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经颅磁声刺激中超声刺激的作用与影响

    作者:周晓青;刘世坤;张鑫山;殷涛;刘志朋

    目的:探究经颅磁声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o-acoustic stimulation,TMAS)中超声刺激(transcranial ultrasound stimulation,TUS)的作用与影响.方法:设计健康小鼠及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TMAS及TUS对比刺激实验,实验中建立TMAS组、TUS组及对照组,并分析刺激后3组小鼠的行为学及电生理结果.结果:健康小鼠及PD模型小鼠经TMAS及TUS后,其运动功能及学习记忆能力均得到改善,改善的效果为TMAS组>TUS组>对照组.结论:TMAS中的TUS对刺激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TMAS实际上是一种结合了耦合电场与声场的复合刺激;该研究也进一步阐释了TMAS的作用机制.

  • 分药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甘惠贞;王佳坤;蔡丹青;陈志民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药房日常数药分药的分药器,解决传统分药方式的弊端.方法:该分药器由分药槽、挂钩、支撑架、隔离板4个部分组成,以竹制品和金属为主要材料制成,通过隔离板的灵活应用实现多种功能.结果:该分药器分药比传统方式分药用时少、正确率高、药品损耗率低,可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该分药器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行,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及创新性,值得推广使用.

  • 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的研制

    作者:王明玲;赵丽;刘学奎;王凯

    目的:针对传统桡动脉穿刺固定的缺点,研制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方法:该装置主要由臂托部、手托部、手腕部、手臂固定带、手掌固定带和止血带组成.臂托部为凹面结构,其和手托部相交的部分为手腕部,手腕部设有凸起垫块,凸起垫块内部有充气式气囊,充气式气囊通过充气管与充气球连接,充气球与充气管连接处有气阀.固定带一端分别与臂托部、手托部和手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臂托部、手托部和手腕部的另一侧相连.止血带内表面固定设置一个压迫式止血气囊.结果:使用该装置有助于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动脉针拔除后出现渗血、血肿的例数,提高医患满意度.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安全性高,达到设计目的.

  • 低频脉冲电磁场对大鼠应激性溃疡胃壁血液循环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焦明克;王芳利;胡劼;焦琳;张鹏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磁场非热生物效应对大鼠应激性溃疡胃壁血液循环及其组织超微结构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空白对照组、溃疡无干涉组、溃疡照射组3组.在低压低氧环境下,采用水浸束缚的方法构造大鼠应激性溃疡动物模型.首先,以单片机为基础,研制频率、幅值和占空比独立可调的低频脉冲电磁场发生装置,然后采用该装置对溃疡照射治疗组大鼠胃部区域进行照射,每天照射3h.在造模后1、3、5、7d,通过血清NO浓度测定及超声微泡造影方法观测胃壁血液循环的变化;溃疡组织切片染色后,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胃壁组织超微结构病理学改变.结果:在不同的时间点,溃疡照射组大鼠血清NO浓度和微泡浓度明显高于溃疡无干涉组(P<0.05),且病理学观察表明溃疡照射组胃壁组织损伤修复明显较溃疡无干涉组快(P<0.05).结论:一定参数的低频脉冲电磁场能够改善溃疡血液循环情况和加速组织的恢复.

  • 互联网+慢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周毅

    目的:设计互联网+慢病管理系统,便于管理部门掌握人口慢病的预防、发病、治疗及康复情况,同时使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方法:充分借助互联网,使用J2ME技术开发App和利用云桌面技术建立起由患者端、医生端和管理端所组成的互联网+慢病管理系统并逐步推广应用;使用Oracle 11g数据库建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保存与共享.结果:该系统的应用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模式得以逐步实现,能够使医生的多点执业、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美结合,能够为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结论:互联网+慢病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适应于当前医改的方向,应该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终提高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

  • 基于分光窗口法的高能光子反应深度计算

    作者:杨明明;谢思维;应高阳;黄秋;赵指向;颜琼;苏志宏;许剑锋;彭旗宇

    目的:提出一种实现PET前端探测器高能光子三维解码的方法,解码反应晶体位置,计算γ射线在闪烁晶体的深度.方法:在晶体阵列间开设透光窗口,引导单次事件中的可见光子群在光电传感器阵列的分布,利用传感器的信号强弱实现高能光子的位置解码和深度解码.通过蒙特卡罗方法仿真对比不同透光窗口的设计,研究晶体表面处理方式对结果的影响,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结果: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1)反应晶体耦合的传感器接收的能量信号大于相邻窗口晶体,可实现晶体位置解码;(2)随着反应深度的变化,传感器阵列接收的能量信号分布是单调变化的,可用于深度解码;(3)对于开设单窗口,反应深度与能量信号的拟合曲线包含2段曲线,不利于深度解码;(4)晶体的表面粗糙,反应深度与能量信号的拟合曲线的线性度更好,有利于深度解码;(5)开设双窗口的方法具有佳的反应深度和光电传感器接收的能量信号的拟合曲线的单调性.结论:该方法可实现离散晶体阵列的三维解码,提高前端探测器模块的能量分辨力.

  • 920型医院船医疗系统手术区布局设计研究

    作者:骆星九;卢峰;沈俊良;刘勇;喻锡成;方勇军;倪健;张孝强;王猛

    目的:研究920型医院船医疗系统手术区的布局设计,为医院船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防止感染和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前提,从位置、组成、分区、流线、平面组合形式5个方面确定手术区的布局设计,根据医疗系统的层高要求及内部环境要求设计手术区.结果:在医院船01甲板舯部,采用复廊单列式组合形式设计出8间手术室及配套设施.结论:设计的手术区占用船舶空间资源少,伤病员手术救治效率高,适合应用于舰船平台,值得后续海上大型救治平台医疗系统设计借鉴.

  • 南京市区域远程影像中心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陈平;帅仁俊;陶静;苏逸飞

    目的:为缓解偏远地区和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设计区域远程影像中心平台.方法:基于区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平台,通过DICOM和HL7异构模块对非标准的PACS图像及文本进行标准化转换,并利用KM-SES远程诊断系统将医疗或临床、通信网络、数据库等各方面集成为一体,构成区域影像中心平台的整体体系.结果:该平台的应用实现了院内、院外影像业务流程管理一致、质控一致,缩短了就诊时间,降低了空置率.结论:该平台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及检查预约等多种模式,可以使偏远地区和基层群众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 锥形束Micro-CT几何校正方法的实现

    作者:鄢苏鹏;刘正明

    目的:通过实现校正方法和设计校正体模,对锥形束Micro-CT系统进行几何校正,以实现高质量锥形束Micro-CT图像重建.方法:使用特定体模,根据体模在探测器上的投影数据,利用线性拟合、几何关系等推导算法计算出锥形束Micro-CT系统几何位置参数,以实现系统几何校正.计算软件及仿真实验均使用VC++实现.结果: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精度,相对误差较小,证明了该校正体模和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结论:应用该校正方法能够准确计算锥形束Micro-CT系统几何位置参数误差,精度较高.通过对几何位置参数误差进行调整,能有效减少重建图像伪影,进一步提高成像分辨力.

  • 无创胎儿心电信号提取算法研究

    作者:杨雨丹;黄艺格;贺知明

    介绍了无创采集的胎儿心电信号的主要特点,总结归纳了自适应滤波法、独立成分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变换法、贝叶斯滤波法等5种无创胎儿心电信号提取算法及其相关改进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分析了5种算法各自的导联方式及其优缺点.指出了未来胎儿心电信号提取应考虑到多胞胎的问题,在提高算法实时性和精确性的前提下,研究便携式胎心监护设备,从而使胎儿心电监护走向个人化和家庭化.

  • 国内外正压生物防护装备标准比较及分析

    作者:郝丽梅;张宗兴;林松;衣颖;周永运;吴金辉

    总结了国外在个人正压防护装备领域的标准和规范,详细介绍了标准中国外防护服的定义与分类、整体要求、关键参数要求、材料要求和主要测试方法等.分析了国内正压生物防护服标准与国外标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指出了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安全技术,建立适合正压生物防护服研制和质量检验所需的标准是目前生物安全领域迫切需要进行的重点工作.

  • SEDECAL SM-50HF-B-D移动DR独控电源故障分析与检修

    作者:黄赛威

    0引言SEDECAL SM-50HF-B-D移动DR是一款直流变频式X线机,其移动电动机电源和X线发生器电源分别由2组独立的电池组供电.在X线发生器部分,除曝光时高压主电路的电源由电池组直接供电外,其余的发生器电路、平板探测器、操作系统主机以及显示器等的电源均连接到变压器T2,并由独控电源(ISOLATED STAND ALONE)输出的110 VAC供电(参阅维修手册电路原理图BATTERY MOBILE E08,图号54302023).当X线摄片时,由于X线管灯丝的加热增温以及旋转阳极的启动,这时的ISOLATED STAND ALONE供电负荷大,也容易发生故障.我们医疗中心3个院区均各配备了1台SEDECAL SM-50HF-B-D移动DR,其中2个院区的移动DR承担着每天30多名患者的床边照片检查任务.由于这2个院区的床边照片工作量大,儿童照片时曝光预备时间长,致使这2个院区的移动DR都出现过ISOLATED STAND ALONE在曝光操作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情况.本文介绍一种通过改装电路维修SEDECAL SM-50HF-B-D移动DR ISOLATED STAND ALONE的方法,既能快速排除故障、保障临床使用,又能节约维修费用.

  • 飞利浦BV Libra型移动C型臂X线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作者:张文杰;马继民

    0引言小型C型臂X线机广泛应用于手术室中,如骨科术中复位、打钉等.我院使用的飞利浦BV Libra型移动C型臂X线机具有全平衡式C型臂,其频谱滤片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医生和患者所吸收的X线剂量.它采用脉冲透视技术与一体化的X线球管和高压发生器设计[1],具有移动灵活、使用方便、图像清晰、性能稳定等特点.该机器已使用6a,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链条脱落、无法曝光、图像无法存储和图像模糊等故障.现对无法曝光的故障维修过程分析如下,供参考.

  • 一种医用垃圾柜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褚玲玲;曹秋莲

    0引言医疗垃圾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医疗废弃物.国务院在2004年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细则》,规范了医疗垃圾的处理.医疗垃圾处理的好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医院治疗室医疗废物收集方式是使用无盖垃圾桶,既占空间又不符合医疗垃圾的分类管理;在同类装置研究中大部分是简易的推拉柜或者移动式的整理箱,但都无法解决固液共存的现象,而固液共存易导致病菌的滋生和环境的污染[1].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制作了一种医用垃圾柜,经临床科室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野战帐篷医院系统医技保障单元研究

    作者:石梅生;刘红斌;朱孟府;田涛;马军;邓橙;伍瑞昌

    目的:开展医技保障单元研究,研制箱组式医技保障装备,为野战帐篷医院野外医疗救治提供医用氧气和医用水保障.方法:分析医技保障单元勤务定位,明确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基于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bsorp-tion,PSA)制氧和膜分离制水原理,开展变频恒压式海拔高度自适应PSA制氧技术和集成膜分离制备医用水技术研究;以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作为箱体材质,采用箱仪一体化结构形式,研制箱组式医用制氧模块和医用制水模块.结果:研制的医技保障装备产氧量为1.3 Nm3/h,氧气体积分数为92.7%;清洗水和纯化水产水流量分别为433.7 L/h (25℃)和37.2 L/h(25℃),水质分别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水质指标.结论:该套医技保障装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可有效地保障野战帐篷医院在野外环境条件下开展医疗救治作业时所需的医用氧气和医用水.

  • 野战帐篷医院系统急救模块设计

    作者:宋振兴;王兴永;陶学强;吴太虎;张晓峰;高树田;伍瑞昌;张彦军

    目的:设计一种多功能箱仪一体化急救模块,以解决现役野战帐篷医院急救装备存在的分散零乱、集成化程度低、使用展收不便、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实现装备储、运、用一体.方法:根据野战帐篷医院急救勤务需求,采用箱仪一体化、配套集成、缓冲隔振、集中供氧供电等技术,利用系统建模、结构仿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等方法,对急救模块的结构、展收方式、设备缓冲隔振、人机工程等进行设计.结果:设计的急救模块具备对危重伤病员实施呼吸复苏,循环复苏,生命体征信息监护,复合伤、多处伤等紧急救命处置的功能,展开后可形成一个2000 mm×800 mm×600 mm的急救处置平台,背板装置可调节4种角度(方便重症伤病员调节多种抗休克体位),展开撤收时间均不大于5 min,具有展收、运输、储存方便等特点.结论:设计的急救模块结构新颖、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军队特色突出,可完全满足野战帐篷医院重症伤病员救治需求,对于提高伤员救治效率、改善伤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野战帐篷医院系统设计与应用

    作者:伍瑞昌;孙景工;王兴永;陶学强;宋振兴;石梅生;胡名玺;陈平;张彦军

    目的:开展野战帐篷医院系统研究,进一步提升战役支援卫勤医疗救治能力.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野战帐篷医院系统勤务定位、功能需求、构成单元、模块要素,采用帐篷加箱组组合形式设计系统技术结构,采用箱仪一体化方法设计系统单元模块.结果:完成了帐篷医院布局设计、网架帐篷组合设计、医疗功能单元设计、保障单元设计、包装单元设计,研究成果应用于一系列国内外重大军事卫勤保障活动和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结论:该系统在模块化、集成化、配套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方面具有显著特点,有力地提升了军队卫勤保障能力和国家应急医学救援能力.

  • "五位一体"模式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改进探讨

    作者:曹丽霞;杜秋蓉;蒋颖;唐诚;张晓蓉

    目的:探讨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对医疗设备实行组织体系、制度落实、操作培训、使用监管、保养维护"五位一体"新模式的管理为观察组,传统模式的管理为对照组,比较2组医疗设备平均每周的使用次数、维修次数、故障发生次数、隐患排查次数及设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以及2组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疗设备平均每周使用次数、设备隐患排查次数较对照组提高,平均每周维修次数、故障发生次数、设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次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五位一体"模式管理手术室医疗设备可有效克服传统分散管理模式的弊端,提高设备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适应手术室发展的需求.

  • 基于网络的科研试剂耗材管理

    作者:徐成峰;徐世宁;晁勇;端慧敏;梁元峤;乔龙学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网络的科研试剂耗材管理方法及流程,以提高医院科研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水平.方法:在介绍科研试剂耗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科研试剂耗材网络化管理的必然性及意义,提出适用于医院科研试剂耗材的网络化管理流程.结果:基于网络的科研试剂耗材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采购流程的可控化.结论:科研试剂耗材的网络化管理方法提高了医院耗材管理的运行效率,节约了成本,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 基于收费项目数据分析的监护仪使用率调查分析

    作者:丁蔚;仲辉;成定胜;马宪礼

    目的:通过对某院收费项目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护理单元监护仪的使用率,为制订全院的监护仪配置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以571台监护仪为样本,提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的收费项目记录,以各护理单元为单位,计算监护仪的使用率(每台每天使用的小时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某院监护仪配置较为合理,但部分护理单元的监护仪在购置前论证不充分,缺少有力的数据支持.结论:基于收费项目信息统计分析设备使用率,进而指导设备配置的方案是可行的.

  • 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汪鹏;彭颖;张靖

    目的:对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信息系统中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推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住院部、检验科和公共卫生科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门诊传染病报告信息化情况、出入院登记信息化情况、检验及影像登记信息化情况、公共卫生科传染病报告卡审核信息化情况.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住院部、检验科和公共卫生科传染病报告管理实行信息化的比例分别为55.1%、84.4%、79.3%、51.7%.信息系统中使用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医院,其传染病报告的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优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信息化登记门诊日志的时间要少于纸质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建设情况不统一,需要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功能,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效率.

  • 本科生与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差异化教学模式分析

    作者:代萌;徐灿华;夏军营;刘本源;杨滨;季振宇;刘锐岗;史学涛;付峰

    目的:探讨与分析本科生与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差异性.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重点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两者间不同之处.结果: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本科生与研究生均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所设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差异化教学模式对于理工科学生的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 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及其与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分析

    作者:梁卫学;梁海南

    目的:应用直线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分析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同时探究皮下脂肪厚度与摆位误差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9名盆腔肿瘤患者,以热塑体膜进行体位固定,应用CT扫描定位.治疗前均行CBCT扫描获取图像并与定位CT图像进行自动+手动微调方式进行配准,记录X(左-右)、Y(头-脚)、Z(前-后)轴3个方向上的位移数据,并记录盆腔皮下脂肪厚度.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59例患者X、Y、Z轴3个方向上的平均摆位误差为(1.07±2.18)、(-0.07±5.00)、(1.15± 2.38)mm.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范围为0.3~2.9 cm,平均为1.6 cm.X、Y、Z轴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绝对值与皮下脂肪厚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分别为0.15、0.11和0.20(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各个轴向上的摆位误差值都在±5 mm范围内,确定了摆位方法的科学合理;摆位误差与皮下脂肪厚度只存在弱相关性.

  •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林德帅;曾自力;覃树付;林锋;谭勇

    目的:采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测量、分析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上实现直肠癌术后精准放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利用EPID为每例患者首次放射治疗前、疗程内每周拍摄等中心处正、侧位电子射野图像各1张,并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图像进行比较,测出X(左右)、Y(头脚)和Z(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计算出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临床靶区至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利用EPID对患者的摆位进行校正,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纠正前后,在X、Y和Z 3个方向线性位移的平均值±标准差为(-1.3924±3.6709)mm vs(-0.8165±2.6705)mm、(0.9697±4.0761)mm vs(0.4182±2.9114)mm、(0.7044±1.8056)mm vs(0.4717±1.6413)mm;纠正前后,调强放疗的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在X、Y和Z3个方向分别为7mmvs5mm、6mmvs4mm和4mmvs3mm.结论: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调强放疗中,采用EPID可确保患者治疗的正确性、精准性,使靶区得到大剂量,同时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也可以得到充分保护,为外扩临床靶区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 2例颅内青少年黄色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作者:韩志巍;文娣娣;许荆棘;杨艺;舒俊;张劲松;郑敏文;赵海涛;印弘

    目的:探讨颅内青少年黄色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发生于颅内的青少年黄色肉芽肿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总结文献报道,分析该病在颅内的影像学征象及规律.结果:1例患者偶然发现,1例患者有头疼及脸部麻木表现,2例皮肤均无异常反应.影像学表现CT平扫为等密度,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MRI T1WI呈等信号,T2WI信号不均匀,等信号为主或呈均匀稍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病变单发或多发,无脑膜尾征及瘤周血管,病灶位于脑外,术后病理证实为青少年黄色肉芽肿,术后无复发.结论:颅内青少年黄色肉芽肿非常罕见,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验查.

  • 2种X线曝光模式下双下肢全长摄影中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比较

    作者:刘新丽;李天然;雷振兴;刘刚;宾盼;徐启明

    目的:比较双下肢全长摄影中2种不同曝光模式下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双下肢全长摄影.方法:采用序贯实验的方法选择60名双下肢全长摄影患者并随机平分成2组,其中有4名O型腿患者随机均分入2组,双下肢全长摄影时1组运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模式曝光,另1组运用手动曝光控制(FIXED)模式曝光,对2组曝光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2组患者中一般患者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均能明确诊断,但FIXED模式下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增加.而O型腿患者在FIXED模式摄片下膝关节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EC模式.结论:不同曝光模式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均有影响,为了保证图像质量,O型腿患者可用FIXED模式检查;对于一般患者,从辐射防护角度考虑推荐使用AEC模式摄片.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