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膝部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23例临床分析

    作者:邹自强;方芳;闾四平;潘波;陈杰;易剑;付庆

    目的:回顾性分析膝部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3例膝部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患者,其中肢体严重缺血患者(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皮温下降,皮肤花斑或者苍白)13例,部分缺血患者(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消失但有毛细血管充盈征)10例.胭动脉修复方法:端端吻合术4例,修补术5例,切开取栓术3例,对侧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10例.修复顺序:先修复血管再固定骨折8例,先固定骨折再修复血管14例,处理骨折前先建立临时性动脉内分流10例.结果:肢体存活19例,截肢4例.截肢者均为严重缺血患者,其中1例患者因严重骨折和广泛软组织损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Ⅰ期截肢,3例患者因术后反复感染(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行Ⅱ期截肢.严重缺血的患者只有3/13例完全恢复,而部分缺血的患者有6/10例完全恢复.血管再通时间≥8h的患者只有4/13例完全恢复,而血管再通时间<8h的患者有5/9完全恢复.结论:膝部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时,肢体缺血程度和缺血时间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术后感染仍是造成截肢的主要原因.

  • MR水激励序列显示膝关节软骨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梁志伟;江新青;吴梅;魏新华;夏建东;郭媛

    目的:探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水激励膝关节软骨成像序列(3D-FFE-WATS)相对于三维快速梯度回波预饱和反转恢复法脂肪抑制序列(3D-FFE-SPIR)在显示膝关节软骨方面的优势,选择显示膝关节软骨的佳序列.方法:应用3D-FFE-WATS及3D-FFE-SPIR序列组合对20名志愿者及30例疑诊关节软骨损伤的单膝关节进行检查,获得膝关节各软骨的3D图像,并利用3D大密度投影法(MIP)进行横断面和冠状面3D重建.分析上述2种序列对软骨病变的显示及检出能力,计算其对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序列在显示膝关节软骨SNR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序列在显示软骨与关节液的CNR、软骨与骨皮质的CNR、软骨与骨髓的CNR、软骨与肌肉的CNR差异方面t值分别为(-30.619;2.348;-2.408;2.21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FFE-WATS序列可作为膝关节软骨成像的首选序列.

  • 高强度登山对超重肥胖人群的心电影响及分析

    作者:陈芬兰;张中峰;叶萍华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人群在高强度登山时的心电图改变与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60例超重肥胖登山者不适时即时12导联心电图描记后加以分析,综合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分组统计.结果:260例超重肥胖高强度登山者的心电图描记中,发现异常者112例,占43%,心电图改变包括ST-T改变及心律失常表现等,A、B、C、D、E、F、G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率分别为95.2%、55.36%、60.4%、21.7%、17.3%、2.5%、20%,A组的心电图异常改变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数量及类型对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有较显著的差异.结论:超重肥胖人群不宜进行高强度登山运动,原因有:1、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心电图异常改变机率越大.2、吸烟及缺乏体力活动可增高心电图异常机率.3、伴有3种或3种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不适于高强度登山运动.

  • 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在肺癌血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宫亮;杨和平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对肺癌分期和血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呼吸科初诊的原发性肺癌患168例,分析其外周血小板计数与肺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关系,并在模拟流体状态下,体外研究活化血小板对培养的肺癌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肺腺癌中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增高现象为明显,占37.09%(23/62)(P<0.05),鳞癌占22.64%,小细胞癌占22.70%,其他占14.20%.其中有远处血行转移者血小板增多(20.24%)较无明显转移者(7.14%)相差显著(P<0.01).同时体外研究显示流体状态对肺癌细胞粘附存在影响,而活化血小板增强了肺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结论:血小板活化与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血行转移密切相关;活化血小板增强了肺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是血小板促进肺癌血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 2型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析

    作者:程艳冬;胡云;刘勇;毕永春;陈炜;朱大龙

    目的:通过调查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携带率,阐明糖尿病发生是否与HBV感染有关,并观察糖尿病合并HBV感染时是否加重对肝功能的损害.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533例2型糖糖尿病患者和1440例普通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及HBV其他血清学标志,同时常规测定肝功能和血糖等.结果:2型糖尿病HBsAg阳性24例,阳性率4.50%,普通人群HBsAg阳性70例,阳性率4.86%,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0,P=0.740).糖尿病患者感染HBV后的抗体应答与普通人群相似.糖尿病合并HBV感染者与无糖尿病HBV感染者的肝功能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中83例(16.3%)谷氨酰转肤酶升高,在肝功能异常指标中常见,这与HBV感染后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为主不同.结论:糖尿病发生与HBV感染无关,糖尿病合并HBV感染时不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 两种碘浓度对比剂对肾脏CT增强扫描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小玲;谢琦;韦程纲

    目的:对比300mgI·ml-1对比剂与400mgI·ml-1对比剂对肾脏多层面CT(multislice CT,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作用及不良反应.材料与方法:68例腹部CT受检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肾脏平扫和典比乐300(300 mgI·ml-1)与碘迈伦400(400 mgI·ml-1)的多期增强MSCT扫描(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8s、30 s、80 s、3 min~5 min),测量各期增强扫描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双肾静脉、双肾皮质、双肾髓质、双肾盂的CT强化值.观察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结果:使用400 mgI·ml-1对比剂在18s与30s采集,所检测的血管与肾各结构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mgI·ml-1对比剂(p<0.01),80 s采集,肾动脉、肾静脉、肾髓质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 mgI·ml-1对比剂(p<0.01),3 min~5 min采集,肾静脉与肾盂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 mgI·ml-1对比剂(p<0.01).结论:高碘浓度对比剂对肾脏各解剖结构的显示优于标准碘浓度对比剂,并可降低对比剂用量,而不良反应并无增加.

  • 磁共振淋巴造影技术方法研究

    作者:俞海平;周正扬;朱斌;陈君坤

    目的:评估欧乃影介导的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在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转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30例病理确诊前列腺癌患者,采用1.5T菲利浦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检查.先完成盆腔前列腺平扫,接着皮下注射造影剂欧乃影行三维增强磁共振淋巴造影术(3DCE-MRL),后欧乃影静脉注射盆腔前列腺增强扫描.结果:皮下注射后,欧乃影迅速吸收进入淋巴系统,引流区域各组淋巴结、淋巴管显示清晰.结论:皮下注射"欧乃影"行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术诊断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转移是可行和安全的.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血脂及vWF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建忠;欧柏青;骆扬平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浆及vW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与辛伐他汀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疗程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LDL-C、HDL-C、TC、TG与vWF等因子水平的变化.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常规治疗组中患者的hs-CRP、TC与vWF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辛伐他汀组中患者的hs-CRP、LDL-C、TC、TG与vWF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HDL-C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辛伐他汀组中患者的hs-CRP、LDL-C、TG与vWF的的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腮腺腺淋巴瘤的MRI断(附12例分析)

    作者:孙翀鹏;朱巧洪;吴梅;何建勋;李新春;伍筱梅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淋巴瘤患者MR及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9.1岁.观察病灶的数目、部位、形态、边界、大小以及MR信号特点等.结果:12例中,单发9例,多发3例,共17个病灶.其中12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后下部,13个病灶为纵向生长椭圆形.T1WI上16个病灶为等或稍高于肌肉信号,1个含有高信号.STIR序列中等稍高信号者7个,10个含有大小不等的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到中度强化者15个,明显强化2个.9个病例颈部可见中等大小淋巴结.结论:50岁以上吸烟男性,发现腮腺浅叶后下方边界清楚、纵向生长椭圆占位,STIR序列信号欠均匀,高度提示腺淋巴瘤.

  • 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奕辉;李艳春;朱勇

    目的:评价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在脑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5例脑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进行微创抽吸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2例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的22.73%和40.91%(P<0.01):治疗后微创组血肌酐值为107.65±22.06 μmol/L,显著低于保守组139.45±22.8 μmol/L,P<0.001.结论:早期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能迅速有效地解除脑室内高压,阻断恶性循坏而使病情得到缓解,同时也能明显改善肾功能.

  • 美沙酮维持治疗188例海洛因成瘾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文伶;孙文会;陆秋娟

    目的:了解188例海洛因成瘾者在本门诊治疗的情况以及美沙酮口服液治疗188例海洛因成癌者的观察分析.方法:收集本门诊由国家工作组制定的申请表及基线调查表188份,均由门诊医生实名登记和调查.结果:通过关沙维持治疗,患者和其家属均表示认可和接受,均认为是有效,治疗方法是可行的.结论:患者恢复了自信,可维持正常人的生活,67.2%的静脉注射海洛因的患者减少了注射的次数,降低了感染爱滋病的机率(见表1,P<0.01).但同时,如何使患者维持治疗时间的长久,需要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支持等因素有待探讨.

  • 红藻氨酸诱导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兴奋毒中p21变化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贾玉红;马天舒;姜妙娜;孙杰;李淑艳;贾弘提

    目的:探讨p21在红藻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兴奋毒中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经红藻氨酸(KA)处理24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光下观察细胞损伤,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21与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p53与p21基因启动子上p53反应元件1结合情况.结果:KA处理后神经元明显损伤,部分细胞胞体缩小、变圆,突起变短、减少或消失,p21与p53蛋白表达上调,并且p53与p21基因启动子上的p53反应元件1结合增加.结论:在KA诱导的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兴奋毒作用中p21蛋白表达上调,而p53直接参与了p21的激活.

  • 小鼠Rdh13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其亚细胞定位的初步观察

    作者:周佳;陈燕;赵晓萍;吴晓林;张洪信;邓春光;王铸钢

    目的:研究视黄醇脱氢酶13(Rdh13)基因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谱及其亚细胞定位,为其功能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模拟Rdh13的三维结构,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小鼠14种组织中Rdh13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其亚细胞分布;进一步应用免疫荧光共定位的方法观察Rdh13的亚细胞定位.结果:Rdh13具有SDR家族保守的辅酶结合位点(TGX3GXG)和催化活性位点(YX3K);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Rdh13在小鼠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其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不同于其它RDHs家族成员,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共定位提示Rdh13蛋白在细胞中定位于线粒体.结论:Rdh13是一个与Rdh12结构相似的SDR家族成员,在小鼠多个组织中广泛表达;Rdh13蛋白定位于线粒体,有可能作为保护线粒体不受视黄醛毒性作用的屏障.

  • 小鼠mP24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抗制备

    作者:杨宗义;田艳艳;李钰;韩放

    目的:本研究是为后续实验中深入研究小鼠mP24基因的功能及活性提供mP24多克隆抗体.方法:mP24是小鼠中新发现的新基因,通过构建了pET-28a(+)/mP24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宿主细菌表达融合蛋白.经过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利用镍柱纯化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mP24多抗.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制备的抗小鼠mP24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ELISA实验检测,该多抗时免疫抗原的效价高达1:9000,具有较高的效价.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mP24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mP24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帕金森大鼠黑质和纹状体BMP4及其mRNA表达的时程变化

    作者:赵丹;陈东风;李伊为;黎晖;孟令杰;周健洪;邓汝东;张瑞

    目的:探讨帕金森(PD)大鼠模型体内脑黑质和纹状体内骨形成蛋白4(BMP4)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六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PD模型后,第2、4、6、8和10周时处死大鼠,取左侧黑质、纹状体,用免疫组化、酶联免疫、荧光定量PCR技术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BMP4及其mRNA表达.结果:BMP4及其mRNA表达基本一致,其BMP4及mRNA表达均呈双峰,其蛋白表达在纹状体内第2周和6周时达高峰、在黑质内第2周和8周时达高峰,其mRNA表达在纹状体内第2周和8周时达高峰、在黑质内第4周和8周达高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大鼠模型体内,BMP4及其mRNA不呈现稳定的低表达,而是有波动性,明确BMP4及其mRNA处于稳定低表达的时间后,为下一步的治疗实验时间点的选择上奠定了基础.

  • 白藜芦醇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长本;李良琼;孟凡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采用避暗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通过常压耐缺氧、断头耐缺氧、亚硝酸钠中毒造成的缺氧以及负重游泳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缺氧及耐力的影响;以AlCl3造成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记忆障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耐力实验中,白藜芦醇可显著延长小鼠缺氧时间,与溶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 对与小鼠胚胎发育相关的印记基因Mcts2的研究

    作者:孔凡志;潘露露;候静;高卓;高梦雅;张凤伟;陈岩;吴琼

    目的:对与小鼠胚胎发育相关的印记基因Mcts2表达模式及生物学功能做初步的分析.方法:采用切片原位杂交,全胚胎原位杂交,Northern blot和real-time PCR对该基因进行了表达谱的分析.结果:切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cts2基因在E13.5和E15.5胚胎中的脑、舌、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中都有普遍表达.全胚胎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cts2基因在E10.5胚胎中的前脑、前肢、尾芽中出现较强的信号,其他部位信号较弱.Northern和Real-time PCR实验分析了Mcts2基因在E12.5,E15.5,E18.5胚胎和新生小鼠的脑、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谱,发现Mcts2基因在这几个主要发育时期都有普遍表达,在E15.5胚胎中表达信号为强烈.结论:Mcts2基因在小鼠胚胎的发育的各主要时期的重要脏器中都有普遍的表达,提示该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藤茶总黄酮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肾损伤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庆红;罗明英;王岐本;谢应桂;谢明;邝满元

    目的:初步探讨藤茶总黄酮(TCF)对四氯化碳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TCF治疗组,第12周处死动物,肾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正常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结构无异常;四氯化碳模型组肾的近端小管管腔狭小,上皮细胞萎缩,细胞核浓缩,部分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及少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出现核浓缩,通透性增加;TCF治疗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藤茶总黄酮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肾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长循环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合成及其活性评估

    作者:孟淑燕;周彩存;粟波;李玮

    目的:研制甲氧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DSPE)修饰的长循环紫杉醇纳米脂质体(PEG-PTX-LP),减少市售紫杉醇制剂的不良反应并增强疗效.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PEG-PTX-LP,采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物理性状,超滤法检测药物包封率,透析法检测药物缓释能力,通过细胞摄取试验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A549肺癌细胞对PEG-PTX-LP的摄取能力.结果:透射电镜显示长循环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呈圆形囊泡样结构,粒径检测其平均粒径为99.1 nm,制备后第2、7、14、21、30天的紫杉醇包封率均大于99%,在血清中的缓释能力优于泰素溶液,HUVEC、A549细胞对PEG-PTX-LP中紫杉醇的摄取量明显高于泰素溶液(Taxol).结论:采用mPEG2000-DSPE修饰的PEG-PTX-LP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缓释能力,对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特异性,是一种更有效的紫杉醇新剂型.

    关键词: 紫杉醇 纳米 脂质体
  • BDNF RNA干扰在多巴胺能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卢海燕;丁海霞;冯美江;董海蓉;高蓉;丁新生;肖杭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PCI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BDNF mRNA序列的小片段干扰RNA(siRNA),利用lipofectamine2000将siRNA转染入PC12细胞中或给与6-OHDA损伤,给与/不给予BDNF蛋白保护,采用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测定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siRN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siRNA的细胞的BDNF mRNA的表达量比正常组细胞减少73%,而转染作为对照的scrambled siRNA的细胞的BDNF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BDNF RNA干扰与6-OHDA神经毒性一样可诱导PC12细胞的LDH释放和细胞凋亡.给予BDNF蛋白保护后细胞毒性减轻.结论:BDNF基因下调可以导致PC12细胞的凋亡,BDNF蛋白对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为进一步进行动物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 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乳腺癌T-47D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志伟;李瑜;陈雪莲;尹婵;英智;曹建国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T-47D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皿克隆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BrdUrd(溴脱氧尿苷)掺入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1.0μg/mL,3.0μg/mL,10μg/mL,30μg/mL,100μg/mL)对T-47D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及核酸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①随着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T-47D细胞的生长呈现明显抑制作用;②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对数生长期T-47D细胞核酸合成.结论: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核酸合成而抑制T-47D细胞生长.

  • 小干扰RNA靶向EGFR基因逆转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研究

    作者:戚玉言;陈爱平;张红玲;张春梅;牛兆园

    目的:探讨载体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影响卵巢癌耐药细胞株EGFR基因的表达并逆转其顺铂耐药的可行性.方法:体外构建EGFR小发卡状RNA(shRNA)的表达质粒,脂质体法介导将其转染入SKOV3/DDP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非特异性转染组和特异性转染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GFRmRNA的表达;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法(ICC)检测EGFR蛋白的表达;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各组细胞对顺铂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EGFR shRNA转染组细胞EGFRmRNA的表达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减弱(P<0.01),EGFR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顺铂敏感性比正常对照组提高了约2.5倍.结论:针对EGFR合成的siRNA能够有效地抑制EGFR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能恢复其对顺铂的敏感性.应用RNAi技术,能够逆转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 有髓轴突横断损伤后钠通道聚集状态研究

    作者:陈菁;王燕;曾琳;龙在云;陈志强

    目的:研究有髓轴突横断损伤后郎飞结区钠通道聚集状态的变化.方法:用雪旺细胞-背根神经元髓鞘化共培养系统复制周围神经髓鞘形成和郎飞结发育,于髓鞘化培养基中共培养第14天用前房角切开刀造成有髓轴突横断损伤,在损伤后1、2、3、4、5、6、7、14天进行髓鞘碱性蛋白和钠通道免疫荧光染色,损伤前共培养作为对照.利用SPOT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钠通道聚集簇的直径、长度和直径/长度比.结果:损伤前钠通道蛋白在有髓轴突郎飞结区形成直径/长度比略大于1的聚集簇;有髓轴灾横断损伤后钠通道蛋白沿轴突纵向扩散,钠通道聚集簇的直径/长度比逐渐减小,损伤后第14天已无法检测到钠通道表达.损伤区出现节段性脱髓鞘.结论:轴突横断损伤可造成钠通道聚集簇扩散、消失,导致郎飞结结构破坏.

  • 斑马鱼干扰素γ的克隆表达研究

    作者:高昌;齐晓伟;穆苑;张长勇;祝梅香;王天奇;付淑霞;孙德明

    目的:通过人工诱导斑马鱼干扰素的产生,证实两种斑马鱼干扰素γ基因ifng1-1和ifng1-2的存在,并克隆这两种干扰素基因,构建高效表达载体并做原核表达.方法:通过conA药浴,诱导斑马鱼干扰素γ的表达,即刻提取组织总RNA,并通过RT-PCR方法扩增两种干扰素γ基因.将目的基因连入表达载体pET24a,构建重组载体pET24a-ifng1-1和pET24a-ifug1-2.将载体转化BL21,并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分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两种斑马鱼干扰素γ基因,构建了pET24a-ifng1-1和pET24a-ifng1-2重组载体,并实现了原核融合表达.结论:两种干扰素γ基因都能够被conA所诱生,且具有相似特性,表明两种干扰素γ都不是假基因,都有可能在免疫系统中发挥作用,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两种干扰素γ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骨化三醇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TGF-β1的影响

    作者:聂艳芳;林智峰;张春江;张金平;杨军;杨晓萍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TGF-β1的作用.方法:应用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nti-thy-mocyte serum,ATS)抗体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复制大鼠MsPGN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骨化三醇治疗组(c组),分别与1、3、7、14天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进行PAS染色,分析肾皮质损伤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TGF-β1在血清中的变化,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炎组大鼠血清及肾小球中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骨化三醇治疗组大鼠血清及肾小球中TGF-β1的表达明显显著减轻(p<0.01).结论:骨化三醇可以抑制MsPGN模型大鼠中TGF-β1的表达,从而早期延缓肾小球疾病纤维化的发展.

  • 复方浙贝母药物血清抑制L1210/CDDP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研究

    作者:李冬云;郑智;侯丽;陈菊;陈信义

    目的:观察复方浙贝药物血清抑制耐顺铂的小鼠淋巴细胞系(L1210/CDDP)增殖和诱导凋亡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复方浙贝颗粒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复方浙贝颗粒含药血清抑制L1210/CDDP增殖;Annex-in-V/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FCM)定量检测其合药血清诱导L1210/CDDP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不同剂量复方浙贝颗粒含药血清组均具有抑制L1210/CDDP细胞增殖效应,对其凋亡抑制率分别为:29.27%(高剂量组)、31.78%(中剂量组)、21.20%(低剂量组)、25.31%(阿霉素组);实验各组的A570nm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经FCM双荧光法检测其能够诱导L1210/CDDP细胞早期凋亡,实验各组凋亡率分别为:55.12%(中剂量血清组)、34.23%(低剂量组)、25.69%(高剂量组),24.65%(空白血清组).结论:复方浙贝颗粒含药血清能够明显抑制L1210/CDDP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

  • 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苏丽;刘流

    外伤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而手术的操作过程更增加了的瘢痕发生率.虽然损伤后瘢痕的发生机制仍不清楚,但共同的结果都是产生严重的功能障碍.本文主要针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制,从病理生理、炎症介质、局部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和物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做一综述.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逄树龙;蔡振宇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三维重建、动态分析等优点,使图像更为精确清晰和数字化.该仪器现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和药理学等研究领域中.本文简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归纳了其在医学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 β-catenin和E-cadherin在肿瘤发展中的研究

    作者:张瑞;徐江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其间涉及多种机制,研究表明某些蛋白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关系的蛋白之一.本文就β-catenin和E-cadberin与肿瘤发展,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TGF-β与Caspase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龙慧;李景和

    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是一种多功能的多肽类细胞因子,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从分子水平上,在不同的细胞中,TGF-β1刺激细胞凋亡是通过影响p38和ERK1/ERK-MAPK激酶的活性来介导的.Caspase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引发的级联反应是胞凋亡过程的中心环节,激活后的下游caspase通过切割特异性底物,导致细胞凋亡.在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中,TGF-β和caspase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TGF-β Caspase 凋亡 肿瘤
  • GSEA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冯春琼;邹亚光;周其赵;李铁求;梁爽;毛向明

    GSEA是一个可下载后免费使用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工具.它根据已有的对基因的定位、性质、功能、生物学意义等知识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一个分子标签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了多个功能基因集.通过分析一组处于两个生物学状态的基因表达谱杂交数据,它们在特定的功能基因集中的表达状况,以及这种表达状况是否存在某种统计学显著性.GSEA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生物信息,可进一步完善我们对相关生物学事件的认识.

  • Th1/Th2平衡调节与疾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金晶;陈宜涛

    正常情况下,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处于平衡状态,Th1/Th2平衡失调并向Th1或Th2状态转化的趋势称为Th1/Th2的漂移.习惯上把Th1及其细胞因子占优势的状态称为Th1状态,Th2及其细胞因子占优势的状态称为Th2状态.Th1/Th2平衡影响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有密切的关系.现就Th1/Th2平衡与人类相关疾病间的关系及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

    作者:刘鹏;李向臣;姚雅馨;乔利敏;关伟军;马月辉

    卵泡闭锁是哺乳动物卵巢中一种普遍现象,其实质是由卵巢颗粒细胞凋亡造成的.颗粒细胞的状态已经成为衡量卵母细胞质量乃至胚胎发育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对颗粒细胞的凋亡开展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调控颗粒细胞凋亡的因素有多种,本文从与颗粒细胞凋亡相关的激素、与颗粒细胞凋亡相关细胞因子和与颗粒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三方面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进行综述.

  • 硫氧还蛋白:一个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唐文心;王伟;陈正望;陈孝平

    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在多种肿瘤细胞和组织中均有过量的表达,它可以调节肿瘤细胞中凋亡通路、转录因子和某些功能蛋白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凋亡及血管发生等生理过程.而且,过量表达的Trx-1导致肿瘤细胞对多种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近年来Trx-1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RNAi技术沉默HIF-1α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俊;常炜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缺氧诱导的关键的转录因子,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的调节.在人类实体肿瘤中普遍存在HIF-1α的过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耐药及预后差有关.RNAi干扰技术可敲除目的基因,导致基因功能缺失性变化,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HIF-1α基因功能的研究.各种不同的RNAi技术能有效的特异性地敲除HIF-1α基因的表达,在非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的HIF-1α基因功能的研究上均有很好的应用,成为研究HIF-1α基因功能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HIF-1α RNAi技术
  • Fas/FasL系统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存;董金波

    类风湿关节炎是机体对自身滑膜发生免疫反应的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滑膜增生和多种炎症细胞的浸润.滑膜增生的有关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滑膜细胞和炎症浸润细胞数量增加及凋亡相对减少,即细胞凋亡程度不及增殖程度所致.Fas/FasL系统是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影响滑膜细胞的Fas/FasL表达可以诱导其凋亡.本文对Fas/FasL的性质、结构、功能、Fas/FasL与RA发病机制及RA治疗的关系进行综述.

  • 体外展示技术及其在抗体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杨磊;张春明;王德芝

    体外展示技术包括核糖体展示技术、mRNA展示技术、DNA展示技术,是在无细胞蛋白质表达体系内将基因型和表型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在一起,体外高通量的筛选多肽和蛋白质的技术.抗体的产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利用体外展示技术在体外选择针对某一抗原的抗体分子,并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对抗体进行改造,以产生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体.体外展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有望成为下一代的抗体制备技术.

  • 杨梅苷脂质体的制备研究

    作者:谢彦瑰;陈健;黎锡流;耿安静

    目的:制备杨梅苷脂质体.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杨梅苷脂质体.用冷冻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并计算包封率.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平均粒径.结果:杨梅苷脂质体制备的佳处方和工艺为:卵磷脂:杨梅6:1,卵磷脂:胆固醇2:1,有机相:水相4:1,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为6.86,浓度为0.005mol·L-1;超声时间为5分钟.结论:佳条件下制备的杨梅苷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好,质量稳定.

  •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和GFP共表达的输卵管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喻晓亮;谢达平;胡雄贵;邓缘;燕海峰

    本实验从蛋鸡输卵管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约1.3kb的卵清蛋白5′端调控区(OV),并从质粒扩增出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基因组DNA.将hEPO亚克隆入pEGFP-C1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命名为pEGFP-hEPO,然后将OV片段亚克隆入经AseⅠ和Vsp Ⅰ双酶切的切口处,替换掉CMV启动子,经测序和酶切鉴定正确,成功构建了鸡卵清蛋白5′端调控区调控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共表达载体pOV-GFP-hEPO.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鸡输卵管上皮细胞,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共表达载体pOV-GFP-hEPO能够在鸡输卵管上皮细胞定位表达.为制备生产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 甘蓝型油菜双单倍体高效诱导技术体系的优化研究

    作者:赵小萍;王灏;李殿荣;田建华;同晓丽;赵卫国

    本研究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过程影响成胚成苗效果效率关键的因素,包括取材时期、选蕾大小、培养密度、启始诱导培养基和加倍处理等技术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受大田、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生长条件影响和基因型的限制,规模化大批量获得甘蓝型油菜双单胚体的诱导技术体系,为甘蓝型油菜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育种奠定基础.

  • 光电诱导作用下蝗虫光谱选择行为的研究

    作者:牛虎力;周强

    目的:研究不同单色光和复色光刺激下蝗虫成虫和虫蝻的光谱选择行为,为蝗虫的光电诱导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蝗虫放置于行为反应试验箱中,运用行为试验方法,观察测定不同单色光和复色光下蝗虫的光谱选择行为及其运动速度.结果:(1)一定时间暗适应下的蝗虫对单色光或白光刺激具有波长选择行为反应,依其相对趋光反应率大小,其光谱行为反应在405-625nm波谱范围内,表现为随波长增加反应率减小的趋势.(2)蝗虫对双光谱同样具有选择行为反应,不同波长的两种单色光或单色光与白光组合,相对反应率不同.两短波长的单色光组合能够增强相对反应率,两长波长组合则降低反应率.(3)不同对光谱选择行为反应受蝗虫的种群、生长阶段的影响,东亚飞蝗较亚洲小车蝗的相对反应率高,成虫较虫蝻的相对反应率高.结论:光电诱导作用下,蝗虫具有明显的光谱选择行为.

  • 纳米结构Ti/TiN涂层对NiTi合金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作者:张贵;张德元;何伶俐;祁凤君

    目的:评价纳米结构Ti/TiN涂层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含镍50.6at%)生物相容性的影响,为生物医用纳米结构Ti/TiN涂层表面改性的NiTi合金材料生物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不影响基体的形状记忆性或超弹性效应的前提下,采用真空过滤电弧离子镀技术,在NiTi合金表面沉积一层纳米结构Ti/TiN涂层,分别对表面改性前和改性后的NiTi合金样品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和血小板粘附实验,探索纳米结构Ti/TiN涂层时NiTi合金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面具有纳米结构Ti/TiN涂层的NiTi合金无细胞毒性,H9C2(2-1)细胞相容性优于涂层前,细胞形态典型,粘附数量明显大于涂层前.纳米结构Ti/TiN涂层有改善NiTi合金的血液相容性作用,其溶血率从2.1%降至涂层改性后的1.2%,同时,血小板黏附量和聚集程度小于处理前的NiTi合金.结论:纳米Ti/TiN涂层能够显著改善NiTi合金的生物相容性.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蕾;林琳;陆宗海;李学良;张红杰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小鼠予5%DSS溶液自由饮用制备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予蒸馏水自由饮用.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实验第5、9天分批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行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远端结肠组织中NE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实验第5天及第9天DAI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浆NE浓度明显升高(P<0.01)、远端结肠NE蛋白表达增加显著(P<0.001).在实验第5天及第9天,模型组小鼠DAI评分与组织学损伤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中NE浓度及结肠中NE蛋白的表达与DAI评分、组织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NE在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血浆及结肠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且与疾病活动指数及组织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NE可能参与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发病.

  • 放射诱导型增强子E6可提高hTERTp的放射敏感性

    作者:胡璟;胡可锦;赵素萍;唐瑶云

    目的:构建融合启动子E6.hTERTp,以探讨放射干预后放射敏感启动子片段E6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p)启动活性以及对鼻咽癌靶向调控的影响.方法:通过Overlap PCR法合成融合启动子E6.hTERTp,连接至PGL3 basic质粒.构建含EGR-1启动子(EGR-1p)以及hTERTp的PGL3 basic载体做对照.使用Lipo2000将报告载体以及pRL-SV40质粒共转染正常人成纤维细胞HDF以及人鼻咽癌CNE-2细胞,并给予不同剂量放射干预,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其启动活性.t检验分析不同细胞系中不同放射条件下各启动子启动活性差别.结果:在正常HDF细胞系内,无论放射与否,hTERTp组以及E6.hTERTp组的启动活性均很低;而在CNE2细胞系中,三种启动子启动活性均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其增长幅度从大到小分别是EGR-1p组、E6.hTERTp组、hTERTp组.在相同放射剂量干预下,EGR-1P组、E6.hTERTp组与hTERTp组三组间的启动活性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放射诱导型增强子E6能够明显提高hTERTp放射敏感性,且不影响其在鼻咽癌中靶向性调控作用,为该类肿瘤的放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棉花根中的多种植物激素

    作者:童建华;李雨薇;黄志刚;田梅;丁君辉

    目的:探寻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棉花根中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5μm),在柱温为35℃、流速为1mL·min-1的条件下,以乙腈和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每种物质的保留时间附近切换至大吸收峰(GA3除外)波长作为检测波长,并与254nm同一波长检测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分离和检测棉花根中的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切换波长法检测5种植物激素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均较高,检出限均较低.回收率为:Z 96.82%、ZR 94.14%、GA3 92.75%、IAA 93.38%、ABA 95.57%;检出限为:Z 0.1μg·mL-1、ZR 0.1μg·mL-1、GA3 0.5μg·mL-1、IAA 0.3 μg·mL-1;ABA 0.05μg·mL-1,能准确检测出棉花根中Z、ZR、GA3、IAA和ABA的含量.结论:采用Waters C18反相色谱柱(4.6× 250mm,5μm),在柱温为35℃、流速为1mL·min-1的条件下,以乙腈和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合切换波长法能同时检测出植物组织中多种植物激素含量.

  • DETs缓冲液对肠道微生物DNA的保存效果

    作者:蔡重阳;张于光;李迪强;任佐华;刘学端

    方便高效的保存方法是开展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前提,用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16S rDNA分析评估了野外采样常用的DETs(20%DMSO,0.25 M sodium-EDTA,100 mM Tris,pH 7.5,and NaCl to saturation)缓冲液对不同保存时间(24h,7天,30天,90天)粪便样品肠道微生物DNA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DETs保存在30天保存时间内微生物群落结构无显著变化,95.6%的T-RFs仍然存在,能效好的保护肠道微生物DNA.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