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梁超;赵兴山;刘建英;牛余朋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结合1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利用同步多导联心电分析仪和动态血压检测仪同步监测,分6个时段对患者病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和ST段压低的发生表现为同一时间规律.结论:通过实验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血压升高、左室压力负荷增大和心肌氧耗增加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 磁共振检查流程优化的研究

    作者:张廉良;孙涛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流程优化的可行性.方法:对可能影响磁共振检查流程的各种因素采取一系列流程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优化前后相同月份(2012年10月与2013年10月)3台磁共振检查患者数量.结果:优化后,MR可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更多检查.结论:通过不断优化检查流程,制定出一整套科学、有效、可行性强的管理措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996-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放射和超声技术文献的H指数研究

    作者:吴新淮;赵永华;王伟

    目的:了解1996-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在放射和超声技术方面H指数(学术评价)的发展和变化.方法:将Scopus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应用SJR-Country Scientific Ranking(SCImago Journal&Nation Rank)在线信息分析平台检索国家和地区H指数的数据,并对H指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结果:1996-2007年,按国家和地区H指数高低排序,在前20名中,欧美国家占据了15席,亚洲4席,大洋洲1席.在1996-2007年、1996-2008年和1996-2011年,中国H指数及世界排名分别为28/22、31/21和43/18.结论:在放射和超声技术方面,中国H指数的提高有赖于科研的原创或创新,有赖于更多的科研“走出去”.

  • 血友病诊疗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与资源平台构建

    作者:刘志友;高峰;汤园园;孟宪慧;史素丽

    目的:研究血友病信息管理系统与资源平台的构建在血友病诊疗中心各个工作环节中的作用.方法:对信息化管理在血友病诊疗中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并逐一介绍血友病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果:血友病信息管理平台,对血友病患者的规范化诊疗和多中心共同应用患者信息资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结论:信息管理平台在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的各项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为血友病患者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 军队中心医院等级评审对医学工程科规范化建设的作用研究

    作者:吴风富;张祖进;郭召平;贾其员;张红远

    目的:研究军队中心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对医学工程科规范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方法:分析军队等级医院评审前该科规范化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该科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流程、管理规范、岗位职责并严格落实,学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结论:军队中心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促进了该科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了该科的学科地位.

  • 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梁秋;刘伟;张和华

    介绍了基于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hhcare organizations,JCI)标准的呼吸机风险管理方法,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含义和衡量要素,从3个阶段分析了风险管理应覆盖呼吸机全生命周期,结合典型的维修案例,介绍了日常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指出了运用JCI标准中的风险管理工具,对呼吸机综合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几种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的性能比较

    作者:施慧

    详细介绍了梯度算子法、拉普拉斯算子法和迭代阈值法等3种医学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对这3种算法在高斯噪声环境下的图像分割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到了梯度算子法和拉普拉斯算子法对图像噪声比较敏感,而迭代阈值法对图像噪声相对不敏感的结果,后指出了在噪声相对较大的医疗图像中可考虑利用迭代阈值法进行分割图像.

  • 医用中心雾化治疗系统的研发及临床应用

    作者:段波;胡怡;李廷培;李光亮

    目的:设计一套对多人同时进行雾化治疗系统替代单人使用的雾化治疗器.方法:采用大型空气压缩机组将恒压并处理过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路引入到雾化室内的多个设备带终端.患者将雾化药杯的管子接入设备终端就可进行雾化治疗.结果:该系统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能够同时对40~100人进行雾化治疗,疗效稳定可靠,治疗效率大幅提升.结论:该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可靠,适合在医院推广使用.

  • 改进军卫信息系统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

    作者:董爱荣;李萍;刘晓辉;肖强;文其武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军卫信息系统相关功能模块,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途径.方法:采取既定信息自动提取、加强专业信息引导以及逻辑和空项核查等手段有效减少首页填写错误.结果:在医院实施改进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病案首页差错率下降了90%.结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军卫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 基于强检器具与高危设备的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徐海琴;曹铁军;徐新民;孙婷;南玉萍;吴翔

    目的:设计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系统,提高计量质控工作效率,解决量化评估设备质量的问题.方法:将Microsoft Visual Studio、C#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优势相结合,设计开发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质量管理、风险预测与使用寿命预测.结果:实现了自动数据分析及判定、自动生成证书及打印、维修记录储存、性能曲线生成打印等预期功能.结论:该系统提高了计量质控检定检测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及信息化水平,为今后大数据的挖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医疗设备的风险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 基于“军卫一号”的院内感染预警系统设计及应用

    作者:王兴强;刘长兴;刘国伟

    目的:设计一套院内感染预警系统.方法:实时监控病历数据,分析院内感染指标信息,统计患者院内感染疑似程度.结果:成功实现了“军卫一号”中的院内感染预警上报功能.结论:该系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智能的手段,提高了感染监控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 跨院级RIS/PACS架构设计与实施

    作者:张九妹;杜建军;李宁;田蕾

    目的:探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RIS/PACS架构.方法:以某院RIS/PACS架构设计为例,介绍跨院级RIS/PACS的软硬件框架.结果:在PACS的部署中,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实现了跨院区影像数据资源共享.结论:跨院级RIS/PACS的成功实施给医学影像科和临床科室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 医院制供氧模式对比及方案设计

    作者:罗建军;王行高;马巍

    目的:针对医院几种制供氧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基于PSA制氧机的制供氧系统选型配置方案.方法:对液氧供氧与分子筛制氧机供氧的原理、安全性、经济性等,进行比较分析;依据医院病床实例,提出基于分子筛制氧机的设备容量配置方案.结果:医院制供氧方式适宜采用PSA制供氧设备,其安全性、经济效益优于液氧供氧.结论:PSA制供氧设备具有自产氧能力,合理选用及有效管理可提升医院供氧安全性,实现医院效益大化.

    关键词: 制氧 液氧 PSA制氧
  • 车载多功能制供水系统的结构设计

    作者:李儒鹏;朱孟府;苑英海;宿红波;赵连玉

    目的:研制一种供灾害救援使用的车载多功能制供水系统.方法:建立净水工艺,应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并应用ANSYS软件对系统框架进行受力分析,终完成机电一体的车载多功能制供水系统的结构设计.结果:车载多功能制供水系统外形尺寸为2 000 mm×800 mm×1 200 mm,所受大应力为2.4×106 Pa,消毒用水流量1 000 L/h、饮用水流量200 L/h、药用水流量100 L/h.结论:根据车载多功能制供水系统净水工艺,完成了净水系统的结构设计,系统框架的强度与刚度均符合机械设计要求,能够实现洗消用水、饮用水、药用水分质产水功能,满足灾害救援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全脊柱无伪影X线数字摄影研究

    作者:林玉峰;刘冰川

    目的:探讨一种获取无伪影全脊柱X线数字化图像的方案,以确保Cobb角的测量精度.方法:搭建一个以长60 cm的X线增感屏和单反数码相机为基础的新的数字成像装置,用该装置和直接数字化放射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DR)系统分别拍摄分辨率测试卡的X线图像并比较.结果:新装置的空间分辨率为1.6 LP/mm,接近DDR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但其对比度分辨率明显低于DDR系统.结论:该数字成像装置只需一次X线曝光、不用图像拼接就直接得到全脊柱数字化X线图像,避免了伪影的产生,可保证Cobb角的测量精度.

  • 一种军用装备电气安全检定仪的研制

    作者:江玉柱;井赛

    目的:研制一种军用装备电气安全检测仪器,实现检定仪多参数集成、数据检测处理自动化等功能.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使用MC68HC11E1CP2微控制器为主控CPU,提高检定仪数据采集、控制和处理效果.结果:研制的样机便携坚固,人机交互性强.通过装置性能的不确定度性能验证,数据重复性、稳定性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结论:保证了装备使用、维修过程中的电气安全,降低了触电、漏电等事故的发生率,确保了装备的性能和使用者的安全.

  • 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流量校准方法研究与应用

    作者:葛剑徽;滕越;张玉明;章卫东;李成;李传军;许军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流量参数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方法:基于静态质量法,以水为介质,以电子秤为标准器,以电磁阀为换向器,采用自动计时控制技术,建立一套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流量校准装置,并提出校准方法.结果:通过实验检测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校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4%,优于被校准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流量参数大允许误差的1/2.结论:该装置可用于开展准确度等级在1.0级以下的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流量参数校准.

  • 基于多维元数据模型的军队卫生统计信息系统架构研究

    作者:孟庆崧;戴鲁男

    目的:提出一种多维元数据模型,并设计基于该模型的军队卫生统计信息系统架构,用于促进统计信息共享并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方法:基于统计元数据构建多维元数据模型,采用面向服务的多层架构对军队卫生统计信息系统架构进行设计.结果:该系统能够自动将统计报表按指标分类,将不同类别统计指标推送给统计相关单位,待数据填报后汇总生成所需报表.结论:该系统解决了统计过程中数据重复填报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军队卫生统计信息的共享性和复用性.

  • MicroCT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高鹏;戎军艳;廖琪梅;刘文磊;卢虹冰

    目的:设计实现MicroCT系统软件平台,解决实验室的MicroCT数据采集、投影仿真以及图像重建等问题.方法:以实验室现有MicroCT系统为基础,以Visual Studi0 2010及其MScomm组件作为开发平台,编写相应的程序,设计实现MicroCT系统软件平台.结果:设计并实现了MicroCT系统软件平台,能够准确采集MicroCT数据并重建,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结论:该软件平台的设计实现满足了利用MicroCT进行科研的需要,对进行科研实验有重要意义.

  • 基于LED红外线和紫外线便携式烧伤治疗仪的研制

    作者:张红远;张祖进;李辉

    目的:设计一体化便携式LED红外线和紫外线烧伤治疗仪,以满足医院烧伤科室和基层卫生队对烧伤患者的护理和治疗需求.方法:采用快速接头连接电源部分和治疗护理部分,方便拆解携带,集成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临床治疗优点,达到治疗和消毒的双重效果.外加备用电池,方便断电和野外治疗使用.结果:该一体化便携式LED红外线和紫外线烧伤治疗仪整体设计合理,设备装置工作状态稳定,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该一体化便携式LED红外线和紫外线烧伤治疗仪性能良好,便于携带,应用范围广,野战救灾条件下适应性强.

  • 基于蓝牙技术的便携式心率数据采集仪的设计

    作者:冯卫忠;邵洪芳;张玉琴;范咏燕

    目的:及时、准确、方便地显示心率.方法:采用内嵌蓝牙模块的心率采集装置采集心率,并使用无线方式传送至智能手持终端,智能手持终端接收、保存、判断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心率数值.结果:佩戴心率采集仪的使用者可以随时知道自己的心率数值,同时,在心率数据不正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发出报警求救短信.结论:基于蓝牙技术的便携式心率采集仪能够及时发现持有者的心率不正常现象,为挽救生命提供了宝贵时间,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独居老人等人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3D打印技术制作车载式磁共振接收线圈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志超;杨炯;王晓枫;刘海峰

    目的:制作车载式核磁共振接收线圈,应用于突发灾害现场伤情相对复杂的人体部位外伤检诊,提供有效、简易线圈设备,快速定位诊断,正确判断伤情,满足车载式磁共振系统设备机动性强的基本要求.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中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技术将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加热熔化到半流体态,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所要轮廓信息,喷头将半流态材料挤压,凝固后形成轮廓状的薄层,后进行固化,形成接收线圈.结果: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完成符合人体主要部位需要的适合野外救援车载化条件(如头颈、肩、腰椎、膝关节等关键部位)的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满足核磁医疗诊断需求.结论:3D打印技术可以满足车载式磁共振接收线圈的先期研发需求.

  • 同位素药物分装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作者:余巧生;葛贤顺;仝青英;樊水平;米彦军;方礼明;李世录;张铁骑

    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在周转和分装过程中对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屏蔽防护的设备,研制一种新型同位素药物分装装置.方法:通过对屏蔽分装罐、可调支架、旋转定位和锁定机构等进行技术设计,实现分装装置对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的有效屏蔽.结果:该新型同位素药物分装装置既方便实用,又能提供良好的射线屏蔽保护.结论:采用此方案研制的新型同位素药物分装装置,能对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在周转、分装过程中进行有效屏蔽,对减少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辐射剂量、保障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 Director医学多媒体展示系统导航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肖扬;高升斌

    目的:通过导航控制技术增强Director医学多媒体展示系统的交互性和安全性,实现医学展示内容的自主控制和容错恢复.方法:通过Lingo语言编程,实现对Director多媒体展示系统的互动导航控制及自动导航控制.结果:实践测试证实,该技术有效可行、可移植性好,应用该技术开发的Director医学多媒体展示系统运行稳定,效果精美.结论:增强了Director多媒体展示系统的交互性,提高了系统的出错恢复能力.

    关键词: Director 导航控制 LINGO
  • 新型多功能复合消毒设备的研制

    作者:申广浩;郭伟;谢康宁;刘娟;景达;吴小明;罗二平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复合型消毒设备,用于小型卫生装备的洗消.方法:利用精密机械、DSP、自动控制、传感与信息处理等新技术设计研制一体化的复合消毒灭菌系统,并综合采用臭氧、过氧化氢和低温等离子等消毒方式,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实现系统的复合消毒功能.结果:新型消毒设备适用范围广,灭菌速度快,灭活率高,无残留,无消毒死角,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结论:有望解决以往防护装备无法连续重复有效使用的难题,以提高军队战地医院的消毒灭菌水平,成为现行消毒灭菌装备的更新换代产品.

  • 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的研制

    作者:徐执印;刘晓荣;陈国良;顾洪;安志萍;刘建;范晨芳;谢泰;刘旭东

    目的:实现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快速分类,完成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任务,提升国内核化生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能力.方法:结合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实际,选取材料和合适技术,完成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的研制,并与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分类处置信息系统或“军卫一号”系统进行对接.结果: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可以满足伤病员快速分类的需求.结论: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标志清晰,便于对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进行前期分类,对提高医学救援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 身份证IC卡识别在全程连续救治指挥决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渝;李吉祥;任家顺;王维远;向逾;张菁芳

    目的:研究一种身份证IC卡识别技术在医学应急救援指挥决策系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现有识别模式的方法,遴选数据来源广泛的身份证IC卡模式,并与计算机系统连接使用.结果:解决了医学应急救援中医护人员身份的高效验证及伤病员基本信息的快速采集问题.结论:采用身份证IC卡作为验证医护人员身份及采集伤病员基本信息的方法简便易行,原始数据提取快捷,具有良好的唯一性、可靠性和易操作性.

  • DSA引导下多水平栓塞在子宫肌瘤栓塞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卢伟;马军朋;张嘉诚;杨剑;杨超;解鹏;王强;王斌;郭新洪

    目的:评价应用直径300~500μm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单纯子宫动脉栓塞与采用直径300~500 μm及500~700 μm PVA颗粒的多水平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症状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应用300~500 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至子宫动脉血流停滞、螺旋状动脉不显影;B组应用300~500 μ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至子宫动脉血流变慢后再应用500~700 μ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直到子宫动脉主干血流停滞、螺旋状动脉不显影,并比较2组症状缓解、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比较:A、B2组的临床症状(经期时间、月经量、贫血、痛经、下腹坠胀、尿频和排尿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比较:栓塞治疗后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A组肌瘤平均体积由87.45 cm3缩小为48.65 cm3,B组肌瘤平均体积由91.87 cm3缩小为38.25 cm3,组内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组间术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并发症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直径300~500 μm的PVA颗粒相比较,应用直径300~500μm及500~700 μm PVA颗粒的多水平子宫动脉栓塞,可显著提高子宫肌瘤坏死缩小程度,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提示子宫肌瘤的多水平栓塞治疗技术是有效、安全的.

  • 髋膝关节术后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杨献峰;顾康康;张祯;姚尧;戎朕;朱斌;蒋青

    目的:分析髋、膝关节术后顺行性下肢深静脉血管造影误诊的原因,提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造影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2年9月到2013年4月195例下肢深静脉造影图像,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及归类.结果:195例患者中,发生误诊9例,误诊率为4.6%.3名观察者累计误诊18例次,其中假阳性占61.1%(11/18),假阴性占38.9%(7/18);中心型误诊占1.1%(2/18),周围型误诊占98.9%(16/18).误诊原因中,技术因素占66.7%(12/18),观察者占因素33.3%(6/18).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下肢深静脉造影误诊,通过规范造影流程、加强对静脉解剖及病变的认识可减少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误诊.

  • 双源Flash CT胸部体检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初步评价

    作者:祁鸣;孔繁福;陈玉琴;周小兵;张玲

    目的:探讨双源Flash CT胸部体检图像对冠脉钙化的显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胸部CT平扫发现冠脉钙化的44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11例,将全部患者CT图像分别用层厚3 mm+软组织算法B30f(A组)、层厚1 mm+软组织算法B30f(B组)及层厚1 mm+骨算法B60f(C组)进行重建,根据冠脉钙化显示情况将图像分为0~3级共4级,评价3组图像对冠脉钙化的显示情况,分析三者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44例体检者的3组重建图像对冠脉钙化的显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分析,A组与B组、A组与C组及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中评分3级的图像明显多于A、B组,对冠脉钙化获得了较好的显示效果,钙化边缘更加锐利,细节清晰,小分支钙化亦可分辨.结论:合理利用后处理技术,将薄层厚及骨算法重建相结合的双源Flash CT胸部平扫可为冠脉钙化观察提供一种非常实用且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较为精确地显示冠脉钙化的部位、形态以及大致范围,为初步评估冠脉钙化提供一定的信息,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爱民;张桂芬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其中血小板(platelets,PLT)计数(50~99)×109/L孕妇50例,<50×109/L孕妇16例)(实验组)和同期112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分别进行TEG、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检测,并分析其与PLT值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PT值及APTT值均升高,而α角、大振幅(MA值)与凝血综合指数(CI值)均降低(P<0.05);与PLT(50~99)×109/L亚组相比,PLT<50×109/L亚组K值升高,MA值及CI值均降低(P<0.05);K值、MA值及CI值均与PLT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0.51、0.40,P均<0.05),其他检测指标与PLT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TEG可作为监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状态的有用指标.

  • 基于智能手机的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乔娟;郝彦斐;燕增奎

    目的:观察基于智能手机对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26例青中年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健康管理组除常规临床治疗外,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使用交流软件和常见的糖尿病相关应用软件,随访后观察健康管理效果.结果:2组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健康管理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 1);健康管理组能够改善饮食结构、运动坚持情况,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和健康满意度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应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相比,联合智能手机平台进行健康管理的方式可为青中年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浅谈医院植入物的全流程管理

    作者:朱秀丽;任晓敏

    阐述了某综合性医院在植入物的全流程管理中的现状,剖析了现存的问题和漏洞,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提出建立一套完整的植入物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解决了全流程管理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问题.

  • 基于JCI标准的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探讨

    作者:尹军;陈维平

    介绍了构建一套科学的预防性维护体系的重要性,从风险分析、判断临界控制点、确定临界极限、建立监测程序等6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如何构建预防性维护系统,后结合预防性维护实践,指出了预防性维护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保障医院临床服务的安全和品质.

  • 关于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的探讨

    作者:刘延梅;刘国强;王晓民

    介绍了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的内容,分析了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情况,后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加强临床工程师队伍建设3个方面探讨了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以期提高医疗设备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 细化医疗设备验收的方法与实践

    作者:徐新民;胡军智

    阐述了医疗设备验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参照军队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从医疗设备验收准备、实物验收、技术培训、资料收集、归档备案等方面细化了医疗设备验收流程和内容,应用该流程进行医疗设备验收实践,解决了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医疗设备验收更细致、规范.

    关键词: 医疗设备 验收 方法
  • 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监测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瑞敏;林凯;马红雨;朱美财;季家红;姜树强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糖尿病患者及时检测、调控血糖水平等提供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的血糖检测方法.方法:60例门诊患者同时抽取末梢血与静脉血.末梢血葡萄糖采用酶电极法分别使用当前医院临床使用的2种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测定.静脉血离心后,血清葡萄糖浓度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2种便携式血糖仪与大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2分别为0.980 5,0.986 7;2种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比较,检测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2=0.960 6.结论:2种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糖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应定期对院内便携式血糖仪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结果进行比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外置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医用加速器的性能与防护检测

    作者:赵进沛;张富利;王雅棣;孔雪梅;闫妍

    目的:建立外置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医用加速器性能与防护检测方法.方法:参照GBZ 126-2011、GB/T 19046--2003以及自有的检测设备,对医用加速器相关性能和防护指标进行检测;用交叉刻度的方法,采用待测的医用加速器辐射源,以在计量部门检定后的0.65 cm3电离室测量系统作为量值传递媒介,对针尖式电离室进行刻度,从而实现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偏差指标的检测.结果:所采用的方法可以实现相关指标的检测,检测结果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结论:该研究所采用的外置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医用加速器性能与防护检测方法,可以作为对此类装备进行状态或稳定性检测的参考.

  • 水银血压计静态压力参数的质量控制及影响检测结果因素分析

    作者:宋晓英;章圣洁;芮海荣

    目的:对医院在用水银血压计静态压力参数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并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保障血压计的安全使用.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使用0.25级血压计检定装置对水银血压计静态压力参数进行质量控制,并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血压计进行半年检,静态压力参数合格率达到81.5%,检修后合格率达到100%,保证了科室正常使用结论:对血压计的静态压力参数进行质控,可以确保其质量安全.在日常使用中必须注意正确的使用及操作方法,以确保血压计的使用安全性.

  • 常规放疗模拟机的日常质控目标和校准方法

    作者:夏小林;林世寅;刘玮;黎文玲

    目的:探讨常规放疗模拟定位机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以保证临床放疗定位的稳定性,提高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从常规模拟定位机的机械等中心调整、辐射野光野的指示校准、光距尺的检验和校准、激光定位灯的调整以及辐射防护与设备安全连锁等方面分析确认QA和QC的主要内容和检测方法.结果:得出了日常放射治疗工作中常规模拟定位机必须予以实施的QA和QC的主要内容以及检测方法.结论:依据常规模拟机日常的QA和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制定了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QA和QC检测规范和标准,从根本上保证了放射治疗定位的精度,同时对各级放射治疗单位常规模拟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 西门子数字加速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作者:杨瑞峰

    0 引言西门子Primus E加速器是全数字化加速器[1],无射束不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对故障现象的分析及波形检查,以发现故障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方法给予排除,尤其是对常见的54#连锁[2],复杂而棘手,须认真分析,仔细检查,正确处理.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54#剂量率2硬件连锁,以及13#、12#、58#等连锁.1.2 故障分析出现上述连锁时,机器停止出束.可能有几种情况:(1)当RAD ON后不出射束;(2)当RAD ON后出几跳或几十跳后停止出束;(3)出束时跳数频率由正常逐渐变快然后失谐并停止出束.

    关键词:
  • 腔镜手术器械外管鞘使用中的常见故障及其改进措施

    作者:张穗;张晨;黎笔熙

    0 引言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受到医患双方的欢迎.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良和手术器械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适应证日益扩展.腹腔镜手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腹腔镜器械正常、有效的工作.如何提高腹腔镜器械的使用率、延长腹腔镜的使用寿命成为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我院腔镜器械外管鞘破损情况及其持续改进措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MAXPERT牙科综合治疗椅故障分析与处理

    作者:杨新广;张洪志

    0 引言MAXPERT型牙科综合治疗台为韩国新兴公司生产,因其性能优越、功能齐全、设计合理,备受医疗机构的青睐.该机配置有2支NSK高速手机,1支低速电动机(含弯、直机头各1支)和1支洁牙机.我院有该设备2台,使用3a之久,总体没有太大故障,但由于此治疗椅的模块零件较复杂,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现将1例特殊故障情况和检修分析总结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 GE aw2100型DSA故障分析与维修2例

    作者:谭亚军;林春梅;陈伟;宋耀明;陶春蓉

    0 引言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ography,DSA)是介入手术治疗的重要设备,在医院属大型贵重设备,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做得好,出现故障的机会就少.在维护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能够避免大故障的发生.工程师应在设备安装时或维修过程中充分了解设备结构,通过学习DSA相关知识和医疗设备的原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1].现将GE aw2100型DSA故障处理及维修经验[2]总结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 ABL800血气分析仪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

    作者:陈罡;杨莹;代金贞

    0 引言血气分析仪是医院抢救、监护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临床检验设备,也是围手术期患者监测的重要仪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手术室麻醉科.它可以反映患者体内急性和潜在的酸碱平衡及气体交换等内环境变化,能够及时、快速地了解患者病情.本科室2012年2月引进丹麦雷度ABL800系列的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该仪器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管路系统于一体,具有性能稳定、准确性好、检测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现将ABL8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过程介绍如下.

    关键词:
  • 瓦里安2300C/D型直线加速器低剂量率快速检修1例

    作者:徐升;黄金汉;杨群堂

    0 引言在国内的医疗机构中,瓦里安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放疗设备的应用,各院所已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具有检修一些连锁故障的基本能力.我院自2003年引进1台瓦里安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以来,在使用过程中,低剂量率连锁故障出现的频率高,检修也比较耗时耗力.在我院只有1台加速器的前提下,面对巨大的医疗压力,如何快速准确地检修该故障,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现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1例UDR1、UDR2低剂量率连锁故障的检修方法以及日常的检修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 AVL9180电解质分析仪的应用与故障分析

    作者:刘雄;施秋兰;李兵

    0 引言AVL9180电解质分析仪设有自动报警提示,可检测血清、血浆、全血、尿液、透析液及水化液中的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及锂离子[1],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电解质分析仪.其要求的标本量很少,容易维护保养且故障相对较低,对于中小型医院尤其是门急诊特别适用,并且精确度及准确度都比较高.

    关键词:
  • 数字胃肠机系统硬盘备份的实际应用

    作者:万军平;洪伟;杨建辉;尤黔福;杨东亮

    0 引言进口X线设备的系统盘是设备的大脑,主要用来协调指挥设备各个部件的时序动作.患者的检查离不开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一旦系统崩溃后,常规是联系厂家,等工程师到医院,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及各个相关软件,还经常遇到密码权限问题,很难处理,费时又费精力,而利用Ghost软件备份系统盘,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1].

    关键词:
  • 东芝Aquilion320排CT探测器电源故障与维修

    作者:张方林

    0 引言东芝320排CT又称动态容积CT(dynamic volumeCT,DVCT),具有0.5 mm探测器,其采用动态容积扫描模式,一次扫描覆盖160 mm的范围[1].DVCT超宽的覆盖范围,实现了CT从常规形态学检查到功能性成像的飞跃,可以完成全身各个脏器全器官各向同性和各时同性的扫描和成像,意义非凡,尤其对动态器官的研究是史无前例的突破[1-2].设备使用3a后,出现探测器电源故障.

    关键词:
  • BEP-Ⅲ全自动酶免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与常见故障排除

    作者:李烛;高裕华;王更银;杨晓亚;刘素蕊

    0 引言随着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在血站和医院血液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检测工作,不仅大大地减轻了检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很好地避免了工作中人为性的误差,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科于2010年引进了2台BEP-Ⅲ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现结合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情况及常见故障分析处理作如下总结,供参考.

    关键词:
  • 迈瑞SK-600输液泵故障分析与排除

    作者:刘伟;梁秋;张倩

    0 引言静脉输液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根据药物和患者情绪不同采用适当的输液速度来治疗.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影响治疗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1].常规临床输液,即传统的重力输液方式,用输液管道上压力调节器的推轮来控制滴数,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输液过程中出现的药液流速变化、输液器管路堵塞、有气泡、脱落以及药液完毕等都不能自动报警,也不能及时切断输液通路,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而输液泵恰恰能弥补重力输液方式的不足,其具有的功能为:(1)可精确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2)液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3)能对气泡、空液、输液管阻塞和电源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4)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输液泵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重力输液,并成为医院输液的重要手段[2].现将迈瑞SK-600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几例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 埃博拉疫情防控正压生物防护服研究

    作者:吴金辉;郝丽梅;王润泽;衣颖;祁建城

    目的:研究正压生物防护关键技术,研发用于埃博拉个人防护的系列正压生物防护服.方法:采用聚氨酯双面贴膜研究正压生物防护服复合面料,设计全身式和半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结构;采用高性能风机和控制系统,研究电动送风系统;参照相关标准对系列正压生物防护服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研制的聚氨酯复合面料复合正压生物防护服符合防护要求,研制了系列正压生物防护服,防护服正压差>150 Pa,噪音<70 dB,连续工作时间>4 h,对0.3 μm粒径气溶胶整体防护因子>100000,整体防液体渗透性能满足标准GB 24539-2009要求.结论:研制的系列正压生物防护服可以应用于埃博拉等烈性传染病的医护人员高水平个人防护.

  • 国内外埃博拉防控装备发展研究

    作者:高树田;祁建城;张晓峰

    目的:研究国内外埃博拉防控装备发展现状.方法:在埃博拉疫情防控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埃博拉防控装备保障需求,总结了国内外埃博拉防控装备的现况特点.结果:国内埃博拉防护装备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侦检装备、治疗疫苗等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结论:提出了埃博拉防控装备发展对策建议,对国内埃博拉防控装备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新型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帐篷系统设计与研制

    作者:田丰;胡名玺;孙秋明;李钒;杨健;刘长军;刘圣军;高万玉

    目的:研制新发突发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帐篷式防控系统,满足传染病应急防控现场病员留观、处置及快速检测等勤务需求方法:运用数值模拟与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系统设计双层篷体、多腔室气柱支撑整体式结构密闭空间;优化滤材种类、配比、折叠结构、过滤级数等条件,破解低气阻条件下高过滤效率瓶颈问题;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智能控制,实现帐篷内微环境智能调控与监测显示.结果:生物气溶胶过滤效率>99.99%,负压差15~30 Pa;展开作业时间10 min、气柱充气间隔时间>24 h,负压差建立时间10 min,缓冲间压差重建时间3 min结论:帐篷系统高效排风过滤效率高,负压差建立稳定可靠,作业展收快捷方便,传染病现场应急防控环境下适应性强.

  • 折叠式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转运舱研究

    作者:胡名玺;孙秋明;刘圣军;田丰;杨健;高万玉

    目的:研发折叠式负压隔离转运舱,满足新发突发传染病现场应急防控病员转运与处置需求.方法:基于负压隔离原理,模拟仿真不同工况下舱体受力情况,设计可快速安装的相对密闭舱体;综合集成风机、高效空气过滤器、压差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控制元件,设计高效排风过滤模块;采用压差补偿技术,避免在机载颠簸工况下对舱内压差波动,维持稳定的定向气流;通过环境生理学测量方法,分析负压隔离转运舱工作时对受试者生理指标影响.结果:折叠式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转运舱对0.3 μm生物气溶胶的过滤效率大于99.99%,在2 min内建立不小于15 Pa的负压差,实现舱内压差、电量实时监控,人体工效学试验表明对受试者生理指标无影响.结论:折叠式负压隔离转运舱过滤效率高,负压差建立稳定可靠,舱体作业展收快捷方便,满足传染病员转运需求.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