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模型鼠膈肌dystrophin表达及病理改变

    作者:张雅妮;张成;于美娟;王淑辉;李美山;黄慧;熊符;冯善伟;柳太云;卢锡林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模型鼠-mdx鼠膈肌的治疗效果.方法取雄性SD大鼠骨髓干细胞经尾静脉植入放疗处理后的8周龄雌性mdx鼠(n=18),于移植后4、8、12周各取6只mdx鼠的膈肌行HE染色、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免疫荧光检测以及dystrophin mRNA的RT-PCR分析,同时用正常C57鼠及放疗而未移植的mdx鼠作为对照,另进行PCR反应检测实验鼠膈肌内Sry(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基因.结果移植后mdx鼠膈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较放疗而未移植mdx鼠有所减少;移植后核中心移位纤维比例[移植后4、8、12周分别为(15.58±0.91)%、(12.50±1.87)%、(10.17%±1.17)%]较未移植mdx鼠(19.5±1.87)%显著减少.移植后dystrophin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比例[移植后4、8、12周分别为(1.00±0.32)%、(6.00±1.05)%、(11.92±1.11%)]较未移植mdx鼠(0.17±0.41)%显著增加.RT-PCR结果显示C57鼠膈肌的dystrophinmRNA相对含量(0.63±0.04)高;而未移植mdx鼠的膈肌中未检测到dystrophinmRNA;移植后的mdx鼠膈肌中mRNA的表达水平(移植后4、8、12周分别为0.19±0.05、0.26±0.06、0.36±0.04)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移植后各时间点mdx鼠膈肌Sry基因均为阳性.结论骨髓干细胞系统移植mdx鼠可以恢复部分膈肌的dystrophin表达,改善膈肌的病理,骨髓干细胞移植有希望成为全身治疗DMD的有效方法.

  • 肾切除术后残留肾组织致漏尿1例

    作者:蔡勇

    患者,女,36岁,10 a因右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近1月来出现右腰部胀痛,无其它伴随症状。门诊行B超检查,诊断为右肾重度积水。入院体查:右腰部巨大包块,压痛,右肾区有叩击痛。静脉尿路造影示:左肾功能正常,右肾不显影。生化及其它检查均正常。遂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与周围组织粘连,肾皮质菲薄,穿刺吸出约3 L混浊白色液体。钝性分离肾脏,至肾上极时发现肾脏与膈肌明显粘连,经锐性分离后切除肾脏。术后1~5 d腹膜后引流管每24 h引流出血性液体<30 mL,术后第6天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200 mL,以后每天引流液约200~300 mL。B超检查提示:右侧肾窝内靠近膈肌处有一约1.5 cm×2.0 cm实质性包块,并有血流影像。引流出的液体行生化检查见细胞管型。诊断为残留肾组织并漏尿。患者带管出院。出院后1个月引流管自行脱落,伤口愈合,病人未诉不适。术后近1 a,患者再次来我院复查,B超检查示:右腰部液性包块约11.5 cm×10 cm,靠近膈肌处未见实质性包块,无血流影像。行CT及右侧输尿管插管造影等检查,排除附加肾及尿液反流。行右腰部穿刺,置管引流,引流出混浊淡黄色液体约2 L。1周后引流液明显减少,3周后每24 h引流液约5 mL,遂拔除引流管,后反复复查B超无积液,痊愈。

  • 电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肌营养不良模型大鼠膈肌功能的调节机制

    作者:陈建雄;刘昌盛;何颖;李桂元;孔祥翱;童娟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肌营养不良模型大鼠膈肌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疗法对COPD大鼠呼吸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模型组、 单纯电针组、 单纯运动组、 电针加运动组,每组8只.成功复制COPD肌营养不良大鼠模型后,对各干预组大鼠进行电针和/或有氧训练等治疗.末次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检测大鼠肺功能,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大鼠膈肌组织肌球蛋白重链(MHC)-1、MHC-2 mRNA及膈肌相关信号蛋白Atrogin-1、MuRF-1、MyoD 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吸气阻力(RI)、 功能残气量(FRC)上升(P<0.05),动态肺顺应性(Cydn)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RI、FRC降低(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HC-1、Atrogin-1、MuRF-1、MyoD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HC-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MHC-1、Atrogin-1、MuRF-1、MyoD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MHC-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单纯运动组比较,单纯电针组Atrogin-1、MuRF-1、MyoD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MHC-2表达水平升高(P<0.05),电针加运动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疗法能够提升COPD肌营养不良模型大鼠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膈肌MHC-2 mRNA表达,降低Atrogin-1、MuRF-1、MyoD mRNA表达,从而干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减少肌球蛋白丢失,减轻膈肌萎缩有关.

  • 右膈肌自发性破裂1例

    作者:

    患者,男,34岁,因腹痛伴呕吐1 d于2008年2月19日人院.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肛门未排气、排便,无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10年前有右胸部外伤史,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体格检查:痛苦面容,口唇无紫绀,呼吸平顺,鼻翼无煽动,气管居中,右侧呼吸音稍弱,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腹肌软.

  • 右主动脉弓2例

    作者:杜瑞;张佳立

    例1,孕妇37岁,孕29+6周,于2013年7月18日行引产。 B超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单心室、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并见胎儿胃泡在心脏左侧方,不排除膈疝可能。大体解剖所见:女性胎儿,重1350 g,心脏见左、右心房,卵圆孔直径0.8 cm,未闭0.3 cm。仅有一个心室,瓣膜上方流出道扩张膨大,平坦,直径1 cm。主动脉在右侧,肺动脉在左侧,平行发自心室。主动脉直径0.7 cm,肺动脉0.5 cm。主动脉向上向右发出3支(自左至右,左无名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后向右后绕过食管及气管至脊柱左侧下降为降主动脉。肺动脉干分左、右支气管支。未见动脉导管。膈肌未见缺损,胃位于膈肌上方心脏左侧。左肺四叶,右肺二叶。未见脾脏。阑尾位于中腹部。其余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右主动脉弓( right aortic arch , RAA )、动脉导管缺如;左肺分叶异常;胃异位;无脾症;肠旋转不良。

  • 超声评估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时右侧膈肌厚度变化率

    作者:廖燕凌;林莹;郭艳华;郑晓春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达到气管拔管指征时右侧膈肌厚度变化率的超声评价.方法 选择择期行非胸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男性组(46例)和女性组(43例),术中根据生命体征变化调整麻醉用药,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术毕前30 min停用肌松药并给予0.8μg/kg右美托咪定.术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采用5 ~ 10 MHz超声探头在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通过第8~ 10肋间,使用M型超声记录拔管时、拔管后30 min膈肌厚度变化指标,包括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inspiration)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expiration),并计算膈肌厚度变化率DTF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fraction).同时记录拔管时间和拔管时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与术前[男(59.63±10.38)%,女(57.72±9.59)%]比较,两组拔管时DTF[男(38.28±6.37)%,女(40.51±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后30 min[男(58.37±9.64)%,女(56.09±8.73)%]两组DT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拔管时比较,拔管后30 min两组DT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拔管时间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恢复期应用超声评估右侧膈肌厚度变化率具有可行性,对于判断气管拔管时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右胸单切口手术切除肝癌并肺转移癌13例

    作者:阳燕春;欧阳彦成;马天波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于2004-2007年对13例肝癌并肺转移患者经右胸单切口通过膈肌切除肝内转移灶,治疗效果良好,该手术径路值得探讨,现总结如下.

  • 食管裂孔疝的诊治

    作者:邓陶然;李维娜;邓豫;付向宁

    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是指胃的一部分或其他腹腔脏器经膈肌的食管裂孔突入胸腔内。一般认为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东方人低于西方人,在一组23万人群的普查中,发病率约为0.52%,因消化道症状而就诊的患者中,该病占5%~2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膈肌中钙蛋白酶/钙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

    作者:刘待见;韩校鹏;宋园园;刘剑波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钙蛋白酶抑制剂(calpains/calpastati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膈肌中的表达.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PD组,COPD组采用反复烟熏染毒及气管滴入脂多糖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观察大鼠肺组织及膈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测定大鼠膈肌中calpains和calpastat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COPD组可见膈肌萎缩,对照组未见明显萎缩.COPD组膈肌中calpains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强(P<0.05),calpastat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calpains/calpastatin表达失衡,可能参与COPD膈肌萎缩.

  • 地塞米松对COPD大鼠膈肌泛素-蛋白酶体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

    作者:范伟;刘朝晖;张溪林;梁志科;曾祥富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膈肌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中E2-14K、MAFbx、MuRF-1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其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3只、模型组15只及干预组14只.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加反复熏香烟法复制COPD大鼠动物模型.蛋白免疫印记方法测定大鼠膈肌内E2-14K、MAFbx、MuRF-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膈肌中的TNF-α水平.分析TNF-α及与E2-14K、MAFbx、MuRF-1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建立COPD大鼠模型;COPD大鼠膈肌中E2-14K、MAFbx、MuRF-1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干预组膈肌中E2-14K、MAFbx、MuRF-1较模型组降低(P<0.01);TNF-α水平与E2-14K、MAFbx、MuRF-1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OPD大鼠膈肌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表达与TNF-α水平有关,地塞米松降低COPD大鼠膈肌泛素-蛋白酶体表达可能与下调TNF-α的抗炎作用有关.

  • 阿霉素对大鼠膈肌收缩功能及超微结构的损伤

    作者:方迎艳;胡杰;关宿东

    目的:研究阿霉素(adriamycin)对大鼠膈肌力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阿霉素组,每组8只.阿霉素组给予阿霉素2.0 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6次,累计量达12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体外灌流大鼠膈肌条的方法,分别测量其单收缩张力(Pt)、大强直张力(Po)、峰值收缩时间(CT)、半舒张时间(1/2RT)和张力一频率曲线的变化;测定膈肌组织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电镜观察膈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鼠膈肌Pt和Po值,阿霉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T和1/2RT,阿霉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给予10、20、40、60、80、100Hz频率刺激膈肌条,阿霉素组张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阿霉素组ATP酶和SDH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电镜显示阿霉素导致膈肌组织线粒体数量减少,空泡化.结论:阿霉素降低大鼠膈肌收缩功能,损伤膈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

  • 膈肌原发性淋巴瘤1例报告

    作者:许俊海;高思举

    1 病例报告病人,女,50岁.因左下胸胀痛伴低热、乏力2个月于1997年4月1日入院.2个月前病人开始出现左下胸胀痛不适,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至38℃之间,曾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无伴气喘、咳嗽.

  • 心口痛,先分清“轻重缓急”

    作者:张宇

    “心口痛”是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症状。引起心口痛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于胸壁、胸膜、肺、心血管、纵膈、食管及膈肌等部位发生病变所引起。另外,肋间神经病变也常会引起胸痛。对此,可能很多人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并没有加以重视。这里要提醒大家,心口痛首先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如果是急重症,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

  • MDCT动态增强扫描测量肝癌与膈肌交界面弓弦比对膈肌侵犯的诊断价值

    作者:左阳;苏丹柯;赖少侣;刘丽东;罗宁斌;金观桥;刘宇

    目的:探讨MDCT动态增强扫描不同期相测量肝癌与膈肌交界面弓弦比对膈肌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影像学检查提示癌灶与邻近膈肌关系密切的肝癌患者90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53例无膈肌侵犯,37例有膈肌侵犯。分别测量3个期相(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增强扫描静脉期)CT图像中的弓长(肝癌与膈肌交界面长度)、弦长(与弓长大致平行的肿瘤大径线),并计算弓弦比。通过分析3个期相所测弓弦比对肝癌膈肌侵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并确定诊断阈值。结果无膈肌侵犯与膈肌侵犯在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增强扫描静脉期所测弓弦比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约0.05),ROC曲线示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增强扫描静脉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4、0.769、0.893,Z检验示增强扫描静脉期与平扫、增强扫描静脉期与增强扫描动脉期的AUC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约0.05)。取增强扫描静脉期所测弓弦比的阈值为1.07时,其诊断膈肌侵犯的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84.9%。结论 MDCT动态增强扫描静脉期图像测量肝癌与膈肌交界面弓弦比可以作为评估癌灶侵犯膈肌的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 食管结核1例

    作者:黄耀元

    患者女,53岁,农民,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拟诊食管癌入院.一年前曾行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活检为淋巴结核.体格检查正常,血常规正常.胸片见两肺多个散在钙化影.钡造影见下段食管长约3cm,充盈缺损,粘膜中断,边缘不规则,管壁尚柔软,其周边可见软组织块影.胃镜:距门齿35cm食管右侧壁见一1.2em×1.0em肿物,表面不平,质中,有轻度糜烂,管壁活动尚好.病理活检:粘膜重度慢性炎;刷检细胞学检查:疑癌.1999年12月8日手术,经左后外第6肋间隙进胸,病变位于食管下段近膈肌处,肿块3cm×3cm×1.5cm,有干酪样物,食管旁淋巴结肿大5em×3cm×3cm,与食管病变融为一体,含钙化物及干酪样物,快速病检为增殖型结核,给与食管病灶及淋巴结清除,食管肌层缺损区用带血管蒂膈肌瓣包绕修补.术后给予抗痨治疗,第11天拆线,伤口甲级愈合.

  • 对粘附在胸片膈面上的三角状影的探讨

    作者:李家言

    在日常工作中,时而于胸片膈面上可看到三角状影.由于人们对它不很熟悉,往往会不加思考地把它误认为是膈肌粘连.笔者通过胸片与CT对照分析了36例在胸片膈面上的三角状影,以提高认识.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作者:徐荣铭;罗明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迅速的术后恢复等特点,现已逐渐成为许多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1].但由于在气腹状态下,大量CO2经腹膜吸收,可使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腹内压增加、膈肌上抬、气道压增加,对呼吸循环造成不良影响[2].我院自2000年开展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 电视胸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

    作者:黄小燕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它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肺、胸膜、心包、膈肌等各种疾病,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我科自2000年5月开始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不改变体位的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上中段食道癌47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思光;韦涌初;曾建业;阳世雄

    左侧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剖开膈肌进行腹腔内操作,一直是食管外科的传统手术径路,但对中上段食管肿瘤不易显露,同时切断肋骨和膈肌,术后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大.2000年3月至2007年5月,我院应用经右前外侧胸、左颈、上腹正中三小切口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47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

    作者:黄容泰

    1 正常CT解剖右侧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的前内上方,恰在下腔静脉的后方,分内、外支;外支较短,常被肝右叶相重.形态多呈斜线形,与右侧膈肌脚平行,与下腔静脉构成似"蝌蚪状".左侧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的前内方,和脾静脉后方.形态常为"人"字形或倒"Y"形或倒"V"形.一般右侧肾上腺位置稍高于左侧肾上腺.双侧肾上腺大小≤同侧膈脚.总之,正常肾上腺轮郭光滑,边缘平直或略凹,而决不呈圆形,这是正常和异常的重要鉴别点.

621 条记录 25/32 页 « 12...2223242526272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