共生多种病原体,因此亦被研究得为深入.本文就其与人类疾病传播的关系方面作一综述.
-
端粒酶与恶性血液病
肿瘤是一种体细胞遗传病,与遗传物质的改变密切相关,表现为细胞生长失控。因此,人们注意到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在肿瘤形成中的改变。而端粒、着丝粒和DNA复制原点是染色体DNA复制的结构三要素。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人恶性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不同于正常细胞,揭示端粒酶可能是一广泛的肿瘤标志,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端粒的结构和功能 早在本世纪30年代~40年代,Muller首先提出端粒这一概念,随后Mclinto研究表明,染色体的断端十分活跃而极不稳定,易同其他断端发生断断融合,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环状染色体等不稳定形式的染色体。相反,染色体的末端却相当稳定,极少发生端端融合,表明染色体末端具有某种特殊结构将染色体末端封住,使之不能与其他断端融合,这种结构被称为端粒1,2]。端粒是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质复合物。端粒的结构特点:①由富含鸟嘌呤碱基G/胞嘧啶碱基C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组成,长达数kb(碱基对),人的端粒DNA重复序列为TTAGGG3];②端粒的末端并非为平端的双螺旋结构,而是由一条富含G12-16碱基的单链3'端突出[4,5]。端粒的功能:①防止DNA末端降解[6];②保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功能。2 端粒酶的发现和功能 DNA聚合酶必须在RNA引物参与下按5'-3'方向合成DNA,当RNA引物去除后,即会在新合成的DNA链5'末端留下一个空隙,使端粒缩短,这样势必会导致端粒越来越短,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者之一Waston于1972年将其称为末段复制问题提了出来[7]。总之,正常情况下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其端粒应该逐渐缩短。但Larson和Spangler等在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其端粒不见缩短,甚至有所延长,针对这一矛盾,Greider1985年撰文指出,四膜虫DNA端粒的延长不可能是常规DNA聚合酶作用的结果,一定另有原因。后来果然在四膜虫的细胞提取液中发现了一种酶的活性成份,能往富含G的合成寡核苷酸上添加重复序列TTAGGG。这种酶称为末端转移酶或端粒酶[8]。现在我们知道端粒酶是负责染色体末端(端粒)复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蛋白,其中的RNA成份是端粒复制的模板,因此端粒酶又是逆转录酶。人端粒其RNA成份已克隆成功,约含450个核苷酸,模板区为5'-CUAACCCUAAC-3'能指导端粒的合成[9]。端粒酶的功能:①维持端粒长度;②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生理状态(衰老、恶性生长)有关。
-
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自从1985年Greider等从四膜虫中发现了端粒酶以来,人们渐对其结构,功能及重要性有了较深的了解.特别是1989年Morin首先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称端粒酶与恶性肿瘤相关.因此端粒酶作为广谱的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用以肿瘤的诊断,以及其抑制剂用以肿瘤的治疗已成了近来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就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早在20世纪30年代,遗传学家Muller和McClintock就提出了端粒(telomere)的概念,70年代Greider和Blackburn在四膜虫中证实了这种端粒结构为简单的TTGGGG核苷酸重复序列[1],1984年Greider和Blackburn在四膜虫中发现了端粒酶(telomerase)[2].现在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十分活跃,我们就其一些进展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予以阐述.
-
端粒、端粒酶与肺癌的诊断
1 端粒20世纪三四十年代,Muller和Meclintook等在用X线照射真核细胞时,发现染色体末端有一特殊的结构,称之谓端粒(telomere).1978年,四膜虫的端粒结构首次被测定,它是由6个核苷酸重复排列的(T2G4)n所组成,而且在每条染色体上重复次数不等.人的端粒于1989年被分离克隆,与其他真核生物相似,约有15个kbp,由反复串联的TTAGGG结构组成,随着细胞分裂,每代大约丢失50~200bp[1].
-
基于四膜虫生物热活性的大黄炮制减毒研究
目的 探讨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毒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微量量热仪考察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生物热活性参数的影响.结果 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顺序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对四膜虫生长的抑制毒性表现为:随着抑制率的增大,传代时间(tG)延长,大热功率(Pmax)逐渐降低,达大热功率时间(tmax)逐渐延后;四模虫整个生长过程的产热量不同程度地减少,以生大黄减少的为明显.结论 大黄经炮制后,有明显的减毒作用,四膜虫生物热活性研究可用于中药毒性的早期筛选.
-
端粒酶及在鼻咽癌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早在20世纪30年代,Muller和McClintock分别用不同的生物技术发现染色体末端结构对保持染色体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Muller将此结构命名为端粒(telomere),McClinock提出没有这个结构,染色体将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在四膜虫证实了这种结构,其为TTGGGG序列的多次重复[1].
-
核酶:肝脏疾病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核酶是1981年由Cech和Alfman在研究四膜虫mRNA前体的剪接中首先发现,此二人由此获得1989年的诺贝尔奖.核酶是一类具有酶催化活性的RNA分子,它可与相应的特异序列的RNA底物结合,行使其切割功能[1].核酶切割RNA不仅是其自身的主要功能特点,也是其用于阻断基因表达和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核酶作为基因治疗的新方法,已被用于控制多种病毒感染和治疗癌症的研究中.本文着重对核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抗肝脏疾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近况及应用前景等做一介绍.
-
端粒酶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端粒(telomere)与端粒酶(telomerase)的研究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热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端粒和端粒酶已有较多的认识.1985年由Creider[1]从四膜虫的细胞提取物中首次发现端粒酶.
-
端粒酶和肿瘤发生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Mcdintock和Muller在玉米和果蝇的染色体研究中,发现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的末端对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整性非常重要,从而提出了"端粒"的概念;1978年Blackburn首次在四膜虫DNA分子的末端研究中,阐明了端粒结构.1985年Greider等在四膜虫细胞核提取物中首先发现了端粒酶,在以后的研究中人位发现端粒梅的结构,功能与细胞癌变有重要关系.
-
四膜虫细胞表达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并定位于细胞表面
-
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自从1985年Greider等从纤毛四膜虫中发现了端粒以来,人们渐对其结构、功能及重要性有了较深的了解.特别是1989年Morin首先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后,越来越多的报道称:端粒酶与恶性肿瘤有关.因此端粒酶作为广谱的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用于肿瘤的诊断,以及其抑制剂用于肿瘤的治疗已成了近来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
肝癌端粒酶测定及临床应用进展
早在本世纪30年代,Muller等首先发现在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末端有一个用于维持染色体稳定的特殊结构,Muller称之为端粒(Telomere).若能维持端粒,细胞就有可能获得永生.70年代末,Blackburn等从四膜虫染色体中分离出端粒结构,并确定其为5'-TTGGGG-3'的连续重复序列,它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降解,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重组,保证细胞的正常分化与繁殖[1],但在细胞进行性分化中,端粒长度会逐渐缩短.
-
余国良:下一个梦想是开发新药
要记录余国良的人生,年仅47岁的他每一个阶段都略带一点疯狂和传奇色彩,并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10月5日,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布,博士导师ElizabethBlackhurn教授及师姐Carol Greider等3位美国科学家因为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同获此殊荣,余国良也是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他发表在Nature的"在端粒序列和四膜虫端粒酶RNA的突变引起体内衰老改变"被Blackburn教授评视为她一生有价值的论文.
-
端粒-端粒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20世纪30年代,HermannJ.Muller和Barbara McClintock 就提出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帽状保护性结构.端粒缺失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染色体端端融合甚至细胞死亡.1970年,James D.Watson发现DNA复制过程中,DNA依赖的DNA酶不能完全复制线性染色体的5’末端,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而缩短.1978年,Elizabeth Blackburn在对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端粒,并克隆出四膜虫端粒结构.四膜虫端粒DNA由5’-GGGGGTT-3’串联重复的线性核苷酸组成.
-
端粒、端粒酶与食管癌
在上个世纪30年代,遗传学家Muller和McClintock提出了端粒(telomere)的概念,70年代Greider和Blackburn在四膜虫中证实端粒结构为简单的TTGGGG核苷酸重复序列[1],1984年Greider和Blackburn又在四膜虫中发现了端粒酶(telomerase)[2].近几年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十分活跃,现就端粒和端粒酶的一些进展及其在食管癌方面的研究予以阐述.
-
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遗传学家B Mc Clintock和HJ Muller发现染色体的末端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将其命名为“端粒”(telomere),并发现染色体丢失这些片段将使其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细胞的分裂与生长;1984年CW Greider和EH Blackburn发现将一段单链的末端寡核苷酸加至四膜虫的提取物中,端粒的长度有所增加,从而确定了“端粒酶”(telomerase)的存在。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端粒酶在细胞生长及肿……
-
端粒DNA与年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DNA结构,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使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1~4].70年代末,有学者报道,四膜虫端粒是5'-GGGGTT3'的连续重复序列,并且,每条染色体的端粒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不同.人的端粒重复单位是5'-TTAGGG-3',重复长达15 kb[5].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体细胞端粒DNA长度随年龄或有丝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