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闭环控制的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干预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陈拥军;刘鼎;陈泓伶;龙华飞;申志辉;唐月华

    目的:为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其使用合理性,设计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和干预一体化系统.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闭环控制原理,建立抗菌药物辅助决策知识库和规则库,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和干预一体化,搭建统计分析平台,实现医院、科室和医生不同层级对抗菌药物使用详细情况的统计分析和追溯.结果:该系统对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实现了全方位的指引监管,抑制了医疗资源和费用的浪费,减少了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结论: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为全面监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HIS中医保小目录警示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兴强;刘长兴

    目的:设计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医保小目录警示功能,解决医生超医保范围诊疗的问题.方法:建立医保小目录,不同的医保费别所对应的诊疗项目目录范围不同,范围内的诊疗项目医保患者可以使用,超出范围则无法使用.在医护工作站中嵌入存储过程,从而调用医保小目录,实现医保诊疗范围及报销比例的警示.结果:该功能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同时减少了患者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结论:该功能操作简单、可行性强,且系统运行平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 静脉血栓栓塞症智能评估与自动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李想;高薇;苏玉成;冯娟;蒋昆

    目的:设计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的智能评估及自动预警系统,提高VTE的确诊率,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利用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的方法构建临床数据中心,涵盖军卫系统、检验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及手麻系统.根据国际标准和临床医师经验,利用统计学方法筛选预警参数,并对其进行权重赋值,构建预警模型.结果:该系统能够快速预测出住院患者是否患有VTE,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地获知患者VTE预警结果.结论:该系统可辅助医生对VTE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使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构建完善体检信息系统的方法研究

    作者:朱超;缑文海;文俊

    目的:根据医院体检业务需求及体检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提出构建功能强大的体检信息系统的方法.方法:从体检客户服务平台、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外检流程的设计和外检数据的归档4个方面入手,适当改造体检流程,充分整合体检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的业务流与数据流,以较小的工作量完善体检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果:以该方法构建的体检信息系统可以成功建立人性化的体检客户服务平台,实现高效的数据共享与自动化处理,使外检业务从传统的手工模式转变为数字化模式.结论:体验信息系统只有不断完善,并具备多种功能,才能给客户提供高标准的体验.

  • 区域(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现状分析与解决方案对比

    作者:李伟;于慧杰;宋秀军;何贵源;江其生;王士泉

    目的:设计可复制、接地气的区域人口健康平台解决方案,解决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涉及单位多、建设周期长、实施起来挑战重重等问题.方法:通过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八多八少”的现状进行描述,并结合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总体规划框架的要求,从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入手,分别对国内与国外主流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区域健康医疗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构建,优化了区域就医服务流程,改进了医疗资源分配制度,提升了居民就医、健康管理体验.结论:通过构建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建立便捷、智能、安全的区域互联互通服务模式与就医环境,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 计时自由扣式止血带的研制

    作者:欧阳甘霖;张戎;祁海林;颜云龙

    目的:为切实提高战伤止血效率,有效降低伤死率和伤残率,并为伤员的后续救治创造有利条件,研制一种新型止血带.方法:结合战(现)场急救特点进行需求分析,在现有旋压式止血带的基础上从缩短操作用时、精确控制止血压力、定时松解止血带等方面进行结构改进和功能优化设计.新型止血带主要材料为工程塑料与涤纶织带,由微调扣、主带、收紧带、定时器、绞棒、魔术贴、自粘带和绞棒固定夹等部件组成.结果:该止血带平均操作用时11.52 s,止血效果可靠,且计时1h(上肢)或1.5 h(下肢)后自动报警,避免了组织缺血坏死.结论:该止血带造价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并具有计时报警功能,能很好地满足战(现)场急救止血需求.

  • 一种野外救援医学检验车的研制

    作者:朱晓红;哈小琴;王璐;李兵

    目的:研制一款高机动、快展开、高自动化、高信息化的医学检验车,以满足灾害医学救援需求,提升卫勤部队战斗力.方法:以福特全顺V348救护车为改装车体,在车体周边安装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仪器、试剂及检验方法与后方医院检验科一致,并部署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安装空气净化系统及其他必备辅助单元.结果:使用该检验车可抓住抢险救灾的佳时机,既提高了效率,又能将检验误差降到低,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结论:该检验车可实现灵活机动的卫勤保障,为灾害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及时的检验医学支持,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研究

    作者:王亚鹏;张必科;王运斗;熊晓雯;赵欣

    目的:研究构建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新的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方法.方法:依据能力理论构建应急医学救援能力模型,通过对各能力构成要素的分解细化,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集对分析中的四元联系数及偏联系数理论,建立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模型,计算联系主值确定多个应急医疗救援队能力的优劣排序以及单个应急医疗救援队能力的强弱等级,计算偏联系数预判应急医疗救援队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通过示例分析,该模型计算相对简单,评估结果客观可信,且功能多重,能够在方法上弥补其他评估模型功能单一的不足.结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类似的评估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 多功能充气式应急药材箱研制

    作者:朱建明;邱俊;廖东初;张忠明;朱彤

    目的:研制多功能充气式药材箱,以满足特殊环境下的救援需求.方法:采用Hypalon橡胶作为主要材料,四周为若干面气囊组合,每面气囊是一个整体结构,通过热压技术将每面气囊分隔成若干个独立气柱,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漏气功能.组合气囊充气后自动形成多功能充气式药材箱.结果:该箱能成功地实现药材储存和工作展开,每面气囊分离后还可作单个救生器材使用,组合后亦可作飘浮担架使用,解决了原有药材箱结束任务后不能收拢、体积大、运输困难等关键问题.结论:该箱紧凑性、封闭性、防潮性、漂浮性好,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防冲击性强,又一箱多用、功能齐全,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和野战训练等各种应急救灾情况下使用.

  • 跺脚-走路-摔倒步态时小腿角加速度信号的希尔伯特谱分析

    作者:王佳欣

    目的:解决运动信号因非平稳性而难以提取特征的难题.方法:以人体小腿角加速度信号为例,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其进行时频分析,即先对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多个特征模态函数,再对全部或多个特征模态函数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该信号的希尔伯特谱.结果:在跺脚、行走、摔倒的行为模式下,当试验脚着地时,能量分别集中在频率4、3、2 Hz处,时频分辨力较高,且这些行为的信息主要集中于高频分量的特征模态函数中.结论:该方法可成功提取人体小腿角加速度信号的时频特征,也适用于对其他下肢运动学参数信号的提取,以得到整个下肢的运动特征.

  • 磁性床头床尾抬高角度测量器的研制与评价

    作者:吉海燕;顾宇重;杨青青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普通手摇病床的磁性床头床尾角度测量器,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一块长方形聚氯乙烯(polyvinyl cholride,PVC)板(亦可为木板、金属薄板等),一面设计成如半圆形量角器状的角度显示区,直径所在方向为测量器顶边,曲线所在方向为底边;另一面在与测量器顶边平行处用双面胶粘一块磁铁.角度显示区域分成2个对称的区间,每个区间显示的角度范围为0~90°,15°为一刻度.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在该半圆圆心处打孔挂细绳,绳子末端挂一重物用来指示角度.将2015年6月使用传统木质量角器进行护理工作作为对照组;7月使用新设计的专利量角器进行护理工作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抬高床头到指定高度的工作效率.结果:该角度测量器角度测量准确,护理效果好.观察组体位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x2=7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抬高床头到指定角度的操作中,观察组效率优于对照组(t=-8.80,-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角度测量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实现对患者体位的准确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 战伤救治肢体托架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夏菱;刘珍春;黄怡之

    目的:研制一种战时、公共突发事件时可及时处理大量肢体伤员的肢体托架.方法:该托架分为落地肢体托架车和放置于手术床等平面上的肢体托架2种,均由支撑部、承托部、调节控制部3个部分组成.支撑部是肢体托架的承重部分;承托部是托架与肢体接触的部分;调节控制部实现对托架的调节,设计有电动、气动、手动3种不同的控制方式.结果:该托架能便捷地完成对高度、角度、宽度的调节,对患者肢体实施安全承托,且无需专人协助和固定,节省了人力.结论:该托架科学、实用、安全、舒适,且携带方便,适合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应急情况下一线医疗救治机构的使用.

  • 紧框架模型下的MP-PET图像恢复方法研究

    作者:马晓勉;梁炳进;吴俊君

    目的:提出紧框架下的心肌灌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myocardial perfusion-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P-PET)图像恢复方法,克服MP-PET重建图像受噪声影响极大、图像质量严重退化等问题.方法:结合低秩稀疏分解理论对MP-PET图像进行分离,利用目标图像的紧框架变换系数具有稀疏性的特点对MP-PET图像进行稀疏约束,从而恢复图像质量.结果: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多种量化指标均表明该方法的恢复效果较优.结论:比起单一引入约束的方法,紧框架下的MP-PET图像恢复方法具有优质恢复效果.

  • 移动生理信息服务器程序设计与实现

    作者:陈耿铎;曾有灵;李喆

    目的:搭建一个可有效接收智能手机端通过网络远程发送心电数据的服务器,该服务器程序同时具有数据存储、实时绘制心电波形、查看历史波形、作出初步的心电自诊断等功能.方法:采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3平台下进行软件开发,主要应用到socket类实现网络传输功能,绘图类集合实现波形绘制功能,Dataset/Datareader工具实现数据存取,Thread类实现多线程编程等功能.在服务器程序中,采用5点平滑滤波进行心电信号的初步处理并且加入常见的差分阈值算法以用于对接收到的心电数据进行波形分析,检出主要的QRS波,通过分析R-R间期等各类心电特征给出心电自诊断报告.结果:该服务器程序能够实现对手机心电数据的实时接收并且在上位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同时可绘制出准确的心电波形,作出心电自诊断.结论:该程序在对移动端(手机、平板计算机)数据接收方面有较好的性能,另外,在对数据处理、显示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和稳定性.

  • 医用气体终端过滤装置的研制和测试

    作者:刘忠友;罗庆祥;郑仰煜

    目的:研制一种N95过滤装置,可在医疗器械的使用终端滤除细菌、病毒、颗粒物及杂质,使医用气体达到无菌级别.方法:过滤装置主要分为滤芯和外壳2个部分,均设计成圆筒状,以增加过滤面积,减少气流阻力.滤芯长110 mm,直径40 mm,是由筒状塑料骨架和具有良好滤除率的高性能N95过滤棉组成;其顶部通过三角形塑料定位支架的顶点与过滤装置的进气端进行固定,而底部则通过筒体插接方式与过滤装置的输出端进行固定.装置的外壳及接头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PE)塑料加工组装,总长150 mm,进气端筒体长110 mm,输出端筒体长60 mm,外径60 mm,中间的连接螺纹长度20 mm,两端锥体部分直径30 mm,两端接头按行标规定为5 mm,以连接吸氧管.结果:该过滤装置颗粒滤除率(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PFE)>99.9%,细菌滤除率(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BFE)>99.9%,病毒滤除效果符合要求.结论:该过滤装置对细菌、病毒、颗粒物的滤除性能优良,值得在临床推广.

  • 微型负压吸引仪的研制

    作者:方素萍;张汉阳;苏若琼;黄叶清

    目的:设计一款操作简单、负压稳定、质量轻、体积小、轻便携带、可置入衣服口袋的微型负压吸引仪.方法:研制6 cm×4 cm×1 cm大小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贴片双面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具有电流大小可调节、交直流电转换功能;同时采用能提供创面治疗所需压强(-0.017~-0.060 MPa)的直流电真空泵及大容量、长寿命松下锂电池组,医用真空表为机械传动式变形真空计;设计150及200 ml 2种规格的引流瓶,引流连接管为医用硅胶管.结果:使用该仪器治疗患者行走活动不受限制,可随意携机离床或外出,能保持伤口的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大大地增加了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对于伤口治疗时间长患者可携机出院回家进行后续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结论:该仪器具备负压稳定、耗电少、使用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传统X线机稳压器的改进

    作者:刘敬涛;杨武成;李永生;于泽晨;田家新;朱险峰

    目的:对传统X线机磁饱和稳压器进行改进,从而为X线管灯丝加热电路提供稳定的加热电压和电流,保证X线机产生的X线品质.方法:该电路包括稳压器输出电压采样电路、设定电压产生电路、控制电压产生电路、电源同步脉冲三角波信号产生电路、相位控制电路、可控硅工作电路以及稳压器输入电压采样电路.通过对稳压器输出电压的采样、检测、比较,进行负反馈控制,并与电源同步信号形成的三角波比较,产生控制可控硅的信号.通过调整可控硅导通角的方式,实现稳定稳压器输出电压的目的.结果:经过对设计电路进行组装、调试及在国产工频X线机上验证,可以实现对灯丝加热电路的稳压功能,同时交流电路中的波形畸变并不影响灯丝加热电路的正常工作.结论:该电路体积小、不发热、无噪声、工作稳定、稳压效果较好,可以替代传统的磁饱和稳压器.

  • 原子力显微镜对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力学性质的测定

    作者:门中华;边科砜;陈以胜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力学性能.方法:采集32例高血压患者的静脉血,根据血压水平(Ⅰ级、Ⅱ级和Ⅲ级)将其分为H1、H2、H3组,同时获取8例健康成年人的静脉血作为对照组,分离出血样中的红细胞,常规检验获得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variation coefficient,RDW-CV),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检测各组红细胞的高度和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EM),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2、H3组高血压患者红细胞的平均RDW-C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P<0.01),H2、H3组高血压患者红细胞的平均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2、H3组高血压患者红细胞EM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EM和RDW-CV存在一定相关性(R2=0.629).结论:高血压可影响红细胞的EM,原子力显微镜在单细胞水平上为红细胞的力学特征提供有效的检测.该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了高血压与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 平衡针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血压血脂及作用机理

    作者:王文远;马忠立;毛效军;覃小兰;王晓辉;张利芳;郑欣杰

    目的:观察针刺平衡针靶点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对已确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针刺靶点降糖穴3周,记录其血糖、尿糖、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体质量及临床症状变化,采用CHI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靶点降糖穴能够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01),临床症状口渴、易饥和多尿在治疗后也有明显改善(P<0.001),体质量治疗后也有所降低(P<0.05).结论:针刺靶点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有明显治疗作用,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理是中枢调控,是“脑科学”的体现.

  • GE OEC9900C型臂X线机(L型臂设计)在骨科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栋;赵国栋

    目的:探讨GE OEC9900 C型臂X线机(L型臂设计)在骨科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GE OEC9900 C型臂X线机(L型臂设计)的构成、性能优势、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中型C型臂X线机平台与其L型臂功能应用于骨科手术中的优势.结果:GE OEC9900 C型臂X线机(L型臂设计)能够辅助骨科医生快速高效、顺利地完成手术,并获得确切的临床疗效.结论:GE OEC9900 C型臂X线机(L型臂设计)具有可操作性佳、实用性强等优点,可作为临床科室开展微创外科技术(含常规手术)的首选配套设备.

  • CT和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对比

    作者:路融;刘瑛;陈银霞;董进文

    目的:对比CT和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对比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阳性概率、分期诊断情况以及阳性征象检出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阳性概率、分期诊断情况以及阳性征象检出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诊断的效果更优,对患者产生的危害较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推广以及应用.

  • 前列腺癌骨转移18F-FDG PET/CT表现与临床资料的相关分析

    作者:陈香;宋建华;刘长存;赵晋华

    目的:分析治疗前前列腺癌骨转移18F-FDG PET/CT表现特点,并探讨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确诊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的骨转移瘤的分布、数目、密度及FDG摄取特点,进一步分析PSA水平及肿瘤分化程度与骨转移灶的FDG摄取程度、骨转移类型及骨转移灶累及范围的相关性.结果:25例中有低分化癌8例,中分化癌17例,无高分化癌病例;所有患者PSA均大于10 μg/ml,其中PSA≥20 μg/ml者19例,低于20 μg/ml者6例.25例骨转移中局限于骨盆及下腰椎者8例,余17例均为骨多发或弥漫性累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显示,低分化癌较中分化癌更易于发生非成骨性骨转移(P=-0.022),骨转移类型与PSA升高程度无关.各组骨转移累及范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多见于PSA明显升高及分化较差的患者,18F-FDG PET/CT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较好的影像学方法.肿瘤分化程度不同18F-FDG PET/CT表现不同,低分化癌更多表现为非成骨性骨转移且FDG摄取程度较高,而中分化癌更多表现为成骨性骨转移,FDG摄取程度相对较低.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PET/CT表现与PSA水平无相关性.

  • 眼科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

    作者:陈晓梅;郭伟

    目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实现眼科设备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促进眼科专科医院的发展.方法:在介绍眼科设备档案分类的基础上,分析管理现状及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从基础项目管理、计划管理、库房事务管理、在用事务管理4个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果:信息化管理使眼科设备的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发挥了眼科设备档案的作用.结论:设备档案的远程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是建设数字化眼科医院的一种有效手段.

  • 南京市区属医院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管理现状调查与建议

    作者:陈伟伟

    目的:对南京市区属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管理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区属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采用普查、问卷调查及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市各区属医院的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情况进行摸底,同时采取座谈及随机抽查病历的方式对实际情况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结果:南京市区属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组织不够健全、临床应用不够规范、信息化程度低、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等.结论:建议从规章制度、临床应用、信息化、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高值医用耗材在医院的安全、合理使用.

  • 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用耗材品项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黄二亮;叶华;孟晓玫;卜祥磊;谢鹏程

    目的:利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去除冗余医用耗材品项,降低医用耗材品项信息系统占用,提高医用耗材品项有效使用率,从而对医用耗材进行精细化管理.方法:统计出2013-2015年间未利用耗材品项并进行原因分析,并在物资管理系统中封存冗余耗材品项.结果:耗材品项使用率从原来的61%提高到82%(目标值为71%),达到了精细化管理效果.结论: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医院冗余医用耗材品项进行优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医用耗材品项,提高物资信息系统运行效率.

  • 战现场急救血液制品及相关保障装备现状与发展

    作者:李鹏;马利彬;董罡

    目的:以美军为例,探讨其战现场急救血液制品与相关保障装备的研发现状,以期对国内相关装备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介绍美军当前开展的血液技术研究和相关血液保障装备的研发,并对其配发部队的几款血液制品和保障装备的研发背景、研发路径、关键技术、临床试验情况以及部署使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美军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且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性研究和产品的实地检验.结论:国内对相关产品的研制不仅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下大力气进行技术创新,还应借鉴美军经验,通过军队平时训练、演习演练等实战训练对研制产品性能进行验证,从根本上提升战现场急救技术水平.

  •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水平与MRI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俐君;魏清顺;朱建文;郑小霞;杨晓萍

    介绍了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状况与MRI表现如针刺样边缘、环形强化、时间-信号曲线(time-to-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及表观扩散系数(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ER表达状况的患者MRI特征性表现不同,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ER表达阳性抑制新血管生成,通过影响病灶的纤维化及坏死程度、生长速度、灌注情况等,引起MRI形态学、强化形态、强化方式及弥散方面的差异.指出可以通过MRI动态增强的形态学表现及弥散加权成像的ADC值评估患者的激素水平,从而为临床精准评估乳腺癌预后及尽早制定诊疗方案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亦为以后ER表达状况与TIC曲线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指导.

  •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人体姿态角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赵晓皓;盖翔;谢新武;周卫斌;倪爱娟;田丰

    介绍了基于微机械电子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级惯性测量单元的人体姿态角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对基于单一传感器与组合式传感器的2种姿态角度测量方法及运用分别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其优缺点.探讨了不同惯性测量单元组合用于姿态测量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得到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方法的结论.指出惯性传感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对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进行研究和开发可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有价值的技术与产品.

  • 不良事件监测在呼吸机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周丽华;陈伟全

    0 引言2012年卫生部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医疗机构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以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1].从医疗器械临床准入与评价管理、临床使用管理、临床保障管理3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制度逐步完善[2-7],2014年国务院修订通过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增设不良事件处理与医疗器械召回独立章节,设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和召回制度[8].其中,呼吸机作为抢救设备和生命支持设备使用率较高,因此,其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 呼吸机计量检测不合格的常见原因与分析

    作者:郭丹;李洋;崔志刚

    0引言呼吸机计量检测已成为常规事件,我院的200多台呼吸机,每年都会有个别呼吸机计量检测不通过.不合格的原因虽有多种,但大多数表现为潮气量、压力、氧气体积分数等参数超范围.呼吸机一旦检测不合格就会被禁用,因此,临床工程师必须能够正确地判断并排除其故障,以便尽快让呼吸机重返临床使用.下面对呼吸机计量检测不合格的原因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 飞利浦16排大孔径定位CT常见故障及排除

    作者:李超;明锐奇;李小凯

    0引言随着大孔径CT在放疗定位中的应用,其特性及优势逐渐显现.飞利浦16排大孔径定位CT较普通CT有着诸多优势:(1)提供85 cm的超大孔径(普通CT为65 cm).(2)探测器数量较普通16排CT增加约3倍(普通16排CT为16个探测器).(3)能够满足放疗定位的各种特殊扫描体位要求.(4)其独特的呼吸门控技术能够更加细致地显示受自主呼吸运动影响的器官,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其更加胜任普通影像诊断及放疗计划制作.笔者就飞利浦16排大孔径定位CT日常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及相关维护保养工作总结如下.

  • Philips Digital Diagnost VS故障维修

    作者:李晓梅;刘士龙;赵猛

    0 引言飞利浦公司的Digital Diagnost VS系统取消了暗盒技术,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探测器,其高速的光量子转换效率、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查患者的速度,实现了患者胸部、骨骼等全身多部位的数字化检查.现将该设备使用期间的一些故障现象与分析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 韩国MEK多参数监护仪常见故障检修4例

    作者:刘勇;单帅;安军防;郭新

    0 引言多参数监护仪能为临床医学诊断提供重要的患者信息,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可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有创/无创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实现对各参数的监督报警、信息存储和传输,是一种对患者进行监护的重要设备[1].韩国MEK各型号多参数监护仪装配10.4 in(1 in=25.4 mm)真彩TFT(thin film transistor)显示屏,具有屏幕保护功能,内嵌式中文操作,功能较全面,是我院早期引进数量较多、临床使用范围较广的一款监护仪,现将其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介绍如下.

  • 牙科高速气涡轮手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作者:张晓玲;吴东明

    0引言牙科医生利用高速手机夹持车针对患者进行钻、磨、切削、修整等口腔手术治疗.高速手机按照连接方式分为快接式和螺旋式,按照车针装卸方式分为压盖式和扳手式,按照手机头部直径大小分为迷你型、标准型和转矩型,按照特殊性能分为普通型和光纤型,按照连通管的数量分为两孔型、三孔型、四孔型、光纤六孔型,按照排气方式分为内排气型和外排气型.虽然高速气涡轮手机分类比较复杂,但其结构一般都由机头、机体和连接体3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机头的结构为精密和复杂,也是口腔设备中故障率高发的部件之一.

  • 新型多功能预防接种操作台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金志恒;乐飞霞;罗青

    0引言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有效、经济、方便的措施[1-2].预防接种在保护儿童的同时,难以避免会有极少数人出现一些不良反应[3].一方面只有妥善地储存和保管疫苗,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另一方面预防接种过程中接种安全是关键的事情,而规范化的预防接种台是保证预防接种安全的重要措施[4-5].目前,各个医院的预防接种台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给预防接种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预防接种后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6-7].鉴于此,笔者设计了此款预防接种操作台.此操作台集冷藏、接种、接种副反应急救、废物分类回收、医用器具分类等多功能于一体,确保预防接种操作更方便、安全.

  • Leica CM1950自动恒温冷冻切片机在冷冻切片中的应用

    作者:张伟;彭大云;周永梅;赖续文;钟晓静

    目的:探讨Leica CM1950自动恒温冷冻切片机在冷冻切片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术中送检肿物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冷冻时间和温度,辅以不同技巧的运用,快速完成切片染色及诊断.结果:应用该切片机后术中送检组织冷冻快、冰晶少、制片简单、染色质量好,能快速准确地作出冷冻病理诊断.结论:Leica CM1950自动恒温冷冻切片机具有双压缩机、半导体制冷台,能针对不同组织设定相应冷冻温度,为术中病理诊断的准确快速提供高质量的冷冻切片.

  • 平战结合应急检验系统在实兵对抗军事行动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谢志雄;郭以河;王少容;徐忠玉;莫群

    目的:探讨组建平战结合应急检验系统,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野战医疗队批量伤病员的救治保障能力.方法:根据实兵对抗中野战医疗队任务要求,组建平战结合应急检验系统,开展必要的检验项目;通过分析实战条件下各种因素对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检验质量.结果:应急检验系统在实兵对抗中开展的检验项目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能满足野战医疗队诊疗需求.结论:组建平战结合应急检验系统在野战条件下具有较多优势,可应用于大型的军事演习任务中,有效提高野战医疗队医学检验专业卫勤保障能力.

  • 新法规体系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注册申报重点内容解析

    作者:吴琨

    目的:探讨新法规体系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注册申报的重点内容,为相关企业及申报单位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特点,结合新发布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注册申报资料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综述资料、研究资料、产品技术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等重点文件的资料要求进行解析.结果:对注册申报资料中的重点内容,提出了诸如根据申报产品的特点按照反应步骤写明工作原理,重点对免疫反应部分及光检测装置部分进行详细描述等指导性建议.结论:文中解析均为目前仪器评价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可以指导相关企业或注册申报单位准备注册申报资料,企业应当依据拟申报产品的具体特点选择适用的内容.

  • 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孙小磊;张晖;汪缨;何伟

    目的:探索“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模式及发展方向.方法:阐述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云+大数据等现有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其未来发展.结果: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可以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重构就医方式,改善就医体验、节省费用.结论:互联网+医疗应用前景广阔,必将引领医疗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 临床实验室内部环境设施的设计及施工要求探讨

    作者:王志伟;代超;王青;吕娟;岳晋巍;杨宝珍

    目的:探讨设计、施工要求在临床实验室内部环境设施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方法:从实验室设备选定,设备安装位置、方法、数量,以及施工时选用的材料类型、规格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医院临床实验室内部环境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要求及相关经验.结果:科学、合理的环境设施设计与严谨规范的装修施工直接保证了实验室投入使用后的适用性、舒适程度乃至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临床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结论:各级各类临床实验室宜根据自身的规模和具体情况选择相应规格、规模的环境设施,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临床实验室.

  • 远程机动条件下提高核化生洗消效率的对策探讨

    作者:程赢;李百龙;杨彦勇;高福

    目的:探讨“三防”医学救援队洗消组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核化生的洗消效率.方法:从多角度深入分析“三防”医学救援队在建设上面临的洗消装备系统化、智能化程度低以及人员培训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提出了洗消装备要朝着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面不断发展及人员制度化培训要不断加强的改进意见.结论:“三防”医学救援队洗消效率的提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多管齐下,不断加强技术、装备、人员等方面的建设,才能促进洗消效率不断提高,进而提升三防医学救援队的保障能力.

  • 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机架运动升级改造研究

    作者:周峰;张烨;张昌戎

    目的:对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以下简称“野战X线诊断车”)机架存在缺陷的部件进行升级改造,以降低机架运动的故障率.方法:在不改变机架结构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限位开关、电动机、电线将控制部分替换掉,对工艺薄弱的地方进行加强,保持功能不变、操作方法不变.结果:对3台野战X线诊断车的机架进行了试验性改造,运行8个月,没有出现机架运动方面的故障.结论:改造后的机架稳定性高,消除了很大部分的故障隐患,提高了整体设备的稳定性和军队保障能力,减少了维修保养的工作量.

  • 不同特质病例DR废片率的分析

    作者:林智胜;王建伟;季丽雅;王娜琴;周丹

    目的:探讨不同特质病例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废片率,为之后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中98 503例病例DR影像的废片率,将病例依据性别、年龄、X线投射方向和受检者体位等不同特质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病例之间废片率的差异和废片产生原因的差异.结果:98 503例病例的DR废片率为4.89%,废片产生原因有摆位不正、异物伪影、移动伪影、机器问题和剂量不正确.性别、年龄和X线投摄方向对废片率产生有影响,而受检者体位对废片率产生无影响.结论:分析不同特质病例的废片率可以为之后开展降低DR废片率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在用呼吸机的质量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作者:金伟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在用呼吸机的质量检测结果,掌握性能现状,以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依据卫药材(2008)83号《呼吸机质量检测规范》,使用瑞典ALKPF-300型呼吸机质量检测仪对呼吸机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压力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吸入氧气体积分数等性能参数进行质量检测,并对2013-2015年57台呼吸机的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的呼吸机合格率为84.2%,维修后合格率可达100%,保证了临床科室的正常使用.结论:呼吸机是所有医疗设备中临床风险高的设备,只有严格按照呼吸机的操作规程操作,加强日常维护保养,重视呼吸机的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真正保证呼吸机的完好率,为高质量诊疗服务提供重要保障.

  • 放置时间、温度对新生儿末梢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分析

    作者:左路广;马科;冯博;张娅娟;詹明华

    目的:研究放置时间、温度对新生儿末梢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6月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入院新生儿的末梢血标本100例,选用Sysmex XS-5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即时检测后分装置于4℃及室温保存,并于24、48 h后重复测定,比较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G%)及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IG#)各组数据差异.结果:室温条件下放置24、48 h的新生儿末梢血标本WBC、RBC、PLT、HGB、IG%及IG#与即时检测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条件下放置24 h的标本与即时检测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放置48 h的标本与即时检测结果则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末梢血可置于4 ℃条件下保存,在24 h内检测不影响WBC、RBC、PLT、HGB、IG%及IG#计数准确性.

  • 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循环水溶氧质量浓度的测量与分析

    作者:马世宏;李光庆;余源林;李刚;陈明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碎石机循环水的大溶氧质量浓度,确保碎石过程中不产生可见气泡.方法:介绍碎石机脱气方法现状及临床对水质的要求,用AZ8403型溶氧测试仪测量循环水的溶氧值,对不同溶氧质量浓度的循环水,在7.5 L水容量、35 L/h水流量、环境温度28℃、高放电电压17 kV、放电频率60次/min条件下,连续放电1万次,观察是否有可见气泡产生,从而得出不产生可见气泡条件下的高溶氧质量浓度.结果:在环境温度28℃条件下,循环水溶氧质量浓度大于3.37 mg/L时,会产生可见气泡;溶氧质量浓度小于3.34 mg/L时,不会产生可见气泡.结论: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在环境温度28℃条件下,循环水的溶氧质量浓度应该低于3 mg/L.

  • 能谱CT对甲状腺密度的测量方法研究

    作者:袁超;李劲松;李功杰

    目的:建立能谱CT单能量CT值与组织密度的关系,试图通过测量CT值来间接计算甲状腺的密度,为测量甲状腺质量提供基础.方法:选取不同成分的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的混合液、实体甲状腺组织,分别测量CT值与其密度,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自然界中,物质的密度与其CT值没有相关关系;当组织由相对固定的成分组成且每种成分含量不同时,其CT值与组织中大原子序数的物质含量直接相关;甲状腺组织的CT值与其密度及其内的碘含量直接相关.结论:甲状腺的能谱CT值与其密度之间具备相关关系,可以用能谱CT来间接测量甲状腺组织的密度.

  • 注射泵应用中辅助器材选择要素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宇枫;杨艳萍;韩伟;李帅帅;张恩科;罗诤娜

    目的:通过实验发现临床医疗在使用注射泵时2项关键性能指标注射速率与容量误差产生的规律,研究其程度和大小与不同规格注射器及延长管的相关性,为临床医疗注射泵应用质量控制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分别选用10、20和50 ml注射器及80、120 cm压力延长管,形成6种辅助器材组合的连接系统;依次获取流量测试仪的注射速率和流量读数与注射泵设定值的对比,验证注射剂量和速率的精确度与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辅助器材存在的关联性.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容量大的注射器,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注射速率控制效果;使用较短的压力延长管控制注射精度的效果优于长度较长的延长管;选择容量大的注射器,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注射剂量控制效果;选择较短的延长管在注射剂量控制精度上相对优于较长的延长管.结论:该实验能为注射泵使用中辅助器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控制效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可对注射器的工艺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