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猕猴预存抗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对腺病毒体外感染单核细胞效率的影响

    作者:庄秋传;孙彩军;李锋;冯立强;刘宜楚;陈凌

    为了探索通过血液系统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方法,以中国猕猴为动物模型,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serotype 5,HAd5)为载体携带报告基因在体外直接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首先对HAd5在体外感染PBMC的条件进行优化,证实离心力可提高HAd5的感染效率;细胞分群结果表明HAd5特异感染PBMC中的CD14+单核细胞,仅感染小部分自然杀伤细胞,但几乎不感染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首次发现:猕猴体内预先存在的抗HAd5中和抗体滴度越高,其单核细胞在体外对HAd5的易感性越强.这种现象将拓宽基于腺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和疫苗的临床应用范围,尤其是对预先存在腺病毒中和抗体的人群更具意义,为探索更方便有效的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带来新的思考.

  • 大肠埃希菌体外感染对人精子运动参数、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庄东明;赵英会;于广福;史卫峰;王玉;李晓霞;于爱莲

    目的 研究体外大肠埃希菌感染对人精子运动功能、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寻找男性不育原因,为诊断和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男性不育提供依据. 方法 取30名健康青年男性精液,制备精子悬液,分为A、B、C、D4组:未处理的精子悬液作为A组(空白对照),大肠埃希菌悬液与精子悬液混合液为B组,中药清利生精丸处理的大肠埃希菌与精子混合液为C组,呋喃坦啶处理的大肠埃希菌与精子混合液为D组,分别在0、2、4h用CASA系统分析各组精子参数,用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用FITC-AnnenixV/PI双色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精子凋亡情况.结果 B组在4h时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VSL、VCL、VAP、ALH等运动参数均显著下降,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物处理组精子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B组精子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B组精子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大肠埃希菌体外感染可显著抑制精子运动,导致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细胞凋亡率增高.推测大肠埃希菌感染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 EB病毒在人单克隆抗-D研制中的应用

    作者:江朝富;傅涌水;罗广平;简少文

    EB病毒(EBV)可感染灵长类B细胞,使其获得持续生长的特性,即永生性.我们利用EBV的这一特性,在体外感染一能分泌抗-D的人B淋巴细胞,建立了能分泌抗-D的人淋巴细胞株(lymphocyte cell lines,LCL),为单克隆抗-D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新城疫病毒体外感染胃癌细胞诱导HSP70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春霞;刘开扬;朱舜亚;魏云玲;王晨红;薄爱华;戴洁

    我们通过新城疫病毒(NDV)感染诱导胃癌细胞HSP70(热休克蛋白)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在体外抗瘤活性,进一步探讨NDV的抗瘤机制,为未来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试验资料.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体形成的影响

    作者:程远;李多多;程计林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有较高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1],其病变部位存在大量的CMV DNA,并且,CMV感染诱导产生细胞因子影响宿主的脂肪代谢,使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导致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堆积,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基础,然而,CMV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病理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用CMV临床分离株体外感染主动脉细胞,观察感染后细胞内脂质体的形成,推测CMV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局部细胞内脂肪代谢的影响.

  • 鼠肝炎病毒3型N蛋白Ⅰ区激活mfg12凝血酶原酶基因

    作者:宁琴;严伟明;汪之沫;习东;刘铭锋;Gary Levy;罗小平

    目的:研究鉴定激活m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之冠状病毒3型或A59型鼠肝炎病毒(MHV-3,MHV-A59)核心(N)蛋白的功能区域.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与mfgl2启动子共转染实验明确m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之MHV-3或MHV-A59 N蛋白的功能区域.N蛋白内含Ⅰ基因突变病毒株Alb 110和其野生株Alb 111体外感染Balb/cJ小鼠巨噬细胞、Ⅰ基因表达载体与mfgl2启动子共转染实验阐明Ⅰ蛋白在mfgl2基因激活中的作用.结果:N蛋白包含由两个可变间隔区(A,B)隔开的三个结构区(Ⅰ,Ⅱ,Ⅲ),MHV-A59N蛋白Ⅰ区可增强mfgl2转录活性,当其基因序列突变为非嗜肝性MHV-JHM或MHV-21区序列时,则丧失激活mfgl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功能.Ⅰ基因突变病毒株Alb 110和其野生株Alb 111体外感染Balb/cJ小鼠巨噬细胞后对mfgl2的激活无显著差异,共转染实验阐明Ⅰ蛋白并非mfgl2基因激活中的必备因素,该组mfgl2启动子转录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N蛋白可激活mfgl2启动子,使其转录活性提高62倍.结论:鼠肝炎病毒N蛋白Ⅰ区为激活m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的病毒蛋白功能区域.

  • 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在体外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实验研究

    作者:彭松林;方煌;赵红卫;蔡卫东;黎逢峰;胡宁;陈安民

    本研究中我们将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dv-GDNF)基因感染体外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 从基因转录水平检测GDNF在体外BMSCs中的表达.同时我们还将体外感染的BMSCs与脊髓背根神经节共同培养,间接观察了BMSCs表达的GDNF的生物学活性.

  • 体外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作者:程勇前;聂青和;周永兴;黄晓峰;杨华光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已有研究证实,HCV存在母婴传播[1-4],其传播的途径可能为宫内传播、出生时传播和出生后的母乳、唾液传播.目前,关于HCV母婴传播的机制尚不清楚,宫内感染可能是HCV母婴传播的主要机制之一[2].本研究采用HCV RNA阳性血清,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滋养层细胞感染HCV后的超微结构改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HIV毒株分离及体外感染实验研究

    作者:黎志东;徐志凯

    目的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万某)分离获得HIV毒株,应用此毒株在体外攻击与HIV感染者长期无保护性行为未引发感染者(张某)及健康人的淋巴细胞,检测病毒感染细胞情况,研究抗感染保护的机制.方法采用RT测定法和P24抗原检测法.将HIV感染者淋巴细胞与健康人淋巴细胞共培养,并将获得的HIV毒株体外攻击张某及健康人的淋巴细胞,分别观察细胞病变并检测P24抗原及逆转录酶的活性.结果从万某血中分离获得了HIV-1毒株,连续8周显微镜观察,从第2周开始可见HIV特有的细胞病变,逆转录酶的活性检测和P24抗原检测结果从第2周为阳性,说明病毒分离成功.健康人淋巴细胞自HIV-1感染后2周开始,显微镜可观察到HIV-1特有的细胞病变,逆转录酶的活性检测和P24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表明HIV侵入.张某的淋巴细胞在HIV感染后显微镜下观察,始终未见特有的细胞病变,逆转录酶的活性检测和P24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HIV病毒未侵入细胞.结论分离的毒株可以感染健康人淋巴细胞,说明病毒本身无变异;病毒不能侵入张某的淋巴细胞,可能是其淋巴细胞表面HIV-1受体或辅受体的基因或功能发生突变,导致病毒无法侵入机体.

  • 金叶败毒及其拆方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龑;闻良珍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引起先天性及围产期感染的重要病原,妊娠期HCMV活动性感染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导致流产、畸形、死胎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和脏器损害.HCMV围产期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是国内外围产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金叶败毒是由金银花、大青叶、鱼腥草及蒲公英提取后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的纯中药制剂,近年来研究表明金叶败毒具抗HCMV作用[1].为进一步了解拆方中以哪味中药起主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配伍的意义,本研究以HCMV体外感染人胚肺(HEL)细胞为模型,比较金叶败毒及其组分以HCMV体外感染HEL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妊娠期用药的合理性,寻找恰当的治疗妊娠期HCMV感染的方法.

  • HB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HepG -2细胞方法建立

    作者:宋秀霞;居丽雯;卫国荣;姜庆五

    目的 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H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 -2的方法.方法 低温同步化处理HepG -2细胞后用高浓度HBV阳性血清与含有4%聚乙二醇的无血清伊格尔极限必需培养基(MEM)共孵育HepG -2细胞,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18 h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MEM继续培养6d,每隔24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 HBV阳性血清感染组HepG -2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在感染后第1d可检测到HBV DNA,分别为(16.04 ±7.99)×103、(8.84±3.97)×103 copies/mL,细胞内DNA含量在第2d达到(3.51±1.86) ×105 copies/mL,然后逐渐下降,在第4d降到检测下限以下,而培养上清中病毒DNA在检测的时间内逐渐升高,在第6天达到(8.41±5.34)×105 copies/mL;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感染组细胞膜和胞浆中均有HBsAg表达;传代培养感染细胞后,在第1代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BV DNA(3.58×105、7.34×105 copies/mL),第2代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少量HBV DNA(2.89×103 copies/mL),但细胞内检测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896 copies/mL),第3代细胞的上清和细胞内均未检测到HBV DNA.结论 HBV阳性血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HepG -2细胞,病毒能在细胞内进行短期复制.

  • 人类疱疹病毒6、7型体外感染淋巴细胞对CD抗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姚堃;彭光勇;任强;季晓辉;周峰

    人类疱疹病毒6 、7型(HHV-6、HHV-7)是近年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家族的新成员,它们对淋巴细胞具有高度的亲嗜性,同属于人类β-疱疹病毒.HHV-6根据体外生长特点,对单抗的反应性及限制性酶切图谱等方面特征又分为2种类型:A型和B型[1].本文研究了HHV-6A型株GS及我室分离的HHV-6 B型株 CN5、HHV-7YY5 3株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对CD抗原表达的影响[2,3],并对其免疫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 071 肺炎衣原体体外感染淋巴细胞及增殖

    作者:

  • 乙型肝炎病毒受体研究近况与展望

    作者:王涛;陈东风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并发症是当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肝细胞是HB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病毒与受体特异结合并进一步侵入肝细胞是感染启动的关键步骤.虽然之前报道了一些可能的HBV受体,但在病毒体外感染系中仍无法确定起确切作用的分子,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实验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候选HBV受体蛋白.本文主要就此做一综述.现对几种可能的HBV受体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HepG2细胞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安辉;徐德忠;门可;闫永平;张景霞;卢娟

    目的建立HB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HepG2细胞的实验模式.方法在六孔板上培养HepG2细胞,用HB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HepG2细胞,设立感染组和对照组.用HBV阳性血清和感染组细胞共孵育24 h,0.01 mol/LPBS清洗细胞后,每孔板中加入4mlDMEM细胞培养液,每隔12 h收集细胞上清液至PBS洗后84 h.收集完后一次细胞上清液,收集细胞培养板中的细胞.ELS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PCR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中HBV DNA;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的含量.结果HBV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在PBS洗后第12 h,ELISA即可检测到HBsAg并持续到84 h,PCR检测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和感染组细胞的HBV DNA均阳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的结果:感染组PBS洗后(0 h)的HBV定量为阴性,而在PBS洗后36 h、84 h细胞培养上清中HBV的量达到5×105,3×106 copies/ml).结论用HB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HepG2细胞的实验是可行的.

  • HCV体外感染多种细胞株的观察

    作者:叶进;曾令兰;刘微;郭劲松;罗端德

    目的寻找HCV体外感染的细胞培养系统.方法选用HCV RNA阳性血清感染人单核细胞株(U937)、人T淋巴细胞株(Molt-4)、人胆囊细胞株(Kirlich)、猪肾细胞株(PK15)、鼠睾丸细胞株(STE)、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等7种细胞.应用RT-PCR法检测HCV RNA在这7种细胞中的感染和复制情况.结果 7种细胞中均能检测到HCV RNA正链,并且在U937、Molt-4和HepG2细胞株中发现HCV RNA负链.结论 U937、Molt-4和HepG2细胞株可以作为HCV体外感染的细胞培养系统.

  • 激光共聚焦技术证实HCV NS5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定位表达

    作者:聂青和;程勇前;黄晓峰;张亚飞;罗新栋;杨家骥;杨艳红

    目的 胎盘屏障是营养物质以及某些药物、病原体、激素等从母体进入胎儿的必经之路.体外分离培养滋养层细胞是研究其功能及母体与胎儿之间物质交换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细胞学基础.本研究的目的 是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体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以HCV 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试验.应用RT-PCR法定性及定量检测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CV RNA,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HCV感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测到HCV RNA,而对照组始终未检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HCV NS5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周围.结论 感染HCV的人滋养层细胞中存在HCV NS5表达.此研究为进-步深入研究HCV的母婴传播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 体外感染实验探讨丙型肝炎病毒的ADE分子机制

    作者:聂青和;罗新栋;黄晓峰;张亚飞;程勇前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感染人滋养层细胞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作用,以探讨HCV母婴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HCV阳性血清以4种不同方式感染人滋养层细胞,以免疫电镜观察HCV病毒颗粒在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应用RT-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外的HCV RNA正链、负链,HCV NS5、NS3及C区抗原.结果 在滋养层细胞胞浆内发现了HCV病毒颗粒,HCV RNA正链、负链,HCV NS5、NS3、C区抗原仅在全血清感染细胞内或上清中间断测得.结论 HCV可以在滋养层细胞中复制.HCV感染滋养层细胞的过程中存在ADE机制,抗体和补体均参与了HCV的跨膜转运过程.

  • 猪鼻支原体与猪地方性肺炎

    作者:王占伟;熊琪琰;邵国青

    猪鼻支原体(Mhr)是小猪呼吸道的常在菌,在猪群中的检出率很高,可引起猪发生肺炎、多浆膜炎、关节炎和中耳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并可继发其它病原感染,加重呼吸道症状.Mhr也是细胞培养的常见污染物和多种癌症的诱发因素.Mhr引起猪肺炎的机理除了在病理变化方面有介绍外,其深层次的机制还未见报道,其在呼吸道移行及诱导全身性疾病的机制也不清楚.本文将从猪地方性肺炎(SEP)及主要致病原、可能的致病机理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阐述Mhr肺炎,为该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新手段,同时也为Mhr和其它病原共感染的研究提供借鉴.

  • HCV感染人滋养层细胞过程中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聂青和;罗新栋;张亚飞;黄晓峰;李军;邵彬;程勇前;陈朝霞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感染人滋养层细胞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作用,探讨HCV母婴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HCV阳性血清以4种不同方式感染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应用RT-PCR法对标本进行HCV RNA定性检测,并进一步评估不同浓度CD16单抗对感染过程的阻断作用.此外,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滋养层细胞感染HCV病毒颗粒情.结果 HCV RNA在全血清组、CD81单抗阻断组及LDL-R单抗阻断组多个标本均为阳性表达,且平均拷贝数较高,在FcγRⅢ(CD16)单抗阻断组多个标本内未能检测到HCV RNA的表达,且阳性标本拷贝数较低;CD16单抗对感染的阻断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全血清组、CD81单抗阻断组及LDL-R单抗阻断组多个标本细胞内可间断测得未脱壳的HCV病毒颗粒,CD16单抗阻断组细胞内未能检出.结论 滋养层细胞膜CD81和LDL-R分子不参与HCV感染滋养层细胞的过程,而FcγRⅢ分子则与此过程密切相关.HCV感染人滋养层细胞过程中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