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大型医院网络故障应急措施

    作者:姚力;王暾;冯娟;蒋昆

    0引言目前,军卫网已经成为一个集高效、稳定、安全于一身的高端医疗业务平台[1].军卫网为西京医院医疗业务运行的基础平台,其利用数字化中心进行维护和完善.本文根据对军卫网的维护经验,从网络故障处理及安全措施部署2个方面对军卫网的维护和保障工作进行阐述.

  • 德国MELAG 23VS型灭菌器工作原理及维修实例

    作者:王翔

    0引言德国MELAG公司生产的Euroklav23VS预真空脉动台式灭菌器操作简单、移动方便、消毒快速、灭菌合格率高,适用于眼科、美容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快速灭菌.1 工作原理23VS灭菌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加热蒸馏水在密闭条件下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灭菌,其整个工作过程包括预真空、脉动升温、灭菌、减压、通风烘干和真空烘干6个阶段[1].

  • 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分析与处理

    作者:林翔坤;李永臣

    0引言我院于2009年10月购置了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光学法速度1 600/h,电解质600/h,大理论速度1 800/h,耗水量54 L/h,试剂位置内外圈65个,样本单针双测试带液面压力感应4.5 s步进,330个比色杯,试剂AB双针带液面压力感应.该仪器在使用中积累了一些维修经验,现介绍如下.

  • 中心医院血透用水处理系统维修2例

    作者:史刚;李积仓;乔佳

    0引言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血液透析作为肾功能的替代方法,已经成为各医院的常规治疗手段[1].据统计,每周每位透析患者所需的纯水量大约为300 L,也就是说每周有大约300 L的透析液与患者的血液接触,一旦透析液水质超标,溶解在透析液中的小分子物质便可弥散,并通过透析膜进入患者的血液[2],导致患者出现透析并发症、慢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透析用水的水质和压力对透析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据了解,全国各大医院的透析室大都采用反渗透法制备纯水,我院的纯水机也是通过二级反渗来制备纯水的,现将工作中遇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 PMH1000湿化加热器基本原理与常见故障排除

    作者:晋虎;云庆辉

    0引言湿化器是和呼吸机管路串联在一起,放置于患者和主机气体出来的患者吸气端.气体在从主机出来时经过湿化器加温、干燥、取寒、湿化,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喉咙干燥、打喷嚏、鼻塞等不适症状[1].湿化器在使用时必须装有湿化瓶,湿化瓶里必须装有蒸馏水,被湿化的气体是由湿化瓶来完成的.湿化瓶里的蒸馏水是靠湿化器加热的,加热温度一般在45 ~75℃,这是个可以调节的变量,湿化出来的气体温度一般在35~40℃之间.湿化器还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在加热温度大于85℃时,湿化器会发出高温报警;在加热温度大于95℃时,湿化器就自动切断电源,起到自我保护作用.现以泰科的PMH1000湿化加热器为例,根据内部电路板元件的走向和功能,绘制出相应的电路图[2](如图1所示)进行分析与探究,同时对病房在使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故障进行排除,以供同行参考.

  • 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CT故障排除1例

    作者:赵君禄;李敬玉;聂关伟;郑立东

    1 故障现象每次启动扫描时,扫描桌面状态区均红字显示:"The detector is not the proper temperature,detector temperature is high,if continue to scan,the image quality may be affected.",即:探测器温度不在正常范围内,温度较高,如果继续扫描,图像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忽视此错误继续扫描,则扫描3~5名患者后状态区显示:"DAS Digital Module Temperature Out of Tolerance,the detector temperature is too high,the scan is not allowed."(DAS数字模块温度超出允许范围,探测器温度过高,禁止扫描),扫描不能继续进行.关机,冷却15~30 min后又可进行扫描,但仍报每次启动扫描时状态区显示的错误,且扫描患者不超过5名就会禁止扫描.

  • 医科达ElektaSli直线加速器高压联锁故障分析维修

    作者:万久庆;陈渝

    1故障现象按下启动键后,加速器不出束,终端故障代码提示"item272 HT CON D".进入维修模式,观察CON J、CON K、CON D 3个接触器的工作状态,当按下启动按钮后,KON K正常吸合,KON J吸合后马上断开,KON D不能吸合.

  • 尼普洛NCU-12型血透机故障维护及维修

    作者:郭沁生;李朝波;周扬;张立海

    0引言我院肾病科血透室现有透析机47台,分别是尼普洛15台、金宝20台、日装机12台.其中12台尼普洛NCU-12型于2004、2005年购买,已使用了7~8 a.该机属于单人用透析装置,用于对急、慢性肾衰患者的血液透析;内设硅油腔容量控制系统(viscous control system,VCS),可进行透析液配置和控制除水,具有除水精确度高、耐用的特性.

  •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设备预防性维护探讨

    作者:李希兰;周刚

    O引言我院为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随着医院手术量的不断增加,对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完好率要求更高.我院于2007年对大型消毒灭菌设备进行引进,提升了医教研工作的整体水准.消毒供应中心共引进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4台,清洗消毒器4台,均系同一厂家.如何使这些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其发挥大的功效,根据JCI要求,清洗消毒、灭菌设备预防性维护应为"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年保养".预防性维护(preventmain-tenance,PM)是保证大型医疗设备高效、安全使用的重要措施.

  • 磁共振成像仪故障分析

    作者:孟炯

    0引言我院自1992年起先后购买6台磁共振成像仪,其中西门子MR 4台,分别为IMPACT (1.0T)、TRIO (3.0T)、AVAN-TO(1.5T)、VERIO (3.0T),飞利浦MR 1台,即ARCHIVA(1.5T),GE公司SINANA(3.0T)1台.本文通过对MR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的归纳整理,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从中总结故障发生的规律,说明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性.

  • GE Senographe DS采集系统工作站AWS故障分析与排除

    作者:赵太春;冯发文

    0引言Senographe DS采集系统是GE Medical Systems(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开发的一套乳腺X线数字成像系统,该系统控制台AWS工作站采用SunBlade150安装Solaris操作系统[1]运行ADS v43.10应用程序.现将该系统自2006年装机使用以来计算机方面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整理列出,供同行参考.

  • 回旋加速器射频谐振腔原理分析和故障排除

    作者:李东;尚进;朱洪峰

    0引言比利时IBA公司研制的CYCLONE18/9回旋加速器为放射性药物制备系统,是一种复杂高技术的工程设备.而回旋加速器射频系统是加速器的加速主体,它直接影响加速器的性能,是回旋加速器的关键部件之一.以下将介绍谐振腔中D型盒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以供参考.

  • Giraffe OmniBed培养箱常见故障检修

    作者:张慧君;许明强;王晓光;江金达

    0引言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劣,我院每年接收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和病弱病危患儿也呈阶梯式增长,对婴儿培养箱的需求也相应的增长.传统意义上的婴儿培养箱义称为婴儿暖箱,主要为那些先天条件不足、自身的环境适应力和抵抗力较微弱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和病弱病危患儿提供一个空气净化、温湿度稳定、类似母体子宫的佳临床环境.同时也可用于婴儿体温复苏、输液和抢救等工作,给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佳的观察、检查和治疗条件,便于他们的管理和术后护理[1].目前先进的婴儿培养箱不仅能对婴儿的肤温(或箱内的温度)、湿度按设定值进行自动控制,提供一个稳定洁净的环境,而且还可以提供氧浓度实时监测和体质量监视器[1].

  • 爱尔康Constellation高速玻切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作者:秦筱静;戚欢;潘克新

    0引言Constellation5000转高速玻切机是美国爱尔康公司新一代玻切综合手术系统,集玻璃体切割、超声乳化、超声粉碎、照明、眼底激光于一体,是目前玻切手术设备的主流.2010年底其正式在国内引进启用,我院眼科于2011年6月底引进Constellation高速玻切机,至今已有1 a.在使用中发现,该玻切机具有切速快、术中维持眼压稳定、对玻璃体扰动少、对视网膜牵拉小、多功能一体化的优点,但与上一代爱尔康玻切机Acccurus相比,Constellation的故障率也较高.现回顾性分析工作中常见的一些故障及处理的方法、经验,以供参考.

  • 基于DSP技术研制的心血管功能无创检测仪

    作者:艾海明;蔡希昌;王众;米旺;牛辉

    目的:研制一种心血管功能无创检测仪,通过采集人体指端容积脉搏信号对人体心血管功能进行实时监测,借助DSP强大的运算能力,快速分辨脉搏波的起始点,提取脉搏波波形特征参数并计算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可间接地对人体心血管功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TI公司DSP2812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在硬件电路上设计了波幅增益自动调节、电源管理、基线抑制等模块,软件中设计了自动判波、基线拟合功能,可获得高信噪比的脉搏波信号.结果:该仪器可实现增益自动调节、多模式数据存储和远程数据通信等功能,它还具有处理速度快、功能齐全、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结论:DSP心血管功能检测仪不仅可应用于医院和科研院所,同时在社区医疗和家庭保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颅脑组织的磁共振成像过程模拟

    作者:杨庆华;李薇;贺超;米红兰;祝元仲

    目的:研究实现对磁共振成像(MRI)多参数、特定成像序列下的模拟成像.方法:从颅脑组织基本特性出发,基于布洛赫方程求解弛豫过程,再按照实际磁共振设备成像方法,用计算机模拟磁共振信号生成.并将信号采集映射到k空间,后重建出图像.结果:重建图像和实际临床运用产生磁共振图比较接近.在此基础上对于部分k空间数据重建,快速成像序列的成像也可以仿真实现.结论:该方法直观、定量,便于实现磁共振成像过程模拟,可以用于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辅助教学,也可以作为成像方法过程、重建算法、质量保证、图像后处理等研究的数据准备.

  • 一种基于聚类的图像检索方法

    作者:常小红;卢虹冰;焦纯;张国鹏;见伟平

    目的:改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精度不高的现状,研究一种提高图像检索精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SV颜色空间模糊量化方法提取图像的颜色直方图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两阶段聚类方法对图像库中图像的特征形成聚类,检索阶段通过比较查询图像特征与每个聚类的中心来返回相关图像.结果:该方法提高了查询图像的查全率、查准率和相关图像在检索结果中的排名.结论:该图像检索方法是合理有效的,检索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 喷淋急冷式烟气净化装置研究

    作者:武超;吴丽华;王政;张文昌;韩俊淑

    目的:研制一种喷淋急冷式烟气净化装置,用于医疗垃圾处理产生的烟气的净化.方法:分析医疗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的控制方法,提出烟气净化措施,设计出烟气净化装置.结果:与直接净化措施相比,喷淋急冷式烟气净化装置能明显抑制二噁英类物质排放总量.结论:喷淋急冷式烟气净化装置设计遵循“3T”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便携式医用磁感应测量装置的设计

    作者:高丹丹;吴宝明;冯正权

    目的:设计一种便携式高精度的磁感应相位检测装置.方法:设计一种基于梯度线圈主磁场抵消技术以及新型鉴相芯片SYPD-1的便携式医用磁感应测量装置.整个系统包括梯度线圈结构、差动放大器、鉴相器、单片机处理电路和显示电路.SYPD-1是新上市的无源鉴相芯片,鉴相带宽1~100 MHz,灵敏度8 mY/(.),相位差分辨率不超过0.03..是当前分辨率高的鉴相芯片,使用方便.结果:该装置可以分辨出电导率为0.5、1.3、7.8s/m的3种同体积NaCI溶液,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度.结论:该磁感应测量装置实现了高精度和便携式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很大的改进空间.

  • 野战口腔诊疗车专科设备器械模块化设计应用的研究

    作者:包博;牛忠英;牛福;师天鹏;施生根;孙景工

    目的:基于野战口腔诊疗车医疗空间的局限性,对专科设备器械进行模块化设计,旨在提高其工作效率.方法:选用后勤通用厢式车依维柯NJ2045二类汽车底盘和夹层大板式车厢进行改装,依据野战口腔诊疗车的技术形式及功能,设计专科设备、器械的模块化并进行试验检测和实际应用.结果:该野战口腔诊疗车专科设备器械模块化设计合理、使用便捷、工作状态稳定,实现了系统功效.结论:口腔诊疗车作业性能良好,可胜任野战条件下口腔卫生勤务保障任务.

  • 航卫保障方舱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韩学平;韩江林;吴建兵;于丽;邓略

    目的:研制适用于应急状态下快速展开的航卫保障方舱,对飞行人员实施有效的航卫保障.方法:在分析应急航卫保障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航卫保障的需要,采用现有的手动推拉翻板扩展式方舱,加改装航卫保障装备,研制可机动遂行保障的新型航卫保障方舱.结果:航卫保障方舱由1个方舱、内设3个检查、治疗和训练特殊单元组成.结论:航卫保障方舱满足各种应急状态下对飞行人员实施航卫保障的要求.

  • 口腔全景摄影装置检定规程制订的研究

    作者:汤黎明;汪长岭;朱兴喜;夏勋荣

    目的:对口腔全景摄影装备检定规程制订方案进行研究,实现对口腔全景摄影装备检定规程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文件引用、检定器具控制条件、检定项目和要求、通用技术需求、检定方法、检定结果的处理及检定周期等项目的研究,基本包括了口腔全景摄影装置检定规程制订的基本要素,形成符合检定要求的文件.结果:为对该装置的检定提供了检定工作依据.结论:口腔全景摄影装置检定规程的制订依赖于计量检定器具的质量标准和性能,因此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此外,今后的计量和质控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该检定规程.

  • 具有柔韧性衬底的视网膜微电极阵列的设计

    作者:谢小波;崔红岩;汪建涛;胡勇;冯莉;徐圣普

    目的:针对视觉假体关键部件视网膜微电极阵列的结构特点和植入要求,设计并制作表层视网膜微电极阵列,并对微电极阵列特性进行测试.方法:以parylene作为柔性衬底材料,Pt为电极阵列材料,设计并制作单层电极及引线分布的视网膜植入微电极阵列,并用三电极测试系统对制作完成的微电极阵列进行电特性测试.结果:对微电极阵列的形态和电化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制作的微电极阵列在外观形态和电学特性上符合设计和视网膜植入的要求.结论:该微电极阵列可以为进一步的动物体电生理实验提供性能可靠的视网膜微电极阵列.

  • 浅析医学工程科在医疗楼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徐璞;王东辉

    指出了目前很多医院在医疗用房建设中存在建设部门与使用部门沟通脱节,从而引发医疗楼建成后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分析了综合医疗楼建设的功能,阐述了医学工程科在设计初期和后期参与医院医疗楼建设的各个项目,解决了建设部门与使用部门在医疗楼建设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医学工程科在医疗楼建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和意义.

  • 海洋及船舶特殊环境下医学设备现状及未来研发需求

    作者:曹阳

    分析了海洋及船舶的环境特性,提出了现用医学设备在特殊环境下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发的建议,对开展船用化加固技术研究、确保医疗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的相关标准及应用

    作者:芦铭

    叙述了电磁兼容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医用电气设备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并针对电磁兼容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后指出了对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军队综合性医院建立药械采购新模式的实践

    作者:宋风兵

    从完善药械采购组织机构、规范药械采购运行机制、严格药械采购检查监督等方面论述了军队综合性医院建立药械集中采购新模式的有关做法与实践,为推进医院的药械采购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借鉴.

  • 亚热带地区野战医疗所卫生装备建设有关问题探讨

    作者:梁晓明;高新云;罗晓明;何坤;王勇

    从分析国内外医疗卫生装备的现状入手,详细阐述了亚热带地区现代战争机动卫勤力量野战卫生装备使用保障的特殊要求,对野战医疗所卫生装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亚热带地区野战条件下机动卫勤力量卫生装备的建设发展方向.

  • 2005-2012年远程医疗文献统计分析及其发展预测

    作者:张春晓;王晓民;刘延梅

    检索了从2005年至今的数千篇关于远程医疗和远程医学的文献,分析了国内远程医疗项目的研究现状,统计了关于远程医疗的研究热点领域,并针对数据进行了图形分析,对该项目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 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居民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作者:李秀敏;雷国华;王希杰;刘海青

    从物联网的特征及RFID技术出发,针对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居民健康中应用的现状,探讨了物联网技术支撑下医疗系统中的慢病监控、智能医疗、移动护理等应用模式,分析了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构建智能社区提供了参考.

  • 区域医学检验检查服务平台的研究

    作者:管世俊;苏逸飞;黄钊;赵仕成;陈慧;张惜莹;张宝宝;乔璐

    目的:利用多平台业务整合思想、异构数据交换技术等实用共享的信息化手段,研究、设计出适合的区域医学检验检查查询服务平台,并为南京市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服务平台积累建设经验.方法: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是采用服务导向体系的思想,数据交换、数据传输等平台设计技术分别采用Web Service、J2EE、ESB、XML技术,南京市区域医学检验检查查询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是基于商对客的模式.结果:服务导向体系的平台架构设计思想与Web Service、J2EE程序交换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以及企业服务专线的传输技术很好地结合,相辅相成,为区域医学检验检查查询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优的解决方案,为区域医学检验检查查询服务平台的建设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南京市的区域医学检验检查服务平台已成功在南京开通,试点接入医院5家.区域医学检验检查服务平台正常运行l a,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建立区域医学检验检查服务平台是可行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架构思想、异构数据交换技术需要深度融合.平台成功的运行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基于无线医疗信息系统的医用无线终端方案探讨

    作者:仲晓伟

    目的:探讨医用无线终端方案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医院内无线查房车、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PDA及EDA、MCA、平板计算机方案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便携式计算机查房车和平板计算机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医院无线终端.结论:无线医疗设备的应用将是医院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在使患者获得全程健康管理的同时,能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 基于局域网的网络评审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张莉莉;胡晓林;苏芳;赵显亮;楚佳;刘威;孙晓艳;桂春梅

    目的:通过建立高效的网络评审系统,不断完善研究所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达到增强课题任务质量管控力度、有效提高科研质量管理效率的目的.方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以Smart 9000系统平台为基础支撑,结合用户需求及研究所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要求,定义从立项、方案策划、阶段管理到结题评审等各种交互式工作流程,设计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结果:实现了项目基本信息管理、网络评审、网络审批、网上公文传递等功能.结论:基于局域网的网络评审系统,能满足研究所科研质量管理在使用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并具有可扩展应用功能,有效提高了各项评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了科研质量管理效率,推动了研究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 新型伤病员流动日报的设计和应用

    作者:丛霖;逢雅君;王婷

    目的:提供数据准确、格式清晰的伤病员流动信息.方法:依托医院“军卫一号”系统,采用PB语言开发设计.结果:为医院管理层每日详细了解伤痛员流动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医院统计数据的质量大大提高,完全满足医院日常伤痛员流动信息的统计需要.

  • 银医通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袁静;孔德友;刘长兴

    目的:解决医院门诊长期以来看病“三长一短”的问题,提高医院整体运作效率,方便患者就诊.方法:依托医院现有HIS,构建银医通服务平台.结果:实现银行和医院业务系统的对接,简化了挂号、看病、划价、收费等诊疗过程的支付手续,使就诊流程得到了优化与升级.结论:银医通服务平台是提升医院运作效率、方便患者就诊的有效手段.

  • 国人健康档案卡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毛中亮;应俊;周丹;史洪飞

    目的:为医疗科研上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提供原始资料;提供医疗信息的共享服务,节约医疗成本;为居民提供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估,为个人就医提供指导.方法:基于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以VC作为开发语言,依据国人健康档案卡制定的统一数据标准进行数据设计,采用现阶段比较成熟的医疗模型设计个人健康状况评估功能模块.对医疗影像数据采用二进制重编码处理,避免数据误差.结果:完成了国人健康档案卡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制定了统一的国人健康档案卡数据标准,避免了因数据标准不统一而导致医疗信息数据不能共享的风险,实现了对个人健康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及对个人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的评估.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可使个人健康档案卡中的健康信息数据得到合理利用,即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方便对个人健康状况进行管理,也可统一医疗数据标准,从而有效地节约医疗成本、遏制医疗经费的过快增长.

  • 医疗数据集中查询平台的开发研究

    作者:柳明

    目的:实现同一个界面查询各项检验检查结果、电子病历、医嘱、病案首页等信息的功能,为医技、职能部门及时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提供便利.方法:通过开发工具Delphi 7.0,直接从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中调取数据.结果:分为门诊与住院2个部分,可以查询检验检查结果、医嘱、病程记录、病案首页、住院费用、出入院记录等信息,同时为临床提供科研查询.结论:通过试用科室的反馈,证明该平台基本实现了医疗数据的整合.

  • 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胡兴和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心率条件下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为优化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提供依据.方法:将同期32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分为3组:A组86例,心率≤65次/min;B组160例,65次/min<心率<80次/min;C组74例,心率≥80次/min.扫描完成后选用佳的重建时相,对冠状动脉进行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组(CPR)等图像处理.请2位有经验的评价者双盲评价冠脉13个节段的图像质量,同时记录辐射剂量指标CTDI、DLP、ED以及扫描前和扫描中的心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C3组之间冠状动脉血管段优良率和可评价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平均辐射剂量分别为(1.09±0.76)、(1.17±0.98)、(1.23±1.03)mSv,高心率C组略高于A、B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CT能较好适应心率变化,保证诊断图像质量,使患者辐射剂量显著降低.

  • 4D-CT在射波刀治疗肺部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王涛;沈君姝;朱锡旭;李兵

    目的:用4D-CT来确定患者肺部肿瘤三维方向上的运动矢量,作为射波刀治疗中PTV外放的参考.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ce Big Bore 16排螺旋CT在Pulmo RETR0 4D模式下分别对11例肺部肿瘤患者进行10个时相图像扫描,通过Tumor LOC电影模式测量肿瘤三维方向上运动矢量的大小.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已将运动度小于5 mm的3例上肺患者、1例右中肺患者、l例右下肺患者应用到射波刀治疗.结论:用4D-CT来确定肿瘤三维运动的范围,通过适当的外放形成PTV,采用X-Sight Spine跟踪软件,可以解决部分未能植入金标且不能用X-Sight Lung的肺部肿瘤患者.

  • 站立后前位胸片摆位方法的改良

    作者:叶兴强;张磊;郑放超;李超;丁成怀

    目的:探索一种简化胸片摆位程序,受检者易接受、配合的胸片摆位方法.方法:用传统法、改良法各摄胸片500例,对2组胸片摆位质量进行观察评价.其评价标准:(1)双侧肩胛骨完全旋出肺野;(2)双侧胸锁关节对称;(3)双侧锁骨平行、对称.结果:肩胛骨完全旋出肺野,传统法322例,占64.4%;改良法398例,占79.6%.改良法明显高于传统法.胸锁关节不完全对称,传统法5例,改良法3例,二者相差不大.锁骨不完全平行、对称,传统法27例,占5.4%;改良法13例,占2.6%.传统法略高于改良法.结论:2种摆位方法在胸片摆位质量上改良法明显优于传统法,改良法摆位简单、快捷,受检者容易配合,摆位时也较传统法轻松、自然.用改良法拍摄胸片,能够明显提高胸片的质量.

  • 紫外双光束扫描检测血清中的百草枯

    作者:陈姿如;陈礼明;杜书明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临床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建立血清中百草枯定性定量检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血清经2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20℃冰箱放置10 min,12 000 r/min高速离心,取上清液,采用50 μL微量比色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血清中百草枯浓度在0.10~4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81 2x+0.010 4,其相关系数为0.999 6,回收率为92.5%~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4.7%.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8%~4.8%和2.2%~4.6%,低检出限为0.05 μg/mL.结论:该仪器和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为临床治疗疑似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药物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适合对血液灌流前、后的百草枯浓度的测定.

  • GE Discovery XR650 X线系统在儿童双下肢不等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伟宾;张燕;吴新淮;顾雪梅;李金;胡刚;裴蕾;张志刚

    目的:探讨GE Discovery XR650 X线系统在儿童双下肢不等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 DiscoveryXR650 X线系统对18例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患者进行立位全脊柱、骨盆和全下肢全景拼接,评价图像效果.结果:所得矫正前后36幅图像均满足临床骨科对患者矫正过程中的定性及相对定量评价.结论:GE Discovery XR650 X线系统在儿童双下肢不等长中的应用为骨科医生的全面评估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资料.

  • 卵巢囊腺瘤的MR成像价值探讨

    作者:杨晓萍;刘光耀;罗樱;牛娟琴;叶建军;韩月东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的MRI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手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46例接受腹、盆腔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患者,分析其MRI常规影像及扩散加权成像特征.结果:46例中浆液性囊腺瘤26例(56.5%),黏液性囊腺瘤20例(43.5%).良性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单囊、壁薄、信号均匀,DWI为均匀低信号;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多囊,T1WI为均匀低信号,T2wI信号不均匀,呈较高混杂信号,DWI细胞增生活跃区域呈较高信号;恶性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多囊多房,壁不均匀增厚,实性结节DWI呈高信号.黏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多房,各囊信号不均,T1WI及T2WI上囊液的信号皆高于浆液性囊腺瘤组;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多囊、壁薄,DWI囊液表现较高信号;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壁厚薄不均,交界性瘤灶区域DWI呈高信号,但相对信号较恶性低;恶性黏液性囊腺瘤病灶信号更显混杂,多囊改变更明显,囊壁厚薄不一,见盆腔及腹腔种植转移及肿大淋巴结,DWI信号混杂,高信号多见.结论:DWI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方面有一定优势,DWI结合常规MRI影像可对多数卵巢囊腺瘤作出定性诊断.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畸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卢承志;张文龙;于美华;何丽云;刘建东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后凸畸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颈椎截骨矫形手术患者8例,气管内充分表面麻醉后,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l μg/kg后以0.6 μg· kg-1· h-1持续静脉输注10 min后行FOB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T1)、插管前即刻(T2)、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3)、插管后2 min (T4)、插管后5 min(T5)和插管后10 min(T6)时的SBP、DBP、HR;记录气管插管的次数、时间及成功率;术后随访患者有无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为(2.7±1.5) min; T~T5时的SBP、DBP、HR均较T1明显升高(P<0.05),T5、T6时又趋于稳定状态,但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过程中,所有患者Sp02均保持在97%以上.术后随访均无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和任何不良记忆.结论: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后凸畸形手术患者中应用,插管成功率高、速度快、并发症少.

  • 医疗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修管理邹议

    作者:邱丹;文彬

    从医疗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修3个环节入手,对建立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论证、招标、考察、综合评标、签订合同、购置后的效益分析、合理控制使用效率、计量检测、分级管理等进行了阐述,为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的使用效能以及医院和患者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提供了保证.

  • 疗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探讨

    作者:凌静;叶细锋;李双齐

    分析了疗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变被动维修为主动预防性维护、加强医疗设备使用及维修管理、提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等管理对策,后指出了疗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 新型野战卫勤救护系列箱组的研制及使用管理探讨

    作者:张涛;刘成刚;王金生;王虹丽

    目的:提高军事斗争准备中护理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方法:通过野战卫勤救护系列箱组在野战救护演练中的应用,归纳出一套使用管理方法.结果:探索了野战卫勤护理装备使用管理的新思路,有效地提高了野战卫勤装备的整体水平.结论:此箱组的使用管理方法切实可行,对卫勤护理装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 成人通气模式下DatexOhmeda麻醉机潮气量的变化特点

    作者:杨云;汪小海

    目的:探讨成人通气模式下DatexOhmeda麻醉机预设潮气量(VT)、实际潮气量(VTE)与风箱VT的变化特点,以期为临床安全应用该类机型的麻醉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DatexOhmeda麻醉机11台.机控呼吸模拟研究条件为:氧流量2 L/min,成人螺纹管,呼吸频率(f)12次/min,吸呼比(I∶E)1∶2,依次设定VT 400、500、600、700、800、900 mL,成人呼吸囊2 000 mL.测定风箱VT、VTE以及分钟通气量(VE)、气道峰压(Pmax)包括气道峰压数值(Pmax1)和屏显数值(Pmax)、平均气道压(Pmean).结果:不同预设VT时呼吸参数的变化:预设VT 500~900 mL时,风箱VT显著大于预设VT.预设VT400、500、700、900 mL时,VTE小于预设VT(差异<10%);预设VT400~900 mL时,VTE小于风箱VT;不同型号麻醉机呼吸参数的比较:Aestiva/5 (7900)预设VT500、700、800 mL时和Aespire (7100)预设VT 500、700、800、900 mL时的风箱VT大于预设VT.麻醉机各型号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max2和Pmax1之间均呈线性相关.结论:DatexOhmeda麻醉机机控呼吸时,VTE与预设VT比较无差异或差异相对较小(差异小于10%),虽然麻醉机型号不同、使用年代参差不齐,但是都达到了设计标准;预设VT、VTE和风箱VT之间的变化存在差异,临床观测时应以前2个指标为主.

  • 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管理

    作者:赵伟

    目的: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质量管理,提高检验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从安装验收仪器、仪器运行全过程控制、工作人员管理、仪器维护保养4个方面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质量管理.结果:血细胞分析仪工作状态正常,性能良好.结论:加强血细胞分析仪质量管理意义重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 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

    作者:宋晓英;张静;张晨霞

    目的:探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分析医院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其原因,提出加强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结果:加强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管理工作,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结论:质量控制是医疗设备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保障,应全力做好.

  • 离子选择电极向比色检测系统量值传递的实验观察及比对结果分析

    作者:张琳

    目的:通过以配套的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检测系统作为目标系统对自建的离子检测系统进行量值传递并比对,探讨经量值传递后自建系统与配套系统测定离子(K、Na、C1、Ca、C02)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以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原装试剂、BECKMAN原装校准品组成的配套检测系统作为目标系统,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ANDOX公司试剂组成自建系统为试验检测系统,用配套系统给新鲜血清赋值并将其作为校准品对自建系统进行校准;量值传递后用患者新鲜血清对K、Na、Cl、Ca、C02进行测定,评估2种方法的偏差.结果:所检测的5个项目测定结果的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均可接受.结论:利用新鲜血清进行量值传递是解决自建检测系统与配套检测系统测定结果一致性的有效途径.

  • 脉冲双极系统与传统高频电刀比较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分析

    作者:姚剑峰;窦建洪

    目的:系统评价脉冲双极系统与传统高频电刀比较的有效性.方法:对MEDLIN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全文检索“pulsed bipolar and Kleppinger bipolar forceps or monopolar Scissorsor or Richard Wolf or Vernon Hills”,对检索的文章用QUADAS工具筛选,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章进行全文分析.结果:3篇研究文章符合QUADAS所设定的标准,共180例病例纳入分析,其中使用脉冲双极高频电刀病例90例,使用传统高频电刀病例90例,脉冲双极系统在手术时间与血流失量2个参数均优于传统高频电刀.结论:脉冲双极高频电刀系统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血流失量少的特点.

  • 野战手术头灯的研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周文光;魏培德;孔悦;沙益夫

    分析了野战手术头灯由于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而具备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野战手术头灯的研制、使用现状及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野战手术头灯的核心——控制系统的科技进步,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救护直升机舱室温度和噪声环境控制研究现状与发展

    作者:刘亚军;徐新喜;王运斗;苏琛

    介绍了救护直升机舱室温度和强噪声对人体和作业效率的影响以及温度环境控制和减振降噪技术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国内救护直升机舱室温度、噪声控制技术的现状,探讨了环境控制系统的改进措施和发展趋势.

  • 综合医院室内医用LED照明设计初探

    作者:刘兆海;高永良;刘炼;雷小明

    目的:探索LED应用在综合医院医用照明的设计方案.方法:介绍国家标准对医疗建筑照明的要求,选择综合医院环境完全相同的室内公共区域,分别采用LED照明和传统照明,根据GB 5700-2008中的测试方法测试出照度,通过3个月的数据采集,统计各个区域的照度值变化和耗电量,计算出照明功率密度值、照明均匀度、光衰等数据.结果:经过3个区域的数据比较,采用LED照明功率密度为传统照明功率密度的0.49、0.47、0.55倍时,平均照度分别提高1.11、1.38、1.86倍,照度均匀度质量分别提高6、11、-1个百分点,光衰分别降低78%、66%、78.5%.结论:在医用照明系统中,采用LED照明相对传统照明至少节能50%.为了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照度值,建议将门诊、过道、护士站等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设为5.7~6.5 W/m2.

  • CT方舱舱体布局研究与设计

    作者:苏卫华;谭树林;晁勇;牛福;杨猛;帅万均;苏琛;段德光;吴丽华

    目的:合理设计CT方舱舱体结构,使CT方舱满足野外使用需要.方法:在总结分析现有CT方舱舱体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之上,设计了2套布局方案供选择之用.结果:通过对比2套布局方案的优缺点,确定第一套方案为优选方案.结论:通过对CT方舱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更好地发挥了CT方舱的作用,提高了在野外条件下伤病员的诊断准确性.

  • 药品供应商评估模型设计

    作者:赵浩宇;尉雯雯;周来新

    目的:通过对药品供应商评估模型的设计,实现医院对药品供应商的有效约束和管理,保障医院药品的稳定供应.方法:将药品采购品种数、采购周期等列出计算公式,再结合药品外观、发票、滞销、断药等情况实行加减分机制,完成单次和复合2种评估模型的设计,建立药品供应商评分机制,列出不合格供应商,实现药品供应商评估模型设计.结果:该体系实施后,评分机制公平合理,药品供应商态度积极,服务质量得到提高,药品不合格和断药等现象明显减少,实现了设计的初衷.结论:药品供应商评估模型的设计,避免了医院在药品供应方面受制于药品供应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药品供应商的管理,有效促进了医院药品供应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 颈功能治疗训练器的研制

    作者:李飞;江园;王琼芬;王科;王风波;翟洪健;钟永强;张弘

    目的:研制一种颈功能治疗训练器,使患者主动地参与颈功能训练,以达到对颈椎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其复发.方法:颈功能治疗训练器由训练牵引架、牵引负重头套、旋转升降座椅、重力砝码等组成,能保障患者在牵引下行颈部各方位的抗阻训练.结果:颈功能训练器可有效治疗颈椎病,同时加强颈部肌腱和肌肉的力量.结论:颈功能治疗训练器结构设计合理,可为患者及临床医生提供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案的设计

    作者:蒋忠伟;方梅华

    目的:通过建立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方案,实现医疗设备故障查询、定期维修保养提示以及故障率统计等功能.方法:利用医院现有的局域网框架并使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Excel等软件对各科室使用设备连接及故障进行统计.结果:实现了医疗设备故障的查询、故障率的统计及定期维护保养的提醒等功能.结论:该方案的实现,缩短了维修人员排除故障的时间,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对采购部门采购同类设备提供了依据,缓解了医工之间的矛盾.

  • 间充质干细胞过滤分离器的研制

    作者:王佃亮;马萍;王烈明;雷宁;吴诚

    目的:研制一种从人体或动物组织器官中有效地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的装置,以批量制备间充质干细胞供实验室研究及临床试验应用.方法:研制的间充质干细胞过滤分离器由打气球、除菌过滤器、橡胶塞、空气压缩室、圆锥形不锈钢筛网、干细胞收集瓶和稳压口等组成.除打气球外,其余部分可高压蒸汽灭菌.结果:此装置可从经适当消化的人体或动物胎盘、羊膜、脐带等组织器官中大量分离、收集间充质干细胞.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高效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且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较高.

  • 卫生装备管理服务网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方铁;胡红波

    目的:解决军区部队卫生装备远程维护、保养及咨询、培训困难等问题,提高军区部队卫生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方法:依托军队综合信息网,设计建设军区卫生装备管理服务网,形成在线咨询、在线培训、信息共享.结果:解决了军区部队卫生装备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了卫生装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结论:军区卫生装备管理服务网是军区部队卫生装备管理上的好帮手,是军区部队,特别是边、海防部队获得卫生装备信息的重要工具.

  • 浅谈军队医院医学计量三级站测量标准建设

    作者:李咏雪;孙志辉;杨冬

    从医学计量三级站的职能任务出发,叙述了三级站测量标准的地位,阐述了军事医学计量的测量标准与卫生装备质量检测装置,并详细介绍了军队医学计量三级站测量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和溯源情况,后指出了医院医学计量三级站测量标准是军队开展医学计量工作,使医疗设备运行准确、安全有效的有力武器.

  • 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计量工作的探讨

    作者:刘吉延;王欣

    介绍了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计量工作的现状,阐述了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计量工作的思路,指出了提高医学计量的意识、加强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的计量管理是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当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 MINItrace医用回旋加速器升级后的性能分析

    作者:胡玉民;梁秀艳;于丽娟;王文志

    介绍了医用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发展现状.围绕医用回旋加速器控制系统、离子源系统、靶系统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其升级后的主要系统配置、运行过程及运行参数的变化,总结了升级后的特点,即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提高、降低了维修难度、提高了药物的日产量等,并提出了针对升级时间安排的合理方案.

  • 高能电子束特征分析及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姚志凯;纪文达;史永吉;李泽霞

    目的:利用高能电子束特征,发挥其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电子限光筒和铅挡块的配合使用,合理优化高能电子束的性能.结果:高能电子束的正确应用,对表浅病变如皮肤病变、胸壁、内乳淋巴链、颈部表浅淋巴结等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并能进一步巩固X线在放射治疗中的重要地位.结论:随着医疗技术和直线加速器的不断发展,高能电子束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