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螺钉滑丝原因分析及取出体会
笔者自2009-03-2015-03对24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滑丝螺钉采用不同方法取出,总结经验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9~56岁,平均42岁.肱骨骨折术后4例,尺骨骨折术后3例,桡骨骨折术后4例,股骨骨折术后5例,胫骨骨折(包括内踝骨折)术后8例.普通钢板螺钉固定14例,带锁定螺钉钢板固定4例,单纯螺钉固定6例.术后1年内取出5例,术后10年取出17例,术后5年以后取出2例.
-
锁骨内固定术后节段性骨缺损一例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10%[1],然而很少发生骨不连,尤其是较大段的骨缺损则更为少见.
-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螺钉折断滑入膝关节一例
患者,男性,30岁,地板装饰工人.主因右膝关节肿张、疼痛,活动受限2周,出现交锁1周入院.于2年前因车祸致右股骨干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在外院行清创、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未辅以其它外固定.
-
股骨逆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螺钉断裂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跌倒致右股骨转子间骨折2 h入院,经术前准备后于伤后第4天行切开复位,先用一颗螺钉固定骨折斜形断面,再行DHS 5孔钢板内固定.手术顺利,术后复查X线片骨折对位对线好,予以抗感染等治疗,术后12 d出院.
-
胸锁关节脱位内固定钢针游走心包肺内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7岁.因左胸锁关节脱位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5个月,常规摄片时发现克氏针坠入纵隔及右上肺1个月而入院.患者于1994年6月跌伤致左胸锁关节前脱位,于当月在本院行左胸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佳,10月份来院准备拆除内固定时摄片发现克氏针偏离固定部位,胸透证实1枚在右上肺内,1枚在心包内.在全麻下行经胸腔取异物术.取胸骨旁切口分左右二路,先切除右第三肋软骨进入右侧胸腔上部,触及克氏针位于脏层胸膜之内,顺利取出1枚长约5.5 cm克氏针,针孔丝线结扎,未见漏气及肺压缩.接着行切除左第三、四肋软骨切口进路,在心包前后未及异物,术中X线证实克氏针位于心包内,切开心包,吸净淡血性液体约300 ml,探查心包腔可见异物,延长心包切口,直视下见长约5 cm克氏针游离于心包腔内,直视下取出克氏针,术后常规处理,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无特殊不适主诉.
-
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一例
笔者于2006年5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严重异位骨化1例.报告如下.
-
肱骨上段骨折内固定失效一例
笔者于2010年9月收治肱骨上段骨折1例,内固定术后失效改锁定钢板固定,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昏迷,右上臂撕脱伤,右肱骨上段骨折伴右尺桡骨骨折,急诊行开颅+清创缝合+骨折内固定术(采用非锁定加压钢板),术后昏迷28 d,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术后8个月复查见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图1),查体有反常活动及疼痛,尺桡骨基本获骨性愈合,予以取出失效的钢板及螺钉,更换锁定钢板固定(图2)+自体松质骨移植.
-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进展
肱骨干骨折较多见.内固定术后存在有些问题.如肱骨下1/3骨折易造成骨不连、桡神经损伤 [1]、肱动脉损伤,开放性骨折易感染.骨缺损易造成骨不愈合等.1958年出现了AO学派,AO治疗原则解剖复位并坚强内固定.对骨折块血运影响明显,使骨折不愈合增加,坚强内固定导致的应力遮挡使再骨折发生率增高,达不到预期的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2].Miiller按损伤机制、粉碎程度、软组织损伤、骨折移位等,提出AO分类 [3].
-
感染性胫骨骨不连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感染性骨不连是指骨折不愈合同时伴有持续性的感染达6个月以上者[1].造成感染性骨不连的因素很多,开放性骨折是常见的原因,此外,随着外科医生对手术治疗骨折或骨病热情的增长,经内固定术后发生的感染性骨不连比例正逐渐提高.在全身骨骼中,感染性胫骨骨不连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胫骨解剖结构特异,滋养血管少且易损伤,同时胫骨前内侧面肌肉组织薄弱,极易在创伤后发生较严重的骨折,并伴有感染.感染性胫骨骨不连伴发的病理损害包括:骨髓炎、多发性的窦道形成、骨质及软组织缺损、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复杂的肢体畸形、肢体的长度不等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等[1].这些损害通常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病残率,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对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的患者,应早期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治疗,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促进骨折的愈合.
-
老年髌骨骨折术后玻璃酸钠注射液的疗效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在老年性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疗效。方法:40例老年性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20例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20例膝关节内不注射任何药物,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以及无痛大活动度( ROM)测定,并做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取得无痛大ROM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髌骨骨折术后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对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作用明显。
-
股骨颈内固定空心钉取出术后白色念珠菌感染1例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甚至致死的常见骨折.对于40岁左右年轻病人大多是高能量损伤,目前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内固定的方法,包括空心钉等等.往往会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可以取出内固定以起到减压的作用,或内固定因坏死骨质吸收而穿入关节腔加重疼痛,需要取出内固定.对于空心钉取出术后感染比较少见.我科2011年5月收治1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2年,股骨头坏死.空心钉取出术后深部感染,现报告如下.
-
颈椎前路内固定失败翻修一例报告
我科于2011年5月收治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钢板松动行翻修手术病例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术后8个月,发现内固定松动40余天"于2011年5月入院.患者2010年8月因头颈部外伤导致C5、C6椎体骨折并四肢瘫痪,在外院行C5、C6椎体切除钛笼植入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
-
腰椎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原因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与患者自身因素、融合方式、内固定物性质、融合节段、随访时间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笔者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
与腰椎椎弓根钉相关的顽固性腰痛
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远期可出现腰痛,其疼痛原因较多,包括腰椎不稳定、邻近节段退变、感染、肿瘤及腰背肌无力等等.我院自2006年8月~2009年6月共收治腰椎内固定术后半年仍有顽固性腰痛的患者6例,严重者不能下地行走,患者均经口服消炎止痛药、理疗、局部封闭等治疗方法,腰痛不缓解,采取取出内固定后,患者疼痛缓解,现总结分析如下.
-
闭合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创口感染
随着脊柱内固定手术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其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例也逐渐增多.传统的局部清创引流、全身大剂量应用抗生素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治疗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1~3].2005年2月~2011年1月,我科在治疗7例脊柱内固定术后创口严重感染的患者时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VSD)技术,明显缩短了疗程,降低了治疗难度,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1~65岁.T11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3例;L1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2例;L3~L5椎管狭窄减压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1例,L5滑脱(Ⅱ度)椎间融合、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1例.发生感染时间为脊柱内固定术后10~31d,其中5例切口已经愈合,2例切口尚未愈合.
-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比较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对其治疗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就12例迟发性感染的治疗经验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自1997年1月~2000年8月,我们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A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10例,腰椎滑脱R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1~45岁,平均32岁.窦道发生的时间距第一次手术的时间为12~34个月,平均16个月;窦道出现后距第二次手术的时间为20d~2个月,平均1个月.
-
脊柱术后切口深部感染内置物的归宿
郑召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510080)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脊柱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20%[1].SSI根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浅部感染(感染位于深筋膜之上的皮肤及皮下)、深部感染(位于深筋膜下)和相邻组织器官间隙感染[2].浅部感染不涉及内置物,且大多可通过局部换药和应用抗生素治愈.但深部感染的处理较为棘手,尤其是在使用了内置物的情况下,当前仍无被普遍接受的标准处理方案.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原因临床分析
经椎弓根置入螺钉固定治疗脊柱疾患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满意、安全简便等优点.随着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一些相关的并发症,其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自1999年3月~2003年8月收治21例胸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患者,报告如下.
-
巧取内固定术后的万向螺钉及钉帽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脊柱手术中常用的内固定器材,大多数情况需要取出.由于制作厂家繁多,其设计的万向椎弓根螺钉尾端及其螺帽规格不尽相同,往往一时难以找到合适配套的取出器械,如果再遇到凹槽被拧滑、变形等,更增加取出的难度.我们采用多规格的工业用内六角扳手、齿科钻头等器械取出进口与国产共7种不同规格的内六角螺帽32枚、万向螺钉15枚.有效解决情况了上述难题,介绍如下.
-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观察及预测
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是临床常见病,占全部骨折的超过5%,并且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骨质疏松等老年性疾病明显增加,FNF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由于人类股骨头的血供特点,部分FNF患者可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并有80%未经治疗的患者发生股骨头塌陷和骨关节炎,从而影响髋关节功能,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1].约20%~36% FNF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后需行第二次手术,其中11% ~19%因发生ANFH而被迫使用假体[2].但是假体价格昂贵,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且仍有一部分患者并没有发生ANFH,故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预测FNF是否发生ANFH,从而大限度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及患者的痛苦已成为全世界FNF治疗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并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