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胆管囊腺肿瘤二例
肝内胆管囊腺瘤、囊腺癌是非常罕见的胆系新生物 [1],笔者搜集了各1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例1 女, 38岁.因右上腹包块、10余年来渐进性增大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手术及外伤史.体检:无发热,右上腹压痛,可扪及一约9 cm×6 cm大小肿块,肠鸣音正常.胸部透视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血糖均正常.
-
变形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20岁.云南人,第1胎顺产.出生10个月后出现四肢关节皮肤局限性淡黄色斑片状改变,并渐进性增厚、隆起,表面粗糙不平.7岁时发现右侧颜面部逐渐突起,右眼突出、视力下降,且双侧四肢关节皮肤黄褐色硬结逐渐增大并突起.
-
小脑蚓部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4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局限于后枕部,疼痛呈渐进性,剧烈时伴呕吐.MRI示枕骨大孔上小脑下蚓部可见一3.2 cm×3.0 cm×2.8 cm 的占位性病变.T1WI呈高信号(图1),T2WI呈低信号(图2),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图3),病灶边缘呈分叶状,向前压迫延髓,肿块与延髓之间界线不清,冠状面增强可见局部枕骨受累(图 4).
-
Leigh 病一家系二例
例1 患儿男,1.5岁,2004年10月2日因"渐进性纳差、行走困难6个月"入院.患儿2004年5月初出现流涎,小便黄,不能独自站立,行走需扶持,伴右上肢不自主向后扭转.2004年6月起渐出现反应迟钝、睡眠差、易哭闹、发音低弱、仅能讲单个字词、食欲减退、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和体征,曾服维生素E、辅酶-Q10、维生素B6等而无效.患儿父母亲非近亲结婚.
-
心外膜原发脂肪肉瘤一例
患者男,35岁.主因心前区不适,渐进性加重1个月来诊.无发热、呼吸困难.体检:心浊音界扩大,肺部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
腮腺区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患者男,58岁。因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1.5年余,逐渐增大1个月就诊。患者1.5年前偶然发现右侧下颌角处有一红枣大小肿物,渐进性生长,无疼痛麻木等症状,未作处理。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就诊,口服中药(具体用药不详)后自感肿块变小,停药后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2015年4月20日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专科体检:右侧下颌角升支处突起一大小约7.0 cm×5.0 cm×4.5 cm肿块,类圆形、界清、质硬、活动度可、无触压痛、与周围皮肤无粘连,皮肤温度不高,颈部及双侧颌下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91×109/L,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阳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53、CA199及CA724均阴性。
-
颞骨岩部乳头状脑膜瘤一例
乳头状脑膜瘤(papillary meningioma)较为少见,易误诊,现报告手术病理证实的颞骨岩部乳头状脑膜瘤1例.患者 男,38岁.左耳聋4年,左侧渐进性面瘫3年.耳鼻喉专科检查:左眼不能闭合,左额纹消失,左鼻唇沟变浅,左口角下垂,左耳全聋.电测听提示左耳全聋.
-
鞍上垂体细胞瘤MRI表现一例
患者 女,4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伴双侧视力渐进性下降1个月于2014年8月1日到我院就诊,余体格检查均未见异常.MRI检查:鞍上类圆形肿块,大小约2.1 cm × 2.4 cm × 2.0 cm,T1WI、T2WI上均呈等信号(与灰质相比),且矢状面T1WI示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垂体柄显示不清.病灶边界尚清,视交叉受压上移(图1).动态增强扫描(20期),病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gnal intensity time curve, SITC)早期即出现明显均匀强化,其动态强化方式与垂体后份强化相似,呈快进缓出型,但强化程度较垂体后份低(图2).延迟后肿瘤呈中等强化,强化程度低于腺垂体,其内见点条状明显强化区(图3).
-
神经母细胞瘤硬脑膜转移四例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并且较早发生转移,但颅内发生转移比较少见,尤其发生硬脑膜转移者更少见.笔者对所遇4例报告如下.[HS2]病例报告例1 男, 9岁.左眼球渐进性突出20 d,其与体位无关,视力正常,无头痛及发热.CT示左眼眶外侧壁、蝶骨嵴、右颞窝及右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梭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CT值51~55 HU,内缘光整并可见细线样硬脑膜,部分有浅分叶,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77~84 HU,且在其内缘有增厚的硬脑膜影,肿块内缘部分清晰,部分模糊,肿块约 3 0 cm×3 0 cm×2 5 cm~1 0 cm×1 0 cm×0 7 cm大小,内方颅骨有虫蚀状、溶骨性、毛刷样骨质破坏,且左额部有小的骨质缺损,外直肌受压内移(图1,2),骨穿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
-
尼美舒利致肝炎
患者女,52岁.因患关节炎,于2006年3月20日16:00服用尼美舒利胶囊0.1 g,当晚即出现纳差、腹胀、嗳气等症状.21日未再服用,但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还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似浓茶、乏力等症状,并呈渐进性加重.当日下午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体温正常,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辅助检量:尿常规正常.肝功能:T-Bil 35 μ mol/L,D-Bil15 μ mol/L,AST 84IU/L,ALT102IU/L,HBsAg(-),AFP(-),HAV(-).B超显示整个肝脏回声增粗增强,肝内无光团及液性暗区,门静脉及胆道系统无扩张.结合该患者无肝炎史、饮酒史、输血史、无特殊食物和其他药物服用史,经检查排除甲、乙、丙、丁、戊肝炎,诊断为药物性肝炎,予甘利欣注射液,维生素C、辅酶A、ATP注射液静滴,同时口服肌苷片,肝太乐片.治疗6 d后,患者腹胀、嗳气、乏力等症状进行性好转,黄疸减退,3月29日复查肝功能正常.
-
创伤性脾破裂的护理
在严重的腹部闭合性创伤中,脾脏是容易发生破裂的器官.而临床上脾破裂大多是因外伤所致的真性破裂,极少是自发性的.其主要特征是全身进行性失血和腹腔内积血,表现为渐进性的腹痛和休克,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内脏损伤性疾病,所以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本科自2002~2008年共收治脾破裂80例,经抢救治疗均治愈.
-
突围“弱增长”
在当前"弱增长"大背景下,药品零售企业为克服困难、寻求业绩增长做了许多大胆尝试,更有不少企业创造了令人瞠目的逆势生长.我个人觉得,在近几年药品零售企业为实现逆势增长的诸多尝试里,至少有三种增长模式值得去关注、深研与坚持,那就是"外源性嫁接模式、内源性生发模式与渐进性创新模式".
-
抗老年痴呆药物临床应用与进展
我国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其他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及全身性疾病引发的老年人痴呆)病人约有600 万左右.老年痴呆的发病特点:①发病机理复杂,病因尚不十分清楚.②发病呈渐进性和非可逆性.③发病率与年龄呈现正相关性.65~69 岁老年人每年的发病率是1.4‰,70~74岁者是3.9‰,75~79 岁者是16.7‰,到85 岁时增至45.4‰.④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为每年男性30.5/1000,女性为48.2/1000.
-
蒽环类抗肿瘤药的心脏毒性及治疗措施
蒽环类药是一类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有良好疗效的抗肿瘤药,但因其对心脏渐进性、不可逆的毒性作用,对患者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认为,蒽环类抗肿瘤药用药早期即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晚期出现剂量依赖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不可逆的慢性心肌改变.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
患者女,59岁,因渐进性四肢无力1年,复发与缓解4个月收治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下肢重于上肢,左侧肢体重于右侧,蹒跚步态,起立及上楼困难,伴左手指尖麻木.症状缓慢加重,但不需外物支持仍可行走.
-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骨改变1例误诊分析
患者,男,28岁.因双下肢渐进性骨关节痛5年,伴多饮多尿,1年前因误诊为左胫骨上端内侧缘骨囊肿行手术治疗,近日骨关节痛加重不能行走收住院.
-
青年软纤维瘤1例
患者 男,35岁.因左大腿赘生物渐进性增大20年余于2007年5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5岁时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出现约绿豆大小赘生物呈渐进性增大至鸽蛋大小,近3年来未见增大.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影像学误诊为巨大垂体瘤的生殖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20岁,因“进行性消瘦1年余,加重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09年初出现明显食欲下降并渐进性加重伴体重下降10 kg,口渴,多尿、多饮,每日尿量4000~6000ml,伴闭经。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体温37.0℃,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3/52 mm Hg(1 mm Hg =0.133kPa),体重39 kg,身高166 cm,体质指数(BMI) 14.2 kg/m2,神志清,精神萎靡,明显消瘦。双眼颞侧视野缺损。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时诊断:消瘦待查:颅内肿瘤?下丘脑综合征?入院后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超声:双肾、膀胱、子宫、附件、输尿管、甲状腺均未见明显异常。
-
青壮年气管腔内肿物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报告
现将我们曾收治的2例"气管腔内肿物、结核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病例报道如下,并文献复习.例1男,25岁.2005年1月18日以"胸闷3个月"入院.3个月前因渐进性胸闷,到某医院就诊,胸片提示胸膜炎,抽胸水,化验检查为"渗出性",后反复抽胸水+口服抗结核药治疗,胸水吸收,当时确诊为"右侧结核性胸膜炎".病程中无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胸痛及心前区不适.
-
缺血性心肌病的药物防治
缺血性心肌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临床特点是心脏渐进性扩大,合并复杂多变的心律失常与进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故称为"缺血性心肌病"[1].其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的营养,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