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培酮导致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反复疑人害己、自笑等6年,再发2个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饮酒史.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使用氯氮平治疗病情好转,因体质量增加、月经失调等而停用氯氮平6月,病情再发入院.入院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诊断精神分裂症,使用利培酮能控制病情(剂量为5 mg/d).治疗第6周末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大便呈白陶土色,小便呈浓茶色;一般情况尚可,诉纳差、乏力、尿黄;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黏膜、球结膜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
-
新生儿急性糜烂出血性全胃炎一例
患儿男,出生31 h,第1胎,第1产,胎龄38周,剖宫产(羊水早破19 h ),出生体重3 270 g ,Apgar评分8分,产程中羊水色清,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23 h 开始出现呕吐鲜血,共3次。体检:足月新生儿貌,反应欠佳,面色苍白,哭声响,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口腔粘膜完整无溃破。呼吸3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血压70/40 mm Hg(1 mm Hg=0.133 kPa),腹软无胀气,脐部无渗血,未及包块,未见肠型蠕动波,肝肋下2 cm,质软,脾肋下未及,肠鸣音4~6次/min。四肢暖,肌张力正常。余未见异常。血WBC 25.1×109 /L,N 0.89,L 0.10,RBC 2.99×1012/L,Hb104 g/L,PLT 191×109 /L。出血时间2 min,凝血时间5 min,粪便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200092 隐血试验(++),凝血酶元时间测定15.5s/12s,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52.3s/38s。腹部直立位平片:肠腔充气良好, 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肠壁无水肿或虫蚀样改变。 入院后行新生儿电子胃镜检查,示:全胃粘膜充血水肿明显伴糜烂,胃体、胃窦部大弯侧片状糜烂,伴少量渗血,即诊断为"糜烂出血性全胃炎"。予西咪替丁、思密达和抗感染治疗,并根据监测胃液pH值的结果及时调整西咪替丁和思密达剂量。第13天后胃肠减压转清、粪隐血试验转阴,开始进食,由糖水逐渐过度到奶,入院第26天痊愈出院。 讨论本病较为罕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症状无特异性,如反复呕吐、上腹胀、便血等,需与咽下母血、早发性维生素K缺乏、消化道畸形,特别是胃血管畸形、胃扭转、胃食管裂孔疝等相鉴别。其诊断主要依据是电子纤维胃镜检查。该病例的病因考虑与围产期感染及维生素缺乏有关。该病例的特点在于:首先发病时间早,生后24 h内发病,而一般的自然出血症发生在生后2~3 d,这是其突出之处。其次,经补充维生素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很快恢复正常,而消化道出血时间长达10 d且出血量多,这与一般消化道出血所不同之处。治疗:在去除应激因素,有效抗感染及纠正低氧状态,同时应用西咪替丁制酸、思密达保护胃粘膜、1%的碳酸氢钠将胃内pH值提高至7.0,以利于胃粘膜的再生和修复,一般可治愈。严重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在行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亦有较好的预后,新生儿一般慎用。
-
婴儿自身免疫性肝炎Ⅱ型一例
患儿,男,10个月,因“皮肤、巩膜黄染6 d”入院。患儿无发热、抽搐、腹泻,无特殊药物或食物服用史,全身皮肤黄染呈进行性加重,小便色黄,大便呈白陶土色,精神尚可,食欲正常。个人史:足月平产,孕3产1,出生体重3.2 kg,生后混合喂养,按时按卡接种疫苗。家族史: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
阻塞性黄疸伴胆道真菌感染2例报道
1典型病历病例1:患者女,60岁,以"纳差、乏力2月余,皮肤、巩膜黄染20天"为主诉入院.入院2月前因纳差、乏力就诊,B超提示胆管癌伴肝内转移,行肝动脉化疗栓塞,1月后逐渐出现黄疸症状,大便白陶土色,B超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上段实性占位及肝内多发结节样占位.肝功能化验TBIL139μmol/L、DBIL77.2μmol/L、IBIL62.1μmol/L,GGT135U/L、ALP326U/L.血常规正常.经积极术前准备,C型臂下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术,术中行胆道取活检,放置内外引流管.术后引流通畅.组织病理结果提示为真菌菌团.应用大扶康抗真菌治疗.术后病人黄疸减轻,症状恢复良好,复查GGT 7U/L、ALP116U/L、TBIL 24μmol/L.
-
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患者 男,18岁,学生,北京本地人,因乏力、食欲不振、尿黄1周,于2006年6月5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感轻度乏力,食欲不振,饮食减少1/3,尿黄如茶色,轻微恶心,无呕吐,无发热、腹痛、腹胀,无肝区不适.无牙龈出血、皮肤瘙痒、白陶土色大便,体重无减轻,夜间睡眠可.
-
人血丙种球蛋白致婴儿血尿5例
2003年5~9月,我科门诊发现5例因肌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球)出现血尿的患儿.5例婴儿均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为增强免疫力肌内注射丙球,每次0.1~0.2ml/kg,次日发现肉眼血尿,体温正常.否认近期有其他药物应用史.5例婴儿均为纯母乳喂养.体检无异常发现和其他部位出血.粪隐血(一),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每日排尿数次后血尿消失.临床资料见表1.
-
泥浆水及时口服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一例
我们接诊急性百草枯中毒1例,由于及时给予粘土、白陶土水口服,抢救成功,报告如下.患者女,12岁,学生,于1997年2月24日晚,睡梦醒来不自觉口服体积分数为20%的百草枯水剂约20ml,出现恶心并呕吐1次,吐出物为绿色液体,家人急调黄泥浆水灌服催吐后,送当地医院.入院检查:T 36.3℃,P90次/min,R 20次/min,意识清楚,精神差,口唇微发绀,口吐白沫,双侧瞳孔约3 mm、等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啰音,腹软,上腹轻微压痛,肝脾未触及.给予白陶土60g、体积分数为20%的甘露醇200ml+硫酸镁10 g口服;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青霉素钾盐、地塞米松;肌内注射速尿;口服心得安、西米替丁、维生素B1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保肝治疗.第3天出现舌边缘溃烂,第5天口腔粘膜溃烂,给予华素片口服、波尔多液漱口清洁口腔等,住院20d,痊愈出院,半年随访无后遗症.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死亡率高.根据百草枯遇土壤易分解的特点,在抢救时催吐、洗胃过程中,宜及早采用白陶土或就地取清洁粘土调成混悬液灌服,并用硫酸镁导泻,使胃肠道内的百草枯迅速被吸附、分解,排出体外.本例患者由于及时口服了粘土混悬液,减少了毒物的吸收,成功治愈.此法在基层医院初诊时及早采用也是可行的.
-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及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54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Q中毒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8只.采用100 mg/kg PQ灌胃的方法复制PQ中毒模型;制模后治疗组立即给予白陶土48 g/kg联合普萘洛尔3.2 mg/kg灌胃,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制模后6、12、24 h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制模后6 h对照组、PQ中毒模型组和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灰度值:0.655±0.045、0.656±0.045、0.641±0.036),制模后12 h、24 h PQ中毒模型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多(12 h:0.824±0.039比0.634±0.038,24 h:0.742±0.039比0.658±0.041,均P<0.05),治疗组较PQ中毒模型组明显降低(12 h:0.760±0.050比0.824±0.039,24 h:0.686±0.041比0.742±0.039,均P<0.05).光镜下可见:PQ中毒模型组早期肺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12 h肺泡腔出现大量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24 h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肺内小灶状或大片状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治疗组亦出现了肺炎性细胞、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等表现,但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干预能明显降低PQ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防治PQ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
慢性特发性黄疸1例报告及病理分析
1病历摘要患者,女,12岁,学生.因间歇性黄疸、腹胀1年半,于1997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4月无明显原因出现恶心、厌油、纳差、乏力,排淡黄色尿,1个月后症状加重,并见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瘙痒,腹胀,大便呈白陶土色,先后在外院及我院按"病毒性肝炎、结石性胆囊炎"予以消炎利胆片、硫酸镁、丹参和保肝治疗,1月后症状缓解.
-
构建非交通性颈脊髓空洞伴发胸段脊柱侧凸兔模型
背景:基于脊髓空洞常与脊柱侧凸相伴发的特点,构建具有类似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有利于脊柱侧凸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目的:构建具有类似临床特点的颈脊髓空洞伴脊柱侧凸兔模型.方法:将46 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组:实验组直接于第7 颈椎水平脊髓内注入白陶土构建颈脊髓空洞伴脊柱侧凸模型,假手术组仅予穿刺而不推注,生理盐水组以氯化钠溶液推注.结果与结论:实验组2 周见到脊髓炎症细胞浸润,4 周血管间隙扩大、淋巴细胞浸润,4~6 周时开始形成空洞,MRI 发现颈段脊髓空洞,约67%的动物形成空洞,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受累节段增多,组织学证实了MRI 发现;X 射线片出现脊柱侧凸.说明该动物模型与临床接近,具有典型的空洞及脊柱侧凸表现,且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
-
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修复与橄榄叶提取物的干预效应
目的:观察橄榄叶提取物对白陶土及鹿角菜胶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组织炎症的预防作用及对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方法:试验于2005-11/12在大连医科大学中日合作医药科学研究所进行.实验动物: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实验材料:受试物橄榄叶提取物[由日本国Eisai食品与化学有限公司(日本国东京市)提供].实验分组及给药:按体质量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消炎痛组,灌胃给予消炎痛2 mg/kg体质量,其余3组为橄榄叶提取物组,分别给予橄榄叶提取物(活性成分为以羟基酪醇为主的多酚)25,50,100 mg/kg体质量灌胃,连续5 d.第1天给药后1 h,采用白陶土与鹿角菜胶诱发大鼠单发亚急性关节炎.实验评估:①诱发关节炎后1,3,5 d,用容积测量法测定每组8只大鼠的左右后肢足跖体积,计算肿胀度,并同时用游标卡尺测定其胫跗骨关节大径.②诱发关节炎后第5天,测定大鼠足跖伊文思蓝含量.每组的另8只大鼠,在诱发关节炎第5天麻醉后处死,剪下右足跖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橄榄叶提取物对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的预防作用及对关节软骨的修复作用.结果:8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足跖肿胀度及胫跗骨关节径:诱发关节炎后1,3,5 d,橄榄叶提取物50 mg/kg组和100 mg/kg组大鼠的右后足跖肿胀度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大鼠[1 d:(46.7±4.2)%,(44.8±6.8)%,(52.5±4.0)%;3 d:(40.4±4.8)%,(37.4±5.7)%,(45.0+2.9)%;5 d:(34.5±4.8),(31.7±5.3)%,(40.4±4.0)%,P<0.05],橄榄叶提取物25 mg/kg体质量组,50 mg/kg体质量组,100 mg/kg体质量组大鼠的右后胫跗骨关节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足跖伊文思蓝含量:诱发关节炎后第5天,橄榄叶提取物50 mg/kg,100 mg/kg组大鼠的右后足跖伊文思蓝含量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大鼠(P<0.05).③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橄榄叶提取物50 mg/kg组,100 mg/kg组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浸润明显减少,软骨组织无破坏,且组织病理学评分也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橄榄叶提取物在50 mg/kg体质量及以上剂量能有效地预防白陶土与鹿角菜胶诱发的大鼠骨关节炎中组织炎症,且对软骨有修复作用.
-
老年病毒性肝炎与凝血障碍
本文对191例各型老年病毒性肝炎进行凝血酶元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及凝血因子V活性(V:C)的检测.结果表明:PT、KPTT在老年急性肝炎均在正常范围,而HPT已有所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T、KPTT、HPT及V:C在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四项检测同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各项检测的联合应用及动态观察,能较全面了解老年病毒性肝炎凝血因子损害程度,并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的预后作出估价.
-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毒物浓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对百草枯( PQ)中毒小鼠肺组织毒物浓度的影响. [方法] 14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PQ组、PQ+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组(下称治疗组)、对照组,PQ组、治疗组予PQ 100 mg/kg灌胃,治疗组在PQ灌胃后立即予白陶土48 g/kg联合普萘洛尔3 .2 mg/kg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在造模后0.5、1、2、4、6、8、12、24 h时间点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制作匀浆进行PQ浓度检测. [结果] PQ组小鼠肺组织出现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小灶状或大片状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治疗组上述病变程度明显减轻. PQ组和治疗组小鼠灌胃0.5 h后肺组织PQ浓度明显上升,4 h达高峰;与PQ组相比,治疗组第4 h开始肺组织PQ浓度明显降低(P<0.05),持续至24 h. [结论] 白陶土联合普萘洛尔可以降低PQ中毒小鼠肺组织毒物浓度,减轻肺部损伤,联合使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1例
患者,男,24岁,因间断性皮肤、巩膜黄染1年入院.患者自述于2011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发现黄染,尿黄似浓茶,量正常,大便正常.无乏力、纳差、厌油,无发热、腹痛及白陶土便,不伴皮肤瘙痒.我院门诊查肝功能:TBil 66.7 μmol/L、DBil7.8 μmol/L,肝酶均正常.B超示脾大.
-
病毒性肝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
出血是病毒性肝炎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习惯以凝血酶元时间(PT)作为主要检查项目,但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并不包括内源性凝血因子,为此我们采用内源性凝血系统过筛试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KPTT)结合PT试验,对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测定,以了解此两种试验与肝炎出血倾向的关系,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
疑难病例分析--反复皮肤、粘膜出血1年余
病史简介女,2岁8月,福建省人.患儿生后1岁起反复出现四肢瘀斑,且多次齿龈出血不止;1岁8月时曾因肌肉注射后,局部大片血肿,在当地医院经泼尼松、止血敏、维生素C和输血浆等治疗2月,局部血肿消退;住院期间查血常规正常,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降低(具体检查报告未见),诊断为甲型血友病.
-
过敏性紫癜时血TT、PT、KPTT、PAG(M)、T细胞亚群测定及超小剂量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敏性紫癜是以全身小血管炎性改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血管中有微血栓形成,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本文对我科住院的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及超小剂量肝素钙的临床疗效作一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
华法林钠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
[病例]男,61a.5a前行"二尖瓣置换术"后一直服用华法林钠抗凝治疗,每日1.5~2.5mg.5a间不规则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KPTT)均在抗凝治疗的有效允许范围内.此次因患者出现血尿而收住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也无淤斑、淤点.
-
全麻拔管后喉痉挛致梗阻后肺水肿一例
患者,女,38岁,53 kg.因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2年余入院,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术前胸部X线片、ECG、生化检查正常,血尿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值均在正常范围,查体心肺未发现阳性体征.
-
三种不同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及与正常人比值分析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以下简称APTT)是内源、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过筛试验.目前APTT测定,有三种不同激活剂即白陶土、硅藻土、鞣花酸,正常参考值不一,各地各医院之间结果无可比性,本文对三种不同的激活剂作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及与正常混合新鲜血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