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乳腺癌手术术式选择

    作者:郑勇学;张斌

    1 早期乳腺癌的概念早期乳腺癌在概念上尚存在有临床上和病理学两种不同的内涵.临床以及诸多专业杂志期刊,常泛将TNM分类中Ⅰ、Ⅱ期病例统称为早期乳腺癌.其实,Ⅰ期乳腺癌中当肿瘤>1cm时,就有可能发生全身的亚临床转移;而Ⅱ期病例中包括了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即使腋淋巴结阴性者,原发肿瘤大小已超过2cm,周身的亚临床转移可高达25%~30%.所以,从生物学角度看,Ⅰ、Ⅱ期病人中已有相当部分并不属于早期.真正的早期癌应指那些尚未向邻近组织浸润和未发生转移的(包括区域淋巴结)乳腺癌,故病理学上把早期癌限于非浸润癌,即原位癌(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癌以及原发癌直径<0.5cm,病理证实淋巴结无转移的浸润性癌.事实上有不少浸润性乳腺癌块超过2~3cm的,但始终不发生转移,这些也应属于早期癌.

  • 自身免疫抗体标志物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葛昆;张敬国;臧爱民

    1 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有超过120万人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其五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Ⅰ期或更早的乳腺癌病人五年生存率可大于95%,而当乳腺癌发展到Ⅲ期或更晚期时,病人的五年生存率还不到50%,早期诊断是治疗乳腺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临床上检测早期乳腺癌的方法主要有钼靶X线摄影、超声、磁共振扫描(MRI)等影像学手段.在我国,受核磁检查费用所限,以MRI来开展原发癌的早期筛查尚不现实;超声虽然经济简便,但存在着较高的漏诊率;钼靶X线影像主要适用于对40岁以上女性的检测,尽管如此,原位癌的检出率还不到50%,而且小肿块也不易被发现[1,2].

  • 双乳原发癌不同分型1例报告

    作者:陈贵林;吴兴业

    1病历摘要患者女,50岁.因左侧乳房肿物渐增大1年,右侧乳房肿物发现1个月入院.查体:双乳对称,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4cm×4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质韧,活动差,与表皮粘连.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2cm×2cm大小肿物,边界清,质硬,活动尚可,左腋窝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给病人行双侧肿瘤切除,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回报:均为恶性.行双侧乳腺改良根冶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病理回报:左侧瘤细胞卵圆成多角型,胞核异型明显,大而深染,核仁明显,易见核分裂象,间质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右侧瘤细胞大小不等,异型明显,易见核分裂象,多呈腺管排列,腺管呈单层或多层瘤细胞.术后诊断:左侧乳腺髓样癌,右侧腺癌.

  • 腹腔埋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腹腔肿瘤

    作者:张彩云;徐杰

    为探讨腹腔埋泵治疗腹腔肿瘤,包括原发癌及转移癌的效果,在1997年1月~1999年8月对9例因晚期而不能耐受麻醉手术的全腹腔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年龄及体质差异,进行腹腔埋泵灌注化学药物治疗.

  •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体会

    作者:吴铁胜;刘秀萍;高梅鷟

    大肠癌细胞多循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对有孤立性肝转移者,可在原发癌根治切除的同时,行相应的肝叶切除或楔形切除.但如肝内转移灶超过2叶或多发转移,往往使癌灶不能清除.

  • 右肾、直肠双原发癌1例

    作者:张旭宏;张贞玲;刘宏亮

    患者:男,64岁,2001-03~06以大便不规律1年、血便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尚可、神清、营养中等,T36.2℃,P72次/分,BP110/80mmHg,R16次/分.直肠指诊;距肛门5cm扪及肿物,环形,绕肠壁一周,压痛阳性,指套有血迹.腹股沟及其它浅表淋巴结肿大.结肠镜检查:距肛门5~8cm见菜花状肿物、点状出血,绕肠壁一周.病理诊断:直肠癌.

    关键词: 直肠 原发癌
  • 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黄玮;俞丽芬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15%~35%的患者在发现原发癌时已有肝转移,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不到40%.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肿瘤细胞诱导的微血管持续、失控性生长和肿瘤血液循环建立的过程,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状结构,基底膜形成以及血流贯通等诸多环节.该过程受肿瘤细胞和肿瘤基质细胞表达的癌基因和生长因子调控,亦受机体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血管调节因子(包括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起中心调控作用,当两者的平衡被打破,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占优势时,即发生肿瘤血管生成.

  • p53状态与头颈鳞癌的治疗

    作者:李文刚;张志愿

    p53基因位于17p13.1,是目前研究多的抑癌基因,超过半数人类肿瘤的p53功能丧失,说明p53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由于检测组织和检测方法的差异,其突变率在头颈鳞癌(HNSCC)中为33%~100%[1].突变的形式有碱基对缺失、插入或点突变,由G∶C到A∶T的转换是碱基替换的主要形式.突变发生在进化的高保守区外显子5-9,突变型p53的出现与严重的吸烟、嗜烟有关,二者是HNSCC发生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一般认为p53突变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原发癌部位、局部淋巴结状态、转移无关,可能与肿瘤的形成有关.

  •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与肺癌同期双原发癌1例

    作者:杨祥宝;徐克平

    近年来,食管癌与肺癌同期双原发癌时有报道,但合并胃大部切除术者未见报道,本研究现报道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与肺癌同期双原发癌1例,内容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体检发现左下肺占位1d入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示:左下肺3.0cm×2.7 cm欠规则软组织影,边缘见牵引征象及毛刺,边界欠清晰,纵膈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食管下段及贲门管壁增厚.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8.0~40.0 cm见不规则占位,表面坏死糜烂.镜下诊断胃大部切除术后(B-1式)食管占位.病理诊断提示鳞状细胞癌.上腹部及颅脑CT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同期双原发肺癌、食管癌.

  • 三原发癌1例

    作者:孔凡君

    1病案摘要患者,女,48岁.2005年4月因腹痛、腹泻、乏力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升结肠占位性病变.4月6日于山东大学附属二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管状腺癌.术后因贫血不能纠正,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2005年5月9日行次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给予FOLFOX方案化疗6个周期后出院.2005年9月患者于山东省肿瘤医院复查PET/CT发现降结肠占位,9月29日行降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粘液腺癌.20天后转入内科行FOLFIRI方案化疗,目前患者一般状况好,在第2周期化疗中.

  • 三原发癌1例

    作者:耿熠

    病案摘要患者,女,53岁,1997年因阴道不规则流血,经刮宫病理诊断示子宫内膜腺癌,在我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腺癌,肿瘤侵润1/2肌层,双侧附件无异常.术后行化疗及放疗,病情稳定,定期随访无复发.2000年因左乳外上3.8cm×4cm肿块,行左乳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左乳腺单纯癌(T2N1M0),术后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无复发.2003年因外阴不适,分泌物增多,有血迹,经外阴皮肤活检为鳞状细胞癌,经放疗及化疗,目前病情稳定.

  • 同时性胃肠道多原发癌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海鸣;周科军

    同时性胃肠道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是指病人在同一次诊疗过程中发现胃肠道内存在2个或2个以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临床罕见,常因重视一处而忽略它处肿瘤的并存而造成严重后果.作者总结了近10年来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例胃肠道SC,并作回顾性讨论如下.

    关键词: 原发癌 胃肠道
  • 腹膜原发癌临床分析

    作者:刘琦;顾秋善;马恒辉;石群立

    腹膜原发癌较少见,易与卵巢癌腹膜种植及恶性腹膜间皮瘤相混淆,以往未引起人们重视。我院自1992年至1999年共收治腹膜原发癌病人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临床特点 例1,38岁,因腹胀、腹水拟“卵巢癌”两次化疗后行全子宫+双附件+阑尾+大网膜切除术+减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术中见癌结节局限于盆腹膜,子宫、卵巢外观基本正常,残瘤<0.5cm,术后给PAC方案化疗8次,至术后24个月时行二次探查术,结果阴性,现已无瘤存活29个月。 例2,44岁,因腹块、腹水拟“卵巢癌”两次化疗后行全子宫+双附件+阑尾+大网膜切除术+减瘤术,术中见癌结节满布盆腹腔腹膜、大网膜及肠系膜,子宫、卵巢外观基本正常,残瘤<2cm,术后给PAC方案化疗4次后病情稳定,病人放弃静脉化疗,改为红豆杉口服2疗程,至第3疗程时病人腹水复现,CA125升高,再入院行泰素+顺铂化疗4次,效果不佳,改为泰素帝+卡铂化疗2次仍无好转,现术后18个月,仍在治疗中。 例3,62岁,因腹块、腹水拟“卵巢癌”化疗1次后行全子宫+双附件+阑尾+大网膜切除术+减瘤术,术中见癌结节满布盆腹腔腹膜、大网膜及肠系膜,子宫、卵巢外观基本正常,残瘤<2cm,术后给PAC方案化疗8次,其间病情稳定,停化疗4个月后复发,CA125升高,现术后17个月,仍在治疗中。 例4,38岁,因急性腹痛拟“阑尾炎”于当地医院手术,术中见癌结节满布盆腹腔腹膜、大网膜及肠系膜,子宫、卵巢外观基本正常,仅行活检示腹膜原发癌,术后2周转入我院,行动、静脉化疗各1次,效果不佳,再次手术仍不满意,病人术后放弃化疗,8个月后死亡。 例5,48岁,因“子宫浆膜下肌瘤变性”行全子宫+双附件+阑尾+大网膜切除术,术中见癌结节仅局限于子宫底部浆膜,双附件正常,术后PAC化疗8疗程,现术后19个月,无复发迹象。 例6,32岁,因不孕、痛经于1992年11月在外院行腹腔镜检查,术中见盆腹膜散在小结节,活检高度疑癌,因病理诊断有争议,且病人切盼生育,故观察1年盆腔出现包块时再次手术行全子宫+左附件+阑尾切除术,此次病理证实为低度恶性腹膜原发癌,术后未行化疗,至1995年6月病人复发盆块,再次手术减瘤并切除右附件及大网膜,术后PAC方案化疗数次效果不佳,于1997年初死亡。 二、病理特点 6例病人除例5外双卵巢表面均可见小乳头突起,但与卵巢界限清楚,肿瘤未侵犯卵巢实质,仅1例一侧卵巢皮质见5mm×4mm瘤体。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规的乳头被覆低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核大,深染,核分裂像易见,6例均见散在分布的砂粒体。组织化学染色PAS(+),AB(-),AE1(+),AE3(+),CEA(+),p53(+),PCNA(+)。 讨论 以往腹膜原发癌多被误认为是卵巢浆液性癌腹腔种植,两类病人癌细胞形态基本相似,但腹膜原发癌病人卵巢外病灶明显大于卵巢,卵巢外观基本正常,鉴于腹膜与苗勒管有共同的胚胎来源,故有学者提出了第二苗勒系统概念,认为女性腹膜原发癌起源于第二苗勒系统,与卵巢原发浆液性癌相似。腹膜原发癌诊断的关键点就在于卵巢无明显受侵,美国妇科肿瘤学组将其具体化为卵巢实质内病灶小于5mm×5mm。由此可见本文6例均符合腹膜原发癌的诊断。关于腹膜原发癌的预后,多数人认为比卵巢浆液性癌的预后更差,本组资料显示2例死亡,2例短期内复发,说明预后较差,且同样与疾病的临床分期及手术的满意程度有关。手术很难完全切除病灶,术后辅助化疗能延迟复发,但易出现耐药。以往报道腹膜原发癌多见于老年女性,本组仅1例在50岁以上,3例40岁以下,似更易发生于中年妇女,因病例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 9例小肝癌超声诊断图像分析

    作者:汪惠宁

    近年来,超声诊断仪的性能增多、功能提高,高分辨力的超声仪能清楚地显示肝内的微小肿块,对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小肝癌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本院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由超声首先诊断后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小肝癌有9例,超声图像特征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组9例,男7例,原发癌5例,胃癌肝转移1例,胰尾癌肝转移1例;女2例,原发癌1例,直肠肉瘤肝转移1例.年龄21~57岁,平均44岁.肝癌1~1.8cm.

  • 原发癌症状不明显的副癌性胸水4例分析

    作者:乔岩;孙丽华

    我院近几年收治4例肺外肿瘤所致胸膜腔积液,现分析如下.例1,男,71岁.因乏力、消瘦、胸闷不适1个月以双侧中等量胸膜腔积液住院.胸部CT及纤支镜未见肺部病灶,UCG、骨穿等均正常.胸水示漏出液,血及胸水癌胚抗原(CEA)正常,胸水病理及胸膜活检未见瘤细胞.1个月后证实为前列腺癌.

  • 肝癌术后的复发和防治

    作者:郑树森;梁廷波;吴应盛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甚高,是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肝癌复发的防治已成为进一步改善肝癌预后的关键。 一、复发原因 肝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手术时肿瘤切除未彻底,术后残癌继续生长此类复发灶常发生在距肝切缘较近区,且在术后早期复发。表现为术后 AFP不能下降到正常水平。故对术前 AFP阳性肝癌,应以术后 AFP转阴为判断是否根治的可靠指标;而对术前 AFP阴性肝癌,术后 AFP监测意义受到影响,但仍不能放弃。 2、术前、术中癌细胞经门静脉途径播散据日本肝癌研究会报道门静脉癌栓高达 66.2%~ 90.2%,甚至小肝癌(直径≤ 5cm)或微小肝癌(直径≤ 2cm)也高达 76.6%和 37%,而且肝内复发是以门静脉癌栓为中心向肝实质扩散的。 3、多中心发生的原发癌通过对( HBV) DNA整合技术、 DNA倍体水平及 p53等研究表明肝癌既可以单中心、又可以是多中心的,对后者即使根治性切除原发癌也难免复发。 4、新生肿瘤肝癌病人常伴有肝硬化,而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由于某些致癌机制的作用,有可能产生新发癌灶。

  • 胃肠间质瘤伴发其他原发癌1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李辛辛;林思彤;罗元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对11例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OG-1在伴发其他原发癌的GIST细胞及原发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伴发其他原发癌的GIST平均直径为1.9 cm,其中伴发食管癌5例(46%);胃癌2例(18%);肝癌、子宫颈癌、胰腺癌和肾癌各1例(各占9%).组织学类型均为梭形细胞型.生物学危险度分级较低(P<0.05).免疫表型:GIST细胞DOG-1阳性者11例(100%);癌细胞DOG-1阳性者8例(72.7%).结论 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主要为消化系统癌变,组织学以梭形细胞型为主.熟悉GIST伴发其他原发癌的免疫表型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该类疾病病理诊断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多发性原发性肺癌长期生存1例

    作者:徐建勋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亦称重复癌、再发癌,它是指不同系统的器官组织或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中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乃至2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原发性癌肿.随着第1个原发癌术后生存时间的延长,第2个原发癌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但第3个原发性肺癌术后生存10年以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

  • 多原发性肺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宁晖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是指在同一个体上,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癌,其组织类型相同或不同,但各肿瘤之间无从属关系.

  • 肝转移癌灶邻近肝组织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长培;黄旭;林秋君

    肝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淋巴结1.根据临床和实验室发现,对可疑肝恶性肿瘤患者常须作肝活检:对于已知有原发癌的病人,又出现异常肝扫描或酶学升高等变化,也往往要进行肝活检.然而有25%以上盲目经皮肝穿刺活检标本未能包含肿瘤,这种情况引起临床病理工作者的重视.他们认为,虽然肝穿刺未能穿到肿瘤,但在邻近占位性病变处的肝组织定会出现某些异常变化,这种变化能为肝转移性肿瘤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2~5].文献中这方面报告多是根据肝穿刺材料来观察.我们试选择肝楔形切除和肝叶切除标本作为观察材料,以期能较全面观察到肝转移癌邻近组织病理学变化,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98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