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疗卫生装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祁建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品管圈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的应用

    作者:杜其聪;杨承欢;李小龙;吴赛赛;王巍;狄新颖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放射科临床组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80/20法则找出影响床旁检查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分析原因,进而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放射科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提高至96.74%,超过了预期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圈员的管理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 信息化技术在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谢步东;刘芮珏;林波;徐旭;廖建国;秦彩荷;姚雪梅;何梅;王东

    目的:规范医用耗材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降低管理难度并提高管理质量.方法:采用程序开发工具编制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系统,建立系统数据库,收集医院使用各种耗材的品种、供应商、生产厂家信息,以实现对产品、供应商、生产厂家资质等核心事项的动态管理.结果: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类医用耗材申报、采购、使用等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并可对使用信息进行分类查询、物流溯源、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及统计.结论:该系统可为医院对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的采购及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 医疗设备供应商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建立初探

    作者:田建峰;向华;徐力;吴旋;张和华

    从服务文化、服务制度、服务水平、产品保证、医院评价、持续改进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SB/T 10401-2006)的医疗设备供应商售后服务评价体系,结合供应商管理的实际运用情况,指出了该体系存在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以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大程度地保障医院利益.

  • 空军数字化医院建设研究

    作者:温益宁;李景刚;余琴;杨强;燕强

    阐述了空军医院在军队卫勤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加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空军卫勤保障全局和空军卫勤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加快推进空军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目标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建设的主要任务,以期为空军数字化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

  • 暗适应客观检查仪接装验收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学平;赵显亮

    目的:针对暗适应客观检查仪的特点,探讨接装验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从接装验收的现场查看、技术性能检测和功能验收3个方面提出了验收暗适应客观检查仪的要求和方法.结果:暗适应客观检查仪接装验收的质量控制关键是技术性能检测和结合实际应用的功能验收.结论:接装验收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对技术性能和功能的检测.

  • 显微数码网络互动系统在形态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回顾分析

    作者:程静华;容哲;王英慧;何立英

    介绍了显微数码网络互动系统的组成、优势,分析了该系统运用于形态实验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探讨了运行使用、维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并对数字切片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浅谈财经中心在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李肖惠

    结合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实践,分析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财经中心在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中应从把关设备相关政策、采取多样化专业论证方法、完善成本归集分摊制度、加强评估结果运用4个方面发挥作用,从而借助专业优势,突出设备管理中财经管理的特点,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客观、科学、全面的决策依据.

  • 医院门诊输液系统的功能特点与应用效益

    作者:张葛

    目的:为加强输液门诊信息化建设,降低护士手写工作量,建立了一套门诊输液系统.方法:(1)将系统数据库搭建于后台服务器并在门诊输液工作站安装系统客户端;(2)配置热敏打印机,以便打印患者输液单信息;(3)为手持扫描枪分配IP地址并安装无线路由,用于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传递;(4)在系统客户端完成输液预约、登记及信息打印等操作.结果:门诊输液系统的建立,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完全信息化的手段取代了原有的手写操作,方便了护士的使用.结论:该系统加强了对输液信息的记录与管理,方便患者就医和核对输液信息,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刘红;刘斐;叶昊亮;王晔;雷长海;沙琨

    目的: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效率.方法: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使用ASP.NET和Ajax技术进行系统平台的构建和实现.结果:该平台已成功应用到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当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结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投入使用,既提高了仪器设备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同时也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仪器预约使用平台.

  •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融合应用

    作者:李顺飞;唐晓东;罗娟;赵振华;高博;胡倩;贾元杰

    目的:实现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可靠平台.方法:基于中间件技术和XML技术,结合个性化的专业策略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抽取集成.结果:实现了监控系统基础信息的优化集成及与医院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方便了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的实时沟通交流.结论:系统的融合应用改变了医院感染监控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 医院船消毒包标签打印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作者:王芬芬;朱超雷

    目的:为加强新型医院船消毒供应物品的质量控制,将消毒、清洗设备的相关数据和操作、使用人员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整个消毒灭菌过程的信息追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及质量.方法:基于Oracle数据库,利用PowerBuilder9.0软件开发工具和C++编程语言,研发了消毒包标签管理系统,采用亮白PET标签打印纸(规格:53 mm×35 mm),标签上显示消毒包名称、操作者姓名、消毒时间、锅次等信息,实现了对消毒物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计算机管理.结果:2013年共消毒360锅次,手术器械包和敷料包共720件,标签纸经高温消毒后字迹清晰,合格率为100%,未发生过期包、发错包等现象,有效杜绝了医疗隐患.结论:通过系统记录,可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和信息追溯,统一打印标签贴,使消毒供应包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起到较好的消毒包管理作用,具有实用价值.

  • 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技术快速建立患者主索引

    作者:李春林;刘建辉;周根鸿;张文体

    目的:探讨利用身份证读卡技术,快速建立患者主索引.方法: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实现对身份证内信息的读取,通过编写接口程序,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写入数据库.结果:挂号处采集患者信息时做到了数据项目采集全面、准确、快速,减少了排队现象,提高了建立患者主索引的采集效率及准确率.结论:采用二代身份证读卡技术,有利于快速建立患者主索引.

  • 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

    作者:王忠庆;柯艳;邵尉;何苗

    目的:针对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以管理学科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面向对象的理论技术,分析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按照系统服务对象的不同,对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结果:建立了包括患者服务系统、临床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三大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覆盖医院的全部业务流程.结论: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全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诊疗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大的社会作用,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一定作用.

  • 基于无线网络的居家养老医疗系统设计

    作者:杜新峰;秦燕

    目的:设计基于无线网络的居家养老医疗系统,为国内日趋尖锐的养老问题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及生活质量.方法:利用无线蓝牙、3G移动或GPRS通信网络,把传感器检测的健康状态参数传输给社区医疗系统,实现用户心电、血压、体温、血氧、血糖等医学指标的医疗监护和告警以及用户电子病历档案的管理功能等.结果:该系统实现了老年人健康状态参数的检测,保护了老年人的生命安全.结论:该居家养老医疗系统的实现,可为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构建智能社区提供参考,并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矛盾.

  • 海上大型救治平台医技信息系统研制

    作者:曹保根;沈俊良;衡向峰;喻锡成;倪健;赵红旗;邵壮超;于东方;罗琦琨

    目的:实现海上大型救治平台医技信息的共享,提高医技保障效率.方法:利用医疗信息局域网络,应用数字化接口和条码技术等,研制海上大型救治平台医技信息系统.结果:该系统可实现医技保障与伤病救治、药材保障等信息的共享管理与综合集成.结论:该系统可充分利用海上卫生资源配置,并提高医技保障的综合效能.

  • 气溶胶粒子在呼吸系统内沉降规律的数值模拟

    作者:赵卓;黄平

    目的:研究可吸入气溶胶粒子在人体气管、支气管内的沉积规律.方法:建立基于Weibel模型的G0~G3级气管、支气管模型,在呼吸强度为15、30和60 L/min时,设定不同的出口边界条件,模拟气溶胶粒子不同密度和不同粒子直径时的颗粒沉积情况.结果:不同的边界条件下,流场变化不大,对粒子的沉积影响不大.相对于粒子密度,粒子的直径和呼吸强度对沉积规律的影响更大.结论:该研究对于开发新的气溶胶吸入治疗药物和新的气溶胶吸入治疗装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气溶胶浓度和失能剂起效的血药浓度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一种高级重症监护型救护车的研制

    作者:张涛;王家军;宋振兴;陈国钧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重症伤员或患者在现场救治、转运途中生命支持、院内救治无缝对接的达到ICU病房洁净度的高级重症监护型救护车.方法:根据重症监护型救护车的功能定位要求,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救护车专用底盘,研发、优选急救设备设施及制氧、净化设备,严格按急救医护流程布局配置3G网络、北斗和卫星通信系统.结果:车辆高时速125 km/h,可同时满足1名卧姿伤员和3名坐姿伤员的转运、现场救治,图像、数据可适时查询、传输,具有全天候、全覆盖的语音通话,可实现不间断连续供氧,空气洁净程度达10万级.结论:整车性能优良、功能完备,实现了重症伤病员现场救治、转运途中生命支持和院内救治的无缝对接,显著提高了急救医疗装备的水平.

  • 医疗设备状态维修周期决策方法研究

    作者:丛晋;刘新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的动态检测间隔期确定方法,用于计算医疗设备劣化状态下新的检测间隔期.方法:分析医疗设备状态维修决策的流程,采用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将状态检测参数与医疗设备故障率相结合,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进而构建基于故障风险的状态检测间隔期模型,得到医疗设备劣化状态下新的检测间隔期.结果: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合理适时地安排医疗设备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该方法可以使维修决策更加符合当前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解决了医疗设备状态维修工作中的部分决策问题.

  • 医用充气式上、下肢约束套件的研制

    作者:罗杰;徐应玲;姚蓓;仝大炜

    目的:研制一种主要用于烦躁患者的有效约束装置.方法:采用柔软性材料制作成充气式约束套件.上肢约束套件分为手腕部套件和肘部套件,下肢约束套件分为脚部套件和膝部套件.其肘部套件和膝部套件配用的拉链组件可以根据患者肢体的粗细进行选择,上、下肢约束套件可以根据患者躁动的程度选择性地进行局部和组合的约束.结果:该充气式约束套件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约束,提高舒适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该装置设计精巧、材料舒适、操作方便、约束效果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一种自适应小均方算法提取胎儿心电信号的方法研究

    作者:周祥;詹宁波;高磊;田林怀;杨震;张妍妍;杨树欣

    目的:针对胎儿的心电信号十分微弱,基本被母体的生理电信号所掩盖的情况,提出一种有效地提取胎儿心电信号的方法.方法:首先根据胎儿和母亲心电的特点人工合成孕妇和胎儿的混合心电信号,然后使用自行设计的变步长自适应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完成胎儿心电的提取工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信噪比由-50.7 dB提高到48.4 dB,并且滤波后得到的胎儿心电信号与真实的胎儿心电信号的相关系数为0.995 8.结论:该算法不仅成功滤除了母亲的心电信号,而且较好地保留了胎儿心电信号,有助于无创条件下胎儿疾病和生理状况的早期检查.

  • 食品中有毒物质智能化应急筛查装备及配套试剂系统的研发

    作者:姚世平;刘光中;黄华;姚洪涛;毛婷;丁绍伟;王乃飞;韩啸;马彪

    目的:为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迫切需要,针对食品安全的现场应急检测、流动执法检测等应用,开展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应急筛查装备的研制.方法:将光度比色技术、上转发光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技术等不同相关先进检测技术及数字化信息模块整合于一个整体系统,并结合其核心检测模块开展配套检测试剂的研发.结果:该设备可实现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同机检测、现场快速检测的实时动态监控、现场分析结果和自动传输结果,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场应急监测、流动执法检测的要求.结论:该仪器可用于食品安全相关的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是集样品处理、样品检测、信息化管理功能于一体的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应急筛查装备,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监管水平,大幅度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

  • 放射性注射药物的集成防护方法及防护系统的设计

    作者:余巧生;张葆现;葛贤顺;王耀彬;樊水平;米彦军;张铁骑

    目的:为解决现有放射性药物缺少防护手段的问题,探讨和研制一种放射性注射药物的集成防护方法和防护系统.方法:较低放射性药物的注射器针管通过外周套装带轴向透明铅玻璃条形注射刻度观察窗的钨合金管状防护套对径向发散的射线进行屏蔽,较高放射性药物通过运输注射防护装置在转移运输和注射过程中进行辐射防护,2种放射性药物通过配置在分装防护柜内的防护分装装置分装到注射器.结果:该集成防护方法和防护装置系统紧密结合放射性药物注射的实际操作,能提供良好的射线屏蔽保护.结论:采用此方案研制的放射性注射药物的集成防护方法和防护系统能在放射性药物分装、转移运输、注射过程中为操作人员提供全程的屏蔽防护,使用方便、屏蔽效果好,可以有效减少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受照辐射剂量和保障其职业健康.

  • 各向异性边缘检测导引的CT稀疏角度重建

    作者:戎军艳;刘文磊;高鹏;廖琪梅;卢虹冰

    目的:提出一种CT稀疏角度重建方法,用以降低CT的辐射剂量.方法:基于图像各向异性的边缘检测信息,在图像重建过程中更新图像总变差各加权分量的加权权重,然后采用图像总变差小化方法重建图像.结果: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总变差小化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更好地重建图像边缘,且边缘检测的结果会影响重建效果.结论:采用该方法可以增强图像边缘,提高重建图像的分辨率,改善重建图像的质量.

  • 不同图像后处理软件的VR重组技术应用与研究

    作者:戴学标;刘文;刘慧慧;王冬青;朱海涛

    目的:比较AW及Syngo 2种图像后处理平台对MRI薄层图像数据VR重组的显示特点及诊断优势.方法:将2组40例不同检查部位的MRI薄层扫描图像数据通过网络分别传输至AW及Syngo图像处理工作站作VR重组处理,所得图像经多角度观察保存后评价其显示效果和诊断优势.结果:AW图像处理引擎的渲染效果及对微小病变的显示能力均优于Syngo.结论:对于临床影像检查3D处理中微小病变或难以明确的征象,可行2种处理软件分别处理观察,以提高诊断质量,减少漏诊率.

  • 应急救援现场简易伤病员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陈渝;任家顺;向逾;王维远;陈尚昆;郑志浩;何盼

    目的:针对应急救援现场伤病员多、医护人员少、缺乏有效输液管理的问题,设计一种简易的输液监控系统,便于医护人员监管和处置.方法:采用远距离Wi-Fi数传模块,在一定范围内将床边输液自动报警终端与医护工作站组成无线传输的局域网,并进行多终端组网测试.结果:实验表明,在有效半径50 m范围内,输液报警终端能快速接入网络,报警床位编号显示准确.结论:该简易监控系统性能稳定、展收方便快捷、无需中继路由器,实现了应急救援现场输液监控管理的自动化,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和医护人员工作的有序性.

  • 基于亥姆霍兹线圈的均匀磁场发生器设计分析及应用

    作者:王之魁;樊庆文;王德麾;钟柳花;何成奇;高强

    目的:根据亥姆霍兹线圈原理设计、制作大尺寸均匀磁场发生器,用于大鼠磁场辐射干预实验,研究磁场对生物生理及病理机能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功率放大器、亥姆霍兹线圈组成均匀磁场发生器,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将产生的正弦波音频信号传送到功率放大器,驱动亥姆霍兹线圈产生均匀的磁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电磁分析模块对亥姆霍兹线圈产生的磁场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证明,均匀磁场发生器能在亥姆霍兹线圈15%的空间内产生误差小于10%的均匀磁场,能够满足医学实验的要求.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精度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和提升小波包相结合的心音信号识别研究

    作者:江玉柱;张伟;韩立喜;张康;李松;井赛;张科;尹晓峰

    目的:研究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和提升小波包相结合的方法对正常和异常心音信号识别的效果.方法:首先用DB6小波对心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然后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提取心音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值,再通过自适应提升小波包提取信号的频带能量特征值,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对心音信号进行分类识别.结果:对临床采集的240例异常心音和正常心音进行实验,正确识别率达到97.2%,且运算速度很快.结论:希尔伯特-黄变换和自适应提升小波包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识别正常和各种异常的心音信号,值得推广应用.

  •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CTA与MRA对照研究

    作者:朱正庭;徐莉;高娟;郑玲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s,MCAOD)的临床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方法:医院收治的150例脑血管病患者(300条受检血管),均经CT血管造影,并结合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等方法来显示颅内脑动脉狭窄情况,7d内进一步行MRA检查,并将CTA与MRA的显示情况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150例患者300条受检的大脑中动脉中,经MRI检查为正常或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血管条数分别为76、114、110条;经CTA检查正常或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血管条数为66、94、90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A检查还得到3组之间的平均收缩峰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重度狭窄流速快;重度狭窄的CTA表现为主动脉壁呈新月型或环形增厚.结论:CTA和MRA是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准确性较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而检测的侧重面不同,所以应将两者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 大脑 动脉闭塞 CT MRI
  • 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筛选诊断

    作者:高玉川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其中25例患者亦进行了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2组检查结果间的差异.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基本一致.CT冠状动脉造影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左右主支及分支的全貌图像,能直观地观察到冠状动脉血管壁有无狭窄、钙化等情况.结论: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血管的狭窄、钙化病变及支架管腔显示准确率较高,且操作相对简单,时间短、无创、费用低,可作为常规冠心病的筛查体检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的检查方法.

  •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脑部痛觉区域研究

    作者:王勤勇;吴学霞;王泽林;张芷宁;樊艳辉

    目的:探讨单纯肠易激综合征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直肠容积性刺激下脑部痛觉功能区域的变化差异.方法:连续收集共纳入30例入住医院诊断为单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单纯组)及30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重叠组)作为病例观察对象,同时随机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直肠容积性刺激,通过功能性磁共振(fMRI)分析直肠扩张50、100、150 mL容积情况下感觉阈值和痛觉评分.结果:单纯组与重叠组初始感觉、排便感觉及疼痛感觉阈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直肠注气100及150 mL时,单纯组与重叠组疼痛感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部疼痛区域主要集中于扣带回、岛叶、额前皮质及丘脑.直肠注气50、100、150 mL时,单纯组与重叠组疼痛兴奋面积及MRI信号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容积性刺激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感觉过敏,虽然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症状的重叠,但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未影响其敏感性,且脑部痛觉功能区亦无明显叠加表现.

  • 瞬时弹性记录仪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鑫;张本春;叶晓航;张荣荣;王琦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记录仪(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FibroScan检查,将所检测到的肝硬度值与按照Scheuer系统进行肝组织活检纤维化分级的结果进行比较,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S0期10例、S1期16例、S2期24例、S3期30例、S4期54例.除1例患者因肥胖导致瞬时弹性超声检测失败以外,其余均顺利受检.133例患者的瞬时弹性超声硬度值与其肝纤维化分期有显著相关性(r=0.905,P<0.01).轻、中度纤维化组(S0、S1、S2期)与重度纤维化组(S3、S4期)的瞬时弹性超声硬度值相比,t=-16.67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ibroScan可以较准确地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在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的长期随访与疗效评估中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 脑氧饱和度监测与右美托咪定麻醉下术后认知变化的关系

    作者:贾宝森;刘合年;米卫东;张宏

    目的:探讨围术期脑氧饱和度(rS(O2))与静吸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I~Ⅱ级,年龄>60岁的患者,行择期腹部及下肢手术.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麻醉下患者的脑氧变化状态,通过脑氧变化来观察术后的脑认知状态.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连线测试及凹槽拼板测试来评定3组患者术前24 h,术后4、8、12、24h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1)3组患者在围术期同一阶段下,脑氧饱和度值变化不明显,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4、8、12 h的MMSE评分与患者入室时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2)3组患者连线测试(trail-making test)与凹槽拼板测试(grooved pegboard test)的结果表明:D组患者任务完成的时间明显缩短,M组患者完成任务的时间延长.(3)术后4 h,发生认知功能变化的,M组中有3例(15%)患者,C组中有2例(10%)患者,D组有1例(5%)患者;术后8h,发生认知功能变化的,M组中有2例(10%)患者,C组中有1例(5%)患者,D组患者认知功能基本恢复;术后12h,仅有M组中有1例(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不全,其余组患者认知均恢复;术后24h,所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恢复.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静吸麻醉中的复合应用,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其独特的自然睡眠状态及神经保护抗炎作用和全麻协同作用有关.

  • 64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培秀;徐晓磊;张强;孟令权

    目的:通过对比固定管电量与自动管电量技术扫描的图像结果,寻求平衡肺部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合理方案.方法:将受检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固定管电量扫描技术并按照管电量40、50、60 mAs依次分为A、B、C3组;对照组采用自动管电量扫描技术并采用Caredose 4D剂量关怀模式.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有效剂量、体质量指数、图像质量、图像噪声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有效剂量、图像噪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A、B、C3组有效剂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A、B组,A、C组图像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B、C组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3).结论:固定管电量的低剂量扫描条件能够在达到诊断目的的同时大幅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军卫医院信息系统物资管理程序应用研究

    作者:徐新民;曹铁军

    根据军卫医院信息系统物资管理程序试用实际情况,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优化软件系统、不断调整工作流程的方法,以期实现新、老软件的顺利更替和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医疗器械保管质量和出入库管理效率.

  • 高原环境下呼吸机质量检测实践

    作者:杭建金;李北强;张超群;吴向阳;李正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呼吸机质量检测的影响,以提高高原环境下呼吸机的应用质量.方法:在成都、拉萨地区分别对2种型号的呼吸机各采集75例质量检测数据,参照《呼吸机质量检测技术规范(试行)》,对比分析质量检测结果.结果:通过实验,得出高原环境下呼吸机质量检测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结论:该实验对高原环境下完善呼吸机质量检测、规范呼吸机临床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图像域迭代重建算法与滤波反投影法对肝脏CT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君禄;李敬玉;任庆云;郑立冬;王猛

    目的:评价图像域迭代重建算法(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image space,IRIS)与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projection,FBP)对肝脏CT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西门子emotion 16层螺旋CT,在上腹部常用扫描管电压130 kV条件下,曝光量分别采用250、230、210、190、170、150、130、110、90、70、50、30、20 mAs对尸体标本进行上腹部扫描,采用IRIS与FBP分别对扫描后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以130 kV、250 mAs FBP重建图像作为对照,比较不同扫描剂量条件对肝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IRIS对降低肝脏CT扫描剂量、提高肝脏CT图像质量的作用.结果:在相同扫描条件下,IRIS重建图像质量优于FBP重建图像质量;在同等图像质量的前提下,IRIS可以降低40%的扫描剂量.结论:与FBP相比,IRIS可以显著降低扫描剂量,提高肝脏CT图像质量.

  • 准分子激光治疗机使用和检测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赵鹏;金鑫;贾建革;黄一飞;吴建刚

    目的:完善大型医疗设备质控体系,保证准分子激光治疗机的临床使用安全.方法:分析准分子激光治疗机的使用现状,汇总该类设备质量控制有关政策法规,按照国家行业标准YY 0599-2007的要求对主要参数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总结了检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结论:定期对准分子激光治疗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能有效地保障临床使用安全.

  • 螺旋CT机及其机房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研究

    作者:王修德;唐木涛;张惠彬;李奇慧;王骞

    目的:评价螺旋CT机及其机房防护状况.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25台螺旋CT机的加权剂量指数(CTDIw)和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及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头部扫描的CTDIw、CTDIvol平均值分别为(40.2±18.1)mGy和(46.1±15.5)mGy,腹部扫描的CTDIw、CTDIvol平均值分别为(19.1±12.4)mGy和(20.3±12.1)mGy,19台(76%)CT机剂量指数符合要求.CT机房扫描室防护门处的辐射水平高,并有2处超过防护限值,机房合格率为92%.结论:CT剂量指数直接关系到受检者的照射剂量,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合理选择扫描条件;对新建和改建的CT机房应做好防护设计审查,并注意选择安装位置.

  • 软骨修复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陈子浩;唐翔宇;杜田明;武继民

    介绍了关节软骨损伤缺损疾病,对比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关节软骨修复的手术治疗方法,对如何提高关节软骨修复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组织工程在软骨缺损修复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软骨修复相关的生长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 factors,FGFs),并对各生长因子在软骨损伤修复中起的作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软骨 细胞因子 修复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瑛;侯传举

    研究了实时三维超声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情况,综述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之前的诊断,介入治疗中的监测及术后疗效评价的优势,后指出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SPECT/CT采集工作站故障的处理案例

    作者:张峰;陈宇导;吴春兴;彭小林;陈谊;程木华

    0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影像数字化的逐渐普及,医学图像数字化处理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实用技术[1].SPECT/CT是一台将CT扫描仪和SPECT显像仪同时安装在一个机壳里的多模态影像设备装置,因此执行检查时可以依次获得反映精细解剖结构的CT扫描显像、反映功能代谢的SPECT影像和复合型SPECT/CT融合显像[2].SPECT/CT应用范围广、诊断准确率及特异性高,在进行SPECT功能影像的同时,辅以CT解剖影像诊断,使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具有巨大而广阔的发展前景[3].

    关键词:
  • 新东方1000DR系统工作站故障维修5例

    作者:葛军;黄德生

    0 引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DR X线机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成为当今放射医疗诊断设备中的重要成员之一[1].新东方1000医用X线摄影系统,应用新技术a-Si FPD探测器及专用图像处理技术.单平板系统、立式摄影架与摄影平床双工作位设计,能满足从胸片到普通平片进行立位、卧位摄影,正、侧位摄影及专用倾斜投照摄影的全部应用范围.X线管组件与平板探测器全自动跟随及定位功能,方便投照摆位操作.悬吊系统的大范围运动配合床面移动,满足全部体位摄影需求.

    关键词:
  • GE Bright Speed16排CT故障维修3例

    作者:蔡昭阳;雷步锋;李耀明

    0 引言随着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其具有的高速度扫描、更薄的扫描层厚、各向同性的空间分辨率、优异的图像和三维重建技术,拓展了检查、诊断范围,为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1],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诊断工具.现将其在操作和运行中出现的3例故障排除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 费森尤斯4008S型血液透析机故障分析及检修

    作者:赵发生;赵发明

    0 引言费森尤斯4008S血液透析机以其优良的性能及方便的操作在我国占有很大的市场.但因血液透析机的特殊工作状态,使其在清洗消毒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很高.下面将我院血液透析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及维修过程介绍如下.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在开机自检状态出现电导度报警(conductivity test error).1.2 故障分析与维修在自检状态出现电导度报警有5种情况:(1)所配的透析液浓度不对,即浓缩液故障.当所配A/B透析液浓度不合格时,由于透析液中的离子含量不足或者过高,容易使设备在自检过程中电导度达不到或者超过设备所要求的范围,从而出现报警.这时我们只需更换新的透析液即可.

    关键词:
  • 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保养与常见故障排除

    作者:李玲

    0 引言我院于2010年引进了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仪,该检测仪是一种细菌快速体外检测系统,采用光电转换原理,通过测定生物试剂与微生物细胞的特定成分反应产生的吸光度、透光率的变化,建立反应时间与微生物含量关系的标准曲线,从而定量测定样品的微生物含量.本人在3a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该仪器日常使用保养、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及处理过程介绍如下.

    关键词:
  • 超导磁体液氦注入口结冰现象的处理方法

    作者:于子晓;郭晓洁

    0 引言我院于2002年4月引进了一台马克尼公司(Marconi)产ECLIPSE(磁体使用Oxford OR71)1.5TMR,该设备状态稳定、图像清晰、患者反映良好,给医院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使用期间,曾经因磁体的液氦注入口结冰导致停机3d,直接经济损失6万多元.下面介绍此故障发生的经过,希望能引起同行注意,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1 故障现象操作人员在操作中发现液氦消耗速度逐渐加快,后来达到每天消耗液氦总量的3%(正常消耗量约每周1%),但冷头及压缩机一直在工作.后经保修公司工程师检查确认:冷头失效,需要更换.但更换冷头的专用工具一周后才能到现场,而液氦只剩60%,按照上述消耗速度,再过一周液氦就会低于40%,那时很容易导致磁体失超,必须先补充液氦.

    关键词:
  • GEM-1000D耳鼻喉综合治疗台常见故障及维修

    作者:周学武

    0 引言耳鼻喉综合治疗台是临床医生对耳鼻喉疾病进行检查或治疗的辅助设备[1],它主要由喷雾器、污物吸出器、照明灯、压力泵、预热除雾装置、工作台、器械盘、内窥镜影像系统、冷光源、观片灯和患者椅组成.现将我院3台GEM-1000D型耳鼻喉综合治疗台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过程总结如下,供参考.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喷枪喷不出药.1.2 故障分析及处理(1)确保喷枪内有药水,个别喷枪不出药可用通针疏通.(2)由于污物容易蓄积在喷枪内壁,每次使用前后,要用75%酒精进行浸泡,每周用通针对所有喷枪疏通1次.(3)观察压力泵是否启动,如果启动,进一步检查压力调节旋钮是否松动,连接管是否脱落或有老化漏气情况;如果压力泵未启动,重点检查供电情况、连接线路和电磁控制阀并进行相应处理.

    关键词:
  • 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多叶准直器常见故障维修

    作者:周晓曦;杨智祥;季智勇

    0 引言随着精确放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多叶准直器已经成为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标准配置.医科达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采用内置式多叶准直器,由40对叶片、光学系统部分(反光点、摄像机、光源、反光镜)、电路控制与传输部分(电信号控制处理、电动机驱动部分)、机械部分(电动机、丝杆部分)等组成.它的工作原理:加速器主机从放疗管理网络MOSAIQ上接收到治疗指令后,发送给多叶电动机驱动板,从而驱动叶片电动机,带动准直器叶片按照治疗计划设计好的形状进行位置分布,摄像机同时采集附着在叶片上反光点的图像,再经多路输入输出板反馈到主控制系统数字图像控制板,并显示在主控制系统显示器屏幕上,确认无误后方可出线进行治疗[1].目前,采用多叶准直器进行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已日益普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计划系统规划子野数目众多,准直器叶片动作频繁,相应故障也不断出现,因此,必须要掌握常见故障的维修工作,以便保障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
  • 东芝医用显示器特殊故障检修1例

    作者:陈桂涛

    0 引言东芝PVM-2010 CRT医用显示器采用独特的亮/色分离、深度补偿等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克服图像的串色现象,拥有的高分辨率使图像细节表现更加锐利清晰[1].配置全系列的模拟、数字输入接口,包括CVBS(复合视频)、Y/C(S视频)、RGB(S)、YPbPR(分量色差)、VGA(D-sub)、DVI、HDMI 7种输入接口,适应全方位的使用场合.该显示器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胃镜室、影像中心等科室.现将我院胃镜室内正在使用的一台该型号医用显示器出现的1例特殊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 故障现象东芝CRT医用显示器开机后面板红色指示灯亮,不能显像.

    关键词:
  • 西门子AR CT系统安装及添加DICOM通信

    作者:刘悦;屈建锋

    0 引言SOMATOM AR型CT机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单层螺旋机,因其性能稳定、成像质量较好,至今仍在使用.但是硬盘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数据错误、文件丢失甚至物理故障,终导致CT机不能正常进入系统.自主更换系统和数据硬盘以及重新安装系统,不但可以节约维修成本,使老设备发挥余热,还能减少因维修不及时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医疗卫生装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